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斯》经典观后感10篇

  《卢斯》是一部由朱利叶斯·约拿执导,娜奥米·沃茨 / 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 蒂姆·罗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卢斯》观后感(一):,,,

  Amy和Peter十年前領養了來自非洲戰亂國家厄利垂亞的盧斯。現在,兒時曾被訓練做童兵的盧斯,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已經成為了備受愛戴的優異生,他的非裔老師Harriet更對他寄予厚望,相信他能夠成為黑人學生的典範。但當盧斯以一位提倡暴力抗爭的革命家為題寫作論文時,文中的暴力思想令Harriet非常擔心,並偷偷搜查他的儲物櫃,發現了驚人的真相,她最大的恐懼似乎成真⋯⋯

  《卢斯》观后感(二):Where there is a society there is a box

  以下均为本人拙见:

  对于片中“box”的理解,我想引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所下的定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自出生那一刻起就不断被“标签化”。我是作为什么人种出生的;小时候我是谁的子女;长大了些后,我是谁的学生;工作后,我又是谁的员工;结婚后,我又是谁的丈夫妻子……众多的标签就组成了“Box”。片子luce至少被四重标签所定义:黑人,童子军,被黑人老师寄予厚望的学生和被美国白人父母收养的“乖巧懂事”儿子。

  当作为同种族的老师发现了luce的异端,不惜以毁掉其他学生为代价来警醒luce,只为luce能为黑人们“出人头地”。作为白人收养母亲而言,会谈时的谎言是一个很有趣的点,她仿佛在用自身的行动证明着什么。本片最惨的就是老爸啦,没有自己的孩子,还有配合妻子演戏,实惨……

  luce的反叛看似是种释放,其实最终得到的只是double box,只会更压抑……

  哪里有社会,哪里就要“盒子”。在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冲破它的时候,只能迎合。这就是社畜的悲哀!

  看完后,作为社畜的我,真的是五味杂陈。

  《卢斯》观后感(三):看不太懂后的自言自语

  绝大部分时间我搞不清楚 那个女孩被侵犯和男孩吸食大麻被赶出体育队 以及让他们讨厌的历史老师这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但最后大概明白 是那个表面品行端正各种优秀楷模的男孩 做了一个局吧 只因为 历史老师 明明自己也是黑人 却不满 同是黑人的别人做的不够好?(她自己的妹妹 爆发的时候我简直是震惊 对待那个病人你站在那里吼叫calm down注定是没用的啊喂) ——大概很难表述清楚几个人之间的牵制 或者其中的关联已经并不重要 电影想说的是 每个人仿佛都有自己的诉求 或自以为的 或自己认真扮演的生活假象 然而 现实 或是屡屡打破他们对现有的认知 或是 隐藏在演技背后

  maybe 优秀的学生代表腹黑的内心得以满足 会有一个得意的嘴角微微翘起吧

  然而即便是他自己 明明也是厌倦和逆反现有的一切 这个7岁前端着枪的战乱地带的娃娃兵 符合身边众人的期望成为完美典范 但根本不能获得自我认同 里和表的巨大反差让他更为痛苦和叛逆

  “美国”这个盒子 看似一片光明 带来不同的人生 然而亦禁锢了人生

  Anyway 用剧中爸爸的话说:我们的生活不该是政治立场

  《卢斯》观后感(四):家庭信任

  其实,很早就有想写点短评的想法,只是找着各种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懒罢了。但是看了这片后,决定附和男主说的一句台词“从头开始”。 这片理论上能产生的共鸣群体有很多。父母的信任、家庭的教育、师生的矛盾、朋友的情谊、人性的弱点、阶级的写照、种族的区别、政治的立场、导演的艺术、演员的修养、电影的配乐等等这些角度都是可以单独拿出来讨论的,就看你关注的点是什么。上半场,我关注的是父母的信任和家庭的教育。也许和我的经历有关,也许和“心理学投射”有关吧。 回到正题,初、高中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家长是绝对的信任。当这种信任关系受到破坏时,孩子一般的会做类似男主做的事情: 1.家长怀疑什么,孩子就做什么。孩子会抱着反正都被冤枉的观念,等有机会时就偏要做给家长看的想法,最后两败俱伤; 2. 孩子说的什么,家长怀疑什么。男主最初介绍老师的为人及性格时,父母是报怀疑态度的。宁可相信不熟的老师,也要怀疑自己相处多年的孩子。以至于男主下半场黑化做局来验证老师的人品。 家庭信任是一个从建立到破坏再到恢复的过程。就看这信任能恢复几成了。有人说,孩子的成瘾和父亲有关,叛逆和母亲有关,看来不无道理。 总之,这片还是有可取之处,至于什么3.5什么胶片,什么高噪点等交给专业的人去评价吧。 Luce 和lose 感觉有点像,最让我佩服的就是导演把Luce与白斑狗鱼联系在一起。狗鱼的嘴和牙齿决定了它是一种性情凶猛的鱼类,而且是十分贪婪的食肉鱼。徒手抓握狗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这和男主有点神似哈。

  《卢斯》观后感(五):黑吃黑,白操心,旁观者迷

  “黑吃黑,白操心”是豆瓣会员丽花丝宝对本片的短评,太精辟太喜欢了,忍不住借用一下。美国独立电影制作每年总会给人带来些出其不意的惊喜,我相信本片就是其中之一,绝对能排进本人年度榜单前五。有豆友甚至说具备了冲奥实力,虽然我完全赞同,但是很遗憾,尽管本片内容非常具备话题性,一干演员们的表演也都十分精彩卖力,但自年初入围圣丹斯影展后,却陷入了默默无闻的尴尬境地,已经进入颁奖季了在中美两边似乎都没掀起什么波澜(我这篇草草而就的影评居然差点抢了沙发?!),远不及2017年同样涉及种族议题的《逃出绝命镇》所挑起的热度,看样子注定是会继续无声无息下去了。为什么呢?这片子无论是题材立意和演员表演,还有悬念的营造,都比平庸的《绝命镇》不知出色多少!私以为《绝命镇》是表现白人剥削迫害黑人的(这么无聊老掉牙!),所以符合美国社会政治正确的价值观而受到追捧,而本片?我觉得主创已经通过男主的父亲对政治正确不止一次的吐槽挑明了自己的态度,本片就是一部从黑人的角度去挑战美国社会政治正确的影片,当影片的黑人主创(导演和编剧是尼日利亚黑人双胞胎)挑战政治正确,借黑人男主之口对白人圣母婊老妈说我其实不需要你们的保护、你们的保护让我感到窒息时,白左们把控的影评圈还能说什么呢?

  一个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高中生,看不惯老师的自以为是给同学和自己造成的伤害,设了个局,最后成功让校方把这个老师给开掉了,换成白人男主,这个故事完全可以说得过去,但就会是个平庸的故事。把男主换成白人中产夫妇从非洲战乱国家领养的黑小孩,把喜欢自以为是的老师也设定为黑人,戏剧冲突和紧张感一下大增,影片变得看点十足。但这样一部优秀的影片就是被白左评论员们集体忽视,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说一下缺点:不知是编剧还是剪辑的原因,有几点貌似没讲清楚。白左夫妇之前是不是有过一个叫丹尼斯的孩子?男主怎么认识女老师的疯妹妹的?疯妹妹大闹学校的戏码开始前男主上课迟到了,以及之后老师意味深长的眼神,是不是暗示疯妹妹是男主带到学校来的?感觉把这几个问题能交代一下更完美了(也可能是我看的太快没留意)。

  瑕不掩瑜,大力推荐!

  顺带吐个槽:豆瓣首页推荐的最近热门电影能不能加快点更新频率和质量?《波西米亚狂想曲》《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蜘蛛侠》《海王》《飞驰人生》都***上映多久了还挂里头,更不说其中还有《X战警》《阿拉丁》之类无脑的烂片,自己给自己降逼格,也是服了豆瓣了。给像本片这样优秀的小制作多一点露脸机会让大家知道不更好吗? (weibo.com/gogoboyz, blog.sina.com.cn/gogoboyz)

  《卢斯》观后感(六):关于“导演艺术还是表演艺术”我想这片子是一种解释

  这个标题可能有点离影评稍远,后续会有一些对于本片的想法,但我还是很想以本片先来聊聊前几天在推荐新闻里看到的趣事,具体哪个节目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只是一个关于好几个导演怼郭敬明的段落,有人说他的片子只是各种帅哥美女的互飚台词,永远是一张帅脸特写和说不完的情话,期间赵薇导演问了一个问题,“电影到底是导演艺术还是表演艺术?”

  说实话这个问题让我忽然理解了自己对于很多国产电影不屑一顾的原因,不是我崇洋媚外只是被太多走流量圈钱的电影看伤了心。最近一直想更深刻的去理解什么是导演艺术,巧合的是在这个时刻看了本片,刚看完全篇的时候我也有些一头雾水,立马跑来豆瓣看看大家的评论,略微沉淀过后才体会了本片的美味之处,现在也来写出一些个人的拙见与大家分享。

  首先,虽然是剧情片,但它真的拍出了悬疑片的紧张感,在观影时不停的在想是不是下一幕就会出现什么脑洞奇大的超级翻转,影片中虽然并没有明确的翻转,但导演在很多关键节点都选择了留出缺口。一开始觉得导演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省事了,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自行脑补。但现在我觉得这些缺口串联起来才真正的表达了导演的意图。全局来看有很多明显的缺口,是谁去女老师家写的红字?烟花是谁放在讲桌里的?男主为什么说要补偿被校队开除的同学?男主的女朋友到底经历了什么?还是说她说的所有版本都是谎言?等等......

  一开始我觉得这些缺口都是男主做局的一部分,看电影的时候也十分合情合理的就能把它们与男主联系起来,比如红字是让被校队开除的同学去写的,而他自己与家人一起做好了不在场证明,比如烟花是男主找到后放入讲桌并设置了延时引爆,之前夜跑回去学校就停留在了女老师的教室前。比如男主监视了女老师然后伺机认识了女老师的妹妹,并一步步使她再次精神崩溃。还有很多类似的缺口留白。

  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观看电影后把这些留白,脑补成剧情翻转,你会发现真的有无数种可能!!

  版本一 正常理解,男主经历儿时创伤有黑暗的一面,并且苦于营造完美形象有些精神扭曲,献祭了自己的女友,还QJ了她,事后一脸无耻的引导安慰并化身天使。女老师发现了男主的不正常,后被男主计谋做局丢掉饭碗。报复成功,所有人的各种功利心,保护欲,角色立场,冷漠,只关心假象而不在乎事实。都是帮助男主成功报复的一个个环节。而男主高智商的利用了所有人。

  版本二 男主就是个完美好男儿!??因为出身的原因,所有人表面对他推崇备至,其实内心当中都有一份隐藏的不安,包括他的美国妈妈,也在一次次的徘徊犹豫。为什么犹豫呢?试想一下,导演让男主妈妈处于保护,说了女老师没有给她烟花的谎话。那可不可以是男主的爸爸想着既然如此,干脆找到烟花放入了讲桌??男主的女朋友表现的很傻缺,但最后爱爱的时候发现了男主的母亲却用那样的眼神,是不是也可以说她有些扭曲?用软弱的外衣把男主抓在手心? 女老师就是不愿意接受男主可以经历磨难后还能如此完美,故意刁难?也就是说,导演将所有人各种利己的事件通过这样的安排让我们如版本一那样去理解呢?

  关于电影里的缺口留白,真的是神来之笔。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给那些缺口填上一个角色。整部电影表达的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就像台词里说的 盒子,男主被盒子围住了,被体制,被认知,被社会,被政治,被国家。我想女老师所说的那一束光,就是这些缺口留白。男主被别人强加给他的希望与形象压抑着痛苦着,他到底是好是坏?所有人都没有做错吗?

  其实都不重要,电影就是想给观众传达这样的信息,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看。本片有很多标签,战地领养,肤色阶层,青少年问题,领养家庭,教育体制,人权与抗争,很多很多。每个环节严丝合缝了那就是个盒子,这些留白是导演给我们留下的更多可能。他用电影中的所有演员,台词,情节,音乐,节奏。充分表达和贯彻了他的思想,我想这就是导演艺术。

  《卢斯》观后感(七):政治正确

  实际上这个电影的脉络十分清晰:

  卢斯在战区长大,10岁的时候被美国的养父母收养。所有的美国人都想拿卢斯作为一个例子,证明美国民主社会可以改变这个战区的孩子,让他成长并长成一个“成功”的孩子。

  因此,各种社会资源和优惠都会倾斜于这个孩子,同时,社会所有的人都希望他必须成为一个完美的优秀的孩子。

  但是对于卢斯来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和其他黑人或者说其他普通人一样,没有不同。整个经历就类似于一个富人家的孩子,请最好的老师,有最好的资源,被逼活在聚光灯下。类似于“思聪”,老爸给了这么多资源,还不行没道理~却忽略了他是个普通人。但是,卢斯自己并不喜欢,从他不喜欢公开演讲就能明白。

  关于卢斯的女朋友,当时大家只是都喝醉了,然后玩游戏,这个可能在黑人圈子里面很正常。但是,却对卢斯的女友造成了伤害(or Not),卢斯为了自己的兄弟安慰了女友,与女友分手,不想她再被伤害(楼下的另一版本更令人信服,slut女友不在乎的和那些朋友玩,卢斯知道之后比较伤心,提出的分手)。

  然而,这时候威尔森老师出现了,她看到这个情况,对孩子的作为很不满,想要鼓动女孩告发这些孩子,卢斯认为威尔森老师这种做法会让他的朋友前途尽失。这里,威尔森老师占了政治正确,即美国黑人在白人眼里就是一帮混混,都不值一提。

  这时候,就出现的开头的一幕,不知道是谁的烟花放在了卢斯的柜子里。同时卢斯又写了作业认为应该要站起来反抗那些压迫的人。实际上很难说这种反抗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说有“ISIS是恐怖分子”,那么应该消灭,政治正确,然而在所谓“恐怖分子”眼中,美国是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外来者,带着自己目的来的另一个压迫者,应该站起来反抗。威尔森老师代表了美国的政治正确。即战区的孩子,怎么能有反抗的思想?可是,美国人可能杀死了卢斯的父亲,母亲,兄弟,因为他们可能就是所谓“恐怖分子”或者“反政府武装”里的一员。因为被领养的前提是卢斯失去了原生父母。

  这时候,就特别能够理解,美国人,或者政治正确的人,就是想要塑造美国的美好形象,而制造了卢斯,他被逼迫的必须政治正确,放弃所有的一切仇恨,成长为所有人需要的那样。

  所以,威尔森老师就开始使用她的“民主”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侵犯卢斯的人权和隐私去搜查,不做调查就说这个烟花是卢斯的,同时影响卢斯身边最亲近的人,利用他们去向卢斯施压。这是不是像极了现在的美国政治正确的做法,没有理由的关押某些企业的人,非法手段获取所谓的证据,利用对手身边的人比如对方组织内部的独立势力进行施压等等。看似正确,其实就是play dirty。

  另一方面,她也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偏袒卢斯,让别人当卢斯的替罪羊,把卢斯的大麻弄到了德尚的身上,让一个有为的年轻人黯然堕落,这也是卢斯不乐意看到的,他想要保护他的朋友。就如同反抗压迫的思想,在卢斯角度上,也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这里卢斯明白,威尔森老师这样做,不是替卢斯着想,只是为了实现学校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卢斯必须被美国社会改造完美,他不能让外人看来像美国“黑人的整体印象”一样堕落不堪。为此,牺牲一些其他人的人生和利益变的理所应当。

  卢斯的选择很有意思,这个其实是大多人不具备的,首先他先通过交流,口头警告了威尔森,说我喜欢独立日,所谓独立日,实际上是独立战争胜利的纪念日,反对殖民统治!这就是公然的向威尔森老师宣战了。

  报复的动作,片子中说的很清楚,首先,通过FB查找了威尔森老师身边的人,即她的妹妹,决定从她们下手,制造巧遇,诱发其发病,制造矛盾,再把她带到学校。后来又制造一系列事件,包括找人在老师的窗户上写字,让他女朋友欺骗老师,让老师觉得胜券在握,但后来却变成老师被众叛亲离,卢斯利用的自己养父母想要的正确(学校会议中需要保护自己的多年“成果”,回家调查后,养母知道是卢斯放了烟花之后,还强迫养父站队,已经不问事实,只问站队了),校长想要的政治正确(了解事情大概,就不要继续追查事实了,默认卢斯正确),和社会想要的政治正确(校长向老师说,学校也保不了你了,谁让你挑战我们的政治正确呢)。卢斯赢的很彻底,他太了解这一套了。最后,卢斯面对养母,说出了,我就是善于伪装,早知道你把烟花放这里了,面对老师,也承认了就是他干的,最后和威尔森对话的那个场景里的那句that‘s different就是承认了。

  威尔森老师也说了,你以为我们这样的对你是我们想的吗,这个学校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对每个人都有影响。整个国家的政治正确就是,黑人是混混,美国制度优越,一个战区孩子来美国就能成功变好,这不是你我可以改变的,你虽然可以斗倒我,可是依然需要屈服于政治正确。

  最后一幕,也是最悲剧的一幕,主角卢斯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说他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忘记自己的名字,投入一个陌生人的怀抱,假意失去自我,面带微笑,不会再像练习演讲时一般因为回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而哭泣,告诉大家美国就是好,就是可以让我成功。然而内心的他,是跑步的那个,带着仇恨带着愤怒,拼命努力,拼命前行!这才是真正的卢斯,他不是那个美国之光的代表,他只是一个来自战区的普通孩子,努力的保护着身边的人。

  《卢斯》观后感(八):任何社会都是一个盒子,光只有少数人才能触碰

  之所以这样说:任何社会都是一个盒子,是因为没有人能够逃过社会的规训,它是界限,同时也是保护圈,它能够养育,也能够摧毁,不同的盒子养育不同的人。而光,就是盒子之外的光,是一个社会的理想,一个遥不可及的规训的顶点,是标准,是典范,是成功的案例,是理想的化身。

卢斯:从一个盒子到另一个盒子

  卢斯人生的最初十年是在一个战争笼罩的非洲国家度过的,并且其并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因而成为战争之中的童兵。这是那个非洲国家所给予的一切规训的边界,它组成这样一个盒子,卢斯之前的那个人,在这个盒子中度过自己的人生最初十年。

  而后被带到美国,被收养在一个美国白人家庭之中,并且重新起名为“卢斯”,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人生的第二个十年,他重新从一个盒子进入另一个盒子,他重新开始,从一个非洲的童兵变成一个美国的优等生。

  这种转变意味着一种“重生”,但这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人生的“断裂”。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种种变故,种种磨难,然后当我们顽强熬过,我们说“重生”。但对于卢斯来说,这种“重生”并不容易,因为它的“重生”是从一个盒子到另一个盒子,是从一种现实到另一种现实,是从一个黑人世界进入一个白人世界,从非洲进入美国,从战争进入理想。

  这种断裂让他开始意识到“自我”,这种自我正是这种“断裂”决定的。但正是这种自我让他倍感压力,他需要被理解,被信任,但他在美国的这十年之中,在处于他养父母的谨慎保护之中,他完全还没能了解到他所处的社会——盒子的真实状况,他需要空间,需要理解,但却完全没能理解自己的现实处境,所以他对待质疑的那种自我反抗,完全是一种“自我”的体现,他需要证明自己,需要表达自己,但某种意义上,那位老师让他觉得倍感压力。

  更为重要的,他处于另一个人生的节点,走向大学,走向社会,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哈里特:光只有少数人才能碰到

  哈里特所代表的是黑人的理想,她的严苛就代表着这种理想的处境。她在课堂上对政治主张的强调正证明了这个美国社会的现实境况,但校园与社会的的区别也正在于此,校园是理想之地。这是这些身在校园里的黑人学生想不到的,或许他们想到了,但是他们并不能正视这种区别,弱势群体要想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立足,要想碰到光,碰到理想,就必须付出比其他人更大的更多的努力。

  她视卢斯为榜样,但卢斯的作业中的敏感的“自我表达”,柜子里的烟火,诸如此类,这些与卢斯的人生最初十年的联系,以及其黑人的身份,这些都激起了这位老师的警惕,而这位老师的警惕正是这个社会所警惕的,是熟悉这个社会的人的警惕。

  同样她对待德尚的态度,对德尚吸毒行为的举报,直接导致德尚丧失了自己的奖学金,也就没办法再很好地在校园里继续下去。而德尚与卢斯的朋友关系也使得这种惩戒与欣赏的行为之间形成某种敌对状态。

  似乎很难理解,在美国这个社会的情况下,这样的黑人之间的相互依赖与相互敌对状态。但当这一情况放在这个社会的情况下去理解,又有了其合理的解释。对于前者而言,对于哈里特而言,她拥有更大的责任,但不避免要遭受白眼,作为一个成人,她懂得黑人生活的艰难,所以以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黑人学生。而黑人学生,即对于后者而言,他们有的只是对当下的理解,对这个校园里近似理想的环境的理解,相互依赖,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是他们理解的,也是他们当下坚信的。当他们之中的一个人受到赞赏,而另一个人受到惩罚,作为同一个群体之中的他们,竞争激烈的他们同时又相互依存的他们,就这样处于了一个敌对的状态之中。

  哈里特对卢斯的怀疑既是基于其人生最初十年的经历,同时也是基于黑人在美国社会的现实处境;而卢斯对哈里特的不满则是基于她本身教学的严厉以及其对政治主张的强调,其对德尚的处罚。这种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是多元的复杂的,但二者之间更多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不信任与敌对关系,就像所有学校之中都会发生的一样,这种冲突由学生主导,同时也由学生决定其结局。但在老师眼里,学生永远太年轻而难以看清全貌,而这往往就是事实。

艾米/彼特:在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的摇摆

  而影片之中的另两位角色——艾米与彼特,作为影片主角的白人养父母,他们在处理卢斯问题作业时的摇摆状态决定了这一故事的走向。

  作为养育了十年的一个孩子,同时又要尽量避免谈及复杂的政治种族问题,以及尽量避免谈及卢斯人生最初十年的经历,尽量维持一个家庭的完整性,给予卢斯支持与保护。这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正像影片中这两位所谈论的那样,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活,去给予卢斯一个更好的生活,他们希望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但是哈里特找到卢斯的母亲艾米,艾米并没有直接了当的与卢斯说清楚问题,使得这种问题从卢斯与其老师哈里特之间的不信任转移到了父母与卢斯之间的信任问题之中,艾米的软处理让卢斯重新找到了老师哈里特处理问题,但却得到了另一种更为不信任的结果,这一切都源自于那篇作业,那袋火药,以及那种在老师面前表现“自我”的勇气,这种勇气表现地就像是挑衅与炫耀,危险又无知。

  这之后哈里特又找到了卢斯的父亲彼特,而卢斯的父亲用自己的方式直接了当地与卢斯面对面对峙,质疑他,使得这种不信任升级,而母亲不去找卢斯了解情况而是去找他的一个好友,这又导致了另一层面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源自于一种对卢斯的保护,但这种保护又让他倍感压力,因为表面的风平浪静,内在的怀疑与质疑之声却是此起彼伏。这一切在他的眼里就是哈里特的原因,他策划一场报复,同时也是一种对德尚的补偿。

  这种补偿是对自我空间的维护,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对于年轻的他来说至关重要。他需要另一种理解,另一种不同于家庭,不同于学校,不同于老师的,所有一切之外的对自我的理解,所以他别无选择,他需要朋友,需要能够理解另一面的他自己的那些朋友。

  他在寻找一种完整的自我感觉,他的断裂感,源于他自己的可怕的童年经历,也源于他身处美国的黑人身份,更源于他优等生的身份。

  最后他会获得母亲的原谅与信任,并重新开始,因为他最后一定明白了自己的年轻无知,自己的鲁莽与任性,同时也懂得了自己现实生活的艰难。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治口号很简单,生活却很难

  政治口号,所谓的政治正确。这种正确之下的某种强制的“理想”,正在牵制生活的正常节奏。美国社会正是这种境况,从年初的《绿皮书》,到这部《卢斯》,黑人的境况从一个黑人音乐家到一个少年,一个是活成自己理想的人,而另一个则是仍在自己理想之路上的年轻人,它们让我们看到了两种不一样的人生阶段。但重要的是不管如何,社会就是那个很难改变的盒子,它狭窄,拥挤,强大的塑造能力甚至能够改变一切,能摧毁一切,对于黑人尤甚。自然,能够够到光的人少之又少,能够达成理想的人少之又少,你需要不断努力,一刻都不能松懈。对于那些弱势群体尤甚。

  政治就是这个盒子一样的社会对盒子之外理想之光的规训,就是一条缝,一束光,它不可或缺,但对盒子里的所有人来说又是那么有限,因为总有人距离光近一些,有些人距离光远一些,你得拼命挤过去,还需要提防盒子里各种黑暗的侵袭。活着很难,对于那些弱势群体尤甚。

  当然,弱势强制的分类本这只是一种相对论。个人的生活只有个人才能懂得。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