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读后感锦集

  《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是一本由[英]乔尔•利维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读后感(一):不靠谱的翻译毁了一本书

  都说心理学是一门能够给心障者雪中送炭,给健康人锦上添花的学问。懂一些心理学知识不仅能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还可以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尤其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心理学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正能量,生活得更健康。

  但是对于门外汉来说,过于专业的心理学书籍我们消化不了,鸡汤类的读物又有些隔靴搔痒,无法找到痛处。《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则采用一种极简的方式再现了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历程,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心理学理论。

  这本书究竟极简到什么程度呢?感觉就像从心理学专业的某一门专业课用书中整理出来的笔记。精简到除了知识点就是知识点。如果你想轻松愉快地阅读这本书,还是趁早放弃吧,因为完全没有乐趣可言。

  如果你没有心理学知识背景,也不必阅读此书。因为作者似乎并不在乎你是否能读懂,有的知识没有清晰的衔接,感觉很突兀地衔接着前一句。简单更谈不上,因为缺少前情提要,加之专业术语甚多,我的感觉是看过就看过了,并没有真正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更让人忍无可忍的是,这个译者真的极其不负责任。都说翻译要信达雅,但是这本书连最起码的语句通顺都做不到。根据勒口的介绍,作者是英国知名科普作家,拥有生物科学学士学位和心理学硕士学位,且已经出版了很多部大众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所以我想原版书应该不至于存在这么低级的差错。

  比如在148页,“由詹姆斯提出的人本主义取向几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销声匿迹,伴随着弗洛伊德式深入心理学(有时也被称为第一波心理学)以及随后占据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学派(第二波心理学)。”

  第二句中去掉修饰词后即为“伴随着第一波心理学和第二波心理学”,然后呢?发生了什么?但是这句话戛然而止,引起了我的好奇却不给答案,绝对得差评。

  本书还有很多翻译得莫名其妙的句子,非常影响阅读体验。抱着认真学习的想法看书,却还要付出做阅读理解改错题的辛苦,实在是有违初衷。译者也要尊重作者的辛苦成果,如此不负责任的翻译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呢?!这本书真心不推荐。

  《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读后感(二):有点枯燥,但有所收获

  这本《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内容丰富,提炼了一些著名心里大师思想和研究成果,以词条的形式呈现,但有些枯燥,像本教科书一样。看完,我对最后一章『你所需要知道的心理疾病』稍微感点兴趣。

  因为自从大学毕业后,我会无数次的问我这些问题“我现在在走的路,是一条对的路么?”、“这个人、这份工作,是我该选择的么?” “未来我会实现财务自由,提早退休吗?”。尤其是如今的996的工作早就把我们的想象空间挤压,我们逐渐成了按部就班的机器。

  我们越来越会在快节奏的时代中迷失自我,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快,别人也不断地催促你快点快点,感觉自己身不由己地被推着走。有段时间我差点以为自己换上抑郁症,虽然书中寥寥几页讲述了这方面的内容,但对我而言有所收获。

  书中也提到了幸福感的概念。幸福感概念与这三个水平层面有关——享乐论式、实现论式和公民式。享乐论式幸福感最接近于平日里所理解的『快乐』,它包含了愉悦和欲望的满足。但这种不一定是健康的,因为我们的行为和选择越来越容易受外界期望的驱动,消费与否,参考的不只是自己的意见,而是别人的意见、社会的意见。选择商品,也懒得仔细思考了,就选好评率最高的那一款吧。现阶段视频直播正盛的趋势也说明了这点。

  实现论式幸福感与亚里士多德有关快乐、美好生活和美德的概念有关。它强调了关于快乐更为深入和宽广的愿景,比如不要追求关于奖赏或个人所得的狭隘概念,而是为了其自身去追求能力、杰出、慷慨、同情心这些的美德。很正确,因为在如今的社会,大家变得越来越心神不宁、焦虑不安。焦虑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急功近利,一不小心就会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渐渐地,我们追求的目标以及做好的选择可能越来越背离真正的自我,从而不快乐。

  而公民式幸福感来源于『回馈』社会,以及来源于高效且增强了其市民及成员的幸福感的社群和公共机构。这点比较高深,如果能实现可以说这是一个教科书版的完美人生。

  生命的时间表里,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自己的节奏,不必仰望别人,因为自己亦是风景。

  《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读后感(三):快读心理学

  在现在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慢慢学习已成为学生时代的特权。如果没有在学生时代认真学习一个专业,那么在以后的时间内,在工作的八小时以外,如何进行学习呢?当然可以从基础慢慢学习,但那样是漫长而枯燥的,而且没有专业老师带领,全靠自学的话,很多人也不一定能一下子摸到门径。那么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快读快学的方法,由专业人士将某一学科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汇总,编撰成为一本教程,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阅读这样的教程来了解一个学科。如果对这个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再进行逐一学习,这也是不错的方法。

  这本书就是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汇总,从而让心理学的外行人对日常读物所见的心理学词汇、概念、理念进行快速了解,如果产生兴趣,还可以仔细阅读作者在书中罗列的专业读物。

  本书作者乔尔·利维,英国知名科普作家,拥有生物科学学士和心理学硕士学位。谈到这位作家,网络上能搜索到的介绍不多,可翻开京东等图书销售平台,他的作品则是比比皆是,最出名的便是DK出版的系列科学丛书。利维的书往往通俗易懂,尤利于初学者及零起步者对某一专业进行初期接触。

  开篇导论便给读者解释了“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智的一门学科,同时被誉为“研究人类的科学”,因为它致力于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研究构成人的要素。还有几个各种角度下的概念、定义,同时介绍了本书主要涉及到的几个领域: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际心理学、差异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

  本书目录也很有特色,简单明了8部分:

  1、你所需要知道的脑和心智

  2、你所需要知道的记忆与思维

  3、你所需要知道的人格与智力

  4、你所需要知道的群体心理学

  5、你所需要知道的心理学发展历程

  6、你所需要知道的衰老过程

  7、你所需要知道的心理疾病

  8、你所需要知道的快乐

  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呢?可以直接翻出来细读。比如说我对心理学发展历程比较感兴趣,翻开来看看,便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历史: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发展心理学”的一些专业理论及有名的实验,其中包括:经验论、唯理论和先天论;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斯金纳和他的育儿箱(巴浦洛夫的狗);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联结与依恋;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波比娃娃与玩耍/攻击性);当猴子离开母亲而被抚养长大(洛伦兹、“一见印刻”和“一见依恋”);依恋类型和陌生情境;学会思考;皮亚杰和建构主义(现在你看到它,现在……);从自我中心到不变性;心理理论(幼事遗忘和神经发生、莎莉-安妮试验、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学会阅读;性别从何而来;非二分的性别身份;青少年期‘“有关青少年期的经典理论(界定青少年期)。

  有了这些内容,读者就很清楚看出来,这一学科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那些在现在看来无稽的理论和试验,在当时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在下面的注释中,还有诸多经典著作的介绍,比如在“界定青少年期”下面,就对文中提到的“生命礼仪”的出处做了介绍:生命礼仪,由根那普1909年在《生命礼仪》一书中首次使用……

  这本书囊括了现今常能看到的诸多心理学名词及实验,在内容编排上,既有职场人士感兴趣的“团建”内容,也有时尚人士感兴趣的“性格测试”等,很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读后感(四):《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极简且常用的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智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大量令人炫目的人类思维与行为领域,从脑与神经系统的生物学领域到探寻爱与乐的真谛。它所研究的范围可可谓包罗万象。

  心理学这个宽泛的领域存在着诸多学科的分类,诸如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际心理学,差异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掌握了心理学知识,我们不仅能够了解相关的生理学知识,还能够了解人的思维记忆和情绪,洞悉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方式,每个人之间的人格差异,最终帮助我们克服心理障碍,获得愉悦与幸福。

  《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就是一本极好的心理学知识的汇总。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令人炫目的人类思维与行为方式,探寻爱与乐的真谛。通过简单易懂的心理学知识,让我们洞察人性,收获幸福。

  1、睡眠

  睡眠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个体的意识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无法对外部世界作出响应。在睡眠状态,肌肉是松弛的,新陈代谢的速率也会下降。

  成人在睡眠状态中,一晚上通常会做4~6个梦,每个梦持续5~30分钟。在古代人们认为梦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可作为治疗手段的。

  弗洛伊德主张被压抑的恐惧与欲望,以及其他意识的内容都被允许出现在梦中被释放。

  2、情绪

  情绪有三大构成要素,主观经验,包括感受、思维和记忆。心理学家尝试对情绪进行分类一一列举。其中影响力最深的是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的研究。他认为有人类有6种基本情绪,包括快乐、厌恶、惊奇、悲伤和恐惧。

  3、人格维度

  差异心理学这一领域,主要研究认识和测量不同的人的人格特质,也称为人格维度。在心理学逐渐形成了“大五人格维度”的共识。即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或情绪性、稳定性和开放性。

  外倾性的人格有以下特征:健谈的、好交际的、合群的、急性子的、爱夸耀的、傲慢的、有主见的、自信的、泰然自若的、有冒险精神的、热情的、活泼的、乐呵呵的、喜怒形于色的、表演欲强的、吵闹的、大大咧咧的。

  尽责性的人格有以下任何特征:可靠的、一丝不苟的、神经紧绷的、刻苦的、负责任的、有条不紊的、直白的、坚定不移的、整洁的、刚正不阿的、不屈不挠的、固执倔强的、有组织性的、合乎伦理的、尽职的、古板的、单调乏味的。

  开放性的人格特征:原创的、深刻而复杂的思考者、富有创造力的、天马行空的、不拘一束的、桀骜不驯的、有艺术细胞的、离经叛道的、有包容性的、独立自主的、敢于质疑的、琢磨不透的。

  宜人性的人格特征:和蔼的、有合作精神的、可信任的、利他的、乐于助人的、宽容的、软心肠的、富有同情心的、温和有礼的、心心相惜的、顺从的。

  神经质的人格特征:焦虑的、缺乏安全感的、忧愁的、庸人自扰的、自我意识过剩的、紧张的、愧疚的、消极的、爱发牢骚的、自责的、低自尊的、自怜自爱的、喜怒无常的、脸皮薄的、易受伤害的。

  根据不同的人格特征,我们可以发现自己人格特征的优劣,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最终让我们的人格日渐趋于完善。

  4、积极的心理学状态

  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水平层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主观水平层面、个体水平层面以及群体水平层面。主观水平层面,包括个体主观感知到的欢乐快乐,乐观主义和幸福。个体水平层面是指,个体趋向于美好生活以及日趋完善自己的美德。群体或社群水平层面,则是与社会和公民的美德有关,增强了社群及公民的幸福感。

  这些简单的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我们认知自己的情感、人格特征,让我们更好的感知幸福快乐,成就更好的人生。

  《给快节奏时代的简单心理学》读后感(五):心理学的意义不是治病,而是教你如何获得快乐

  文:思易

  试想一下,如果你告诉朋友说自己正要去见一位心理学家,他们将会说些什么?有很大的可能性,他们会为你感到担心,会认为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担心你的心理产生了什么问题。

  传统的心理学以疾病模型为导向,尽管这使得像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这些重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使得人们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心理学。但是,心理学领域正在掀起的一场名为“积极”或“理想状态心理学”的运动,它们将有效地对上述错误的看法做出反驳,现代心理学是积极的!了解心理学知识,或者见一见心理学家,就像拜访一位私人教练一样轻松。那么,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呢?

  现代心理学的关键类型——积极心理学

  当哈佛大学的精神病学家乔治·范伦特《精神病学标准教材》这本书时,惊讶地发现在这大约有100万字的著作中,只有5行文字讨论了希望和欢乐,并且只字未提爱或同情心。或许就是从这一刻起,心理学的积极性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那么,回顾历史成为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在古希腊哲学中,“如何变得快乐”是中心问题之一,亚里士多德还对什么是“幸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它们已经被证明对现代的积极心理学有重大影响。

  1906年,美国心理学先驱威廉·詹姆斯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演讲中提出了理想状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为心理学赋予了探索“人类能量”的范围极限和学习如何能激发及充分利用这种能量的研究任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提出了名为“需要层次”的人类动机模型的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最先创造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术语。

  而作为一门全新的研究学派,积极心理学据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建立的。当1998年他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时,用自己的演讲开创了积极心理学这门独立学科,将其定义为“有关人类机能理想状态的科学研究,旨在找出并助长可使个体及社群茁壮成长的因素”。

  而事实上,积极心理学和人们的健康确实有关系。根据2012年的一项研究,在生活中享受更多乐趣的人会有较低的死亡风险。而该纵向研究是从2002年起收集了1.1万名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在健康和幸福感上的数据上得出结果的。

  幸福感的类型

  积极心理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层面上发挥着作用,包括主观水平层面、个体水平层面以及群体水平层面。主观水平层面涉及对积极情绪及活动的主观体验的研究,包括欢乐、快乐、乐观主义和福流。个体水平层面与构成“美好生活”的要素以及“好人”的特性(着眼于其长处和美德)有关。群体或社群水平层面则与社会和公民的美德有关,这增强了社群及其所有公民的幸福感。

  这三个水平层面与不同的幸福感概念有关,包括享乐论式、实现论式和公民式。

  享乐论式幸福感最接近于平日里所理解的“快乐”。它包含了愉悦和欲望的满足,因而可能是肤浅的、转瞬即逝的且不一定是健康的。这一概念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著作,他在其中推论出通往美好生活和幸福的路径是使愉悦最大化并使痛苦最小化,这就是为人所熟知的“幸福量的计算”方法。但他不只是简单地提倡要放纵自己去满足欲望,正如针对他的批评家们所争论的那样,伊壁鸠鲁指出满足欲望可能会导致痛苦和愉悦,而最佳的选择是平复并中和抵消掉所有的欲望,这一观点明显与佛教类似。

  实现论式幸福感与亚里士多德有关快乐、美好生活和美德的概念有关。它强调了关于快乐更为深入和宽广的愿景,尤其是要为了其自身而去追求能力、杰出、慷慨、同情心这些美德, 而不是为了某些关于奖赏或个人所得的狭隘概念。

  公民式幸福感来源于“回馈”社会,以及来源于高效且增强了其市民及成员的幸福感的社群和公共机构。

  那么,实现这三种幸福感的感觉到底是怎样的呢?

  积极心理学的关键词——福流

  “福流”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即注意力完全被一个任务或消遣事物所占据,并且表现正处于最高点,就像运动员谈到他们“进入状态”的时候。就像积极心理学的许多方面那样,福流与那些更久以前的概念有关,例如弗洛伊德形容的“海洋感觉”(暗示没有可被知觉到的界限,像一汪海洋)以及马斯洛说过的“高峰体验”(暗示积极感受的最高点)。

  作为积极心理学创建者之一的美籍匈牙利裔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通过对艺术家、音乐家和运动员进行访谈以找到快乐的驱动力,他发现了一种改变的意识状态——“福流”,而福流的关键在于它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或沉思的状态,而是一种活跃的、参与式的状态。

  “我们生命中那些最美好的时刻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性的、放松的时刻,” 契克森米哈赖说道,“最美好的时刻往往出现在当一个人的身体或心智竭尽全力地凭着自主努力来完成某些困难且有价值的事情的时候。”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描述了工作或生产力将如何像是从他们的身体中向外“流”出的,或者他们是如何被这不可抗拒的福流所缠住的。他将福流解释为:“一种人们被卷入一场活动中以至于似乎再没有其他事是重要的,这种体验是如此让人乐在其中,以至于人们将会纯粹为了做这件事……而继续做下去。”

  福流状态的6种特征

  1.极度专注于你此时此刻所做的事情上。

  2.行动和意识的合并。

  3.失去反射式的自我意识,在这一任务中“迷失自我”。

  4.控制感,以使得你知道自己能处理好接下来所出现的任何事物。

  5.时间体验扭曲失真。通常,你会有一种在不经意间时间就已快速流逝的感觉。

  6.有一种觉得这次体验本质上就是奖赏的感觉。换句话说,为了这种感觉是值得这么做的,最终目标可能只是被当成一个参与任务的借口,实际上是为了享受那种感觉。

  福流是重要的,它是快乐的起因,同时与快乐有着相关关系。契克森米哈赖将福流状态视为一种高峰体验,它会产生一种深入且真正的心满意足,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这是真正的快乐的特征。那些守承诺的、有创造力的,且不局限于狭隘的个人感觉而是以更深入和宽广的方式与他们所处的社群激情和谐共处的人,才是那种真正快乐的人。

  所以,了解心理学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认识你自己”,探寻并理解你自己的心理的心理学,以此来优化自身的幸福感,找到爱与愉悦的真谛。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