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东还》读后感10篇

  《西迁东还》是一本由龚静染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迁东还》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那段聚光灯后面的故事

  10月份极度繁忙,以至于都没有太多好消息可以跟家人朋友分享,整个人每天也都是处于撕裂的状态。唯一的好消息似乎也就是那天在报名截止前半小时报名并意外获得赠书吧。

  当时看到关键词就是——抗战、后方、四川后方这几个关键词。这些年一直有关注川滇的抗战故事,无论是川军团亦或者远征军,都很是感慨他们的不易与伟大。拿到书之后仔细看了下简介才发现更多讲的是民国时期文人的颠沛流离中坚持学问的故事。

  有点意外,可能是报名时未仔细看相关信息,这类题材并不是自己了解储备较多的。不确定自己能否看懂;

  有点感慨,诸位先贤能够在那么动乱的时局下坚持对文化的追求并发扬光大,是我辈需敬仰的,尤其是“文化”这类略虚无层面的。

  全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似乎还是在故宫文物南迁途中的不易,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有去看过馆藏,遥想若没有诸位的努力,我们的传承将会中断,诸多历史的见证物将毁于战火。无论是马衡院长还是运输文物的普通司机,向前辈们致敬。

  对全书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则是作者的严谨著书态度,文末的诸多征引资料传递出来的客观详实的信息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所缺少的“认真”。

  值得被更多喜欢和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人所推崇。

  《西迁东还》读后感(二):抗战时期教员薪资的演变

  获得赠书一本,谈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在大后方的生活的,由于我对这个专题不甚熟悉,那还是来谈谈抗战时期后方教员的薪资演变比较好。

  全面抗战前,大学教授月薪可达到300至500元,生活优越。低级教员的月薪仅在40至160元之间,不同教员群体的收入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战争的爆发导致的恶性膨胀,大学教员的薪酬待遇每况愈下,在1942年前后,大学教授的薪津仅相当于战前的10至20元。但广大教授还是凭借爱国热情,虽对政府多有不满,但总体上还抱有通过政府救助共渡难关的心态。饱受生计困然的中央大学全体教授在大公报上发表致全国大学教授书,在这份宣言里,他们站在国家教育立场上,尊重国家政府之地位,拒绝了美国援华救济联合会对中国大学教授的生活援助。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甚至提出辞职绝食等方式来和政府共度时艰,爱国热情可见一斑。

  由于这种苦撑心态,一方面是知识分子对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社会政策的普遍不满,另一方面是爱国热情导致的共克时艰苦撑待胜的心态维持。战时国民政府发放教员的薪酬从以前的固定基本薪资为主转变为不固定的津贴为主,而津贴则是和教授等级和受欢迎程度等不同方面挂钩,所以导致战时教员收入差距甚大。而在战争结束后,这种苦撑心态也随之结束,对国民政府不满的心态呼之欲出,尤其是那些未获得足额津贴维持生活的教员教授。他们如闻一多等在战后发起了对国民政府的抗议不满和抗争,成为所谓第二敌后战线的渊源

  《西迁东还》读后感(三):【豆瓣鉴书团】文人风骨

  作者出生于川南,以自己的家乡为中心,串起了一些大师名家在抗战期间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因为时局紧迫,许多著名文人在抗战时期搬到当时的后方—四川来避难。在乱世中依然继续着自己的办学与研究的理想。而作者通过走访后人、探寻遗迹、查找档案、收集资料等方式还原出了那些巨匠们最为真实与动人的一面。

  有的像马一浮、熊十力这样的人,在四川依然过着苦行僧般艰苦的日子。不忘初心,牢记理想,始终秉持着自己的追求,去开展学校的建设工作,为社会为民族培养有用之才。

  也有像叶圣陶、竺可桢这样的人,虽然时势动荡,也不改其乐。虽然背井离乡,但是仍然在这些小城里找寻到了自己的乐趣:美食、美景、爱情以及朋友。

目录

  作者文笔上佳,娓娓道来,引用不少资料,具有较强的可信度。但是不拘泥于史料,也对各个人物的性格作了出色描摹。

  最令我感慨的是,人们常说“文人相轻”,可是文人之间也不过是秉性不和或是道路不同罢了,少有谋财害命之事。同政客间的尔虞我诈相比,这点矛盾又算得了什么呢?与他们的成就相比,这点碎事又算得了什么呢?自古以来,知识分子与大众间就有一条无形的沟壑,这也常常引发人们对读书人的胡乱猜测。但是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望和对真理的不懈探索。以此自勉。

  :腰封上面说附送地图,可是我没找到地图在哪?如果有地图,可能理解会更加透彻罢。

  《西迁东还》读后感(四):〔豆瓣鉴书团〕之《西迁东还》

  三星半

西迁东还8.5龚静染 / 2019 / 天地出版社

  本来以为写得是西南联大的故事,但却不是。诚如其副标题所言,书中所描写的是“抗战后方人物的命运与沉浮”,然而,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书中所提到的人物大多被时代所淹没,对于他们的事情,我并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过,因此很难产生共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绝对是一部诚意之作。书中黄海社社长李烛尘在《我的黄海观》中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大海茫茫,孤舟奋斗,而把持舵柄之人,以冷静之头脑及纯洁之理智,稳撑快航,既不为狂风暴浪所憾摇,亦不为龙女水魅所诱惑,为求真理而牺牲,愿为航海者作一活动之灯塔。”国民的思想自由与人格独立才是一国之脊梁,一国之未来。

  《西迁东还》读后感(五):沉浮百年,打捞思想者的往事

  《西迁东还》这本书讲的是抗战时期的一段流亡史?什么是流亡,就是有家不能回,就是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抗战军兴,地处西南的四川就成了最大的后方,大量沿海东部的大学、研究所纷纷内迁到宜宾、乐山、峨眉山等小城。这本书就是以15个人物为纬线编织而成的抗战时期流亡四川而坚持学术教育,民族文化保持的知识分子的播迁史。

  与《南渡北归》不同的是本书作者更加重视档案资料的挖掘,以非虚构的姿态调动材料,以适度的文学色彩来润色文本,为读者呈现出了尽可能真实、复杂的历史面貌。

对生死看的很淡,对文化看的很浓

  第一部分“乱世问学”写了三位大家在巴蜀蛰居期间的人生起伏。马一浮这一篇的引子是从1935年的一张寻人启事而写起,倒叙其生平,显得另有几分悬念。马一浮的家庭的不详的介绍也给读者一种不妙的心理暗示,渲染了乱世学者的坎坷际遇。作者之所以花若干笔墨去写马一浮寻找亲人这一插曲,其实主要是因为他的家族与四川有着很深的渊源。这里也是龚氏草蛇灰线的铺垫之笔。“入蜀之志,怀之久矣。”成了故事的核心,马氏三代人在蜀地为官、治学、家居,这个家族与四川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镌刻了复杂的记忆,由此也呼应了本书“西迁东还”的主题,凸显出马一浮个人际遇与时代、家庭的因缘际会。

  作者对马熊之交着墨较多,也涉及到他们的分歧。初时马一浮和熊十力相见甚欢,但作为知识分子二人的意见并不一致,所谓熊主变化而马主变中见常,龚静染因此推测两人的分歧早有迹象。随后在复性书院的一系列办学方针上二人开始产生分歧,大抵熊十力更为变通。 根据这些资料,熊十力在复性书院的离去,也许更多是由于思想上的不同。 作者下结论十分谨慎,并不妄加猜度,这也是本书的精彩之处。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熊、马二人都是由大志向的文化精英,他们的分歧并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或者意气用事,而更类似于古之君子之争,是一对诤友。

  :濠上春秋一节写的很有温度,以白描手法刻出一个颠沛而坚定、困惑又不屈的儒家知识分子的形象。总之细节处见功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大概就是马一浮这样的人吧。

  熊十力在马一浮之后,可以一并阅读。熊十力奔波本生为了创建哲学研究所,黄海化学社的民间生存到最后消失,熊十力先生婉拒国民党当局给的经费、痴迷讲学、汲汲旧学和马一浮先生本是知己。在时代的洪流中,也在小城办学,但他们心心念念的中国数千年之传统文化、旧学根底却无可奈何花落去,这就是时代的无情,也格外发人深醒。熊十力的个性借助他的学生的回忆跃然纸上,骂人、婴儿之笑、激情似火。只是哲学之火在那个激荡的年代注定无法燎原,甚而有被风雨浇灭之危险。

  无论是南怀瑾的拄杖、芒鞋式的清修,还是叶圣陶在异乡的喜宴,亦或是竺可桢在峨眉山中的感情,都是百味杂陈的陈酿。人文精神在乱世之中璀璨发光又逐渐黯淡,中国数千年之文脉在貌似单薄、孱弱的知识人身上传承,步履坚定,背影寂寥。他们是面壁者,是盗火人,也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我们需要好的文字来打通古与今,土与洋,前贤和青年的隔阂。我们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彳亍,沉思、挑战和超越。知道来路的目的或许就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时代的溪流的流向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应对。一切,都在变化和守常之中。

  《西迁东还》读后感(六):【豆瓣鉴书团】《西迁东还》简评

  国家不幸诗家亦不幸,书中人物命运浮沉,读者悲悯之余,亦能追思风骨,鉴古知今也。

  本科曾览《南渡北归》,初秋读罢《夹边沟纪事》,如今又看《西迁东还》。近代以来国家不幸诗家亦不幸,书中人物命运浮沉,读者悲悯之余,亦能追思风骨,鉴古知今也。

  如果说《南渡北归》试图总览抗战之后知识分子身世浮沉全貌的话,那么《西迁东还》就是围绕乐山这一座城,通过其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小见大。这也正是作者在序言中写到的:“小人物才代表众生之相,才能体现真实的人世”(序言IV)。在见惯了各种宏大叙事的作品和宣传后,这种在小处见真情的写作方式尤能打动我。

  过去关于抗战后方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学书籍通常集中于西南联大,而对乐山人物则着墨甚少。作者通过走访、档案、回忆录将抗战时期发生在乐山的人、物、事拼接重新呈现给社会大众,这本身便是一桩功劳,亦是值得一读的原因。

  读完这本书总共用了两日,有效阅读时间12小时,用时之少超过我的预料,按照往常经验,完成这样一本三百余页文学书籍的阅读我至少须耗时三天。这样快的速度不得不说要归功于作者把厚重的资料写“薄”了,没有旁征博引掉书袋,而是在适当的取舍之间突出了易读性。这对于经常阅读社科理论性文献的我来说体验尤为难得。

  虽说书中各章通常以一个人物命名(最后一章例外),但是每一章并非单纯写章节名称本人,而是以这些人物在乐山的经历为线索,串联起众多人物,使全书呈现出群像剧的效果。这样的安排绝不仅是由于资料限制,更反映了作者的整体性把握:“他们并非仅仅是单个的人,而是一个群体,有相似的时代命运和人生际遇”(序言I)。

  讲罢优点,也不得不提到这本书的缺憾。首先第一部分“乱世问学”三章中的人物马一浮、熊十力、南怀瑾都是中国哲学大家,三人并置应当是有意安排。他们西迁的经历对于其学术观点的形成和变化有哪些影响,是值得特别展现的。作者虽然意识到了一问题,但是展开的远远不够,现有内容或许能够满足一般大众,但是对于这些人物有所了解、对其学问感兴趣的读者而言则颇为遗憾。与之相反,凌叔华一章在这方面就做的较好。

  其次由于作者试图以点带面,通过每个人物延展出其他人物,因此在部分地方取多舍少,冲淡了每章中的主要人物。如叶圣陶一章,由杨静远至齐邦媛再至静琛写乐山之迷人(p72-p76),这三人与叶圣陶本人牵连不大,却在一章中占据篇幅不少,令人有离题之感。

  最后是一个细节问题,文章中大量出现地名和建筑,虽有文字描写但配图甚少,若有图片辅助当有助于读者对于地理的把握。

  综上我对本书的评价是3.8/5。若友邻对此类话题感兴趣,则本书值得一读。

  最后再补充一段题外话,蒋叔岩一章中有一位重要支线人物张腾辉,“性情豪爽,做事干练,有须眉之气”(p193),抗战时于公曾任保育院院长,于私曾祝好友脱离危难。最后在三反中因为此前任职于民国政府,没能逃脱“暴风骤雨,跳楼身亡”(p193)。这让我想起幼时听爷爷“道古”(讲过去的事情,如神话传说、自身或熟人经历),他也曾在三反中被打倒,而这段经历如今听起来则只能报以苦笑:他当时因公到村里下乡,吃住在村队,需要把粮票交给村里。当地官员(不知那会是否叫村支书/主任)想多要些粮票(下乡每日交多少粮票到村里有定额),被拒绝后便以未交粮票白吃白喝为由将其告发。期间有司多次讯问试图坐实罪名,但是爷爷坚决否认,便被一直关押,直到三反结束才被放出来,此时他已被关押了近一年之久。他说起这事情来总是轻描淡写,只提到自己被关押期间奶奶十分惊恐,探监反需被爷爷劝慰。如今我回忆起这个片段,方能体会当时艰险之一二。

  《西迁东还》读后感(七):龚静染:真实的历史不应该被刻意压低或抬高,我们需要的是平视的历史

  乐山,以乐山大佛闻名于世。在抗战时期,虽然也遭受过倭寇空袭,但由于偏安四川盆地西南一隅,与日军的敌占区和抗日前线相比,总体上还算宁静安详,很多教育机构或者民族企业避难于此。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虽然乐山成为了避难城市,但在国难当头之下,这些避难的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并未消弭斗志,他们在艰难岁月中,坚持著书立说、大兴实业,展示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与风骨。然而,这其间发生的很多故事,却尘封在古旧的档案中。

  为了还原这段真实的历史,在乐山五通桥长大的作家龚静染,遍查各种资料和档案,搜寻出马一浮、熊十力、范旭东这些人物,在避难时期的历史行踪,写下十五篇历史随笔,结集为《西迁东还》。在这些历史随笔中,龚静染既突出了宏大历史中的细微之处,也呈现出辉煌成就里的真实人生。

  在该书序言部分,龚静染写道:“真实的历史不应该被刻意压低或抬高,我们需要的是平视的历史。”为了创作自己心中平视的历史,龚静染通过自己精炼的文字、精致的文笔、精巧的文思,将各种真实的史料,组合成生动的画面,而他自己,却又仿佛置身事外,冷眼旁观。龚静染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通过品读《西迁东还》,感觉他至少把握了两点:

  一、不进行主观臆测

  《西迁东还》第一篇,讲的是马一浮的故事,提到了马一浮与熊十力之间的友谊和分歧。两人在1929年相识之后,经常书信交流,成为好友。抗战之后,马一浮在乐山创办复性书院,邀请熊十力前来讲学,而熊十力到乐山不久,遭到日机轰炸,住宅被焚,左足受了轻伤。马一浮因为忙于其它事情,并且认为熊十力伤势并不太严重,所以没有尽到“调护之力”,让熊十力感到自己没有得到尊重。结果,没过几天便拂袖而去。

  大师之间的瓜葛,有时在常人看来,很难理解。记得金庸先生去世后,李泽厚应邀为《明报月刊》写悼念文章,回忆起早年出国,到香港去见金庸,金庸给了6000美金,但李泽厚认为太少,不仅没有要,还为此耿耿于怀20多年。这篇文章问世后,引起了网友热议。当时,有网友分析,或许是李泽厚认为6000美金,配不上自己的身价。

  但是,历史写作和网络评论不同,对于过去事情的真实还原,永远是历史写作的命脉所在。由于对历史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已无从考证,所以,写作历史随笔,最重要的是展现客观存在,而不做主观臆测,龚静染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对马熊之交的决裂,龚静染还做了其它更多的铺垫,一是两人初次相遇,虽然相见甚欢,但也已显现分歧,“极论常变之理,熊先生主变,马先生则主变中见常”;二是对创办复性书院的目的,马一浮认为书院应穷究义理之道,而熊十力则主张学以致用。所以,根据这些资料,熊十力在复性书院的离去,也许更多是由于思想上的不同。但是,对于这一点,龚静染并没有下出定论。当然,除了当事人,也没有人能做出定论。

  二、不进行道德评判

  在《凌叔华: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里,龚静染对凌叔华的情感历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凌叔华出身于名门豪族,与林徽因和冰心,并称为民国“文坛三才女”,与她的才华相比,同样引得世人关注的,还有她的感情经历。她曾与徐志摩有过一段恋情,之后与陈西滢结婚,然后还和武汉大学的外教朱利安·贝尔发生了婚外情。

  当朱利安刚到武汉时,陈西滢对他进行了很好的照顾,但是,他却与凌叔华发生恋情,陷入强烈的情欲中。而且,这段婚外情,不仅陈西滢自己,很多人也都知道。后来,朱利安被迫离开武汉大学,但凌叔华却还是与他藕断丝连,直到1937年春天,朱利安在西班牙马德里保卫战中,遭遇炸弹袭击身亡。

  即使朱利安死后,凌叔华还和朱利安的姨妈,著名的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保持通信联系,一直到伍尔夫1941年自杀身亡。或许受伍尔夫《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的影响,1943年陈西滢赴英国工作后,凌叔华在乐山万佛寺旁建起一栋小楼,可以远眺岷江、大渡河和乐山大佛,开启了一段自由的恬静生活。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现在,才女和婚外情这两个关键词,足以让此事登上热搜。至于是冲破封建思想桎梏,追求真爱和幸福;还是罔顾传统道德伦理,背叛爱情与良知,都可能成为网民议论的热点,甚至进行人肉搜索,实施网络暴力。但龚静染对于这一切,只是娓娓道来,通过陈小滢《回忆我的母亲凌叔华》、叶君健《陈西滢和凌叔华》等史料,将事实呈现出来,至于谁是谁非,并不作出一句评价。

  为创作平视的历史,龚静染还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在《黃汲清:寻找黑卤》中,他通过几十封信进行拼接,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将历史的真实性,最大程度的还原出来。龚静染的这种写作方式,与当前一些调侃式,甚至恶搞式历史写作,形成了鲜明对比。两相比较,无疑创作平视的历史,更符合历史写作的初衷。

  《西迁东还》读后感(八):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这是一本不愿与太多人分享的书,因为材料丰富,每一部分又各具天然的巧构,足可以做戏剧的材料。

  书中夹带了一张当地档案馆所集的古旧地图,非常耐玩。本书亦在这张图上,伸展线索,围绕乐山一座小小五通桥,组织起十五本古旧动人的小册子(十五个小章节),如此草蛇灰线,有如水浒之人物连环,竟串起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经济,人文,学术小史。

  中国历有磨难,人在不得意的山川间遇见了久已封藏的历史,久已封藏的历史也遇到了不得意的人物,由此,两厢焕发光彩。

  为什么人文遭遇流离磨难,总能在落魄处寻道慰藉?

  也许是国史太过丰富,不起眼的小山川下,把身家交付,将性命寄存,如此托付,足手考之,便会有别样的发现、不同于惯常思维的发现。

  每一次贬谪流离,也是一次焕然的重新相遇。

  所以,作者在历史尘埃间的发现,如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说,“我于是常常拔它(何首乌)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难道是一种顽童的工作?

  是顽童一般好玩的工作。

  例如,书中所记的细碎光芒:

乌尤寺下有一个小河沟,外与岷江相连,当地人称之为麻浩。“浩”是古蜀语,小渔港的意思。……早在东汉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的频繁活动。马一浮到了这里后,将此地称为“濠上”……“在下州小邑、穷乡僻壤中,田父野老、痴男怨女底生活,都是传叙文学底题目”(朱东润《遗远集叙录》)“云易幻,水难停,百年销得几瞢腾。疏棂小几茫茫坐,翻尽残书眼翳生。”(刘永济《鹧鸪天》)……买舟渡江。江水已涨,沙滩俱不可见矣。既登岸,墨与三官以人力车徒步,阳光不骄,徐徐而行,不热不疲,至凉桥,折入登山小径,昌群迎出。既入白云庵,憩坐闲谈无拘。昌群夫人入厨治菜,墨助之。三官与昌群之诸儿登山采映山红。十二时聚餐,共尽大曲一斤。食已再谈,四时始下山,大家步行,买舟渡江而归。

  最喜爱书中记载一次川中无月的赏月:

  《壬午中秋邀敬生允明立民星贤集濠上看月月不出而遇雨作此自嘲并示诸子》:

人生百年驹过隙,几年能见中秋月。友朋况在乱离中,寸田尺宅皆沦没。劫火大千坏不尽,清光三五圆更阙。澄江一道净如练,虏旅千群气终墨。去年独坐观天根,今年朋来探月窟。日中见斗等丰蔀,大山出云每飘忽。白云苍狗翻手异,赤眚青盲竟何别。

  无月赏月,更能赏出别样情致,令人难忘。这样的夜晚,让我想起苏轼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两个赏月之夜,同是慰藉中国文化人的良夜,一个正形,一个负形,相合为一。关于“正形”的赤壁之夜,曾作这样的记载:

  这是历经多少苦难后的宽广、自在、从容,以一瓢文字,舀向宇宙,复层层渲染宇宙的广大与美,是东坡所戒的,文字和想象的魔力,汩汩而出的创造力。此刻说理不重要,他在一片天歌神行中浩荡言说——又类于戒烟三月后猛嘬一口的快意。这是千载的人们所想望的一夜。历史停下来,等这个文人把竹杖放在一边,慢慢系芒鞋的带子。这个人用细细勾勒、奇幻无比的过往,文明,黑暗,风,精灵的夜游,满月的欣喜,告诉你无须惧怕,一切失衡终有回答。告诉你纵令时流如此,我仍印证你心。

  这个夜晚是一本古册子的书脊,古中国这本书因这书脊而挺括起来;这夜晚是一切时代的注脚,当一个看得懂方块字的人失意彷徨的时候,斯夜会不期而至,抚慰心灵。这夜晚丰赡华美,涌动妙想,是所有的夜晚,所有可能性的合唱。这夜晚是此夜。时代在飞速地迭代进化,驳杂美妙之物源源不断地涌现洞见。至微的微观和至大的宏观领域,无限可能性对人类敞开怀抱。让此夜延长、更延长些吧。

  还有“太和全”的宅院也颇有趣:

据贺宗炘老人给笔者讲述,由于"太和全”太大,她们小时候玩捉迷藏的游戏都是要划定区域的,不然在如此大的院子中,一旦藏身,根本无法找到。她还讲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个小偷想进入“太和全”行盗,但他听人说这个院子像迷宫一样,没有人引路就算进去了也出不来,更何况是晚上。但“太和全”的诱惑太大了,他可能是太想进这个豪门去干上一笔了。小偷很狡猾,想了个绝妙的主意,他在自己经过的地方都点上一根香,这样就可以沿着红色的香头自由行走,精心策划之下,一切看来是天衣无缝。但不巧的是这天晚上有个丫鬟起床上厕所,结果发现丁香头。这个丫鬟也很聪明,她没有声张,只是把其中的几根香头掐灭,小偷看不到香头如入迷魂阵,当然等待他的是天亮后束手就擒。

  真是个“御风术好误兵家”(书中记载的马一浮诗);然而,

  “太和全”,太完美和太完全。

  所以不久长——

2005年,笔者道“太和全”去看的时候,庞大的建筑群已经不见,拆的拆,占的占,荒的荒。但在剩余部分中还能看到一面高大封火墙、一个曾经的戏台——“不系舟”(“泊戏舟”的谐音)、一座比较完整的天井和楼堂,以及几段尚存的围墙,其余的皆不存在了。偌大的“太和全”建筑群被保留的不到十分之一……

  读至《凌叔华: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内容涉及她和伍尔夫一段少人知晓的通信往来。

  初读以为是自问。向下读,居然有伍尔夫的回信:

“我唯一的劝告——这也是对我自己的劝告——就是:工作。所以,让我来想想看,你是否能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本身就值得做的工作。”

  这种“抵抗苦闷”的写作到今日更显出其价值。

  亦是所谓“每一次贬谪流离,也是一次焕然的重遇。”

  万方多难,五通桥上,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西迁东还,何去何从?

  丰富的故史中存在着诗样的迷阵。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