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疲惫,是内心的求救信号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某公众号晒出国庆七天长假的踪迹调查问卷,其中几条格外引起我的注意。

  “我想远离社交网络,想按自己的意愿多静默独处,把房子和身体的小毛病修修补补,把七天过成一个小秘密。”

  “准备回一趟山东老家,工作以后很少有机会能再回到田野和海边,十月是给苹果树摘袋和挖大蒜的季节,白天做农活,晚上吃海鲜,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就是向往的生活。”

  “复习复习,七天学习计划打卡,假期归来又是一条好汉呐~”

  “学习学习学习,准备考试,我好南呀~”

  “坚持七天魔鬼式健身塑形!”

  “国庆节到处人多,不如选择加班,顺便赚取加班费咯。”

  小清新似的安排让我突然耳目一新,紧箍咒似的计划又让我像吸食了鸦片似的为之一振,好像看到了那个相似的我。

  今年国庆,我因母亲脚骨骨折,长假第一天,就接下了拖地、晾晒衣物、洗碗的活儿。

  好久未拖地了。本觉得这是个无聊费劲的事情,于是在客厅放着歌曲,手中紧握着拖杆前后推动,让浮灰在拖把与地面的摩挲间无处遁形。半小时后,瓷砖和实木地板就闪耀着微光了。

  我想说的是,拖地期间还有拖完后竟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

  想起去年国庆长假,早早就做好了行程计划安排。1到3号,带孩子参加户外自然活动,4号回父母家看望,5号同学聚会,6、7号泡书店。似乎安排不这么妥善就充实不了自己的生活,似乎不做计划没有目标就荒废了这大好的7天长假,还得安排的面面俱到,不留空隙。

  那是真的充实了吗?

  带孩玩乐回到家,心里充盈的亲子愉悦的“成就感”超越了身体疲乏和舟车劳顿感;然后第二天马不停蹄奔赴娘家,是为完成节日探望父母的那份“使命感”;老同学难得一聚,纵有多年生疏,也必须毫不喘息爽快赴约,才不枉负自己不辜负他人期望的“责任感”;最后,七天长假岂有不学习充电之理?一定要让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淹没玩乐的“负罪感”。

  结果呢?节后上班的我身体疲惫,精神恍惚。当然,我会自诩是自己深陷“节日综合症”,需要调整一天。

  我自察,节日的各种“自感”充实了我的大脑和意识,却难为了我的神经和身体。

  时间是都用进去了,可是除了安排满当的那份“视同”充实感,长假的愉悦体验感却似乎差了点。多了些倦怠、赶场,少了点惬意、放松和自由。

  于是我反思,我追逐的“充实感”到底是什么?是虚是实,只是一个关于意义的符号?或者就是一个“镜像自我”的空洞?

  1.

  这种”充实感“是真实的吗?

  科胡特在《自体的分析》一书里引用了“镜像自体客体”的概念,即通过外部(通常是父母,如镜子映照)的肯定、关注和接纳而逐步建立的真实自我价值认识和力量内聚。如果形成理想的健康的凝聚的自体夸大感,就不需特别渴望外在的欣赏、关注和鼓励,自身是自信的,确认的、自由的。而缺少这个部分,会持续去寻找外在的力量,如不断试图控制环境、过度追求成功,特别需要被肯定,来弥补空虚无力感。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对自己缺乏关爱和肯定,或者看待孩子很功利,那么他很可能就需要不断努力获得“充实感”和成就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他就会感觉自己总被一双无形的推手推着负重向前,没有节度和喘息。仿佛一旦停歇,就将迷失自我。

  这样的人长大以后,很可能会成就功名成瘾,变成“东方不败”式的人。而当东方不败练成葵花宝典走火入魔后才发现,他需要的不过是爱的体验,不是这些虚幻的成功。

  近几年很走火的书《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中,除了强调方向比努力重要,还有一个切入点就是,我们似乎总是以在每天忙忙碌碌,努力拼搏的生活状态中才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好像只要自己一停下来就找不到自己了,空虚感侵蚀脆弱的内心;或者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对未来充满了恐慌、焦虑、和迷茫。

  可见,这样的“充实感”“成就感”是为填补内心那个需要被肯定的“镜像自我”向外抓取的力量,而非来自真实本心。因而显得空洞易逝。

  只有拥有稳定的“镜像自体客体”,才能如给予自身滋养的汩汩泉眼,从内部喷发;让自己游刃有余,才能让自己更从容地应对生活。

  那么如何让自己在内在关系中形成较稳定的“镜像自体客体”呢?

  2.

  你需要的只是接纳自己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留给内心的孩子一个缺乏自我价值认同的关系模式,那么不妨允许自己的价值实现有一个更长时间和更大空间的包容,给自己留有停滞、失败甚至倒退的机会。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不用那么用力。

  林语堂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月尚有阴晴圆缺,人的生命状态也会有高低起落,那么,你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和能量,给它一些留白的时间和空间。

  听说过一些名人在事业正当顶峰时嘎然隐退,选择出国留学或者改行另谋职业,从头再来,这样的行为很多人不解。我想他们是不为“名利”定义自己的人生,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接纳留白,是为追逐内心的“真我”做再次发力准备。

  听说教练教授初学跑步者,不会一开始就满负荷训练,而是根据跑者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弹性度,让初学者感觉有余力后,再逐步加大公里数。这是给跑者树立信心也是让身体肌肉慢慢适应强度,也可以减少身体肌肉和膝盖耗损。

  我也见过为减肥瘦身每天逼着自己早晚跑5公里,半个月后膝盖磨损厉害影响走路的;每天刷着步数不上两万步不停歇的也大有人在,只为鳌占步数排行榜的首位,并获得一箩筐满满的赞。这样的人身边常有,其实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心态。

  与其说是自律和努力,不如说是通过”虐“自己在向外找寻价值和存在感。

  区别在于,真正的自律是通过自身内核补给力量,而自虐则是不断需要外求。前者有稳定的自我,能持续支持;后者倚仗外力,支撑的是破碎、脆弱、易变的自我。

  正如一位心理大师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稳固的自我,那就容易将每一个正在发生的动力视为‘我’,这是幻觉的‘我’。”

  于是,能否试着多对自己说,给目标制定或问题思考一个充裕的时间,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答案;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累了时,想喘息就喘息,想休憩就休憩,想懒惰就懒惰。

  学了精神分析后,我也在时常感知自己的各种身体和精神状态。一旦身体疲倦或者头脑混沌、情绪不稳时,就会知道自己需要暂时休息。什么也不做,不想,不赶,只是发发呆,或做点自己轻松随意的事情,感知岁月静好就行。往往过后身体能量就会满满复活。

  就如这次长假,没有选择刻意出门景点打卡,也没有选择早计划安排满当,给身心留有空白间隙,做家务也好,陪家人闲聊也好,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身心放假的体验。

  3.

  拥有留白的心态

  留白其实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与智慧。通过画面构图的留白,给予画面以灵动飘逸的意境,给予观赏者以遐想和发挥的空间。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中将留白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会在当天灵感十足的状态下暂时停歇,只为蓄势待发,为明早的开篇撰写留下更多可能性。

  他几乎每天跑步,在跑步时梳理芜杂的心绪。在我看来,跑步就是在给头脑留白,让身体恢复积蓄更多能量以供给写作之源。而且,他很多小说的灵感都来源于跑步这样的空白之中。

  同时,他坚持午休,并只利用早上的黄金时间写作,傍晚时间用来休闲娱乐。这样给写作的留白让他的灵感之源不竭,生活体验不断,这样才使得他的作品总是充满活力。

  给生活留白,不然,它脆弱得像紧绷的弦。

  留白,看似虚无,实则是看不见的张力。

  留白,是给自己,也是给他人。作者:婆婆纳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文学、心理学和业余写作重度爱好者;将精神分析融入生活体验,深挖文字力量的探索者;自我修行者,一直在路上,愿与你同行。RECOMMEND推荐阅读1.撒娇的男人最要命2.7岁女孩眼睛被塞十几张纸片 | “少年之恶”从何而来?3.女人的逆袭从“黑化”开始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