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尺度》的读后感大全

  《认知尺度》是一本由魏坤琳 / 陈虎平 / 等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认知尺度》读后感(一):认知万花筒

  不少文章在开智学堂的公众号,网站上读过了。这次就算是重读复习了。重读之下注意到原来未关注的一些盲点:

  哪个行业/哪个城市最接近未来?如何利用天生好奇来提升学习效率?修改人设从改名开始,命名学的公式是啥?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本书给出了精彩的答案。每个文章后面推荐书目给出了通向更广天地路径。12讲内容有些不过瘾,后续可根据开智大会进一步扩充丰富。

  《认知尺度》读后感(二):创建豆列图书《认知尺度》2019推荐书

  认知尺度2019推荐书,把书中推荐的书,添加到豆列中。

  其中缺失《情绪》一本书。豆油发现可推荐添加,多谢。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12096086/

  读书学习共勉之。

  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紫薯补丁

  《认知尺度》读后感(三):认知尺度讲了什么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不同的事情,但是整篇文章都带有浓浓的自我推销的嫌疑,是一篇篇人生轨迹和感悟的主题式分享,可以看做是故事集,但这故事集是真实的人的真实的事和真实的感悟。是了解站在社会发展前沿的人们思考和生活方式的一本书籍。

  在时空尺度章节,分别围绕生命,物质,思维三大主题进行故事安排,最终落脚在人生设计这一宏大主题之上。

  在思维尺度章节,了解自己的思维认知元理论,分析熟人互助,为我们打开帮还是不帮的新思路,还有信息焦虑和信息过载在认知科学领域的应对策略。最后用蝴蝶效应表达日常积累的重要性。

  人生尺度则分享了作为一个人如何和周围人互动,如何和社会互动,如何自我变革拥抱未来的感悟。

  十二个篇章故事,经过有逻辑的挑选和排列组合,构成了一本书,一本介绍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生活感悟的书,应该归类为励志心灵鸡汤类吧。至少我没有看到明显的体系框架,没有一本书应有的结构。像散文集的形式,形散神不散?

  《认知尺度》读后感(四):Ⅵ.践行G(定量之化)

  【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目前初创企业者的平均年龄是38岁 而初创成功率较高的创业者 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 而科技强度和创新教育 的核心是将意念转化为实相的效能 随着3G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普及 通过自主设计生命硬件和软件的孵化器 包括游戏化课程设计,沉浸式情境触发 扁平化学习思想实验室,人才资本池 实用,易简,秒懂,极速的知识服务 C2B反向定制规模化 设计全民化,创意低龄化,商品全球化 好奇心驱动的PBL项目制教育 基于BPL世界全景地图的大航海时代 玩托邦的“玩熵”藏宝图 彻底激活最具大脑可塑性的儿童期 自我塑造终身成长的红利期 孩子的创意无限 由脑科学,深度学习,认知心理 人类社会学,生命教育,基因工程 艺术,设计,传媒,商业等领域专 跨界融合的专家团队助推 头脑风暴,概念绘制,产品叙事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 二维转换三维的流程分解 合成原型,重塑赋能 从创意梦工场输出转化为商品 最好的儿童教育 由以终为始,尊童为师 的童心塑造者出品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 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 实现在12岁之前 成为拥有原创思想和知识产品 的企业家,思想家和探险家的愿景: 儿童才是眼球经济的未来 商业路演的主角 每一个孩子身上 都带着不可言说的魅力 三个小屁孩 顶个巴菲特 超级可信度不再仅存在于 马斯克,贝索斯,乔布斯等少数人身上 三岁小孩说的话 今后大人得信以为真了 只做有温度的联结 产品背后的情怀是童真 创意灵感将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 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童化

  《认知尺度》读后感(五):步步惊心的美丽新世界

  非常感谢阳老师赠书,有机会第一时间学习。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自问,哪一讲是自认为最精彩的?我的一个默认标准是,抛去作者所有的外衣,身份、角色、地位等,剩下的依然能打动你的是什么?即,人之为人的感动来自哪里?结果,每看完一篇,都会发现一个步步惊心的美丽新世界,然后我会抚摸着这页,它就是最能打动我的Mr. right。

  比如《虚拟现实中的真实自我》,因为信息分析三期BP我们团队的课题就是虚拟现实,有点做伤了,在我乱序的翻读中比较靠后,等到终于看到以后却是大呼过瘾,陈楸帆老师娓娓道来的内容帮我戳破了一层窗户纸,把我做BP过程中很多说不清讲不明却如噎在喉的想法给优雅的完美展现出来。他通过一个斯波克式的“成功人士”的从虚拟和现实角度一一映射的角度进行自我剖析,发现了人生这个最大游乐场的虚拟现实之美,即朦胧美中的必要我,交互美中的存在我,体验美中的肉身我,最后探索出寻找到的真实自我:外圆内方,在斯波克理性和瓦肯星人感性中寻找自己的中庸之道。

  郝景芳关于《宇宙与人的意义》的思考,打破了事实与观点之间的二元对立,指出所有我们能感知的世界其实都是主观的,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客观。我们得摈弃对于自己把握客观能力、掌控所谓真实世界的迷之自信,试着用身心去直接体验和感受。突然流行的具身认知是否也契合这样的思潮,不得而知。

  再看《我的职业是认知代理》,我突然想起来今年三月参加的那次开智线下聚会,有同学问我,大家都怎么称呼你?因为我单名皓,昵称是“Apprentice-皓”,但显然这个中英混杂、低识别率英文的名字不利于认知卸载。我当时就打个哈哈,事后想想应该是这样。以前爹妈喊我皓儿,同学喊我皓皓,后来同事喊我皓哥,再后来慢慢的都喊我皓叔,但显然我不希望有一天别人提醒我,得被叫皓爷或者皓前辈了。这样,干脆就用阳老师的叫法,改成皓同学吧,英文名就是Apprentice Hao。我和你的轨迹交集是共同的学习之旅,这个身份即符合首因效应,也是自己的长期精准定位。

  无聊么,有点。重要么,或许。

  《认知尺度》读后感(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你是谁?我为什么要信任你? 路意在演讲《拥抱非稳态的人生》提到的:作为一个创造者,必须要有载体。这个载体并非是读了很多书,或者学了很多知识,而是一定要有一个作品,我把这个作品成为"时间晶体"。"时间晶体"是什么?它就像现实生活中的晶体一样,在某一方向上周期性地出现,它可能是一个产品、一幅作品,也可能是一本书或者一个理论。

  人们会因为阅读你的文章认识你,或者是因为使用你的产品产生想要了解你的好奇心。作品搭起了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桥梁。阳志平在《生活十二问》里提到:我不相信,线上文章相互阅读极少的朋友,能够产生高质量的交谈。

  现在的我也不相信,网友之间没有阅读过对方大量的作品,是很难准确理解对方的语言的。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爱思考是我的一个习惯,遇到困惑就会想啊想,不停地想,所以我就变得越来越聪明,这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缺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聪明,更需要的是勇敢。想啊想,走路在想,低头在想,散步也在想,背后的情绪是"怕",因为"怕"所以不停地想,一直想找到最优解,却发现永远也找不到,还导致了行为瘫痪。

  现在我思考一个问题头昏脑胀,我就会对自己说"想毛线啊,不想了" 黄扬名在演讲《信息过载时代的认知卸载》中说:现在的生活中大家都会有一些焦虑,觉得自己一定要在满载的状态,因为身边的朋友们整天24小时在工作,自己怎么可以休息?可是当你一直处于满载状态的时候,你的表现不一定是最好的。 大脑的容量十分有限,如果有事情很多,最好还是写下来,进行认知卸载。如果陷入了强迫性思考,停不下来了,那就尝试清空,不想了,也就是"无为",可以做个深呼吸,可以专心地去感受身边的一切,让思维进入空白状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十年后你还会看你写的卡片吗? 安猪在开智大会上的演讲《用时间来思考》提到的:当开始思考这篇文章三五年之后是不是还有人看时,很自然你就不会再用太多网络热词,这就慢慢提高了你审美的品味。 我自己写的卡片,隔一天就想删掉。试着去问自己:为什么要写这张卡片

  《认知尺度》读后感(七):书评评评

  《认知尺度》是开智学堂在《追时间的人》之后又一本多人作品结集,与《追》一书相比,《认知尺度》演讲稿的形式更便于理解。聚焦时空、思维、人生三大角度,阐述如何通过提升认知水平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世界。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所以现任《财新·世界说》首席执行官安替说,我们要去往时间源头——那些更代表未来的城市,比如硅谷、纽约、波士顿、北京。在这些城市中,资源更集中,信息更超前,当然2025年的未来进步是否就等于从现在至2025年开始各种成功事件的组合还要打个问号,但至少在这些城市,一个人快速成长的路径和方法更多。你也可以说,网络资源如此丰富,我可以在任意地点自学成才,但慕课也好,Coursera也好,一个人在大山里静静地学习网课,和一个人在大学里、在一个更高更强的平台上和一群人共同学习相比,最大的不同有两点,第一对于自律性的考验,君子慎独绝非易事;第二同侪压力。这种压力就是将自己有意识地放置在一个优秀的群体当中,虽然会被学霸、“敌人”碾压,但也会督促自己被动进步,for god’s sake,你看大家这么优秀,你好意思早晨超过6点起床吗? 你好意思每天看着别人打卡进步自己默默潜水吗?

  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有疑问,为什么同样的环境和时间,一个人可以做这么多提升这么快,另一个人却做不到,除了所谓时间管理、效率管理这些术的层面,更多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成长型思维对于一个人的提升自不必说,学习能力也有差别,是否有意识地学习如何学习,有意识地以更科学的方式利用大脑,比如交错式学习、场景式记忆等等似乎更能提升学习效果。当然还有一点不要忘记,不要让自己随时处于满载的状态,有时候做一些卸载和放空,表现会更好。这也就意味着,不要随时随地刷手机、追信息,要相信重要的信息不会错过,错过的信息不重要。

  关照自身的同时不要忘记外在。郝景芳在书中提到,”物质的真正成分是物质波,但物质波是什么却不知道“。在物理学家眼里,宇宙是波函数,波函数,波函数,无穷的波函数,但我们看到的是,鸟语花香,电闪雷鸣,灿烂星河。我们所有的描述都是人类的表象世界,柏拉图的洞穴人影理论,佛家世界观,唯心主义科学家的理论大多如此。每个人都是虚拟现实世界的建构者,所以是我们,把无形的、抽象的世界变得有形,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都是对真·宇宙的的描述和探索。所以如果能够意识到我们其实无法看到客观世界,每个人的世界都是意识世界,或许就能体会到不同人创造的世界中所蕴含的情感,彼此之间也会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在思维的角度,书中也提供了如何做一个终身学习者的具体方法,如何避免信息过载,如何科学地做一个好人;在人生的角度,红鹤集团创始人李雪凇与斑马骑士创始人徐毅斐,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思考一个人如何实现自我变革,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柏拉图说过,“购买知识的冒险性比购买酒肉大的多”,所以见贤思齐,见贤自省,阅读才更有意义。

  《认知尺度》读后感(八):认知的十三种可能 - 读《认知尺度》

  阅读是一场人生的旅途,哪处风景最令我流连,《追时间的人》名列榜前。

  《认知尺度》为其续作,第一时间拜读完,合上书页,难掩心中的澎湃,还有一点踌躇。

  这是本开智大会的演讲汇编,经过文字的沉淀,阅读感觉既轻松,又畅快,有一种身临演讲现场的体验。

  相比于演讲,文字有降维的力量,更能体验思维的美妙,揭示认识世界的广阔。

  人生的可能

  书中提出了一个关键概念:认知尺度。

我们时刻带着一副眼镜看世界,如果说心智模式代表了眼镜的类型,那么一个人的认知尺度就代表着镜片的度数,同样是望远镜,徕卡和哈勃看到的景象可截然不同。

  看待生活、看待工作、看待朋友、看待人生,我有我的尺度,你有你的尺度,尺度代表了生命的轨迹。

  但尺度之外有尺度,要学会切换尺度,切换尺度会创造新的可能。

  书分十二节,有十二个故事,是十二个尺度,也带来了认知的十二种可能。

  故事的主人公,有用科学探寻心智的学者、有用文字探寻心智的作家、更有用行动探寻心智的创业家。

  有谈到宇宙,有谈到梦想,有谈到童年,有谈到世界,有谈到朋友,有谈到初心,带来的是一幅幅截然不同,但又充满生机的可能。

  既思考宇宙的意义,又践行认知的学徒。把人生活成一场游戏,也在游戏中获得自我。拥有勇敢的心,激发善良的天性,做别人眼中的异类。和世界对赌,占有时间价值,从不舒适中创造灵魂的飞轮。

  篇篇澎湃,但篇篇凝结,让我意犹未尽。

  这是一群36岁以上的异类带来的人生故事,异类遇见异类,内在驱动的人彼此相遇。

  可能的可能

  阅读完成,我产生了一种踌躇,这些无限的可能来自哪里,我的行动要向何方。

  我发现书上给的不是十二种可能,还有一种背后的可能,一种可能的可能。

在过去三年,大家彼此相聚,每一年围绕固定主题,探讨认知科学,达成共识。

  第十三种可能:认知科学。

把人脑当成计算机的话,你肯定要输入大量信息,然后处理它们,有些是把信息降维,有些是理解,有些是连接成网络。除了信息处理,还得输出。整个信息转录的过程,就是认知科学的研究过程。

  贯穿全书的是一系列的认知科学原理:具身认知、认知学徒、时空认识、社会认知等等,用既陌生又优雅的方式解释这个世界。

  科学的伟大不在于帮解答了多少问题,而是给打开了一个全新未知的世界。

  这是时代带来礼物,打开认知科学世界的大门。

  《认知尺度》带来的认知的十三种可能,但这不是答案,拥有不同的尺度,会带来全新的思考、全新的探索,让自己从已知走向未知。

  感谢好书的相遇,感谢智者的相逢。

  《认知尺度》读后感(九):人生不止一种尺度

  连着三天读完《认知尺度》一书,我回看目录,记下三张卡片:

时空尺度

  安替:去往距离未来更近的地方郝景芳:缸中大脑 & 《给父母的未来之书》安猪:大问题陈虎平:产品驱动城市演化,编程大法

思维尺度

  魏坤琳:终身学习,反向利用大脑特点黄扬名:认知卸载赵昱鲲:科学助人,熟人互助吴宝沛:父爱缺失对女孩的影响

人生尺度

  陈楸帆:理智地丧失理智路意:非稳态人生李雪淞:认知代理,心智路标徐毅斐:创业四不像

  人类,犹如缸中大脑,无法确认所谓的真实是否存在。为了在现世生活获得足够多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人们从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动机与反馈等等方面不断地努力。在空间上,你试着去寻找那些距离未来更近的地方:一线城市,优秀人才聚集的地方。又或者,在国内寻找下一个政策发展的重心,趁着年轻在为自己的未来提前布局。然后,从每天的所见所闻里,捕获现象中的细节,再往上考虑小问题背后的大问题。

  在时空中,人会容易迷失掉自我。想做的,想知道的,想探究的,想深思的,想成就的,这些都太多了,以致于常常无法逐一分出优先级。你说要找到 “紧急且重要” 和 “不紧急但重要” 的事情,其实不那么容易。特别是“不紧急但重要”的事常常会令你困惑,不紧急的又为什么会重要呢?

  要把人生中的各项事务厘清并不是一件一学就会的事,所以你开始研究如何读书,如何学习,如何决策,以及如何行动。你开始拒绝认知闭合,也就是说你拒绝对一件事情轻易地下判决,你也学会了谨慎地去评价身边的人和事,并且学会了在每一件事里面寻找正向有益的点。对于自己,你因为坚持学习和写作而获得了许多机会。可能是事业的机会,也可能是其他增值的机会,但那么多的机会,你能抓住几个?这些机会哪些才是最可能成功的,哪些又是你最想做的。甚至,在你最想做的事情里面,你又总要面对很多不想做的怎么办?你的思维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时,你不得不认真地考虑一个重要的元素——成本。你有多少财富,有多少的时间和精力,有多少人情与面子,又有多少可以拿出来相互交换。陈奕迅在陀飞轮中奉劝人们不要为了财富而放弃掉真正重要的事情,戈登博士在他的父母效能理论中又不断地强调父母不要为了孩子而牺牲自我;旧时代中助人的典范是无条件的,无指向地帮助任何一个人,但在如今复杂的现代中,你又不得不学会有效地,并且可持续获得正反馈的助人。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在个人,育儿或社交层面,你都要注重有尺度的“无条件”。不能只有一颗真诚的心,也不能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有时候在一个组织里头,你获得了许多资源,但这些资源往往是绑定在商业网络中的,当你脱离了以后可能难以二次利用(特别是喜欢不停转行的人,这也是未来的趋势)。那么与其把自己困在一个网络中,不如从现在开始构建自己的网络,你可以转而在互联网中跟少数的支持者构建关系,建立领域据点。

  写着写着有点偏题了,回到这本书上,“认知尺度”这个书名真的很赞,虽然之前在书中的演讲已经在开智大会的视频里看过,但再看一遍仍然感到深刻。我的朋友老是嘲笑我,说我读太多书而不得要领,而他只读少量的几本书而且不断反复。确实,我是一个不怎么喜欢重复的人(也许是大脑爱新奇的能量特别强)。因此我所知道的东西,往往广度大于深度,而一旦踩得稍微深一点内心就会有恐惧感。

  然而最近我发现,这些没深度的涉猎是有意义的,大量信息不断汇聚之后会产生出一个新的点,一个可以让我创造的点,而这个点会逐渐地明晰。再然后,我才会发现那个想要挖深一点的地方。而且,深一点还不够,还想要更深入,深入了一层之后还想找到下一层(变成一个偏执狂)。即使这个深度永不止境,我也不介意,因为这里有我最深的爱。

  感谢开智。

  附:《认知尺度》中出现的书单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12299754/

  《认知尺度》读后感(十):《认知尺度》书评:提升的近路

  在搜狗搜索引擎中,你输入认知这个词,第一条结果是认知-搜狗百科;第二条是什么是认知?什么是认知科学?

  认知与认知科学这两词均是时代的宠儿,前者常与思维、心智等热词并称,占据各类显眼位置。后者更是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开始系统的探索心智的工作机制,决定了人工智能等其他学科的高度。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朗盖特首次在他的论文中使用认知科学一词。1977年,《cognitive science》创刊。1979年,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语言学界的著名学者发起对认知的深入研究,他们在加州成立了认知科学协会,标志着认知科学的诞生。这之后,《cognitive psychology》、《cognition》、《cognitive neuroscience》等知名学术期刊逐渐创刊,认知科学席卷世界。

  最后直到2005年,认知这个词才进入《现代汉语词典》,渐渐成为我们社会中的热门。这就是认知科学的前世今生。

  这中间有一个重大的转折。

  1956年,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把计算机变得更聪明。随后,西蒙和纽维尔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合作开发了模拟人类认知的启发式程序“逻辑理论家”,为认知科学的诞生提供了话语框架。后来认知科学家先驱们就琢磨着, 是不是能够借助于计算机,反过来更好地理解人脑的工作机制。

  认知同计算,人脑同系统。出入为符号,思想即程序。离身有心智,血肉如机器。这三句话就是当初第一代认知科学家信奉的真理。后来认知科学家逐渐感受了计算机与人脑的本质不同,抛弃了计算隐喻,重回人的心智。

  很多人都敏锐感到了这会是人类科学前沿,也呼吁大家通过科学的态度学习认知科学。《认知尺度》这本书的主编阳志平在序言中提到:这是我理解的认知升级,从科学出发,掌握更多有助理解世界真像的知识,远离焦虑,逃离功利,求真第一。

  我是一位普通的读者,我站在众人的角度看,这是一个需要付出很多成本和代价的升级方法。你了解一个学科需要以概念为基础,你需要掌握吃透核心命题,弄清理论之间的联系,不同年代学者之间的传承,前提还是具备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等知识。虽说没有付出就难有回报,但这种认知升级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还是有难度的。

  我会问,科学方法升级和老司机成功学之间的线在哪里?

  好在,《认知尺度》是各位作者的演讲稿拼集而成,将自己人生中涉及认知、心智和思维部分的经验故事分享给了我们。各作者虽绝大部分不是学认知科学的,但本身受过严格学术训练,输出东西比老司机成功学天然要更谨慎,

  比如,要讲具身认知,你最科学的学法是什么呢?你首先要弄明白这是翻译过来的词,原版是这样的,Embodied cognition,然后你需要去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了确保吃透,你得查10+篇论文,投机取巧一点,你也需要看一篇几千字的文献综述,从情绪、记忆和行为等角度去掌握这个单词,在看这个概念出现的研究情景和未来发展。这种做法的风险是,如果你不是专业的,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没有基础还不一定能看懂。

  毕竟,没有一定的付出,你想要科学升级,那是谎言。

  但是,这本书给你提供了一个节省成本的策略。

  你可以从科幻作家陈楸帆如果调整自己过度理性的经历,来获取灵感,改变自己的生活。这类人的经历和老司机成功学故事的差异在于品味更好,选择的点会更谨慎。再进一步,你还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利用科学来改变自己人生的。

  比如,魏坤琳教授通过元认知,向你展示了一个终身学习者的技巧,如何从小白到大师?认知科学的知识是如何影响他向学生输出就业观?大脑如何工作?等概念和场景。这里多提一句,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条件如有不同,学习的策略也会不同。但是你仍然能从魏坤琳身上学到更多,因为他分享的东西,比老司机成功学更底层一些。你能用来在不同的场景去调整策略。

  你是战地记者安替,你也是公益创始人安猪;游历全国城市,你是独立学者陈虎平。 你从思考宇宙的方式中学会构建自己的图景,你是天体物理学博士郝景芳。卸载自己的认知负担,在工作上变得更加专注,你是科学家黄扬名。通过建立自己的传播方法论,一句话占领心智,你是商业老手李雪淞;经历多次失败再站起来,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产品,你是创业的“四不像”徐毅斐。

  《认知尺度》这本书是各位老师这几年分享和演讲的一个集合,或多或少都对我有所启发。要么是自己人生的经历,要么是自己研究的一个角度,要么是自己商业的一个案例。学术,商业,生活均涉及,但你可以看到一个统一的主题:科学是如何改善他们的人生和思维的。我们就不从概念入手,而是从模拟经历他人的故事入手,也能快速获得帮助。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这本书是先有各个讲稿,再集合而成,体系不严谨。假如还有下一次,编书策略反过来会更好的。

  每人的路没有一样,不同情景请随心前行,但模式却可以借鉴。有趣的灵魂总有闪耀的地方,感受一下,想一想,这些人对你会有怎样的启发?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