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读后感1000字

  《中国女孩》是一本由[美] 王苇柯著作,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女孩》读后感(一):评《中国女孩》

  哭了两回才看完。有种爱在心口难开的感觉。多少有点理解女主对艾瑞克羡慕又嫉妒的情绪。怎么会有人成长在比自己幸福百倍的环境里,做着自己想擅长的事情还很成功?女主成长环境里,所有的关心与爱都是以对抗的形式出现的,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对艾瑞克的求婚无法回应。想想我现在也是没办法跟妈妈直白的说“我爱你”,倒不是因为妈妈对自己太严苛之类的,只是单纯因为成年以后跟妈妈沟通不畅,她听不进我给她的任何信息...

  《中国女孩》读后感(二):也可能只是“我觉得我为你受苦”

  说什么爱的另一种说法是我为你受苦,这其实可能也是一个付出者自我感动的说法。嘴上说着我爱你我为你受苦,可行动上却做尽了伤害对方的事。女主和她男朋友两人的原生家庭差别之大,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而最后男方的离去,在我看来也是女主自己给作没的。所以这也是个很奇怪的现象,仗着自己条件不好啊或者生长环境不好啊等等方面不好的人,遇见不错的人想的不是要好好珍惜,而是要百般刁难,把自己受过的痛苦加给对方身上把人逼走才尽兴。所以很多锅其实不该让原生家庭来背,因为就算有的人和你在同样的环境下长大,他们也不会像你那样做,成为你那样的人。不过好在,结尾女主也开始试着慢慢找回男主,至于结果怎么样就不知道了,但我希望还是做朋友吧,不用原谅她了,有的人就是得让她尝尝失去的滋味和难受,才能意识到自己错了。

  而且女主的话,心里其实是有点问题,不然也不至于看心理医生,应该是早年活得比较压抑,在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中长大,而且父亲比较严厉母亲看起来有点精神不正常其实……所以女主遇事的话不想正面解决而是想逃避问题。所以俩人要是没有完全成熟的话,就别要孩子了,要么不但给自己添堵还给下一代带来影响。生了就好好养,不想养就别生。

  但是怎么说呢,我是真的希望大家都能遇见合适的人,不合适的话就散了得了也不要互相伤害了,俩人别别扭扭合不来以后该怎么办呢。别说什么会改之类的话,一般人是改不了的,只能说两个人铁了心要在一起,然后愿意慢慢磨合,这样也ok。

  反正我觉得,你要真爱一个人,你是希望他好的,而不是说站在一个“我为你受苦”的角度上自我感动。可能你谁都不爱,你只是比较爱自己而已。

  《中国女孩》读后感(三):女孩,勇敢地向前走!

  “幸福并不仅仅是成就,还有其他许多事物构成。”要想获得幸福,需要一些勇气去争取与把握。《中国女孩》就是一个亚裔女孩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人生经历。她的生活有很多困惑,希望未来,多一些勇气相伴,助她走出人生困境。 《中国女孩》的作者,王苇柯,5岁时,随父母出国,辗转澳大利亚、美国,层以3.98分的GPA成绩毕业于美国博龙菲尔德山国际高中,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入围总统奖学金半决赛,以SAT2满分、SAT、ACT、MCAT接近满分的成绩被哈弗大学录取,主修化学,辅修英语。2011年选为哈弗大学优秀毕业生,获得化学学士,在读公共卫生博士期间转行写作,并且在波士顿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这个优秀的女孩,与我同龄。看到她靓丽的成绩,不禁让人心生艳羡。对于她的人生经历相当好奇。当读完《中国女孩》全书就会明白,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烦恼。 全书围绕着作者的学习工作、恋爱、友情、家庭进行展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移民美国的华裔的生活情况。 女主与男友艾瑞克一直相处轻松愉快,然而面对男友的两次求婚,她却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两人短暂的分离,使女主倍感思念男友,决定写信给他“你会不会考虑一下回来做做客,仅仅作为朋友也好。” 女主在婚姻恋爱上表现出的不自信,也许来自于东西文化的不同。女主在东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下成长,使她的内心丰富敏感。女主的想法是很多西方人不理解的,即使她的心理医生也似乎无力帮她解决掉她的心理问题。 女主在攻读博士的过程中也不太顺利。在自己觉得不适合继续搞科研之后,决定退学。这是一个勇敢的决定。她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 生活中的很多困惑,内心中的很多纠结,多多少少都受到家庭和自身经历的影响。初中时,作为唯一的亚裔学生受到嘲笑;高中时,父母闹离婚,经常吵架,让她敏感、脆弱。 因此,女主有着高学历,并不讨厌她的导师,阳光帅气的男友,无话不谈的死党,却总是觉得不安。 女主是情况正是很多亚裔子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真实写照。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很多亚裔年轻人甚至美国本土年轻人的共鸣。本书语言幽默、天真、直愣愣、一本正经又自有自动人和深邃之处。让人看到了一个女孩的成长历程。 总之,女孩,希望你能勇敢的向前走!适合的职业,美好的爱情,你都值得拥有的!

  《中国女孩》读后感(四):这就是成长

  文:薇薇安

  你是不是也有遇到矛盾的时候犹豫不决的时候呢? 当我们因为内心的矛盾犹豫的时候, 最终选择怎么去面对呢?

  王苇柯,5岁时随父母出国,辗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以3.98分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布隆菲尔德山国际高中,又以SAT2满分的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主修化学,辅修英语。2011年被选为哈佛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在读公共卫生博士期间转行写作,并且在波士顿大学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该书描述的中国年轻人成长的典型经历与心路历程,不仅让亚裔读者,也让许多美国本土年轻人产生了强烈共鸣。《纽约书评》《巴黎评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纽约客》等主流精英媒体纷纷给予报道和评论,《娱乐周刊》书评给予了满分A。

  普利策奖得主安·帕切特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哈金等多位知名作家都对该书的创建性给予了称赞。本书迅速在当年获得了包括海明威笔会奖、怀丁奖在内的一系列文学奖项,王苇柯也因本书被美国图书基金会评选为”五名最杰出的35 岁以下作者“之一。这部幽默、诡谲、个性而诚实的小说也被亚马逊影业看中,已成立制作团队,为其操刀电影改编。

  《中国女孩》的作者5岁跟随父母来到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成为了一个化学系的研究生。还有一位很爱她的男朋友。书的开始,她就提到了和男朋友在化学实验室一起做实验时的情景。 她朋友艾瑞克,是一个红发少年,家里的独子,家住在风景如画的小镇上,有着非常疼爱他的家人。他的第一次求婚既没有被拒绝,但是也没有回应。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一样的情况,文中的女主也是这样, 她从小接受的是中国的教育,父亲经常教导她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也是我小时候很流行的一句话, 那个时候学好理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她的父亲一家来到美国之后,父亲用了3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多年才能完成的学业, 在最初到达美国的时候,母亲放弃了自己在国内药剂师的工作,用自己的积蓄以及放弃的事业来支持父亲完成学业。 但是父亲完成学业有了自己独立的工作之后,家里的状况由母亲一个人支撑转变为父亲养家并没有让家庭幸福感更多,相反母亲和父亲开始争吵。 也许这也是作者拿不准主意要不要和艾瑞克在一起答应他的求婚,两人去另外的城市生活。 这意味着放弃现在的生活,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中国女孩》一共11个章节, 每个都是关于生活中的故事。 也许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多数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故事的最后给艾瑞克写短信:“你会不会考虑一下回来做做客,仅仅作为朋友也好?"

  我们不清楚艾瑞克是否回来做客了, 也不知道最后她有没有答应艾瑞克的求婚, 但是生活中看待自己的成长就是面对自己的困扰,正视它。这是一个女孩子的成长的过程。 她每周都去做心理咨询,每周都去跟学生补习课程。 也在和狗狗的作伴的过程中学会了坦然的面对生活。

  《中国女孩》读后感(五):孤独的女孩依旧值得被爱

  《中国女孩》讲述了一个移民至美国的中国家庭,因为父母原生家庭的影响,女孩变得敏感,孤僻,倔强要强,恐惧亲密关系。 主人公是一个在美国研究化学的博士在读生,恰巧研究方向和我一模一样,于是我看到了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女孩与自己的男朋友相识在实验室,男孩总会借口和她借各种各样的东西,知道没什么可以借以后,他开始约她一起吃饭,这样的开始还挺可爱的。 《中国女孩》主要是围绕女孩的学业、爱情、亲情,她在情感上有着一种看起来无法治愈的障碍,也许别人无法理解,但是同样孤独的人应该能懂。 面对科研压力,女孩最大的发泄方式是摔碎了5个烧杯,因为烧杯便宜。看到此处我笑着和朋友说等我博士毕不了业我也要摔烧杯。可我知道我不会,我只会叹气睡觉逃避现实。 女孩父母的感情和电视剧八点档演的情节类似,看似狗血,可生活还真就是如此。母亲是城市里被宠爱的小姑娘,爱上了乡下勤奋努力的小伙子,喜结连理后为了实现父亲的梦想举家搬到美国。最终母亲放弃了的一切都是日后吵架的主题,因为童年的不美好,所以女孩也没有爱人的能力。 女孩终究是幸运的,在她面对男友第一次表白时,她的不安,纠结并没有把男友推走;她的倔强,自强也没有让男友放弃她,可最后她还是不肯和男友结婚,不肯为了男友搬去另一个城市。她的顾虑我能懂,如果我是她,我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因为女孩迟迟不肯结婚,男友选择离开一段时间,这次分别让这个坚强的姑娘开始想念,想念曾经有人陪伴的一切。她曾问心理医生:“什么是无所谓惧?是心中毫无惧意,还是有勇气足以掩盖甚至抵挡惧意。”心理医生说是后者。 于是故事的最后,女主终于向男朋友发出消息,希望男朋友能够回来看看,因为足够爱,所以可以扔掉防备了吧。女主情感上的缺陷完全来自于幼时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的行为会让孩子以为自己长大了也会那样,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有些姑娘因为想要靠自己去过想要的人生,所以她们过于自立,任何问题都想要独自解决,她们不麻烦任何人,不会卖萌,不会撒娇,太过坚强所以没那么可爱。 有些姑娘太缺乏安全感,以至于在一段感情中常常手足无措,因为不安所以逃避,因为太在乎,所以迟迟不愿改变。有时候为了可笑的安全感可能会错过对的人,因为害怕,所以会考虑最坏的情况,有些悲观,有些防备。如果有人足够耐心,足够温柔,这种姑娘是可以相守一生的,可惜太多的人不会把时间花在一个姑娘身上。 现在的女性越来越独立,她们能够经济独立,再也不是谁的附属品,她们越强大也就越孤独,但是孤独的女孩有自己的世界,也有她特有的魅力,她们不过是不一样的花朵,绽放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中国女孩》读后感(六):在一片迷茫中找到自我

  似乎很久都没怎么看过电视剧了,但对最近热播的一部名为《都挺好》都市情感剧还是多少有所耳闻。大概毕竟是电视剧的缘故,矛盾冲突设置得比较集中,表演夸张一些,也在情理之中。而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原生家庭”这一概念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所谓“原生家庭”,即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每个人都没办法选择原生家庭,而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先天和后天哪个占的比例更大一些,这显然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简单地归咎于原生家庭,实在是一种很偷懒的办法,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当一个较为传统的中国家庭,脱离了中国土生土长的环境,来到异国他乡打拼的时候,所遇到的人和事、风俗等都会有一根本上的不同,所以家庭也需要面对新的情况、发生新的变化,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也都是如此。新的情况和变化,是相对于原有的情形而言的,究竟好还是不好,其实也不好确定。唯一可以确定地是,既然情势已经有所变化了,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环境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只不过,这个过程也需要因人而异。

  所以,以这样的一种视角来观察王苇柯的《中国女孩》,就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只是“八零”末,虽然在5岁时就已经随父母出国,但家庭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心态毕竟和下一个十年乃至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都会有所不同,相对来说还是保留了太多的固有属性,即便这种属性自己并不能觉察出来,但它会流露于日常言行之中。所以对于王苇柯来说,她很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这种困惑、迷茫。一切都很顺利的情况下,还是不免要陷入一种无来由的不安之中。这种不安,其实正是来自家庭以及闺蜜的影响。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总会与自己周围的环境存在着莫大的关系,也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物——家庭、朋友以及其他人,当然还有自己所处的小集体,比如公司之类的。正如王苇柯在自己这本写于2017年的小说中,通过展示一位从中国移民国外的女孩的成长史——其中必定有她自己的影子,却又实在不必对号入座——把来自原生家庭、爱情、婚姻与成长构建了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显然是很有针对性的,也能够激发出读者的共鸣。想当年,一部《北京人在纽约》曾经引起了多少轰动,就是因为那部电视剧切中了人们的泪点和痛点,其中就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带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样的情况估计到现在也是一样,虽然时过境迁,却总会有一种不变会延续至今。

  说到底,移民国外,在国外生活,就不可避免会遇到文化的碰撞。面对这种碰撞,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适应、融入,而不是简单地采取对抗的手段,或者干脆就手足无措,这些都无助于解决问题。

  所以站在这个层面上来理解《中国女孩》,它的价值大概也正在于此。拿这些东西和“零零后”们说,他们就根本不会明白,也注定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第一印象”。

  《中国女孩》读后感(七):文化的化学反应,一个女孩的困惑与释然

  文/楚淮扬

  有些时候,人会突然陷入一种空明,仿佛周遭都变得透明一般。身边的人似乎都视你于不见,你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每个人在上演着自己的生活,却毫不相干,颇有几分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我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原本亲密无间的两个人,会为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理由,或是一个高高凌驾于生活之上的准则,搞得一拍两散,各自心伤。

  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未必是我们内心所想,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触碰到一些未知的领域或者对我们自身而言,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抵触情绪,像个刺猬一样,用尖刺将自己包裹起来,把自己紧紧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虽然有时候也能鼓起勇气,但只要有风声鹤唳,马上落荒而逃,心神不定。往往是保护了自己,却刺伤了他人。

  《中国女孩》中的母亲似乎就是这样的人格,自小在优渥的条件中成长,家世虽然算不上显赫,但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在大城市上海长大,住在可以俯瞰外滩的高楼上,父亲在农村长大,是家中七个孩子的老大,父亲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是第一个跳出农门的人,家族里第一个到美国的人,父亲的故事堪称移民典范。就是这样两个人,家庭身世迥异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才有了本书的作者——王苇柯。

  王苇柯,出生在南京,5 岁时随父母出国,辗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以高分成绩毕业于美国高中,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几乎以满分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主修化学,辅修英文。在读博士期间转行写作,她的小说经常发表于多个文学刊物上。

  王苇柯的父母属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移民来到美国,最终在美国定居。而王苇柯自小就跟随父母漂泊,她的内心似乎没有对传统的坚持。 这本《中国女孩》的原版书名Chemistry,原因是作者本人的专业为化学,另一层意思就是文化中化学反应,东西方的文化交融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一边是来自东方传统文化的约束,另一边是西方发达文明的自由,作者夹杂在其中,常常被折腾得头晕目眩,时常会做出一些意外之举。

  中国人常被美国人神话成数学的天才,黄皮肤,丹凤眼等人种特征也常被拿来取笑,年幼的王苇柯已经能够感受到身边的这些指指点点,对此只能选择逃避。 她,她的父母,艾瑞克,还有她的死党,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个性,有着不同的文化成长背景。父母之间的矛盾重重,堪比旧贵族与新兴贵族之间的观念之争,她和男友艾瑞克,来自两个不同文化的家庭,对爱的理解大相径庭,苦难与爱之间的纠葛令人不快。

  《中国女孩》这本书乍看之下,多是一些碎碎念,一时没有头绪,让人摸不清方向。细看之下,原来是生活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需要慢读慢品。通过一个个片段和闪回,将自己和父母的背景和现状呈现在读者面前,时不时的穿插一些专业术语讲解,正是生活片段的绝佳比喻。作者的小心思,她的困惑与不解,以及在成长中逐渐获得的释然,流露于字里行间,你会慢慢代入到作者创造的故事空间中去,感同身受。 据说这本书已经被亚马逊买下电影改编权,如果能够原汁原味呈现实在再好不过,毕竟一个接地气的故事,要比宣扬纸醉金迷上流社会的《摘金奇缘》来得更有人情味吧!

  《中国女孩》读后感(八):成长的过程,自愈的过程

  王苇柯,1989年出生在南京,5岁时随父母出国,定居美国。2011年选为哈佛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获得化学学士学位,在读公共卫生博士期间转行写作,并且在波士顿大学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王苇柯的小说经常发表于《阿拉斯加季刊评论》等多个文学刊物上。本书《中国女孩》是她出版于2017年的长篇小说。该小说描写了一个在波士顿著名学府里攻读化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女孩的成长、情感和身份困惑。语言幽默、天真、直愣愣、一本正经,又自有其动人和深邃之处。

  《中国女孩》以“爱情”为主线,同时以“父母感情”、“死党婚姻”、“博士之路”为分线,描写了女孩成长的典型经历与心路历程,不仅让亚裔读者,也让许多美国本土年轻人产生了强烈共鸣。

  女孩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是那么的“刚刚好”,在读化学博士,实验室里的同事勤恳努力又友好,导师对女孩也不是很苛刻,女孩还有一个无话不谈的死党,女孩的男朋友艾瑞克帅气阳光又积极向上且学业无可挑剔。但是这看似平静的生活,却被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打破了。

  艾瑞克向女孩求婚了!女孩并没有表现的多么地幸福,她拒绝了!天呐!她居然拒绝了!女孩害怕婚姻,害怕亲密关系。从小,她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认为争吵是婚姻常态的她怎么可能会走进婚姻?但是艾瑞克无法理解她,对啊,从小家庭幸福,备受家人宠爱的艾瑞克怎么可能理解女孩呢?最终艾瑞克选择了离开。

  感情生活不太顺的女孩在学业上也遇到了难题。在读化学博士的她真的研究不出伟大的科研成果,成为不了优秀的工程师,女孩想退学,但想起父母的话,她怯懦了。最终她的发泄方式是摔烂了实验室里的五个烧杯,因为这样的代价比较便宜。

  女孩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女人,知性漂亮又有气质,但是女孩的长相很显然没有遗传到母亲的漂亮基因,母亲一直说女孩不漂亮。女孩的父亲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小伙子,他上进勤奋是村里第一个读大学的人也是第一个到美国读博并成为工程师的人,从小父亲对女孩就特别严厉,坚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父亲,逼迫女孩学习自己并不擅长的数学,在女孩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后,更是愤愤地丢下一句:“我绝不可能生出你这样的女儿!”后转身离去。

  外婆曾对母亲说:“你要结婚,然后生孩子的话,生一个就好了,生一个女儿,因为女儿既有出息又孝顺。”外婆就是这样的女儿,她是有名的建筑师并参与了上海外滩的重建,婚后生了两个孩子且婚姻和美。母亲在随父亲出国前,也算是有出息的女儿,但是母亲跟随父亲定居美国后就丢了国内药剂师的工作,孝顺就更不用说了,外公去世后母亲和女孩才赶回去。母亲婚后是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女孩,出息吗?孝顺吗?好像都没有!

  女孩最终把退学的想法告诉了父母,就算他们关心的依然是工作的事情和经济的事情,女孩还是要告诉他们退学的消息,希望父母可以真正的关心女孩心底真正想要的东西。父母请放女孩成为个人,而不是成为他们满意的待价商品。

  与女孩的优柔寡断、神经质相比,学医学出身的死党就显得冷静沉着,做事成熟果断了。不论是怀孕中生产后,还是发现老公出轨,死党一直都是冷静地处理事情。最终死党还是接受了老公的忏悔,让他回归家庭。最后女孩也给艾瑞克发了短信,那么离开的艾瑞克会再次回到女孩身边吗?

  《中国女孩》这本小说是一个女孩的成长之路,也是自愈之路,与自己和解更是与父母和解的心路历程。也许我们应该感谢这个在读公共卫生博士期间转行写作的中国女孩,博士“肄业”后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小说。现在,这部幽默、诡谲、个性而诚实的小说也被亚马逊影业看中,已成立制作团队,为其操刀电影改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中国女孩》读后感(九):人生啊,通常是由并不完美的重复单元组成的

  chemistry,译为化学。作者在书中解释道:第一个字意味着改变、变形、融化。第二个字意味着学习。彼时四月到来,积雪终于都开始消融。而整个五月,阴雨连绵,女主人公与狗狗静等雨停。 《中国女孩》是一本很适合在闲暇之际随手拿起来阅读的书——幽默简练的语言、利落明快的断句、顺叙插叙现实回忆几条线并行的叙事结构、以爱情跟成长为中心的贴近年轻人生活的故事、对原生家庭及亲子关系的探讨……相信你能在其中找到让自己感同身受的描写。 主人公的“我”,五岁时跟随父母从中国移居到美国,从孩提时期到长大成人,“我”进入到了波士顿著名学府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在实验室里认识了帅气优秀人见人爱的艾瑞克并且成为了他的女朋友,“我”还有学医学的死党可以日常闲话聊天。一切看起来都蛮不错的呢,可是为什么,“我”总是感到隐隐不安? 艾瑞克向“我”求婚,天呐,“我”该怎么办,“我”想别过目光去、“我”不想回答。艾瑞克又向“我”求婚,“我”依然想要逃避,“我”要找机会离开。“我”并非不爱他,他并非不好,相反,他十分十分好,甚至好的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拜托你停下脚步,稍等片刻,好让我追上你。假如你始终不让我追上你,我又怎么能嫁给你呢?” 让我们回到书中所有插叙回忆的情节,从女主人公的原生家庭及与父母的关系中找找她害怕男朋友求婚的原因吧。女主人公的父亲——一名通过自身不懈努力终于能到美国进行深造的高级工程师,很多时候对女儿要求十分严格,觉得她不够聪明。父亲教女儿数学、物理,举许多例子 ,并且严肃地说“要是你说得出四千零十五的自然对数是多少,我就准你买几个气球”。女主人公的母亲——一名年轻时被人夸赞长得像奥黛丽·赫本、几乎倾尽全力帮助丈夫实现愿望的药剂师,大多时候觉得女儿不够漂亮。“你的鼻子,要是再挺一点点就好了。”“你的额头,要是再宽一点点就好了。”“你的嘴巴,要是嘴角再上扬一点点就好了,别这么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女主人公的母亲说道。 特别优秀的父母亲从小就为女主人公提供了一种“优秀人生”模板,父母对女儿要求严格,希望女儿凡事做到尽善尽美,于是女儿无形之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就想追求一种完美人生。 在男朋友艾瑞克面前,本身已经很优秀的女主人公却依然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女生,觉得艾瑞克值得更好的女生来陪伴。这种不自信来源于成长时期对其自身认可度的高度缺乏。但这些并不妨碍女主人公成为令读者喜爱的人物,她有人格缺陷,但是她如此真实、鲜活、脆生生的话语跟古灵精怪的思想让人觉得她仿佛就是你身边的一位可爱朋友。 除了女主人公本身的成长经历,小说还描写了女主死党的婚姻感情历程。死党与女主性格截然相反,在丈夫出轨之后,学医学的死党愤懑不平,但最终还是选择与丈夫和好如初。女主人公问她为什么,死党说“我们是一个不错的团队。财务稳定。他摸鼻子会逗笑宝宝。”你看,对待感情,女主人公选择离开,而死党选择留下来。小说描写了不同性格的不同人物,每个人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所呈现出来对于人生命题的选择也不同。 一路阅读下来,所有人都关心女主人公跟艾瑞克到底怎么样了,还有无可能前缘再续。全文以女主人公给艾瑞克写了一封短信为结束。还是想念他呀。哪有百分百完美的人啊,女主人公终于想起艾瑞克以前回答过的问题。 “‘纯晶体是那些具有完美重复单元的晶体。’当初我问你,化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时,你答了这句话。可是,人生中的重复单元又如何呢?通常来说,并不完美。”

  《中国女孩》读后感(十):猜猜女孩儿在想啥?

  要问男孩们能否猜到女孩头脑中都在想些什么,十有八九会得来一个费解的表情。对于广大男士来说,“她为什么又生气了”是一个比宇宙大爆炸还难以琢磨的难题。即使对于女孩们自己而言,思想变化之快、考虑范围之广也常令她们措手不及,光是处理自己的情绪就要耗费不少脑细胞,哪里还有精力对别人一五一十阐述清楚呢?没办法,需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当一个中国女孩置身西方异国之中,面对从种族到文化的天壤之别,她要操心的事情自然只会多不会少。《中国女孩》中提到的种种,正是主人公内心每一分焦灼的真实写照。尽管单独拈出每一个片段,都让人疑惑:仅仅只是这样而已吗?不过就是——

  男朋友又求婚了;

  无法忍受化学课业;

  父母一直以来的消极影响;

  ……

  仅仅是这样,就让主人公内心不断挣扎,直至忍无可忍,在实验室堂而皇之往地上砸了五只烧杯,引起一片哗然。

  压死骆驼的稻草,即使轻如鸿毛,其所具有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就好像这位中国女孩的内心,盛满了来自过去的压力、现在的难题和对未来的焦虑,让她不堪重负。

  然而,这并不是一本令人丧气的书,主人公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即使是做出砸烧杯这样石破天惊的大动作,内心所呐喊的也是“要真想闹得人尽皆知,那我早打开氩气箱,让空气灌进去了”,如此充满了学术气息的发泄话语,真是可怜又可爱。

  类似的片段不胜枚举。整体上,《中国女孩》的风格轻松,恰恰好是一个人将崩溃未崩溃时的感觉,有点抓狂,有点无奈。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扑面而来的现实感交织在一起,我们好像在观看一部特殊的《头脑特工队》,一方面能对主人公的情绪感同身受,另一方面又要透过她去和身边的人互动,有时我们还要跳出这位中国女孩的视角,回归读者的本原身份,客观地去评价一二。

  如果说,一般的书籍都是尽可能做到客观叙述,那《中国女孩》的特点一定是极其“主观”,甚至可以说,有些许分享私人体验的意味。这不单指内容上都是以主人公的视角围绕自己而来,也由它片段描述式的风格决定。

  乍一看,似乎是一位小女孩碎碎念的无聊文字,令人摸不着头脑。片段与片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十分紧密,犹如朋友闲聊,想到什么说什么似的。随着片段不断积累,我们似乎也能摸到了一点“门道”,例如谈到父母的过去如何成长、相识并移居国外,下一个片段却是告诉男朋友不认为自己会生小孩,再往后则是男朋友申请大学的事情,这三件事之间有某种微妙不可言说的联系。这种近乎只可意会的联系贯穿了全书,最终,它留给读者的并非是某个深刻确定的事实,而是一种似有似无的感觉。我们很难去确定这本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是无疑,通过这些片段我们完全可以了解清楚主人公的所思所想。

  简单概括一下,一个来自并不算幸福的原生家庭的小女孩,多年以后依然摆脱不了父母深刻的影响。同时,她还要面对一些莫名的恶意,这让她更加孤独。她无法面对男朋友充满热情的示爱,求婚反而将她越推越远,远到只好暂时分开……

  这个故事着实谈不上荡气回肠,但是胜在细腻真实。我们看到的不像是排列规整、便于阅读和理解的文字,而更像是直接听她述说,观察她的情绪变化,完全不加掩饰。

  在《中国女孩》中,主人公的死党作为一个重要的配角经常出场。与情绪起伏不定的主人公不同,死党总是冷静优雅。不管是怀孕中还是生产完,抑或是丈夫出轨之时,死党在主人公眼中总以理智的形象出现,毕竟一个能坦诚表示“其实我很嫉妒,我什么都想要,既要聪明,也要美貌,我说的是那种有身材有脸蛋的美”的女人,简直就是极力以各种兜圈子掩饰真实想法的主人公的反义词。

  然而,《中国女孩》中并未刻意突出这种对比。死党之于主人公,更像是推动她前行的榜样。例如,最后死党又以一贯的客观冷静态度将劈腿的丈夫迎回了家中(原谅了他),这与主人公最后鼓起勇气提笔给前男友写信,想必有所联系。

  另一条清晰的故事线是主人公父母的故事,自然,这一部分依然是以片段形式呈现,且为主人公的回忆,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在《中国女孩》的前半段,父母的形象并不算太好,及至终章,主人公回忆起更多往事,对父母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也从父母的爱情中渐渐体悟到了解决当下困境的钥匙。

  一句话总结《中国女孩》:不是所有真挚的感情都要大鸣大放,轻轻拿起,轻轻放下,于日常琐碎中自行寻找因果和解决之道,依然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