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自有真情在

作文一:《人间自有真情在(1)》700字

人间自有真情作文一二三在(1)

人间自有真情在(1)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爱的奉献》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听过,也会唱。是的,如果每个人都能以爱心待人,就会带给别人丝丝暖意;如果每人都奉献自己的爱心,哪怕只是一丁点,世界上也不会有战争,暴力,和平和幸福将永驻人间!

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小女孩,因车祸而被夺去了金色的童年,下身完全被废了。医生说,要保命,必须把废了的两条腿给锯掉。面对只有4岁的女儿,她的父母只能忍痛割爱。结果,女孩本该蹦蹦跳跳的,现在却只能躺在床上,每当看到同龄的孩子在窗外跳绳、踢毽子,无奈的她只能默默地流泪。失去双腿使她的神志不清,时不时总喊自己的腿很疼,脚趾头凉凉的。后来在父母与外公的鼓励下,她渐渐恢复了以前的开朗性格。

然而,交通警察部队一直都没有忘记这个在交通事故中彻底失去双腿的女孩。在一个宁静的黄昏,他们来到小女孩的家,刚走到家门前,就见小女孩下身顶着一个篮球,用手支撑着地和其他小朋友追赶着。顿时一行人被这个顽强的生命深深地震撼,激动得抱起小女孩!进了小女孩的家门,见她家里如贫一洗,连件象样的家具都没有。是啊,当时小女孩的父母每年的收入本来就不多,如今这些钱都全部用在医治她的双腿。幸好有热心的邻居,不然他们一家子连吃饭都成问题。为了帮助小女孩一家人,整个交通警察部队慷慨解囊,共捐出了1000多元。

日后,这件事感动了公安部常务副所长,他真诚地表示,无论如何也要帮助小女孩。他号召了许多人来为小女孩献出自己小小的一份力,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捐了款,一角一角的,还有一百一百的,当把这些素不相识的人的爱心钞票拿到他们一家人面前时,他们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2005年1月,几位专家对小女孩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计划要为女孩安装国际一流的双侧髋关节假肢和双腋拐,坐便器等。并说半年后,小女孩变可以依靠仿真假肢自主地走路了。

终于,人间的爱托起了小女孩半截身子的生命支点。社会各界关心着这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使本注定一生瘫痪的女孩坚强地站起来。“这是生命的源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歌声又响起了„„

相关阅读:

作文二:《人间自有真情在》800字

乡下侄子生下作文一二三一个儿子,全家人欣喜若狂。因为小生命一落地,颈脖上套了几圈脐带。头顶上脑水肿有鸡蛋那么大,整个脸部、屁股呈紫色发青,哭声很小,吓得全家人心惊肉跳,医生赶紧用救护车送来南昌市省儿童医院住院观察。

根据孩子病情,最少也要住院一个星期,乃至半个月。但仅仅住了五天院,医疗费用高达四千元,这对乡村农民来说,实在无法承受,只好回县再住院观察。可住院小结、脑CT片、脑电图等资料要等第二天才能领取。

第二天上午,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拿到了住院小结及脑CT片等资料,又感到很为难。侄孙回本县住院急等这些资料用,即使寄特快专递也要两三天才能到,如在县医院重新检查一遍,既花钱又误事,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突然急中生智,我提着这包资料往长途汽车站跑,因为南昌每天都有开往各县城的班车,只要找人将资料带到县城叫侄子去领取既快又好啊!

直到开车前一刻钟,才看到一个小伙子背着行李包站在开往县城的汽车边等候。我连忙上前寻问情况,得知他是南昌某大学的学生,正准备回家度假,当他听我详细讲完情况后,诚恳地对我说:"老人家,我正好回县城去,您信得过我,就让我帮您带过去吧!"听了他的话,我深受感动,连忙掏出拾元钱作为给他的辛劳费,可他无论如何也不接受。我又问他的姓名及所学的专业、班级。他除了告诉我他叫"蔡自真"以外什么也不说了。我连忙记下他的姓名及班车牌号,汽车很快马达轰鸣,徐徐驶出车站,一溜烟就开走了。我马上打长途电话叫侄子三小时后到汽车站接医疗资料。一颗悬着的心暂时放下。

回到家中,将情况告诉家人,家人批评我办事太唐突,对这个小伙子既不认识又不了解,当天气温高达37摄氏度,人家没得到任何报酬和好处,凭什么给你办事呀。我嘴上虽说不会的,但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午饭也吃不下,午睡也闭不上眼,心中如有百条虫子爬过似的烦躁不安。眼巴巴看着时钟"的嗒嗒"走过,暗祷小伙子能把资料如期送到……忽然,电话铃声哗啷啷响了,侄子回话讲"托人带的资料已经拿到,请放心"。再看闹钟,正好过去三小时!

我从内心里感激蔡自真同学的诚恳、厚道、守信。事后我才知道那学生的家本离县城有四五里路,汽车正好路过他家。他本可以下车直接回去,但他还是把我托付的资料送到我侄子手里,之后才顶着炎炎烈日步行回家。这是当代大学生高贵品质的真实写照,更是人间真情的完美体现!

责编/何之

作文三:《人间自有真情在》2400字

2007年3月7日上午10时20分,瘫痪在床7年的作文一二三王瑾,平静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办完后事,孙广祺老人回到家里,目光投入那张空寂的床,想到携手风雨50年的老伴永远离去了,禁不住无尽的哀思滚滚而来……

戎装疗养在鄱阳

孙广祺是回族人,原籍河北省河间县。他4岁时母亲去世,15岁时父亲病逝。1948年4月,他被国民党抓壮丁押送到沈阳,不久他设法逃出军营,并寻机投身革命,参加了回民支队。回民支队编入解放军后,他随部队进驻天津,任军械员,后随军南下来到江西。1953年10月,因胃出血他在鄱阳康复医院疗养,医院里老中医告诉他不能生气,生气就会胃出血,一辈子都要注意。从那时候开始,孙广祺变得性格开朗,生活再艰苦,工作再紧张,他始终都保持好心情。病愈后,组织上留他在鄱阳工作。早在1946年,河北老家的姑娘王瑾由孙广祺的哥哥介绍,做了孙广祺的未婚妻,并在家等了7年多。1954年春节,孙广祺的哥哥领着王瑾来到鄱阳,为他俩举办了婚礼。从那时候起,这对回族青年相濡以沫,先后生育三个子女(两男一女),在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事业执著追求着。

退而难休在真情

1985年5月,孙老光荣从鄱阳县政协离休下来,颐养天年。他热爱生活,平易近人,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担任了鄱阳县离退休干部合唱团团长。他爱好广泛,积极参加县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孙老是个老病号,身材瘦小,家务事主要由妻子承担。老伴王瑾退休前是县城五一小学很有名气的教师,事业成功,受人尊敬。1987年8月,王瑾退休了,更是把家庭经营得和睦温馨。夫妻恩恩爱爱,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孙老过上了人生最舒适的一段生活,领略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元月31日,妻子王瑾突发中度脑溢血,经鄱阳县人民医院及时抢救治疗,病情暂时得到了稳定,但只能算保住了生命。大夫说:要再有新的效果,希望不大。听了大夫的话,孙广祺顿时身子凉了半截。省城医院技术水平高,或许还有希望。于是他就将老伴转到南昌的医院继续治疗。在省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经几家医院专家治疗,病情还是没有好转。专家最后诊断:只能维持躺在床上,要治疗到能说话、能下床走的程度可能性不大,建议带药回家好好护理,延续生命。

回到家的王瑾只能天天躺在床上,身不能动,嘴不能说,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这给瘦小的孙广祺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妻子人高马大,体重80多公斤,瘫痪在床,情绪烦躁,整天大喊大叫。只有孙广祺在身边时,她才比较安静。看着妻子宽厚的双肩,孙广祺思绪万千:曾是这双肩,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我这辈子欠妻子的太多。

孙广祺没有忘记,随着三个孩子相继出生,老伴既要完成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操持家务事带孩子,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三年困难时期,物资紧缺,回族家庭喜吃牛肉、面食,家里食油计划指标也根本不够用,老伴就用猪肉票与别人换食油指标,想尽办法维持家庭基本所需。孙广祺工作忙,身体瘦弱,老伴总是想办法做些可口的菜和面食给他吃,让他吃饱些,身体好些。

“文革”期间,孙广祺受到冲击,被戴上回民支队黑组织“历史反革命”大帽子,被“小将”们带走,隔离批斗。期间孙广祺经常挨饿,人也渐渐消瘦了。老伴放心不下,就偷偷地送些孙广祺喜欢吃的菜、馒头和包子去。手捧含着妻子体温的菜和馒头,望着泪流满面的妻子,想起自己受这些不白之冤,孙广祺百感交集。妻子总是在一旁给他打气:“快吃,我相信你。”就这样靠着妻子的坚信,孙老在狱中保住了身体,渡过了劫难。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女人的生活是为男人的。孙广祺说:“我相信这话一点不假,妻子离别家乡的父母兄妹来到鄱阳,跟我50年,一直没有回过家,跟家通书信也很少。如今她病倒了,我要守护她,这是我的责任,我必须坚持到底,弥补这份真情。”

全力呵护在床前

为了照顾好妻子,孙广祺从此辞去了老干部合唱团团长职务,除了每月两次参加活动中心举行的比赛活动和会议外,每天几乎足不出户,日夜守在妻子身旁,而且一守就是七年。这七年,是他每日五餐给妻子一勺一勺地喂饭,并按时喂药;是他端着便壶为妻子接屎接尿,还要不断更换臭气熏天的尿布片;是他每天最少11次(白天8次,晚上3次)为她翻身按摩和擦洗身子,24小时照料,妻子没有得过一次褥疮;是他将温暖的热水袋,放进妻子的被窝里,好让妻子舒舒服服度过每一个寒冷的冬日。

王瑾病后,不能言语,整天躺在床上,肚子饿了,张开嘴“啊啊”地叫;要大小便就哭着叫。这些举动,开始连子女也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意思,又无法用语言沟通,猜不到要帮她干什么。只有孙广祺能领会其意,每次的护理都能让她会心地笑着。女儿在南昌工作太忙,每年只有正月初一上午来鄱阳看妈妈,与家人团聚,下午又要赶回。节假日儿子儿媳轮流在家照顾。子女都有孝心,担心年事已高的孙广祺,长时间护理操劳,会病倒,就劝说他请位保姆。由于王瑾只认孙老照顾,不要别人,先后换了几位保姆,都没干多久。

日子一长,孙广祺总结出一套照顾妻子的经验,每天守护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她的情绪,猜准她的心思,尽快消除她的烦躁,让她平静地休息。为尽量让妻子少生气,他把电视机从客厅搬到卧室里,好让妻子随时欣赏精彩的画面;妻子喜欢花,孙广祺又在病床对面的阳台上特意栽种了几盆花。芬芳的花朵,让人赏心悦目,给病室增添了不少情趣和新鲜的气息。

对老伴的烦恼,孙广祺也有猜不准的时候。有次老伴在床上大喊大叫了几天。邻居都问:“王老师最近怎么啦?”正当孙老无计可施的时候,他突然灵机一动,问老伴:是不是女儿没来电话?她便会意地点了点头,于是孙老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听到女儿的声音,女儿在电话里安慰了一番,老伴终于安静下来。妻子虽然嘴上不能说,记忆力却很好,能知道什么时候是春节、“三八”、“五一”等节日,甚至“情人节”也知道。每当这些节日时候,孙广祺都要送束鲜花给她,她就高兴极了。望着妻子舒心的笑脸,孙广祺感到无比的幸福。

孙广祺为妻子增强食欲增加营养想方设法,每餐不断变换花色品种。特别是早上的稀饭一定要稀,不稀,妻子就咽不下去,需另外煮。煮粥虽然是小事,贵在持之以恒。同时,孙广祺还经常买些新鲜水果,每天香蕉5根,喂给妻子吃,以帮助改善身体各系统循环。

长期护理病人是件烦人的事。但孙广祺说:“我不能烦,也不该烦;我生烦,她就会可怜。有时她生气的时候,吃在嘴里的饭,就往我身上吐,我心里难免又急又气,但更多的是理解,也不会往心里去。”

由于孙广祺的全力护理,延续了妻子的生命,连医师都说,这样严重的脑溢血患者能活过7年,真是个奇迹。

妻子安心地去了。说来也巧,当年王瑾在老家等了孙广祺7年,半个世纪后,孙老真诚地守护了王瑾7年。孙老说这就是一种缘分,无怨无悔。

孙老说:爱妻虽然去逝了,但她是幸福的,是圆满的。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既要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也要对家庭负责,对亲人、对别人都要讲道德,要有良心、有爱心,这也是做人的起码准则。听到这话,人们不禁对孙老肃然起敬。

责编/晓辉

作文四:《人间自有真情在》5500字

人间自有真情在,点点滴滴暖人心。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日子,给我们以呵护,更给我们以力量。那亲作文一二三得如手足般的友情,像纯洁的溪水一般,在年轻的心中汩汩流淌,一路欢歌,奔向诗意的远方……而陌生人之间的那种理解、宽容、信任和帮助,同样让我们的心暖暖的。特别是在绝境之中,一声鼓励,一份支持,一点关爱,会让我们觉得整个世界瞬间阳光四射,春暖花开。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片母爱的天空,倾听一段父爱的旋律,触摸一颗乐于助人的心灵,感受滚烫的人间真情,汲取前进的力量,从真情出发,一路向前,一路播撒真情,让世界因为我们变得更加温馨,更加美丽。袅袅炊烟里,有一位母亲,忙忙碌碌,若隐若现――

睡在炊烟里的母亲

朱成玉

①摸着黑回家的母亲,与黑暗融为一体,像一片不被人知的最单薄的影子,贴着地面,缓缓蠕动。

②母亲老了,总是遗忘。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糊锅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③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三个儿子,三颗骄傲的星星。三个女儿,三件贴心的棉袄。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

④除了�号�,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

⑤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

⑥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

⑦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

⑧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

⑨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

⑩驼背的母亲,离土地越来越近。我担心有一天,她的头会低得触到地面,那是母亲的句号。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

(11)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蹿出来为母亲鼓掌。

(12)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

(13)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

(14)今夜,我想念母亲。可是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歪。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选自《辽宁青年》2014第10期)

品读指津:

这篇文章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位母亲是如何疼爱孩子,如何把苦难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字里行间,真情流淌,打动人心。全文以“炊烟”为线索,将母亲各个时期的生活片段,将“我”对母爱的思念之情,一一串连起来。透过那些对衰老、忙碌、慈爱、孤独的描写,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一颗赤子之心触手可及。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采取了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笔法,取得了非常好的表达效果。细细品读全文,不难发现,作者把炊烟拟人化了,炊烟就是母亲,母亲就是炊烟,炊烟就是爱。这样的句子随手就可举出几例,比如“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再如“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就这样,作者借炊烟写人,借炊烟抒情,情、景、人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另外,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非常传神,令人过目难忘。“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其中一个“吻”字,真拟不起眼,却将母爱的伟大极其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还有“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这一句,一个个镜头,虽细小,却藏有大爱。

[且读且思]

1.下列句子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蹿出来为母亲鼓掌。

2.文中多次写到了母亲的背,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表达了什么的感情?

3.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彩阳光;一个细节,可以让深藏不露的父爱瞬间击痛我们的心――

父爱在我的名字里

金翔

①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爱并懂得父爱的人。因为我对父爱的认识是经过长期的恨才转化过来的。     ②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一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般地说: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那种感受是父亲所顾及不到的。

③父亲的脾气不好,也不知是因为没进一天学堂,还是由于成天忙于繁重的农活却仍无法摆脱贫困,他长年阴沉着脸,性情暴躁。加上望子成龙心切,便构成他对我独特的管教方式――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而我对父亲的恨,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打骂中,不断加剧加深的。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应验了他那句全村闻名的“至理名言”。

④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一口气冲上山顶,哭了,不是为自己十年寒窗将获得美好前途成为全村羡慕的第一个大学生,而是为自己终于可以脱离父亲管制,实现不想见到他的梦想而喜极而泣!所以,对向来节俭的父亲大办酒席,忙着招待前来祝贺的乡亲的那个高兴劲儿不屑一顾;所以,在冲出家门的时候,我是那样急迫而义无反顾,一点也不顾及父亲的黯然神伤……

⑤在省城念书的前两年,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就连每次收到他托人寄来的生活费,我也只是应付地写上“钱已收到,勿挂念”之类短语。直到大三那年,直到父亲托人给我写来一封书信时,我的灵魂和良知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我才开始懂得该如何去阅读和咀嚼在自己生命中那一再被忽略的、仇恨的沉重的父爱。

⑥信是父亲找上初中的小侄子写来的,没什么要紧事,只是问我好不好而已。可信写了满满几页,只因小侄子详细地讲明了父亲来信的原因,说是父亲那晚做了一个梦,仅仅因为老家流传一种说法,说是梦见大牙掉是要死亲人的,而父亲首先想到的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儿子。

⑦读到这里,我对迷信父亲的行为嗤之以鼻,甚至愤然。信的最后,小侄子讲了一个令他惊讶不已的事,说就在他铺开信纸提笔要写的时候,却因一时记不起我的大名而顿住了,结果遭到父亲的训斥:“亏你狗崽子还念了这么多书,记性也忒赖,叫――金翔!”“金――翔”于是小侄子一边念叨一边写在纸上。“写错了!写错了!……”小侄子说当时父亲望着他刚写下的名字大声喊道,紧接着,从他手里夺过笔,在纸上硬梆梆地写下“金翔”两个字后,呐呐地低语:“我这一辈子只识这两个字!”小侄子说他当时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说,要知道,全村人都知道二爷他老人家―字不识,包括他自己的名字呀!

⑧这就是父爱!除了父爱,便再也无法解释这种奇异而真实的现象!那一刻,我那对父亲的恨包裹着的已经变得无知、粗砺与麻木的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苏醒了!我禁不住地泪流满面,双手捧着书信、朝着家乡,蓦然下跪一向父亲,向对我一生付出了大爱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回报的父亲忏悔,忏悔……(摘自《散文选刊》)

品读指津:

这篇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先写自己对父亲的恨,设疑激趣,令读者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冲动。接着写的“我”名字的由来,写童年因名字而失去玩伴,写脾气不好的父亲对“我”的打骂教育,写“我”考上大学终于从家中逃出,写“我”从此两年没回过一次家,没认真给父亲写过一封信……然而就我们觉得这名父亲对孩子实在是太不近人情,好像一点也不爱自己的孩子时,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写父亲请小侄子给“我”写来一封信,一字不识、连自己姓名都不�J识的父亲竟然能完完整整把儿子的名字写出来,深藏着的父爱瞬间倾泻而出,击中儿子的心,击中每一位读者的心,父亲的形象立刻变得高大起来,伟大的父爱让每一个人深受感动。

“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技巧,所谓“扬”,就是指褒扬、抬高,所谓“抑”,指就指按下、贬低。利用这种方法写人,作者明明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让人信以为真,然后笔锋一转,由抑变扬,出人意外。用这种方法,往往能使情节曲折多变,形成波澜起伏之势,凸现人物性格,有效的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不妨加以运用。

除此之外,本文还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通过父亲能准确写出“我”的名字这样一个细节,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浓浓深情,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力。大家在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写法,小处落笔,大处着眼,通过记叙小事,描写细节,剖析细小现象,来表现的是重大主题,揭示深刻道理,放大人物性格。

[且读且思]

1.“我”对父亲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心香一瓣]

2.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困境之中,哪怕是一点小小的帮助,也会让人倍感温馨,永远铭记――

温暖有多暖

冯国伟

那一年,我16岁,当同龄女孩还在教室里看书的时候,我已经带着孤独无助,走过一家又一家的餐馆和便利店寻找工作。

几个月前,我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刚一下火车我的钱包就被偷了。那里有我攒下的所有积蓄,和好姐妹的联系方式。

一个星期前,因为开灯看书,我又一次被老板娘辞退。

那位好姐妹曾告诉我,这是一座可以收留我的城市,而此刻的我,却无从安身……

踩着满地积雪,我在陌生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偏偏在这个时候从我脑海呈现出来。恐惧、饥饿和寒冷一并向我袭来,我发现依稀亮着的一点儿灯光,拖着僵硬的身躯,慢慢挪了过去。

这是一家很小的饭馆,几张木桌围拢在屋中央,一只小的炭火炉四周,一个男孩正准备打烊。

我的脸僵硬得张不开嘴,只顾自己站在门口,贪婪地捕捉着从炉子周围涌出来的热气。

男孩怔了好一会儿:“你……要吃饭吗?”     我摇摇头,我说我非常冷,我只在屋里站一会儿就走。他似乎有点儿犹豫,但还是打开了已经封住的火炉,并铲了几块大炭倒进炉子里。

“那就坐会儿吧!”他说,“我们这儿不关门,你坐多久都行。”

他倒了一碗开水给我:“喝吧。”

我低头喝水的时候,他走到里面的灶间,端来两个包子和一些菜,放在我面前,“吃点儿吧。”

我没动,我的身体逐渐恢复了知觉,思维开始复苏,我不是讨饭的人……我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窘迫,可是我的肚子似乎不够争气,开始咕咕地叫了起来……

“这些是我妈做的。随便吃点儿,别客气。”

又一次挣扎过后,趁他起身进了里面灶间,我抓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拿了本书,坐在柜台上,对我说:“你坐会儿吧!我明天要考试,就不陪你说话了。”

他开始聚精会神地看书,我却由于太累,竟然伏在桌上睡着了。醒来时,一件厚厚的军大衣盖在身上,桌上摆着一只盘子,里面放着一个包子和两只熟鸡蛋。男孩睡着了,炉火却没有灭。看着这一幕,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我吃掉了那个温热的包子,把鸡蛋揣进了口袋,在面前的桌子上,用手指蘸着水,写了“谢谢”两个字……

许多年过去了,后来,这座城市真的收留了我。穿梭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有时候,我会猛地想起那家小店。尤其在冬夜,我常常想起那个夜晚,想起那温暖的炉火,想起那个善解人意的男孩――他毫无所求地帮助了一个孤独的女孩,还要小心翼翼守护她那脆弱的自尊。

我曾经去寻找那个小店,但没有找到。

那好像是一场梦,美丽而且温暖。

选自《润・文摘》2015年第1期

品读指津: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深深打动人心的故事:“我”在陌生的城市打工,遭遇困境,举目无亲,流落街头,这时,一个善良的男孩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不仅允许“我”进他家的店中取暖,还给“我”拿来吃的。温暖在“我”心中涌动,“我”获得不只是食物,更有一种勇气……透过这个故事,我们感悟到了一个再简单不过却又非常重要的道理,有时候,许多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帮助,对别人来说犹如雪中送炭,甚至可以拯救一个人。所以,在每一个普普通通通的日子里,请不要吝啬你的善心;只要人人都愿意献出一份小小的爱,这世界就永远不会有绝望。

在记叙过程中,作者非常注意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我发现依稀亮着的一点儿灯光,拖着僵硬的身躯,慢慢挪了过去”一句中,“拖”和“挪”这两个动作,写出了“我”的饥饿、寒冷、无力,令读者如睹其人;“男孩怔了好一会儿”中的“怔”,虽是一个细微的神态,却写出了他内心的一丝犹豫,非常传神;而“我”醒来后,“一件厚厚的军大衣盖在身上,桌上摆着一只盘子,里面放着一个包子和两只熟鸡蛋”及“炉火却没有灭”这些细节,则让我们感受到了男孩的细心和善良。

细节,就是指人物等描写对象身上的那种富有个性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就是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的一种特殊方法。在写人记事过程中,如果能恰��运用好细节描写,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且读且思]

1.你觉得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心香一瓣]

2.如果你是文中的那名受到帮助的女孩,你会对善良的男孩说什么?

[参考答案]

《思念》1.对异性单纯而洁净的思慕。(大意相同即可。)2.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从日常的细小事件中,可以体会到那个男孩心地善良,懂得疼爱自己的同学。那位老师工作很负责任,善于观察学生的细小行为,还能对自己认识上的偏差进行自我反思。3.人为地将两个孩子分开,会让孩子间产生遗憾,为此而感到罪恶。(大意相同即可。)4.动词:冲进、搬下、翻阅。作用:这些词语描写了孩子急切的心理,孩子急切地想了解女孩将要去的地方的情况,表现了男孩对女孩的关注。5.通过具体的细节,表现了男孩对女孩子的无比思念,照应了文章的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睡在炊烟里的母亲》:

1.先运用排比手法,描写母亲忙碌的情景;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火焰,“蹿”“鼓掌”等词非常生动,令人如临其境。这些描写突出了母亲的勤劳、智慧。

2.借助于炊烟的变化,先写母亲年轻时的背是直的,然后变弯,最后越来越驼,离土地越来越近。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内心的难过、感恩等复杂的情感。

3.用母亲忘记许多事情与唯独忘不了孩子的生日进行对比,写出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父爱在我的名字里》:

1.先是害怕、怨恨父亲,然后是不理父亲,最后是心生感恩和忏悔,深爱父亲。

2.无比疼爱自己的孩,却深藏不露;当然,在教育方法上也有点粗暴,与孩子交流不够。

《温暖有多暖》:

1.一是表达对那个善良男孩的敬意,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自己温暖的手。

2.示例:善良的男孩,谢谢你的帮助,我会永远记住那个温暖的晚上,我会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作文五:《人间自有真情在》900字

人间自有真情在作文一二三

我一直以为这个世界是黑暗的,人就是黑暗世界的产物,是贪婪、虚伪、自私的混合体,只不过有些人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正因为这样,很多人说我太冷血,对弱者不但没有丝毫的关心,甚至有些鄙视,觉得他们有些可恶。就比如说,每一次看见乞丐,我都会想:他们的收入比我爸妈都高,有什么好同情的!如果那个乞丐看上去不是很苍老或是求钱看病的话,那我就觉得他是来骗钱的。

而且,我还坚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哪怕乞丐真的有困难,真的不是来骗钱的,我也认为他沦为这种地步是自己无能、不求上进造成的,根本不值得同情。以致于朋友有的时候会因此和我争吵,父母老是因此批评我。直到那一天,我才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那时候我刚上初四吧,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放学到了家门口,才发现没带钥匙,爸妈也不在家,好像是看爷爷去了,不知道几点才能回来。我正愁着去哪里,突然想起来作业特别多,也就没顾得上想去哪里,先写作业吧。写作业的时候,那叫一个艰苦卓绝,戴手套写字变形,我的字本来就丑,一变形就认不出来了,不戴手套手冻到抽筋写不出字来,我就只好强忍寒冷,一点点地挪笔。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挺可怜的,谁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我也可怜,但哪里可恨了?我那些冷血的观点在亲身体验中稍微有点改变了,那时候我多希忚给个不至于把手冻到抽筋的房间。       听到楼下的单元门打开,又关上,我还以为爸妈回来了,心里相当高兴,等到人上来了,才发现是个邻居,我的心情从珠穆朗玛峰一下跌倒了柴达木盆地。心里默念,赶紧走,烦死了。他见了我困窘的状态,过来问:"怎么不回家?”我用非常无力的几个字告诉他爸妈不在家,忘了拿钥匙。本以为他问完就走了,谁知道他又来说:“来我家写作业吧,顺便吃顿饭。”我心里的斗争十分复杂,去别人家里又不好意思,不去又确实挺艰难的。他见我没出声,又说:“别不好意思,咱都是一家人,邻居帮个忙还不是应该的么?”听了这句话,我那些冷血的观念全被这正能量瓦解了,谁说人是虚伪、自私的?

到了邻居家里,他说:“当自己家就行,该坐就坐,该吃就吃。”我说:“那我给爸妈打个电话了。”他什么也没说,往墙角一指。虽是在邻居家,却有种自己家的感觉。写作业的时候,我想了很多。其实阴险、自私只是人的一面,黑暗也只是社会的一面;而他们的另一面则是无限的正能量,远比阴暗面多得多,正所谓人间自有真情在。

有些事情没有身临其境真的很难想象,我如果没有这次经历,恐怕我的想法会很难改变。我十分感谢在外面挨冻的这一次机会,它让我看到了希忚,看到了社会的正能量,它让我明白了社会的正能量远比阴暗面大很多。

作文六:《人间自有真情在》19000字

人间自有真情在

章辰霄

一个30年前的故事

我说的都是真事。

故事发生的时间在30年前,地点在上海著名的中山医院。主人公之一,是常州市革委会的一位分管组织工作的领导;主人公之二,是与常州有着某种联系的 资深医师庄某。

当时还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斗批改‛阶段,‚知识即罪恶‛,权威统统被

冠以‚反动‛而被打倒。有讽刺意味的是唯有医学权威是块‚臭豆腐‛。人吃了五谷作文一二三难免会生病,尤其是大病,那可不是好玩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所以无论谁到台上,别听他口号喊得多响亮,或明或暗地他与医院的‚热线‛大多要维系不变。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一切按常规,礼貌而有序地进行者,医者尽职,患者满意。就在患者准备告

别时,医生突然来了个题外话:‚请问,史绍熙校长的问题解决没有?‛

这位领导沉默了一下,然后摇摇头。

‚为什么还挂在那里?一个一辈子教书育人的中学校长有什么问题?回去请

转告,史校长的问题不解决,请常州市革委会的人不要来找我,找我也不看。‛

威胁,百分之百的威胁。

看来,这位医师的情绪已经失控,他不会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年代,不会不知

道随时收集阶级斗争新动向的工宣队员就在楼道里巡逻。‚医疗要为路线斗争服务‛,在这个口号下,当时有多少被打成‚黑帮‛的革命功臣和学术权威因为有病不准看、大病马虎看而活活枉死在医院的走廊里啊。可这位庄医师倒好,居然以自己的‚只可利用不可重用‛的一技之长,要挟起家乡的革委会来了,用常州人的话说,真是把胆屙掉了。

幸好站在医师面前的是位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他默默而不无欣

喜地承受着对方的诘难。在那以站队划线、检举揭发为时尚,落井下石、卖身求荣司空见惯的年头,这位医师的‚大逆不道‛之语愈加显得难能可贵。他钦佩医

师的侠骨义胆,答应在适当的场合反映他的呼声和要求,因为自己的权力有限。

故事很快就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当时,年过半百、身材不高的史绍熙正干

着拖煤球的粗活,每天用板车把西门煤球厂的煤球拖到城东的学校伙房。之所以遭如此惩罚,是他‚死不改悔‛,坚持认为自己无罪无错。面对着长时间的种种侮辱和折磨,史绍熙的脊梁始终挺直着。他居然对造反派讲:‚你们打不倒我的。 就是你们硬把我打倒了,我的学生也会为我平反的。‛‚我生平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一辈子爱自己的学生。‛他十分自得,因为在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中,除了批判他执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外,没有一张涉及他个人品质。

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成了自己嘲笑的对象,这叫‚现世报‛,而

人生中最大的欣慰,莫过于自己在厄运中的美好预言很快得到验证。‚文化大革命‛十年,人妖颠倒,正是这类悲喜剧交替上演的全盛时期。上海校友的仗义执言,无疑使危难中的史绍熙不胜快慰。

这个故事一直保鲜在我的记忆中。

我想以这个30年前的故事为楔子,对那些不该为人们所淡漠所遗弃的人间

至情,作一番发掘和寻找。于是,在一个暑气炎炎的下午,我这个40年前的学生又来到老校长的身边。

老校长的寓所就在市中心一条马路的边上。

窗外市声喧嚣,室内风轻气朗。

望着神情安详、娓娓而谈的老校长,我蓦地想起了如今已是市级文物的江苏省常州中学门口的那棵百年麻栎树;由老栎树又想起绘画大师吴冠中至今仍然无法释怀的,他在三十年代报考省常中高中部时的作文命题《夏木荫浓》……

教苑“双子星座”

1960年,全国文教群英会在北京召开,代表中有两个史绍熙。有趣的是,其中的一个史绍熙上了主席台后,江苏和河北的代表都说那是自己省的‚史绍熙‛,连记者也闹了笑话。最后,是河北代表弄错了。‚嗳,怎么跟我们天津大学的史绍熙一模一样呀!‛当时天津还属河北省。

趣事多的是,有一次常州的史绍熙去天津大学。‚史校长,您出差回来啦。‛刚进校门,他就被一群热情的学生夺过了行李。他笑着跟在后面——他知道同学们会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目的地到了,门里又走出一位史校长……后来,不光化学系主任认错人,连天大校长办公室主任也叫常州来的‚史校长‛签收美国来的函件。

原来,这两个史绍熙是孪生兄弟。那兄弟俩为何取一样的名字呢?这其中自有一番苦涩。

1915年8月19日,宜兴县官林镇义庄村的史家生了对‚双双‛,哥哥叫绍熙,弟弟叫绍华。不幸的是,孩子未满月,娘就病逝,做老子的又不大学好,从此,就由善良的祖父母拉扯着这两个苦命的孩子。

全村人都喜欢这对聪明伶俐的‚双双‛。两人不光模样一样,连声音也一样,隔着墙壁讲话,连老祖母也辨不清是谁的声音。

升五年级时,父亲送两人到五里外的官林镇上的凌霞小学去寄宿。一张单人学生床挤着兄弟俩。为节省每月一元钱的伙食,兄弟俩包饭在离校两里外的小饭馆。一日三餐,顶风冒雨,吃的是剩饭残菜;小饭馆经常不烧早饭,兄弟俩就只好饿一顿。两年后,兄弟俩分别以第一、第二名毕业。因家境日益困窘,眼看就要辍学,一些乡贤和老师来劝说了。史家第一次有这么多穿长衫的人上门,老祖父抚摩着两个爱孙的头顶,十分自豪。为了史家也出个读书人,老兄弟几个决定资助绍华继续上学——当时绍熙病倒了。

绍华以第一名考取宜兴县中,村上人却在惋惜:凭孩子的天资,应该考沪宁线上更好的中学——孩子已成为义庄的荣耀。但文凭已收在县中,‚用绍熙的。‛大家出主意说。绍华用哥哥的文凭考上省立无锡中学初中部。孩子挺有心计,无锡中学与无锡师范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今后有钱就升高中部,无钱就读师范部。

形影不离的兄弟俩第一次分手。一个月后,病愈的绍熙就到溧阳城里的信成南货店当学徒。做店员的父亲希望儿子也能做朝奉,绍熙也想满师后可以资助弟弟深造。寒假,身着锡中制服的绍华回家,第二天就摇着小船去看哥哥。哥哥正瑟缩着身子在糕坊干活。由于冻疮溃烂,走路一瘸一瘸的。弟弟哭了,非拉着哥哥回家不可。回家后,老祖母心疼地捧着孙子的双脚,老泪纵横,大骂了儿子一通。绍熙终于又回到家里,并在次年考取宜兴县中。这时,绍华曾提出过复名的要求,但因要报省教育厅批准而被校方搁臵了。

绍华初中毕业时,因组织爱国学生运动,被校方取消优秀生直升的资格。‚考省立常州中学去!‛哥哥鼓励弟弟,并决定自己不考高中以资助弟弟。这时,祖母和父亲已相继去世,祖父和伯叔们同意绍华考常州中学。第二年,绍熙也考取苏州工专的土木科。

1935年,绍华考上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次年,一些即将走上社会的同窗,一再撺掇绍熙继续深造,费用由他们资助。经过一番努力(要自学史地和英语),绍熙同时考取交大、浙大和武汉大学。最后,进了交大土木系。从中学到大学,兄弟俩每年都以品学兼优而获得学校的奖学金。1942年绍熙毕业。不久,留校做助教的绍华考取公费留学,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继续攻读内燃机专业。  解放后,哥哥写信给弟弟,希望他回国。绍华出国九年,已是知名的内燃机专家,获得博士学位,留校做教授。他还没有结婚。想不到出身寒微、无权无势的哥哥居然当上母校省常中的校长,就凭这一点,绍华就充分信任和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写信征求过哥哥的意见:英国也有共产党,我是否在英国入党后再回来?

1951年,兄弟俩相聚在常州。随后,弟弟到教育部报到,分配在母校天津大学。他曾是中科院学部委员、天津大学校长、国际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和世界热物理学会中国分会会长,现为中科院资深院士。

一南一北的两个史绍熙,犹如灿烂星海里明亮的双子星座,在祖国四化建设中闪烁着奇异的生命之光。

走上讲坛

史绍熙与教育结缘,可以追溯到他的学生时代。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学停课,兄弟俩同时回到家乡。国难当头,热血沸腾,兄弟俩在家乡北塍村办起了‚国难期间中学生补习学校‛,利用史氏宗祠,为失学归来的200多名中学生义务补课,分文不取。

形势渐趋恶化,补习学校被迫停办。他们就组织家乡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们成立‚流亡抗日宣传队‛。刻钢板,发传单,刷标语,作演讲,男女几十个,全部步行,一直到了武汉。他们先住难民收容所,后来住进走空了学生的武汉大学宿舍。

流亡途中,两个‚史绍熙‛第一次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在安徽宣城青弋江镇,国民党军警查到他们的毕业证书和学历证明是同一个名字,‚你们两人名字怎么一样的?‛‚我们是同胞兄弟。‛‚同胞兄弟也不会一个名字,假的,新四军!‛正发着寒热的史绍熙和弟弟两人一起被拘留,一夜未睡。幸好宣传队中有位队员的娘舅在宣城地方法院当院长,请来作证后,才予放行。

大学毕业后,史绍熙应聘去和桥镇的彭城中学任教务主任,教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每周27课时,月薪仅两石七斗米。一盏油灯下,他几乎每天都要备课到深夜。学生喜欢和敬重这位新来的青年教师,师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记者‛之一的金凤,原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查汝强,还有曾任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和总设计师的储传亨就是彭城中学的学生。其中储传亨最有意思,跟着史绍熙先后转了三个学校,1946年从省常中高中毕业。

1945年1月史绍熙离开了彭城中学,因为学校出了奸细。由于‚史绍熙跟史绍熙通信‛,又是通到外国,引起了怀疑。再加上他跟学生关系密切,无话不谈,还常常谈到抗日救国问题,以至被汉奸告发他是新四军的坐探,关进了镇上的日本警备司令部。关他的房间里还拴了条大狼狗来看管他,饭菜由墙洞塞进来。因史绍熙被拘留,学校里翻了天,高中数理化课没有人上。最后,由于查无实据和校长担保,鬼子才放他。出狱后,他应聘去漕桥镇的武进私立振声中学任校务主任兼高中理化教师。彭城中学的学生纷纷随他而去,该校高中部停办。 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江苏省立常州中学复校。崭露教学才干的史绍熙应邀到常州中学任训育主任、高中物理教师。省常中原名常州府中学堂,始建于1907年,历来以高超的教育质量和人才辈出而名闻遐迩。革命先烈瞿秋白和张太雷、文学家刘半农、语言学家吕叔湘、史学家钱穆、心理学家潘菽、音乐家

刘天华、教育家段力佩、中国现代会计学创始人之一的潘序伦等都曾在这里就读。

八年抗战中,这所著名学校遭到了日寇的严重破坏。原有的数百房屋多数被毁,数万册藏书、数千件实验仪器也糟蹋殆尽,仅剩下一些烧杯。它们之所以幸存,是因为鬼子改变了它们的用途,当做尿壶。操场变成了刑场。全校只剩下两栋孤零零的房子和一个四周架满铁丝网的空壳子。

而立之年的史绍熙和一批饱经沧桑的同事们一道,开始了这所名校的重建工作。

史绍熙主讲高中物理。他授课重点突击,深入浅出,注重使学生弄清概念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他常用英语讲解,用英语板书,在物理和英文两方面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日地物理学科的开拓者章公亮,是史绍熙进省常中那年考入的新生,在《自述》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一生爱好物理,直到当选为国际地磁和高空物理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是与史绍熙老师在省常中讲授《特夫物理学》的陶冶分不开的。‛

从此,40年如一日,史绍熙和省常中休戚相关,难舍难分,备尝苦辣甘辛。1948年他改任教务主任,仍兼高中物理教师,那一年他每周任课多达33课时,是他一生中任课时数最多的一年。解放后,他被任命为校长。走上校领导岗位后,他依然活跃在教学第一线,每周至少听课八节。生活中自有意想不到的事,1969年他从‚牛棚‛解放出来不久,工宣队个别人恶作剧地叫他带‚乱班‛(纪律和成绩最差的班级)。‚读书无用‛,‚白卷光荣‛,当时学生基础之差,难以言表。他从实际出发,对他们从小学算术教起,一步一个脚印,把‚乱班‛纳入正常教学之中。三年后,这个班的数学成绩出人意料地高,而且学生与老校长感情特好。 时至今日,那些已有了年岁的‚乱班‛生还结伙来看望老校长,笑谈当年那些荒唐事哩。

“怒向刀丛觅小诗”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代大文豪韩愈在1000多年前就对教师这一行当作了经典性诠释。时至今日,‚传道授业解惑‛这六个字,仍涵盖了教师职业的基本内容。可以说,这是今日教师之所幸。因为在旧社会,当那黑暗势力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时时毒化和摧残着校园的嫩枝幼苗时,教师所面对的艰难和险恶是远非今天人们所能想象的。

史绍熙愤而离开彭城中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支持进步学生。金凤回忆道: ‚1944年秋天,我们在彭城中学曾因反对学校中的顽固派和潜藏的奸细而闹了一场学潮。先生主持正义,坚决站在我们学生一边,愤而辞职,学校高中部解散。先生的优良品德,深深印在我们学生心中。‛

1946年秋天,省常中部分学生到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与影院发生纠纷。影院老板自恃有国民党官僚做后台,居然指使流氓侮辱和殴打学生。史绍熙亲自出面要求电影院向学生赔礼道歉。于是更多的学生组织起来,掀起了‚大闹大光明事件‛,取得了胜利。

1948年1月,国民党国防部向省常中派遣了一位少校军训教官。此人言行粗鲁,动辄打骂学生。史绍熙派人把他叫到办公室,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他说:‚我们省常中的规矩是从来不准打骂学生的,老师只有教育学生的义务,没有打

骂学生的权力。‛自此,这位军官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学生们无不为史绍熙老师爱护学生的高尚行为感到欣慰,同时也增强了与反动教官进行斗争的信心。江苏省戏剧学校校长李乐观校友永远铭记着这件事:他曾当面指责潘教官贪污伙食费,因其子在学校吃饭不付钱。潘教官把他叫到办公室,要开除他,是史老师坚持正义留他下来的。

同年10月,全校师生进行爱国游行。在救火会门口,女生队伍遭到一个排全副武装的国民党特种刑事法院执行队的冲击,激起了同学的愤怒反击。执行队的领队拔出手枪,指挥士兵抓走一位夏姓同学,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这时,从队伍后面赶来的史绍熙挺身而出,义正辞严,据理力争,救下那位学生。

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夕,物价飞涨,教师生活无法维持。史绍熙代表省常中全体教职员工到当时的省政府所在地镇江,出席省立中学教师联合会举行的反饥饿斗争会。回校后,省常中全校师生罢教罢课四天,获得初步胜利后方才复课。

省常中一些进步学生为迎解放秘密开展活动,从来与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关的史绍熙心里当然清楚。为了保护学生,他装作不知。一位当年的地下团员、后来成长为革命干部的学生,几十年后重返母校,谈到当年地下团组织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比较顺利,‚有个重要的关键,是省常中有许多团结在史绍熙老师周围的革命的进步老师,在暗中支持我们,保护我们‛。

所有这一切,稍有不慎就要丢饭碗甚至掉脑袋的。学校北边一墙之隔就是国民党部队的司令部,学校的大操场一度也被当作靶场,整天枪声不绝。是胆识、正义感和对学生赤诚的爱,让这个出身寒门的年轻人不畏反动派的腥风血雨挺身而出的。

玉梅桥畔的穷孩子一族

省常中原是常州府所属八县筹款公立,所以,学生大多籍隶于八县。当年的常州府版图不小,东拥无锡,北过长江含靖江,南与浙江湖州接壤。由此历史沿属,一直到六十年代,生源基本来自以上范围。他们大多来自农家,寄宿在校,玉梅桥畔汇集着穷孩子一族。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省常中永远是大家庭。成员尽管每三年就要换一茬,但朝气、欢乐和进取是永恒的。无疑,史绍熙校长就成了校内1500多个孩子的临时‚家长‛。

这是一个尽心尽职的‚家长‛。

我是1955年考进省常中的,以下所述都是在我进校之初发生的,事情虽小,但至今难忘。

一天夜里,一位新生从双层床的上层不慎滚落下来,幸好是卷着被子下来的,没有伤着筋骨。‚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我们还是刚离开父母的孩子。史绍熙马上布臵,给每个上铺的同学发了根粗细长短似锄头柄的竹竿,绑在外档以保护熟睡中的同学。

再有就是宿舍里发现臭虫。这些老臭虫繁殖得极快,且叮起学生来更是嫩刈刈地没法说。史校长让总务处每天烧大量的开水,用沸水把几百张双层床一一浇透,才绝了这一宿舍的大害。

第三桩事是我同学所为。那时我们早锻炼后,几乎是人手一杯盐开水。一大盆粗盐就放在老虎灶边上。史校长每天也来晨练,而且比学生还早。两幢宿舍楼就在大操场边上,‚史校长来跑步啦‛几成同学早锻炼的无声命令。有次,这位同学向史校长反映,早晨老虎灶的水不开。史校长随即就去伙房调查,批评了班长:‚同学健康事大,今后绝不允许让同学吃不开的水。‛

这是1957届校友、南昌有色冶金研究所高工邵全渝在30年后回母校参加校庆时记下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有次,一些家境贫寒的同学已经迟延了三个月没交伙食费。最后,总务主任下最后通牒,在校门口用黑板公布了停膳学生的名单。停膳实际上意味着停学。一时有几十个同学在校门口围着总务主任求情。史校长事先不知道,下班在校门口看了布告,才知道总务主任所为,大为生气。我们第一次见校长发这样大的火。当着众多学生的面,训斥总务主任。说这不是共产党的政策,而且未经请示校长;不给学生饭吃,这些学生就不能上课了,你总务主任能负责吗?没有钱从我校长工资里扣除。总务主任只得认错,当场把黑板拿掉。因我当时也在这个名单中,自然印象深刻。‛

这类事情对一贯爱生如爱子的史绍熙来说是司空见惯,但对刚刚踏上人生路的中学生来说则是铭感五内。

有次史绍熙家来了位客人。客人对主人一见如故,主人却想不起来者姓名。‚史校长,您还记得20多年前那个哭哭啼啼的孩子……‛这话一下子打开了史绍熙记忆的闸门。那是一个周六的晚上,他照例要到师生的宿舍去巡视一番。学生宿舍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哭泣声。他赶紧走进宿舍,见一个瘦小的同学躺在床上,四周空无一人。在他再三探问下,学生道出实情:他的家在很偏远的农村,经济困难,每到星期六,眼看其他同学高高兴兴回家探亲,于是勾起了他思亲之情,想回家又没有路费……史绍熙把他领到自己家中。以后周末他常在史校 长家里度过。后来他考取了重点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科学系统工作。

人生紧要处的把关人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说这话的是著名作家柳青。史绍熙以自己40年一贯的德行在校园为柳青的这段名言作了最好的注脚。

有一年,一个高三学生宿舍里有人丢了20元钱。在当时,这可是笔大数目,是两个多月的伙食费。该宿舍的一位学生向老师揭发说,出事那天的半夜里,他亲眼看见是李钰同学偷的。这位揭发的同学是个公认的好学生,不像是说假话。于是史绍熙便找李钰谈话,李钰矢口否认。李钰的班主任和许多同学纷纷要求对李钰严加惩处。史绍熙了解李钰,他教这个班的物理课,他认为李钰一贯品学兼优,不可能做这种不道德的事情;而检举的同学在走廊黯淡灯光映照下,睡眼惺忪,极有可能看错人。事关重大,决定年轻人一辈子的前途,史绍熙力排众议,不同意处理李钰。但一些学生还在背后议论,李钰的思想包袱很重。史绍熙知道后,亲自到这个班级批评了这些不负责任的说法。同学对校长的话是不敢不听,不能不信的。史绍熙又给失窃的同学补助了10元钱,平息了事态。

两年后,那桩失窃谜案因窃者故伎重演而被连带破获。原来这个偷窃者的模样与李钰相似,才造成当时检举人的误会。真相大白后,史绍熙当天就给已考入清华大学的李钰写信。李钰接信后,当着众人的面感动得大哭了一场。

六十年代初的一个晚上,史绍熙照例到各班巡查夜自修情况,在高三(六)班的走廊上,一位同学悄然跟了上来。‚史校长,我要向你反映一件事。在高一时,我的班主任给我写的评语不实事求是,写得太坏了。为此,我思想上已经背了三年包袱,如果把它放进档案,会影响我一生的前途。‛史绍熙了解这位学生,德智体三方面都不错,但年少气盛,常会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对这位同学的班主任,他更了如指掌:她对班级工作十分负责,就是思想方法有些片面性。

第二天,史绍熙认真查阅了这位同学和他班上全体同学的评语。班主任的评语是有问题,字里行间明显有当时流行的‚宁左勿右‛思潮的影响。事情还有些

尴尬,每个评语下校长‚史绍熙‛的大印也赫然在目。解铃还须系铃人,他请班主任来校长室,先肯定了她的成绩,然后才切入主题:‚你们班一直是全校的先进班级,但从许多学生的评语上看,似乎又不先进。‛

‚为什么?‛班主任显然有些冲动。

史绍熙平静地从抽屉里拿出这个班的评语说:‚从这些评语看,你们班的问题似乎还相当地严重。‛班主任语塞。‚其实你班学生绝大多数是好的,但你给学生写评语有片面性,夸大了学生的缺点。‛

接着,他就把找他的学生的评语绘声绘色读了一遍,然后建议她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认真修改全班学生评语。

有位五十年代校友,由于家里穷,他不得不弃学从工。史绍熙找到他们父子,竭力开导并答应学费全免另给助学金,使这位优秀生终于重新背起书包。后来他成为师范学院的教授。师恩难忘,史绍熙‚文化大革命‛中‚解放‛后,第一个来探望他的就是这位同学。

‚爱学生是教学生的前提,是教育取得成功的起点。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个人有什么特点,我可以用一句话作回答,那就是一生热爱学生。‛史绍熙这么说。

圣园之魂

常州解放后,史绍熙就挑起领导省常中的担子。1951年8月,正式担任校长。除了‚文化大革命‛中的间断,他在这个任上一直干到70岁。1980年1月史绍熙已被任命为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仍兼任校长。他1985年才离开学校到常州市政协机关任专职副主席,分管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工作,仍以抓教育为主。

史绍熙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当过八年级任导师,七年教务、训育、校务主任和35年校长。1981年,当他随江苏省教育代表团出访澳大利亚时,澳方同行对他很不理解。在国外,像他这样有学历有资历的人,一般都有较高的职位,哪有30年不动窝的?‚因为我对学校有感情。‛他这样向主人解释,事实也正是如此。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么说。

数十年如一日,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他都在学校勤勤恳恳工作。清晨五时半,他总是第一个到校,陪学生晨练;上午第一节课,他和学生一同进入教室,他听课从不打招呼;一日三餐,他都到膳厅巡视,有时和学生一起用膳;夜晚,查完学生宿舍,再看望灯下忙碌的各个教研组,劝教师们早点回去休息;十时后他才步出校门。每周安排一个下午作为会见家长日。这些都是他‚永久‛牌的生活日程表。

‚执事敬,与人忠‛,凡与他共事的人都这么赞誉他。

在他一辈子孜孜不倦的教学实践中,他推出了‚起步高、要求严、基础实、学风好‛和‚尊重规律、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坚持改革‛的办学真经。

他锤炼出‚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精讲多练;启发思考,揭示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新旧联系,生动形象;方法灵活,结构紧凑;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原则。

他为学生研究出‚好自学,勤思考,细观察,爱想象,常动手,喜创新‛的学习秘诀。

他还提出‚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重在素质教育‛,‚反对平均发展‛,‚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伟大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使命‛等一系列教育思想。

他带出了一流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1959年,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宣部长陆定一在省委书记陈光和教育厅厅长吴天石陪同下,到常州视察。他们向当时的市委领导提出:要会见省常中的史绍熙校长,并召开一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以便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座谈伊始,陆定一微笑着对史绍熙说:‚你是我国中等教育的专家,你要多提意见,畅所欲言。‛在领导的鼓励下,成竹在胸的史绍熙作了一个半小时的发言。他认为,目前党内外有些同志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认识上有较大的片面性,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简单理解为‚教育加劳动‛,学生劳动时间过多,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他认为,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应该切实加强党的领导,转变领导作风。接着,他提出了经过深思熟虑的‚一、

二、九‛方案:即一年中要确保九个月的教学时间,两个月的放假休息,而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时间应该压缩在一个月之内。

史绍熙的这一既具卓见更有胆识的发言,受到副总理的赞赏和重视,当场批准‚一、二、九‛方案先在省常中试行,并要求及时总结经验,以利于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这次座谈会对保证当时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贯彻落实起到重要的作

用。从此,副总理加冕给他的那顶‚中教专家‛的桂冠在全国教育界不胫而走。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两次专程到省常中看他,饶有兴趣地研究他的育人术,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全面,思维活跃,才华出众,有攀登科学技术的潜在能力‛。

从1953年到1965年,国家从省常中直接选送出国留学生达100多人。 1956年省常中高中毕业生中有十多名被选拔出国留学,有30名被保送或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有146人免试保送入南京航空工程学院学习。

1958年常州市考取清华大学35人,其中省常中有34人,是该年全国考取清华大学人数最多的中学。史绍熙亲自张罗同学集体包车上北京。

1964年、1965年省常中高考成绩连续两年获全省第一。1965年400多考生中有150位同学的物理成绩得了满分115分。

……

‚南史北韦‛,他和天津一中校长韦力被誉为‚中国当代中小学圣园的两杆大旗‛。

两个“黑典型”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既然是‚革‛文化的‚命‛,且运动最先从少不更事的学生中煽起,作为常州名校的校长,史绍熙当然在劫难逃。

校园不再宁静。‚革命大串联‛,‚停课闹革命‛,学校里铺天盖地是‚打倒‛、‚火烧‛、‚炮轰‛史绍熙的大字报。名字被打上‚×‛后颠倒了,一切都颠倒了。造反派给史绍熙罗织了诸如‚推行封资修教育路线‛,‚重用没有改造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把持招生关,排斥工农子弟‛等许多罪名。其中最大的‚罪名‛就是1959年与‚黑帮分子‛陆定一、陈光、吴天石在常州召开‚黑会‛,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与‚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刘少奇握手合影。这位昔日受人尊敬的校长被挂上‚黑帮分子‛、‚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反动教育权威‛的牌子游街示众,经常被斗,多次挨打,甚至勒令他进出校门,必须从地上爬进爬出,他的人格和身心遭到极大的侮辱和摧残。

造反派还把他往死里整。把他劝弟弟回国的爱国行动诬为‚里通外国,进行特务活动‛,逼他交代,诱他自杀。面对这一切,史绍熙表现得异常镇静。这,既来源于自己对追求和选择的无怨无悔,亦来源于众多校友的深情厚爱。即使在

他最困难的日子里,这种关爱也从未间断过。最有意思的是北京校友,在校门口与阻止他们进校的工宣队吵了起来。‚我们是省中校友,我们也有发言权,你们没有权力阻止我们去批判史绍熙。‛等到他们来到‚牛棚‛,就一个个史校长长史校长短地变‚批判‛为慰问了。

也许是作为历史见证吧,史绍熙至今仍珍藏着两件‚文化大革命‛的‚纪念品‛。

一张是已经泛黄的照片。是他1960年出席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被授予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被推选为主席团成员,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照片。这也是他‚文化大革命‛受冲击的首项‚罪证‛。为搜寻这张照片及他答应出版社写的《校长笔记》(未完稿),他的家三次被抄。所有资料、奖状、证书包括他的结婚照统统被抄被毁,唯有这张照片被他巧妙地保存了下来。‚文化大革命‛给这张珍贵的照片又注入了新的历史内涵。

另一件‚纪念品‛就是造反派编的一份批判他的油印小报。小报以‚供批判参考‛为由,摘录了史绍熙1963年1月在‚教育部杨秀峰部长在沪召开上海、江苏部分重点中学办学经验座谈会‛上的长篇发言,并列举了他在办学‚黑纲领‛、‚黑理论‛下的累累‚黑行‛。首条‚黑行‛就是‚把持招生关,为剥削阶级、反动阶级子女大开方便之门‛,并举出他曾‚爱不释手‛、‚关怀备至‛的1965届的两个学生作批判例证。

老师喜欢好学生天经地义,校长发现好苗子而重点培养何罪之有?他为两个好学生为自己‚陪绑‛而不忍、不安和不平。出水才看两腿泥,时间自会证明一切。他悄悄地留下了这份历史记录。

‚黑典型‛之一的胡栋成,如今是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他的两个同在省常中毕业的哥哥沛成和庆成,如今一个是河海大学常州分校校长、教授、市政协副主席;一个是华北电管局监理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兄弟三个都考取了清华,连同他们的父母,胡家有五个清华大学毕业生,极有意思的‚清华之家‛。

另一个‚黑典型‛是与胡栋成同班的女生程以宁。她的父亲程心一是著名的美籍华裔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家,史绍熙的交大同学,七十年代回国探亲时曾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程以宁的祖父因儿子在美国而戴上了右派帽子。在当时‚左‛倾路线下,如此的家庭背景决定了她很难被大学录取。而少不更事的她自恃成绩一流,偏偏在志愿表上只填清华大学,而且还是密级极高的核物理专业。在史绍熙的劝导和坚持下,她才勉强填了个普通物理专业。事情未出所料,最后是在史绍熙亲自找省、市有关领导竭力推荐后,她才补取在南京师范学院的。这个全校最后一份录取通知书是史绍熙亲自通知她来校领取的。程以宁大哭一场,史绍熙也只能欲说又止,怀着一种师爱和父爱交织在一起的感情倾听着这位任性女孩的悲诉与抱怨。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程以宁在南京师范学院又因不慎把一张报纸坐在身下而受到批判,毕业后分配到常州市一中教物理课,连做班主任的资格都没有。中美关系缓和后她就到美国继续深造了。她因成绩特别优秀而提前一年毕业,并获得把姓名镌刻在学院永久性铜牌上的荣誉。在当年全美科技水平最高的一家电子计算机公司招聘的六名专家中,她是其中之一。如今,这位在美国斯坦福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教授已经站立在计算机领域的世界最高峰了。

写下上面的故事,使我想起电影《舞台生涯》里一句很精彩的话:‚时间是

伟大的作者,它必然要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史绍熙赢了,史绍熙笑了。

重返省常中

1975年5月,常州市委研究决定恢复史绍熙中止了近十年的党组织生活。  1975年6月至1977年4月,史绍熙奉命筹建常州市教师进修学院。1977 年4月,他调任常州师范学校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鉴于史绍熙对教育事业的建树,江苏省委组织部决定把他调到省教育厅任职或任江苏教育学院院长。

历史,出现了又一次令人喜悦的重复——

1965年,省里曾有过调他到教育厅任副厅长的意向,当时是市里不放。理由是他是拟议中的文教副市长人选,并随即安排史绍熙去‚四清‛工作队锻炼。所以,在史绍熙的履历表中有过一段短暂的曾先后担任常州变压器厂‚四清‛工作队队长和常州无线电厂‚四清‛工作队教导员的经历。是随之而至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这一切。

他的调动,在常州的各个层面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常州市的一些前任领导,尽管他们有的已经离开常州,但他们仍情系常州,关注着常州的变化和发展。他们对酝酿中的史绍熙的调离深为惋惜并力阻成行。反思‚文化大革命‛,痛定思痛,拨乱反正,百废待举,科学和教育的问题已经为当时的中国最高领导层所瞩目。诸种因素的组合,终于使当时市领导形成共识:史绍熙不能走。于是,当时的市委书记曾去南京与省委书记商量,最后的结果是,史绍熙的去留由他本人决定。

史绍熙再次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

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五十年代初,政府曾号召过科技人员归队。史绍熙在苏州工专和上海交大攻读过七年土木工程专业,且他对专业也十分热爱。当时他的一些已经担任教授或工程师的同学也纷纷来信,请他到北京的机关或科研院所工作,甚至寄来了邀请书。为此,他曾动过心,写过请调报告,但组织上没有同意。他二话不说,就愉快地留在省常中了。于是,新中国少了一位建筑师,多了位教育家。

至于到高校工作,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里,也曾有过多所高校盛情邀他去任职,都因省常中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省常中而被婉言谢绝了。

对于这人生的最后一次机遇该如何把握,确切地说是他的人生最后一搏,他显然是格外地沉重和慎重。

虽说组织让他选择,其实他别无选择。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必然遵循的内在规律。从史绍熙的人生轨迹和执著追求中不难发现,他这辈子已经与这所学校和这个城市分不开了。这是一种情感的纠结和灵魂的缠绕。玉梅桥畔的这所美丽校园早已成为他的灵魂之家园。

在那一阶段的情感‚回顾展‛中,有两个情景曾在他的脑子里反复出现,强烈展示——

一是1977年常州市委宣传部在红星剧院召开批判‚两个估计‛大会。他应邀参加大会并第三个发言。按照惯例,批判大会是不鼓掌的。但当他走上讲台,全场竟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的讲话更是几次被经久不息的掌声打断。会后,一位市领导激动地说:‚什么叫社会影响?这就是社会影响。什么叫经久不息?这就是经久不息。‛

另一件事也跟红星剧院有关。‚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天夜里,他突然从隔离

室里被押上汽车,绝尘而去。一群学生发现后,不顾一切忘命地跟在车后,从省常中一直跑到红星剧院的地下室,上气不接下气地守着他们的校长。随后,他们再赶回去报告师母:史绍熙不碍紧,跟老红军、卫生局长刘瑞祥关在一起,明早市里开批判会。‚真是作孽啊!‛老校长提起这事,至今还在心疼那些孩子们。

在这段去留选择的日子里,史绍熙去了次南京。就像‚多年父子成兄弟‛一样,多年师生成朋友,如今遇事,他想听听校友们的意见。‚我听你们的,你们叫我来南京我就来南京,你们叫我留省常中我就留省常中。‛在南京大学,他真诚地对校友们这么说。已有多年,他每到一地,只要事先告诉任何一位校友,其他校友就会很快地聚集在一道,结成欢迎团体,一般都是在当地领衔的大学。在如今利益高于一切的功利世道中,这种纯情的集合尤显可贵。

史校长,年岁不饶人,你老了;省常中,昔日名校,她不该随波于庸常。基于这种双重的关爱,南京校友众口一辞,请求史校长重返常中,再振母校。

校友们的款款心声,终于吹散了史绍熙心头最后一丝犹豫。

再铸辉煌

虽说是重返,其实,他的心,他的目光,还有他的思想,一天也未离开过省常中。识途老马也罢,老马识途也罢,反正,省常中一切的一切,都坦陈在他的眼前,娴熟于他的心底。

校园依旧,面目全非。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奔涌在史绍熙胸际的只是悲愤和激昂。

一场浩劫,已使这个昔日人见人夸、人见人爱的美丽校园变得疮痍满目了。学校一度沦为武斗据点,教学器材严重散失至无法准确统计地步,仅图书一项就损失四万余册。作为知识载体的广大优秀教师,更是惨遭迫害,死的死,放(下放)的放。学生哩,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修正主义的苗‛的口号下,学业已经完全荒废。史绍熙曾对初三学生进行过一次测试。结果有的学生竟在地图上把首都填到四川省,把离常州仅一百几十公里的上海市填入西藏自治区;还有的学生把小学算术题也做错了;最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位学生在回答‚巴黎公社为什么失败‛这个历史题目时,竟写下‚因为没有学习大寨的先进经验‛。

——荒唐么?荒唐。可笑么?老师和家长一样,在叹息的同时心头在滴血。 漫步在校园,史绍熙情不自禁的想起他1945年初到省常中时的情景,一样的荒芜。不同的是,那时是八年抗战,外敌侵略,惨在‚外伤‛;而如今是十年内乱,是非颠倒,悲在年轻灵魂里的杂草丛生。‚外伤‛易疗,‚内伤‛难治啊。  成竹在胸,时不我待。史绍熙不失时机地向江苏省委和常州市委提出三项建议:1恢复‚江苏省常州中学‛的校名;2尽可能把原省常中的老师调回来;3改革省常中的招生制度。

当时省常中已改名为‚常州第十二中学‛,在这之前,还曾叫过‚东印厂新常中‛、‚新常中‛、‚共产主义战校‛。至于生源,按就地划区招生原则,已缩小到学校周围的若干街道了。

上级很快就批准了史绍熙的三项建议。省委第一书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亲自宣布,恢复‚江苏省常州中学‛校名,并与南师附中、苏州中学和扬州中学一道重新被批准为江苏省的重点中学。昔日的‚四大名旦‛重放光彩。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仅有两位校长发言,一个是南大校长章德,一个就是史绍熙。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六下午,史绍熙按捺住激动,迈着稳健的步伐,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省常中。全校师生群情激昂,奔走相庆,‚史校长回来了!省常中又恢复重点中学了!‛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纲举目张,史绍熙首先制订了《学校建设五年规划》,起草了《江苏省常州中学关于建立校务会议的几点意见》,重新恢复作为全校最高行政组织和民主管理形式的校务委员会。接着,史绍熙着手重建教师队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必须克服和排除种种干扰和重重阻力,甚至要冒着政治风险才能把因受政历问题牵连而下放农村的老教师一个一个调回来。可以说,这项工作只有德高望重的史绍熙才敢做也才能做。在发现、培养、尊重和爱惜人才上,史绍熙又一次充分展示了胆识和才干。

李晓声是一位出色的英语教师,解放前武汉大学外语系毕业的高材生,抗美援朝期间曾担任志愿军翻译。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打成‚牛鬼蛇神‛,遣送溧水县劳动改造,每月只给几元钱生活费。当史绍熙派人去接他时,他正骑在牛背上放牛。李晓声回校后,史绍熙及时为他安排了一套住宅,又提拔他为外语组组长。当时错划右派这一历史悬案尚未改正,史绍熙力排众议,反复解释说:‚内行很重要。李晓声老师说外行不能领导内行,是希望领导赶快学会专业知识成为内行,这话并不错,为什么不能用他?‛后来右派改正后,他可以回武汉大学工作,但他愿意留在省常中。像李晓声这样被错划为右派的教师,史绍熙就调进来五个。

有一位在‚文化大革命‛中曾动手打过史绍熙的老师,后来对自己的错误已有认识,表现积极,成绩显著,史绍熙照样给他晋升两级工资,并评他为先进工作者,表现出虚怀若谷、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

在史绍熙忘我工作精神的带动下,省常中的校风校纪和教学质量迅速上升。198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在获一等奖的12名优秀生中,省常中占了六名。仅课外科技活动一项,1982年至1983年两年间,全校就有166人受到省、市级的奖励,其中62人受到全国级嘉奖。

杜鹃啼血,众志成城,省常中重展名校风采。

龙城高教开拓者

九十年代,常州入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40强,并被国家列为第二轮综合配套改革首家试点城市,由此,可以掂量出常州市软硬件的‚吨位‛。教育在其中占有相当的分量。常州市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全日制高校就有四所。  在龙城盛开高校花的美景中,作为常州高教的开拓者和耕耘者,史绍熙功不可没。

常州的高教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不管历史今后如何评说,有一点毋庸臵疑,这是一个打破常规的年代。就在这一年里,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常州创建了第一所高校——江苏省常州工业专科学校。

万事开头难。初创的常州工专就办在省常中的一幢叫‚科学馆‛的小楼里,校长亦由主要创建人史绍熙兼任,首开三个班,分设机械、电机电器和电化三个专业。翌年,两幢三层教学楼在南郊清凉寺西侧建成后,工专才搬出省常中。同年,停办的镇江工专并进常州工专。1962年,贯彻党的‚八字方针‛中,常州工专停办,被并入扬州工专即今天的扬州大学。历史的突破终成历史的遗憾。

在常州工专的创建过程中,史绍熙可说是筚路蓝缕、殚精竭虑。他甚至动员了不少省常中的优秀生报考常州工专。常州工专仅有1961和1962两届毕业生。日后证明,这些毕业生对常州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戚电厂、林机厂、变压器厂、机床厂、灯芯绒厂、铸造总厂、江南机具厂等许多大中型企业的厂级领导和总工程师都来自常州工专。有位毕业生还担任了重庆市总工会主席。

史绍熙是常州教育学院的筹建者之一,该校对常州中等学校师资队伍的建 设贡献很大。

史绍熙参与创办的第三所高校是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工院的诞生真正宣告了‚常州无高校‛历史的结束。

长期以来,在沪宁线的城市中只有常州无大学。

作为一位教育家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分管文教的副主任,史绍熙为改变这一落后状况而到处奔走呼吁,不遗余力。适逢锐意进取的新一届常州市委、市政府也有决心填补这一历史空白,市长陈鸿昌决定自筹资金3000万、征地300亩来筹建高校。为求有一个高起点和尽快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史绍熙不顾年迈,多次北上京津,与有关方面商议办校大计。

已任天津大学校长多年的弟弟当然对哥哥的要求会全力支持。‚常州工业技术学院‛一名最早就出自天津史绍熙之口。开始,双方曾有意向办成天津大学常州分校的。天津大学在国内外极负盛名。由于当时大学办分校在全国几无先例,教育部不批,分校计划流产,但在后来的常工院的办学过程中,依然得到天津大学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双方以协议文本予以敲定。

在北京,师生谊重,国家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储传亨联系安排教育部领导与常州代表会面。适巧教育部办公厅主任又是天津大学校友、天津史绍熙的学生。还有一位热心人就是在北京工作的常州市原市长于春开。教育部分管高等教育的副部长黄辛白召集有关下属听取常州代表的汇报,并迅速批准常工院的建校方案。  1982年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随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河海大学常州分校等相继迁来或创办,终于形成今日常州高等教育兴旺发达的景象。

如今,常工院培养了万余名合格毕业生,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1988年5月,史绍熙又捐出自己的退休金2000元,资助常工院体育馆的建设。

‚史老作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的名誉院长,在学院创办和发展的近20个春秋里,他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在学院初创阶段,他为之奔走呼吁;在学院发展过程中,他帮助排忧解难;他还时常勉励我们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对常工院,对常工院广大师生,他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常工院党委书记卢进南在史绍熙科技教育基金成立大会上的发言,无疑也是常工院5000余名师生的心声。

呼唤创造

1990年11月史绍熙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常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130多人提交论文52篇。

正如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兼普教局局长周德藩在研讨会的开幕式上所说:‚史绍熙的名字与常州中学紧紧相连,但史绍熙不仅属于常州,而且属于整个江苏。‛史绍熙作为‚我国第一代中等教育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办学经验和教育思想早已走向全国。他撰写发表论文150余篇。他曾任江苏省学校管理研究会理事长和江苏省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史绍熙教育文集》,在1989年纪念中国教育学会成立十周年全国教育论文著作评奖中获优秀论著奖,获此奖的全国仅四部。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刘佛年对史绍熙教育思想曾作这样的评述:‚我从他所有的文章中都能看到一个特点,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密切结合。他有很高的理论修养,他的教育思想不是空洞的,也没有片面性,是与他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关……我们应该承认史校长的事业和文章无疑是我国普通教

育界的宝贵财富。‛

史绍熙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创造型人才。他认为,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三条:第一是全面发展,第二有某方面的专长,第三有创造精神。可以说,这一教育宗旨贯穿于他一生的教育活动中。他较早地提出了各科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精神放在重要位臵上。他提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接受现成知识,而且要学会运用并进一步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不仅要使学生认识真理,而且要使学生能够发现真理。他将能力培养的过程总结为‚观察是入门,思维是核心,创造是目标,自学是根本‛,点明了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旨。

在八十年代初,他就提出中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有人认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事,中学生还谈得上什么创造精神?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创造才能必须从小就注意培养。中学教育是开发智力的基础阶段,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中学不培养,到大学就来不及了。‛

他的呼声有过回响。新华社记者曾采访他并写了‚内参‛,正在进行关于培养人才问题专题大讨论的《中国青年报》专门请他撰文《亟需培养中学生的创造精神》。

与此呼应,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朱九思在1982年召开的教育部高等工业学校电力、电子工程类教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题为《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长篇论文,系统而详实地介绍了史绍熙的教育思想,并向高教界同仁呼吁:‚史绍熙同志提出要培养中学生创造精神,那我们对培养大学生又该怎样提呢?我想,我们也许更需要考虑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

遗憾的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挥棒太强大了,从学校到家庭,高高举起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挥棒是座大森林。在这个以千万计的指挥棒的整齐划一的挥动下,全社会只有一个响遏行云的声音,那就是:应试,应试!除了应试还是应试,它成了一切其他声音的黑洞。不屈的史绍熙似乎成了唐〃吉诃德。1984年在河南省嵩山之春教改研讨会上,他的论文仍是《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现代学校的战略任务》;1987年,经过补充修改,再次发表《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伟大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使命》一文;1998年,史绍熙为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社朝曦 记者站成立五周年题词:‚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门学科,它不能被考试牵着鼻子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中、小学语文教学亟待改革,特别要注意纠正作文教学中程式化新八股等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不良倾向,使这块阵地真正成为展示孩子心灵、色彩纷呈,融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体的大花园。‛出于一个老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爱心,他不放弃任何机会大声疾呼:‚如今孩子们的天真和幸福生活遭受无情的摧残‛;‚小孩子背大书包,古今中外都没有‛;‚迟到一分钟不准进教室,抄错一个字罚抄一百遍,这算什么教育?‛‚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史绍熙坦言,教育是他晚年最大的担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应试教育弊端的日渐严重,今天,全社会终于达成共识:中国的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1998年8月4日,《科技日报》约请我国六位著名的两院院士就‚中国科学:冲击诺贝尔奖是时候了!‛这一主题进行笔谈。请看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与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是如何说的:‚获得诺贝尔奖需要有雄厚的积累,

需要有很好的教育。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除教育的知识面太窄,缺乏基本素质的训练等多种不足外,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老师不是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而是满堂灌,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科学上是很难有所突破的。应该看到,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我们有很好的原材料,所缺乏的是好的炉子。‛

‚闻鼙鼓而思良将‛,今天,我们愈加感到史绍熙教育思想的亲切和不凡。

“俯首甘为孺子牛”

198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曾出版《中学校长的领导艺术》一书,首篇介绍的就是史绍熙,标题叫《俯首甘为孺子牛》。

苏南民间有个顺口溜,叫做:‚牛吃稻柴鸭吃谷,烂泥菩萨住瓦屋,各有各福。‛牛属没福的角色,吃的是草,挤的是奶。

下面一个故事是在发生的第二天我就知道的。十五六年过去了,记忆仍十分顽强。

史绍熙自进省常中起就一直住在校门对面承德里的学校宿舍里。一家六口,住两间老式民房。‚文化大革命‛中,他又被逼让出一间。‚文化大革命‛结束,下放的妻子和两个插队的儿子相继返城。吃喝拉撒睡,全家仍挤在一间屋子里。当时他完全有理由也有权力恢复原面积,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学校住房紧张,还有下放教师要返校。总务处看不过去,为爱护老校长的身体,就在天井里给他家搭了两平方米的小披屋,以便让煤球炉子与居处分开,他还十分过意不去,总以为自己搞了特殊化。

史绍熙1956年就是中学一级校长(全省仅两人),相当于行政13级,与当时常州市委书记同级。

老校长恶劣的居住条件,令每一个回常探视的校友为之动容。1979年11月15日省常中庆祝建校72周年时,北京和上海的众多校友联名写信给常州市委,恳请改善老校长的住房条件。市领导在离学校不远一幢居民楼里,特批了一户房子给史绍熙。

当校办主任兴冲冲地到房管部门去办手续时,谁知节外生枝,对方竟提出了有损于学校和教师利益之事,意在交换解决。

听了办公室主任吞吞吐吐的汇报,史绍熙很生气,认为这是对他人格的侮辱。他说:‚你再也不用去房办了。我史某人在省常中这么多年,有哪桩哪件事是为了个人的好处而损害过集体和师生员工利益的?‛

史绍熙从1956年起就享受高干待遇,但在1981年前他从未乘过飞机和坐过软席车厢。他26年未提薪。除了少量抽烟,无其他嗜好。绝无粉饰,可以说他一辈子过着跟寻常百姓一样的生活。淡泊宁静,正是他人生的大境界。

晚年的他,最大缺憾是老伴朱挹芳先他而去。在家里,可以说史绍熙绝对是‚甩手掌柜‛,连每月的工资都是妻子去领的。四个儿子由她一手拉扯大。她为他吃苦不说,十年‚文化大革命‛中还要为他担惊受怕,以至委屈下放。在1981年随省教育代表团首次出国访问澳大利亚时,回来经香港,他罄身上所有,刚巧够买一件紫色短大衣送给妻子。这也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买衣服。妻子病重时想吃‚迎桂‛的小笼馒头,他马上走了三条大街,在妻子关照的‚西瀛里‛街上寻找。后来,还是一位校友见老校长来回地寻找,上前询问,然后带他到近在咫尺的那家名气很响但门面不大的馒头店。等他买好小笼馒头回到家里,已经两三个小时过去了。妻子没有怪他,只是深情地说:‚难为你了。‛

在夫人朱挹芳病重期间,史绍熙在写给亲戚的信中说:‚挹芳一生勤劳、朴

实、善良、敦厚。可是在动乱年代遭无辜摧残,在晚年又受恶病折磨。命运实在太不公平了。‛

两个史绍熙不仅长相酷似,连身体状况也几乎一样。俩人都很健康,都是偶尔发点小胃病。但天津史绍熙左眼患有青光眼,而常州史绍熙一直庆幸这一点上比弟弟强。在妻子离开他的那些日子里,由于悲痛过度,他的左眼在灯光下忽然只见‚红绿圈‛了(青光眼症状)。从此,此‚圈‛长留,成了他对妻子永久的纪念。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句多少带点自慰和互励味的广为中年人喜爱的流行句,是我在采访老校长的过程中,突然跳出来的。我觉得用它来比拟这位耄耋老人今日生活无比贴切。

我记得为写此文,第一次去老校长家时,他正兴致勃勃地细读厚厚一大册由杨逸畴教授主编的《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书的扉页上写着‚谨呈史绍校长 杨逸畴‛。老校长神采飞扬地对我说,这是杨逸畴前天送给他的。他是1953届校友,当年省常中的足球队长。杨教授如今是我国著名探险家、地理学家,也是首位论证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家。杨教授已是六十好几了,至今仍长年活跃在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杨教授十分感激母校给了他智慧的大脑和强壮的体魄。

我第二次去老校长家,适逢老校长刚从南京归来。他是去参加1958届校友庆贺从省常中毕业40年聚会的。

可以说,老校长永远都生活在新鲜的世界里,平日是喜讯不断,乐事连袂,每天都有好心情。

老校长深情地向我回忆起这样一件往事。奚同庚教授是五十年代校友、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著名的非金属材料热物理专家。他曾带着一大批同为校友又同在上海工作,并都有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的嘱托专程来常州看望他。刚巧他外出,奚同康两次登门,竟在天井的寒风中站等两个多小时。见面后,奚同庚只来得及把自己的其他校友托他带来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获奖证书交给他,汇报了自己工作成就后便匆匆告辞了。老校长感动地说:‚奚同庚同志在科技领域里作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已经收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名人录,学识、地位都在我之上,却对我那么尊重,工作那么忙,一定要等着见我 一面,连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真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的‘程门立雪’了。‛

如果论物质财富,史绍熙很难与‚富‛沾边,至多算个‚富裕中农‛吧。家具家电一无精品。油漆地面,客厅里由于来客众多已尽露底色。小院无门,院外就是闹市。家住一楼而窗外没有一根防盗铁条。但如果论精神财富,龙城‚首富‛非史绍熙莫属。他的学生中,两院院士有四人,国防科工委的将军不少于六人,中共中央委员三人,省、部级干部,著名大学校长、党委书记,还有奥运会金牌得主多人,至于教授和高工那更是个四位数。

史绍熙向我说起他的一次难忘的北京之行。

那是在1992年10月,在京的省常中校友邀请他赴京参加聚会。当时碰巧市政协组团去南宁、桂林参观。他曾给自己定下规矩,凡社会活动有撞车,均以校友活动为首选。由于所乘车次不理想,他到北京已是半夜,下车又在冷僻的西站。他知道会有校友接站,但没有想到接站的是1955届校友、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周振庆。年近花甲的局长已在站上守候多时,出站后又一定要亲自送他至下榻处,待一切安顿停当才肯告辞。第二天是1952届校友、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主任赵云

栋全程陪他参观首都新貌。校友都集中在北京大学,聚会中最大的盛事就是大家轮流着按届按班与老校长照相留念。回来时,送行的依然是周振庆和赵云栋。汽车一直开到站台,车门对车门。周振庆送他上车,又对列车员作关照,还买好途中的就餐券,才与老校长依依惜别。

1997年11月成立的‚史绍熙科技教育基金‛,原意是准备为史绍熙的80岁生日祝寿的,最先由1948届学生发起,基金中三分之一来自台湾校友,后来是史绍熙不肯才改为基金的。基金管委会名誉主任由1957届校友、上海市科委主任华裕达担任。无独有偶,天津大学的‚史绍熙教育基金‛亦在此时建立。

‚亲心唤我心‛,学生对老校长的爱戴感激之情,是对老校长一生爱学生的博大胸怀的回报。

1995年9月30日,常州市慈善基金会成立,公推八十高龄的史绍熙任会长。此前,他已担任市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会长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求真务实,不挂空衔,是他一生的行为准则。10月6日,慈善基金会收到的第一笔个人捐款500元,就是他冒雨送去的。第二年,他又送去1000元,他说:‚我不求过什么豪华的生活,这笔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他给常州市妇联发起的资助苏北失学女童的‚春蕾计划‛、给天宁区人民教育基金等都捐过款。他专程前往市聋哑学校慰问残疾儿童,题词‚勤学勤思勤问勤练,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并捐赠3000册精美中外名著和优秀少儿读物。他还带领慈善基金会的同志,于1996年12月冒雨前往茅山老区的数所中小学,看望师生,赠送价值8000余元的900多册图书。他多年前就给自己定下一个指标,每年春节走访100位教师,至今仍在践约中。他曾为六位耄耋老师解决了住房困难。对每一位求助于他的人,他都满怀热情,充分理解,竭诚帮助。

1996年,常州市老龄委、老干部局、电视台等举办首届‚康富来杯‛健康老人评选,史绍熙是全市12名最佳健康老人之一。

‚仁者寿‛。大家都祝史绍熙长寿。

作文七:《人间自有真情在》700字

人间自有真情在

南城小学三(3)班    刘志华       指导教师    马书

我小时候常听爸爸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真善美,而是缺少发现真善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真善美。比如,好心的警察叔叔,教书育人的老师„„而在我的心中,最真、最善、最美的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医生。

今年8月14日的晚上,我们一家出去玩,不小心伤到了我的手,当时我痛得直哭,爸爸、妈妈被我的哭声吓得不知所措,很着急的样子。不多时就急忙把我送进了医院治疗。到了医院,医生通过照片检查后,说我的手伤得很严重,需要做手术。我被推进了手术室,麻醉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作文一二三躺在病房里的床上,爸爸妈妈守护在我身边,妈妈告诉我,我的手术做了三个多小时,之后又躺了十二个小时才醒过来。医生和护士来病床前亲切地询问我的情况,生怕我哪儿不舒服。医生们走了以后,我望着窗外发呆,心想着以后玩耍时要特别小心,不要再让爸爸妈妈操心了,等我伤好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一定好好报答爸爸妈妈。我又想到医生很伟大,眼前浮现着平时在医院墙壁上看到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些标语,此时有更深的理解了。医生让病人恢复健康,让病人看到生活的希望。

在我住院期间,爸爸、妈妈、医生和护士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感受到爱的温暖。

一天,病房里来了一位重伤病人,家庭条件很贫困,交不起预交手术费,医生得知这一情况后,同意先给病人做手术。再后来,医生就把他家的情况上报给医院领导,医院为他免去了手术费和部分医疗费。

经过医生为我医治手伤和帮助那个重伤患者这两件事,让我深深感受到医生真的很伟大,他们不愧为被称作白衣天使。在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中多了几分敬佩,如果没有医生的尽职尽责,不敢想象我的手会成什么样子。

医生身上体现出来的真善美,让我感到很温暖,让我切身体会到人间有真情、世界充满爱。长大以后,我也要当一名医生,救治更多的病人。

作文八:《人间自有真情在》1900字

人 间 自 有 真 情 在

------学习9301群体感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它不是枯燥的字眼,而是鲜活的生活,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充满人间真情。我校9301班的行动正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传承。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的表白,只有默默无闻的行动。他们对病逝同学父母的抚慰和资助,不掺杂任何私心,不贪图任何回报,远离了功利主义,因而更显高尚而纯洁。

在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的今天,在果树9301班全体同学的价值天平上,他们把责任和爱心放在最重的位置,远离了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这样的价值选择和15年的价值坚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耀眼范本和成功案例。

我校9301班毕业生群体用他们的言行,具体、生动地诠释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他们的言行体现了共同幸福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人道精神。从他们的言行中可以发现,其实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够真正深入人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群农大毕业生用15年的践诺,给两位濒临绝望的老人带来生活的信心。这个“春天里的故事”,又何止温暖和鼓励了两位老人,它如同阳光、雨露一样温暖和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如果有人曾怀疑这个社会是不是还有真情,那么就请读一读这个“春天里的故事”吧,看看那25封感人至深的“家书”究竟蕴含着一份怎样的人间真情;如果有人经常发出“世风日下”的抱怨,那么就请读一读这个“春天里的故事”吧,看看那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父女究竟如何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果有人相信市场大潮中,“金钱至上”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信条,那么就请读一读这个“春天里的作文一二三故事”,看看这些走过艰难生活历程的人们在金钱和诚信面前究竟如何取舍的。

一个信守了15年的约定,一段延续了15年的真情,让我们坚信善的力量,同时让我们坚守心中属于自己的那份道德约定。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道德约定。一个社会的美德,正是由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爱心汇聚而成的。读了这个“春天里的故事”,我们不仅仅要获得心灵感动,更应付诸道德行动。一点一滴的爱心,终将汇聚成爱的洪流海洋;一点一滴的力量,终将成为坚不可摧的精神脊梁。

这一群平凡的人演绎的真情故事,是良心与美德决不会在人间泯灭的再一次明证,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建立道德自信心和伦理凝聚力的动力源泉,谁说人间没有真情?

果树9301班为我们呈现了一组影像、一组令人起敬的当代大学生的影像。15年是一段足够长的时间,每个人的人生也会发生很多很多变化,但是这些大学生15年来信守着对同学的情感和道德关爱,没有改变。在这些同学践行的承诺当中,让我们感动的是那些很多年积淀出来的、沉甸甸的、黄金一样的高尚品德和品质。

果树9301班这一群体的出现并非偶然。“崇德、务实、求是”,这六个字是我河北农大的校训,其中“德”被列为首位。作为一所百年老校,这种道德传承和文化底蕴,或许早已融入成千上万农大师生的血脉中。是“甘于奉献,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一直熏陶着同学们。果树9301班就是走“太行山道路”结出的一颗硕果。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道德因拜金而缺失,诚信因稀缺而弥足珍贵。如果社会能以道德作为秩序基础,那么人与人之间将充满温情。其崇高性是爱他人,不求回报。

9301班的事迹和人物,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激励着我校学生乃至全国的大学生。我们扎实深入、有声有色的活动正在延续着9301班的精神。

2010年11月21日上午八点,我参加并策划了我们学校组织部和宣传部组织的“敬老院之行”。参加活动的的33个成员自愿报名。到达敬老院之后,有人打水,有人收拾房间,有人给老人洗脚,有人陪老人说话,让那里的老人体验到亲情的温暖,到中午大家才集合返校。参加活动的同学深有感触的说:孝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感恩是发自内心的。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亲情吧,莫留下子欲养而亲不

在的遗憾。因为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而亲情是伴你一生,对你不离不弃的。经过这次敬老院之行,同学们更加珍惜了亲情,明白了怎样去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去尽孝。让参加活动的同学都懂得了关爱老人,从我做起,百善孝为先。

2011年5 月8日我们又一次踏上助残路,开展了“弘扬果树9301精神,关爱残疾人,将爱进行到底”活动。

本次组织的 “关爱贫困残疾学生”春游活动,一方面,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我校果树9301班精神。使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义工进行爱的传递,充分感受了扶危济困的精神和关爱他人的社会担当,为每个参加活动的个成员带来一个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机会;另一方面,还激发了残疾人儿童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看看城市的变化,多积累生活的能量,让自己变得自强自立起来。提高了残疾人的身体素质、文化修养。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融入和贯彻到我们学习、活动的的全过程。发扬9301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精神,敬老重义、推己及人的传统美德,朴实无华、甘于奉献的崇高境界,勇于担当、守信践诺的高尚品格,持之以恒、不离不弃的意志品质,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文九:《人间自有真情在》700字

人间自有真情在

——《背起爸爸去上学》影评

陇县西大街小学六年级(6)班   田笑  指导老师   李君玉 《背起爸爸去上学》这部电影以真实的人间真情,细腻的拍摄角度给观众一次心灵的震撼。观后无不使人泪流满面、声色俱下。  影片中主人公石娃的形象,不时的在我的脑海中一次次浮现,又一次次的清晰。当看到影片的最后一幕:石娃背着瘫痪的父亲,艰难地挪到河对岸时,在场的观众都哭了。石娃的憨厚、淳朴、善良、坚韧、执著从头至尾都让在场观众振服。从这里我深切的感受到了电影的魅力!

催人泪下父子情

石娃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以自己的勤奋、坚强、刻苦终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石娃考上了省示范学校。这个消息令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沸腾了,锣鼓声、唢呐声、祝福声响彻整作文一二三个小村庄。石娃的脸笑开了花、但他的心却深深地痛苦着:去上学,这是他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可是——他不能丢下瘫痪的父亲。面对这艰难的抉择,石娃的心在流泪,而此时父亲的心却在流血,他不能成为儿子的拖累,自杀是他唯一的选择。父亲跳井了,石娃的心碎了,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背起父亲去上学。这是多么感天动地的父子情,影片在淋漓尽致、生动鲜明的向观众展示这一人间真情时,细腻的人物内心刻画和朴实感人的人物语言是这一条父与子之间的亲情线清晰、透彻,这是人们永远无法割断的人间情。这是这部电影最感动人的魅力之

处。

感人至深的姐弟情

或许,我们更羡慕石娃有这样一位至情至义、宽宏大量的姐姐。这确实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是她——牺牲了自己上学的机会,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贫寒之家,努力供弟弟上学,甚至为了不让弟弟辍学而“早早出嫁”,付出牺牲自己一生幸福的沉重代价。影片中刻画姐姐的笔墨并不很多,但却在人们不为注意的身后体现了人物的伟大,这条姐弟之间的亲情线又清晰明朗了。此处以简洁、明晰的刻画手法又一次展示了电影的魅力。

这部电影朴实、感人„„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人之间无法割舍的感天动地的亲情,从人物的行为、内心的刻画上让人感受到了电影的无穷魅力。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要有情节内涵,还要表现出人物的高尚灵魂,才能真正吸引观众的眼球。

作文十:《人间自有真情在》600字

一个冰冷的下午,她悄悄徘徊在幼儿园门口的一堵墙后,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她有了一丝欣慰。一个小男孩儿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此时,她多想亲自扶起那

个孩子,当她迈出第一步时,却看到那个男孩儿投入了他妈妈的怀抱。她觉得自己真傻,自己这样会吓着。这样想着想着,一只小皮球撞在她的腿上,她拾起这只皮

球,却看到一个小女孩儿站在她面前,说:“奶奶,请把球还给我吧!”由于她近三十年没有和人沟通,已经失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只是指着自己的嘴:“哼哼唧

唧„„”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她很害怕女孩一下子消失在她面前,她又流泪了。女孩走上前,拭去作文一二三她眼角的泪水。女孩以为她饿了,便拿着一个五角钱硬币,买了

一个烧饼给她吃。她双手接过烧饼,仿佛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她幸福地笑了。女孩拉着她的手走进一间老房子,说:“你在这里住下吧,我以后天天给你买烧饼,好

不好?”她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天下午,女孩又放学了,她在幼儿园那堵墙后,静静地等待着小女孩的出现。她们走在通往烧饼店的路上,女孩说:“我想叫你妈妈,因为我是个孤儿。爸爸妈妈

出车祸离我而去,只好每天寄居在邻居家里,他们用卖我家房子的钱养我。女孩有些失落,她也为女孩感到难过。走着走着,便到了烧饼店。女孩捧着烧饼送到她手

中,开心地过马路。一两汽车猛地冲过来,她已顾不上什么了,飞奔过去把女孩推向一边。“哗„„”鲜血喷洒在大地上,模糊了女孩的视线,她被撞飞在树上,怀

里揣着那个来不及吃的烧饼,露出了一丝微笑。她的血是鲜红的,她的心灵是美好纯洁的。爱,是她生命里最珍贵的东西。天空渐渐地暗淡下来,仿佛在为她送行,

小女孩被一位妇女抱了起来„„爱就这样绵绵不断地进行着。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