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之美读后感精选

  《寻找中国之美》是一本由傅国涌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中国之美》读后感(一):与大师们对话

  中国美,辽阔山河美,悠久历史美,璀璨文明美,三言两语道不尽中国美。在这美丽的大好河山中,大先生傅国涌带着小童子们游学万里,寻觅历史洪流中遗失的文化与大美。在这《寻找中国之美 —少年双城记》中记录的是他们北京教育文化之旅和南京寻梦之旅。

  北京和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二。北京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在历朝历代都有极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时至今日,它作为我国的首都,依然是我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而南京在历史上素有六朝古都之称。这一北一南两座城,且不说它们的文化底蕴,光是两座城市的风光就各有千秋,历史名迹更是数不胜数。

  孩子们在傅老师的带领下,在北京登长城,来到北大、清华高等学府,光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居住的黄叶村,再到梁启超墓前,还去了园明园废墟,并游了颐和园。北京,历史上名人汇集。随便指点一处,没准就是哪个哪个名人曾经所到或居住过。而且有无数的文人墨客也曾在文章中描写过北京。站在北京的街头胡同口,不由联想起那些描写北京的诗词文章。傅老师带孩子们游学,是做足了功课的,每一章都有穿越时空与历史名人们的对话。

  “与北京的秋天对话”,其实是与老舍、周作人、梁实秋、张友鸾、张恨水、郁达夫等大家的对话。书中撷取他们描写北京的景、北京的吃食、以及他们对北京的情感文字。穿越时空,过往的名家和现在的孩子仿佛促膝而谈,孩子们在傅老师的引导下,再细细品味大师们对北京的热爱和与北京牵扯不断的情怀。

  每章分了“先生说”与“童子习作”,看过先生对北京景致、人文、历史典故等的讲解后,再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北京是什么样的。稚嫩的年龄、纯真的视角,然而他们所感所写却是老练的,这大概就是游学、家校共同教育的成果。教育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我们仍然能从孩子们的习作中看到最本真的想象与童趣。孩子的眼睛能看到那些被成人疏忽了的细节。在北京的秋天里,他们会看到榆树下的那只猫,看它发呆的样子,想象它是为什么发呆。馋嘴的孩子能闻见、尝到北京的咸、甜、涩味。……

  虽然没有同往,但是读这本书却觉得自己也跟着游历了一番,看傅先生带孩子登长城,写八达岭、居庸关不同的景,讲秦长城、明长城的历史,引经据典,导入大量文人墨客对长城的评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鲁迅先生喊的那句“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同时,也阐述了他自己的观点——“一个人的想象力到哪里,一个人就能到达哪里。”当别的国有在环球航行时,而同时代的中国却是在修长城,长城局限了当时中国人的想象力,也困囿了中国人的脚步。但是今日,我们与长城对话,仍然会觉得它是美的,毕竟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在当时那有限的条件下,中国劳动人民徒手修建的这万里长城是多么地不易,今天我们看它,会有许多的感慨,看看孩子们的习作,会发现他们的思想真的已经超越了我们。

  如果说去北京游学侧重的是文化教育,孩子们在各自的习作里展示他们与文化与名家对话,碰撞的思想火花。那么,在南京,则显得放松些,每到一处,孩子们先诵读与之相关的诗词,再听先生讲讲南京名胜古迹以及那些大师们背后鲜为人知的经历与故事。中国之美不仅在于高山大川,更在中国人的灵魂和思想里,也在孩子们的心里,我们渴望美,所以会一直追寻美!

  《寻找中国之美》读后感(二):美到底在哪里呢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阐述了何为“有我之境”、何为“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世间万物,原来都是有着各自的运行规律的,原本不会因为人而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但正因为了有人这个因素,所以才带上了仿佛迥然相异的色彩。而在这缤纷复杂的主客观环境中,一双慧眼尤为重要。

  比如,对于北京和南京这两座城市,每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肯定会不尽相同,这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间的距离,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而且这样的距离也并非怎么紧要,只是因人而异、因心境而异罢了。不过,到底是一个地处华北、一个地处长江之畔,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了自然环境的显著不同;再加上人这个因素,也就不可避免地要与时代背景、世事纷扰联系了起来。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大先生”傅国涌与“小童子们”游学万里,细细品味北京之行和南京之行的时候,他们评得淋漓尽致,而“听者”“观者”又何尝不是一样的感受呢?城市本来是自然存在的,本就有所不同;但因为有了人的踪迹,才多了几分生机和活动,再加上岁月的洗礼、沉淀,于是自然而然在就显现出了历史的几分不一样的滋味。而他们,就把这一切记在了《寻找中国之美》这本书里。

  傅国涌和孩子们是在寻找一种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其实不必刻意去寻找答案,而只需要跟随着他们的足迹,边走边“看”、边“看”边想。既然是游学,那就不难猜出,在北京或者南京,他们究竟都会到些什么样的地方去;而在那些地方,他们又究竟会与什么样的人“相遇”。当城市的风景在字里行间走动,当历史的厚重翻过了一页又一页却自有一种永远也翻不尽的“本能”的时候,究竟是因为什么,才把一种别致的美永久地留在了心中呢?

  无疑,傅国涌和孩子们需要把自己的眼睛擦得更亮一些,当然如果能够拥有一双慧眼那就更加完美了;如果没有能够拥有一双慧眼,那就要努力地去看、去听、去想。看到了什么,那些是客观的;听到了什么,那些也是客观的;想到了什么,却会不由地带上很多主客观交融的“色彩”,五彩缤纷的样子。

  傅国涌是“引路人”,是老师,把基本的一些东西讲给孩子们;却不需要孩子们非要跟着他的思绪走,而是可以变成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切以各自的方式讲出来。这像极了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和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那幅场景——当然,实在不必联想得更多,这只是一种类比而已,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有各自的理解。

  只是,当看到别人拥有了一双慧眼的时候,自己究只是徒具羡慕,还是会有别的一些什么想法呢?这倒是挺有意思的一种探讨。

  《寻找中国之美》读后感(三):从无情到有情,从寻常到不寻常

  十年前进京,一个人办完事后绕道去了陶然亭。园内亭台楼阁,绕湖水修建,远望湖心一座小岛,岛上有亭翼然。弥望景色优美,此园历史虽不甚悠久,建成以来有“都门胜地”之誉。它的美,不仅在一池风荷,更在深厚的人文底蕴。我国早期领导人先后在此园开展革命活动,园内有高君宇、石评梅墓,碑上有当年高君宇赠给石评梅的字迹:“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 石碑冰冷无情,默默肃立,而来此纪念的人却心潮难平。

  大美无言。中国之美不只在名山大川,也在这样打动人心的地方。而这些却渐渐淹没在喧嚣的物欲之中,引人无限感慨。美虽不为人知,不为人重,却自成永恒。寻找中国之美,应该去这样的地方去寻找。

  令人欣慰的是,有人在这样做。傅国涌,一位在大众看来不甚知名的历史学者、儿童母语教育践行者,在2018的金秋,带领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踏访了北京、南京两座城市,去寻找真正的中国之美。

  他们一行首先去了首都北京。在老舍《北平的秋》中体验它的景色,在周作人《北京的茶食》中,想象它的美食,也在梁实秋、张友鸾、郁达夫等人文字中,寻找北京的美。看似寻常、无情的景物,在他们的笔下,摇曳生姿,变得活泼可爱起来。傅国涌指点孩子们,在审美中需要有一个媒介,一只蜜蜂、一片叶子。“写好文章并不困难,首先要有一颗捕捉美的心。”正如大雕塑家罗丹所言: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在八达岭长城上,傅国涌告诉孩子们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正好处在农业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上,长城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他给孩子讲述了长城的历史,朗读了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随后又在鲁迅、毛姆、伏尔泰、希里曼等人的文字中寻找长城的功过。

  中国的美不仅在可见的长城,也在蔡元培、胡适等人的思想中。傅国涌给孩子讲述北大的历史和传统,讲北大精神。在这个人文郁盛的学府,蔡元培、蒋梦麟和胡适三任校长对北大的功绩是最大的,蔡元培奠定了北大的思想基础,后二人则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基础。北大的 红楼是与蔡元培联系在一起的,今日红楼也许变得不惹眼,变得平常,而寻找中国之美,在傅国涌看来,正在于这样的地方。

  红楼与蔡元培,未名湖与司徒雷登,水木清华与王国维,黄叶村与曹雪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透出一种独有的内在美。人的灵魂印在这些景物上,由物及人,由人及事、及文,从中发现美。司徒雷登为办燕大竭尽全力,到处募捐,力图把燕大办成一流大学,这是一种奉献的美;曹雪芹举家食粥、生活困苦,却花费毕生心血写出一部《红楼梦》,这是一种理想的美。

  在圆明园,参观这座毁于一旦的“万园之园”,反思清朝的不思进取,只知一味享乐;在颐和园,看到慈禧太后把权力看得高于一切,断送维新运动的短见,也指出她并非全盘否定维新,而是不能忍受权力的被撼动。欣赏园林的美,也应知道它背后的故事,这样的美才不是单纯的美,而是深刻的美。

  行程南下南京,傅国涌带领孩子们从玄武湖,秦淮河,到南京总统府,从六朝到民国,从宗白华、柏桦,到孙中山、黄兴。在南京总统府,与孙中山对话,与曾国藩对话,讲述伟人的故事。里面的小故事有不为人注意之处,比如孙中山对五色旗的不满意而又无可奈何,鲜为人知。

  《寻找中国之美》一书,不只是一趟求知之旅,更不只是一趟开眼界之旅,而是一趟寻美之旅。我们眼中的景物看似无情,有些还寻常可见,譬如秦淮河畔“依旧烟笼十里堤”的台城柳,你只看到柳,你看到的不是美,而只是物。若能从中看出柳如是、李香君,想到秦淮往事,你就会发现其中的美。

  《寻找中国之美》读后感(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也

  中国之美,美在山川,美在建筑,不仅美在外表,还美在建筑下的中华之魂,这魂有历史,亦有人文。无数文人英雄为这砖这瓦为这山川添得一笔一划,一笔画山河,一笔颂气节,字字句句道尽多少历史辉煌与沧桑。故事太短,短得不及黄粱一梦,余韵很长,不过上下五千年……

  北京的枣树在鲁迅笔下“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中而被我们记住;长城因“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变得有人文气息;南京因为承载的历史而变得厚重,却又因为有了法国梧桐而多了些浪漫;秦淮河畔因为有了李香君,有了《桃花扇》,才有了气节,不单单是那纸醉金迷地……

  有这样一位先生,他带着一群孩子,用脚步去丈量一座座城,触摸一个个建筑,用耳朵去聆听一段段故事,用心去写下二三心得。他以此段经历,写成了《寻找中国之美》。傅国涌先生这本书真正诠释了什么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的我们已然无法亲眼再见当年的历史,却能在历史留下的余韵中品得一二。

  书里傅先生带着孩子们走了北京、南京两地。恰巧,这两地我也走过,惋惜的是,没有更早遇见这本书,没有像书里一样,边了解这座城里的人和事,边去欣赏这些景点。所以,走完后北京依旧是北京,南京依旧是南京,我依旧是我,我们并没有联系,我无法感同身受,可能不久后便忘记了我也曾去过。

  想要让自己和建筑建立起关联,最好的方法便是,和建筑对话。让你走进她,她走进你,就像走进秦淮河,你就得先打开《桃花扇》,先读懂李香君。

  《桃花扇》这部传奇剧本,出自孔子的后裔——孔尚任。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来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落第未归,寓居荧愁湖畔,认识了名妓李香君,两人情好日密。订婚之日,侯方域题诗扇为信物以赠香君。却遭阮大铖等人横插一刀,一面迫害侯方域,一面逼迫李香君嫁给漕抚田仰,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溅定情诗扇。

  后杨龙友将扇面血痕点染成桃花图,这就是贯穿全剧的桃花扇的来历。政权蝶变,侯方域出狱,避难栖霞山,在白云庵相遇李香君,在张道士点醒之下,二人双双出家。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却也道出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

  李香君只是秦淮河畔名妓的缩影,这是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既能写出极好的诗,弹得一手好乐器,又有非常高的生活品质,最难得的是,虽是柔弱女子,却始终保有骨气,傲视权势和金钱,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所谓“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秦淮河是那个“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秦淮,是“梦绕秦淮水上楼”的秦淮,也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更是那个孕育了“秦淮八艳”的才华与风骨的秦淮。

  透过《桃花扇》这部作品,我们看见历史,看见人性,也看见家园、那一切爱恨情仇。读懂后,我们再坐着船,夜游秦淮河,两旁的楼房不再是静默的楼房,仿佛置身于曾经的灯红酒绿,享受着那盛世繁华的黄金时代,也观看着那一出出戏,进入她的文化生命内核,可以歌,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怒……

  我想,这种体验一定是沁入骨髓,余音绕梁,想忘记都难的。要不,跟随着作者的那群孩子们怎么会写出如此动人的文字呢!

  这是教育,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让孩子们变得更有理解能力。我们对一切发生的事,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将来的事我们并不知道,但是透过过去和现在,我们或许能窥得一点将来。每一个学科其实都是要让人与眼前的世界和过去的世界,还有将来的世界对话。身处其中的我们便是对话的桥梁。

  看着孩子们的文字,很欣慰,他们眼里,建筑不再是建筑,城市不单单是城市,而是拥有鲜活生命的,或许是朋友、或许是亲近的老人,会为它们哭,为它们笑。

  如此,真好!

  《寻找中国之美》读后感(五):伏尔泰说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是因为他未曾亲见长城的巍峨壮美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在我们基督纪元之前两百年,就建筑了长城,但是它并没有挡住鞑靼人的入侵。中国的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埃及的金字塔是空虚和迷信的纪念碑。它们证明的是这个民族的极大耐力,而不是卓越才智。 然而,事实上伏尔泰从未到过中国,当然也就没有机会亲眼目睹长城的伟岸。 提到中国,很多外国人首先想到的或许不是黄皮肤黑头发,而是万里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原来的赵长城、燕长城慢慢连接起来筑成了万里长城。两千多年以来,万里长城一直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 去土耳其旅游的时候,土耳其人问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说来自中国,他们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后来我们说茶,他们恍然大悟地说:噢,“秦”! 土耳其人能清楚地发出“秦”的音,认为我们来自“秦”,却不知道“秦”是中国的远古时代。 幼年眼中的长城是遥远的。 小的时候,每次来北京差不多都会把故宫、北海、颐和园走一遍。唯独长城,因为距离太远去的很少。 那时候,去长城需要到北京北站(西直门)乘火车。要去长城的当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赶早班车到北京北站买票等火车,待辗转到达八达岭长城的时候,时间已近中午。 英国作家毛姆曾于1920年来到中国,并写下《长城》一文。 我不知道毛姆去的是哪一段长城,只看到毛姆在这篇文章中写:它是庞大的、雄伟的、寂静的、令人敬畏的,同时它又是孤单的、无情的、大胆的。长城是无畏的,它绵延着无尽的旅程,一里格接着一里格,直到亚洲最边远的角落。 毛姆眼中的长城同我小时候看到的长城一样。 站在长城上的我感觉自己非常渺小稚嫩,仿佛城墙上的一块砖都要比我高大许多。长城在我的脚下延伸,一直到很远很远的天边,我踮起脚尖也无法望见它的尽头。 幼年的我时常想,我如果顺着脚下的长城一直走一直走,是不是就会走到山的尽头?是不是可以伸手触摸到白云?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坐火车就能回到我出生的村庄?是不是因为有了长城温暖的怀抱,我的祖国才如此“分外妖娆”? 少年眼中的长城是峭美的。 少年时,我有限的认知里长城只是八达岭长城,我并不知道长城还有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箭扣长城……甚至还有远在甘肃的嘉峪关。 第一年来北京上学时,班里组织去慕田峪长城春游。 我记得那个时候大家都特别的兴奋,对我们来说只要是出去玩就很开心,去哪里并不重要。 然而,去时的欢呼雀跃在返程时全部消失不见,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被龇牙咧嘴的怪相取代。兴致勃勃的我们彻底被慕田峪长城打败,一个个的都成了垂头丧气的“小鬼”。 南北朝时的北齐(公元550年—577年),就在慕田峪筑有长城。 公元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修筑而成的慕田峪长城,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 慕田峪长城最大的特点:慕田峪关地势最低,海拔仅486米。自这里往东至大角楼(慕字一台)距离不足500 米,海拨却上升117米。而如果往西,从慕字四台(即正关台)至慕字十九台,起伏不大,较为平缓。但是自慕字二十台开始,至牛角边最高处需要经过近10座敌楼,从慕田峪关的486米上升了533米,达到1039米。 换句话说,就是上了慕田峪长城无论你往哪个方向走,总会让你见识到长城的峭美。 对慕田峪长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那高及半条腿的台阶。真的,一点也不夸张,几乎每一阶台阶都高及膝盖,上山时腿要抬得高高的才能踩到下一个台阶,下山时要牢牢抓住旁边的辅助扶手才不至于因为腿软滚落下去。 慕田峪长城给少年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及至今日想起长城来最先想到的都是我站在长城台阶上抖动的样子,还有回程车上同学们疲惫得无一丝笑容的脸庞。 当然,我在返程车上努力不让自己入睡,就是怕被同学看扁。可事实上,大家谁也不记得哪个同学在努力“支撑”,大家不约而同记住的都是慕田峪长城的峭美。 壮年眼中的长城是沧桑的。 幼年时,我只知道长城是战士们守卫家园的第一道屏障,却想像不出那些烽火年代里勇士的血泪。直到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家乡和花园的美好,是被无数的牺牲托起的。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范仲淹在西北抵御西夏的侵略时写下的诗。在边疆守卫故土的人们往往很久都不能回家,数次望向故乡,却只能徒然自饮几滴浊泪。 有太多太多的将士一出长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他们的热血洒在了边疆大漠,他们的身躯在那片广远的天地里是如此的渺小又是如此的伟大。 自古以来,前仆后继抛洒热血的勇士从未间断,就像中国绵延五千年的漫漫历史。那些岁月里,多少英雄默默书写着的刀光剑影的传奇和蓦然回首悄然泪下的感伤,都刻在了长城的墙壁上,随着时间的长河向下游漂去,漂到了多少人曾经望穿的未来…… 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说的就是距离北京城最近的居庸关长城。 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徙居庸徒”于此(把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迁居在这里),这就是“居庸关”名字的由来。居庸关长城是现在保存最好的明朝初年建成的关城。 由于工作关系,时常会带人去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云台建于元代,是大都(北京)通往上都(今内蒙古多伦)的重要交通大道。 因皇帝经常过往,因而在关内设有行宫、寺院、花园等建筑。现存的云台就是元代修建的过街塔台基,当初上面建有三座喇嘛塔,元末明初时被毁。三塔被毁后,在原台上又建有一院“泰安寺”,不幸的是该寺在清康熙年间也被一场大火焚毁,而万幸的是云台上的精美雕刻未遭破坏。这些石刻佛像造型生动,雕刻技艺高超,古代匠人以巧夺天工的技艺令人震撼。 居庸云台是长城历史的一个见证。 略有遗憾的是,如今的长城,雄伟之处大多是后来修缮的结果,历史留下的厚重似乎在游客们划下的字迹间斑驳难辨;而那些长满了时光的草丛的地方竟如此破败,好像“比起为了纪念,更像是为了忘却”。或许曾经的血泪已经在悄然间淡去,我们永远无法得知,长城的两边发生过怎样悲壮的史诗,但是我们永远可以记住,长城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雄奇险峻的直观感受,它更是誓死守卫家园的精神象征。无论什么时候,中国人依恋守卫故土的情怀都不曾改变,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多情浪漫,正如长城在边疆默默守护了几千年不曾离开。 斗转星移,日月更替,长城始终是中华地图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鲁迅先生说: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先生哀叹长城融进了无数人的血骨,也感慨长城的伟大巍峨雄伟。 未曾触摸长城砖石的伏尔泰先生读不出长城筑造者的热血传奇;未曾脚踏长城古道的伏尔泰先生体会不到长城与日月同辉的骄傲。 它无声屹立在山峦之上,它是人类用双手创造出的奇伟,是与塞外狂风飞沙抗争千年的勇士,是每一位国人需要用全部身心去热爱的“中国之美”!

  《寻找中国之美》读后感(六):未名湖畔与司徒雷登的燕京大学对话

  没有燕京大学,还有一个未名湖;没有燕京大学,还有一个博雅塔;没有燕京大学,还有柳枝。

先生说

  今天一大早,我在梦中想到了一副对联:

  喜此时红楼幸遇先生蔡,到如今文章气节少年人。

  文章气节少年人就是你们。蔡元培在哪里?蔡元培不在未名湖,蔡元培在红楼。但是未名湖畔有一个蔡元培的铜像。未名湖也有一个人,跟蔡元培一样,另一个伟大的校长。他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他比很多中国人还要中国人。他生于中国,在中国生活居住了五十年,他叫司徒雷登,是我的邻居,他住在耶稣堂弄6号,我住耶稣堂弄7号。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我与司徒雷登比邻而居》,当然我住在那儿的时候司徒雷登早就不在了。

  很多人知道司徒雷登,是因为毛泽东在1949年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别了,司徒雷登》。那个时候司徒雷登是美国驻中国的大使,但是司徒雷登在过去的中国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他是一位驻华大使,而是因为他是燕京大学的创校校长。他缔造了燕京大学三十年的辉煌,他把燕京大学办成了一所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学,未名湖因为有司徒雷登而成了举世瞩目的一个湖。这个湖有西湖大吗?这个湖有我们看过的很多湖大吗?都没有!但这个湖却是中国最有名的湖之一,它为什么有名?因为有一个叫司徒雷登的人绕着这个湖办了一所大学,这所大学的名字是燕京大学。

  在未名湖畔建立的这所大学有三道风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一塔湖图”——“塔”是我们看见的博雅塔,“湖”是未名湖,“图”是图书馆。这三样都是燕京大学的标志,是司徒雷登时代以来校园的聚焦点。

  燕京大学的时代是1919年到1952年,1920年迁到这个地方,经过三十多年,燕京大学变成了一所具有世界水准的大学。这里产生了无数在国内外有巨大影响的师生,在自然科学领域、医学领域、人文科学领域、文学领域,他们做出了杰出贡献。无论是燕京大学的老师,如冰心、许地山这些作家,还是燕京大学的学生当中所产生的重量级的人物,都曾经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司徒雷登一生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创办了燕京大学,因为他创办了燕京大学,所以他被称为燕京大学之父;整个的燕京大学校园又被称为燕园,因此他又被称为燕园之父,司徒雷登在这里深受学生和老师的爱戴。他后来出任美国驻中国大使,离开了燕京大学。他做中国大使的时间很短,只有三年;他做燕京大学校长和校务长的时间很长,一共二十几年。办这所大学的钱都是他募集的,他到美国募集了二百五十万美元,在中国地方军阀和达官名流那里也募集了不少,张学良和他的父亲张作霖就捐了很多钱。张作霖非常尊敬司徒雷登,曾说司徒雷登什么时候让他捐钱他都会捐。当时有很多中国人给燕京大学捐过钱。燕京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也可以说是一所私立大学,而不是国立大学。这个大学是司徒雷登一生最高的成就,领导这个学校的二三十年是他的黄金时代。司徒雷登脑海中时常浮现出未名湖畔的柳枝,他想到最多的就是这柳枝。

  为什么司徒雷登总想到柳枝呢?司徒雷登说每当他的脑海中出现未名湖畔的柳枝时,他就会想到燕京大学,这是他心中一个已经实现了的梦想。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创立一所好的大学留给中国。他虽然不是中国人,但他比很多中国人还要中国人。他出生在杭州,讲一口地道的杭州土话,11岁才离开杭州到美国念书,在美国念完博士又回到了杭州,在杭州工作四年之后去了南京,在南京的金陵神学院工作十年后被邀请到北京来创立燕京大学。

  司徒雷登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中国,一共居住了五十年,所以他的回忆录就叫《在华五十年》。他筚路蓝缕,到处募款创立这所大学,邀请了许多有学问的外籍教授和中国教授来到这所大学,把这所大学变成了举世瞩目的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燕京大学今天已经消失了,世界上没有了燕京大学。三联书店有一套很有名的《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为什么“燕京”这个词还在这上面?因为燕京大学虽然消失了,但是燕京大学的精神没有消失。没有燕京大学,还有一个未名湖;没有燕京大学,还有一个博雅塔;没有燕京大学,还有柳枝。这些都属于司徒雷登,都是他生命中留下的痕迹。这里的石头、湖水、草木,他太熟悉了,因为他一直生活在这里。1937年,日本占领北平,北京大学办不下去了,但燕京大学还能继续办下去。燕京大学为什么可以办?因为燕京大学当时挂的是美国国旗。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引发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对美国宣战,日本人进入燕京大学校园,司徒雷登被捕,著名的教授洪业、张东荪都被抓了起来,关在集中营里。司徒雷登先生那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他在日本的监狱里毫不屈服,为了燕京大学他愿意承担失去自由的代价。当日本投降,他被释放之后,在中国的威望更高了。

  很多中国人都非常尊敬这位没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一位白发的英雄,一位创立了燕京大学的英雄,这样的英雄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多数人认为英雄就是像关羽、岳飞这类人,其实创办一所大学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同样是英雄,所以蔡元培是英雄,司徒雷登是英雄,张伯苓是英雄。英雄不只是会打仗的人,英雄有很多类型。英国有一位有名的作家卡莱尔,曾写过一本书叫《论英雄和英雄崇拜》,他概括了英雄的类型,其中一类英雄叫诗人英雄,如但丁、歌德、莎士比亚。英雄不一定都是马背上拿武器的人,也可以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如司徒雷登、蔡元培。蔡元培一米六几的个子,鲁迅比蔡元培还要矮一点,拿破仑也很矮,英雄不问出身,更不问高低。如果你写出了《红楼梦》,你就是一座高山!如果你写出了《哈姆雷特》,你就是一座高山!如果你办了一所像燕京大学那样的大学,你就是高山!

  三百年后,未名湖想来还在,三百年后当北大四百二十周年校庆的时候,想来未名湖畔真的也会有鸿鹄之志,而不只是燕雀之志,这个地方有可能飞出莎士比亚这样的剧作家,也可能飞出弥尔顿这样的诗人,或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一百多年来,不管是北大还是清华,一个牛顿都没有,要产生一个牛顿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燕京太短暂了,三十多年,还来不及产生自己的牛顿)。你们的目标是成为“文章气节少年人”,成为牛顿这样的人,成为歌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人,从小就要有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从小就要学会独立思考,从小就要亲近蓝天白云,亲近这些柳枝、芦苇,亲近每一片树叶,这些树叶会告诉你世界是什么。脚下的泥土可以摸一把,它是未名湖的泥土;你可以用自己的手摸一下这些泥,未名湖的泥土带着未名湖的气息。如果你觉得它脏,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了它物质的一面,你没看见它文化的一面,你的眼睛是有限的,没有穿透力。

  未名湖畔的燕京大学有一个九字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这是精通中文的美国人司徒雷登给燕京大学定下的校训,一个充满了魅力的校训。燕京大学的校歌也非常有意思,多年后,燕京学子唱起当年的校歌:“良师益友,如琢如磨,情志每相同;踊跃奋进,探求真理,自由生活丰……”仍常常禁不住哽咽。这正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魅力所在,是教育在人心中播下的种子。

未名湖畔与司徒雷登的燕京大学对话

  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在未名湖畔与曾经的燕京大学对话,与司徒雷登的燕京大学对话。我们跟北大的对话已经在红楼完成了,那是蔡元培和胡适他们的北大。在这里,我们不是跟北大对话,我们是跟已经消失的燕京大学对话,我们主要的对话对象不是人,而是这个湖——未名湖。《湖光塔影》的作者宗璞——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冯友兰先生的女儿,从小就常在未名湖畔行走,后来又在未名湖畔住过很长时间,她写的《湖光塔影》有她亲身的经历在里面:

小时候,常在湖边行走。只觉得这湖水真绿,绿得和岸边丛生的草木差不多,简直分不出草和水、水和草来。又觉得这湖真大。在湖岸边看着鱼儿向岛游去,水面上形成一行行整齐的波纹,“鱼儿排队!”我想。在梦中,我便也加入鱼儿的队伍,去探索小岛的秘密。一晃儿过了几十年。我在经历了人世酸辛之余,也已踏遍燕园的每一个角落,领略了花晨月夕,四时风光。未名湖,湖光依旧。那塔,应该是未名塔了,最让人难忘的,是它投在湖水上的影子。晴天时,岸上的塔直指青天,水中的塔深延湖底。湖水一片碧绿,塔影在湖光中,檐角的小兽清晰可辨。阴雨时,黯云压着岸上的塔,水中的塔也似乎伸展不开。雨珠儿在湖面上跳落,泛起一层水汽。塔影摇曳了,散开了,一会儿又聚在一起,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雾起时,湖、塔都笼罩着一层层轻纱。雪落时,远近都覆盖着从未剪裁过的白绒毡。…………冷月有知,当能告诉我们从建园起这里发生的种种悲剧。鹤影诗魂,难逃魔掌,更不说这湖山中渗透的民脂民膏,埋葬着的累累白骨了。这园原名淑春园,是乾隆年间权臣和珅的私产。“芳园筑向帝城西”,那时颇有些达官贵人在这一带经营园囿。燕园北部的镜春、朗润、鸣鹤诸园,都是私人园林,现已融入燕园,成为一体。从那幽塘边上行,到了千百竿翠竹掩映的临湖轩,那便是当初燕京大学的神经中枢了。燕大于一九二六年从城内迁此。……又是清晨散步,向湖中的岛眺望,那白石船仍静静地停泊在原处,树木只管各自绿着。在那浓绿中,一架射电天文望远镜赫然摆在那里,仰面向着天空。有的朋友认为它破坏了自然的景致,而我却觉得它在湖光塔影之间,显示出人类智慧的光辉,儿时的梦又在眼前浮起。

  小时候宗璞觉得这个湖很大,后来还觉得这个湖大吗?《湖光塔影》中提到了一个叫临湖轩的地方,临湖轩是当年司徒雷登先生居住的地方,也是他最喜欢的地方,那里有千百竿的翠竹。临湖轩也在湖边。

  看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

这时,我虽不在未名湖畔,却想出了一幅湖光塔影图。湖光、塔影,怎样画都是美的,但不要忘记在湖边大石上画出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

  这结尾写得好,好就好在在湖边的石头上还有一个鼓鼓的半旧的帆布书包,如果是全新的书包就不好了;如果不是鼓鼓的,而是空空的、扁扁的书包也不好;如果是一个很贵的那种包,那就是大大的败笔。

  再来看邓云乡的《燕园秋色》,他是非常熟悉老北京的一位作家、学者。他回忆过未名湖畔秋天的样子:

当时是下午四点来钟,西面的金色阳光洒在院墙上,天气很好,但却有风,吹得水泥路上的黄叶沙沙作响,我们一边散步,一边闲谈,一边眺望着缥缈的燕云。心里却充满着即将离别远行的怅惘情绪。当时燕园人本来不多,在这里散步时,更没有什么人,安静极了,这些都使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几十年了,偶一忆及,便在眼前浮动,连那黄叶的飘落声似乎也还能听到。

  你们抬头望一下,能看见黄叶吗?已经有黄叶了,谁的黄叶?邓云乡的黄叶、秋天的燕园的黄叶。邓云乡还写了几篇和燕园有关的文章,比如《燕东园》,讲冬天大雪之后燕东园的这条路。这条路上曾走过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走过燕京大学后来的校长吴雷川,走过著名作家许地山,历史学家邓之诚、顾颉刚,学者郭绍虞,以及陆侃如和冯沅君夫妻俩。邓云乡深深地怀念未名湖的冰,等到冬天,这里的湖水结成了冰,他们就在上面溜起了冰:

未名湖畔的刀光冰影,想来在今天一定更为热闹了。可惜光阴易逝,学生时代早已去我而远,渺乎不可追矣。那冰影,那人声,那笑语,那冬日西山的钝色,只能系以遥思了。

  燕大消失之后,未名湖畔一位北大女生林昭,也曾在这里溜过冰。她说:

提起滑冰我立刻就——很自然地——想到了我们的冰场:我们北大的冰场就是未名湖。

  犹如在亚热带的南方人们喜爱游泳,在严寒的北国,滑冰是一项群众性运动。学子们对它更是入迷。想当年负笈春明,每到初冬,校内校外、街头、车上,举目莫非三两并肩背着冰鞋冲寒抗风谈笑以行的年轻人,青春气概无视着那卷沙夹雪满处回旋而呼呼作虎啸声的凛冽的朔风。而北大人又得以自己母校所特具的有利条件引为骄傲了:别的学校到了滑冰季节要和泥挑水、打椿筑版花不少工夫去整修临时冰场,我们可用不着。那幽倩秀逸宛如美人明眸的未名湖换上冬装以后我们就有了冰场,既方便又宽广。

  “哪一天再回到你的怀抱,那一切是否都依然无恙?”未名湖的水、未名湖的柳枝、未名湖的树叶都还无恙吗?那座小塔、石桥都还无恙吗?这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个问号。

童子习作

  燕园青路

  郭馨仪(11岁)

  踏在燕园的小路上,踩着凹凸不平的鹅卵石,沿湖行走,比起狂奔的人,我们那优哉游哉的步调显得不紧不慢,像是专门来观景似的。不过不管快慢,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寻找临湖轩。

  关于翠竹环绕的临湖轩,我们毫无头绪,所以还不如省省力气,欣赏一下沿岸的景色。作家们说得对,这湖水的确是绿的,在阳光下绿得透明,绿得像司徒雷登的眼睛。岸边的植物也是绿的,衬得湖水更绿了,只是它们只管各自绿,绿得那么不团结,极不协调。只有柳树例外,柳条垂下来,互相搂抱着,组成一大片无瑕的绿色,柳条密极了,而且结实极了,那是一大片多么令人垂涎欲滴的绿啊!

  如果我选一个字来形容未名湖,那我一定会选“绿”字。未名湖其他的颜色都被这绿色给吞噬了,我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绿色旋涡中,沉陷于奇妙的遐思里。就在此时,一声响彻云霄的尖叫打破了我的遐想,大概是他们找到了临湖轩。我加快步伐,顺着鹅卵石小路跑去,身后只留下一片片绿。

  鸳鸯之恨

  刘尚钊(11岁)

  那只燕京大学的鸳鸯,还在未名湖上生活。它很怀念司徒雷登在这里的时光,它恨上帝让司徒雷登离世。

  它想念燕园的柳枝,它想念湖边的花草,它更想念燕京的人们。而今,这一切都不复存在。

  如今,这里是北京大学,这更激发了鸳鸯之恨。与它相伴的燕京大学也离去了,它每天在未名湖上觅食,并希望找到新的朋友。

  鸳鸯皱着眉,因为无论如何,它都无法回到与司徒雷登相处的时光了。

北大未名湖 童子刘艺婷作

  “未名”湖

  潘瑞晨(11岁)

  我漫步于北大的未名湖畔,风不大,景色优美。但为什么叫未名湖呢?大概是它太妙了!

  景妙!不论哪个角度都是美的。我立于湖边一块灰黑色的石头上,远眺,一丛丛不同的树木如众星拱月般衬托着木塔。湖面倒映出这一奇景,木塔的灰刻映得如真一般,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如山一般一字排开,美哉!我又向外走去,湖畔,几十块石头拼成了一方石台,石头缝里还流淌着丝丝湖水,透出略略清香……妙!

  在石头桥上观察湖的形状,似乎是有着数字密码的几何图,在这几个图中微波荡漾,似一条条线,分割了这个湖,美哉!

  这是“未名湖”,我想叫它“深奥”湖。

  未名湖小记

  黄若瑜(10岁)

  未名湖是燕京大学的。

  这湖曾是燕京大学的“舌头”。这“舌头”虽可有可无,但若是没了它,燕京大学可就不是燕京大学了。这“舌头”,既可尝百味,又可开口歌唱,而且也是极美观的,到哪里寻这样的宝贝?

  美丽的湖虽有很多,但这未名湖实在是令人难以忘却。天下有哪几个美丽的湖是在校园里的呢?恐怕没几个。石碑立在湖边,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燕京大学”等字。这块石碑,在一湖碧水前显得有些压抑,却也和谐。

  未名湖的景致自是不用说,那依依杨柳,蓝天白塔,游鱼戏石之景已十分令人陶醉,其他生命也从不做作。若是一人撒下面包屑,群鱼便过来哄抢,全然不顾自己的形象。那鸭子却显出一副与世无争之相,多数在湖中央沐浴,或躲在芦苇中休息。那喜鹊可真是无拘无束,竟飞到游人脚边,叽叽喳喳地叫嚣,这声音甚是吵闹,也不知是骂骂咧咧还是迎秋报喜呢!我见它在柳林边来回飞翔,只见那小塔上竟有一只半圆形的鸟巢,也明白了它的意思。走过树林时,它还在枝头“高歌”。真是傲娇的鸟儿!

  回望小溪边,见到一群小虫在水中游戏。我虽不爱昆虫,但见到这样的场面,也不禁觉得有趣。只愿它们别成长为蚊子这样害人的虫子。身边还有一群孩子,他们共享这片湖水,与自然游戏!我触到了这片宝地,而这片宝地有我的一部分,来自杭州的未名湖人。

  本文节选自

寻找中国之美评价人数不足傅国涌 / 2020 / 天地出版社

  书中每一篇都由“先生说”和“童子习作”两部分构成 。 记述带孩子们跨越时空,游学万里,寻觅历史洪流中遗失的文化与大美。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