《死后的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死后的世界》是一本由[美] 雷蒙德·穆迪 / Raymond A.Moody著作,后浪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后的世界》精选点评:

  ●我相信死后的那个世界存在。

  ●死后又能回来,才能讲述死后的世界。

  ●猎奇心理并没有得到过多满足,科学严谨性也不够。只能稍微带来些创作灵感上的启发。

  ●与其说是死后的世界 不如说是濒死体验更贴切

  ●未知死,焉知生,在我们得以一窥彼岸世界以前,是无法完全理解此生的意义的。

  ●神奇的生命

  ●emmmm…, still doubt it.

  ●生活

  ●又想骗我去死,吭叽!

  ●一般…连dmt都没有提及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一):另一个世界

  全书129页,有二十页序言和九页后记,加上略大的字体,读下来更多的不是书的感觉,更像是一份研究报告,讲的NDE和OBE,作者根据150个人的描述总结出的15种near death experience,跟圣经,柏拉图,西藏度亡经的描述暗暗相合。另一个世界也许有吧。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这方面的现代材料并不多,都在老祖宗的智慧里没有突破,原因很多。我们不能总“用未知生,焉知死。”来说服自己不去探索,也许暗物质,反物质,多维世界才是解开这一迷题的钥匙。本书作者是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在当老师的过程中,受学生启发,开始接触和钻研医学,本书成书于1975年,今天读来,才知道既往一些濒死体验描述的详细来源。本书作者只是报告了本书150位体验者的描述,他没法验证,只是在第五,第六章,通过现代人描述暗合圣经,柏拉图,西藏度亡经等几千年来的各文化典籍,以及自问自答方式去进行可靠性的说明,来交代自己的成果,但是没有给出终极答案哦,但是感觉作者偏向于超自然的解释,同时对自然解释如药理学,比如急救用药的影响,生理学,比如大脑缺氧反应,神经医学或者心理学的角度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排除,那剩下的答案很明确了,作者相信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只是没法证明罢了。有兴趣的朋友看看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二):死后的世界

  《死后的世界》 序四 充满了热情,尤其是对生命和服务他人。我们不再重视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心灵的平静,欢喜无处不在。我们舍不得他人受苦,希望自己能多分担一些。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明显趋于正向,奉“敬畏、谦卑、感恩”为处事哲学。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再害怕死亡。我们知道死亡是这一期生命的圆满,正如佛教把死亡说成“往生”——我们将“往”下一期的“生”命里去。 第二章 死亡经验 我觉得孤寂安然……那是很美妙的感觉,我心里是如此的平静。 完全解脱了。没有痛苦,也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自在。我非常放松,觉得一切都很好。 他的灵体不是固态的,四周的物体似乎可以轻易地穿过它,而他也抓不到他想接触的任何物体或人。 “如果你去世前是个痛苦的灵魂,你在那里也会是个痛苦的灵魂。” (我在那里的时候)隐约感觉到,有两件事是完全禁止的,自杀和杀人……如果我自杀,那就是当着上帝的面掷还祂的礼物……而杀人则是干预上帝对于那个人的意旨。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三):生死皆是梦

  奶奶去世期间,我听家人讲述了很多关于死亡的奇闻异事。像是下了棺材埋下土的女人,并未死去。当女人的儿子意识到她只是暂时死去,重新掘开棺冢,他看到的是脸上布满鲜血、想要离开棺木闷死的母亲。又像是奶奶年迈昔时的姐妹团,这些垂死的老太太,在死面前都尽力折腾,时而死时而活。父亲那段时间,隔三差五便被叫去,说某某奶奶这次好像是真死了。还有不孝的儿女,经不起折腾,选择让他们的父母,饿死冻死,停止老人阴阳游览带来的恐怖。

  等我的奶奶离去那天,卧病在床多日的她,央求母亲和姑姑架着她出门,上厕所,站在门口遥望着街道。在此之前,我的外甥白血病不治,死去前一天也是不愿睡觉,长久望着他的母亲,想要出门回眸一番家的风景。人会知死之将至,这是我很小时候已有的经验。

  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一个人在死亡之前,他一生在眼前快速转过。奶奶气绝的前一日晚上,她呶呶讲述着父母也不知的久远故事。只在事后,姑姑和父亲回味奶奶那晚讲的话,把一个个词组归置到事件上,那些都是奶奶一生的大事件。

  雷蒙德.穆迪这本《死后的世界》,展示的并非我们死后,继续运转的世界,亦不是死后前方还有什么旅途。是在一个人死去的那一刻,他可能看到什么。绝大多数死去的人,没有再醒过来。而借助医学的进步,各种心理启示的作用,这些死去的人又活了过来的人,获得了难得的“濒死体验。”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肉体休眠之后,难道意识还会在体内停留片刻?

  这本上世纪的经典,在今天读起来显得老土过时,尽管在当时他可能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死亡的理解。但在今天无数灵魂出窍的电影,灵异恐怖片,都把这些死后的可能世界不停搬演。当观众沉浸在剧情之中时,也就默认了它们的存在。一招不新鲜的食材,也没有《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那类伪书招摇撞骗的手法,《死后的世界》满足不了像我这种杂食读者,也对那些与死亡接触过的人没有太多可取的亮点。

  穆迪又用超自然、自然科学、心理学为“濒死体验”作解,它激发的是让读者,和那些有濒死体验的人去思考自己认可的一种解释。为什么在死时短短的一瞬间,眼前会出现自己的一生?是不是我们身体里有更深的潜意识,在我们死时还会接受世间的信息,只是无法再反馈给大脑?一个人选择自杀,在后果酿成的那一刻,他是否已经在死的威慑面前有了悔意?

  穆迪收集的150个体验者例子,可分为几大类:有人死时看到了光,听到了噪杂或者悦耳的声音。有人像坠入黑色隧道,有人遇到了死去的亲朋好友。我发现这些对于我们生者来说,也许最大的益处是积累了对死的谈资,而不仅仅就是一无所有的长叹。于创作者来说,它又是极其宝贵的素材。

  死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死就是遗忘,人们喜欢用这两种说法来淡化死亡的荒诞。同事说人生最快乐的日子,就是没有进入社会的少年时光,之后是重复的忍受,迎来结束忍受的死亡。世界有没有我,就像做的一场梦,可有可无,终有一天不可描述,被自己遗忘。这些特殊的体验内容,也像一场梦,他们终归是没有踏上死亡的未知领域,是死亡这个魔鬼用梦的形式给了他们一种警示,一种启发。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声称在死亡中感受到了平静祥和,死亡并不痛苦。但世间还有未尽责任,会呼唤他们回来。有过死,就像历经了俗世的痛苦一样,选择英雄主义的去面对,选择向死而生,爱他人,珍惜活着又随时可能死去的时钟。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四):提前进行的“临终关怀”

  小时候,我觉得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那时爷爷过世,我连遗容都不敢瞻仰。现在想想,害怕的是死亡本身么?大概害怕的是未知吧,毕竟,死去的人们没有办法回来告诉我们死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现在,穆迪医生收集了150个个案,将有显著相似处的元素列出来,帮助我们揭开了死亡的面纱,让我们知道“死亡”的感受。

  这些个案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被医生宣告临床死亡而后复活者的经验;

  2.在意外事件、重伤或疾病中差一点死去者的经验;

  3.有些人在临终时将他们的经验告诉其他人,而穆迪医生辗转得知他们的死亡经验。

  在死亡经验中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穆迪医生对案例进行归纳,向我们描述了以下一些感受。

  1.无以名状

  临终者所经历的事件超越了我们经验的共同性,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自己的经验难以言喻。

  2.听到消息

  许多人实际上听到过医生或其他目击者宣告他们的死亡。

  3.平和与宁静的感觉

  那些有过濒死体验的人说:“体验到了最美好的感觉,我只觉得平和、自在、轻松,到处一片宁静。”

  4.声响

  在许多个案里,当事人都提到在死亡或濒死体验中,听到了各式各样不寻常的声音。有人听到愉悦的音乐,但有时候是让人不舒服的铃声、嗡嗡声、隆隆声、爆炸声等。

  5.黑暗的隧道

  经常和声音同时出现的,是一种被快速拉扯着穿越某种黑暗空间的感觉。

  6.脱离身体

  有一些受访者说自己漂浮着,看着自己的身体。有的人急着回到自己的身体,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些人则非常害怕。

  7.和别人相遇

  许多人说,在他们死去的某个时刻,或早或晚,都会意识到其他灵魂出现在他们附近,显然是要安抚他们走向死亡。

  8.光的幸存者

  还有的,遇到一道非常强的光,并在心灵的一瞥中体会到一切,他们说,回顾一生的影像呈现,似乎是要强调生命里两件最重要的事:学习去爱别人,以及求生欲。

  当然,死亡的体验并不仅仅只有这一些,《死后的世界》还写道,自杀的人纠缠的矛盾在死后也并没有解决,他们又有另外的体验。穆迪医生在书中第一次定义了“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NDE)”,被《纽约时报》誉为“濒死体验之父”,并因其在该领域的卓越贡献,于1988年在丹麦获颁“世界人道主义奖”。

  书里重点在于对死亡经验的介绍,同时以古喻今,将《圣经》、《西藏度亡经》中提到的死后的世界进行了介绍,发现很多说法和现代人的濒死经验遥相呼应。

  阅读完此书后,想起部分个案中说死亡有“平和与宁静的感觉,”不禁觉得,原来死亡听起来也并没有那么坏,产生一种“不知道这种完全解脱,非常自在的感受究竟是怎样的体验呢”的想法,对于自身迟早要面对的死亡也没有那么害怕了,甚至觉得,死亡到来的那一天是值得期待的。

  大部分人都是害怕面对死亡的,它对我们来说,是一片空白的领域,可如今读完《死后的世界》,如同提前进行了一次临终关怀,我对死亡有了些许了解,知道死亡并没有那么未知与可怕,心灵被抚慰到,以后对死亡也不会如从前般讳莫如深,生活更开阔也更深刻,这大概就是我读完此书的意义。

  不管怎么说,看完这本书,“我不怕死了。”

  《死后的世界》读后感(五):死这事儿可不简单

  天堂和地狱大概是死这件事最容易让人勾起的想象,我们从小就被知道好人死后会上天堂,而坏人则只能下地狱。

  那时候并不明白死这事儿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过天堂和地狱的比喻隐约让人觉得,人在死后好像还有些东西存留似的。

  后来上学念书,满脑子的故事和传奇被日益丰富的理性和知识逐渐驱逐,小时候那些浪漫主义的信念越来越不可信,我不得不承认,人死之后的确什么都不存在了,没有灵魂,也没有天堂和地狱。童年的世界终于崩塌。

  神话虽然消失,但并没有相应的知识填充上去,与大多数人一样,关于死亡我还是一无所知,直到前一段时间读了雷蒙德·穆迪博士的一本小书《死后的世界》。

  《死后的世界》是一本探讨死亡与濒死体验的书,作者雷蒙德·穆迪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哲学博士,曾担任乔治亚州医学鉴识精神病学家,任教于西乔治亚学院和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因为偶然的原因开始从事死亡与濒死体验的研究,成为这一领域第一代研究者。

  《死后的世界》是穆迪博士在采访了150多位“死而复生”者之后作出的总结和思考。他根据这些“死而复生”者的叙述,找出其相似点,建构出了一个简短的理论上“完整的”关于死亡的经验。

  其中一些经验很难用现代科学解释,而且隐约支持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灵魂的传说,比如死者会看到一道明亮却柔和的白光,听到其他“灵魂”的低语,像一个观众那样从远处看到自己——非常类似灵魂出窍——等等这些。

  穆迪深知,这个根据“死而复生”者的叙述所构建的“理论模型”,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并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所以他找来人类各个文化典籍中关于死亡的记载,将古代智者对死亡的看法和探索与现代人的死亡经验进行了一个比较。

  令人惊喜的是,人类各文明古老或秘传的文献中都可以找到非常类似的说法。

  比如《圣经》中使徒圣保罗对“灵体”的勾勒:非物质性、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完美而健壮不受肉体制约,这与“理论模型”关于灵体的说法非常吻合。

  再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有许多关于死亡的描绘与人们的叙述一样。他在《斐多篇》中指出,身体只是灵魂暂时性的载体,灵魂从一个更高更神圣的国度下降到物质性的身体里,从一个灵台清明的状态谪降到蒙昧无知的状态,忘记了从前没有身体时所认识的真理,所以出生才是沉睡和遗忘死亡才是觉醒和回忆,死亡时脱离了身体的灵魂,其思考和理性比生前更加清晰。

  此外还有佛教秘传的《西藏度亡经》和神秘主义者伊曼纽·斯威登堡作品,这些文字都一一印证了穆迪所建构的关于死亡的“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穆迪根据这个“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了“濒死体验”的概念, 在《死后的世界》出版之前这个词是不存在的,那时候医生们将之称为“拉萨路综合征”,暗示着那是医学上的病理现象,是由精神疾病或者药物引起的幻觉。

  但穆迪博士告诉我们,事实绝非如此,死亡是个复杂得多的过程,绝非幻觉一词所能概括。

  穆迪也曾试图将濒死体验诉诸科学寻找理性层面的解释,但并不成功。比如药理学认为濒死体验是对危险期病人投医治疗药物所致。这种解释很容易就被推翻。

  首先药物致幻所引起的经验与濒死体验大相径庭,两者并不具有同质性。其次,从历史上看,药物本身不仅用于精神治疗方面,也用在宗教和证道上,据可靠记载很多宗教人士使用药物来到达另一个实在界。如此便可假设,使用药物或许只是开悟正道或发现另一个实在界国度的途径之一,而死亡经验是另一条。

  再比如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学中有一项研究叫隔离研究,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人会产生与濒死体验各个阶段非常接近的现象。

  这项研究是让志愿者漂浮在与体温相同的水槽中,戴上眼罩和耳塞,以加强黑暗和隔音的效果,使他的重量感和时间感降到最低。在这种隔离状态下,有些人会产生超乎寻常的心理现象,心理学称之为“隔离经验”。

  不过尽管隔离经验与濒死体验非常相像,但前者并不足以为后者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隔离经验本身也是一团模糊很多问题都没法解答,尝试用隔离经验去解释濒死体验,只是用一个谜团去替代另一个谜团罢了。

  穆迪还寻找了生理学和精神病学的解释,但都被一一否决,看来人类目前的科学还没法对死亡做出一个完美且合理的解释。

  但穆迪同时提醒读者,科学无法对濒死体验提供一个证明,或许并不代表濒死体验本身的限制,反而可能是现有的科学和逻辑思考的局限。

  现代科学是在启蒙运动之后伴随着理性主义运动而发展起来的,它促成了宗教和信仰的崩溃并取而代之成为解释世界的全新手段,但宗教和信仰并未就此覆亡,神秘主义的幽灵仍在科学的上空游荡,人类发现了越来越多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的现象。

  穆迪的这本小书正好提醒了我们,对于这些现象,人类或许需要设计新的说明和诠释的模式。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