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宋慈》经典观后感有感

  《法医宋慈》是一部由胡志堂 / 黄岳阳执导,周亦武 / 陈新山 / 黄瑞亭主演的一部犯罪 / 悬疑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医宋慈》观后感(一):烧脑又重口,这部「中国智慧」,外国人抄不来!

  法医,刑事侦查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业。

  作为一个传奇又神秘的职业,近年来以法医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也是层出不穷。

  美剧《不死法医》、韩剧《死因》、国产《法医秦明》…

  最近,央视也将镜头对准了这一题材,聚焦法医界鼻祖的故事——

  《法医宋慈》

  豆瓣评分:8.1

  提起 宋慈 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TVB有《洗冤录》,大陆有《大宋提刑官》…

  他是世界公认的法医学鼻祖,最擅长在尸体身上做文章。

  在他的开创下,后世才诞生了“法医鉴定”这门学科。

  而央视出品的这部纪录片将固守革新,以宋慈为轴,以时间为镜,对照古今,讲述八百年间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

  虽然只有短短6集,但每一集都穿插了古今两个同类型的案件,可以用短小精悍来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部分镜头,尺度也是相当之大…

  从古至今,毒药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杀人手段了。

  因为它有着方便行凶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下毒可以做到“杀人于无形”。

  公元1232年,宋慈刚升任知县,就遇到了一起投毒案。

  一位乡绅在洞房花烛夜,突然死亡了,死因是中毒。

  前任知县认定新娘子是投毒者,将其屈打成招,并下令秋后问斩。

  宋慈接受后觉得事有蹊跷,决定重新开棺验尸。

  但古代有避讳,任谁都不能对尸体进行解剖,为了确定毒物,宋慈采用了一种特殊的验尸方式:

  将糯米团子塞入死者咽喉,同时堵住死者身上的孔道,迫使毒气从口中排出,沾染到糯米团。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糯米团子果然出现了变色,并且黏着上了异味。

  接着他又发现,尸体双脚的肿胀程度不同,在肿胀更为明显的左脚上,有两个褐色斑痕。

  宋慈大胆推测,此人可能是被蛇咬伤,中了蛇毒致死。

  在掌握了关键证据后,宋慈顺藤摸瓜找到附近养蛇户,果然锁定了疑犯龚三。

  原来龚三觊觎新娘的美貌,新婚之夜心怀不轨,放蛇咬死了新郎。

  这是宋慈的第一起案件,看似简单荒诞的“饭团验毒”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样的蛇毒案,八百年后的一起案件就没那么简单了。

  2016年,名叫关悦的女子被毒蛇咬伤,由于送医及时,经过治疗后逐渐好转。

  然而一天凌晨,她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而后院方给出死因是,体内蛇毒发作致死。

  但此前关悦恢复良好并无异样,家属怀疑这是一起医疗事故,申请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首先,法医检测了死者体液内蛇毒的含量,发现死者体内虽残留蛇毒,但量并不会致死。

  为了确定关悦真正的死因,法医还要进一步尸检。

  当打开死者胸腔、胃、颅腔时,里面散发出一股苦杏仁味。

  经鉴定,死者血液含有剧毒化学物质——氰化物浓度已经进入致死量。

  对比胃内、血液、体液的氰化物含量,法医还发现毒药是通过注射进入死者体内的。

  警方随即对医护人员展开调查,一名护士突然回忆起一件不寻常的事。

  关悦死亡的当天凌晨,主治医生李林,曾为其注射了一支药单上并没有开出的针剂。

  在警方的搜查和审讯下,果然在李林的家中发现了大量含有剧毒的化学药剂,而他本人也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但让人细思极恐的是,他和关悦其实无冤无仇,作案动机仅仅是为了向世人宣扬决定他人生死的至高权力,以满足其畸形变态的心理…

  《法医宋慈》中讲述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案件,在技术不发达的前提下,宋慈凭借智慧总结出一套相对成熟的验尸方法。

  虽仅属于经验范畴,但却与现代科学相吻合,令人惊叹。

  比如银针验毒,原理是银遇到毒药中的硫杂质会变黑。

  分辨死者是被火烧死,还是死后焚尸,可以观察烧死之人口中是否有碳灰。

  原理是活的动物在火灾中呼吸道会吸入灰尘、有害气体,而死物则不会。

  后来宋慈把这些都编进了《洗冤录集》里,流传中外。

  在一起起匪夷所思的案件背后,不仅看到了宋慈作为法医鼻祖的机智和伟大,同时也让人感叹八百年来法医鉴定学的进步和飞跃。

  八百年来,法医凭借专业的技术,“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无论在哪个时代,他们都值得被尊敬。

  《法医宋慈》观后感(二):这部「重口味」纪录片,不该只有400人知道

  在纪录片领域,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不论是美食纪录片,还是人文历史片,亦或是自然风光片,央视都是业内的佼佼者。

  就连“重口味”题材,它也有所涉猎,并且质量极高,比如这部《法医宋慈》。

  宋慈是谁?

  大宋提刑官,世界法医学鼻祖,著有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此书记录了宋慈毕生断案洗冤的经历以及其他离奇古怪的案件和神奇诡谲的验尸方法,内容丰富,见解精湛。

  自南宋面世后,一直沿用到清末时期,时间跨度长达六百多年,曾先后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

  以宋慈为主角的电视剧,有两版最为成功,一版是内地版,何冰主演的《大宋提刑官》,另一版是TVB版,欧阳震华主演的《洗冤录》。

  《大宋提刑官》的情节设置巧妙,悬疑丛生,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从案件本身和医学角度切入,走的是古代版纪实悬疑剧的路子。

  尤其是那首主题曲《满江红》更是词牌上品,一句“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便描绘出宋慈为真相奔波的一生。

  正是因为这份认真,《大宋提刑官》才能获得豆瓣9.2的高分。

  《洗冤录》偏向于娱乐,宋慈成了一个可爱、世故,又有着超凡智慧的高人,甚至还娶了两个老婆。

  但在历史上真实的宋慈却不似电视剧那般仕途顺畅,41岁才考中进士,此后待业十年,直到51岁才得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官职。

  有了工作,宋慈即刻启程福建长汀知县,只是就任没多久,就遇到了棘手的案件。

  当地乡绅娶妻,本该是高朋满座、张灯结彩的日子,可新郎却在洞房花烛夜当晚离奇暴毙。

  前任知县经过简单的勘察便认定新娘就是凶手,对其严刑逼供,受不了苛刻刑法的新娘屈打成招,对自己杀人事实供认不讳。

  走马上任的宋慈立即重启此案,因为新娘已被定下秋后问斩,在人命面前,宋慈从不轻信口供,而是注重证据。

  在征得对方家人的同意后,宋慈决定开棺验尸,这是确定新郎真正死因的最好方法。

  他使用的试验方式与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检测食物是否有毒的方法如出一辙,即银针试毒。

  于尸体嘴中插入,片刻后拔出,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必须在清水中侵泡一会,如果银针还呈现黑色,说明死者确为中毒而亡。

  最后的结果,与宋慈的猜测无异,新郎的死因确实是中毒。

  死因知道了,但新郎到底中了哪种毒还是未知。

  如果在现代直接解剖便能得知,然而在古代,一来是风俗所限,二来是技术所限,所以宋慈不可能执行此操作。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办法,利用鸡蛋清加糯米团子,用白布包裹成饭团。

  然后将饭团塞入死者的咽喉,把耳、鼻、口、会阴部、肛门这些地方全部封闭,使死者体内的气体上升。

  一旦饭团变黑或沾有气味,就能大致判定死者中的是哪种毒。

  宋慈将饭团取出,并未在上面发现任何可疑的有毒物质,然而一股刺激性的腥臭味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顺着这一味道,他发现了死者两侧肢体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从而于死者左侧小腿部看到了褐色的毒蛇咬痕。

  宋慈就此断定新郎死于蛇毒。

  案件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新郎是死于他杀。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毒蛇是不会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它们是冷血动物,视力很差,夜间伤人只可能发生在蛇洞附近。

  而且好巧不巧的咬伤了新郎,一切的线索都指向这是一起蓄意谋杀案。

  回府后,宋慈命令衙役搜寻周围谁家养蛇。

  在大面积、地毯式的调查下,一家农户被锁定为重大嫌疑人,逮捕归案后,确凿的证据令他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由于觊觎新娘的美色,他计划杀死新郎,再加上自己又养蛇,便利用蛇毒杀人,酿成惨剧。

  只是天网恢恢,疏而不露,他自认为毫无破绽的作案手法,在宋慈严谨的办案面前,败得体无完肤。

  又有一次,宋慈接到一位老农的报案,说自己的外甥和邻居家的孩子死在了山上。

  宋慈派检验官先行调查,回来后检查官判定两人是因起口角互相厮杀,屋内的人误杀了屋外的人,担心受到法律的制裁选择自杀。

  但宋慈对这样的推断将信将疑,一方面是因为现场没有目击证人,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场没有太多的物证,所以断案必须慎之又慎。

  随后,宋慈亲自赶往现场,进行犯罪现场重建,经过仔细地勘察,他得出二人不可能是厮杀而亡。

  一是因为屋外死者的尸体旁放着凶器,锄头,这与犯案不符;二是因为屋内死者的致命伤在后颈部,正常人自杀根本不能办到。

  而且那位前来报案的老农也笃定的说,那把锄头不是他们自己的,由此可以得出二人死于他杀。

  既然如此,凶手究竟是谁。

  宋慈通过验尸体伤口的深浅大小与发现死者身上没有其他反抗殴打伤,以及作案工具,推断出凶手是附近务农的村民且身材魁梧,对二人形成了碾压。

  有了这些线索,衙役很快就抓到了凶手。

  除了超前的犯罪现场重建之外,他还在著作《洗冤集录》里记录了其他断案方法。

  如利用酒和醋的挥发性验血。

  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为了救济灾民,宋慈提议实施“济粜法”赈灾,即富商拿出粮食解救贫苦人民。

  可法案刚颁布不久,宋慈就接到了命案,城外起了一场大火,一个泥瓦匠葬身火海。

  现场经过了火灾又经过泼水灭火,线索早已被破坏的一干二净,但宋慈自有办法。

  他命人挪开尸体,清扫尘灰,往尸体所在处倒撒浓醋和浓酒,可将地下血液挥发到地上,从而检查死者有无出血。

  片刻之后,血迹浮现,就在死者的太阳穴处,而死者的太阳穴确实有一处伤口,应该是被人杀害后焚尸。

  宋慈差人调查泥瓦匠的生前来往,得知他前不久在帮当地的大户砌墙,完工后没多久便殒命。

  此等嫌疑宋慈自然不会放过,搜寻他的院子还找到了带血的匕首,与伤口比对后,相吻合。

  最终,大户承认自己当初叫泥瓦匠为自家的粮仓砌墙,是为了不交粮,但是怕他走露风声,便命令管家杀了他。

  当然,还有利用葱白和醋验证创伤是否为伪造。

  已经升官的宋慈,并没有来得及庆祝又碰上了一起命案,一位老父亲的女儿在家中被人杀害,身上尽是瘀伤。

  宋慈验过后戳穿了老父亲的谎言,他最终羞愧的道出,自己的女儿是因不堪羞辱而自杀,自己为了报复故意制造假伤诬陷。

  《洗冤集录》里的另一种断案方法,我们不仅在电影电视中常见,甚至在现代破案中也经常应用。

  宋慈将此改进和记录在了书中,此方法的由来源自三国时期,一位知县接到了报案,但苦于无法确定死者到底是被烧死还是死后被烧。

  思虑良久,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人把一头猪打死,另一头猪绑住,置于干草下,点火。

  待到活猪被烧死后灭火,他观察两只猪的口腔后发现,活猪的嘴鼻里有大量烟灰,而活猪则相反。

  把此方法运用到人身上,知县判断出了死者是死后被人焚烧,从而排除了意外,将真凶绳之以法。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属借助昆虫识别凶器。

  宋慈因此成了有史以来最早利用昆虫断案的法医,还因为他的这种方法让现代产生了一门法医昆虫学。

  他利用的是苍蝇对血腥与腐败物质的敏感,从而找出沾过血的凶器,破了一桩借钱不成反杀人的命案。

  宋慈特地在《洗冤集录》的开篇写下了: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意思是死刑是最重的刑罚,而死刑是由犯罪事实决定的,犯罪事实则必须经过检验才能认定,所以检验的结果往往是生死攸关的。

  这也是宋慈写这本书的初衷,他要为生者权,为死者言,让着世间再无冤屈。

  正如《大宋提刑官》主题曲《满江红》所唱的那样:“奋力拨云间消得雾患,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看斜阳照大地阡陌,从头转。”

  微信公众号,ID:idlemovie

  微信搜索:闲人电影

  微博搜索:@Idlemovie

  《法医宋慈》观后感(三):央视爸爸又出神作,不该只有117人看过

  最近,关于家暴的新闻频繁出现。

  先是网红宇芽在微博曝光自己男友沱沱对自己实施家暴。

  然后是蒋劲夫被乌克兰女友爆出二次家暴。

  再就是这两天,李阳与其遭受家暴的前妻在微博公开示爱。

  种种迷惑行为,先不论涉事双方是否炒作,可一连曝光这么多家暴案例。

  家暴这个词汇在2019年的11月确实火了。

  可尽管各大媒体对这些令人发指的家暴案例争相报道,但舆论并不能代替物证成为案件嫌疑人的定罪依据。

  因此宇芽案仍因报案时间过晚,错过了伤情鉴定最佳时间,施暴者沱沱仅被行政拘留20天。

  蒋劲夫案由于家暴案件取证困难,仍在调查审理中。

  而这些被曝光的家暴案,怎么说也还有人证。

  可那些更严重更隐秘的家暴致死案件中,连人证都没有,又该怎么办呢?

  这时,法医们的专业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读尸断案。

  而在央视6集纪录片《法医宋慈》中,就讲述了这么一件关于家暴致死的真实案例。

  2016年的一个深夜,警方接到一名男子报案,称其妻子邵青从自家阳台坠楼身亡。

  可这一说法并没有取信死者的亲属,他们认为邵青的死亡非常蹊跷,所以坚持进行尸检。

  而法医周亦武的首要任务便是确定死者的死因。

  高坠致死一般损伤偏于一侧,外轻内重。

  死者面部着地,面部胸腹部损伤严重,确实符合高坠特点。

  那么接下来就是解决邵青为何坠楼。

  要判定死者究竟是死于自杀、他杀还是意外,别说是痕迹学,就算加上刑侦专业,在日常案件中都很难加以鉴定。

  但法医在检查尸身时,却发现了一个明确的疑点。

  那就是虽然邵青的面部胸腹部符合高坠损伤,但其腰背部却有奇怪的生前损伤痕迹。

  因为从死者坠楼的环境分析,并没有障碍物可以形成这样的生前损伤。

  那么这些匪夷所思的生前损伤从何而来?

  于是经过法医对这些伤痕的检验,先是切开皮肤发现皮下有出血和凝血块,再将这块组织制作成病理切片。

  一个惊人的结论出现了,原来死者在死亡前6小时遭受过暴力殴打。

  原来在病理切片中,法医发现了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这种只有在活体出现炎症时,才会随时间逐渐聚集起来的中性粒细胞,似乎也佐证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不仅死者皮下众多无法解释的损伤,发生在邵青死亡前6个小时。

  许多重要内脏的出血损伤,同样发生在邵青死亡前6个小时。

  再加上从邻居处得知,邵青家当晚确实发生过激烈的打斗声,邵青常年生活在家暴的阴霾之下。

  又从家属处获知邵青并没有轻生念头。

  最终,邵青的丈夫终于在确凿的证据下,承认了自己罪行。

  原来案发当日,就是他把邵青殴打至濒死状态后,为了伪造伤势,才将妻子推出窗外,制造坠楼假象。

  而从古至今,每一起伪造伤势的案件背后,似乎都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在800年前的公元1240年,54岁的宋慈升任江南路提点刑狱公事之时。

  同样一起伪造伤势的案件,引起了宋慈的注意。

  当时,宋慈接到报案,一位老人家抱着自己女儿的尸身,来到堂上,说是他的女儿跟人吵架,被打死了。

  于是宋慈稍微看了一下,就发现死者的尸体上确实有一些青紫色的瘀痕。

  可事实是否真如老叟所说,并不能听信报案人的一面之词。

  因为在宋朝国法严明,因断错案丢官是小,更严重的可能官员自己都会有牢狱之灾。

  所以宋慈并没轻易给出结论,并打算当场验尸。

  尽管受制于宋朝礼法,宋慈并不能对女尸进行全身的伤痕检验。

  但宋慈还是凭借多年经验,对非生殖器官部位的伤痕进行了鉴定。

  宋慈首先将尸体撒湿,在上面铺上一层捣碎了的葱白,然后在上面盖上一张用醋泡湿了的纸。

  覆盖一段时间后,将葱白和纸扫掉,在受伤部位体表滴了一滴水,发现水滴快速流下,便轻松推断出这些伤痕竟都是伪造的。

  原来因为葱白和醋都有很强的挥发性,而宋慈这样使用葱白和醋就很像我们现在用酒精擦拭身体。

  使得皮肤表面水分快速蒸发,迅速形成皮革样化。

  而皮革样化在法医学中,主要指的是尸体皮肤因水分迅速蒸发,导致的干燥变硬,颜色加深的变化。

  受伤的部位,因为破坏了皮肤表皮,这个部位脱水的速度就会相对于正常皮肤较快。

  皮革样化的部位相较于周围没有受伤的皮肤,会相对更加粗糙。

  这时,只要判断受伤部位是否与周围组织皮肤状态一致,就可以轻松分辨出伤痕是否伪造了。

  而在这起案件中,宋慈就通过检验过程中发现的蹊跷,追问老叟。

  老叟在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原来女儿分明是遭受村妇侮辱后服毒自杀。

  但老叟气不过,便将榉树叶捣碎,在女儿身上伪造出殴打伤痕,并以此来诬陷仇家,好让罪魁祸首偿命。

  不过好在宋慈明察秋毫,不仅通过自己的智慧查出真相,也使得自己免受牢狱之灾。

  但宋慈可不只有这点本事,作为法医界的鼻祖,宋慈在他那本《洗冤集录》中记载的案件和鉴别方法,又何止仅有伤痕检验?

  利用银针糯米测毒的“蛇毒案”。

  利用酒和醋的挥发性,让火场血迹显露的“焦尸案”。

  利用苍蝇嗜血特性,开创法医昆虫学的“晒镰案”。

  这些在纪录片《法医宋慈》中都有提及。

  虽然曾记录在册的某些检测方法,在如今的社会有些可能已经不再适用。

  比如银针试毒,只不过源于古代毒物多指砒霜,而银针遇到提纯不足的砒霜变黑,也仅仅是检测出砒霜中的杂质硫。

  比如为了检测血迹反应,如今已经有了更先进的鲁米诺试剂,血迹的荧光反应更易观察。

  但不可否认,宋慈在法医学界具有绝对的开创性。

  而《法医宋慈》这部优秀的纪录片,也不仅仅呈现出了宋慈断案,进行了八百年的古今对比,展现出法医学的发展。

  纵向上,宋慈与当代法医周亦武对同类案件的分析,一古一今,更勾勒出法医学的历史进程。

  横向上,也通过六个典型案件,展示出法医学的重要地位。

  短短六集,精彩纷呈。

  所以还不赶快去看央视爸爸的这部纪录片?

  《法医宋慈》观后感(四):烧脑、悬疑、重口味,这部大尺度新片竟是央视出品!

  法医,刑事侦查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业。 无论古今中外,以法医为主题创作的影视作品都络绎不绝。 美剧《不死法医》、韩剧《死因》、国剧《法医秦明》等等…… 最近,央视也出了一部同类型的良心纪录片。 但这一次,它将镜头对准了法医界最顶级的鼻祖——

法医宋慈

  导演:胡志堂 / 黄岳阳 编剧:胡志堂 / 黄岳阳 主演:周亦武 / 陈新山 / 黄瑞亭 / 钱斌 / 梅焜 首播:2019-11-19(中国大陆) 集数:6 单集片长:25分钟

  提及宋慈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TVB剧集《洗冤录》,以及大陆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都是宋慈生平的故事。 他是南宋著名的法医学家,著有《洗冤集录》五卷,成为后代官员人手一本的断案教科书。 他还是世界公认的法医学鼻祖,在他的开创下,才诞生了“法医鉴定学”这门学科。

上:《洗冤录》 下:《大宋提刑官》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仅仅将目光聚焦于宋慈本身。 这部新出的纪录片将以宋慈为主轴,穿越古今,以时间为镜,对照讲述八百年间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 虽然只有短短6集,但每一集都穿插了古今两个同类型的案件,可以用短小精悍来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部分关于解剖和人体器官的部分甚至没有打码,尺度也相当大。 废话不多说,这就来给大家聊聊其中的两个重要案件。

  第一个案件,蛇毒案。

  从古代到今天,下毒都是最常见的杀人法方之一。 因为它有着方便行凶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下毒可以做到“杀人于无形”。 公元1232年,宋慈刚升任为知县,就遇到了一起棘手的案子—— 一位乡绅在洞房花烛时突然暴毙。

  前任知县断定新娘是凶手,将其屈打成招。 宋慈觉得事情蹊跷,决定重新开棺验尸。 他经检查发现,尸体已经呈现褐色,奇怪的是身上没有任何伤痕。 此外,尸体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肿胀。 宋慈由此推测,此人是中毒致死。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需要做进一步的尸检。 但在中国古代,由于民俗文化的原因,法医不能进行尸体解剖。 宋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饭团来验毒。

  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宋慈的操作却相当严谨: 他将鸡蛋清和糯米饭拌匀,用纱布封好,塞入了死者的咽喉部。 接着,他还用其他物品封住了死者的耳朵、鼻子等其他气口,以促进其体内的气体向上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糯米团子果然出现了变色,并且黏着上了异味。 如此实质性的结果,无疑坐实了宋慈的猜测。

  接下来的验尸过程中,宋慈还发现,这具尸体两只脚的肿胀程度不一样。 在肿胀更为明显的左脚上,有两个褐色斑痕。 宋慈大胆推测,此人可能是被蛇咬伤,中了蛇毒致死。 但问题又来了:在喜庆的新婚之夜上,哪里来的毒蛇呢?

  为了弄清真相,宋慈对新娘以及当天的宾客进行了详细的盘问。 在宋慈的提醒下,新娘终于回忆起一个重要的细节: 原来,他们的邻居龚三正是一个养蛇户。

  宋慈又对龚三的住处,以及龚三本人进行了严密的搜查和审讯。 在所有的证据面前,龚三交代了自己的杀人事实。 原来,他一直贪图隔壁新娘的美貌,所以对新郎才起了杀心。 在当晚的酒宴上,他趁新郎不注意时,偷偷放毒蛇进去咬伤了新郎。 由于新郎喝了太多酒,且宾客众多,所以他并未注意。 直到将客人送走,新郎进入洞房后,终于毒发暴毙身亡。

  《毒蛇案》是宋慈独立断的第一起案件。 在这个案件中,看似荒诞的“饭团验毒法”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百多年后的今天,科技手段已经足够发达,可以对各种毒物,甚至作案手法进行科学鉴定。 2016年,警方就破获了一起蹊跷的“蛇毒致死案”。

  一名叫关悦的女性,一周前在家中被烙铁头毒蛇咬伤。 经过及时治疗,她的病情逐渐好转。 然而,在一天凌晨,她却猝死于医院的病床上。

  医院给出的解释,是其体内的蛇毒突然发作致死。 关悦的家人不认同这个解释,于是申请有关部门来进行调查。 经手此案的法医,对关悦的尸体进行了解剖。 当打开其胸腹腔时,溢出了一股特殊的苦杏仁味,而这是氰化物典型的标志。 要知道,人一旦摄入高浓度的氰化物,几秒钟就会死亡。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法医抽取其血液,进行了普鲁士蓝实验。

  检测的结果呈阳性,这说明关悦体内确实有氰化物,且达到了致死量。 至此,关悦死亡的真实原因终于被查明。 但接下来,又有一个谜团接踵而至: 这些剧毒的化学药剂,是如何进入关悦体内的呢? 为了找出真相,法医继续进行了检测,并发现了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 关悦血液里的氰化物含量很高,但是胃里的氰化物含量却很低。 这一结果表明,毒物不是通过口服,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关悦体内。

  在法医的鉴定结果下,警方对关悦的住院情况进行了严密盘查。 他们发现,在关悦死亡的当天凌晨,果然出现了一些异常: 关悦的主治医生李林,曾给关悦开了一支原本没有的注射药剂。 在警方的搜查和审讯下,果然在李林的家中发现了大量含有剧毒的化学药剂,而他本人也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但让人细思极恐的是,他和关悦其实无冤无仇,作案动机仅仅是为了向世人宣扬决定他人生死的至高权力,以满足其畸形变态的心理……

  从南宋的蛇毒案到当今的各种投毒案,法医在断案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法医毒理学也在不断发展。 凭借目前的技术,检验人员仅凭一滴血,就能检测出死者死于哪种毒物。 然而,比下毒更让人头疼的,是接下来要讲的第二起案件——焦尸案。

  1238年的一天,宋慈接到报案,有一处房屋被烧毁,屋主也被烧死。 死者是一名泥瓦匠,尸体已被烧焦。 但奇怪的是,在他右手下方,似乎刻下了某个图案。

  经过大火焚烧,又被灭火的水冲洗,事发现场几乎被破坏,线索相当有限。 为了检验现场的信息,宋慈又使出了一个绝妙的招数—— 他将尸体挪到别处,随后清理了火场上的积灰。 接下来,他将浓酒和浓醋泼到了死者倒下的位置。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酒和醋都具有挥发性。 一段时间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地面上开始渗出了血迹。 而这也就说明,死者并非仅仅被火烧死,很可能生前就受到了重伤。

  比对尸体的和血迹的位置,宋慈发现出血的地方是死者的头部。 在进一步检查尸体的过程中,他果然发现死者的太阳穴处,有一个刀伤的痕迹。 宋慈初步断定,这个人是先被人杀害,出了大量的血,最后才被焚尸灭迹。

  到底是什么人,会对这样一名泥瓦匠痛下杀手? 宋慈对其邻里进行了走访,他发现在不久前,泥瓦匠曾为当地的大户魏府砌墙。 从魏府回来后不久,泥瓦匠就死于非命,这实在太蹊跷。 为此,宋慈对魏府进行搜查,果然在管家田某的住处发现了一把带血的短刀。 经过比对,刀口的大小和泥瓦匠伤口的大小完全吻合。 而宋慈此时也恍然大悟:泥瓦匠倒地时所刻下的,正是管家的姓氏“田”字。

  证据当前,管家为了保命,只得将事实和盘托出。 原来,当地下发了救济灾民的新令,魏家为了躲避捐赠,就请泥瓦匠砌一堵墙,隐藏自家的粮食。 修建完毕后,为了让泥瓦匠封口,魏府竟然让管家将其杀死,随后焚尸灭迹。

  在这起焦尸案中,宋慈用酒和醋检验现场血液的办法,可以说是开创了先例。 随着死者血液的浮现,也对破案起了推动作用。 无独有偶,在2013年的一起凶杀案中,死者的血液也成为了一项关键性证据。

  在这起案件中,报案人宋宜是死者的妻子。 她表示,这天早上她买完菜回来,就发现丈夫双手被捆绑,被刺死在床上。 警方调查现场,发现屋内并无破坏的痕迹,且门窗也完好。 这样一来,这起凶杀案就显得相当蹊跷: 凶手到底是怎样进入房间的?又是如何行凶的?

  在调取当日早晨的监控视频后,警方却有了意外发现: 在宋宜所描述的时段,并未有可疑人员进入其单元楼。 相反,宋宜本人却神色慌张地出入过。 此外,在这段监控视频中,宋宜身着一条红色连衣裙。 而当警方第一时间到达凶案现场时,也在宋宜家里发现了这件连衣裙。 只不过,它刚刚被清洗过,衣服上还挂着水滴。

  对于一个发现丈夫被刺死的人,还有心情马上洗衣服,这极不合理。 结合凶案现场的种种迹象,警方开始怀疑,宋宜很可能就是凶手。 为此,他们将这件连衣裙作为关键证物,进行了专业的鉴定。 在高科技的帮助下,警方发现衣服上果然存在血迹。 在进一步的DNA对比中,警方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从连衣裙上提取的血痕,和死者本人的DNA,是一致的。

  宋宜为何要在警方到来前清理衣服上的血迹?她到底想掩盖什么? 在警方的追问下,宋宜终于认罪,承认自己就是凶手。 原来,宋宜的丈夫由于生意破产,并欠下巨额债务,性情发生了巨变。 每天回到家之后,他就对宋宜进行家暴,让其生不如死。 在长时期的家暴后,宋宜忍无可忍,在这天早上偷偷喂丈夫吃了安眠药。 随后,他将丈夫的手捆绑起来,并将其杀害。

  除了“蛇毒案”和“焦尸案”之外,《法医宋慈》中还讲述了烧猪案、染皮案、晒镰案、茅屋案等四个案件。 在每一起匪夷所思的案件背后,都能看到宋慈作为法医鼻祖的机智和伟大,同时也让人感叹八百年来法医鉴定学的进步和飞跃。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看刑事侦查题材作品的人,这部博古通今的纪录片一定会让你惊喜。 对于热衷法医鉴定学领域的人来说,这部良心纪录片更加不容错过。

  *本文作者:张不才

  《法医宋慈》观后感(五):央视又拍了个重口片,还是高分的那种

  洞房花烛夜,新郎暴毙家中; 城外茅屋失火,死者留下神秘图案; 男性横尸郊野,苍蝇竟成破案关键。 纷繁复杂的案件背后究竟藏着哪些秘密? 今天咱不「走近科学」,而是要介绍一个人。 他明察秋毫,见微知著。 无论案件多烧脑、复杂。 到他手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猜到了?不一定! 不是包拯,不是狄仁杰,他是—— 《法医宋慈》(2019)

  上线一个月,口碑不俗。

  豆瓣8.0!

  宋慈,何许人也?

  世界法医学鼻祖。 欧阳震华主演的《洗冤录》;何冰主演的《大宋提刑官》均以他为原型。

  下面这个故事,你一定听过。 肉铺汉子抓住一小伙,说他偷了自己的钱,小伙儿当场否认。 吃瓜群众瞧了瞧卖肉的壮汉,又看了看瘦弱的小伙说: 你就是借他八个胆儿也不敢偷你偷你东西。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你说,咋办? 宋慈找来一桶水。 铜钱入水,水面浮出油花。 难题到他这儿,迎刃而解。 钱,确实是小伙从肉铺偷的。

  一个小案,让人看到了宋慈特别之处。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首先,他重证据,不带偏见看人看事; 谁弱谁有理?在他这儿行不通。 其次,他会思考,有逻辑; 肉铺的铜钱必定沾油,而油见水分离。 再次,他能巧妙运用现有材料去破解疑难。 水,多常见的东西。 到他手里,却成了破案关键。 所谓明察秋毫,无非是注重观察、思考。 从鞋底淤泥,就推测出对方来自何处。 让人瑞思拜!

  思维缜密,经验老道。 传之后人,必然经典。 公元1247年,61岁的宋慈完成了一部旷世奇作——《洗冤集录》。 书中详细记载了他毕生断案洗冤的经历和神奇诡谲的验尸方法。

  央视新出的这部纪录片就以宋慈探案为主线。 一共6集,每集24分钟,短小精悍。 给派爷的第一观感,尺度非常!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凶残;

  满目苍夷的案发现场; 鲜血淋漓的尸体;

  密集恐惧症患者慎入;

  大尺度之外,更让派爷惊喜的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不急,咱慢慢聊。 先说蛇毒案。 公元1232年,福建长汀。 一位乡绅在洞房花烛夜时暴毙身亡。 喜事成了悲剧。

  死者尸体呈褐色,肿胀,身上没有任何刀伤、棍棒伤。 一切符合中毒的特征。 之前,办案者认定投毒者就是新娘。

  对此,宋慈有不一样看法。 于是,他重查此案。 死者身中何毒,成了案件关键。 囿于社会习俗所限,人死后不能解剖验尸。 宋慈便想出了糯米团子验毒法。 用鸡蛋清拌匀糯米团子,塞入死者咽喉。 再把死者身上其他的出气孔堵住,促进死者体内气体向上提升。

  如果有毒,糯米团子上会沾上一些气味或者一些颜色改变。 最终,糯米团子上留下黑印。

  宋慈推断,死者因蛇毒蔓延全身而死。 掀开死者的裤腿果然发现了被蛇咬过的痕迹。

  但这究竟是意外,还是有人刻意为之呢? 毕竟,毒蛇是冷血动物,而且视力较差。 可偏偏出事的时间是在夜里,还是在热火朝天的婚宴上。

  调查发现,死者邻居刚好是个养蛇户。 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原来邻居垂涎新娘的美貌,于是起了歹心,在婚宴上放出毒蛇咬伤新郎……

  用饭团验毒已经让派爷膜拜了。 没想到关键时刻,宋慈还能找到苍蝇来帮他破案。 这就是晒镰案。 有位男子在野外离奇死亡。 除了胸口的镰刀刀口,再没有其他发现。

  看来,又是一件悬案。 简单思索一会儿,宋慈便让附近村民把家里的镰刀拿出来。 并写上各自名字在户外一字摆开。

  然后,啥也不做,就是静静等待。 不多时,飞来一群苍蝇。 它们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同一把镰刀上。

  宋慈确认,该镰刀所有者就是杀人犯。 原来,宋慈利用苍蝇对血腥味的敏感度来推断凶手使用过的刀。

  而这次破案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凭借昆虫破获的命案。

  当然,在宋慈神乎其神的断案技能之外。 更让派爷惊喜的是纪录片对法医这一学科发展变迁的时代观照。 穿越古今,横跨800余年。 2016年,女孩关悦被毒蛇咬伤。 经过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 一天凌晨,她的心脏会突然停止跳动。 医院给出死因是:蛇毒发作致死。

  但家属对此满是疑问:之前明明说蛇毒已经几乎清除干净了。 于是要求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这起案件最终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周亦武教授接手。 周亦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测了关悦体内的蛇毒含量。

  检测结果:死者体内蛇毒含量非常少,不可能致死。 蛇毒致死排除,那真正死因是什么? 周亦武进一步尸检,当打开死者的胸腹腔,一股特殊的气味引起了他的注意——苦杏仁味。

  进一步检测后发现:死者血液里含有氰化物。 氰化物,一种剧毒的化学物质,有苦杏仁味,浓度之高,足以让人在数秒内死亡。 同时,血液中浓度高,胃里含量低。

  警方最终调查显示: 凶手不是别人,正是死者主治医生。 原来,这位医生是个心理畸形者。 杀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

  古有宋慈,今有周亦武。 跨越近千年,两位法医在案件里产生了交集。 是传承,是发展,也是创新。 在宋慈用苍蝇帮自己断案的数百年后,在法医的基础上,诞生了一门法医昆虫学,专门利用昆虫来破案。

  2011年,武汉碎尸案。 由于死者身份难以辨认,尸体高度腐败,常规的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都已经失效。 于是,法医决定提取尸体附近的蛆虫。 借此来推断尸体死亡时间以及案发第一地点。

  这两种即将破蛹而出的苍蝇,成为案件侦破的关键。 通过确定这两种蛆虫的种类和生长周期将其与尸体上的蛆虫做比对便能推算出死者的死亡时间

  法医发现尸体周围的苍蝇并非同一品种。 其中一种只生活在我国北方,不可能出现在潮湿的武汉。 于是判断,尸体是从外地抛尸至此。 根据这一线索,警方迅速锁定了被害者的身份。 随后顺藤摸瓜,抓到了凶手。

  在这部纪录片中,除了蛇毒案与晒镰案,宋慈还做了太多传奇的事情。 用浓酒和白醋让火灾中的血迹现原形。

  为检验死者伤口是生前造成的还是死后人为。 把捣碎的葱白敷在伤口处,再盖上用醋泡过的白纸。

  为什么这么做? 原理和现在的酒精擦拭异曲同工。

  当然,纪录片也没有一味追捧和神话宋慈。 也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指出了许多宋慈不严谨的地方。 比如,银针验毒; 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说银针遇毒会发黑。

  实际是因为,古代常见的毒药是砒霜。 当时提纯砒霜的工艺水平有限,生产出来的砒霜含有大量的杂质硫。 所以说,古代用银针验毒,实际上是检验出了硫。

  再比如,水滴验尸法;

  但从现代物理角度看,该方法也并不严谨。 因为水滴是否流走,除了皮肤粗糙程度,还和水滴的量、滴水的高度有关。 相比起现代法医,宋慈的手段、方法、见识都有着明显的落后与不足。 不过,我们都知道:宋慈的不完美,是时代局限。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作为法医学奠基人的他,通过观察研究,开创了该领域的先河。 从宋慈开始,案件的处理开始注重证据、求真求实。 他在尸体检验中积累下来的一套流程方法也为现代法医确立了基本原则。 虽然片名叫《法医宋慈》,但不仅仅只呈现宋慈断案,而是以时间为镜,对照八百年间法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纵向上,宋慈与周亦武对同类案件的分析,一古一今,勾勒出法医学的历史进程。 横向上,通过毒杀(蛇毒案)、法医昆虫学(晒镰案)等六个典型案件,展示法医学的重要地位。

  我们常说:人命关天。 但凡和生命相关的事情,都跟天一样重大。 出于生命的敬畏,宋慈与周亦武才能在时间的河流中相遇。 在《洗冤集录》开篇,宋慈写道: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意思是,检验结果对案件生死攸关。 法医就是让死者说出真相的人。 通过法医精准的分析,挖掘出所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还蒙冤者以清白,让真凶无处可逃。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靠的正是这些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幕后英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