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读后感精选10篇

  《鹅》是一本由张羞著作,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鹅》读后感(一):张万新读《鹅》:

  1、列举张羞的新小说《鹅》的优点,就是列举传统小说的缺点。张羞的《鹅》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像一根蔓延的藤蔓,不断伸长触须,同时不断结出果实,跑到最后结出一堆果子。那些写得好的传统小说,也有活力,沿着一根藤蔓长长地生长,经过一阵长跑,到最后只结了一个果子。

  2、有一种团结的幻象正催生出新的集体主义狂热。此时,张羞的小说《鹅》却提出了个人主义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写作当成一个必要的项目来推进,让小说摆脱传统叙事必然会产生的徒劳感。这将是经济不景气之时的特殊读物,献给不守旧的年轻人的名著。

  3、张羞的新小说《鹅》一出版,立即就让残雪们变成了传统作家。这才是最先锋的。

  《鹅》读后感(二):再来一罐

  半年前,在豆瓣买布考斯基的诗集,认识了编辑赵志明老师,同时也初识诗人张羞。一周前,赵志明老师赠予我一本张羞的新书《鹅》,拿到样书时立即被他的装帧吸引:大红色矢量的重复的鹅,代表两种眼的黑叉,草绿的“我鸟”书名,银色的底,沃霍尔看见一定夸牛逼。书的内容和封面是一样的,每页有20~50个“鹅”字,光是泛读和翻阅,或者量子波动阅读,我们都能在他的字里行间读出强烈的形式感,我猜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更接近描绘,打砸和流淌,不是经营和杜撰,他的诗也是是一样的。 草草读罢,书一撂,脑子里面全都是鹅,想起了小时候在暑假最后一天补作业的情景:一个半月不摸纸笔,看啥都不像字儿,产生了疏离(啥玩意)。张羞是另一个极端,写完这本书,鹅不是鹅也不是我鸟,这个字儿不再是字儿,看见这字儿脑子就宕机,引发一系列生理应激反应,头晕,恶心,想吐,被爱妄想症。 张羞挺猛的,首先写诗就挺猛的,写过诗的人都知道,写这玩意儿需要想象力,勇气(敢玩儿也敢承认的勇气)和脑子。张羞反对宏大,有聊和光荣,他写一本没人能看完的书,这也挺猛的,他在宣告诗歌和语言的徒劳无力,同时也给它们来了一闷棍。他的书就像艺术家的屎罐头,吃完以后,发现盖子上的“再来一罐”,我随意,大家干了。

  《鹅》读后感(三):看了我这篇八卦,你可能会更了解作者,了解这只“鹅”

  羞哥写的东西,大部分我都看不懂。别说写的了,很多时候,他说的话我也听不懂。

  记得当初大家在一起工作,每次开会,羞哥都是重要角色,但我们需要有人帮忙翻译羞哥的话。

  第一次完完整整地看羞哥的小说,还是在某一年的春节,羞哥要我帮忙校对一下他的《瀑布》。

  像往常一样,我还是看不明白,羞哥自嘲地说:“写得很枯燥,你读不下去吧?”

  实际上我虽然看不明白,却一点没有读不下去的感觉,相反,还觉得被他的文字抓住了:对我而言,这种陌生的行文方式,让我有种坠入异世界的感觉。

  于是,我无半点吹捧地答:“还行,挺好看。”

  羞哥的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高度透明的干净”,常人写自己的屌丝日常,难免流露出自我标榜,但羞哥的文字里完全没有。

  这让我想起一本日本小说的名字《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2

  几年后,我换了工作,去后浪上班,一天在书架上看到朱岳的《说部之乱》,突然觉得,可以介绍朱岳和羞哥做朋友。我读不懂羞哥的诗和小说,但朱岳可以。

  于是,就把羞哥介绍给已经是同事却只打过照面的朱岳。

  (顺便说,《说部之乱》我可是能看懂的!)

  那时,羞哥正陆陆续续地在朋友圈和豆瓣上更新《鹅》。一天,朱岳对我说:“那个《鹅》挺有意思的。”

  我想:“哈,羞哥又多了一个懂自己的朋友。”

  然后,《鹅》就以这样的面貌和大家见面了。

封面的设计者很懂羞哥,羞哥经常沉浸在字的构造中,比如,他觉得“得”修长好看,而“地”很丑

  回想整个过程,我也觉得奇怪。

  为什么会那么想将羞哥介绍给朱岳呢?

  绝不是为了报当年一起共事时,天天蹭羞哥的车回家的大恩。

  也不是为每次蹭羞哥的车,都忍不住要给他讲让他害怕的恐怖段子而心存愧疚。

  最重要的原因是,做纯文学太难了,我也希望做纯文学的人可以被更多的人看见、了解。

  记得豆瓣之前有个话题,大概是“豆瓣上真正的诗人”,我颇费心机地推荐羞哥,贴了的诗的截图,加了他的链接。

  仍然没什么人搭理他。

  在豆瓣这样相对文艺的地方都是这样的情形,就不要说其他地方了。

3

  话说回来,当我们说做一件事很难时,总会用“坚持”这个词,但这个词放在羞哥身上并不适用。

  “坚持”需要运用意志力,羞哥写自己想写的诗,想写的小说,并没有用到什么意志力。而且,写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或得到多高的关注。

  2013年和他做同事时,他就要求自己每天写一首诗,即便到家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这么多年了,他一直在写。有次我忍不住问他:“精心写出来的,懂得人却很少,也会开心吗?”

  他说:“会。”

  我认识很多作者、插画师,无论上班时多么勤奋,自己单干时都不免受拖延症困扰。羞哥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没被拖延症折腾的人,别看平时他总是一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样子。

  我想,羞哥写东西,就像我打王者荣耀一样吧。

  他在做他非常喜欢的事。

4

  《鹅》在等待书号的日子里,羞哥送了我一首诗。

  我虚荣心爆棚:“啊哈,没有收到过花算什么!我收到了真正的诗人为我写的诗,还是长诗!”

  然而,还是看不懂。

  我暗戳戳地把它转给厉害的同事,同事只看一遍就明白了。

  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总有人会懂。”

  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存在并且茁壮存在着我看不懂的文学,还有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事。

  因为它们对懂它们的人,很重要。

  上一些我喜欢的,《鹅》里的句子吧,读了它们,相信大家也能体会到那种“虽然看不大明白,却被深深吸引,十分喜欢”的感觉。

“鹅厌倦下蛋,对健身的兴趣日渐消失,鹅磕着瓜子路过银行,看见一头鹅始终象征性地站在那台ATM机旁边,表情僵化,鹅眼朦胧,仿佛真鹅附体但明显有误,鹅稍后路过电影院门口时,懒得再去排队,鹅停在一块广告牌前方通读寻狗启示和一则悬赏通告,鹅投币,在附近无人售货机购买两瓶牛奶,公园门关着,一群鹅在跳秧歌舞,另一群在等死。”

  我真的非常开心,非常开心,看到《鹅》的出版。

  希望羞哥可以送我签名版。

  附:羞哥写过的,我很爱的句子

★你一来,天空反而放晴,各种晦气从万物撤退。我原本计划阴雨天出门踏青,现在看来也要落空。我还是去睡个回笼觉、做做梦等天空稍晚些再醒,那时你恐怕已经隐身。★梦里,我朝天空方向看,虽然黑得没边,看不见但依你的性格,想必会停在那里没动★生命是个美丽的东西闷在水底!起风前不要抬头★她是第一个见到这朵浪花的人她这样想,以后也不会有人见到它这一朵浪花落到水里成了水别的浪花也是这样的。

  (这个“她”恐怕就是我)

  《鹅》读后感(四):《鹅》对小说及其阅读的入侵——(文/金轲)

  张羞的长篇小说《鹅》是一个世界级的先锋文本。如果说,是时间使既往的文本变得陈旧,则时间是通过《鹅》这样的新文本行使其权力的。

  先锋,不仅意味着它向小说这一文体现状发起了冲击,而且要求一种阅读的革新。写作与阅读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先锋写作而言,类似于要创造一颗行星,并为其建立星轨,要面对一种复合型较量。

  事实上,在一个写作者这里,阅读提前发生了。一种预阅读。他得针对一个尚属意识状态草图的前作品,就其与阅读的关系,做出决断。展望作品可能的阅读前景,关乎写作界面的建立,以及写作的走向。写作艺术之先锋,挑战旧格局近乎其本能,自然也要挑战旧的阅读,否则便没有多少写的必要。许多时候,阅读的因袭比写作更严重,它鼓励了平庸。阅读之旧,因被挑战而显现,同时,先锋也需要挑战它以为自己正名。读者,作为一个后果,要么被抛弃,要么接受被驯服。

  阅读《鹅》的时候,我发现,旧的阅读从未受到它的迎合、诱导和鼓励。也就是说,在写作的过程中,读者被作为了写作过程中的杂质,张羞对它们进行了过滤。拒绝取悦于所谓广大读者,是先锋的伦理。

  当然,要想彻底过滤,达成一种写作的真空状态,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要决定写作的方位,得与另外一些写作者较量。另一些特殊的影子读者。张羞将影子读者置之于强硬的对立面,建立了一个敌对的心理屏障,为写作造就了尽可能的净空效果。这是《鹅》卓尔不群的前提。

  张羞首先是一个先锋诗人。诗人写小说,不乏先例。然而,写小说的诗人大多展现出对身份的灵巧切换,他们屈从趋附小说惯常陈旧的文体规训,并没有因为诗歌的写作而给小说带去有冲击力的东西;不客气地说,他们之所产出,大多不过在小说的过剩上增加了一点新的贫乏。

  《鹅》是张羞挟以先锋诗歌写作的健旺势能,对小说的一次跨文体入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的小说,先锋性极度匮乏,清一色故事的奴隶,近亲繁殖,沦为了影视脚本或消遣性泡沫读物。现代小说的一个显明特征,它必须能抗拒改编。自卡夫卡以来,世界小说已几度迭代,中国小说仍是写在今日却是昨日的僵尸表演。没发现可与《鹅》匹敌者。小说的庸常秩序遭到了《鹅》的干预,小说这一文体现状为张羞所冒犯。

  可以说,正是《鹅》的出现,“什么是小说?”的问题才重新被拉回到了小说的视野之中。《鹅》是对小说的重估——囊括但不限于对小说的定义、价值、体式、语言、伦理以及未来的重估。

  《鹅》是一个异质混血的审美综合体。得之于,张羞将其先锋诗歌写作的尖锐观念和艺术储备大规模侵入了小说之中。入侵,是诗歌对小说的拯救。《鹅》显示,张羞在写作中做了近乎极端的语言/形式主义试验,语言第一次在小说中占据了独裁性的主体地位。总的来说,《鹅》不仅是一个关于先锋叙事而且是关于语言/叙述本身的恢弘传奇。

  不否认,小说自然会对小说提出要求。毕竟,非小说(小说的异端)也是小说。怎么处理小说极有限的对其内在规定性的要求,关系到对小说的入侵到底能够走多远,到底应该走多远的问题。挑战的压力在这里。《鹅》,小说作为一条原则被保留了下来,哪怕它更像一个保留的假象。

  《鹅》在文本中直接嵌入了一个故事源:

  “它是一部讲述一头雌鹅在童年时代被强暴后逐渐变性为熊鹅并引起高血压、失语、认知功能障碍、躁郁症、被爱妄想症等一系列并发症在饲养员指导下走上修真之路最后在快要逼近筑基之时万念俱灰投河自尽的半自动小说。”

  一个孤立的噱头。貌似对小说的内在要求做了妥协,实则为一个抵抗的策略。这个噱头,我认为它仅可算作一个与写作行动和文本现实保持相当距离的做量子纠缠性质的抽象物。在写作中,它对语言产生引力,对叙述的大致方向做必要的牵制;在文本现实中,它属于一个无厘头的反悬念。这样一来,《鹅》所申明的小说这个界定,就成了作者的自作主张,扔给读者的一个先入之见,一个激起了对故事的期待但又从来没有打算给予满足的阅读之局。

  事实上,据张羞自己说,在《鹅》写作中,的确预埋了隐形故事线。这就更有意思了。我发现,它遭到了凿镂式的处理,小说通篇都在肢解它,粉碎它,稀释它,埋没它,消灭它。显然,故事被叙述所处决,仅剩一点极其隐约的空痕。巨量的炫目的外围书写似乎致力于展览这个空痕同时又致力于遮蔽它。所产生的效应相当奇异:一种副本化甚至超副本化的写作;换句话说,小说成了一面镜子中映出的另一面镜子破碎掉落之后在墙上留下的边框印。小说的故事被瓦解的印迹。

  非常明显,故事被瓦解,这下,处理叙事的推进问题,就比较棘手。《鹅》克服了这一困境,它取消了时间叙事,而将所叙之事闪念化、原子化,制造出繁密的叙述支点,并且,不遗余力地使其盲目,跳跃,并置,错序。拒绝给它们一个总体性的归宿倾向,也就阻止了它们的凝结。

  同时,《鹅》植入了许多关于历史、政治、社会、哲学、宗教等等意义信息残片,恍如预留的可供阐释的意义切口,给了读者附会性地创造一个“意义的影子世界”的机会。而在我看来,植入,重点在并置的事件单元之间制造一种间离,毁掉情节生成的可能,引起阅读的迷失。

  很大程度上,叙述本身成为目的,单元事件不过是叙述用以施展身手的道具。事件本身被雾化,变成了语言的流逸。语言僭取了事件的位置。

  一个语言/叙述的奇观因此诞生。以“鹅”领衔,掀起了带涌浪特征的叙述。

  鹅是什么?它被伪装成了小说的单一主体角色,实际上是一架用以颠覆小说主体角色的特洛伊木马。一只鹅,一群鹅,无数人,无数异形,甚而抽象的共同体,潜伏在同一个面具之下。鹅,成为一切潜角色所生产的语丝的交织点,令人眼花缭乱的换频叙述建构了辐辏形的语言体系。

  更突出的在于,借以这只罕见的鹅,张羞获得了一个大功率的语言动力装置,发起了在小说史上堪称迄今最为独异最为疯狂的造句运动。

  可以想见,当张羞写下“鹅”,他的闪念语言便进入了自生产程序,叙述的涌浪跌宕起伏,令人叹为观止。以至于让人不禁好奇:到底存在不在语言的永动机?或者,叙述的边界在哪里?叙述的动力何时能耗竭?

  《鹅》创造了语言的失忆形式,使“写,就是和读一起消失”得以实现。它以小说的方式道明,“除了语言,没有什么是不可理解的”实属深刻的哲学洞见。

  《鹅》并非通常的工程性写作的产物,而属于先锋性不言自明的非凡的即兴作品。精致的结构,故事与人物,复杂的人物关系,引人入胜的情节……诸如此类的早就已经被习以为常的长篇小说的元素或套路,在它们被《鹅》瓦解的那一刻起,语言/叙述便负起了拯救小说的责任。

  《鹅》对小说的入侵,让人重新看到了小说的可能性,最终成就了语言言说了自身无与伦比的存在。故事,依然存在于这部小说中,只不过并非一般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语言-叙述的传奇修成传奇/的故事。

  阅读的迭代,只是时间问题。

  《鹅》读后感(五):贴几个读后感,读者可以感受一下。

  

其实简单说,这不是一部写给普通读者的小说,写作者去看会更有意思一些。

  张羞的鹅是无意义的鹅。无意义是一种境界,而不是后现代式的写作策略。张羞天生如此。当然张羞的鹅肯定与白毛浮绿水曲项向天歌的那支傻呵呵的儿童歌谣无关,它甚至都不像是一只鹅,它是张羞随口说出或写下的一堆汉字。张羞这么干肯定与他才华出众的天赋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拔高和拓宽了现代汉语的诸多可能。张羞是我见到的七零或八零后诗人中最有才华的作家(没有之一),当然用年代来划分作家,本身也是一件很傻的事。-——张军

  张羞的写作是,为文本而写作的写作。不屑于和时代同步与雷同的写作。一种为了汉字记忆伸延的写作。——横

  张羞最近出的两本书(《鹅》、《叙述和抒情》),在汉语写作中的价值,不亚于杜尚在绘画界中的价值,新小说在小说界的价值。——法清,诗人。

  《写作的一种可能性》

  ——谈张羞的新书《释放一种蓝色,鹅》/法清

  1、这本书我看了100页。严格说,是99页多一点。如果我继续看,我也能看下去。但我看到100页时,我觉得可以谈谈它了,所以,就开始写下这些条目。

  2、在微信朋友圈我说:昨天读了50页,有一些想法。等我再读50页后,看有无新的想法,再说。张羞在下面回复说:我在校对时读到吐,头昏,故只校了2/3。也就是说,这是一本很难读的书。

  3、读都这么难,写又怎么样呢?我没问过张羞,写的时候他有没有写作的快感。张羞与我交流的时候说:你可以看出我的写作习惯。每一节正好5千字,是一天的工作量。那么,一天能写5000字,应该进行的不错,写作应该是有快感的。

  4、总的评价是,《释放一种蓝色,鹅》是一个试验文本,它与以往所出现的所有文本,都不一样。它是一种新的写作可能性。以往的文本,无论是诗,小说,戏剧,散文,论文,文字都是奔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去的,它们最终会成为某种东西。《释放一种蓝色,鹅》不是这样的,它的文字是一堆材料,而这堆材料并不是为搭建成型某种建筑的,它就是材料本身的研究和堆砌。

  5、这号称是一个长篇,但它不是小说。它只是文字组合或者语言语句可能性的长篇。你们在写诗,但张羞好象意在不诗上,它不是诗的,也不是非诗的,它和这种诗不诗的思维没有关系,它是另外的东西。这个另外的东西,以我目前读到的文字,还没有人这么操作过。所以,它可能是写作的一个意外,或者异域,或者是完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的东西。

  6、它不是卡夫卡的《城堡》,不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不是克劳德,西蒙的《弗兰德公路》,不是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不是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不是杨黎的废话写作。它是另外的东西。“它的任务是对我使用的语言做一次边界测试”。

  7、现代绘画曾经有人专注于颜料,有人专注于技法。他们不在意“画”。

  8、古汉语据说有一门学问叫“小学”,只研究字的音,形,而根本不研究字的意义。

  9、当代视觉艺术中,可能能找到张羞的呼应者。而在当代文字写作中,目前还看不到,有类似的文本或者想法。

  10、《释放一种蓝色,鹅》的自按,对看这本书极为重要。在自按中,张羞告诉读者,如果有读者的话,他在干什么。我相信,许多同时代的写作者,码字的人,不知道张羞在干什么。也看不出这个文本的先锋性。它也许是一个孤峰,孤零零地出现在2018年的汉语中,然后就被遗忘了。许多年以后,可能被某个写作者,再发明一遍这种写法。运气好的话,它将成为某类写作的源头,从张羞这里,流淌出一条大河出来。

  11、有时间,我会读完这本书的,包括另外一本《叙述和抒情》。现在我读书,不奇怪的,对我都没有吸引力了。我都懒得读。包括许多大师的作品。

  12、再说一遍。你们还在写诗,张羞在你们的写作之外。这句话,对所有目前在世和去世的写作者,都适用。

  //写给张羞

  读张羞的写作,从整体而言会体会到一种用语言搭积木的感觉。如果单看文字的内容,他的用词造句都是非常简单,朴素的,没什么华丽的装饰。但这些语言的积木搭在一起时却构造了一个迷宫般的结构,但这个迷宫并不是指他用文本的内容通道带你走向某种复杂的意义深渊,正相反,张羞的文字制造的迷宫到处都是死路,如同一种不断的快速断片的感觉,让人始终无法接近某个深刻意义的终点。想必“立意”这样的前设在张羞的写作里是不存在的。可以说他的写作是走在相反的道路上,试图回到写作生成意义之前的未知空间。

  因此也不能用惯性的方式去阅读他的写作,或者说他的写作就是在扼杀一种惯性的阅读方式:那种舒适顺畅的有逻辑可循的阅读。这些经验都遭到破坏,从而制造了一种陌生和障碍。可以说正是这种陌生和障碍制造了张羞这种写作方式的价值。正是因为无始以来的严密逻辑思维阻碍着我们发现新。而张羞的写作正在试图放任自己,像是极为即兴的跟踪自己的直觉,任由直觉带领自己,无视理性逻辑的束缚,从而抵达一种未知,我相信这种未知是连张羞本人也无法理解的。

  当然这不完全等同于制造混乱,不是将词语句子打散随机的重组(但我认为不可避免的确实有这样的成分)。而是依然有某种链接的方式,就如同漫无目的搭积木时,随机出现的一些美妙的结构和节奏感,这些瞬间犹如真理的闪光,在一种写作漫游中被张羞偶遇。

  比如:在路上,我遇见的一个人,他说,你瞧,这些都是会过去的。我不知道往哪里瞧;又比如:我觉得她有点儿难过,或者说难以度过;再比如:一个人睡不着。换个地方睡,从床到椅子,到去窗台前站着,顺便想起一种海底的动物:模糊、巨大、静静地腐败;坏事:从某种角度看过去;知道,但其实不知道:一种判断。

  这些忽然而至的真理的闪光大量的埋藏在这个语言的迷宫中,需要缓慢的品读才能遇见。我试过快速的阅读张羞的文字,那就如同阅读编程乱码,仅仅是看过去,但什么都读不到。可以说阅读张羞是限速的。这是一种非常反现代的属性。我必须缓慢的逐句清楚明白的阅读,才能抓住这些语言。从而才有机会遇见上述那些美妙的闪光。就如同听一个古人随性的弹奏古琴,或者一个爵士乐手的自由即兴现场,这些音乐没有固定的旋律和章法,我们不能像听流行音乐一样边洗碗边放着当背景。这些演奏需要听者专注才能不错过某些转瞬即逝的美妙瞬间。在当下这个窒息的节奏里,这种慢速同样很可贵。

  当一个人长时间的面对蓝色时,蓝色会渐渐隐去初遇时那种有些忧伤的气质,从而脱离了颜色这个属性,更多的展现出空间这个属性。蓝色如同一个静谧和无限延长的空间。藏传佛教的系统里,用蓝色代表法性,即空性。而空性正是一种无法被定义的属性,犹如量子的不确定态,如同混沌。因而释放一种蓝色,正是在释放那种不确定的空间。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标题的解读。

  最后附上半首邱阳创巴的诗:

  初念最佳 ( 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

  初念最佳

  然后你写作

  你写的东西就是作品――

  用什么样的话语?

  是什么就是什么

  也许并非最佳之念

  却可能成为最佳

  甚至是绝无仅有的佳构

  你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初念原本就是原创

  原本就是最佳

陈轴

2018/8/21

  杨黎:

  一本可以立起来的书。由于被李黎耽误了,又由于后来搬家,差点找不到这本书,所以今天才看。好在这不是一本看的书,这对于作者是一本必须写的书,对于读者是一本需要拥有的书。最好找到家里一个好位置,隔三差五拿出来,翻一翻。当然,这就是张羞的高度,比普鲁斯特,也比图森。我其实不是谈比较,我是说,这就是未来的写作。我正在学。意义、意图、价值、价格、离的好远好远。

  《张羞的鹅》

  有个段子,是说鹅洁白,爱干净,不是清水环境就养不活,相比鸡鸭,鹅更文明和讲究,所以人们都喜欢吃它。

  我有个印象(忘了是从哪里看来的),大概是说有一天张羞想写点什么,但又不知要写什么,就信手拈来了一个汉字--鹅,于是就有了这个关于鹅的长篇。也就是说,张羞的写作本意是,针对汉字本身来写作,随意选取一个汉字或者词语,风扇、夸克或者9453(阿拉伯数字算不算汉字?),然后把它写成一个长篇。

  这个印象或许与事实有偏差,但每次想到张羞的鹅,我都会为这个印象中的写作动机叹服不已。以我看,《鹅》的内容无论是金子还是狗屎,都已经无关紧要,我甚至觉得,是狗屎的话更好,金子会掩盖掉一个伟大的观念的光芒。

  但对写作者张羞来说,了不起的观念紧紧是一个开始。

  1.针对汉字“鹅”,《鹅》几乎每一句都有鹅;

  2.鹅语言简练,没有设置任何的阅读障碍;

  3.《鹅》大多是短句,《鹅》的断句,有诗歌的语气和节奏,读《鹅》就是在读诗;

  4.《鹅》漂浮,天马行空,无拘无束;“鹅”自由,“鹅”想干嘛就干嘛,“鹅”把写作者张羞从“我”中完全解放了出来,这是了不得的实验,绝对的成功;

  5.《鹅》同样有模糊不清高远的情节和故事线,想质疑《鹅》到底写了什么故事的读者,也只能在《鹅》面前保持矜持,不明觉厉。我想象到写作过程中张羞的暗爽。

  6.《鹅》是一堆打磨好的金珠子,张羞随手用一根棉线把它们串了起来,挂在墙上。

  7.《鹅》在汉语写作史上,是一部毋庸置疑的杰作。

  再看开篇的鹅的段子,大概事实就是那样,我们都会喜欢《鹅》。

  ——王狼狗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