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的基本修养》读后感精选10篇

  《文案的基本修养》是一本由东东枪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案的基本修养》读后感(一):我的看法

  其实这本书,推销比书的内容做得好得多,我是被微博刷屏的东东枪的赠书与赞吸引过来,都是随笔类的写作。随手解个闷是可以的其实这本书,推销比书的内容做得好得多,我是被微博刷屏的东东枪的赠书与赞吸引过来,都是随笔类的写作。随手解个闷是可以的其实这本书,推销比书的内容做得好得多,我是被微博刷屏的东东枪的赠书与赞吸引过来,都是随笔类的写作。随手解个闷是可以的

  《文案的基本修养》读后感(二):给你一把尺子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深入浅出。有一套自圆其说并且好理解、不故弄玄虚的方法论以及评价标准。尤其是关于策略/创意/执行idea的分层,以及好坏对错,ROI的评价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描绘世界的地图,需要一把尺子。

  有尺子才好做事。但很多时候是一猛子扎进去不知深浅不知好坏。

  作者用他的经验给了一把尺子。但是怎么用这个尺子去丈量,绘画,却在功夫上。这个功,要靠实践去摸索。

  《文案的基本修养》读后感(三):啦啦啦

  啦啦啦4呜呜呜呜我想问一下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有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我想问一下我想问一下知我者谓我心忧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呀知我者谓我心忧

  啦啦啦4呜呜呜呜我想问一下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有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我想问一下我想问一下知我者谓我心忧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呀知我者谓我心忧

  啦啦啦4呜呜呜呜我想问一下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有呜呜呜呜呜呜呜呜我想问一下我想问一下知我者谓我心忧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呀知我者谓我心忧

  《文案的基本修养》读后感(四):读了一部分,但强烈推荐

  几年前还奔忙在创意内容制作这块领域的时候,常常有些问题找不到答案。

  比如:怎么评判一个文案(成品)是好的。广告公司的同学们跟我说,乙方有这样一种说法:甲方审核成员中职位最高的人就是最好的文案(职业)。我当然理解这个半笑话里的一些无奈:乙方提交成品,甲方一轮轮的人在看,谁还不认识中国字儿呢,所以谁都可以出来指点一下,那到底哪个最好?拍板确认那一刻的文案就是最好的文案,而拍板的人(往往职位最高者)就是最好的写文案的人。去年在台湾,跟老板聊天,想起这个故事就讲给他听了。过不久,我同事拿着一张我们审完的海报去给他再看一眼,主要看标语(slogan)。我老板想起了我的这个笑话,走出办公室跟我团队说:你老板刚跟我讲完,职位最高的人是最好的文案,你们就进来让我看slogan。我怎么敢改啊...(老板,当然还是可以改哈...)

  再比如:乙方常常跟我说,创意觉得预算再增加XX,这个海报/视频可以更好。我说:哪方面的更好。创意说:可以更美。我说:你的那个美我的消费者可以感知得到吗?感知到了对品牌可以增加什么?...没答案,但他们也许内心在想:这客户审美能力太差或者傻X...我只是觉得:甲方花钱不是为了让你们去获得是视觉大奖的(顺带获得了,当然是好事情),所以一定基准线以上,再去追求的视觉美有必要吗?(其实那时我并无答案)

  再比如:来互动的那些人是产品的(潜在)购买者吗?如果不是,这些钱砸下去意义在哪里?...

  终于,奥美广告业界前辈出了这本书。全书都是基本的常识和知识(虽是常识,但从业人士也未必很清楚)。它不能速成,也没有金句,但澄清了很多概念,理清了一些思维框架。所以,足够解答我曾经的困惑,以及努力热烈推荐它。#它不仅仅是关于文案,而是关于品牌,广告,传播#

  《文案的基本修养》读后感(五):拨开迷雾,直指病灶,对症下药

  读东东枪的《文案的基本修养》有一种拨开迷雾的感觉,作为外行也觉得开卷有益 此书指明了一些处理商业问题共通的底层逻辑,倒不一定只局限于广告创意。枪总非常知道哪些行业观念易出问题,他抓住问题不放,直指病灶,对症下药——问题定位和解决都异常精确,读来有生理快感 例如书中有一处他举了个小例子,那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经历 ——工作中你同时拿出几个方案给业务伙伴选择,那往往在确立方案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扯皮拉筋。在几个方案里选一个,问题是也没有哪一个是一眼望去的好,你的业务伙伴也拿不定主意。 枪总就定位了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你没有意识到提供方案,同时也要提供标准。因为当你在跟对方说方案的时候,很有可能对方这时候大脑是空白的,而当你说出你是怎么考虑的并同时给出三个标准,对方也不一定会理解,但对方会记住并下意识地按这个标准去衡量,方案敲定受到的阻力也就减小了。书中包含了非常多这种听了让人倍受启发的细节问题处理方法论 这里整合加工一下书中对我有助益的点: ①厘清“表达”、“说服”和“改变”的区别。当你需要用语言性的东西去服务商业目的的时候,你最好搞清楚你在做什么。 a.通过一些观点,一些知识,展示某种才华获得认同和赞许,这是表达 b.显示你有某些优势资源,或许是对方需要的,这是说服 c.你营造某种感觉,使对方对你作出情绪上甚至行为上的响应,这是改变 ②要激发他人的认知改变,仅从执行层面考虑老汤换新药肯定是不够的,一个无效的观点你用华丽的修辞就能打动人吗?要多思考底层逻辑上的策略,从“商业目标——传播策略——创意idea——传播内容”逐层进行考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一次被这句诗的丰富蕴含震撼到了 ③改变用户认知,不可能是凭空塑造得来的,只可能是你发现了一个原本就存在一直是盲点的用户需求,又或者是一个已经被重视的用户需求你继又发现了新的共鸣点。这需要非常强大的洞察力,我为什么一直焦虑我没有street smart?可能就是我的直觉告诉我,你要想做好一件事,你需要比别人更深入地看世界,更真诚地面对一切细节,甚至你要有坏孩子气质——打过架、会泡妞、摆过摊、能把三俗故事讲得动人、也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招人喜欢。总得来说,你需要懂人,特别是懂那些看起来跟你都不太像的人,因为很有可能他们才是世界的大多数。 ④标准要高。 a.不要默认用户是行尸走肉的傻子,你设计一个图标在那,你多增加一个按钮,人家就会像机器人一样按你设想的那样去点,这可能吗?你自己平时浏览网页是这样的吗?自己作业标准要设高一些,尽量排除外力做那些你自己也会怦然心动的作品 b.想办法仅想两三个就停止是不好的,通常大家最先想到的其实都是一样的——被这个常识震住 ⑤不要做秀才,要做有文化的兵。不要被数据、工具、方法论局限,陷入“熟练的无知”,解决问题思路要实在、有效

  《文案的基本修养》读后感(六):成为一个好文案手,最应具备的一种能力|《文案的基本素养》

  哇哦,文案,还可以这样写?我怎么没想到?要是我也能写出这么给力的爆款文案就好了。 你曾经是否也有这样的苦恼?每每提起文案写作,就黔驴技穷,不知所云,无从下手。 为何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那是你没有具备文案写作的基本素养,或者说你根本就不知道作为一个文案写手应具备哪些素养。 文案素养,其实是一个文案写手的硬性条件,若掌握到位,运用自如,在你的文案写作生涯中必助你一臂之力! 《文案的基本素养》便是你文案创意和文案之道的指引书籍,豆瓣评分8.7,赢得广大读者欢迎。 作者东东枪,从事广告、创意、营销工作数10年,经验丰富,深谙文案之道,并开设了“私家创意小课”,一经公开,获得邱欣宇、叶明桂等知名人士的一致好评。 本书一共有99篇随笔小文,主要谈论了一个广告创意人员应具备的文案基本素养,以谈话方式娓娓道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条分缕析,非常适合刚入行的文案小白或从事广告创意、文案工作不长的和心存各种疑惑的初级创意工作,这是一本述“道”,而非“术”的书籍。 尽管本书更侧重的是道理,很少涉及实际运用的方法,但它却是衡量一个好文案的标准。 一个好文案,既要有手艺人的专注,又该有创意人的灵活、生意人的敏锐。 要想写出一篇既有料,又有用的文案,必须像手艺人那样高度专注,像创意人那样十分灵活,像生意人那样敏锐十足。 光有专注度、灵活度、敏锐度,仍然不够,还需时刻具有用户思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真诚的心对待消费者,否则你的文案没人看。 作者说过,真诚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个必备的能力。那真诚是怎样的一种能力呢? 是的,我们所说的真诚并不是一种美德或品质,而是一种能力、勇气,是看清真相的能力,以及面对真相的勇气。 当消费者驳斥你某种产品不好或某个品牌过时,很多店员都不以为然,不屑一顾,漠视消费者的存在,仍一贯坚持自己的说法。 这完全是把消费者当成了傻子。其实消费者是最具智慧的,不要小看消费者的力量。 大卫·奥格威说过,消费者不是傻子,消费者是你妻子那样的人,你要是以为单靠一句花言巧语,或是一些花哨的形容词就能让她买任何东西,那你就是在侮辱她的智慧。 所以我们要正视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和态度,要勇敢面对别人对你真实面目的揭露。 鲁迅先生曾说过,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越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越是真诚、谦虚待人接物,并运用于工作、生活、学习中,你会收获更多。 做广告行业,其实更需要真诚,需要看清真相的能力及面对真相的勇气,这是每个广告者必备的素质,也是文案写作者应有的素养。 你在广告创意工作中越真诚,越勇敢,你越能虏获消费者的芳心。 正如王充的经典语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道出了真诚待人接物的重要性。 拥有真诚的能力,具备真诚的素养,一切都会为你敞开大门,你的人生不会很差!

  《文案的基本修养》读后感(七):外行看书(还在阅读中)

  031-041

  033 p139中 关于“Meet your alter-ego”的举例又让我想起了看序二时候的膈应。前篇大量引用,现在大段重复。

  036 p154 关于调性和感受的对比部分,小清新对应的是妇性/精致。“妇性”?

  还在阅读中

  022-031 洞察 idea 的定义和辨析

  看的有点吃力(知识盲区)

  017-021 洞察

  品牌的“人格”建设。消费者的移情。

  尤其是作者关于两个缝隙(认知与真相之间的缝隙,表达与认知之间的缝隙)的表述让我忍不住拍大腿叫好,真是恍然大明白!

  011 -016

  011她为什么会嫁给你 生活中遭遇过很多令人生厌的广告,尤以反复逼问式的为首。女生宿舍楼下摆蜡烛被宿管一盆水浇灭,要比我暗自下决心坚决不去广告的这家店消费来的外露畅快。 013 你以为你能骗倒谁 口号式标榜“品质”产品,在现实里会遇到缩水了的“品质er”,然后被大浪淘沙留下的真“品质er”苛责。哈哈,该 016 让我们指鹿为马 那些什么正事也不说,只讨人喜欢的广告就很容易解释了—它们就是想讨人喜欢。 解答了长久疑惑!!

  005-010

  这6篇,我个人打五星。(正式进入工具书正文)

  广告,就是创作并传播内容,来改变他人的看法或感受,以促成其行为的改变。

  作者就广告下了个定义,讲解了这个定义。作为菜鸟读者,一定程度上理解了这个定义,认同了这个定义。

  在看到部分表述时,有一种豁然开朗。啊,原来是这样啊,获得了一种外行的部分朴素感受被从业者精确表达了的畅快感。

  “好的广告,不是竭尽全力把他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广告作品自身上来的,而是……”

  “传播目标,是我们希望那些受众看过广告之后的反应,而不是他们买过产品、消费之后的反应”

  “选择某一人群,定义和描述这一群人”

  非文案从业者,小白都不是,纯粹的外行。

  书评中可能有一些狂妄的话语,但均是阅读当时有感而发,是粗糙的感受及普通读者真诚的建议。 序。 想嘀咕的是,序二全篇两页半,其中引用本书原文就占了一页半,这切口好像有点略宽。 序一像是制式格式,简练而要素齐备。序三在交流。

  (在微博上也看到其他读者对于序三的夸赞了) 001.我们不是手艺人 原来我和一些人一样,想要把文案作为一种职业(可能性)时,都是因自以为文字功底尚可而起的。 这篇内容则坐实了我的担忧:文案,不是文学。 003.必也正名乎 果然职业需求是有共通之处的。 书中提到“广告世界观”,我在现在的工作中也常有这样的疑惑:我的工作有没有什么相对完整的体系?是没有,还是我不知道,还是我距离太远够不到?

  我常常觉得自己只是在勉力完成一件件小工作,但明确感觉自己缺乏规范,缺乏总体概念。 但又不知道这规范在何处,这全貌应是几何。 前辈面对工作是有自己的应对办法,也会耐心传授,但这种教授是一小段一小段被动反应式的。我的工作究竟有没有逐步进阶的,完整的应对体系? 但不知道是工作性质差异,还是我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职业的。我还没有答案。 004.我们为何要“有趣” 从读本书开始,我就隐隐一种感受,这本书和我以往阅读的文学经典是不同的。当然是因为内容定位不同,但我总觉得和“文笔”有关。 在读到“那些年里,我几次试图把这句话译成漂亮的中文,但至今尚未弄出一个理想的版本”这句话时,我确认了这个感受。这个“弄”字太口语了,太突兀了。 你佩服作者阐述的道理,但不够佩服作者阐述道理的方式。感谢作者,但有些遗憾。

  《文案的基本修养》读后感(八):为什么会有一本叫《文案的基本修养》的书?

  为什么会有一本叫《文案的基本修养》的书?

  文/东东枪

  2006年,我进入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部工作,成为一名文案。

  在那里工作几个月之后,我对一位资深的创意人员谈起,我很困惑于找不到评判文案与创意的标准,经常是自己写了东西却不知道哪个是好的,哪个是不好的。我的上级对我的产出做出评判、选择时,我也经常不知其所以然,而这种困惑直接导致我工作时经常根本没有方向,只能凭借揣测,毫无头绪地胡乱尝试。

  当时,那位前辈给我的答案是:文案、创意这东西,确实没有什么说得清的标准,反正“多年媳妇熬成婆”,等你再干几年,职位升上去了,你的标准就是标准。

  坦白地说,我当时就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后来的很多年里,也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而且,这一番对话对我刺激很大。你可以想象成一个船员去问船长或船上的老船员:咱们要往哪边航行?目的地到底在哪?船长的回答却是:你不用关心这个,我也不太知道,大海那么大,咱们四处瞎撞就好了,没准什么时候就碰巧到了咱们要去的地方—就算真回答“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概的方向”都要好一些,我碰到的这位前辈从根本上否定了“方向”的存在和“方向感”的必要。

  后来我想,当时那位前辈给我这样的回答,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自己确实也觉得这个标准问题难以解释,说不清楚。另一种是,他其实很清楚那个标准在哪,只是他不喜欢我,并不打算跟我细说。

  我后来总希望他当时只是因为不喜欢我,懒得跟我解释,否则就太可悲了。那样的话,我的沮丧源头可能就要变成对这个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业务水准的失望。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是很多的。大概知一点所以然,但没办法将其表述出来的人,也是很多的。连“其然”都搞不清楚的人,就更是随处可见。

  那份耿耿于怀,还是在我心中埋下了一个念头——以后,如果我变成了这一行里的资深人员,如果有哪个刚刚入行的年轻人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一定不要给人家那么不像样的回答。我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只能含糊其词、只愿故弄玄虚、只好讳莫如深的人。

  于是,后来的那些年里,对于一些跟广告创意工作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专门去做了一些学习、探究、思考,并且逐渐搭建起了一个自己的关于广告创意的知识体系。

  这些学习和思考的成果,被我总结成了一份文件,文件的名字叫“文案的基本修养”。这是我在广告公司做创意工作时,为本组新人准备的一套入门课程。自2013年起,我曾先后给进入本组的几批新人串讲过数次。通常听课的只有一两人、两三人,讲得就很随意,但正好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个复习,每次讲授时,对所用的课件,以及这套知识体系本身,也不断有些修正优化。有一年我还应邀开了个小班,其他部门、团队的几个年轻人也来蹭课,每次一起听课的有七八人至十数人之众。

  后来我曾见到知乎上某广告行业相关问题下的一个回答,有个我不认识的ID引用了我在当时那课堂里说过的话,显然是听过我那小课的某位小伙伴。这件事让我略感欣慰——有人记住了,哪怕只有一个,就算没白讲。

  被众多广告人奉为圭臬的《文案发烧》一书,英文书名 “Hey, Whipple, Squeeze This” 之外还有个副标题,叫 “The Classic Guide to Creating Great Advertising”——“产出伟大广告创意的经典指南”,我现在带给大家的这本小书却并无意,也无力为“产出伟大广告创意”提供指导,而只是日常广告创意人员需要知道的一些基础知识,一些刚刚进入这一行当的年轻人应该在头脑中植入的基本认识。

  本书撰写时,预设的读者就是那些刚刚入行,或从事文案、创意工作时间不长,对于很多业务问题及相关名词、知识还心存困惑的初级创意从业人员。读过、懂得这本书里的内容,并不一定能产出伟大的广告创意,但确实,如果不知道这本书里的知识,要产出堪称“伟大”的广告创意,则很可能有些吃力——有了这些基本的认识,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对,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些,就是所谓“基本修养”了。

  修养是基础,同时并不只是基础。有时候一件事做到最高级,比的还是修养。那时的修养,有一部分指的就是你还能不能坚守那些基本的正确认识。当然,可能也包括你是否随着环境和角色的变化,适当地升级了这些认识。当大家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是不是能比别人有更多的角度、更丰富的素材、更深入的思考,让你有一些更快速、更准确的分析和判断,靠的可能就是这种“认识”,这种“修养”。

  曾有一次,我瞧一位同事用水写布练书法。我问他,用水写布写字,跟用笔墨写,是不是差别还挺大的?他说,差别确实挺大,但是,不重要。我说,为什么不重要?他说,练字,不是练手或手感,初学字的人,当然要从手开始练,练手跟笔墨的熟悉和默契,练是不是能灵活地掌握笔墨,可你练上几年,再练,就不是练这个东西了。我说那练什么?他说练认识,练你对字的认识,练你是不是足够了解这个字,是不是知道这个字这样的结构,这样的笔画,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最好地把它呈现出来。

  我觉得这还挺有意思的。这其实就是个修养问题。所谓修养,无非是这样一些认识,这些认识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咱们接下来要谈的,更多的是这种可能会构成一个广告创意人员基本修养的基本认识。是“认识”,所以更偏重道理,而非技巧。是“道”,而非“术”。

  我并不确定这些东西在读者眼中是否足够有价值,事实上,数年前,一位我很尊敬的广告前辈曾发来几篇文字稿件让我看看,又打了一通电话细聊她的苦恼—有音频平台请她讲授广告知识,她写了10节课讲稿发过去,对方回复说:干货不够。我瞧了瞧那些文稿,她写的都是一些非常重要且常被忽略、混淆的道理。但看起来,在很多人眼里,道理不是干货,技巧才是。

  我猜,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网上以及种种相关书籍中介绍的,往往是技巧和方法—“写出××文案的十大秘诀”“×个句式让你的销量暴涨××倍”“写文案,学会这×招就够了”“文案如何月薪50000?只要做好这×件事”“只要10分钟,你也能写出××文案”……

  我不认为所有知识和道理都能浓缩为立竿见影的“小贴士”。但实在有不少次,我在对人认真细致地讲了几十分钟的道理之后,还是会被要求 “能不能给几个小贴士”——我们都太爱小贴士了。可如果真能被简化为几句小贴士,我又何必讲上几十分钟?

  我们用10分钟就可以学会的小贴士,别人用10分钟也能学会。技巧是有局限的,它也许很快就可以掌握,也许效果立竿见影,但你永远不要指望靠着人人都能10分钟学会的招式去闯天下。

  病人可以不在乎医道病理,而只渴求灵药仙丹,学医的人可不能这么想。

  因此,咱们这本小书并非灵药仙丹,没有包治百病起死回生的野心,也并不打算标新立异,将普遍真理包装为自家秘方。

  而且,在这本小书里,我想努力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些、明白些、通俗些。我自己的体会是:这一行里,很多道理,其实本质是非常简单的。而真正重要的、真正值得弄通的、真正能影响决策与判断的,就是一些简单的大道理。

  广告这一行里从来不缺开宗立派的大师,只不过,很多大师的“全新”广告理论,细想起来,其实也只是基本原理的变种。有些同行因各种“独家发明”而欣喜自矜,殊不知那其实只是他们落下的功课。对于仍在学习广告创意的年轻人来说,掌握一些基本原理,至少可以帮助你更容易看清哪些人是真的以各种新的探索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进步,而哪些人只是在捏造幻象、绘制画皮。

  由于书中部分文字是基于此前数年我在团队内部的分享录音记录整理而成,一些口头表达的痕迹被保留了下来,难免会有啰唆重复、不够严谨,甚至东拉西扯之处,希望各位谅解。

  在整理本书的书稿时,我自己内心一直有一点小小的挣扎。一个声音说,要再多读些书、多准备些时日,甚至过几年再来整理这些东西才好,因为随着知识领域和工作边界不断拓展,我自己的很多认识在不断修正、进化。但另一个声音说,还是赶紧把这个工作完成,让这些东西被人看到才好,因为,否则它们也许很快就会彻底过时。

  事实上,此前这些年,每次给小伙伴分享这些内容时,我也都会在课程的一开始着重强调:我接下来要讲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错的。

  各位完全可以基于自己的认知,质疑、挑战、反驳我在书中所说的一切,或者干脆去建立你自己的创意知识体系。那个体系是否完美并不重要,但有没有这么一个体系很重要。一个暂时不完美的知识体系,也是可以凭借、依赖的,也可以在很多具体工作中为你指引方向,给你提供帮助。

  所以,在这里,我也必须再次提醒——囿于我个人的经验与能力,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业的进化,本书中的一切观点,都有可能是错误的、过时的、局限的,请各位一定注意分辨、多加思考。但我能确认的一点是,这个分辨、思考的过程本身,对各位也是有益的。

  注:本文为《文案的基本修养》一书中的「开场白」部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