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食物真的坏吗?》经典读后感10篇

  《“坏”食物真的坏吗?》是一本由(美) 阿伦·卡罗尔著作,中信出版·鹦鹉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坏”食物真的坏吗?》读后感(一):一本书重塑你的饮食观念

  中国地大物博、食材丰富,八大菜系、山珍海味,造就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舌尖上”的王国。中国人对美食的执念很多来自于幼时的记忆、来自于乡野之间、来自于美食节的一声声吆喝中,犹记得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时的盛况,当着全国人民的面深夜“放毒”,相信那段时间午夜大排档的生意好了不少。

  这种从肉体到精神上对美味的执念,造成了国人认知上的另一个极端:对饮食健康问题的漠视。我们似乎只有在肠胃或身体的警报中,才会想起关于食物关于吃的科学问题。

  (未完。。。)

  《“坏”食物真的坏吗?》读后感(二):给“坏食物”正名

  在新中国创建初期,如何能解决温饱,是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后的今天,温饱问题已经不是我们需要担忧的头等大事,如何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长命百岁,成了我们每天考虑的问题。所谓过犹不及,在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吃得健康这个问题上时,一大波的所谓专家就涌现了出来,红极一时。今天教我们要吃地瓜皮,明天教我们要吃野菜,轮番上阵,搞得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吃。 除此之外,各种传言也让我们对食物的安全充满了恐慌。需要加甜蜜剂才能甜的水果,甚至有说加砒霜能使西瓜变甜,还有浸泡过甲醛防止变质的蔬菜,吃了胆固醇会增高的鸡蛋等等,都让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望而却步。但传言要不要相信,我们要不要远离这些听起来可怕的食物? 正如我们的古话“民以食为天”所说,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作者也抱有同样的观点,“吃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不要让别人用错误的信息或伪科学来剥夺你享受美食的乐趣”。所以,来听听作者给我们的关于所谓“坏食物”的真相吧! 盐是我们食物中的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我们对盐是不是有偏见呢?“吃盐会使高血压升高到不健康的水平”现在几乎是人们的共识。因为中国的美食丰富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其中盐的作用功不可没。甚至各种咸菜吃起来都那么美味。所以每天食盐量控制在6g以内就成了专家推荐的食盐量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但是不是我们应该尽量少吃或者不吃盐呢,2014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以每天摄入3~6克钠的人为基准,每天摄入量少于3克的人比那些每天摄入量超过7克钠的人死亡或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因为含钠过低的饮食与心血管事件,甚至死亡的风险较高有关。对于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控制盐的摄入量,但对于大多数人,不应都谈盐色变。因为我们摄入的许多隐形的盐来自于经加工的产品。所以如果家里做的菜尝起来太淡,我们还是要考虑加一点盐的。毕竟吃饭应该是一件让我们身心愉快的大事,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除了盐,味精似乎也被我们妖魔化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认为味精的,即谷氨酸钠是一种化学物质,可能危害我们的健康。但其实谷氨酸是构成人体内几乎所有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也存在于番茄、奶酪和许多种海藻中。所以不要再拒绝味精带给我们的鲜美的味觉体验了。 关于肉类、鸡蛋、转基因食品、酒、咖啡等等,我们的现有的看法是不是都有失偏颇。看完书中的解释,相信我们可以得到不一样的见解。 对于各种美味,我们相信存在即合理。适量适度的饮用或食用都不必过分自责。因为满足我们的味蕾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坏”食物真的坏吗?》读后感(三):坏食物谬论

  什么是坏食物呢?比如酒,咖啡,味精,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一些食物,并不是完全不能食用的食物,而是在通俗观念上,对我们健康会有损害的食物。而这本书就是告诉你什么是坏食物,它到底对我们身体有何影响?消除我们对于食物的误解。

  比如味精,味精及谷氨酸钠,是一种让食物变得更美味的化合物。关于味精的影响也有很多论点,孤独肥胖还是缺陷多动障碍,都会与味精多多少少沾剩一点边。一听到“化学物质”“添加剂”这两个词,我们就会对于味精敬而远之。 我们摄入的很多东西都是化学物质,包括水也是。味精作为一种食物添加剂,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关于味精的实验性报告研究,谷氨酸不仅美味,对我们生存也是必须的,你不用通过摄入味精而获得谷氨酸,但是也没有错着证据表明味精会伤害到你。那为什么不享受这份美味呢? 麸质,或许你对这个词很生疏,麸质是谷物特别是小麦中的一组蛋白质。在我的理解里,麸质就是面筋,它会使面包好吃又有嚼劲儿,而且它的营养成分也很高,麸质的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麸质能抑制餐后的血糖升高,也能降低胆固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是对于小麦过敏,乳糜泻的患者,就是毒药,也是因为这份过敏,所以我们对于麸质避而远之。如果你觉得自己对麸质过敏,可以去看医生,如果非麸质过敏, 那么麸质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营养品。 我们一直奉蜂蜜为养生佳品,但研究证明蜂蜜并不比蔗糖,也就是通俗说的糖健康,而果糖或者玉米糖浆(即奶茶里会放的糖)与蔗糖相比也没有那么不健康。很多人相信蜂蜜等天然甜味剂会比果糖等人工甜味剂好上许多,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会优先选择蜂蜜。 公众缺乏对饮食健康的理解,不应该全怪在记者和消费者,有时营养学本身也存在缺陷,也没有具体的数据实验支持,容易妄下论断,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的迹象

  在采集数据,实验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研究人员也很难找到长期保持某种饮食习惯的人来做研究。因为在开始几天往往看不到效果,如果他们坚信某种是不起作用,那么肯定就不会坚持下去。而且实验者可以从任何地方获取食物,通常他们不知道是自己吃的食物中含什么,比如在蔗糖果糖的实验中就有许多加工食物添加了甜味剂,如饼干,豆奶等等,我们无法严格长时间控制受试者吃什么,所以得到数据存在误差。研究人员更倾向于在监狱或者精神病医院进行实验,但这关乎到道德问题,所以此类实验很少进行。 对于食物的谬论,让我们对于很多食物产生了恐惧,这本书在于用科学去打败这些谬论,让你可以自如的享受这些美食。

  《“坏”食物真的坏吗?》读后感(四):关于医学领域不可告人的小秘密,卡罗尔还你一个真相

  “科学家和医生经常存在证据不足就行事的过失,也就是在没有充足事实作证的情况下提出建议。大多数时候,他们都试图做正确的事;但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努力可能会适得其反。”

  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在互相掐架的过程中,逐步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那就是在人类出现之初,其实处于一个特别弱势的状态。为什么呢?

  一个人,没有虎狼一样锋利的牙齿,没有豹子一样的速度,没有雄鹰的飞翔能力,没有特异功能也打不过那些猛兽,所以人之初,吃不饱,惨不惨,特别惨。直到他们发明了工具。比如最早的石头和后来的火。因为在旷野里生存,又没有特殊技能,想要活下去,唯一可行的就是想方设法不被干掉,只能借助外物了。

  为什么最先使用石头呢?因为石器起初最重要的功能是敲骨头。

  民以食为天,要生存,第一要义是得吃饱,吃饱了才有力气干别的。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大致是这样的——一头鹿,被老虎摁倒了,你敢和老虎抢吗?所以,老虎吃完,豺狼吃,连剩下的腐肉都得等秃鹫啄食完毕才能轮到人类,最后就只剩一个空骨架了。还能有啥可吃的呢?敲掉骨头吃骨髓呗。

  经过千万年进化,人类从食物链的最低端爬到食物链的最顶端,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吃饱不再是困扰所有人的难题。如今,在不愁吃的年代,人们却还在为吃发愁。为何?

  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健康有营养,人类走过太多的陷阱和圈套,以至于陷入迷魂阵不知所往。疾病的可怕让我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那么吃得健康就是“好”吗?营养学和营养学家、医学专家们解决了困扰人类“吃好”的问题吗?

  看看卡罗尔在其作品《“坏”食物真的坏吗?》里是如何说的。

  要科学认知,不要一锤子买卖

  如果问你健康的食物有哪些,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怎样的等有关健康的问题,你会怎么回答?你会认为鸡蛋、黄油、转基因食品、味精等东西是不健康的吗?是坏的食物吗?你会觉得饮用酒、咖啡、无糖汽水等东西是不健康的吗?它们是不好的食物吗?

  在《“坏”食物真的坏吗?》一书里,卡罗尔为人们认为“坏”的食物重新正名,那些因虚假信息以及没有事实根据的谣传而导致的对食物的误解和偏见,在本书中你将重新发现它们身上所隐藏的秘密。

  比如说鸡蛋。你时常可以看到有人一次能吃下好几个,有人却连一个都不能接受的情况。

  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但也同时富含胆固醇这一令许多人谈之变色的物质。

  胆固醇是一种类似脂肪的东西,它之所以令人害怕是因为一旦进入我们的血液循环后会引发心脏病。当血液中的胆固醇过多时,它会黏附在动脉壁上。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只有保持动脉通畅,血液才能将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重要资源顺利地运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原因,而血液中的胆固醇又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人们理所当然的就会认为摄入胆固醇肯定会导致这个问题,专家们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但是,问题是许多因素都与心脏病有关,胆固醇只是其中之一。事实上,我们需要胆固醇,它不是毒药。卡罗尔这样说道。至于原因,卡罗尔在书中列举的大量资料和实验研究足以说明问题。

  再比如在全球引发巨大争议的转基因食品。反对和抵制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转基因作物“并非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不健康,也不安全。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表明食用转基因作物比非转基因作物更危险。当然这只是卡罗尔根据现有研究得出的结论,至于其真实性,你完全可以阅读之后再做考量。

  《“坏”食物真的坏吗?》这本书并不是一本营养学书籍,甚至不是一本有关怎么吃东西的饮食类书籍,它更像一本科普类书籍。在互联网加持下妖言惑众者变本加厉的当下,阅读此书相当于给人心来一点镇定剂,告诉你,别慌,也别急着否定,健康很重要,但科学认知比什么都重要。

  《“坏”食物真的坏吗?》读后感(五):毫无愧疚的吃“坏”食物

  满天飞的谣言里边,食物相生相克甚至致病致死的占挺大一部分。

  我有印象的第一个食物谣言是大约三岁,看到餐馆卖兔肉,妈妈说这个可不能随便吃,老人们说吃兔子以后生的孩子会有三瓣嘴。不过这恐吓没见效,当时还小,觉得三瓣嘴挺可爱,能像小兔一样快速啃胡萝卜蛮好的。

  后来才意识到,可能以前的人医学知识太少,把遗传的唇腭裂归因到了误食兔肉。现在很少有人会这么联想,可各种看似有道理实则匪夷所思的谣言依旧声势浩大。尤其在一些特别时期:女性的孕期、生病身体不适这类时间,好像一旦不慎,入口的食物分分钟就化为利剑。甚至在中国,有近10%的末期癌症患者是活活饿死的……

  我因为从小外食,养成了很差的饮食习惯,常年以包装食品、加工食品为生,左膝受伤以后运动受限,体重开始不受控制,身体免疫力也出了些状况,就开始格外关注饮食健康了。现在营养过盛,很多人都需要减肥,“管住嘴,迈开腿”,这六个字说起容易,但做到很难,对我来说"管住嘴"尤其艰难。

  之前也看了不少营养学相关的书,这本《“坏”食物真的坏吗?》更是被直接吸引而来的。自知吃了很多坏食物,但愿意改,还可以继续读书学习,多多排雷,活得更健康些。

  看过之后很得安慰,这本就是辟谣书,从肉蛋油盐这些传统食物,到酒、咖啡、无糖汽水这类饮品,有现代大热的味精、无麸质、转基因、有机食品。来双慧眼,分辨哪些是确实有害,哪些是危言耸听,肆意放大危害制造恐慌。

  还蛮喜欢作者的原则,他不厌其烦地分析讲每一种食物对身体的影响,甚至于对心理的影响。聊餐厅里的纠结,选看上去最好吃的,还是选最健康的,似乎最好吃与最健康总不能两全,入腹好吃的有罪疚,啃清淡如草的沙拉又心有不干。这也是我减肥时的写照,但慢慢地,他意识到摄入需要均衡:

  肉蛋油盐原本就是很好的食物,只要适度摄入,再避开工业化产品氢化植物油就好; 酒咖啡无糖汽水适量饮用有益身心健康; 除非麸质过敏,那么没必要以无麸质食物为“健康”指引; 有机食品真正受益的是环境,对身体而言,有机食品没比惯常种植模式下的食物更健康。

  甚至于,如果你有志保护环境,转基因食物对环境更加友好,单位产能内更能有效降低能耗。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给非有机食品背书这章,感觉现在身边最多的饮食迷思就是不断推高”有机食品“,只要加上”有机食品“四个字,任何食物都会变得闪闪发光,作者说其实不。

  先摘录下有机食品的定义: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定义,在种植有机农作物前,土地至少三年不得使用任何违禁物质(在部分合成农药、除草剂和化肥)。肥料必须是非合成的或由得到许可的材料合成的。除草剂和农药必须是天然的或在批准使用的合成除草剂和农药清单之中。种子必须是有机的,基因没有改变过。从妊娠期的倒数第三个月开始,牲畜必须是有机的,基因没有改变过。从妊娠期的倒数第三个月开始,牲畜必须只进食有机饲料,但允许使用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奶牛需要被有机饲养一年,此后牛奶才被认为是有机的。牲畜生病了的话,只能用标准的药物治疗。反刍动物在放牧季节必须至少放养120天,至少有30%的饲料来自牧场。所有动物全年都要在户外活动的时间。

  看起来很简单的术语,实际上定义非常复杂。不但复杂,而且经过斯坦福大学数十年的研究,比较有机食品和常规种植食品,发表在2012年《内科学鉴》的论文显示:

研究人员共找到了223项研究,它们比较了有机食品和常规种植食品中的营养和污染物(如细菌、杀虫剂、真菌和重金属残害)。其中153项研究的是水果、蔬菜和谷物;71项研究的是肉、家禽和蛋;有的研究涵盖了两个类别。就营养成分和污染物两个指标而言,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有机食品和非有机食品之间没有任何显著差异。

  画下重点:有机食品和非有机食品之间没有任何显著差异。

  这本书是32开本小小一册,挺适合上下班路上通勤看的,看着轻松,但能打破不少饮食迷思,看完这本,还想把三卷本的《食物与厨艺》刷完。

食物与厨艺9.0哈洛德·马基 (Harold McGee) / 2013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食物与厨艺8.6哈洛德·马基 / 2013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食物与厨艺8.7哈洛德·马基 / 2013 /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

  不过那几本比较厚重,应该得不少时间了,不过靠着看这些书,避开垃圾食品,我瘦了4斤啦,所以还挺有信心继续看的呐~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