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浪潮》经典影评10篇

  《我们的浪潮》是一部由朱薇 / 孙宇 / Christine Yuan / 韩夏 / 执导,马伯骞 / 胡天祐 / 刘柏辛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浪潮》影评(一):世界如此糟糕,我们还爱着彼此

  其实在看到这个纪录片之前我一直对潮流不太了解,觉得有钱才能潮,烧钱才能潮。但是看了这个纪录片,我感觉潮不一定要烧钱,潮可以是一个态度,比如你追梦的态度,比如你喜欢一样东西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样子都可以说是潮。

  在节目最新一集中讲了大众接受度比较高的美妆文化,里面介绍了几位美妆博主从一开始学美妆到现在美妆达人的经历,他们也是追梦路上的一员,而他们共同的梦就是美妆,有着共同热爱的东西,表达出了大部分美妆人的内心,很真实,也让大家看到了美妆人的不容易。

  对于一个美妆博主而言,化妆品可能是他们创造成功艺术的媒介,他们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收放自如,这就像画家有了画笔,可以随意地指点江山。他们因为自己娴熟的技艺和对化妆品高层次的客观独到的分析,吸引众多的粉丝关注他们。随着知名度的上升,他们不得不承受来自外界观众的瞩目和质疑。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他们注定要放弃自己的一些喜好和情绪,学会克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这个大众审美占有主导位置的时代。

  除了美妆博主的日常,里面还包含了变装皇后的故事,对片子里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世界如此糟糕,我们还爱着彼此”。变装皇后们有着自是骄傲的性格,不被别人的看法轻易打动,也从不会因为别人的要求,改变自己的审美,这是属于她们自己的美丽,其实他们浓妆艳抹的背后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用不被世人认同的信号渴求找到同类,找到在世俗压力下真正互相取暖的同类。

  何为潮流?何为时尚?何为年轻?建议大家仔细去看看《我们的浪潮》,或许曾经,你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间接地“看”过这种文化,可是你并不懂。但当你以第一角度去接触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领域。

  纪录片拍摄真实且灵活,各类文化故事与知识点穿插其中,给你最直观的感受,并且它会吸引你,引领你,让你不由自由的想接着去探讨、去摸索更深的潮流文化的世界。

  希望青年继续潮起,创造无界。

  《我们的浪潮》影评(二):从生活、工作、市场、文化四个维度解析潮流

  我也不是很了解街头,以前对于“街头”停留在符号层面,印象基本来自于媒体建构,国外的话比如Eminem和Drake的歌,国内就是综艺呈现出来的,其实不大知道真正的“街头文化”在“街头”是什么样子,我看到的都是舞台和歌词里光鲜亮丽酷炫狂霸转的一面,片子里呈现的就比较日常,不管是滑手练习还是潮流服饰,都比较像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人的生活。

  我在片子里看到的“街头文化”可以有几个维度:

  1. 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对于真正玩街头文化的人来说的。比如有一段很精彩的一镜到底,滑手说滑板觉得很自由,什么都不用想滑就行了(把”no skateboard”改成”go skateboard”这个细节很感人)对他来说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也没觉得自己在追求什么文化吧,但他已经是文化的一部分了。

  2. 是一份职业,有很多职业的滑手、音乐人、潮牌主理人靠这个吃饭,引领潮流制造潮流。服饰(卖衣服aka直接赚钱的)和其他(滑板、嘻哈、街舞等aka不直接赚钱的)分不开,都能作为职业。

  3. 是一个市场,文化背后有一套资本的运作逻辑,潮牌二手市场是一个有黄牛有经销商的成熟市场。这个我真没想到orz

  4. 最后是一个文化现象,片子一开头说每个人的衣橱里都有潮流服饰,这句话我存疑(因为我没有,我家人也没有,室友也没有……)。但是我也觉得潮流文化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发展,街头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了,这有点“后亚文化”,就是说在互联网时代亚文化越来越被看到,其实也不是亚文化了。传媒经济学有个相对应的概念叫“长尾理论”——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从经济学视角结合文化现象分析很有意思~

  青年志的小伙伴推荐了这部纪录片~正好第一集是LA诶!去年在LA呆了十个月倍感亲切hh片子剪辑非常舒服,很有节奏感,配乐极度让人舒适,一秒把我带回LA。虽然很熟悉但是街头潮流的几条路几家店我完全没听说过(捂脸)下次去可以打卡一下,尤其是最后的改装车我非常有兴趣,在LA逛了这么多flea markets怎么能错过这么精彩的!!!

  《我们的浪潮》影评(三):让你避免被潮流割韭菜

  其实我不是特别懂潮流,在我的理解里“什么是潮流”和“什么最花钱”在一定程度上基本是一码事。于是很显而易见的,由于不愿意透露十分贫穷的原因,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认为“潮流”这玩意和我是绝缘的。

  因此,当我这次一打眼看到这个记录片名字的时候,我本能的理解无非就是:哟,教我咋花钱的节目。

  不过庆幸的是,直到我打开了纪录片的那一刻,鹅厂的这个纪录片竟实打实的吸引我看了下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一直以来对“潮流”的偏见:

  这档纪录片所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它邀请了“潮流文化”圈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以潮流文化的体验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帮助大众理解全球潮流文化背后的故事,带我们看到不同的“潮流文化”,以及这些“潮流文化”背后所传达的意义与精神,继而从中找寻到潮流对自己的意义,对平凡大众的意义。

  纪录片传递的包容性——节目中有许多不同潮流领域的嘉宾会分享他们自己对于潮流文化的理解,每个人见解不同,但是却又可以被不同的人群所接受,因此你能明确的感知到,潮流并非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权威,它更像是每一个大众所拥有的各种选项,潮流并不是比谁衣服上的价码更高。潮流文化本质上,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到今天为止,潮流文化算是一种小众文化,和之前的我一样,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在纪录片里,黑人大叔YESKA带着马伯骞和胡天祐去买衣服时候说:“我们有自己特定的风格,我觉得衣服代表了你是谁,我要是每天出门衣服上都是褶皱,别人可能就不尊重我了。”对黑人大叔YESKA而言,这并非是什么高大上的潮流文化,这就只是他的生活方式,审美态度,就这么简单。

  随着时间的变化,潮流文化一直在改变,在不同人的身上有不同的创造力。在一些年轻人的身上,潮流又并非是生活方式那么简单,他们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 “表达欲”,又渴求通过将潮流文化“穿”在身上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纪录片里提到墨西哥人曾经把单词印在T恤上引发了一代潮流,这种潮流背后,是以前所被忽视了的年轻人的表达欲。圣莫妮卡法院成为滑板公园是这个原因,潮流变成一种文化也是这个原因。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可以说话,眼睛可以嘴巴可以,身上的衣服可以脚上的鞋子可以,甚至一个小配饰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

  当一个行业当达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都逃不过一个词的:资本。《我们的浪潮》纪录片也大胆地把镜头对向了大众所好奇“潮流生意”。

  在这里我们看到,包括supreme等潮牌在内的流行,是来自于街头文化的兴盛;

  再如从去年开始大火的AJ市场,原本只是“小众”的文化符号,但随着资本涌入,鞋子,潮牌……都成了用来炒价的期货。没人再在乎潮牌背后的街头文化,没人在乎AJ所代表的精神,在乎的只有嗷嗷往上蹦的价格。

  (PS:纪录片组居然直接和买手店的店主谈论利润,讨论产业链条的走向。这一part真的震惊到我。

  《我们的浪潮》5分钟精编版:大学生卖潮鞋月入10万美金!

  一双鞋子在市场上被炒出天价的例子屡见不鲜,毫无疑问“潮流”约等于“花大钱”的印象就是从这来的。这便是资本卷入“潮流文化”鲜明的例子。而这个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欣喜就在于——它能够让圈外人了解到潮流文化的本质,回到潮流起源的地方、让我看到这些被趋之若鹜的文化符号、品牌符号最原始的生命力——它在年轻人们自发的创造、表达之间碰撞出来,是一种流行的、不被定义的、蓬勃生长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现实意义上,与其说这是一部让你成为潮人的纪录片,不如说,《我们的浪潮》让你避免被潮流割韭菜。

  属实surprise。

  《我们的浪潮》影评(四):挺良心的!终于等到有节目为街头文化平反了!

  终于等到有节目谈街头文化了!

  终于看到有节目为这种小众文化正名了!

  在很多人眼中街头文化是与大众审美背道而驰的,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当哈韩哈日潮流越过边界来到中国,并在文化迥异的土壤下孕育出非主流这种“怪咖”。

  由此街头文化便被贴上奇装异服、举止荒唐荒诞的标签!

  可实际上街头文化只是一种城市时尚的呈现,是一部分人选择表达自我的方式,而在这种文化繁衍下,或街舞、说唱、滑板和涂鸦都是他们内心的趋同,并借此方式来谋求认同跟自我表达。

  可是不知为何在,中国这种潮流文化却迟迟不被大众视野接受。

  不过这两年,随着说唱、街舞类的综艺兴起。

  似乎大众对潮流文化的误区也在坍塌,可即便如此在大众眼里或说唱、或滑板,他们就算能将其当成生活方式一种,却还是难以将其跟时尚潮流、城市文化扯上关系。

  而对于我这样的街头文化爱好者,其实对这样现象真是有种无力感,我本人热爱这种生活方式,同样也热爱这种潮流性的表达。

  但在别人眼里他们觉得你喜欢就是装X!

  而追到第二期《我们的浪潮》,这个纪录片最让我感动不仅是它不会将街头文化爱好者当做怪咖对待,同样也不会给街头文化刻意贴上酷炫、个性化等标签,在整期节目里他们只是想传递一个观点。

  这只是文化的一种,是爱好者们内心的向往、自我的表达!

  真的,这个点真的太重要太打动人了!

  这部纪录片是真的很懂街头文化,更懂得这种文化背后隐藏的精神符号,而并不是简单的将街头文化进行拆分跟归类!

  在这方面其实在第一期中就有所体现了,在第一期中节目组探寻了潮牌店的诞生以及潮牌被疯抢的现象,而这种看似是市场乱象,其实所隐藏的则是潮牌本身赋予的精神特征。

  就如片中所讲的美国街头服饰品牌supreme,在外人眼里它可能只是个酷炫的潮牌,是时尚的象征,所以很多人趋之若鹜。

  但要知道有人爱它真的是因为对品牌文化的认同。

  毕竟在某些人眼里supreme品牌是有特殊寓意的。

  在美国尤其是街头文化繁盛的曼哈顿,其实supreme刚开始诞生也只是滑板爱好者表达自我价值、设计审美的尝试。

  可越是最简单纯粹的尝试,反而让这些街头艺术家得到了共同爱好者的认可,于是supreme才逐渐风靡,并成为了这种追求自我表达、追求个性化探索的象征。

  这不过这种文化背后的内核,到了中国便模糊化了。

  碍于大众还未彻底改变对说唱、街舞、滑板等街头文化的刻板印象,在这种情况下supreme在中国一部分人眼中只是一种潮牌。

  至于大多数人购买原因也只是为凸显自我不同。

  其实说到底,他们只是纯粹热爱这个酷劲。

  但实际对品牌背后的文化跟设计理念是模糊的。大众对街头文化跟潮牌认识还停留形式很酷或设计惊艳的外在上,却并没有形成文化认同。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中国没有街头文化,相反中国的街头文化其实形式更多样、群体也更庞大,只不过相较美国街头文化被当作城市时尚看待,中国大众更需要这种文化表达上的引导,由此中国才可能将街头文化当做城市形象的一部分,然后让街头文化引领整个城市的风潮。

  在这方面其实非洲也做的相当不错了。

  在第二期节目里我最震撼的,莫过于当国内潮流达人去非洲贫困国家去寻找这种街头文化时,开始他们以为像这种温饱都成问题的国家,街头文化这种东西没可能存在的。

  可是实际上,街头文化却不会因为种族而区别对待。

  在非洲的一片废弃厂房间,那里有一群黑人在玩着滑板,尽管他们穿着普通、尽管他们身份不同,但他们却因为共同爱好聚集在这里。

  不仅如此他们还组织了一个工作室,然后在这个工作室里所有爱好者都可以参与进来,然后设计有关街头文化的产品,而看到这里我才真的发现,原来街头文化真的跟贫富、种族、区域无关。

  因为这种文化表达本就是某些人刻到骨子里的东西。

  当下中国街头,同样需要这种形式让街头文化形成凝聚认同。

  一种不被外界所干扰、然后通过自我需要去找寻热爱,谋求志同道合者的认同,尽管在组织跟聚集上中国街头文化还比较分散,尽管这种民间艺术家还未被大众肯定。

  但不可否认我们需要这种凝聚方式,将中国式的街头文化真正发扬光大!

  而这也正是《我们的浪潮》这个纪录片的最大意义所在,节目存在本身除了打破大众认知壁垒,让大众真正的开始了解街头文化、认可街头文化,承认这是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再者就是这个纪录片可以尽可能的让潮流达人形成凝聚力,然后在西方成熟的街头文化上汲取养分,并根据我们中国的文化特质,创造出独属于我们的街头文化跟精神追寻。

  而这些追寻应该是不受外界干扰的追寻自我的个性化表达,当然这种个性化表达也并非亦步亦趋借鉴于西方,它更应是来自本土文化上的涌动、然后在中国式街头上继承发展,从而形成对中国街头文化的全新塑造。

  在这方面纪录片《我们的浪潮》最大作用,就是通过记录不同区域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然后谋求无关血液、无关种族、无关地域的那一份热爱。

  而这种热爱除了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生活方式,然后打开视野、跟世界的青年接轨,它还能在表达方式上谋求志同道合者的肯定,然后凝聚在一起一同打造出中国式的街头文化跟潮流品牌。

  尽管在当下这个目标还需时日,但至少《我们的浪潮》勇敢的踏出第一步,而只有勇敢踏出第一步,才会有无限未来可能!

  《我们的浪潮》影评(五):潮流小白必看百科全书

  看完《我们的浪潮》第一集,如果非要以评分制来评价的话,个人觉得可以给到8分以上。整个纪录片用第一视角拍摄,通过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来为大家讲述街头文化到潮流的起源,非常适合初阶潮流达人观看,并且对大众的理解程度也十分友好。

  在片中提到了滑板、大众熟知的潮牌、汽车派对等大众熟悉的要素,很容易引发大众共鸣。无论是滑板的炫技还是揭秘潮鞋背后的商业链都帮助“小白”们了解潮流初阶背后的故事和真正的潮流文化是什么。这里不得不夸《我们的浪潮》的制作团队,他们给整个片子一个很宏大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帮助大众用潮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身份,来看待整个时代潮流的变迁,并且从中灌输了“地球村”和“万众归一”的概念。而这个世界观突破了地域界限,超过了种族,包容了各种文化的交融,充分还原潮流的本质,直接拉近了潮流和大众之间的距离。

  在《我们的浪潮》第一集 “来自街头”中,用滑板来破题,充分体现了很多潮流品牌最早兴起于街头,而且每个品牌的态度和故事其实就决定了他的受众和价值。这其实是与大众心中对潮流的“理解”存在偏差。大众眼中的潮流单品往往代表着高价格和强烈的设计感。

  其实很多潮流的跟风者买单品往往也存在这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只看设计和溢价。而真正的潮流OG看的是品牌的主张,毕竟那才是真正让潮牌保值的东西,就好比片子中提到的Supreme,短短两年实现了小众青睐到大众潮流的逆袭。

  James Jebbia的Supreme产品以纽约刚刚兴起的滑板运动为主轴,店内吸引了不少城中有名的滑板好手和街头艺术家常常聚会到Supreme的店面。渐渐地Supreme成为了代表纽约街头文化,特别是滑板文化的街头潮流品牌。

  随后,Supreme的影响力逐渐向外推进,并被英国潮流团体GIMME5带入伦敦,日本的潮流教父藤原浩等人力捧顺利进军日本市场,并得到日本的人气偶像洼冢洋介的极力推崇,从此Supreme在亚洲声名大噪,成为了现在全球潮人必buy的品牌。

  最终吸引众多时尚达人成为Supreme的粉丝,并且愿意真情实感安利给大众,成为自来水的原因不单单是和大牌合作的联名款和限量款以及所谓的名人光环,而是Supreme“需要足够酷才能得以生存”的潮流主张。

  现在的年轻人在追逐潮流的时候,往往一开始是盲目从众的,不会顾及到街头品牌和潮流的内核,而是一开始就追随大众,没有自己的判断,例如《我们的浪潮》中提到了年轻人喜欢大大的品牌Logo等。但随着投身在时尚的浪潮中越久,就会慢慢了解街头品牌背后的文化。例如《我们的浪潮》中夏嘉欢开始只是潮鞋爱好者,后来通过长时间对潮牌和潮流的研究发现了商机,并且实现了自身对潮流知识的变现。当他把爱好变成工作时,对潮流文化背后的内核和用户心理了解更加深入,可以精准的把握商机,并且对爆款单品有更超前的预判。

  在《我们的浪潮》中讲到,街头潮牌的形成其实在于文化与时代的碰撞,就好比现在LA的流行服饰有浓浓的墨西哥裔人群的穿衣习惯。这明显就是种族文化内核带来从下到上的时尚风暴,而现在这股风暴刮到了全球。

  纵观整个潮牌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潮流的崛起其实是文化的崛起,都会便随着“特殊的”变革。正如Amanda Hallay所说:"Fashion is not an island, it's a response."

  正如,女权运动的兴起成就了Chanel、Dior、Prada等当下最一线的时尚品牌。当时的Chanel和街头潮牌一样,象征着一种“新兴”文化的崛起和对当下固有审美进行挑战。

  在那个女性穿裙子才是“正确”的时代,Coco Chanel女士大胆地把裤装推向市场并引领了舒适的潮流。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给了女人自由,将她们的身体还给了她们。”她设计出了女性西装和女性裤装的设计师重新定义了“女性风格”。在20世纪20年代初,她以各式的男装作为灵感来源,将西装样式的服饰设计成女装外套,成功消除了束腰,裙撑,长长的裙摆带来的舒服,解放了工作时的女性身体。

  100多年后的今天,Chanel的解放精神还是没有消弭。在2015的Chanel春夏大秀上,秀场被布置成了巴黎的街景。香奈儿老佛爷Larl Lagerfeld领头,一众女模特浩浩荡荡走来,举着游行牌子,高喊着“make fashion not war”、“History is Her story”、“Boys should get pregnant too”的口号。

  另一位伟大的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经典的女性吸烟装,也是对自由的最好诠释。他认为,吸烟装是女性野心的体现,穿衣不为男人的目光,只为自己的内心。暗示着穿着它的女性,拥有不输男性的强大力量。

  在阐述潮流根源的时候,《我们的浪潮》中一个片段讲述了一位当地见证街头文化成长的潮牌店长的故事。通过店长的经历体现了时尚潮流的内核是文化。而内核本身带来的文化潮流已经打破了时间、阶级、种族的界限,让更多人因为对某种文化和生活态度的认可成为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圈子”。而这个“圈子”区别与很多圈子的地方在于价值认同和包容。这也正是《我们的潮流》记录片整个策划概念的核心,追溯本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潮流其实并不单单是服饰,更是一种文化。

  综上来看,当我们越来越多地从社交网络,所谓的KOL、KOC那里获取“二手知识”时,《我们的潮流》是一本可以追溯本源、展示潮流文化一手知识的百科全书,推荐指数四颗半星。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