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1000字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是一本由2019-1-1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一):学习的目的与方法论

  《传习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学习学。

学习的目的

  学以润身。学习不是为了知晓一些说法,而是为了形成行动反射,即学习是为了应用。

学习方法论

  首先是立志。

  然后专注于自己的志向,把学问往深里做。与志向无关的就要放弃,比如王阳明放弃了诗词之学。

  最后,要在事上琢磨,或者叫做中学,做到知行合一。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二):单是看这本书可能帮助不到你

  去年听说有这本书的计划后就一直比较期待,花了半天时间看完了。

  如果你是从作者的讲透论语、孙子兵法、孟子过来的话,且有一定的积累的话还好(一是因为作者里面回顾了不少之前的内容,二是因为网名心学的缘故)。

  可能之前看过一本《传习录》,这次看并没有太大的收获,毕竟,说来说去,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是行动的学问,不能只搞理论研究。

  就先这样吧,过完年再来更新其他的内容。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三):《传习录》读后感

  我大概看完这本《传习录》,能大概理解百分之二三十,而且古文部分有些还没有看,因为时间不够,以后还是要抽时间重读,里面最印象深刻的是读经典书籍,隔一段时间需要再重新读一次,因为随着人的阅历经历不一样,所得到的东西都会有所不同。而且存天理灭人欲这件事有了切身的体悟,吃饭是天理,吃零食是人欲。其实更重要的是人是以自己为中心还是以别人为中心的问题。例如约会时候迟到了,约会见面,心情愉悦才是目的,迟到它不是目的,不能因为迟到发飙而影响了这次约会见面的目的。可是不是说不能发,只是说不能迁怒,可以心平气和表达自己的不满,所以凡事要想想目的。它跟西方的心理学其实在这点上是一致的。所以更加崇拜古人的智慧。《传习录》需要反复再看的一本书。学习不能贪心,更重要的是需要践行,从一个专业出发,从点到面去深耕,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学科,这样才是对的,而不是东学学,西学学,每样都知道一点,很肤浅。王阳明小时候也喜欢佛学,喜欢诗歌,喜欢很多其他的东西,最终选择了儒学,创立了心学,成为一代大儒,是因为他知道时间不够,只能选择一样深耕。这个对我也很有启发,因为我也是对很多学科很有兴趣,需要舍弃一些才行,因为时间不够。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四):所谓志向

  施工中……(中午与新员工闲谈,再次意识到谈志向与理想太奢侈。月余重读,废话多且矫情。待删)

  大多数人生像拉力赛,总在赶往下个check point,沿途风景无暇多看。如非遇某一契机,大多数人会被社会推着向前,不为人知地死在某个赶往下一CP途中。

  这个契机因人而异,可以是一件事,一本书,一句话,一场病,一个人。

  王阳明两年前读过部分,由传记始,《传习录》极艰难。一是文言基础差,二是语义晦涩,三是用典多,字都认识,连起来就不知所谓。受此羞辱,同批购入的《王阳明全集》翻都没翻就送人了。

  之后再未碰过国学经典,明代的东西都看不懂,理应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直到遇到这本《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传习录》)。

  我是循着《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孙子》)跟来的。

  《孙子》打破了我过往的糟糕偏见(并未认真读过,连相关通俗读物都没有读过,仅模糊抱持”这种书就是教人歪门邪道“的印象,详见《孙子》书评),从而对作者抱一定的信任。通读不像《孙子》震动,但对《传习录》有进一步的理解,对部分概念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其中的一些概念、思想触动较大。

  《传习录》较《孙子》枯燥冗长,由于是王阳明与弟子间往来答问书信,很多问题反复提及并论述,内容多有重复。此外《传习录》多形而上,《孙子》多形而下,虽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但其中抽象多,有时更就某儒学公案反复引经据典掉书袋,读来不如《孙子》接地气。此外华杉对《传习录》的一些解读不认同。

  以上打4星。

  一本书存一点触动就不浪费,《传习录》收获又何止一点。此书评一来系统梳理学习心得,二来留下痕迹供时习之。

  待续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五):交友是至关重要之事

  华杉的巅峰之作是《讲透孙子兵法》那一本,其他的也还行,这本就一般了,比较啰嗦,另外观点都在重复,可能也是因为传习录就是“四书”的答疑,总体来说,没看过华杉其他书的,也值得看看,大部头。

  比较印象深刻的三点:

  1.跟什么人在一起,你就会变成什么人,这是人的本能。不要相信自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所以,要非常谨慎底选择自己接近的人,选择自己玩乐的圈子。远小人,是最重要的修身原则。

  2.重要的书,要多温习。因为自己见识,阅历的增长,看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收获。

  3.不要老想着自己怎么成功,想想自己能有什么价值,和怎么助人成功。

  y Hammer

  2019.10.6

  书摘:

  1.我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在”如何成功“上想得太多,而在”到底能为顾客,为员工,为社会做什么“想得太少

  2.我们的毛病就是总在为,”以后我怎么办“焦虑。未来不可知,我们也无法对未来万事都有预备,能预备的知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多读书,多读历史。

  3.要减小犯错,要高效率进步,就要舍得花时间复盘。不仅项目工作上要复盘,每次待人接物,一言一行也要随时复盘省查。自己的每一天,都要自己每晚复盘。

  4.跟什么人在一起,你就会变成什么人,这是人的本能。所以,要非常谨慎底选择自己接近的人,选择自己玩乐的圈子。远小人,是最重要的修身原则。

  5.读的是一样的书,因为人生经历不一样,学到的东西完全不同。读者不必纠结谁说的对,只须关注你学到什么,你准备怎么做。

  6.重要的书隔两年就重读一遍,因为书没变,你变了,读到的东西会不一样。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因为过了两年,你又积累了两年阅历,能出新知。

  7.学习除了读书就是交友。读书是和古人对话,交友是和活人对话。前者,精神流动是单向的,和朋友对话,是双向的,当然更有生意,朋友是一把测量学习进步效果的活标尺。每次见到朋友,他有新的变化,新的进步,对你的激励也更真切。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六):心学

  之前看过王阳明的几本书,对于圣人的学问一直是懵懵懂懂,就简单的聊一聊吧。

  王阳明最重要的三个思想:知行合一,致良知和心学。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我们到处都有见过,各种宣传标语,企业文化等等都有讲到,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你不会打羽毛球,准备开始学习打羽毛球。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来列举一下:

  1. 学习各种羽毛球理论以及技巧,掌握好各种理论知识后,然后开始实战

  2. 直接上球场上实战,在实战中摸索技巧,等到一定阶段后,再开始结合实战结果学习理论知识

  3. 一边理论学习,一边实战学习。做到理论和实战结合

  当两个人按照1,2两种方法,同时到场地实战时,初期看两个人的情况是一样的,都是新手,不同的是,按照第一种方法的人,心中有章法,会慢慢占了上风,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知"。

  但是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一直停留在"知",却迟迟不行动。就如同王阳明年轻时,为了践行格物致知,格了七天竹子,最后病倒了。

  至于第二种方法,盲目的直接开始做,由于没有系统性的方向,可能就误入歧途,不能自拔。

  自然,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知"和"行"同时进行,这就是实践层次的知行合一,是一种学习方法。 在古代人眼中,技巧是被人看不起的,所谓奇淫巧技。

致良知

  从知行合一引申,再往上面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

  我们经常有这种感觉,我们隐隐觉得应该这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 举个例子,很多人知道应该要孝敬父母,但却讲不出来为什么。 他就按照这种做法去孝敬父母。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他对于这些"知"一直都有,只是没有发现而已。所以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follow your heart。

内心即所有

  举个例子,一台兰博基尼,如何它性能再好,在豪华。于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没有与你发生任何关联。 只有当它摆在你的面前,成为你的车,与你发生了关联,才真正有了意义。 所以王阳明的理论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就包含了你的所有。 而外物都是内心的延伸。

  圣人思想,不敢妄谈。

  如上。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七):对儒学又加深了理解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读完了这本讲解《传习录》的书籍,阳明心学作为儒学的一条分支,继承并发展了四书中的相关内容,王阳明对弟子谈了很多关于四书的见解。读本书亦是对儒家传统学说理解的整合与升华,切己体察、反求诸己、戒慎恐惧、善与人同。

  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物来心照等一系列发展性的观点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王阳明也不愧为颇有事功的一代大儒。

  儒学中固然有一些不符合当下时代的内容,也有一些性命理气等过于晦涩形而上的内容。但是学习儒学仍然大有裨益,系统的读完一些经典之后,深感自己在学习、交友、修身、尽孝、处世等方面都有很多能够更完善的地方,摘录一些圣人之言,真正做到行著习察,践行这些大道至简的格言,才能够学以润身,有所成吧,毕竟知行二者不能分离,读再多的书不去实践也都是枉然。加油啊!

  读书摘抄:

  圣人说话,各有不同角度,你只要切己体察,放自己身上、行动上践行就是。

  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要学技巧、学要点、学招数。

  成功者都遵循最基本、最简单的原则,并且本色不改,不忘初心。能守住自己的心,就能发挥出自己的良知良能,就是天才。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练功夫讲究“守破离”。首先是守,就是照师父教的做。等到师父教的都百分百做到了,才能去研究自己的突破,最后才能离开师父。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禹谟》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孟子》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中庸》

  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中庸》

  周公思兼三王,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史以明善恶,示训戒。善可为训者,特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传习录》

  读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求道。

  哪个要你记得?你若记得,未必晓得。你若晓得,不必记得。——王阳明

  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是为圣人。

  处朋友,勿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未来不可知,我们也无法对未来万事都有准备。能预备的,只是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起点比你高,接触层面比你广,处理的问题比你多,所以他进步比你还快。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王阳明

  盖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乃出处之大节也。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焉。

  最快的进步是什么?是不退步。

  要减少犯错,要高效率进步,就要舍得花时间复盘。

  省察克治的功夫,拿别人的毛病来对付自己就行。因为我们通常对别人的毛病都特别敏感,批判别人都特别积极,只需要把这本能调转枪口对准自己,马上就有奇效。

  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王阳明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各种人情事变,一是要面对,二是要接受,三是积极处理,四是对自己处理不了的,要学会放下、顺从。

  随时要自省,永远不自责。自省是中正平和,自责是心理疾患。

  并不在正中间,而在于权,随时以权变为中。

  儒家的中道,不是执中,而是时中,是根据时势而变化的、动态的中。

  为学者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于为学之道有所妨。

  始终服务于终极目的,随时回到原点思考。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求之于心,坚定其志,充盈其气,如有神助。

  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贤人之言,则引以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程颐

  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王阳明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讲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喂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心。

  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开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王阳明

  夫为天下者,亦何异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礼记》

  心学的观点,是要修得心之明镜,物来心照,自然明白,不要事先去学习那么多,搞得支离破碎。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周易》

  君子之交,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学习理学和心学,嘴忌讳在性、命、理、气等字眼概念上纠结。—钱穆

  凡观古人言语,在以意逆志而得其大旨,若必拘滞于文义。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观察他人,是重要的修身学习方法。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之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道者,众也。

  然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之以口耳者。讲之以口耳,揣摩测度,求之影响者也;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批评那些有德的隐士,想要洁身自好,守了小德,却败坏了天下的大伦理。

  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每天问自己几个问题,做个自我检查,持续纠错,就是持续进步。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王阳明

  从反省“我不该那么做”,到反省“我不该那么想”,这是知行合一的自省精神。

  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王阳明

  原则只有一个,原则高于得失,不能根据得失来选择对原则的执行尺度,甚至改变原则。

  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王阳明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王阳明

  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

  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作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王阳明

  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王阳明

  小人也很有才,小道也很可观,用之皆吾资,攻之皆吾敌。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我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我怎么对你,和我有关,和你无关。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八):致良知、事上练,理性客观思维方式,对良心的认知心理学

  1.中国的认知心理学读物,中国古人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心与情绪管理的艺术与技巧,做学问的道理,让你的思维更精进。 1.1致良知,对自己良心的认知,用心去认知,用自己的良心去认知,用心去感知世界、用心去认识自己,是一种极致的理性思维、心流状态。 2.学习思考的方法,怎么看待自己,怎么看待外界,人生观、世界观。 3.中医望闻问切,西医精确解剖 4.心即理,心里明白就行了。 5.改变自己,首先改变的是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心。一切都在自己的心里,诚意正心。 6.知道不去做到,就是不知道。 7.知道了就马上去做,一边做一边反思,一边总结经验,干中学、学中干。先干再说,别总想着一下子就想明白、想透彻。 8.人心惟危,人心是危险的、总有欲望的,欲望是无穷的,对人心要有敬畏。 9.道心惟微,道心是非常精妙的、不好把握的。 9.1没有夹杂人欲的心就是道心,夹杂着人欲的就是人心、私心。 9.2如果不懂得约束自己的心治理自己的心,道心就越来越微弱。 10.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精准的把握,不偏不倚,中庸之道。 11.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有些人生下来就知道,有些人通过学习之后才知道,有些人被困境束缚住才知道,人生的大坑,你只有栽进去、爬出来,才有所长进,才会吸取经验教训。 12.率性而为、尽性而为,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13.存天理、灭人欲,灭的是人的私欲、私心杂念,灭的是人的贪、嗔、痴、执。 14.忌贪得无厌、忌怨天尤人、忌痴心妄想、忌执迷不悟。 15.因时致治、与时俱进、随机应变 16.不要拘泥于古人文字,仔细体会其要以即可,有时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说法。不读死书,不死读书,活学活用,灵活运用变通 17.志有定向,有恒心、立志 18.心如明镜、物来心照、体察入微、明心见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良知良能 19.人要在事上练、磨炼出真知 20.来便来、去便去,不挂于心 21.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进步不怕慢,只要日日不断。 22.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机会就干就抓住,没机会就待着。 23.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主观臆断、不要想当然一定会怎样,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执着于自我。 24.读书要有敬心,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25.万事万物、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凡事都有个限度。 26.各种人情事变,一要面对,二要接受,三要积极处理,四是对自己处理不了的要放下、顺其自然。 27.要自省、不要过度自责,允许自己犯一定范围的错,知错能改就行。 28.存天理、灭人欲,时刻警惕排除情绪干扰,保持理性 29.大道无形、中无定在,必须随时应变,学会权衡,学会因事而变通,有原则有权变。 30.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大丈夫说了的可以不算,他能根据“结果正义”标准随时改变。外圆内方 31.中道就是天理,就是权变,随时在变,怎么执得住?必须因时制宜,很难事先预定一个规矩。 32.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中庸之道 心如明镜、物来心照,抓住本质、理性思考 圣贤教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病给药,没有固定的说法,不要拘泥于一个方子。 33.克己,就是认识自己、观察自己,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对人性的认识,克制自己、约束自己,对自己有高标准的要求,收放自如、从心所欲,挥洒自如。 34.志有定向,不为外物所累,不要被外物所牵累。心有定向、志向,不为外物分心。 35.要想不慌乱,一是心定,二是志定。 36.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不要放纵自己的情绪。 37.圣人必可学而至,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能达到的。 38.无私欲,理性客观、没有私心。 39.处事应变,要在自己心中体会,在自己心中把握,没有一定之规。切己体察、事上琢磨。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舍己从人(随时舍弃自己的错误观点、认同别人的正确观点、不要固执己见)、与人为善,人不知而不愠。 40.无知还不去学习,就太蠢了。学而知之,学知利行。 41.用心学、用心去做,凡事要用心。 42.君子任道,小人任情。自己情绪太差,中国古人却说你是小人,典型的讥讽说法,却不去深入分析导致坏情绪背后的原因和机制(自控力差),这就涉及大量深入的现代心理学知识,古人的智商也不过如此了。 43.树木初生时,就会长出多余的繁枝,必须加以剪除,然后枝干才能粗壮,和初学者一个道理。不要像那种在野外长疯的树一样,要懂得修剪自己、约束自己、克己修身。 44.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是很重要的 45.古人说格物穷理,怎么格?格什么物?穷什么理?都没能说明白,含含糊糊,说不清楚,比不过西方的科学思维和逻辑,终究也没能发展出现代的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这波古人只是说说而已、泛泛而谈、流于形式,始终缺少实操方法论。中国古代思想的糟粕也是不少的。 46.先尽人之性,才能尽物之性。先认识自己的人性本性,再认识别人。 47.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潜能。 48.警惕心灵被外界污染,不被私欲蒙蔽,不要让情绪影响你的理性思考。 49.情绪管理,不乱发脾气,不偏不倚 50.防微杜渐,把恶念杜绝在萌芽状态,不要放纵自己的坏的欲望,好的欲望可以适当放纵一下,把握一个度,中庸之道。忌贪嗔痴执。 51.心诚则灵、诚心诚意、先把自己的心放正,客观理性、没有情绪干扰,才能学什么会什么,学的飞快,自学的前提素质。 52.诚意正心是一种内心的宁静状态,心存敬意、深信不疑、切实笃行 53.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真知就是实践,就是行动。做一个行动派,行动出真知,实践出真知。 54.事上磨炼,在实践中探求,经历的事多了才会有经验。能经事、能抗事,能解决事。 55.知道不去做,就不叫知道;知道做到才叫真知道。怎么才能知道呢?学习阅读读书是一种好方法。学而知、学而至。 56.扪心自问、权衡轻重,当没有参考先例的时候,问问自己的良心,自己看着办,自己去权衡,自己去把握,凭良心办事,自己把握好分寸尺度,不一定非要参考书中所学。 57.致良知,问问自己的良知,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对自己良心的认知。 58.有些好东西和坏东西,书中是不会写的,你可以想想书中为什么没有写,圣人为什么没有说,有些事情心照不宣,你自己去把控就行了,一边摸索一边实践,才会有真知。 59.人非生而知之者,有些事情你并不是生下来就知道。必须学而知之、困而知之。 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发自心底的喜欢,喜欢读喜欢看,把读书当做乐趣。 61.吸收,只管吸收好的正确的东西就行了,摒弃错误的坏的东西就行。有些书有好的也有坏的,吸收好的内容就行。 6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 63.不要在字眼上纠结,事上磨炼 64.心静不是一片空白,不是什么都不想,物来心照,照心在那里,总有过路的念头,你任它来去,不要过分关注即可。任其来去自由,不挂于心。物来心照、物去不留。 65.良知,容易被你的情绪遮蔽,容易被你的私欲遮蔽,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一定要警惕,不为外物所移、不为外物分心。 66.向自己的内心求,才能进步。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定用在刀刃上。 67.通过不断思考就能有所智慧,心的功能就是思考,思考就能有所得。凡事都要多思考几遍、深度思考、用心思考。 68.待人接物、应对事变,当做则做、当止则止,当生生、当死死。 69.学习是为了自己学、不是为别人学,是为了察觉自己、认识自己。读书是读自己,为自己学,学以润身,不为别人学。 70.朱熹说致知在格物,王阳明说致知在致良知。 71.人都有毛病,这毛病是随你的成长环境中滋生的、你甚至不自知,警惕你的坏毛病、坏思维、坏情绪、坏心思、坏念头、恶念、妄想、嫉妒、易怒。 72.必有事焉,勿忘勿助。时刻牢记自己的成长吸收进化、持续进步,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忘记,日日之功、一刻不断。 73.读书时有噪声怎么办?不去管它、不要被它牵着走就行了。 74.人要在事上磨炼,如果事情一来就乱了,就没有长进,要有担当、有责任、有勇气,能抗事、不怕事。 75.心中有良知,不要被物欲遮蔽、不要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要客观公正,不要有自己的偏好。 76.不要放纵自己的坏念头。 77.圣人,就是理性的人,客观的人,公正公开的人,开放的人,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 78.心有定向,坚定你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动。只管照着自己的良知去做,不要管别人的非议嘲笑诋毁诽谤辱骂。一切外事外物,都不能动摇我心。 79.人如果用功,他人的诋毁诽谤辱骂轻蔑,都是自己的受益之处,都能助长自己德性。如果不用功,他人的意见就是妖魔,终会拖累自己。你要有自己的思想。 80.如果有人刻意鄙视你、侮辱你、轻视你、恶意攻击你,那是他发病了,你只管躲着走就是,或者你可以因病给他发颗药。不要在乎别人的恶意攻击。不以毁誉而忧喜。 81.不要执着于死脑筋、不要钻牛角尖、不要走极端、不要执,要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学会把握中庸之道。 82.思无邪,就是无私心,就是致良知。 83.圣人能觉察微小的变化、遇到变化能够变通,心如明镜、物来心照、通晓几微。 84.良知就是太阳,私欲就是乌云。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七情,七情都是人心该有的,但是你必须把良知体认明白。虽然云能遮蔽太阳,但是太阳不能控制云,你不能叫天不生云。七情要顺其自然,只是不可执着于此,一执着就是私欲,就是良知被遮蔽了。有所执着,良知自然能够觉察,觉察后去掉蒙蔽,回复本体本心即可。切忌执迷不悟、不要固执、不要偏执。一执则跑偏。一执就不是中庸。 85.读好书,不要读那些辟邪剑谱类的书,要读十八般武艺的通识类的书。 86.资质较差的人,心中难免会受到习气的干扰,心的本体会受到蒙蔽,需要在意念上下为善去恶的功夫。人都有坏习气,去掉那些坏的即可。 87.我们的所有本事,要在实践中体会总结、悟得,百战归来需要再读书。 88.思考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思考 89.心是身的主宰,眼睛能看,是心让它看;耳朵能听,是心让它听;嘴能说,是心让它说;四肢能动,是心让它动。修身要修自己的心体,时刻保持宽阔公正,没有一点不正的地方。心正了,意正,事正。一念发乎心。 90.知道不去做到,就是明知故犯 91.不为声色货利所牵累,就是致良知。 92.无我,就是没有丝毫纤尘沾染,没有私欲,没有自身偏见习气,跳出自我,以第三方视角看待自己。 93.天道变动不居,周流于天地之间,上下流转没有常态,刚柔变化没有定体,没有固定规章守则,只能随时顺应变化。没有固定套路,你自己去体会。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九):读《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其三——至诚

  《传习录》分为上中下三部。《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也是分为上中下三部。本书共500页,目前读完了233页,也就是上卷。上卷是陆澄记载的王阳明与众弟子的问答。之前已经学过两篇读书笔记,这是第三篇。

  大家初遇心学可能觉得道理都对,但是无处下手,这很正常。我认为朱熹的理学才是面向初学者,因为易于模仿,照做就行。这就好比禅宗顿悟,公案里只记载了顿悟的一瞬,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和尚们之前已经在寺庙里修禅数载,打下了静修的基础,顿悟只不过是老师推了最后一把。我对禅宗的理解是,禅师不断地在给你下药。每个阶段的药都是针对你目前的阶段所下,指引你修行。最后你会因为这些药——教条——成瘾,最后禅师推你一把:原来没有什么药,一切道法自然。于是大彻大悟。这是一个“时时勤擦拭”到“本来无一物”的过程。有的人悟性高进境就快,有的人愚钝进境就慢。但是大家都是从最初的戒律做起。这就好比王阳明的大官学生全都学过程朱理学。

  正式开始写读书笔记,下面《传习录》是一些同学的轮番问答。

  上篇也说到,朱程理学和王陆心学只是路线斗争,相当于华山派的剑气之争。理学强调格物,就像剑招一般纷繁复杂,以巧破尽世间万物;心学强调致知,就像气宗一般纯净厚重,飞花落叶皆可伤人。而剑宗气宗合起来才是一部完整的功夫。这事王阳明知道,但是真理传播起来就会变形。王阳明的弟子聚在一起就批判朱熹。王阳明听到就不乐意,说我的用心和朱熹的用心一样,只不过修炼方法不同。条条大路通罗马嘛。有空批判这些有的没的,说明没有“持志如心痛”,也就是太闲。在职场太闲的人就是会勾心斗角,这也就是上篇读书笔记王阳明批判“闲思杂虑”的原因。有次王阳明问弟子学习心得,一个说学的内心清澈;一个说以前怎么怎么,现在进步了什么什么。王阳明说前者是“光景”,后者是“校验”。专注点在“私心”,而不是“目标”。华杉说好比开公司,始终要专注于为客户提升价值,不要操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这才是“无私”。你把“眼睛”“耳朵”都放在察觉私欲上,就没空去碰闲思杂虑,也就不会走上歪路。

  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薛侃同学实践之后发现,这“持志如心痛”一刻也不得懈怠,实在是太难了——“天地间为何善难培,恶难去?”这里我读的不是很明白,因为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我的理解是心学在于“心定”也就是“不动心”。比如天理是花,人欲是草。而“存天理,去人欲”是一个锄草留花的过程。并不是喜欢花厌恶草的过程。前者是事实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一旦把事实判断引入价值判断。心中锄草的过程无时无刻不在厌恶,反而无法心定。薛侃同学发现自己心里都是草,时时刻刻在厌恶自己,于是有了强求的执念。王阳明告诉他只管慢慢锄草,而不要去厌恶草,不要有我执。凭着喜好和厌恶做事无法长久,所以“义袭而取”,半途而废。拿减肥举例子,某个时候你很厌恶自己,逼着自己不得不减肥。但是减肥是长期的事,今天上称体重不掉,明天上称体重不掉,最后力不从心,觉得“我太难了。”你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而很多人的给自己立的都是短期目标,减肥只是为了给朋友看,所以急功近利。王阳明举得是科举的例子,学习如果是为了父母,那自然会有难的感觉,你得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某个价值判断逼迫。人生目标是一个长期目标,甚至是无限的的目标。如此才会心定,不受外界所累;志定,不受机会牵引。

  很多人学习时立的都是短期目标,不知道长期的方向。一贯迎合外界,所以迷失自我。还是这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被外界牵引所以好名。好名又导致文人相轻,非要功利的分个高低。圣人下的是务实的功夫,而不是求名的功夫。务实和求名的区别,王阳明做了一个很不错的比喻。务实是成色,求名是分量。务实是做减法,不断的把黄金成色炼到100%,最后达到心中无愧;而求名是做加法,在黄金里掺杂锡铜铅铁,分量就变重,最后杂质多的连黄金都算不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乃至伯夷伊尹都是圣人。虽然功绩不同,但是成色都是赤足。借用《食神》里的台词: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王阳明说人人都有做圣人的潜力,只是被私欲蒙蔽不得发掘。能有多大的功绩是老天决定,事实上孔子在当时的政坛上一样不得志。为什么孔子可以和尧舜禹汤古代君王媲美,就是因为孔子的圣人之心成色如同赤足黄金。只问精纯,不问斤两。

  可以看出,徐爱是王阳明头号大弟子,陆澄是二号大弟子,而薛侃是三号大弟子。这三个人之后,也就没有什么大段的连贯问答。以下是大家轮番问四书。

  《论语》里说,“上智下愚不可移”。“上智”是因为生知安行,心有不安不会做,所以不会离开自己的智路。“下愚”是因为不懂得学习,所以不会离开自己的愚道。王阳明说,“上智”不可移,而“下愚”是不肯移。孔子曾说:“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像小时候家长常说的,你要和成绩比你好的同学一起玩。那么成绩好的同学也不稀罕和我玩啊。王阳明说,不如你的人不是不能交往,但那些人不是朋友,而是你的教化对象。就好比优等生和差生结对子,是为了帮助他,而不是做朋友。要影响他人,而不是被他人影响。比如差生约你王者荣耀,你想想我作业还不能做,于心不安。这就是“生知安行”的不能移。而同样有的差生再怎么教也没用,因为他没学习的心。这就是下愚的不肯移。

  至于如何学习,《论语》里说“学而时习之”。朱熹注解强调“学”,是后觉者模仿先觉者。王阳明的理论强调“习”用手做过才是练习。朱熹的学习观针对新手,而王阳明的学习观针对老手。上篇读书笔记也讲过,每个人的学习进度不一样,所以方法不一样。《论语》里不同孔门弟子的进度也不一样。比如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而孔子的回答是“吾道一以贯之。”曾子立刻就明白,孔子说的一以贯之是忠恕之道。旁边的人就听不懂,因为“三省吾身”的做学习进度已经高于旁人,值得模仿。但是孔子因材施教,就又拉了曾子一把。忠就是“中心”,把自己的心放在中位,中庸;恕就是“如心”,对待别人将心比心。一以贯之,华杉分为三点:首先是贯穿所有思想;其次是贯彻到底;最后是一贯如此。

  再看看孔子和王阳明对于不同弟子的看法。《论语》里记载了孔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好胜心强,喜欢和人比。《论语》就是孔子死后子贡牵头归集的书。孔子因材施教,王阳明也说死抠文字无益于大道。但是弟子们有好胜心,一定要把自己的老师的位置抬上去。子贡喜欢比高下,孔子就问他,你觉得你和颜回比怎么样。子贡的回答:颜回闻一知十,我闻一知二,我不如颜回。孔子许之。有一种注解说孔子赞许了子贡有自知之明。而王阳明说孔子不是赞许的意思,是表示同意子贡说自己不如颜回。王阳明说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从来就不是“知”多少事,而是“不迁怒,不二过”。不迁怒说明颜回是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不二过说明颜回进步快,最快的进步就是知错能改。颜回修的是涵养,而子贡修的是识见。专注于涵养的,每天都会发现自己德性上的不足;专注于识见的每天都会发现自己识见更多。每天数自己德性不足,所以就会努力让德性充盈;每天数自己识见增多,所以就会自满而让自己变得无知。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不知,所以能知;小人知之,所以不知”。

  再来看几个同学的问答。

  心学心学,悟了就是悟了,懂了就是懂了,这种感觉难以言说。我现在就沉迷于短视频网站,每天浪费大量时间。可是我去年考注会的时候,处于弃手机的状态,心无旁骛。去年的我和今年的我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是去年摒着一股气要证明自己万里挑一,也就是一次通过六科注会。而今年由于慢性疾病身体越来越差,我看不到未来在哪里。说到底,去年有志向,今年没志向。考注会只是一个短期志向,只能管用一年。按照孔子的说法,这是小人的志向,因为君子不器。而心学的做圣人才是长期志向,这条路没有终点,需要终生奋进。很多人考完注会又开始考法考、考CFA等等,就是为了重温这种身心合一的“无我”境界。唯有考证时,心才是“安”的,然而考证终有尽头。

  很多人羡慕我考证时的时间管理。王阳明的回答是,当你有了做圣人的强烈动机——持志如心痛——后,你自然能有时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就像培育树木时剪去杂枝那样。王阳明早年爱好诗文,水平也不错,但是自从他研究理学开始,就不再吟诗作赋。因为诗文要投入大量时间练习。我有过六科注会的强烈动机后,手机就没有必要带在身边。华杉说,有了志向之后,自然就知道怎么做,怎么分配资源。我深以为然,毕竟我考注会时借贷分录都没听说过,但是我可以理出6科的学习轨迹。

  心学最初的比喻就是存着一颗“致良知”的强烈志向的种子,然后发芽生根,树干破土而出后长出枝叶,最后开花结果。大多数人只想要花和果,难免揠苗助长。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不同的儒学圣人都用不同的词描述这个过程。比如程朱理学用的是“居敬、穷理、尽性”。居敬,就是心中始终保持敬意,对人敬,对事敬,对物敬。穷理,就是探究事理、物理、人理、天理。尽性,是遵从天命,率性而为,发挥事物的最大性能。居敬自然穷理,穷理自然尽性。这和上面说的考注会的道理一样。心里把考试当场一回事,就会去钻研学习方法,然后就会付诸实践,高效学习。起点在于一个“诚”,心诚则灵。也就是你对于实现志向的动机强烈。我这里举自己的例子,可能有些狂妄,我始终是小人之志,而不是君子之志。因为我对考出六科这件事相当自满,所以反复提及。小人得志便猖狂。王阳明也提及自己的修行,但是他过去了便过去了,不滞于心。无论有什么情绪,在当时就恰当地抒发,不会过分,不会在时间和空间上迁移。就像颜回那样“不迁怒,不二过”。

  再看几段王阳明师徒的对话。

  前面也说到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小人之道是一种表演,是为了取悦别人,所以人前人后不一样。君子之道是为了修身,是为了自己好,所以人前人后一样。这人前人后一样的功夫,就是慎独。为了取悦别人的人,道理往往只是说说;而为了自己好的人,道理就会化为实践。而且道理到底管不管用,实践是检验它最好的方法。所以儒学是一门实践学。孟子就说了君子的三重境界:首先是子路,他是闻过则喜;更上一层的是禹,他是闻善则拜;最高一层的是舜,他是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意思是,遇到好的就拿来用,真正地拿来实践。这种境界不简单,因为人们常有私心,不能放空自己,总喜欢留点自己的东西。而与人为善是舍己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写过“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可见放不下身段是自古都有的毛病。这个时候就要问问,到底是不是为了自己好。

  王阳明说:“人只有真的怀着为自己好的心,才能克除自己的私欲,成就真正的自己。”心学心学,主要是那颗为自己好的心。人人都觉得自己为自己好,但是主动权不在心上,主动权在眼耳鼻舌的感官上。但是多看手机眼睛要瞎,多吃油腻要三高,就算是对这具皮囊来说也谈不上好。只有心坐正中央,才能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指挥感官发挥最大的效能。何况对儒家而言,皮囊也不算重要。有一次一位学生眼疾,所以忧心忡忡。王阳明说,本来你就是眼疾,现在又多了心疾,于事何益。王阳明自己的境界就是“夭寿不二”,死前留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可谓看淡生死。有个学生问他生死之道。王阳明回答:昼夜就是生死。那个学生继续问昼夜之道。王阳明回答:知昼就知道夜。这就好比孔子说:未知生安知死。没空想死后的事,先把活着的道理搞明白。至于活着的道理是什么,尽性。这有点道家道法自然的意思。我不敢胡乱说。引用华杉的话,就是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团队。

  《华山讲透王阳明传习录》上篇的读书笔记就写到这里。我可能先看一本其他书,再回来读中下篇。用时间消化消化。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十):读《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其一——但求心安

  读了110页《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我觉得这本书可以读到年底。《传习录》博大精深,将千年儒学传承凝结在内,发扬光大。我虽然09年的时候就试过读它,但是因为古文功底不行的缘故,每次只能看个大概。甚至看的有些走火入魔。好在华杉花了500页用白话文注释了这本书。由于《传习录》和《论语》一样是本语录,王阳明在书里详尽对四书精要做了开释,所以华杉注《传习录》的时候,其实连带的把整个四书给梳理了一篇。同样由于《传习录》是一本问答语录,所以按文章的标准来讲比较散,而且儒学也引不起很多人的兴趣,所以这是写给自己看的读书笔记。我用多篇来进行记录,这是第一篇。

  在书里的序里,华杉首先提出想通过这本书送给读者的礼物是:学到几千年圣人传下的那点真骨血,改掉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他希望每位读者“学以润身”——学习是一种行动反射,而不是为了晓得某些说法,读这本书我们要以书为镜去观照自己。

  前面也提到,《传习录》是一本问答录,我本身不喜欢在文章里一问一答的记录方法。所以在下面我才用抛去问答,改用陈述的方式。首先是徐爱同学的问答。世人说徐爱之于王阳明,就如同颜回之于孔子。同样是首席大弟子,同样是英年早逝。

  俗话说:儒学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这句话的褒贬我们先抛开,它首先体现了儒学之杂。其实儒学和中医差不多,因病施药,每个方子都不同。教育学家孔子的特征之一就是因材施教,《传习录》也体现了王阳明的因材施教,所以读《传习录》刻板不得。我们后人研读,看到他们的对话,难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要读懂必须带入具体语境,切己体察,于事上琢磨。好比中医虽然每个方子不一样,但这不代表学方子没用,而是要阅读大量的方子之后才能融会贯通,达到知行合一。它教的是一种境界,而不是一种标准。

  而这些境界并不唯一,不同圣人的境界也可能不同,但不妨碍他们都是圣人。有时你看圣人们的语录好似对呛,这可能是因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比如《传习录》一开头就讲王阳明和朱熹的分歧。朱熹认为《大学》的第1句应该是“在新民”,而王阳明认为是“在亲民”。华杉认为没有对错,只是角度不同。新民是使民自新,而亲民是仁而待民,何不双管齐下。中文本来就是很多歧义,何况古文。

  王阳明和朱熹第2个分歧在于“知止而后定”。朱熹认为这个“定”向外求,万事皆有定数。而王阳明认为这个“定”向内求,心中的方向要定,万事迎刃而解。我们知道儒家做事有很多讲究,拿“孝”来举例子,就是“温凉定省”。而王阳明说,难道每个人服侍老母亲之前都要考证书吗?《礼记》说:如果孝子心中对父母有深爱,那么对父母必有和气的态度;有和气的态度,必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必有让父母高兴的仪容。反而你就说做到了“温凉定省”,老人家一跟你碎碎念,你就没有好脸色,也算不上“孝”。“孝”的日常情况有千万,而你只要秉持着一个“孝”心。我们平时做事,玩手段只能蒙骗人一时,而最重要的是把心摆正。台上演的再好也不过是戏子,没必要追求现象舍弃本质。而追求本质的过程就是定“心”,相当于儒学里的价值投资。

  心好比是一种行为反射,万般数据输入,就有万般数据输出。而很多人又把输出的过程,分为“知”和“行”,知是指令,行是动作。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一回事,也就是“知行合一”。王阳明继续举孝道的例子,说一个人能懂得孝道,说明他已经在孝顺父母。我在注会考试经验里说过,很多东西你没有亲手操作过不会懂。你审计成绩再高,但是还不如一个有些两年经验的事务所员工,所以背诵不可或缺。很多人有一个思维误区,一定要知道了才能去行(也就是很多学习经验误导人的“理解”)。华杉说他经常遇到这种人,你教他做事,他先要分辨“对的”“错的”“必要的”“不必要的”,然后挑着干,这样的人永远都上不来。上篇读书笔记《海龟交易法则》,那些失败的海龟就是因为自我意识太强。实际上你只要照着期货大王的指令买卖就行。练功夫讲究“守破离”,第一步是“守”,然而才能“破离”。《海龟交易法则》的作者就是忠实执行期货大王的交易法则,然后再在其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在实践中成长,才能避免“一上战场兵法全忘了”,这种假“知”。

  朱熹与王阳明第3个分歧在于“格物致知”的解释。朱熹认为格物是格世间万物,寻求它们的道理。王阳明的弟子徐爱就从古书里找出了符合朱熹观点的三个词:“精一”“博约”“尽心”。而王阳明则说,“精”是为了“一”;“博”是为了“约”;“尽”是为了“心”。实际上朱熹和王阳明是从两方面解释了问题,不能算谁对谁错。化万物于我心,以我心对万物,讲的都是中庸之道。

  那么心要到什么个状态才能被称为中庸之道呢?那就是心安——尽心知性,生知安行。如果你这样做就会心不安,那你就一定不会这样做。孔子到70岁才有这个万事心安的境界,就是“从心欲,不逾矩”。王阳明把人分成三个境界,一个是生知安行;一个是学知利行,一个是困知勉行。生知安行的人,“从心欲,不逾矩”;学知利行的人,“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垓”;困知勉行的人,生死至于度外,以待天命。王阳明自己就至少达到了“困知勉行”,死前的留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好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这种“困知勉行”,具体来讲就是“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我用通俗的话理解就是“尽人事,知天命”,把握主观能动性,同时承认命运的存在。你要是把《传习录》融会贯通,主动去做,那就是“学知利行”;你要是懵懵懂懂,只是勉力跟着老师说的做,那就是“困知勉行”。遵循“守破离”的过程,到了“离”的境界,就是“生知安行”。

  我们回过头来讲格物。朱熹认为格物是格世间万物。而王阳明认为格物是格内心善恶。具体怎么个格法,讲究的是一个“诚”。儒家的诚,是万事万物所成之道。“不诚无物”,就是说要顺应自然规律。格物,也就是顺应内心的良知。就好比孟子所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慈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人皆有之。比如就算盗贼看到小孩坠井也会拉一把。四端发散出去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然而由于人有私心,所以会蒙蔽四端,导致不仁不义不理不智。把私心格去,留下良知,就是格物的目的。

  具体的方法是“惟精惟一”也就是“博文约礼”,多看,多听,然后多总结。多看多听是博文,多总结是约礼。程朱理学和王陆心学,并没有本质冲突,只不过是角度不同。后人把语境剥离了出去,一回事也就变成了两回事。

  读到这里可以发现,徐爱同学喜欢钻牛角尖。第1部分牛角尖是王阳明和朱熹的分歧。第2部分牛角尖则是由王通和韩愈的地位引发。

  王通是隋朝的大儒,儒学水平非常之高。他辞官之后,把六经都注了一遍。然后还不过瘾,又模仿孔子写了王氏六经,自称王孔子。而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韩愈厉害的地方并不是学术,而是护法的功绩。他写了《原道》,大大批判了当时危及儒学地位的佛道两派,挽救了儒学的颓势。

  王阳明称韩愈为人雄,而称王通为贤儒。韩愈比不上王通。有人可能觉得王通恣意妄为,孔子可是圣人,你王通是什么东西,也配写六经,也配比肩孔子。王阳明的观点是:仿作六经,也不能一概否定,后世儒生写了这么多著作,和王通又有什么区别呢?后世儒生曲解六经,往六经里面加各种私活,某种意义上比王通还恶劣。孔子删述六经,就是嫌六经里的废话太多,于“礼”上容易本末倒置。而后世儒生偏偏要把短话写长,这是在挟持圣人。秦汉之后崇尚文辞,各种奇谈怪论迭出,惑人耳目沽名钓誉。这就好比现在的网络怪象,各种国学补习班借着孔子的名义讲糟粕。而孔子删述六经才是实事求是、返璞归真的做法。孔子留下来的真理是“公理”,是“人皆有之”的道理。而公理在四书五经已经讲透。你还要讲其他观点,不要躲在孔子后面,是男人就站到前面来讲话。

  在王阳明眼里,孔子很多地方故意没有说全。比如《春秋》里会写某某人弑君,但是不写细节。那是因为孔子追求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霸道会把各种做坏事的细节搞清楚,是为了以后算计别人。而孔子的王道,是把坏事的细节删去,防止后人学坏。后人只需要知道某人干了一件弑君的大坏事,孔子给这个弑君者定了性,这就是“微言大义”。怎么干的坏事后人没必要知道。比如我想读《刑侦询问技巧》,那里都弄不到,因为这书国家管制,就怕我对抗公检。孔子的书里都是好事,比如《诗经》三百篇,都是可以在祭祖时演奏。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类的不正经诗歌,王阳明认为是秦王焚书之后,有些诗失传,所以后人拿靡靡之音硬补足了三百篇。孔子刻意把经越删越少,后世儒生怀着私心又给加了回去。什么私心呢?就是胜心、虚荣心、别有用心,显得自己牛掰。这和王通仿作六经有什么区别呢?

  徐爱同学问经典,陆澄同学则是问学习。陆澄是心学第二号大弟子。徐爱同学喜欢钻牛角尖,但他问的都是朱王之争,这是正统性的问题,所以必须放在书的开篇。到了陆澄这里,具体引出了“知行合一”的概念。

  知行合一讲的是专一的修行。可能大家都有这种误解,专一就是读书时一心读书,待客就一心待客。然而王阳明的理念里,读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做圣人,所以并不是专注于读书,而是专注于求道。就像之前的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说的“以终为始”。高效能人士的第二个习惯是立志,这个志是终极志向,可以刻在你的墓碑上。当你找到自己的终极志向时,具体的里程碑式目标——比如获得xx职位——不足挂齿。志向就是人生的指南针,可以让人“心定”,也就是专注。而“心定”就可以让人坚持不懈。

  这种终极志向放在儒家就是做圣人。那么什么才叫圣人。《孟子》里提出“善信美大圣神”。先明确“善”,然后在心里“信”,付诸实践则“美”,日积月累则“大”,不偏不倚则“圣”,而“神”则境界太高,所以不可知。这条成圣之路一直到“神”,说明没有终点。因为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周公是圣人,著《易经》。周公之后孔子也是圣人,著《春秋》。而后孟子、朱熹甚至王阳明自己也是圣人,有自己的著作。徐爱篇里曾说过,至善的理在《春秋》已说尽。而后面又出来这么多圣人,那是因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圣人的良知就像一面镜子,遇到什么样的事有什么样的反照。每个圣人的著作语境虽然不同,然而良知却一脉相承。由于语言学的问题,话语的信息量只有25%,75%是语境。断章取义才是后人有分歧的原因。事实上孔子的理论是因材施教,遇到心思活泼的让他拘谨点,遇到拘谨的让他活泼点,不能说自相矛盾。从周公到王阳明,遇到不同的未来有不同的“圣人”,未来不尽,圣人之路也就没有终点。

  未来繁纷复杂,纷至沓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害怕未来。圣人不是每件事都预先练习过,只是心如明镜,事情来了自然会应对。也就是所谓的:做人有原则,就什么都不怕。最近《原则》这本书大火,我觉得很多美国人的书是拾人牙慧。

  正因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所以成圣之路实践起来学无止境。陆澄篇王阳明举了周公的例子:“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知见。”百姓已经安居乐业,文王却还觉得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够。周公是儒家里最大的圣人,自己却不满足,时刻反省自己。“执志如心痛”,“贫困群众是我最大的牵挂”,想到困难群众就像心痛一般无暇顾及其他。当然这种境界不是凭空做到的,还是要在日常生中修炼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下学”则“上达”。我私以为“下学”是行,“上达”是知,“下学”和“上达”是一体。不断的在日常生活中“下学”人事,才能“上达”天理。开始行动,那才是知;行动过了,才算已经知道。实践出真知。

  那大概怎么做呢?比如白天觉得纷扰就静坐;觉得懒得看书就看书;这是磨性子的功夫。心性就在具体的事上磨,才能“动亦定,静亦定”。王阳明自己有一句名言:别人都以高考失败为耻,我以高考失败后动心为耻。因为王阳明的志向是做圣人,而不是高考成功这种小目标。再举与朋友相处的例子,相互谦让的就是益友;相互攀比的就是损友;这是待人的功夫。有的人喜欢把别人贬低一档,这就是损友,这种人无法克服自己的私心,也就是胜心、虚荣心、别有用心。

  这里再把王阳明的名言:“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展开讲讲。曾点的故事一直是《论语》里靓丽的风景线。子路言志是“千乘之国”;冉求言志是“礼乐教化”;公西华言志是“宗庙之事”;这些人都是小目标,所以孔子哂之。而只有曾点是“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种安贫乐道的“心定”,所以孔子说“吾与点矣”。前面三个人都把自己局限在了有限的游戏中,人生目标就是某个职位。而曾点的人生目标是无限的,是做圣人。不能机械的理解曾点的人生局限于“咏而归”,当把曾点摆上“千乘之国”“礼乐教化”“宗庙之事”时,他也凭着圣人之心做好,孔子知道曾点有这个能力。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我的一身本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即使我执宰天下,快乐也不过如此平淡。子路和冉有把自己的志向框在了某个职位,有了“意必心”,所以处事强求。最后子路跟卫辄,死于内乱;冉有跟季氏,横征暴敛。

  王阳明上面给陆澄提出了“立志”,接下给陆澄讲“读书”。

  人生有志,则学习有源。圣人学习就像有源之水那样,滚滚流出,昼夜不停,注入大海。而没有源头的水就像一夜骤雨填满了小沟,却终将干涸。所以孔子称赞有源之水就是君子。这个“源”就是道心,由你的志向决定。心中有志,你就可以根据你的志向找到本体书。华杉的本体书就是孔孟之道,阳明心学,孙子兵法,写出来的“讲透”系列令我叹为观止。这几本书对华杉来讲常读常新,时时刻刻于生活中推敲,才有此造诣。华杉立志儒商,所以他读的进去。读书这件事,要是没有志是很难读进去。很多人到处求推书单,买回来就放家里不读,因为他其实对这方面不感兴趣。所以读书成了藏书。其实圣人也是一样的,他不是什么书都读。孟子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吾取两三策而已。孟子只会力求读透符合大道的两三策。

  这里又有一个误区,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很多人断章取义为不要信书,整天批判来批判去,然后自己也觉得读书挺无聊。孟子的语境后面还有“取两三策”,意思是孟子只读书中精华。王阳明也教你不要死读书,但是王阳明的阅读量远超同期儒生,他儒释道三家读透,才自创心学。学习还是遵循“守破道”的次序。

  世上的书这么多,王阳明取的两三策,就是“致良知”。又回到了朱熹和王阳明之争,朱熹说天下有很多理,有物理、有伦理、有事理,在各个方面“格物”,最后一条一条合起来就是天理。朱熹取的是格物,而王阳明取的是致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然而为学和为道是一回事。“下学”的同时“上达”,就好比炼钢施加诸多步骤的同时,钢变得越来越精纯。炼钢的诸多步骤和钢变得精纯是一回事。步骤越来越多,杂质越来越少。后人玩文字游戏,也就变成了两回事。本质就是通过外界诸多磨练,内心变得越来越精纯。人心之所以有善有恶,是因为内心的杂质——也就是“人欲”——多寡的缘故。所以儒学不是哲学,是行动学,不断地磨去人欲,使人心成为天理般的明镜。

  儒家之学,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事变。在人情中体会仁义礼智这些人性初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初心发见于父,是孝;发见于君,是忠;可以推演到日常生活所有的待人接物上。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摆一个精纯的目标在你面前,你也不知道如何做。因为精纯是炼出来的,一步步炼除杂质,就是精纯的过程。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而这“去人欲”,又是靠省察克治,不断地反省自己,捉去私心。也就是孔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这种反省需要在静心中做,好比达摩面壁,所以王阳明强调静坐的磨性子。关于省察克治的功夫,华杉分享自己的心得,就是拿挑别人毛病的习惯也对付自己。

  陆澄同学不但问学习,还问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看看王阳明怎么说。

  对于某些人晚上怕鬼,王阳明的评价是:那是因为他平时不能“集义”,所以心虚害怕;如果平时所作所为合乎神灵,那有什么好害怕。集义出自《孟子》,讲的是浩然之气的集合。朱熹注解过浩然之气每个人都有,就和仁义礼智的四端一样,也就是致良知的结果。道义虽然在每个人心中,但是一定要充实浩然之气,道义才行的出去。无论你怎么大仁大义,只要做了一件愧心之事,浩然之气就会泄掉。举洪七公的例子,“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洪七公这股底气就是江湖人的浩然之气。不过还够不上儒家的浩然之气,因为他贪饮贪食。儒家的浩然之气讲的是不为利害祸福动心。当然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么做人还有什么意思,比如很多人就理解不了我的阅读爱好,那是因为大家的价值观不同。总的来讲,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徐爱的问答那里也讲到心不安的事不要做,从源头上斩断了恶鬼。

  这种归还本源的思维,《论语》里有过一段经典,“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说这段话的背景是卫国王位之争的故事,故事太长,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下,子路就死在这场三代人的王位相争中。凡事开头错了,往后怎么也对不了,不能挥刀自宫,就只能错上加错,在错误上不断加码。

  要养浩然之气,首先是养“夜气”。日间纷扰,夜间宁静,也是一日之中反思的最佳时刻。我们常常在夜里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要干啥干啥,到了第二天早上都不记得。养浩然之气,首先就是不把夜间的志气给弄丢。在夜间首先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情绪和初心。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多则过了,少则不及,不偏不倚,方为中庸。遭遇各种人情事变,一是面对;二是接受;三是积极处理;四要是处理不了,要学会放下;而不成为情绪的奴隶。书里举了陆澄的故事。陆澄有一次收到家信说儿子病危,陆澄非常忧愁苦闷,难以自持。王阳明却对他说:“这正是用功修养的时候。如果这时不能用功,平时讲学有什么用?父亲爱儿子是人之常情,但天理中也有一个中和适度,过了,就是私意。”人的初心是中正平和,王阳明并不是叫陆澄忍耐,因为再怎么忍,心里也是不平和;心里不平和,发——表现——出来也做不到中庸。王阳明指的是是内心回复平和,你的初心是爱,是要他好,也是要自己好,什么时候变成的怨呢?推演开来,你把浩然之气放在腔子里,自然而然就会居仁行义。

  第一篇读书笔记就写到这里,读到这里最大的心得是“心安”和“心定”。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