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国电影之旅》经典影评1000字

  《我的法国电影之旅》是一部由贝特朗·塔维涅执导,贝特朗·塔维涅 / 安德烈·马尔孔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法国电影之旅》影评(一):私人电影回忆

  塔维涅是西科塞斯的好朋友,电影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带给他们震撼,他们就对电影心生向往,所以他们对于电影都有着一份特殊的挚爱!

  于是这个长达三个小时,记述30-60年代法国电影从业者的私人电影回忆应运而生。塔维涅和当时很多导演有私交,做过他们的助理,借过他们钱,甚至为有的导演操办葬礼,写讣告;他更是见证了不少法国导演重要作品的诞生,他就在片场。所以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就在这个纪录片里出现了!采访、录音、影像、照片等!

  其中介绍的作曲家、导演,很多资深影迷可能都不知道!所以,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法国电影科普片,开阔我们的视野!

  《我的法国电影之旅》影评(二):新浪潮是结束,而非开始

  全是硬货 每位人物被分配到不同镜头,以表现不同氛围。 评价霍克斯:把摄影机放到视线高度去拍,贝克崇拜霍克斯和刘别谦 节奏感,贝克的节奏也太流畅了。 人物行为创造了剧本,人们察觉不到编剧。 贝克是当让演员工作最多的导演。 《大幻影》中,当捷报传来,艺人立马摘掉头套,唱起《马赛曲》。 移动镜头将景深与前景结合在一起。 横移却同样将人物从景深带至前景 全景长镜头,人物运动中,一直出现钢琴声 左拉是最好的对白编写者 拿玩具熊做比喻,“一只眼睛满含愉悦,另一只却充满忧伤” 带出人物过去,却不描述人物过去。 《天堂的小孩》中那段奇迹般的表演 莫里斯.乔伯特——作曲家 《金钱不要碰》里的口琴。 《死刑台与电梯》中的萨克斯 《夜之门》中听到音乐回忆起往事 “说法文,人们不喜欢看字幕。” 如果能感动两个人,那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让.萨莎,《危险的男人》,短焦距镜头 难民停留在酒店 车祸后探讨性无能,都好有趣啊。 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困在荒岛上 《电梯的藏匿》 汽车离开或回来时,都会伴随狗叫 原来,新浪潮并非法国电影的开始,而是结束。 27种旁白开场

  《我的法国电影之旅》影评(三):电影中出现的电影不完全统计

  电影中出现的电影不完全统计(只包含有片段出现的电影):

  圣保罗的钟表匠、喋血王牌、金盔、蒙帕纳斯、七月的约会、洞、爱德华与卡洛琳、装饰、安东与安东尼、万恶黄金、红手古比、亨利与富朗索瓦、围城、澳门·赌博地狱、大幻影、乡村的一天、马赛曲、游戏规则、兰基先生的罪行、东尼、母狗、衣冠禽兽、法国康康舞、天色破晓、同心协力、拖船、迷雾码头、马拉帕加之墙、公牛的标志下、黑夜是我的王国、车灯、柴油、猫、关于贝贝的真相、谋杀时刻、金钱不要碰、不幸时刻、失序之夜、穿越巴黎、总统、巧设陷阱、冬季的猴子、大搜捕、受命的刺客、北方旅馆、天堂的小孩、夜之门、我的哥哥贾科、亚特兰大号、七月十四、舞会的名册、禁忌的游戏、死刑台与电梯、美女与野兽、死囚逃生记、某夫人、罪恶天使、马赛的朱斯坦、搏斗、危险的男人、黑夜旅客、冲出重围、幸运乔、阿尔法城、四百击、射杀钢琴师、猎人之夜、 亨利朗格卢瓦纪录片、希望、hello柏林巴黎在这、野男孩、巴黎的十月、爱情交易、旋涡、威胁、魔鬼的气息、绞索、赌徒Bob、巴黎屋檐下、曼哈顿二人行、线人、神父莫汉、影子军队、午后七点零七分、可怕的孩子们、再见菲律宾、五点到七点的珂莱欧、第三恋人、断了气、蓝胡子、释放猛兽、生活琐事、马克思与拾荒者、狂人皮埃尔、轻蔑、美丽曼波、冒险生涯、317小队、城堡之恋...

  《我的法国电影之旅》影评(四):当今导演中最厉害的影迷,只能是他

  有这样一个终(人)极(生)影(赢)迷(家),他的电影启蒙是《大幻影》,并和主演让·伽本成为终生挚友;

  少年时和特吕弗通信,见证了《四百击》的诞生;

  青年时和戈达尔、阿兰·雷乃一起闹革命,冲在前线保卫法国电影资料馆;

  30岁参与电影制作,拍摄了《乡村星期天》、《诱饵》、《科南上尉》等经典作品,获奖无数;

  如今不惑之年,他用影像写给法国电影史一封情深意切的情书——

  《法国电影之旅》

  2016年的戛纳电影节,《我是布莱克》赢得了最高奖金棕榈,而最受欢迎的电影正在布努埃尔厅放映。

  一部收录于“戛纳经典”单元的纪录片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甚至因为想看片的人太多,戛纳组委会不得不临时加映一场。

  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纪录片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他的主演、海报封面的白发老人——贝特朗·塔维涅,法国著名导演、制片人。

  同时,他还是个超级影迷,是个资深影评人。

  相信熟悉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人,对于戈达尔、特吕弗这些名字必定如数家珍,阿兰·雷乃、埃里克·侯麦、雅克·里维特也比较熟悉,但贝特朗·塔维涅?似乎没怎么听过。

  法国电影新浪潮曾聚集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青年影迷,他们是影评人,同时也是导演、编剧,甚至演员,塔维涅就是其中之一。

  贝特朗·塔维涅成名于20世纪60年代,他因一篇批评《赌徒鲍伯》的影评而被导演梅尔维尔赏识,短暂地做过梅尔维尔的助手。

  很快,梅尔维尔发现塔维涅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于是把他介绍到罗马-巴黎影业,转行做电影宣传,成为《电影手册》等刊物的职业影评人,并开始与美国电影人建立合作关系。

  塔维涅制作这部纪录片的灵感来自于老友马丁·斯科西斯的《美国电影之旅》和《意大利电影之旅》系列,但追根溯源,是因为法国导演艾德蒙·格里维的逝世。

  艾德蒙·格里维的早逝触动了当时才20出头的塔维涅,让他产生了用影像纪念电影的念头,所以严格来说,本片更像是带有自传性的一本塔维涅回忆录。

  塔维涅崇拜的第一个偶像,是法国导演雅克·贝克,正是因为《谍血王牌》中那段紧张刺激的追逐戏,让年仅6岁的他学会了识别电影。

  雅克·贝克的作品具有人情味,尤其是对女性,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他的电影中探讨了所有人类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观点:尊严、勇气、博爱、智慧、高尚和羞耻心。

  塔维涅赞美让·伽本是位天才演员。

  他在《大幻影》、《雾码头》、《天色破晓》的的表演充满了细微的差异,即使是走路的场景,也不会用相同的步法。

  让·伽本和导演雷诺·阿之间有一段备受争议的往事。

  二战期间,雷诺·阿曾向维希法国的新闻部长寄了两封带有反犹主义的信件请求工作上的支持,参军抗击反西斯的让·伽本认为雷诺·阿“作为一个导演是个天才,但作为一个人,是个贱人。”

  塔维涅还爆料著名编剧雅克·普雷维尔,曾狠狠吐槽过法国最伟大的导演之一马塞尔·卡尔内是唯一不会写场景的电影人,甚至连写出来的台词,都让人无法忍受。

  尽管如此,两人联手为法国电影留下了《雾码头》、《日出》、《天堂的孩子》等伟大的巨作。

  塔维涅视梅尔维尔为人生教父,但他依然毫不留情地戏谑这位“黑色犯罪电影之王”在片场就是个暴君。

  在塔维涅放出的录音中,让-保罗·贝尔蒙激烈地控诉“梅尔维尔先生,我受够了!我不是个笨蛋!”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拍摄《影子部队》期间,梅尔维尔和男主角利诺·文图拉的关系已经恶劣到包括走位、台词等沟通,全部通过助手传话完成。即使如此,依然成就了一部影史佳作。

  除了导演,塔维涅还为《亚特兰大号》的作曲家莫里斯·若贝尔鸣不平,这样一个多样、大胆的电影作曲家一直被电影界忽视。

  直到今天,若贝尔超过一半的作品还没有被录制或演奏过。

  多年来,塔维涅一直在努力找寻若贝尔、奥尼克以及奥乃格等30年代法国电影作曲家的长片作品,却一无所获。

  从雅克·贝克开始,到克罗德·索泰结束,塔维涅在介绍这一黄金时期的法国电影时,仿佛刻意绕开了戈达尔、特吕弗、埃里克·侯麦、克洛德·夏布罗尔等更为耀眼、更被人所熟知的名字。

  而是选择了让·迦本、艾德蒙·格里维、克罗德·索泰、乔瑟夫·柯斯马等一大批逐渐被影史遗忘的电影人——

  他们不是不够好,而是在百年影史中,他们有的因为早逝而被淡忘,有的因为作品太少而被掩埋。

  塔维涅作为一个影迷,有责任拨开这一层厚土,挖掘埋藏的宝藏。

  这就是塔维涅制作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影迷也有书写电影史、发掘电影人的责任。这一点不是塔维涅独有的,而是从亨利·朗格卢瓦开始,一脉相承的影迷基因。

  亨利·朗格卢瓦,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迷,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创建人。

  塔维涅在乌尔姆街的电影资料馆渡过了整个青春期,每个周末一离开寄宿学校,他就会溜到资料馆,馆长亨利·朗格卢瓦在这里选择某部1908-1924年的电影,让他们免费观看。

  朗格卢瓦毕生都在为寻找、修复电影拷贝而奔走,并且固定在电影馆组织放映活动。

  用戈达尔的话说,“我们这一批电影人都是巴黎解放和电影资料馆的孩子”。

  可以说没有亨利·朗格卢瓦,就不会有那么多留存下来的伟大电影,也不会有这一批新浪潮导演。

  作为一个影迷,朗格卢瓦一生都在续写着电影史,同时他也被写进了电影史中。

  1968年2月,法国电影界发生了一场巨变,法国文化部罢免了亨利·朗格卢瓦的资料馆馆长身份。

  消息一出,包括戈达尔、波伏娃、毕加索在内的法国文人,和卓别林、奥逊·威尔斯等多位国际电影人,联名签署了抗议声明,禁止没有朗格卢瓦的法国电影资料馆放映他们的影片。

  戴高乐和法国文化部怎么也不明白,一个小小的影迷,怎么会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2月14日,那一年的情人节,塔维涅和特吕弗、戈达尔等上千人在夏悠宫花园外示威抗议。

  最终,游行者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特吕弗、戈达尔遭到警察棒打,塔维涅的眼镜被踩碎,脸上更被打得全是鲜血。

  在全法文人持续的抗议下,法国文化部不得不妥协,宣布恢复朗格卢瓦的职位。塔维涅们胜利了,这不仅仅是他们对亨利·朗格卢瓦的支持,也是迷影文化的传承。

  五十年过去了,满头白发的塔维涅不再能冲在前方,但却依然在以一个影迷的身份,把镜头对准那些被历史忽略的演员、作曲家、摄影师,他们与戈达尔、阿兰·德龙、让·雷诺阿一起组成了完整的法国电影。

  塔维涅在采访中如此形容自己在本片里的角色:“我不是一个电影史学家,不是一个影评人,只是一个仰慕电影的影迷。”

  这部三个小时的纪录片只是塔维涅“法国电影之旅”的开始,之后还将有一个电视剧版,塔维涅还将继续挖掘法国电影史中的遗珠,分享给每个爱电影的影迷。

  也希望爱电影的我们,能够将这份迷影文化传承下去。

  -FIN -

  今日互动

  你为电影做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我的法国电影之旅》影评(五):贝特朗·塔维涅:一段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奇遇电影」(cinematik)

  作者 ✎ 欢乐分裂

  编辑 ✎ 文刀

  实不相瞒,这是一篇晚到一年的文章。

  迟迟没有发出的原因,是资源出有一年了,到现在才终于等到它的中文字幕,而且还是台版官方中字!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将它和文章一起分享给你。

  《我的法国电影之旅》长达三个多小时,是法国电影导演贝特朗·塔维涅(Bertrand Tavernier,作品有《圣保罗钟表匠》《豪情玫瑰》等)一次私人观影品味的总结,又是对法国影史的整体回顾,涉及范围极广,可见其观影量之博,亦可从中厘清他自己拍摄美学的归属范畴。

  话题覆盖令人眼花缭乱,提及的电影人名字可作为你的观影清单。出现的片子对影迷来说也知之甚少,因此本片也具有科普功能,也相当考验观众的观影量和迷影度。

  这么说吧,同类型的,由电影大师亲自给你科普电影史的电影,记忆中仅有马丁·斯科塞斯1995年的《斯科塞斯的美国电影之旅》和1999年《我的意大利之旅》。

  可见,这一部《我的法国电影之旅》和上述两部一样,非常重要。

马丁·斯科塞斯的两部私人影史纪录片《斯科塞斯的美国电影之旅》与《我的意大利之旅》

  那些镌刻在法国影史上的名字,彼此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互相交叉,听塔维涅侃侃道来,配上相应影片的片段,真像是上了一堂影史资料课。

  且塔维涅毕竟有影评人经历,他对各位影人的点评相当精准,词汇之丰厚灵动,视角之专业恰切,让人心生敬意。

  在群星璀璨的法国影坛,塔维涅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19岁成为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工作室一员,后加入《电影手册》、《正片》等刊物的影评写作,诚如戈达尔所言:「影评是我们进行场面调度之前的学徒期」。

  虽与新浪潮正面相逢,但最终因观念分歧,反促成其自身风格的确立。

  塔维涅的作品气质温厚悲悯,画面优美,关注现实,题材丰富,虽无大破大立,但水准匀一。

贝特朗·塔维涅于2015年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众所周知,法国是电影的诞生地。自默片发轫期开始,从梅里爱式魔法到抽象电影、达达电影,历经了各种流派演变。

20世纪10年代,美国影片迅速攻占法国,为了与之抗衡,阿贝尔·岗斯、让·爱泼斯坦等印象主义大将开拓了新疆域;20年代后期,超现实主义风潮与电影的结合,让路易斯·布努埃尔横空出世,塔维涅在本片开头也提到超现实主义的领头羊阿拉贡,并承认对自己影响甚大。

  根据特吕弗的划分标准,雷内·克莱尔、安德烈·卡耶特、亨利-乔治·克鲁佐是「创作者」,罗伯特·布列松、雅克·塔蒂则是优秀的「电影工作者」。

塔维涅在片中提及的法国影人,约等于法国的整个影史

  如果在这份名单上,再添上让·维果、让·雷诺阿与马塞尔·卡尔内,那么就组成了30到50年代的黄金阵容,塔维涅在本片中以大量篇幅描摹了这些影响终生的导演及其作品。

雅克·贝克

  贝特朗·塔维涅出生于二战时期,因食物短缺而引发视网膜问题。周末父母送他去疗养院,在那里他被雅克·贝克(Jacques Becker)的《谍血王牌》深深打动了,其中一段追逐戏让他印象深刻。

塔维涅的偶像雅克·贝克,影迷们肯定熟悉他的《洞》

  不过回想一下,他早在6岁时便邂逅了雅克·贝克。那会儿逃学去看《金盔》,虽年龄尚幼,但亦被其冷静克制、优雅迷人的悲剧气氛折服。

  从此,雅克·贝克成为塔维涅最心爱的导演之一。

  雅克·贝克出生于上层阶级,爱尔兰母亲开了家时装店,对他爱好时尚与文艺不无影响。

雅克·贝克1945年的作品《装饰》,图为女主角米切林内·普雷斯利

  在1945年《装饰》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贝克独特美妙的审美趣味,琳琅满目的服饰成为最大亮点,细节考究,甚至细微到褶皱处都极尽繁复之美,女主角米切林内·普雷斯利毋庸置疑成为他戏内戏外的缪斯。

  这部片影响有多大?法国顶级时装设计大师让-保罗·高提耶正是看了这部片子,才踏入的服装设计行业,并且每年都会重温一次以激励自己。

  贝克的出道则不得不提著名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作为雷诺阿十来部影片的助手,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合作一直持续到雷诺阿去美国发展。

1967年的让·雷诺阿

  直到晚年的回忆录中,雷诺阿仍深情回忆着当年这位好友。

  贝克1960年的《洞》虽说在风格上与布列松的《死囚越狱》有亲缘关系,但难说不受到《大幻影》的影响(当然也与他自身在战争期间的入狱经历有关),共同成就了影史上最伟大的越狱片。

雅克·贝克经典越狱片《洞》(The Hole,1960)

  与塔维涅一样,雅克·贝克也是美国电影的拥护者,是霍华德·霍克斯和刘别谦的粉丝,审美趣味的趋同引发影史上的传承,是创作者和影迷共同津津乐道的话题。

  正如塔维涅评论贝克所言:「叙事节奏契合人物心理,注重调度,深切关注现实。」

  特吕弗与弗朗索瓦丝·吉鲁(「新浪潮」的命名者)也出镜作出高度评价,贝克高度简化的情节勾勒、对命运的深刻剖析、对角色的同情与悲悯,使他无愧于立足影坛一线导演。

  梅尔维尔称其「拥有勇气、智慧、高贵、博爱」。

让·雷诺阿

  塔维涅后来被送往寄宿学校,在隔壁的影院里看了大量电影,影院的氛围虽不无吵闹但异常迷人,吕克·慕莱在其作品《阿尔卡萨戏院的座椅》中有精彩描绘。

塔维涅寄宿学校附近的影院,据他说,这些影院大部分都不在了

  当时影院上映的类型包括美国西部电影、B级片以及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片。

  让·德拉努瓦《澳门,游戏的地狱》给塔维涅留下深刻印象,男主角埃立克·冯·施特罗海姆也是一位著名导演,巨作《贪婪》就出自他的手笔。(他也曾出演过艾德蒙·格里维1940年的《威胁》)

  塔维涅第一次看雷诺阿的影片是《大幻影》。影片放到一半才入场的他,看到被俘的法军唱起《马赛曲》,立刻被震撼得目瞪口呆,随即立刻刷了第二遍。

  塔维涅以相当专业的角度分析了雷诺阿标识性的运动镜头如何以精妙的笔触顾及到前后景,将各事件呈现于不同景别。如《乡间一日》结尾的运动镜头,《马赛曲》的群像表演。

《乡间一日》( A Day in the Country,1936)

  又如《游戏规则》如何以流畅的侧面跟拍平移镜头,表现角色从远处走到镜头跟前,随即又跟到其他角色,让同一事件中的不同人物、不同动作在同一空间内完整地发生。

  在全景镜头内展现各角色,完美呈现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在本片中他称摄影机为「如影随形地紧跟演员」。

《游戏规则》(The Rules of the Game,1939)

  《托尼》中采用长镜头、深景深的方式表现整个事件的时间跨度和情节的推进延展,将角色和环境紧密关联。

  完美实践「尊重戏剧空间内的自然连续性还有时间的延续性」,因此不仅是巴赞推崇备至的对象(巴赞还特地为他写过传记),也是后来「新浪潮」诸将力推的前辈。我们在塔维涅自己的影片中也可以看到这些特征痕迹。

巴赞为雷诺阿写的传记,编辑是特吕弗

  雷诺阿如此喜欢景深镜头的原因,他自己曾讲过:

讨厌照相馆那样将两个演员呆板地、面对面地摆在镜头面前,我想自由地安排我的人物,让他们处于离镜头不同距离的位置上,然后运动起来,这样一来就需要比较大的景深。

  多层次的背景与去中心化的角色出入,让观众葆有观影的自主空间。

  这对后来同样喜欢深焦距的奥逊·威尔斯不啻是先驱,当然骄傲如威尔逊,也曾交口称赞雷诺阿为欧洲最伟大的导演。

  塔维涅在本片中也谈到雷诺阿开朗和善的性格,与《大幻影》男主角让·加本(Jean Gabin)畅谈昔日(其实两人对雷诺阿的反犹太主义都颇有微词),这是一位联结起法国影坛二战前后诸多中流砥柱电影人的伟大演员。

《大幻影》男主让·加本

  如马塞尔·卡尔内、朱利安·杜维维尔、让·格莱米永、雅克·普雷维尔,几乎算是那个时代的见证人。

  还有米歇尔·皮科利、埃迪·康斯坦丁和达尼尔·达黎欧,藉由他们可辐射出更多导演的星系谱系,这也是本片极吸引人之处。

  加本不是一个乖乖服从导演的演员,他对剧本有自己的独到理解,赋予他们绝无雷同的个性与情感,因此才塑造了无数形象各异(但某种程度上来讲,仍有同质化倾向)、深入人心的光辉角色。

马塞尔·卡尔内

  与让·加本连在一起的另一位导演,是诗意现实主义大师马塞尔·卡尔内(Marcel Carné),他的御用编剧是诗人雅克·普雷维尔,《雾码头》和《天堂的孩子》乃他俩合作的巅峰之作。

马塞尔·卡尔内

  要论起被诽谤,上述导演中可能无人能及卡尔内,他对气氛营造的执念,甚至让普雷维尔都忍不住在剧本中借机吐槽,这个梗在影片中有陈述,非常有趣。

《夜间来客》(The Devil's Envoys,1942)

  而《夜间来客》这种古典题材,却成为后来「新浪潮」的抨击对象(包括塔维涅本人对此片也不以为然),尤其在普雷维尔与他分道扬镳之后,创作一度陷入低潮,他的编剧能力甚至连普雷维尔都质疑。

普雷维尔吐槽马塞尔·卡尔内

  不过塔维涅仍给予卡尔内高度赞美,称赞他朴实、认真、勤勉、坚毅,对自己认定的想法一定贯彻执行。

《雾码头》(Port of Shadows,1938)

  比如《雾码头》中的大雾,是烘托幻灭、焦虑、悲哀的绝佳道具,也是二战前欧洲人普遍存在悲观心理的象征,因此卡尔内坚持要使用大雾。

  塔维涅充满感情地提到《雾码头》的配乐师,英年早逝的莫里斯·若贝尔,也正是让·维果《亚特兰大》的配乐者,班底的互相挪用共享交织出彼时法国影坛互相影响的关系网。

英年早逝的配乐师莫里斯·若贝尔

  关于配乐,塔维涅也亮出不少独到见解,与美国式的配乐系统作了比较,并列出了一系列拥有优秀配乐的影片,大多是30至50年代的作品,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他对那个黄金荣光年代的追忆。

比如迈尔斯·戴维斯为路易·马勒配乐的《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对一些不为大众熟知、但对塔维涅个人来讲却承载着珍贵回忆的电影人,本片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精巧幽微地嵌入影片全局。

  除了上述的若贝尔,还有艾德蒙·格里维,他曾是岗斯的副导演,曾出演过雷内·克莱尔《巴黎屋檐下》(那个年代的电影从业人员都是全才啊)。因离世甚早,资料有限,塔维涅决心为他保留一些影像,这也正是促成本片拍摄的一个因素。

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对于贝特朗·塔维涅来说,梅尔维尔(Jean-Pierre Melville)是无法绕开的名字。

  梅尔维尔不仅给了他第一份工作,还说服他的父母同意让塔维涅进入电影行业。

  「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的沃尔克·施隆多夫是塔维涅的高中同学,做过梅尔维尔的副导演,而塔维涅一开始只是梅尔维尔的助手,片中施隆多夫亦现身说法老师极为认真的拍片方式。

  谈及梅尔维尔的影响,施隆多夫表示:

开玩笑,这还能难倒录像租赁店小哥塔伦蒂诺?

  梅尔维尔出生于1917年——对照60年代法国电影俱乐部协会的皮埃尔·比亚尔将彼时活跃的导演们划分为1914年前出生的「旧派」与1918年出生的「新派」,1917显然是个尴尬的年份。

  因此,梅尔维尔一直未真正划入「新浪潮」(他自己也未必愿意被划分流派),算是「新浪潮」的先驱者,也偶尔有过交集。

  比如他曾在戈达尔的《筋疲力尽》中出演一位小说家,并讲出那句最有名的话:

《筋疲力尽》中梅尔维尔说的那句「成为不朽,然后死去。」

  他的不朽已经为世人皆知,泽被后世众多导演。

  塔维涅的松散显然并不适合梅尔维尔严谨的工作作风,被介绍给《筋疲力尽》的制片人后,他开始接触到新浪潮,并与之建立合作,在本片中均有陈述。

  在塔维涅的职业生涯中,和梅尔维尔一样具有引路人作用的还有克洛德·苏台,与片首的雅克·贝克形成最心爱的回环。

  片尾在《生活琐事》中罗密·施耐德意味深长的凝视里,一段电影的雕刻时光已然铸成,记忆纵然蒙尘,然而这一段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却是最好的时光。

  更多「奇遇电影」的有趣文章。

  最全解读,你真的看懂《燃烧》了

  在香港奇葩译名背后,我发现一些秘密

  《欲望都市》开播20周年, 这部剧“教坏”了整整一代人。

  如果恰好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来「宠爱」我们,关注公众号「奇遇电影」(cinematik)。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