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学案

学案1运动的描述 导学案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学案1 运动的描述

一、概念规律题组

1.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所研究的物体看成质点( )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答案 AC

解析 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它是我们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一种理想化模型,A、C情景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因而可看成质点;B、D情景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涉及物体的不同部分,此时的物体就不能再看成质点,否则问题将无法研究.

2.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答案 D

3.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A.25 m、25 m B.65 m、25 m

C.25 m、-25 m D.65 m、-25 m

答案 D

解析 注意位移正、负号的意义:正号时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时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4.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答案 AC

解析 由于各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即物体静止,因此平均速度也一定等于零,故A正确;物体从某点沿一曲线运动又回到原出发点,则平均速度为零,但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包括大小、方向),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故C正确;由于运动情况不确定,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能等于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

二、思想方法题组

5.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

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

C.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答案 C

解析 因为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即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一正一负,说明加速度方向相反,两者只有一个是做加速运动,所以A错;加速度的负号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所取的正方向相反,比较加速度的大小时,应比较加速度的绝对值.乙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大,所以它的速度变化快,B、D错;所以本题应选C.

二、思想方法题组

6.如图1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AB段表示静止

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

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

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

答案 AC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B段表示汽车静止;BC段表示汽车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Δx12-4发生的位移为8 m,vBC=m/s=4 m/s;CD段表示汽车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Δt13-1

Δx0-12发生的位移为-12 m,vCD=m/s=-6 m/s,负号表示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Δt25-3

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象如图2所示,试根据v-t图象判断:

图2

(1)第1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2)第2秒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是否相同?

(3)在第4秒内,物体做什么运动?

答案 (1)4 m/s2 (2)加速度相同 (3)物体做沿负方向的加速度为负且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

4-0解析 (1)物体在第1秒内,速度从0增加到4 m/s,故加速度大小a1=Δv/Δt= m/s21

=4 m/s2.

Δv0-4(2)第2秒和第3秒内的加速度相同,该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a2=a3= m/s2=Δt3-1

-2 m/s2.

Δv-2-0在第4秒内,物体的速度从0至-2 m/s,故该过程中加速度a4=m/s2=-Δt4-3

2 m/s2.

可见,第2秒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相同.

(3)在第4秒内,物体做沿负方向的加速度为负且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

思维提升

1.能否把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程度决定的.一般来说,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因素时,物体就可看做质点.

2.(1)描述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择一个参考系,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参考系一旦确定,对物体运动描述也唯一确定.

(2)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3.位移是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位移的方向常常用正、负号表示.

4.(1)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称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对应;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对应.

5.在x-t图象中,图线反映了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t轴下方位移为负,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斜率表示速度,斜率为正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为负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6.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表示成物理图象,将物理量之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象直观、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

一、质点的概念

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科学的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

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有些问题中能看做质点,而在另一些问题中又不能看做质点.如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做质点,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时就可把火车看做质点.

3.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是: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如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的运动.

(2)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

【例1】 (2009·广东理科基础·2)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

A.自转中的地球

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答案 D

解析 A、B、C选项中对所研究的问题,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一样,且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有影响, 所以不能看做质点,D可以.

[规范思维] 判断物体是否可看做质点应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题目中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2)分析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能否忽略.

二、位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位移是矢量,其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其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v0+vΔx2.平均速度公式v=中的“Δx”是指物体的位移,而不是路程;vΔt2

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求v 时一定要注意Δx与Δt的对应关系;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与那一时刻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例2】 (2010·江苏启东中学期末)如图3所示,博尔特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 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

B.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

C.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 m/s

D.2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

答案 C

解析 由于200 m决赛的跑道有弯曲部分,100 m决赛的跑道是直道,所以200 m决赛

Δx100的位移不是100 m决赛的两倍,A错误;由v可知,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v= Δt9.69

200m/s≈10.32 m/s,200 m决赛的位移不是200 m,故平均速度v m/s≈10.36 m/s,故C正确,19.30

B错误;因运动员的跑动过程不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故200 m决赛的最大速度不等于2×10.32 m/s=20.64 m/s,故D错误.

位移Δx路程[规范思维] 平均速度=,而不是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才ΔtΔt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小于路程.

[针对训练] (2010·天星原创题)“水立方”的泳池长50 m,在100米蝶泳比赛中,测得菲尔普斯在10 s末的速度为1.8 m/s、50 m时的速度为2.2 m/s、经过50.58 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2.4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98 m/s B.2.4 m/s C.2.2 m/s D.0 m/s

答案 D

解析 平均速度是表示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本题中要注意泳道长50米,运动员在100米蝶泳比赛中要游一个来回,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为0.

三、对加速度的理解和计算

Δv1.加速度a=Δv和Δt无关,与速度Δt

v也无关.v很大,a可能很小甚至为0;a很大,v可能很大,可能很小,也可能为0(某瞬时).

2.物体是否做加速运动,决定于加速度a与速度v的方向关系.(1)当a与v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若a增大,表明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若a减小,表明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2)当a与v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若a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a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3.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和物体的质量m,a的方向由合外力F的方向决定.

【例3】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停止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ABCD

解析 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同向时,物体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只是速度增加得慢了,A项正确.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有可能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v>0,然后做匀速运动;有可能加速度减到零后,速度恰好减到零;也有可能速度减为零时,加速度没有减为零,物体将反向做加速运动,所以B、C、D项均正确.

[规范思维] 要明确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条件:加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做加速运动,反向做减速运动.速度增大还是减小与a大小怎样变化无关.

【例4】 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一次事故中撞向停在路上的大货车上,设大货车

-3没有被撞动,汽车与大货车的碰撞时间为2.0×10 s,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若汽车内装有安全气囊,缓冲时间为1×102 s,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答案 (1)有生命危险 (2)无生命危险

解析 选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0-v0-20242(1)汽车的加速度:a m/s=-10 m/s 3t-2.0×10

因加速度大小为104 m/s2>500g,

所以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2)在装有气囊的情况下

0-v0-20汽车的加速度a′=m/s2=-2 000 m/s2 2t′1×10-因加速度大小为2 000 m/s2<500g

所以驾驶员无生命危险

[规范思维] 求解加速度时要注意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的方向,若选定正方向,则可用正负号表示它们的方向.

【基础演练】

1.(2010·杭州月考)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答案 D

2.下列关于运动会的各种比赛中,能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

A.研究乒乓球比赛中王皓的旋球技术时

B.研究刘子歌在200米蝶泳比赛中的手臂动作时

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

D.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美妙姿态时

答案 C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答案 B

4.2010年1月17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江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图4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在这一瞬间关于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答案 A

解析 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冲力,加速度可以较大,A正确,B、D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C错误.

5.如图5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5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在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图5

A.11 m/s B.5.0 m/s C.1.4 m/s2 D.0.6 m/s2

答案 C 22

解析 题图甲所示为汽车的初速度,示数约为20 km/h≈5.6 m/s,题图乙所示为汽车的末

16.7-5.6速度,约为60 km/h≈16.7 m/s,则加速度a= m/s2=1.4 m/s2,故C选项正确. 8

6.(2011·巩义五中高三期中)如图6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

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若火炬手选择其他线路到达相同地点,则两次的路程和位移一定相同

答案 BC

解析 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走过的路程.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火炬手在运动中,能够忽略其大小,可以看做质点.若选择不同路线,路程一般是不同的,但位移相同.综上,选项B、C正确.

7.在《闯关东》中,从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闯关东路线.假设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港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

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问题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答案 BCD

【能力提升】

8.在排球比赛中,扣球手抓住一次机会找了一个“探头球”,已知来球速度为10 m/s,球被击回时速度大小为20 m/s,击球时间为0.05 s,假设速度方向均为水平方向.求:击球过程中排球的加速度.

答案 600 m/s2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v0=10 m/s,v=-20 m/s

v-v0-20-10所以a== m/s2 t0.05

=-600 m/s2

即加速度大小为600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9.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7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试估算:

图7

(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 (1)0.067 m/s2 (2)0.6 m

解析 (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L0.03v1==m/s=0.10 m/s Δt10.30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L0.03v2==m/s=0.30 m/s Δt20.10

v2-v1故滑块的加速度a=0.067 m/s2. Δt

v1+v2(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Δt=0.6 m. 2

10.(2010·盐城调研)2008年9月南京军区某部进行了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以60 m/s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大?

答案 20 m/s 10 m/s

解析 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为v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L0=2 km时,发射第一枚鱼雷,经过t1=50 s击中敌舰,则有

(v-v1)t1=L0,即:(60-v1)×50=2 000

解得v1=20 m/s

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L0-(30-v1)t1=1 500 m,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后敌舰的速度为v2,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

(v-v2)t2=1 500

即:(60-v2)×30=1 500

解得v2=10 m/s.

易错点评

1.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计算时应紧扣定义,不可取几段的平均值.

2.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计算它们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时,要注意其方向,不可直接相减.若题目中没有明确其方向,要注意多解问题.

3.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没有必然联系,它反映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

4.对于光电门的原理,应知道是用极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运动的描述的导学案

5 min)

〖师〗 上课前大家先看一下课本第16页的图1.2-1,大家一起来想一想:我们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讨论]

[总结1] 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课题)

[总结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

2.合作探究、汇报展示(活动或问题1、2、3……) 一)机械运动(10min)

1.现象[问题] 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讨论] [总结]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 )的。 2.概念

[问题] 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

[观察] 大家观看[播放视频1]:运动的自然界。

[总结] 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典型例题:

【例1】 如下图a所示,几个孩子在草地上做游戏.当树旁的小女孩转过身来时,每个人的位置如下图b所示.

比较图a、b,请找一找. 号小孩做了机械运动.你判断的根据是 思路与技巧 以图中路灯、草丛为标准,对比图a、b中发现1号、2号小孩与标准间的位置发生了 ,因此他们做了 。 【例2】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2.9m 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C.菊花幼苗两个月长高了15m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二)参照物(15 min )1.概念

[问题] 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 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视频2] 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

[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典型例题:

1、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如图,汽车相对于路边的花草和标志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里的“花草”和“标志物”就是 .

2. [实验] 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请你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运动或静止).

【例3】 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地看着火车外的景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动情况,各以什么为参照物?

2、选择参照物的方法:

(1)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 (2)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3)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有关.选不同的 ,对物体的运动描述就有可能不同.如图以司机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 的;以路边站着的人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 的.

3巩固提升:.(1)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①某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过了一会儿,甲列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

树木向东移动起来,然而,乙列车内的人通过窗口看甲车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表明 。

②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 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________ 。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

①(2005年温州中考题)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②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乙知甲车比乙车快,比丙车慢,则以 为参照物时,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 4.课堂小结(板书、知识网络等)

5当堂测试

1.在新建的大型商场内有自动扶梯,当你站在开动着的自动扶梯上上楼时,说你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说你是静止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2.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相同的速度前进收割麦子,则收割机相对于_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

3.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我国向世界展示了空中加油机,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它相对于________是静止的.

4.一汽车沿着湖边的公路以54Km/h的速度行驶,则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是________的.

5.说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_____为参照物;云彩遮住太阳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6.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升空的过程中,地面上的人看到他快速向高空飞去,而他在舱内却感觉不到自己运动,则地面上的人和杨利伟分别以______和______为参照物.

7、.如图所示,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

8.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飞机 B.地面 C.模拟气流 D.他本人

9.静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如图所示,司机说他静止不动,路旁的孩子们却赞叹他走得快,下面是某同学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孩子们说乘客真快,是以路面为参照物 C.这一现象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 这一现象说明研究物体运动必须选地面为参照物

10 、许多人在通过下面有流水的独木桥时,往往感到头晕,这主要是因为( ) A.以独木桥为参照物了 B.以地面为参照物了 C.以河水为参照物了 D.以自己为参照物了

11、请根据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12、(新疆省中考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敏捷地将它抓住,令他吃惊的是,抓住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飞行员之所以能抓住子弹,是因为( ) A.子弹相对于飞行员几乎是静止的 B.子弹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飞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子弹的运动方向与飞机的飞行方向相反

13.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

14下列两个物体可以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 ) A 地球和太阳 B 月球和地球

C 地球和它的同步卫星 D 人行走时左脚和右脚

1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 甲上升 B 乙下降,但比甲快 C 乙下降,但比甲慢 D 丙下降,但比甲快

16.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徐徐下降的顾客,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的参照物是( ) A 电梯 B 地面

C 商场的柜台 D 柜台前购物的顾客

17.妈妈送小云上了火车,忽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只见旁边并列的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妈妈急着要下车,而小云从另一侧窗外看了看车站,又看了看手表,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乘的车还没开呢!”母女俩结论不同的原因是( ) A 她们听到的火车鸣叫声不同 B 母女俩所处的地点不同

C 母女俩所处的时间不同 D 母女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18.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乌云 C 自己 D 高楼

19.一小说中写到:“一阵大风,将院内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之外”.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井 B 地面 C 院子 D 篱笆

课后反思

课题: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课题:运动的描述

姓名: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导学方法:观察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什么是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选取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飞机、船只、太阳、房屋、树木:

运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观察教材图12.1-1,讨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举出一些运动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1)机械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是宇宙中的__________现象。

4、讨论:既然运动具有普遍性,为什么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是运动的? 归纳:(2)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____,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一致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物体__________。

由上面的内容归纳:(3)如何选择参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

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论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在车内行走的乘务员 C、车窗 D、路边的树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班级:____________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竹排、青山

参照物是( )

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

6、小明骑自行车在长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

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沙对岸 D、从对岸吹过来 B、青山、江水 C、青山、竹排 D、江水、青山 5、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

7、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

A、他自己 B、地面 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 D、跳台

8、孝感谢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

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 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9、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额是运动的 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

10、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

课后反思:

B、桥 C、人 D、地面

八物运动的描述教学案

江夏区法泗中学八年级物理教学案

师小结: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选择一个

_________,参照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

也不相同,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基础训练

1.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

的是( )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

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

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

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适真正不动的物体。

2.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路边的树木 B.走动的列车员 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 D.火车车箱

3.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

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 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

4.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5.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6、关着的车门、一小说中写到“一阵大风将院内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之外”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井B、地面C、院子D篱笆

五、能力创新:

1、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_______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 _______ 。

2、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乙知甲车比乙车快,比丙车慢,则以______为参照物时,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

3、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 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

4、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高速公路上许多车在快速行驶,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的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⑴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行驶?

⑵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⑶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⑷以什么为参照物时,三辆车均向南运动?

六:教学反思

课题:1.2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课题:1、2 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

以二次世界大战时飞机飞行员顺手抓住从身后飞来的子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穿插学生的回答,调动气氛)

导学一、机械运动

1、 自学课本第16- 17页前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2、小组讨论机械运动是什么,并列举常见的几种?(3种就可以)

3、由自学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 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 导学二、参照物

1、提出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让学生在小组内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 ,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 。

2、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3、实验探究: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

(1)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

(2)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

(3)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

小组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 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

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 作参照物。

4、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并回答问题:

(1)、行人看路上行驶的汽车,通常是以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汽车的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观察者就觉得汽车在运动;

(2)、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是以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觉得乘客不动。

(3)、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观察者往往习惯于以为参照物,相对于汽车,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与汽车的距离 ,所以,观察者就觉得行人和自行车向 的方向运动。

5、看课本第18页图1.2—4。

问题: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什么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卡车或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为什么?

小组讨论:

以田野或(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卡车和联合收割机相对于以田野或(地面)的位置关系不断变化;卡车以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以卡车为参照物它们是相对静止的,它们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相对位置关系不发生变化。

得出结论: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物体以它们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则另一个 。

6、让学生看课文第29页图1.2—5。想想,图中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然后完成下列练习:

(1).某人坐在匀速向西行驶的列车中,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人看到路边的房屋向 _________运动。

(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经改建后,姑苏城内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的。

(3).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以电梯的扶手为参照物,她是 的,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 的。

(4).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刚于小明并肩行走,以 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5).航天飞机在太空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 状态.

拓展:

1、成语故事>: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 过江,船 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

2、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为什么?

小结:

小组内交流你的收获,提出你的疑惑。

课后延伸:

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 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 )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

4、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支,这是以

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

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6、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 都有可能

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

A、可能运动 B、可能静止 C、一定运动 D、都有可能

8、在美国电影>中,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发现被恐怖分子安装了炸弹,只要车速低于50km/h炸弹就会自动爆炸,如何将车上的乘客安全撤离汽车,谈谈你的方法,并与看过电影的同学交流。

9、小明随爸爸坐飞机旅游,当飞机准备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所有的乘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系好安全带。小明系好安全带,心里却在想:我坐在这儿真的没动吗?如果没动,我怎么会降落到地面上呢?你能帮小明解释一下吗?

10、我们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选择参照物,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其他时候也经常要选择参照物,你能举出两例吗?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