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台湾》观后感10篇

  《过台湾》是一部由郑宏志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台湾》观后感(一):台湾通志

  欧洲去北美的那帮移民狗真他妈连满清都不如!对台原住民的土地是保护还给他们租金。。他妈那些伟大的美国先驱们就一个杀。。。。虽然每集一个主题但是内容编排的有点乱像第八集讲到林朝英再讲一个比他小40岁的逼样。。最后又讲到林朝英。。。你要么按时间顺序讲要么按事件来讲。。感觉是献给台湾移民和对台湾贡献过的人的。。。第九集看的顺畅。。。10集刘铭传可以的。。。第九集开始就看的都很顺畅了事件的线路明确。。。之前讲民间的事情都太碎了看的头都涨。。。整部看完所有人都对台湾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非常有价值的地区历史纪录片。。。最后奉上一句日本狗我操死你们的妈!

  《过台湾》观后感(二):多一分理解,相信美好就快到来了

  抛开zz因素,着眼到历史长河中去看,突然就理解了台湾人的那种焦虑,虽然除了高山族的原住民,其余祖先都是从福建广东一带迁过去的,但自始至终,台湾人就没有真正掌握过自己的命运。似乎总是每隔三五十年,整个社会就会发生政权转移和大动荡,成为国与国,政党与政党之间的斗争前线,不能说是牺牲品,但也的的确确造成了台湾人没有归属感这一事实,直到现在也是一样,所以他们才拼了命地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吧。

  当然,还是希望见证历史的时刻早日到来,毕竟,两岸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只是人们分离了太久,要在情感上重新建立联系,虽然很难,但我相信快了!

  《过台湾》观后感(三):台灣人看"過台灣"修正

  原文被河蟹了

  理由為:内容因为含有社区指导原则不欢迎的时政或意识形态内容

  我反過來寫好了

  以下為修改過後:

  感謝祖國統戰部費時八年的心血拍攝台灣的歷史,深深感覺祖國的用心及溫暖,祖國的關懷之心,我感動到潸然涕下。

  在沒有看過這部紀錄片時,懵懂無知的我猶如被圈在羊圈中的羊一樣被灌輸台D的邪惡思想,這部片啟發了我的中國心,了解到中國的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民族使命、民族大業。

  中共是一個偉大的政黨,中國式的民主才是中國人民該有的,看現在的中國經濟發展多為強盛,我呼籲台灣人民立刻心繫祖國,拋棄邪惡的美帝投身祖國懷抱,為祖國的統一盡一份心力。中國萬歲萬歲萬萬歲!!!!

  《过台湾》观后感(四):一部纵观台湾发展历程的好片子

  引经据典,文献书籍、学者采访,民间传说,很多地名也都很有意思,

  一百多年的两岸历程再现,一路上有和平有屠杀,有昌盛有衰落,有胜利有阵亡,有压迫有反抗,亦有无数次去去回回。

  乱世本无是非知错,时代的悲剧让人无奈,如今海峡关系紧张,但历史不可磨灭,曾经大陆人的脚步已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当年是他们舍弃家园着这片热土上开垦、种植、建设,兴修水利,造福后代。

  曾几何时两岸人民互通无阻,也曾为反抗日寇而独自战斗,大敌当前时一起团结抗战,而当今和平盛世关系却如此严峻,只是为曾经那些时刻牵挂祖国的“念台”们、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的先人们感到惭愧,希望两岸同胞的心可以不被个别党派所支配。

  民心所向,才是胜利之本。

  《过台湾》观后感(五):认同和承认的确认:了解台湾,反观自我,不可绕开的视角

  第三集: 郑氏政权反抗清廷的主要原因,是不想剃掉头发。这与《叫魂》一书中的描述简直不谋而合,政权的合法化,是需要外在形式感的,那是一种服从、认同的表现。反过来讲,自我的意义和承认,往往就是那么不堪一击。

  第五集: 垦荒这件事情并没有被台湾特别强调,一来,他与中国中心论极强关联,似乎意味着父子、祖先之义,象征占据、占有,有强烈的历史意涵;二来,那与“殖民”一词密不可分,有着强烈的归属关系。分隔来讲,大陆东南沿海也有许多小岛,有些岛屿的垦荒被宣传成“垦荒精神”。这当然是一种时代号召和回过头来的政治褒奖。可反过来想,台湾没有“垦荒精神”,黄河没有“垦荒精神”。为什么这种“饮水思源”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被平均地分摊到各地呢?事实就是,祖先并非同一位祖先。台湾乡村社区的祖厝祠堂中,供奉着为自己目前生存的土地开疆拓土的祖先,那是他们自己的信仰。但他们没有将自己凝结成一个“共同体”,去共同祭拜一种大的“精神”。而大陆不然,因为有一种需要。当时孙中山创建“中华民族”一词时,幻想凝结一种民族主义号召,为摆脱清廷和抗击帝国主义、外国殖民凝聚力量。这时,华夏的“垦荒”就成为了“历史依据”。那是“政治说”。也有“资源说”,比如...。所以,研究“垦荒”,就好比研究“祖宗祠堂”,中国的弱裔性,华语境下的“反离散”,都是一种对于“落叶归根”中“根”的反思。就如同“女娲造人”、基督教中的“神”,那种本质,是对于自我来源的认同,可以说是思想的认同,或是政治的认同。

  《过台湾》观后感(六):大陆话语体系下的台湾史论述

  一部完完整整反映我党在台湾问题上所持意识形态立场的纪录片。

  有的评论说,很客观,不掺杂任何意识形态因素。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纪录片里的“原住民”加了引号,就是一个明证。

  在我党的论述里,台湾就是从祖国大陆移民过去的,跟祖国大陆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

  这一点,放在台湾汉人身上,自然没错。

  可是台湾的“原住民”呢?有一些带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生活习惯上,都有着明显的南洋海岛印记。

  我们之前把他们笼统的称呼为“高山族”,纳入56个民族之一。而实际上,台湾“原住民”本身可能就包含十几个不同族裔。民进党所强调的“转型正义”,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引入“原住民”的历史,来对抗大陆史观。这一点,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

  “日据时期”则是另一个例子。

  关于台湾被日本统治的那段历史,究竟是称为“日据时期”还是“日治时期”,就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一点,在台湾争议很大,可是很多大陆朋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肃性。

  在纪录片里,列举的很多人物,在台湾,实际上是充满争议的。

  比如丘逢甲。我们从高中的历史考题里就经常看到他的“去年今日割台湾”,他把儿子起名叫“丘念台”以示不忘台湾之义。可是乙未抗战时期,他和当时的“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嵩、刘永福等先后内渡,无论是在其个人生涯还是台湾历史上,都是难以抹去的污点。所以部分台湾人会把乙未年间的抗战,概括为“保家”大于“爱国”,也并不是没有原因。

  比如连横连雅堂。连战的祖父。纪录片里处处在引用他撰写的《台湾通史》。可他在台湾却因为“鸦片有益论”而备受争议。“半山”之名由此而来。当时的士绅领袖林献堂带头将他除名。纪录片里处处强调“祖国派”林献堂对中国的热爱,可并没有提在“二二八”之后,他因为对国民党当局的失望,旅居日本,再也不愿回来。

  比如李友邦将军。作为台湾的抗日志士。片中除了提及他在大陆的抗日活动外,并没有提到他在台湾光复后的悲惨结局。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下,这位爱国爱台湾的抗日英雄被以“窝藏共谍”的罪名被逮捕牺牲。从他和中共、台共的关系来看,这个罪名恐怕并不仅仅是莫须有而已。

  还有关于台湾开发中引起的争议、台湾的几次重要民变、对陈仪的评价等等,至少,都是有争议的。

  纪录片里呈现的都是真实的历史,这是无疑的。但却技巧性的掩盖了另外一部分的历史。完满了自己的论述。

  我一定要强调,我写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历史的复杂性。对于这部纪录片而言,我认为能有理有据的完成融入我们意识形态的台湾史论述,就已经非常精彩了。至于是不是真实客观的台湾历史,我觉得至少有值得让人探讨的空间。当然,对历史的研究,也不是一部纪录片能承载的了的。

  有点遗憾。虽然片子里多次提到了“二二八公园”,却没有对“二二八”事件的介绍和定性。“二二八”事件对台湾历史影响深远。以至于直到今天,每逢二二八,民进党就要跳出来,国民党则要屡屡尴尬的道歉。缺失了这一段历史,显然是不应该的。中共、台共在“二二八”中的立场,值得玩味。直到今天,也没能说的清楚。历史课本上把“二二八”事件归为台湾人民反抗国民党独裁暴政的斗争,这里面却缺失了共产党的身影。总感觉有未尽之处。当然,也许因为“二二八”事件太过敏感,不适合在这样一部宣传统一的纪录片里体现,有被删掉的可能(毕竟,谁做纪录片做14集?一个尴尬的集数,很难不让人联想)。不过我还是期待,我们党关于“二二八”事件的定性和论述。统一历史,统一思想,对于统一台湾而言,很重要。

  为这部纪录片点赞!

  《过台湾》观后感(七):道听途说里的台湾

  我一直以为台湾问题敏感不可多谈。一方面是它敏感,不好说;一方面是我不了解,没话说。

  然而某天睡前听北槽,扯淡刘与一对在北京工作的台湾情侣聊天,我才知道原来现在台北的年轻人里有不少对政治毫不关心。我想说的话不带任何政治倾向,也无贬义:我听完后的第一反应是,“原来跟台湾的年轻人相比,大陆年轻人(或网友)在谈论台湾时‘一点就炸’的敏感就像小题大做,甚至像个笑话”。这只是一种感觉,也许描述得不恰当。但这种感觉不太好,对我的认知是一种刷新。那期节目让我哭笑不得,但我又能够理解他们和我们之间存在这种认知差异的原因。

  很久以前,我的两个室友吵架,一个急得脸红脖子粗,甚至说了脏话,另一个靠着柜门看着对方扯着嗓子发泄,只在对方停下休息的短暂空档简单说一两个字反击,那几个字每次都会引起对方的又一轮谩骂回击,而那几个字里包含的意思仅仅是“你继续骂,我无所谓”。这个类比有些牵强,但两个室友不同的吵架风格与那对年轻情侣对两岸问题的态度,给我的感觉相似。我开始好奇两岸究竟有什么说不得的分歧——也许这个问题也不是我以为的那么不可说。

  我对台湾没多少发言权,既不了解历史,也不关注选举,更没有赴台旅游过。台湾在我的印象里并不立体,很单一,用“一点儿也不能少”即可概括。这是我们共同的底线。除此之外,我对台湾近乎于一无所知。我很汗颜,但我知道大陆年轻人中跟我情况相似的并非没有。于是我想尝试了解台湾。

  那期节目里,扯淡刘问那对台湾情侣对日据时期有何看法,他们说不懂,可能父辈会知道一些。问他们对最近大选的看法,他们说不关心。问他们投票了吗?他们说没有,可以投,但没有。我有些震惊,因为那是两个生长在台北市的年轻人。他们说,我们家在饭桌上从不聊政治,政治只是父辈和政客才关心的话题吧。扯淡刘问,那你们来这边工作的原因是?他们说,距离近、语言通、市场大,赚钱咯。在北京工作的台湾人有很多群,这个男生加的一个很活跃的群的主要功能是约麻将。男生从事的是美发行业,跟娱乐圈来往频繁,李开复是他老板的常客——李开复也是他口中在大陆最有知名度的人之一。他在大陆学会的第一个流行词是“瞎几把”,他的女朋友是舞者,外表装束走暗黑系风格,她说在台湾没人会对她浑身的纹身指手画脚,但在北京回头率很高。扯淡刘问,你们来这边是不是很容易啊?男生说,我们来这边很方便啊,申请就可以来,到期重新续签就好了。反倒是你们这边比较有限制吧,没那么多人能过去台湾。

  台湾护照在多国免签,他们出国的途径十分畅通。被问到会不会在北京买房,男生说,不会啊,太贵了。台湾人其实一般都是在大陆赚钱,然后养老回台湾。因为台湾有山有海啊,气候舒适,住着很舒服,从任何一个地方开车去大海最多只要三小时。而在大陆内地,想看海需要去特定的地方,不方便。这对情侣对某次乘高铁去南京花了三个小时(如果没记错的话)非常“震惊”,这种距离让他们有些不习惯。

  扯淡刘问他们对大陆人的看法,他们说没什么看法。

  《过台湾》这部纪录片好在哪里?太多了。从思路到材料,到细节。观看时,我的角色是一个进行知识输入的学习者,因为我对台湾没有储备,因此对片子的质量挑不出毛病,只觉得大有收获。这部片子让台湾在我脑海中立体起来,它不再只是从小被灌输的“宝岛”、小学课本里的“日月潭”或宁馨美妙的“绿岛小夜曲”。台湾是一群鲜活的人。14集的内容涵盖了从古到今存在于台湾的人和事,对我而言他们是陌生的,故而有着十足的距离感,但他们又让我觉得亲切。其实我作为一个北方人对台湾还不够亲切,福建人才是真亲切,方言、宗教、民俗,福建与台湾几乎是相通的。台湾在与大陆共享文化的同时还有多彩的原住民文化,以前我对自己看不进去《赛德克巴莱》和《艋舺》非常费解,也不明白为什么影评人对其赞誉有加,但看过纪录片后再找它们来看或许就会有一些新的感想了。两年前我读白先勇的《台北人》时,有好多次都不得不停下深呼吸,为败退在那个海岛的人的命运叹惋,我看的不是台湾人,是在台湾的大陆人。今年看台剧《一把青》,眷村的女人和国民党空军的往事又给了我一次走近台湾的机会,眷村的岁月距今并不遥远,娱乐圈里四十岁左右的台湾艺人中有一部分就在那里长大,但我看的也不是台湾人,依然是在台湾的大陆人。我想,我们在谈论台湾时的态度是不是有些流于刻板了?仅从政治角度来说的话。其实在文化方面,我们可深入了解对岸的切口多不胜数,有多少普通民众尝试过从这个角度入手来补充对两岸问题的认知呢?恐怕很少。《过台湾》拍摄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此。

  国姓爷郑成功是一个大IP,我印象里的打星赵文卓几乎成了郑成功“专业户”。听高晓松讲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我已经看过《过台湾》中的相关部分了,很多信息尽管印象模糊也差不多能对上,这让我有种知识入门级的成就感。一直以来,郑成功在我印象里的标签只有一个,民族英雄。可只要再多了解一点点,这个标签就很勉强了——他是个混血儿。在日本文化里,郑成功是日本的英雄。而且郑成功当英雄这事是层层递进的,从他父亲郑芝龙开始,郑氏立业的本意是资本垄断,郑家兄弟伙几个都是海盗行业从业者,跟民族大义关系不大,且一心反清复明,当时属于政治立场很有问题的一群乱贼。郑芝龙被软禁到死都处于一种进退的矛盾之中,而读书人郑成功本来跟着钱谦益做学问,受父亲召唤正好赶在风口浪尖上,算时势造就了英雄,但他对抗过的敌人不只是荷兰人,英雄也只是就他在中国领土完整上的贡献而言才妥当——母亲被清廷逼死,父亲也死在北京,反清复明是他在收拾荷兰人之前子承父业的主业,且信念非常坚定,直到跟清人打到穷途末路才不得不退到厦门,去台湾也是跟荷兰人抢粮食的。台湾在被清人拿下以前仍然是反清复明的主阵地。因此一码归一码,历史略复杂,但这个英雄标签贴得可谓相当大度了。我不是从清政府立场评价郑成功,是这个标签“蒙骗”了我这么久让我感到不应该。我为什么如此没有问题意识?为什么在小时候听到英雄故事时没再多好奇一步呢?(你能做到的话早就上北大了)

  今天该洗漱了,以后有空再接着写吧。《过台湾》值得一看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