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的读后感大全

  《抉择》是一本由解玺璋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抉择》读后感(一):历史何以至此

  历史何以至此

  --评《抉择》

  在我们的心目中,历史是个什么样子的?除去历史的真相无法了解之外,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的文史资料推测历史的进程,揣测历史人物的心理,甚至还可以理出一条历史的长线。我想说的另一点,则是历史资料的解读人、解读方式、解读角度不同,会因此引出一个个不一样的历史结论,这个结论很难完全和历史的事实契合,但可以无限接近,也可能大相径庭,因为已经没有了准确的答案,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断是非了。

  玺璋老师的《抉择》中讲述了封建王朝更替、风雨飘摇之际文人志士的经历和选择,通过这些选择来推断他们的内心活动,以及他们对于道德与信念的坚守。文章和书信来往应该是最能反映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了,通过这种文字表达和与外界的互动,整个人物形象就慢慢丰满起来,再把他们的一些行为举止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之下,分析起来也就很容易入情入理了。这种分析,不一定是唯一正确的推理,但是从中得到的人物形象,则是更加符合实际的。不像历史教科书上对历史人物的泛泛评价给人留下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印象,这种探究历史的方法更是将历史人物放到了生活中的细节之中,通过他们的“抉择”和“言行”来见证他们的气节,不会夸大和缩小,更不会过度美化和恶意丑化,而是努力还原历史的真相。

  对于康梁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后来的历史都将他们当做“主角”,作为一名备考科举、未入仕途的学子来说,从情理上不可能有很大的作为,《抉择》书中指出了这一点,康梁在当时的情境下其实也只是“帝党”推动政治改革的一颗棋子,只不过是挺身在历史浪潮前的闪亮棋子罢了,在推动改革方面的作用并不是主要力量。光绪皇帝不甘中国被列强凌辱,决定变法图新;康梁等学子当时的抉择是站在历史的前沿,推动变革让王朝走出低迷,正是这种契合让戊戌变法成为现实,一度成为清朝帝国的主旋律。虽然变法最后失败了,但康梁等人思想的引领和文化的变革,给中国埋下了新思潮的种子,对于未来的中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诸如此类的解析,例如陈寿对于《三国志》的著述,站在一个平常人的角度,我们更能理解他对于曹魏的尊重和蜀汉的贬低。再例如严复列名筹安会,但后来又写文自证清白的过程,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的抉择之难、坚守之巨,以及为了内心的向往所做的努力,等等。历史何以至此?一方面是历史人物的不断推动,他们从自身的考量,结合形势的发展所做出的种种言行举止,触动了一个个历史事件的向前发展,造就了历史。另一方面则是后来历史的一次次解读,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剖析和解读,让历史的事实变得更加清楚或者模糊,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话有一定的真实性。

  历史有很多解读的方式,回归生活本身,回归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本身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真相,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不管历史怎么进行,要不管历史怎么被解读,有一点是确定的:有温度的文字,才会被人感受到。

  2020/4/22

  《抉择》读后感(二):换个角度看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可以通今。每个人看历史,都会有自己的角度,换个角度去读历史,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解玺璋先生的这本《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是他写给《大家》栏目的随笔集。书中以元明清三代和民国人物为主,刘秉忠、马致远、李贽、严复、徐世昌,还有陈寿等。这些人物都是文人、士子,他们都生活在历史列车急速转弯的时代,他们在历史巨变之际的认识和选择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受制于历史。有人虽死犹生,有人虽生犹死,是历史至今不虚的真实。这些文人、士子在那个时代的思想、行为,也正契合的历史,吸引着我们读下去。

  在那个时代里,每个人的学养不同,品性不同,眼界不同,处境不同,表达的方式和程度也有所不同,但他们所表达的都是真实态度。在作者书中,例如陈寿,他撰写的《三国志》,影响直逼司马迁的《史记》,超过了班固的《汉书》。史家治史,最高的品格和精神境界是秉笔直书,实录真相。历史上,直书和实录的精神品格也为人们津津乐道。陈寿的《三国志》也存在颇多争议,主要说话集中在《三国志》尊魏抑蜀,以曹魏为正统。而另一部书《汉晋春秋》则尊蜀抑魏,以蜀汉为正统。这正是《汉晋春秋》虽早已亡佚,而尤为后世史学家看重的主要原因。由于陈寿的虚誉溢美,《三国志》所刻画的曹操,只有“治世之能臣”的一面,而少了“乱世之奸雄”的另一面。陈寿本蜀人,与其父两代仕于蜀汉,但他撰写《三国志》时,却处处以曲笔回护曹氏,甚至罔顾事实,不以“实录直书”叙事著史。刘备称帝,国号汉以绍汉统,在他笔下,却以其在蜀地而改称蜀国。凡此种种,都说明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对其处境是有所考虑的。至于这个问题严重与否,各史学家都有自己的评判,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我们只能通过各种历史资料去研究回顾发现那个时代的内容。

  解玺璋先生书中相当于为这十几个历史人物,每个做了一篇专题传记,切入点在于历史转折之际的个人选择。比如评价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戊戌变法在政治上虽然不成功,甚至可以说失败得很惨,但是,思想的闸门一旦打开,则如江河横溢,不可阻挡,其影响不可估量。近年来,对于康、梁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众说纷坛。一种说话是康、梁在变法中作用没有那么大,而是在事后讲述历史是被人为夸大了。第二种意见认为康有为的狂妄自负,导致他与其他改革势力离心离德而失败。这些争议,说明了改革变法是难为人所理解、所接受的。事实上,在清末那样一个万马齐喑的年代,康有为的举动的确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作者通过史料分析,当年无论是仇恨康、梁,反对康、梁,还是支持康、梁,拥护康、梁的人,没有不把他们视为戊戌变法主谋的。多年来,人们对康、梁的曲解、误解是根深蒂固的,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有待于新史料的发现,更有赖于历史观的改变。

  我们无法以历史的理性和今日的观点来苛求前贤,他们身在局中,未必明了自己在历史中的角色,就如我们所处现在这个时代,也会有这个时代的困惑和不解。如何去抉择,是我们换个角度看历史所得到的收获。希望大家读完历史,都能有所收获。

  《抉择》读后感(三):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

  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不要选择房屋,而要选择邻居。

  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择居,其实也适用于我们一生之中面临的每一次选择。 在读解玺璋先生的《抉择》之时,这个念头尤为强烈。

  吕碧城多年后回忆初见秋瑾时,说来者“长身玉立,双眸炯然,风度已异庸流”。吕碧城对对当时看到那个穿男装、梳发髻形象的秋瑾记忆深刻。 这两位民国时期同样杰出的女性,有着一份特殊的缘分。

  秋瑾曾号“碧城”,吕碧城在《大公报》屡发署名“碧城”的诗文,秋瑾的朋友以为这些诗作都是秋瑾所作,秋瑾本人也极为好奇,于是,前往《大公报》会晤吕碧城。

  两个“碧城”相见恨晚,惺惺相惜。只可惜,两位虽然同是争取女性解放的先驱者,在个人见解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秋瑾为求女性解放把个人完全交付给解放事业,而吕碧城追求的女性的个性解放,让女性更多地融入到社会中来。

  在这一点上,足见两位都是极具个人主张的独立女性。在她们所处的时代里,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不为外力所动摇是极其难得的。

  在《抉择》一书中,解玺璋先生介绍了多位在风雨飘摇的鼎革之际的坚持个人选择的历史人物。

  对于书中提及的一些人物,我曾经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比如北京城第一设计师刘秉忠。

  刘秉忠的人生极富传奇色彩。他少年得志,17岁就做了邢州节度使府的一名令史。

  有一天,刘秉忠突然感慨说:“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没为刀笔吏乎!丈夫不遇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于是,他转身出家做了和尚。

  不曾想,机缘巧合之下,刘秉忠成为了忽必烈的左膀右臂。刘秉忠对蒙元初期的政治体制、典章制度奠定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另外,他对元大都的规划设计,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

  再比如近代文学家林纾[lín shū]。

  除却解玺璋先生在《抉择》一书中提到的林纾先生因卫道、尊孔、捍卫古文被归入“清朝的遗老一族”外,林纾先生还是《茶花女》与《迦因小传》的古文翻译者。

  胡适先生曾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文中提到:“古文不曾做过长篇的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的小说。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和狄更斯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和《迦因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可见,胡适对林纾先生评价很高。

  在这本书中,我不仅读到了历史,也读到了坚持本我精神的人格魅力。

  “任何一个时代,总会有人坚持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如果是一个很有包容度的社会,就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不能一见到异已的人事,就打算除之而后快。”这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这句话是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人的。

  我们阅读历史,解析历史,是为了感悟历史,让自己在阅读中具备更多独立思考的能力,选择方向的勇气和面对抉择时的信心。

  《抉择》读后感(四):两难之境的抉择

  闲来读史,读到赵氏孤儿故事不禁唏嘘。故事讲了春秋晋灵公时,赵盾一家三百多口尽被武将屠岸贾谋害诛杀,刚出生的婴儿赵武在晋国公主、程婴等人的保护下死里逃生,成人后报了血海深仇。这故事我们并不陌生,故事里的人物在危难面前做出的抉择却千载之后仍然让人肃然起敬。先秦时代演绎这样可歌可泣的事迹并非孤例,最著名的莫过于荆柯刺秦了。

  人在两难之境如何抉择,留给我们的绝不只是结果的不同。历史常常在抉择面前改变了方向,真相也总是掩藏在真假难辨的历史洪流之中。翻开历史,于不疑中有疑,方是读史者应该采取的态度。手头正在读的《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作者是文化批评家解玺璋,这本书讲的正是在至暗时刻的人与事。他从卷帙浩繁的历史中撷取了十几位历史人物,这些人大多处于朝代鼎革之际,作者从细节中挖掘史实,加以着意分析探究,力图还原、披露人在两难之境抉择的真相。

  陈寿是《三国志》的作者,《三国志》是著名的前四史之一。这部书有一个特点,即是它尊魏抑蜀。陈寿是蜀国人,却选择了如此修史,其中的原因常被读者忽略。解玺璋在《陈寿:非实录无以称良史》一文中,指出陈寿这样的原因无非是明哲保身,陈寿修《三国志》是在晋代,晋代魏和魏代汉的过程如出一辙,陈寿在修史的过程中,不能不对曹魏加以回护,从而达到不得罪西晋的目的。此外,尚存有挟私报复之心。解玺璋讲了两个故事,一是陈寿在索取贿赂未果之下没有给魏国名士丁仪、丁廙 兄弟立传,二是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部下,马谡失街亭连累了他,陈寿在给诸葛亮作传时故意说他没有将才。陈寿被多数史学家称赞有“良史之材”,却在修史过程中不能加以实录。不能对历史加以实录可以说是《三国志》的一个硬伤,陈寿开了一个著史为政治服务的恶劣先例。

  人的一个决定往往改变他今后的人生,朱元璋如果不是决定投军,而是选择得过且过的做他的游方僧,就没有后来的大明开国皇帝了。很多人都去过故宫,并且知道故宫是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的。其实北京城此前还有一座大得多的皇宫,就是元大都。元大都的修建者是一个叫刘秉忠的人。刘秉忠何许人也?也许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刘秉忠:北京城第一设计师》篇就讲了这个人。刘秉忠年轻时因不满令史的卑微职位,去做了和尚。正是这个无可奈何的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元世祖跟前一个红人海云禅师有一次碰巧路过他出家的云中,正为元世祖网罗人才的他发现刘秉忠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推荐给了元世祖,从些刘秉忠飞黄腾达,成了元世祖倚为股肱的左右手。刘秉忠可以说是元代的吕尚,满腹治国安邦的本领,却隐居起来,等待别人才发现。刘秉忠的聪明之处绝不仅于此,因为谁都伴君如伴虎。他在推销自己的治国安邦本领时,揣摩元世祖的心意,不一味推销汉法,而只是建议参用汉法中宜于今者,把决定权抛给元世祖,也为自己留了后路。

  如果朱秉忠的抉择是积极主动有意为之的,明代遗民陈洪绶则是被迫选择了作为画家。他的人生理想是通过科举考试当官为一方造福,可惜身处明清鼎革之际,他的理想只能化为泡影。而他选择不死也是有苦衷的。为了逃避被剃发的耻辱,他也选择了出家为僧。陈洪绶晚年改号悔迟、悔僧,实在是他心境的生动写照。我们欣赏陈洪绶的画,不掺入他的人生经历,是很难看懂他要表达什么的。

  与陈洪绶一样,傅山选择不与清廷合作。他通过行医来达到“晦迹逃名”。他耻于鬻书卖画,不得已而作书画诗文,自嘲为“死字”、“死画”、“死诗文”。在明清鼎革之际,傅山选择不死节的原因,和陈洪绶一样,一是母在,二是仍怀有深深的故国之思,长久不能释怀。

  出家似乎是文人们选择弃世的偏爱方式,作为名教的叛逆者、思想自由的战士,李贽选择出家只是进一步对世俗伦理的抗争,弃官已是惊世之举,弃家则是更反常人的举动。他之所以选择全部原因在于追求独立和自由,不能忍受条条框框的羁绊。这和他思想上主张孔子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可以成为圣人是一脉相承的。

  同为明遗民,黄宗羲和吕留良则作了另一番抉择。黄宗羲先是与兄弟组织义军积极扛清,失败后奉母乡居,毕力著述;吕留良同样抗清失败后返家,被迫易名参加科举考试,选择放弃秀才出身,专事传播发扬民族精神的工作,以学术为利器,做最后的挣扎。

  世事难料。吕留良怎么也料不到身后因曾静一案而被剖棺戮尸,著作被毁版。而徐世昌在两难面前可谓步步为营,滴水不漏。从他日记的小事简略、大事不记就可以看出端倪。

  面对不利境地和命运的嘲弄,如何抉择显出个人的智慧,如徐世昌的谨小慎微,也如冯桂芬的顺势而为,父丧丁忧之际,写出《校颁庐抗议》,成为百日维新施政的主要理论依据。

  从不幸中开辟出一块新天地,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严复列名筹安会一事就引起了误解。他选择隐忍,犹疑不决,深层次原因就是他赞同君主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所难者,谁为之君”。

  选择怎么做有时候不难,难的是带来的后果始料未及,林纾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陈独秀等人为白话文摇旗呐喊时,他挺身而出,发文抗争,指出文言文不可一概否定,却不料深陷泥潭,只能选择沉默,但随着事态发展,他又选择著文反击,双方你来我往,苦不堪言。

  历史有时候如纠缠在一起的线团,找不到线头。历史事件都是一个个选择的结果,如能对处于其中的历史人物的抉择作细加分析,谜团往往豁然解开。读史的乐趣,正在于这样的时刻。

  《抉择》读后感(五):谁是北京城建设第一人?

今年是故宫建立600周年,虽经历600年历史,数十次大型战争,但至今看上去依旧气势恢宏。俯瞰今天的整个北京城,有现代化的高楼,亦有充满老北京风味的胡同,历史与现代的融合正在向世界表达着她的过去与未来。说起北京的建设,我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梁思成,新中国初期的一代建筑大师,也可以说是老北京城保护的第一人,但由于各种因素,梁思成的规划并没有成为现实,也成为了当今世界的遗憾。故宫建立600年,自元代在北京定都至今也有700余年的历史,但你知道建设北京城的第一人是谁吗?故宫建筑群

  北京的民间有一个刘伯温与姚广孝修北京城的传说。据说,北京在建城之前,属于苦海幽州孽龙的地盘,燕王朱棣想在这里建城,就请刘伯温和姚广孝分别做出规划。结果,他们设计的图形竟完全一样,都是仿照哪吒身形所画的“八臂哪吒城”。因此,民间把刘伯温和姚广孝都当作北京城的设计师。

  但传说总归是传说,北京城的设计师其实另有人在。这个人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宠臣刘秉忠,他才是北京城名副其实的第一设计师,比刘伯温和姚广孝早了大约一百二三十年。

  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刘秉忠大约长相不俗,心气、志向也很高,《元史》便说他“生而风骨秀逸,志气英爽不羁”。他“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书读得还不错,但元初未开科举,士子的出路成了问题。十七岁时,他做了邢州节度使府的一名令史。这只是个不入流品的属吏,对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来说,这个职位如何能满足他的追求?因此,他常常郁郁不乐。一天,他忽然投笔感慨:“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没为刀笔吏乎!丈夫不遇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于是,他便辞职当和尚去了。后经海云禅师的推荐,刘秉忠逐渐成为忽必烈的重要谋士。

电视剧剧照

  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将其统治重心向南转移,改燕京为中都。也是这个时候,他诏改“子聪”为“刘秉忠”,授其为光禄大夫,以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太保之位贵为三公,据说,终忽必烈之世,只有刘秉忠一人享有此职。至元八年(1271),刘秉忠建议,取《易经》“乾元”之意,定国号为大元,至元九年(1272),改中都为大都,建中书省署。至此,今天我们称作北京的这座城市遂成为元朝的都城,都城的建设也因此而加紧了。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废除选汗旧制,在开平称帝,称开平为上都,后改燕京(今北京)为中都。这一年,忽必烈驾临燕京,就住在金国过去的离宫大宁宫(今北海公园白塔山附近)内。这里曾经是金中都,金宣宗(完颜珣)贞祐三年(1215),蒙古军破城而入,焚宫室,掠妃嫔,将城中府库财物洗劫一空而北还。宋端平元年(1234),宋使到达这里,王檝陪他凭吊亡金宫室,看到的已是“瓦砾填塞,荆棘成林”,以至于忽必烈来到燕京时,也只能住在位于燕京东北郊琼华岛上的大宁宫内。元好问的弟子、至元年间官至翰林学士的王恽,写过一组《燕城书事》,这样描写当时的燕京:“都会盘盘控北陲,当年宫阙五云飞。峥嵘宝气沈箕尾,惨淡阴风贮朔威。审势有人观督亢,封章无地论王畿。荒寒照破龙山月,依旧中原半落晖。”在整个元代,这里残留的旧时宫室遗迹,一直都是文人士子感叹黍离之悲的好去处。

老北京城门楼-中华门

  忽必烈驾临燕京的第二年,修复燕京旧城的工程就开始了。刘秉忠被任命为总设计师,主持都城的修建。他最初的想法是在旧城的基础上翻建或扩建,很快,这个方案就被否定了。到了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忽然决定放弃旧城,另建新城。原因是金都旧城的格局本来就很小,城市陷落后宫室被付之一炬,又经四五十年大自然风雨的洗刷,早就残破得不成样子。而旧城东北郊,以琼华岛大宁宫为中心,不仅有大面积的湖泊,而且地势开阔,便于展开,符合元大都君临天下的气象。

  元大都的修建工程从至元四年(1267)开始,设立专门的城建机构提点宫城所,负责管理皇城、宫城、宫殿的施工建设之事。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皇宫初步建成,其时规模已相当可观。据《南村辍耕录》记载:“大内南临丽正门,正衙曰大明殿,曰延春阁。宫城周回九里三十步,东西四百八十步,南北六百十五步。高三十五尺。”四周的城墙是砖砌的,共有城门六座,南墙三座,分别为崇天门居中,左为星拱门,右为云从门。另外三座,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北有厚载门。宫城四隅均设有角楼。宫城内,南以大明殿为主,北以延春阁为主,合为前殿后廷。城北有御苑,西临太液池,太液池西峰有隆福宫、兴圣宫。琼华岛称万寿山(又称万岁山),位于太液池中,万岁山以南为园坻小岛,岛上建仪天殿,即今北海团城之所在。环绕宫城及隆福、兴圣二宫,修建皇城。皇城城墙称萧墙,或称红门阑马墙,周围约二十里(约十千米)。皇城之外,再建大城。

元大都城复原平面图

  至元十一年(1274)八月,刘秉忠随驾上都避暑,却忽然病故,享年只有五十九岁。不过,在他死后,元大都的建设并没有停下来,仍旧在按既定方针办。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大都的建设才算告一段落。这座新建成的超大城市,“方六十里二百四十步,分十一门,正南曰丽正,南之右曰顺城,南之左曰文明。北之东曰安贞,北之西曰健德。正东曰崇仁,东之右曰齐化,东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右曰肃清,西之左曰平则”。

  城市街道规划也很有规律。全城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九条。皇城外为居民区,划分为五十个坊,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大小街之外,还有火巷和弄通,十分壮观。城内还有三处市肆,分别设在积水潭斜街、西羊角市和旧枢密院一角。城市正中有“中心之台”,台后是鼓楼和钟楼。太庙建于齐化门内,社稷坛则建于平则门内。大城四隅还建有角楼,城墙外侧相隔同等距离,是一座座“马面”,即墩台。城外则以护城河环而绕之。综合考察各方面的材料,元大都显然要比后来明清所建的北京城大很多。

北京城鸟瞰图-央视大楼

  如今,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就其面积而言,北京已经数倍甚至十数倍于元大都。但可惜的是,故城已不在,昔日的壮丽辉煌、秩序井然,让位于今日的张牙舞爪、丧心病狂。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凭借一点粗陋的文字,向曾为这座已经消失的城市贡献过智慧和心力的先贤,表达一点我们的敬意和愧疚。他们留给后辈的是与世界文明共享的荣耀,而我们能够留给后辈的,也许只有文明的瓦砾和垃圾。

  《抉择》读后感(六):知识分子图鉴

  编辑手记:时代的风雨袭来时,你我该如何抉择

  2020年一个出其不意,打懵了所有人。而我写下这句话,不仅是因为操作的这本书,也是开年以来我反复在追问自己的话。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上市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终于有时间回首这一路走来的历程。这本书是解玺璋老师的16篇文章结集,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群像,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两个阶段,重点着笔于这些人物在鼎革之际的个人经历与个人选择,以此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

  最初知道解玺璋老师,自然是他那本大名鼎鼎的著作《梁启超传》。由于研究生毕业论文与梁启超及《时务报》相关,我在很早就读过这套书,当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梁启超传》采用了类似《史记》的“纪传体结构”,而不是人物传记较常采用的“编年体结构”。在操作这本小书的过程中,我和解老师谈及梁启超和《时务报》,得知他在读书期间毕业论文也是关于《时务报》,可谓是冥冥之中的一段小缘分了。

  从去年七月份陆续拿到书稿,到今年四月份上市推出,其间历经大半年。如今回溯,其中的一些时刻依旧历历在目。而从书稿到成书,其中书名、封面和文案无疑是重中之重。今日,受朋友之邀匆匆写下一篇手记,聊备一览。

书名:最让人“头秃”的事

  如果在出版圈发起一个投票,让大家选出当编辑最难的事。我敢肯定,除了工资之外,起书名一定能名列前茅。关于这本书,解老师最初拟定的书名为“世道与士道”。可以说,这个名字十分精准地概括了这本书的主题,在世道之下看士人的处世之道,其中也有很多“生、死、进、退”的辩证哲学。

  然而,在当下的“注意力经济”时代,书名能否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往往决定了这本书的后续走向。“世道与士道”乍听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不明就里,需要“二次解释”。因此,慎重起见,我们把“世道与士道”列为重要的备选项,去尝试探索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向。

  要准备书名,自然免不了要在开卷和当当“遨游一番”。在经过一系列查证后,我发现“关于历史文集,书名有三种起法”(大概)。

  其一,就是非常大而宏观的书名,最有名的莫过于馒头大师的著作《历史的温度》;

  其二,就是选出书中的某一篇文章的标题作为书名,这在历史类的文集中尤为常见,比如理想国推出的杨念群老师的两本著作《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其三,就是根据书中一个相对确定的主题或者作者提出的观点提炼出书名,比如张宏杰老师的《千年悖论:读史与论人》。

  我沿着上面总结出的方向,然后根据主书名和副书名搭配的方式,写出了策划案的初稿,然后准备了几个书名。接下来,自然是到了编辑工作中最别开生面、最精彩绝伦的部分——编辑部“团战”环节。

  既然是“团战”环节,面对这么多的选择,大家不可避免地要互相“释放技能”,就这样,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此处省略若干字),书名“顺利”地确定下来了。

  一场策划会就在非常“友好平和”的氛围中落幕了(当然是差点“口吐芬芳”“互相致以祖安人的问候”之后的Love and Peace),书名也有了着落,让人心里感到一丝慰藉。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封面:一场漫长的“战事”

  随着书名的确定,书的主题和风格也已经基本明确了。接下来,就到了让编辑持续头秃的环节——找设计师。毕竟,想让一本书以最合适的方式与读者相遇,一个合适的设计师无疑是重中之重。

  当时,我内心十分忐忑。于是,我去寻求某出版圈前辈(出版行业知名博主,知道的都知道哦)的帮助,她在看了我司先前的封面之后,大手一挥推荐了两位设计师,并附上了一部分他们的设计作品作为参考。

  在比较了两位设计师的具体风格之后,我心中逐渐有了答案,最终定下了这位非常优秀的90后新锐设计师,正是这个看似匆忙的决策,为后来的沟通和执行省下了不少工夫。所以,选择设计师的时候,在考虑图书主题的同时,一定要参考设计师之前的作品,设计师的风格跟公司之前的作品是否搭调,否则的话,不断地讨论、争执、修改就会变得难以避免,最后因为审美不同而不欢而散的事情在圈里也不乏先例。

  (我司部分图书的封面如下)

汴京之围8.3郭建龙 / 2019 / 天地出版社西迁东还8.0龚静染 / 2019 / 天地出版社历史的隐秘角落8.2彭志翔 / 2019 / 天地出版社

  简单介绍和沟通之后,我和设计师两个人都犯了愁。因为这本书的主题并不聚焦,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难题。为此,我还专门统计了文中涉及的人物,并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他们分了类,然后总结出他们身上只有三个共同点。

  第一,书中人物的时代背景多集中于“鼎革之际”,即王朝更迭、生民离乱之时;

  第二,书中描绘的人物多为广义上的知识分子;

  第三,在历史的波澜面前,这些儒生或士人做出了选择并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那么,如何通过封面来表现呢?我和设计师只能各抒己见,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对线”:

用图:知识分子群像VS 山水画

  设计封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用不用图。如果有合适的图用来呈现图书的主题,那么在设计上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最开始的阶段,我倾向于用山水画,这是表现文人“选择”主题比较常见的,中规中矩,不容易出现审美上的撕裂(类似下图)。

  在找了几幅山水画比较之后,我选中了上面这幅(两岸云山雾罩、小船行驶到江中转弯处)。设计师看了之后表示,“山水画肯定不是最好选择”。对于用山水画,其实我内心一直也是犹疑的,而且在“文人”这一主题中,山水画多用来表示“退”,而很少表示“进”,于是山水画的方案被“痛快”放弃。接着,设计师找来了两幅图。

(第一幅)(第二幅)

  第一幅是我们之前讨论的“知识分子群像”,第二幅图是人头滚滚的“戊戌六君子”殉难图。我思索良久,考虑到底该怎么说出“这俩其实都不太合适”。

  第一幅里的群像多是西装革履、布衣长衫、圆框眼镜,民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可谓跃然纸上。而这本书中的人物如李贽、黄宗羲、傅山,生活在明末清初;如严复、徐世昌、林纾,又生活在清末民初;更久远的还有元朝的马致远、三国时期的陈寿。且不说现实中并没有这样一幅图,哪怕找到合适的画师,每个时代的人也都有着不同的装束,把他们强行“凑到一桌”也是奇也怪哉,看来此路不通。

  第二幅的“杀头”场面,可稍稍体现一下所谓的“鼎革之际”。如果作为书中的一张插画,兴许无伤大雅。但是,要将之作为封面予以突出,恐怕逃不过“多方围剿”,会有人要“先杀我的头”,此路也不通。至此,用图来呈现主题的路几乎已无可能。那么,不用图的情况下,“对线”该如何展开呢?

不用图:河流VS岔路口

  否决了别人的思路,自己就要拿出思路来,要不然岂不是“耍流氓”?啊,思路,让我倍感“头秃”。这个时候我内心已经十分确定,书的主题只能通过特定的意象来传达。我站在书架前默默祈祷,然后用被黑眼圈包裹的眼睛默默捕捉着若有若无的一丝丝可能。最后的最后,灵光它终于乍现了!

  “如果历史是一条河流,鼎革之际无异于一道急湾”,我在封底文字的开头写下了这么一句话。那么用河流的急湾来表示历史的转折,用“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来表现士人精神的坚守,岂不是很奈斯(nice)?

“河流确实不是特别合适。”

  我……(时间啊,来带走我吧)。河流不合适,那么岔路口合适吧,毕竟“无为在歧路”嘛,然后我把《战天京》拍给设计师看,我说“当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把曾国藩脚下的意象看成了路”(其实设计的理念是“血山骨海”,用来表示“一将功成万骨枯”,啊,张发财老师,对不起!)。

  或许是被我乱七八糟的思路启发,或许是真的很不耐烦了,一直和我“对线”的设计师终于开!挂!了!

  “我们可以找书法的‘抉择’两个字,然后加个透视让它们看起来像路,然后一个小小的人影现在中间,有点电影海报《XXXX》的感觉。”

  高!光!时!刻!高光时刻它终于来了,在这个普通又平凡的瞬间,我感到头顶好像发生了光合作用,仿佛有青草一寸一寸地重新长出来了!

  我!同!意!

  好了,接下来就是枯燥的等待时间了。然后,经过数天的等待,惊喜又不期而至了!

  两个稳重的单色调?选哪个?历史告诉我们,如果“选择题”一不小心选错了,就会成为“送命题”。最后,选择了蓝色的(别问为什么,问就 狗头jpg.)。

  然后,我又提出了几条似是而非的“优化”建议,比如颜色太冷峻,会拒绝读者,调淡一些啊;人物的身材太臃肿,搞瘦长一些啊;繁体字封面不让用,改成简体啊;根据图中日光照来的方向,影子应该更稀疏更长,才符合自然规律啊,等等等等。

  好了,接下来又是枯燥的等待时间了。

  最后的最后,惊喜还是如期而至了(咳咳,实话实说,这次的惊喜确实没有上次来得那么强烈而绵长)。

你在说什么??

  关于封面,其实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但考虑到篇幅的问题,算了。如果有人感兴趣的话,欢迎下单解锁,点击就送,都不用双击666。

一场关于文案的“大拉锯”:腰封?要疯!

  封面做好,你以为就完了吗?简直是“too young too simple”。俗话说,腰封是图书的嘴巴,让图书的“嘴巴”会说话,而且要说到读者朋友的心坎里,这项活动虽然备受吐槽但依然长盛不衰,累死的脑细胞(是谁的谁知道)足够让宇宙发生神秘的量子波动。什么“一本书读懂xxx”““xxx站着读完”(ta为什么不坐着读我也很纳闷),“三个通宵读完”等,都是其中的“杰作”。

  那么,要给这本书画一个什么样的“嘴巴”呢?

  为了让封面能够进入正常设计的轨道,在进行完复审后,我拿出了第二版的文案(第一版的看设计初稿),即两句对称的话:

  怎么样,读懂了么?“文绉绉”“一眼看上去不知道在讲啥”。哦,好吧,反正也是为了把封面填满,没指望这次能通过。接下来,我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在豆瓣和当当上“荡起双桨”,甚至连网易云音乐我也没放过,毕竟“十年文案老司机,不如网易评论区”。在把有关大师、人物传记、英雄等诸多题材的热门书看遍后,《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一句话如同巨石崩落后的阳光,钻进我的眼睛里:

  是啊,《人类群星闪耀时》讲述了14个英雄向命运宣战的瞬间,从而扭转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走向。虽然《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这本书的主题并不像前者那么恢弘广阔,但是“选择”的背后,同样是一个人的生死、进退,其中更是充斥着挥之不去的历史宿命感。于是我写下:

  “很不错”“比前一版好多了”,哦,好吧(此处有开心的表情),看来灵光乍现真的很重要。那么,可以到此顺利结束了么?并!不!能!(别问为什么不能,问就 狗头jpg.)

  秉承着“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的精神,我踏上了第四版的文案修改之路,从第一版的封面设计出来,到这时已经过去两年了(中间过了个年)。年后,在“局促于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境遇中,我想起这场历时两年的“大拉锯”,不禁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但是,文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一旦你觉得自己写出了最合适的,那么接下来就会越写越变味。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最后只磨出了两句,是的,就是“磨”出了两句:

  筋疲力尽后的沉默,是“如今沉默加上沉默更沉默”。“大拉锯”至此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在消毒水味儿的空气中,修改设计样稿、准备各种下印资料、新书宣传资料,一段故事结束了,另一段故事开始了。

最后的最后

  怕一不小心把编辑手记写成了流水账,所以前面就尽量写得活泼一些,其中的一些调侃,大家看了一笑就好。最后,在这里写几句其他的话。

  解老师的这本小书总共涉及十几个人物,他们都在王朝更迭之际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抹鸿影。作者通过基础史料,构建出可信的历史现场,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历史人物形象。陈寿出身蜀汉,却在《三国志》中“尊曹贬刘”;马致远在写“枯藤老树昏鸦”的同时还写下过“大元洪福与天齐”;袁世凯纵横晚清的背后,是有“神秘人物”徐世昌为他筹谋。这些细节无一不颠覆了我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固有印象,也让我看到了历史另一侧的风景。解老师在后续也讲过,很多文章的起因,包括《张恨水传》都是因为他老人家“喜欢为人正名”。

  在一篇文章中,解老师写了近代知名翻译家林纾和《新青年》诸君的论争,还没有成为“民国大师”的那些年轻人,对所谓的“国故派”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而林纾去世后,他们又纷纷反思是不是“玩得太过火”了,反倒追念起林纾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来。在这篇文章中,解老师在文中写的一段话很朴素也很发人深省:

任何一个时代,总会有人坚持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如果是一个很有包容度的社会,就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不能一见到异己的人或事,就打算除之而后快。

  这或许和当下的某些情景不谋而合,也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书中这些文人和儒士,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广义上的知识分子。在来喜马拉雅签书和录制音频的时候,解老师还饶有兴致地同我们探讨“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知识分子”,因为“甘蔗没有两头甜”,“想要做傅山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今,知识分子这个名号就如同一顶破帽子,被很多人踩在脚下踢来踢去,变得又旧又脏。但我知道,终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过去默默把它捡起来,然后郑重地戴在头上。

  那么,谁是知识分子呢?这一段师长发给我的小视频,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我把全文录在这里,也以此作结。

我今天的目的是来问你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是知识分子吗? 我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你必须知道,拥有博士学位并不代表你是知识分子;成为一名教授,并不代表你是知识分子;在研究所工作,也不代表你是知识分子。这件事说起来很难为情,甚至有些拥有博士头衔的人,也称不上知识分子,别成为那样的人。你不需要拥有博士学位,也可以加入知识分子的学府。这是一所具有包容性的学府,包容各种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在这所知识分子的学府中,其中有无家可归的人;在这所知识分子的学府中,其中有贫困的人;因此,我所谓的知识分子,并不是指那些学识渊博的人。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博学多才。我不会以一个人的学识水平,来衡量他是不是一个知识分子。你的学识有多高,与你是否称得上是知识分子并无直接关联。我和很多人一样,我们把知识分子定义为一个抱有极大求知欲的人,知识分子必须具备一定的包容性,去接受不同的观点,去自我审视,去自我批判。知识分子仅受一种特殊的兴趣所制约,而那特殊的兴趣通常不是关乎个人利益的,而是去找出并揭示真相。在座有多少人有着极大的求知欲?在座有多少人对新想法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在座有多少人一直在寻找挑战你如何看待这世界的观点?当某种新的迹象崛起时,在座有多少人愿意放下陈旧的观念?在座有多少人,批评自己的想法如同你激烈地批评他人的想法一样?知识分子是游牧民族,他们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概念和定位,不断寻找更好的概念空间;知识分子不断地锻炼,你知道那些锻炼身体的勇士,他们通过举重来撕裂旧的肌肉组织,以促使新的、更大的、更强壮的肌肉取而代之。没错,知识分子就像是锻炼大脑的勇士,不时打破旧的想法,来允许新的、更伟大的以及更好的想法取而代之。

  所以,你是知识分子吗?

  作者: 天喜文化的策划编辑刘鹿涛(90后),从业时间两年,第一年在一家大型的人文社科类国有出版单位担任责任编辑,编辑过一些学术类书籍。个人的学科背景是出版学,做过短时间的行业实习记者。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