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闻拾忆:东村富翁

  守财奴的故事不少见。这样的人,无论是书籍记载,还是我们身边,都很容易见到。

  如《滦阳消夏录》里就记载一个挑泥砖卖的穷人,挖到姓周人家的几十担埋金,起华屋、买田产,做了二十年富翁。但这二十年里,他一分钱也舍不得花,省吃俭用一如穷困时。因为没有后代,就托人买了个儿子。本来说好的三吊钱,结果搞个合同诈骗只给了两文钱。其吝惜奸诈的程度,堪称典型。但没料到,这穷得卖儿的人家,正是当初埋那批黄金远离故乡的人。这人守了几十担黄金二十年,最终还是还给了那家人。而那儿子又和父母相认,重新过回以前的富贵日子。穷人只是空富贵一场,实质啥也没捞到——如果说有,就是二十年不用愁钱不挨饿。

  《聊斋志异》里也记载有一个故事,说是有个富人“居积取盈,搜算入骨”,在地窖中藏了一堆钱。他怕人知道他有钱,就穿破旧衣服,吃糠秕。就算是亲戚朋友来了,也不杀鸡备酒做上一顿好吃的招待,搞得六亲不顾。到老病重时,还不肯告诉儿子藏着钱。等快要病死时,终于要开口了,但却发现说不出话。死后,儿子因为没钱埋葬,就用席子一卷埋草地里。

  《聊斋》的这个故事,可谓典型的守财奴。虽有这么多前车之鉴,但守财奴依旧层出不穷,着实让人费解。不过蓬歌今天要讲的这个,却又稍稍有些不同。

  话休饶舌,言归正传。

  余闻之吾母,其幼之时,村头有富翁庞某,家巨富。商铺店面数十,华屋田园罗列。其鼎盛之时,三分墟市有其二。家藏金锭数以担挑,袁大头数十箩筐不止。

  其人虽乘祖荫,享二百年十余代之富,然自小勤勉节俭,事必躬亲操持。凡所积金银,辄视实际日用留存,余者皆窖藏,虽一毫不多。纵儿女问取,亦不予。常谓“财为祸根,足用即可,多则添祸。”

  人有知其富而俭者,就而问之曰:“长者家大业大,累财巨万,何节俭若鄙吝?若非爱财,何营广厦之业?若爱财,节俭如斯,无乃守财奴乎?”

  答曰:“财实祸根,如慢性毒药,耽之久则病而不救。然无财则如服毒,速死。某若此,固为子孙长远计耳!”

  翁有四子三女,虽使读书,然皆浪荡辈,学无所成,唯盼继承家产度日。翁亦知之,然思十数代所积,子孙虽愚亦足以守成,日后当不至为饿殍,遂不强敦促。

  居有年,忽闻有打土豪者,将破家掠财尽。翁大骇,乃聚族而谋。兄弟子孙皆言分散埋藏,不能埋者任由抢掠去,不使戕害家人。

  是夜,翁乃使四子叔伯等或挑担或抱瓮,将金银或埋于园林树下,或埋于沟渠中。

  翌日,果有打土豪者汹涌入,凡值钱物什皆掠去,未及掩埋金银,以担挑去。翁及家人怖惧而不能阻。亦思后园埋藏数足够子孙花,当下保命要紧,不甚痛惜。

  居二日,风头过,翁乃使儿暗挖藏金银,然尽皆杳然矣!或云为人所窥伺,方埋便挖走。或云族内有异心者,悄然易于它所,待日后挖出受用。亦有云金银成精,自行遁去。

  后翁大贫,入农籍,耕种自给,亦如常态,未有怨艾。

  余以此告吾友清欢,其听毕慨然曰:“翁绸缪远虑,可谓长者矣。然未料时势机密,以至有此失落。庄子言: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良有以也!”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