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2的读后感大全

  《我的奋斗2》是一本由[挪威]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著作,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6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奋斗2》精选点评:

  ●好!!!!一个心怀梦想的普通人的半生 竟然能将本来乏味的生活写的如此引人入胜 绝佳的文笔功不可没 以及如火中火星般不灭的生命力和真诚 舍不得读完

  ●比第一部好一点,但整体还是那样,这本书的全景就是一套120平公寓,可能也花了心思,但永远不会是酒吧大教堂或者高速公路。很抱歉,欧洲白人有子男性对自己小小的实在界生活不加变形的录播就是这么回事,真的不需要写四本x700页。然后我还有个很邪恶的观点:作家不应该全职带小孩,男的更不应该。

  ●没有目录 翻开后根据行距判断 下一章了吧? 不明觉厉!向往的北欧

  ●过于真实琐碎,以至于令人不适,同时却拥有足以令人“成瘾”的阅读快感。这一本就像是克瑙斯高作为一个“局外人”进行的一次辩白,他虽然“渴望生活”,但却只能和生活若即若离,努力不脱轨,又努力让自己保持独立、平衡。这是他的“奋斗”,也是独属于这个时代,尤其是欧洲人的“冒险史”。

  ●这部书写得真好。中年危机。心理白描。巨大的阅读快感。期待第三卷!

  ●温柔不如变优秀

  ●真实,审视生活的本质

  ●写出了中年男性的心理特征,拥有智慧,并向往孤独

  ●等了两年。恋爱中的男人并非完全书写爱情,如同父亲的葬礼用了很多旧时日记是其童年进行时。第二部以母亲初次表露出来对父亲的爱结尾,那第三本记忆中的童年应该是讲他的父母爱情和他的原生家庭,直到他离开了家。

  ●为什么他可以有双倍时间,和常人一样的走在大马路上在咖啡馆坐着在超市购物的流逝的时间,以及把这一切的细节都记录下来的时间。不不不,三倍时间,还有一部分是用来讨论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之类的翻了两页都不曾分段的内容。所以说,第一打字要快,第二你若想抓住这一切,你的语言就不可能精雕细琢,没那个功夫。所有一切稍纵即逝。

  《我的奋斗2》读后感(一):我的奋斗2

  终其一生人的奋斗。究竟是什么?不得不让我们停下脚步,静静的思索。 “没有其他作家做过类似尝试,克瑙斯高捕捉到了当代人的自我关注,既是一种解放—无尽的内在探索—也是一种牢笼。他不停挣扎于如何面向世界又避免被世界吞噬。”这是书中所描绘。我们所拥有的美好生活,其实都是靠我们自己奋斗。努力和勤奋地奋斗,去创出天下。

  《我的奋斗2》读后感(二):读书|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我的奋斗2.恋爱中的男人》

  读书|2008.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我的奋斗2·恋爱中的男人》 事无巨细到能把一件极其小的事情描述拉扯到有好几页纸的长度。却又不能有所分心。不然,一个不小心,就被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地点。陌生的年代。陌生的事件。混淆了当前的所见所闻。开始有所质疑。 怀疑眼前的所有。时间。事件。地点。 每个标点符号都认真仔细的阅读和核对后,才能从他搭建的迷宫里,一圈走进一圈走出一圈后一圈走进一圈直角翻转进另一圈180度翻身跌进另一圈才能一个圈子一个圈子的走出圈子,从而走出这恋爱中的男人的生活的同时却回到了《我的奋斗1》的内容里。却又是同时的一脚踩进了自己的生活。 是啊。一杯咖啡。一杯各种形式和品种的酒精。一段日子。一张报纸。一个邮件。一根烟。一个早晨。一缕星光。一小时独处。一本书。一块腕表。一段文字。等等的细节和物件构建了他的生活和观念以及他所属的那份幸福又容易破碎而建起的哀伤和愤怒,以及他所选择的那个“不豫”。是《我的奋斗》所要为之奋斗的奋斗。又何尝不是我的。 虽说,地域不同。语言不同。身份等等的诸多不同。诚然,细思之下,都无不同。

  《我的奋斗2》读后感(三):想要学习多种语言的理由之一

  第二本也看了好多了。昨晚,叙事进入到平缓的地方,也有更多的情节被描述。但是,在想要继续读下去,想要看到更多的同时,也生出一种想要弃卷的欲望。读第一本的时候,就有感觉,觉得如果是读原著,一定会有更好的体验。第二本只是加深了这种欲望。

  早上点进来看的时候,看到大家的评论,默默点赞了两条,一条说了翻译的问题,一条说校对的问题。一般来说,不太参与讨论,也不太会点赞,但是这个实在太合了,简直就是心声啊。近些年来,看的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担忧,别字真的不要太多。虽然,我还没有小孩,还不需要考虑这件事情,但总也觉得,这样子的氛围,对于孩子们来说,实在是过大的误导。小时候,很相信所有的打印出来的文字。但是这样子的相信,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慢慢被磨灭了。最开始的时候,去找老师,说,这个字是不是不对,那时候真的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得到了肯定之后,特别地骄傲。但是,慢慢的,也开始渐渐失去对所谓权威的信任。现在,长大了,不用考试,不需要那么去在意这种细节。但是阅读的时候,看到别字,实在是一件太扫兴的事情。

  关于翻译的问题。大学的时候,一度因为翻译版本带来的不适感拒绝阅读欧美的著作。为了找回对中文的感觉,跑去图书馆借国人写的书,贴近那种国人才能写出来的流畅的熨帖的文字。那个时候,翻译过来的版本,基本上都在日本作家身上找补回来了。日语本身看不懂,而又觉得日语跟国语总是更相近,所以翻译的时候也能更贴合一些。而欧美的著作,因为本身是英文专业,也开始上翻译课,所以,看的时候,总是能看到老师说的,非常明显的翻译腔,这样子的时候,就会比较膈应,读不下去。感觉在看不是英文的英文,不是中文的中文。那个时候,又没有什么想法去看英文原著,所以基本可以说放弃英文作品的阅读。情况改变的契机是毕业论文,写关于艾丽丝门罗的《逃离》,默默去买了英文的原著,反复看,然后发现,原著一样是有魅力的,每一种不同的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表达方式,有自己的美的感觉。中译版本再好,也无法给予英文原版的感觉。那个时候,已经很爱看日本的作品了,所以,总想,如果自己日语很好,不用能说会道那种,可以无障碍阅读就可以,那么,我就可以再去过一遍之前看过的了,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能够更近地感受到作品传达的东西,也更近地感受作者的个性思想。然后,很可惜了,还是个渣。

  看卡尔奥维的《我的奋斗》翻译版总让人想要丢下,中文感觉生涩,别字多,有时候绕来绕去,不知道要表达什么,细细去看某段话,看完之后,默默想,就算只考虑中文,表达也是不完整的,是个病句。但是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又仍然抱有兴趣。所以,时不时总想,好羡慕可以阅读原著的人。看书的后遗症之一叫做,想要学习的语言感觉已经破八种了。如果,语言不是障碍,就可以和世界连接了,虽然也没想干啥,但是,觉得那样子好幸福的样子。想要知道什么,自己去感受,不需要中间人,不需要任何人去翻译给你听。翻译的时候,总是会有翻译者自己的主观成分在里面的。毕竟,中文博大精深,每个人都知道一些皮毛而已。

  第三颗小星星给到原著。未来的某一天希望有更好的译本(大部头,翻译起来其实也很艰难,还是需要多做校对,校对翻译,也校对文字。自己做兼职,做翻译的时候,一般更希望接中译英的,而不是英译中。将外文译为中文,而且表达上面还贴近中文的行文习惯,实在是太艰难的事情,需要有很好的中文功底吧。不得不说,翻译大家都是一些神人啊,有自己的底蕴。)。另外,也希望,能够读原著吧。

  《我的奋斗2》读后感(四):“我努力让生活成为自己的,这就是我的奋斗,我为之向往,却铩羽而归”

  到了高三,我写的东西开始关注自我。即便是日复一日的测试、统考,只要题目合适,我总是把题目联系到自身。印象中偶然听到德彪西的曲子就写了大海。那时候是08年,汶川地震,考试的时候我写自己上学路上经过的一片草地。那里大概是被打了药,盛夏的时候,一片枯死的风景,让我无缘由地触动。

  习惯这种写作方式后就不再想和别人倾述心思。所有的情绪波动,被自己抽丝剥茧地写成文字,进而消化。那是一种脱离生活的状态,以旁观的角度和自己对话,自己把自己放在手术台上,寻找每一种情绪以及背后隐藏的根源。

  后来在失意中去了云南,在偏僻的山里面待了一年。那一年经历了很多事情,痛苦到躺在床上无声流泪。除了同行却不能友好沟通的一位队友,那里没有人可以沟通。周六日,所在的学校空寂,起床看着云海从山脚一点点漫上来,孤独得无法面对。

  再后来自然是离开了那里。但是创伤依然还在。回到大城市的第一年,我试着排解,开始把当时的事情写下,但是每写一句就是把旧事扯出一分。仿佛在和自己拔河,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拔出来,放在面前。那是非常疲倦的体验,每写一个小事情,写一个人物,都会累得休息好几天才能再次动笔。期间无数次想着放弃,想着这些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再提,不要再写。

  所以,当看到《我的奋斗 1》的时候,那种熟悉的感受扑面而来。我立刻知道作者是在用命写。没有体验过强行逼自己把悲痛写出来,是不知道它有多消耗生命。那是切身的痛苦,从旁观角度将它清晰写出,犹如把自己的心刨开,鲜血淋淋、毫不设防地展示给外部世界。透过文字仿佛能看到他在说:这就是我,这就是赤裸的真实的毫无隐私的我,你们看啊!

  我做不到。我最多只能写克制的文字,把情绪隐藏在下面。但是看着别人这样把心都掏出来,会觉得打开自己也不再是什么问题。那些絮絮叨叨的文字让人异常安心而平静。

  《我的奋斗 2》的主题不再是痛苦的死亡,而是恋爱。克瑙斯高事无巨细地描述自己的生活,和托妮耶离婚、和琳达结婚并生育三个孩子、婚后迫切需要自己的空间以便完成纠缠着自己的创作。故事很少有起伏,甚至当我回顾时都很难记得内容,但是看的时候依然会吸引进去。它让人平静,给人勇气。

  书中有两段我折叠下来,一段在开头不久,“日常生活连同其义务与惯例,是一件我必须忍受而非享受的事,更不是一件有意义或能使我感到快乐的事。这与不情愿擦洗地板或换尿布无关,而是涉及某种更为本质的东西:我置身其中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我总渴望着离它而去。我的生活因此不属于我。我努力让它成为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我的奋斗,我为之向往,却铩羽而归,对其他东西的渴望摧毁了我的一切努力。”

  后一段在快结束的时候,是盖尔评价克瑙斯高的话,散落在好几句中。“你有很强的道德观念。几乎没有一个人有强烈的道德观念,甚至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你是个彻头彻尾的新教徒。新教,那时内在的生活,那是与自己保持一致。你不能过双重生活,就算你想也不行,你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生活和道德在你身上有着一对一的关系。所以你在道德上是无懈可击的。你做每件事都带着极度的认真,凭着良心去做……你是个幸福审计员。如果你有所成就,往往是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那么你只是在账目上把它购销。任何事都不会让你感到幸福。当你和自己保持一致——你差不多一直都是这样——你的自控远远超过我……你的意识里有盲区,在这些地方你可能失去控制,但是如果你不去哪儿——现在你根本不去了——你在道德规范上就会变得一丝不苟……你的理想是纯真的东西,是纯真……纯真就是没有被世界触碰过,没有被毁坏过,就像从未投进过石头的池水。这不是说你没有欲望,没有追求,你有,只是你保留了纯真。你对美贪得无厌的追求也起了作用。“

  若是体会到这些,大概就知道书的好了。

  《我的奋斗2》读后感(五):用写作自我谋杀

  《我的奋斗》是我近些年来读过的最真挚的一部小说,这种真挚并非源于某种希望、灵感或者创意,而是来自彻头彻尾的绝望、失败和放弃。克瑙斯高的“真挚”毫无媚俗迎合之意,它更像是一种对生活本身的复仇,一种文学上的自我谋杀。

《我的奋斗》

  文 | 戴文子

  【注:本书评系属原创,转载刊发等事宜请先豆邮获得授权。】

— 1 —

  最近在读什么书?

  《我的奋斗》。

  2018年9月,挪威著名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奋斗》的第六卷《终结》在英国出版。这也意味着,全卷三千六百页的篇幅、四十多年成长经历的回顾、以及作者整整十一年马拉松式的写作终于迎来了史诗级终章。全球翘首以盼的万千读者,也终于可以结束苦等,找个周末读个酣畅淋漓。

  早在2009年,《我的奋斗》第一卷《父亲的葬礼》一经出版便受到诸多关注,获得了挪威最高文学奖项布拉哥文学奖。克瑙斯高也在一夜之间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西方世界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甚至连其竞选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都被炒得沸沸扬扬。

  据说在挪威,每十个人就有一人读过《我的奋斗》,而随着其他语种的相继出版,又为克瑙斯高赢得了更多国际赞誉。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称“克瑙斯高激情而坦率,不惧怕说出世人皆有的焦虑,也不担忧显露自己的天真或尴尬,极为生动、直白又感人”;作家扎迪·史密斯称“我才读了两百页就像上瘾般渴望读下一本”;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则称“克瑙斯高打破了自传小说的音障”;很多媒体也认定,《我的奋斗》是我们这个世代“可以与《追忆逝水年华》相媲美的现象级文学作品”。

  然而克瑙斯高自己,却在最终卷《终结》中写道:“直到此时我才可以欣慰地宣布,我已不再是个作家了。”潜心写作《我的奋斗》的这些年,克瑙斯高无疑是“与魔鬼做了交易”,他用写作实现了一场“文学自杀”,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分崩离析、众叛亲离。

  虽然《我的奋斗》一度在题材上被归类为“小说”,但阅读过的读者都知道,此书和现实的距离十分接近,甚至有些太近了。不仅当中的出场人物可以和克瑙斯高的亲朋好友完全对应,甚至连书中的主角,都是以“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来直接命名的。作者生活中的隐私、失败乃至堕落,全都被毫无遮拦地呈现出来,有着近乎“自虐般的真实和琐碎”。

  据说在此书出版前,克瑙斯高曾将底稿寄予书中提到的人以取得同意,但仅是这一举动就已惹恼了不少亲戚;而他的前妻在接受采访时,曾不止一次地公开批评克瑙斯高是“牺牲亲密的人际关系以换取作家名声”;甚至连克瑙斯高自己也提到,他母亲曾打电话拜托他不要再写下去了。

  如此哗众取宠的内容书写,取得书名还偏偏与希特勒那本臭名昭著的自传相同,不免让不了解克瑙斯高的读者产生种种质疑。而出版后毁誉参半的评价,似乎也隐隐坐实了这种猜想。但是,如今早已是资讯爆炸的时代,纯文学跌下神坛,其地位已不再高高在上。如果一介小有名气的作家只是想通过自曝隐私或者直播一场“小说真人秀”来博取眼球,真的能造成如此广大的影响与轰动吗?

  实则不然,《我的奋斗》真正的秘密在于,克瑙斯高似乎于有意无意间触碰到写作最纯粹的本质,而他的文字也丢出了许多大哉问: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根本差异在哪里?所谓“政治正确”的适用范围又可以拓宽到何处?《我的奋斗》的存在,好像就是要不断挑战读者内心与书写创作的伦理界限,虽然它选择的是一条最为日常却又最不令人舒适的方式。

— 2 —

  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2007年2月27号晚上11:43,在这个类似宇宙大爆炸的时间奇点,一切都以此为轴心向外辐射、扩散、旋转;一场关于生老病死、食衣住行的生活史诗,也由此拉开序幕。

  “今天是2月27号。时间是晚上11:43。我,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生于1968年。当我坐在这里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了。我在面对的窗玻璃中能模糊分辨出自己脸的映像。除了一只眼睛,它在闪烁,以及下方紧挨着它的那部分,微弱地反射出一点光亮,整个左脸都在阴影里。两道深深的皱纹切开我的前额,每边脸颊都被一道深深的皱纹横贯而过,这些皱纹似乎都被填满了黑暗,再加上严肃凝视的眼神,微微下垂的嘴角,很难不认为这是张阴郁的面孔。是什么雕刻了我的面孔?”

  三十九岁的克瑙斯高犹如困兽。他身材修长,相貌英俊,一头金发,目光深邃,有过两次婚姻,育有一儿两女,住在瑞典的海滨小城马尔默。他是个挪威作家,准确来说是个小说家。他出版过两部颇受好评的小说:《出离世界》和《万物皆有时》,且相继获得了挪威文学评论奖和北欧文学奖。此刻的他正在写自己的第三部小说,而这正是他困境的来源:他写不出来。从妻子怀上第一个孩子到第三个孩子出生,这本小说他已酝酿了六年;克瑙斯高清楚自己要写些什么,也相信自己有这种才华与天赋,但是,就在2007年2月27号的晚上11:43,他突然遇到了写作瓶颈。当写完上述的那一段后,他被卡住了。

  阻碍他前进的东西有很多:洗衣做饭、清理打扫、香烟啤酒、妻子孩子、朋友邻居、嫉妒虚荣、焦虑失眠......或者说只有一项,那就是生活本身。无法与之对抗的平淡生活让克瑙斯高无法继续写作,他发现自己似乎遗失了作为小说家最重要的能力:虚构。此时的克瑙斯高,无法去编造一个故事。

  如果说“虚构”是一道光,那么“现实”就像黑洞,把一切都吸附其中,任何东西都无法逃逸。相比坚不可摧的现实,虚构显得那么可怜、可笑,甚至可耻。但是虚构,哪怕是最乏善可陈的虚构,难道不正是一个小说家最基本的职责吗?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克瑙斯高还偏偏具有一颗高强度的、近乎自虐的责任心,无论是作为儿子、父亲、丈夫,亦或是小说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会如此痛苦、焦躁、迷茫、坚持、绝望,直至最终,顿悟。

  跟克瑙斯高笔下的其它许多重要时刻一样,这次的顿悟被描绘得具有双重色彩:既日常又神秘。它来自最平凡的日常体验,却又带着一种半神启式的光晕。正是在这一刻,当他凝视着玻璃窗中自己幽灵般的面孔,当他写下“我,卡尔·奥韦·克瑙斯高”,他产生了一种顿悟:既然生活让我无法虚构,那么我就来写写这个让我无法虚构的生活。姓名、时间、地点、事件,所有的一切全都统统照搬。这是一次对虚构、对“编故事”的彻底放弃,而这种放弃又因精疲力尽显得更为从容不迫。

  于是,这成了一场直面自我的超长凝视。正如这个顿悟场景所暗示的,克瑙斯高久久注视着镜中自己的脸。“是什么雕刻了我的面孔?”这句话无异于在问:“是什么‘雕刻’了我的生活(而令我无法再进行虚构)?”

  克瑙斯高以《我的奋斗》为总标题,用一种非时间线性的写作方式来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在长达三千六百页的六卷本中,他慢慢摸索,逐渐给出属于自己的各项回答:死亡(第一卷:父亲的葬礼)、爱情(第二卷:恋爱中的男人)、童年(第三卷:男孩岛)、工作(第四卷:黑暗中的舞蹈)、梦想(第五卷:雨必将落下)、思考(第六卷:终结)。

  克瑙斯高对于时间这条行文线索的漠视,正是他忠于自身的表现,他和多数人一样对生活若有所思:“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这是我的奋斗,也是你的奋斗。”

— 3 —

  随着英文版全卷落下帷幕,中文版的第二卷《恋爱中的男人》也已于近期推出。在这个一条微博就能涵盖所有情感的时代,六卷本的《我的奋斗》却偏要反其道而行。克瑙斯高的笔下事无巨细、包罗万象,甚至是极其繁琐,即使喝一杯咖啡也要写上二十多页,而全书更是几乎没有任何情节可言。

  但是克瑙斯高使用的语言却是雷蒙德·卡佛式的,简洁透明、直白坦诚,且极富节奏感,所以全球无数读者才会为之心醉神迷、手不释卷。这也许再次说明了一个古老的真理:那就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我们最感兴趣的,永远是我们自己的个人生活。即使当我们在阅读别人的生活时,我们也是在为自己的生活寻求共鸣、对照,或者补偿。

  《我的奋斗》是我近些年来读过的最真挚的一部小说,这种真挚并非源于某种希望、灵感或者创意,而是来自彻头彻尾的绝望、失败和放弃。就在2007年2月27号的晚上11:43,当克瑙斯高决定彻底放弃虚构的时候,他知道这也意味着他要放弃所有伪装、所有伪善,甚至所有风格。这是一种近乎自暴自弃的、十分悲壮的“真挚”。试问,有哪位作家敢在自己的作品中反复抱怨家务繁忙以至无法写作?又有谁敢公开声称自己觉得父亲“还不如死了好”、抱怨“盘子总是油腻腻地挤满水槽”和“换下尿布后婴儿肮脏的屁股”?克瑙斯高的“真挚”毫无媚俗迎合之意,它更像是一种对生活本身的复仇,一种文学上的自我谋杀。

  在《我的奋斗》中,语言的极度克制与情感的毫无克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克瑙斯高全盘坦白的“真情写作”获得了比内敛的“零度写作”更为强劲的效果。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变成了作者的双手和眼睛,去体会他的爱与孤独。所以,当克瑙斯高抱着自己幼小的女儿感叹,“哦,天哪,她小小的心在跳!跳得多么强劲!”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小小的、温暖而强劲的心跳,正在迎接属于她自己的生活与奋斗。

  是为读书笔记。

  二零一八年十月十二日

  个人公众号:davenztalk (文子自道),更新原创游记杂感、故事诗歌、影音书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