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婆婆

  我有一个好婆婆,好几次,想提笔夸夸我的婆婆,但自己写下的字是那么平面单薄,而我婆婆的好却是那么立体饱满。暑假那会,我看她双手灵活地做着小吃烧卖,赶紧拿出手机,对她一阵“咔嚓”,婆婆不明白我拍她干啥,就说,这有什么好拍的?当时,我有不夸她我惭愧的感觉。

  改名儿的快乐

  先从婆婆的名儿说起吧。婆婆原本叫“张银妹”,可她老对自己的名儿不满意,说这名跟了她大半辈子,人也跟着倒霉啊。这是什么话呢?原来,婆婆的名儿用苏州话叫,听起来好似“人霉”,这对爱打麻将的婆婆来说,简直就是一大忌讳,只要手气不好,她就怪名字。我们都说,本来就是小打小玩,图个开心,输几个小钱就和名字过不去,太没理了。可婆婆不这样想,“银妹”就是“人霉”,所以她一直有想改名的想法,但又碍于是爹妈起的名儿,一直没好意思改。

  在我刚有宝宝那几年,我对生辰八字及手相姓名特别感兴趣,没事我就研究这些,也研究名字。那时,我有一本不知道哪里来的书,上面都是关于人生与姓名的测试,婆婆测试结果是:不改名儿定改姓。看后,婆婆更是不开心,琢磨半天:这是否意味着自己一定要改名字了呢?不改,就是改姓的份了,意思是夫妻散伙啊。虽然婆婆也算是个识字人,内心并不迷信,但她有了下定决定的念头。

  后来,她打听到改名的手续和办理非常复杂,又放缓了进程,好像一切都不着急起来。

  有天,听到婆婆兴奋地告诉我们:名儿改了,真好;名儿改了,真好。赶紧问:改什么了?婆婆笑啊,开心的笑啊,说:是天意啊,真是天意啊。我们听得云里雾里,啥让婆婆高兴成这样了。原来婆婆去派出所领取第二代身份证时,看见新的身份证上赫然写着三个熟悉而陌生的字:张银珠,把婆婆乐得笑开了花。我能感觉出,婆婆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

  后来,婆婆一直觉得这名儿好,具体问她好在哪里,她会说:“你看,自从我叫了张银珠后,想啥有啥,家庭和睦,孩子健康,一家人越过越好,难道你们没觉得吗?”我们听后,自然和她呼应:“改得好,改得好啊。”我知道,婆婆是个对生活容易满足的人,她看见孩子们、大人们都好好的,全家人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是她快乐的源泉。

  婆婆是个美食家

  我说婆婆是个美食家,绝对是我对婆婆的高度赞美。这里的“美食家”特指婆婆是给全家人带来美食的那个专家。

  婆婆烧得一手好菜,一手正宗的苏帮菜,清溜虾仁、响油鳝糊、糖醋排骨、蛋炒银鱼……都不在话下。假使兴致来了,做个“得月楼”的“松鼠桂鱼”也差不了多少。苏帮菜味道清淡,口味偏甜带酸,时间久了难免会有吃腻的时候,但隔不了几天,我就开始想念婆婆的味道。我是觉得,吃遍好多菜,还是婆婆烧得最好吃。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记得刚到爱人家,原本不爱吃肉的我一下迷上了婆婆烧的糖醋大排,中午吃几块根本解不了馋,晚上非得再吃几块,感觉才过瘾。一直有“吃了还想吃”的念头,胃口好得一塌糊涂(注意,不是有喜哦),反正,走进走出就是想吃。那时,因为是刚上门的媳妇,我还算比较克制。没想到,半年不到,体重一下长了十来斤,因为个子小,一下胖那么多,脸都圆成大饼,极度影响美观。后来,我不得不下定决心:严格控制自己的嘴巴,为了让自己不那么走样,必须有所取舍。

  经过一阶段的“猫食”菜谱,终于把体重定格住了。但自己瘦下来,是怀宝宝开始,吃不多,吃不下,胃口极差,十月怀胎做了回纯粹的素食者。后来,我就没再胖起来过,我对婆婆的好手艺也开始慢慢适应,不会再那么暴饮暴食了。或许,这才是最科学的饮食习惯。

  住在弄堂巷子里的都是老苏州,隔壁相邻们喜欢串门聊天,新上门的媳妇会来婆婆这里学烧菜,老婆婆们也可以来学几招,年轻的、年长的都会来吃吃、说说、尝尝,取点烧菜经。同样的佐料,同样的炒素(面筋香菇),婆婆烧来就特别好吃,婆婆成了巷子里人人称赞的“美食家”,婆婆也乐意做这样的“美食家”。

  前阶段,孩子带她同学到婆婆那儿吃了顿饭,害得那几个同学羡慕极了。周六,为了改善孩子伙食,我和爱人给孩子送吃的,就是婆婆做的家常菜。没想到,孩子和她同学早已结伴在那等候,孩子同学说:欣的奶奶太了不起了,做这么好吃的东西。后来,孩子跟我说,三个人回宿舍就一扫而光了。

  近几年,婆婆烧菜越来越讲究了,香菇、木耳等菌菇类干货是一年四季常备的。婆婆说,吃这些东西对身体有益。春季,婆婆烧菜花甲鱼、塘鲤鱼,说这个季节吃最好;夏天,婆婆常烧营养汤:冬瓜、海带、土豆丝、肉末,说清热去火;秋天,吃的就格外多了,红菱、鸡头米、白果一炒,就是道可口的菜,红烧鹅肉,栗子烧鸡、清蒸白鱼、蜜汁河虾……我一想起,就流口水。这个季节,我们全家爱去太湖转转,太湖三白,正宗农菜,都是新鲜的绿色产品。采橘子、买茶叶,吃点便饭,买点花草,白果橘子,太湖螃蟹,满载而归。

  鱿鱼炒茭白、红烧牛肉、虾仁炒芡实、湖南鸡汤,只要我们回去,饭桌上总有,因为孩子爱吃。每年端午节,婆婆忙得腰酸背疼,亲朋好友、隔壁相邻,都爱吃婆婆包的粽子。这几年,我们怕婆婆身体吃不消,都劝她别包了,别太累着。婆婆面露难色,说:“人家也是盼了一年才说一次,真不好意思回绝呢。”婆婆会做包子馒头,绝对干净卫生;婆婆会做烧卖藕饼,卖相绝对一流;婆婆自制甜酱,供不应求……最近婆婆说,要自制香肠、腊肠,说电视里曝光太多香肠有问题,不敢吃。

  每周回去一次,我们除了负责吃,还要顺手带,皆因婆婆的菜太好吃了。

  婆婆是个时尚达人

  如果我的记忆没出错,宝宝出生到上小学,身上穿的好多衣服都是婆婆设计、婆婆裁剪、婆婆自做的。孩子出身的第一个冬天,婆婆为宝宝做了第一件连体的棉衣棉裤,上面还点缀着一个个可爱的卡通图案,比买来的不知要强多少倍。婆婆说,孩子小,要经常把尿,这样穿,孩子不会受凉。看来,婆婆的设计不仅漂亮,而且还很考究。

  有了第一件,第二、第三、第四……就多了起来,孩子长得实在快啊。小号的、中号的、大号的,黄的、粉的、紫的……还有孩子穿的毛衣,都是手打的,柔软舒适,花式秀气,孩子穿上格外干净、精神,往往是衣服刚在身上,隔壁相邻争先讨要的已经在排队了。所以格外遗憾的是,至今未保存一件宝宝小时候婆婆亲手做的衣服,想想留个纪念也是好的。上了岁数的婆婆,踩缝纫机不那么灵便了,我们也不会再要她做这样的细工慢活了,但孩子就是这样穿着婆婆做的衣服活玲玲、美滋滋地长大了,长高了。这些,她都有记忆。

  婆婆还有一个绝活,是织毛衣。长的,短的,套的,扣的,纯色的,花色的,背心,披巾,男款、女款……反正,只要是你说的,她都织得来。各种花式织法,只要她看了,准会思忖出个名堂,我真佩服她的无师自通。一团线,在她手上翻飞不停,不出意外,一个星期一件衣服就好了。最关键的是,织出来的东西穿在身上服服帖帖,做工细致,样式好看,穿着舒适,标准的“温暖牌”啊。

  之所以说婆婆是个时尚达人,还因为她有自己的审美眼光,她看中的东西穿在她身上既得体,又时尚。比如,她也穿紧身裤子配靴子,上身配超长点的衣服,掩盖她的局部肥胖;她也穿毛衣,下配裤子,普普通通,假使出去,她会搭个皮草披肩,一下提升了气质。她把自己整理得干净得体,加上她本来精致好看的五官,微卷的短发,合适的配饰,慈眉善目,看起来像个时尚的香港老太。

  那天带她一起去看皮草,我倒犹犹豫豫,一会嫌这件花哨,一会说那见太贵,婆婆在一边鼓励我,趁自己还年轻、身材好,大胆穿。我买的小皮衣配小短裙,是婆婆帮我一起看中的,她悄悄说,好看得很。当然,我也鼓励她穿件好看的,并把钱一起付了。

  我的母亲过分节俭,一分钱也舍不得浪费,她常会指责我大手大脚,不懂理财;我的婆婆开明乐观,思想开放,舍得为自己花钱,但还不算浪费。有时我会困惑,同时代出生的老人,对生活的态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她善良,为子女不肯赡养老人的事而急着找电视台帮忙,其实她已无偿照顾老人一个夏天;她见不得流浪汉,常常是好饭好菜压满满一碗送给他们;她对被骗经历,常常有自己解释:想想他们也可怜。那天,婆婆和我开玩笑,夸我是弄堂里的“五好媳妇”,我不好意思地笑了,赞婆婆是“全能婆婆”。生活,其实就是这么被夸出美味来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