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居中国》是一本由张经纬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夷居中国》精选点评:
●开脑洞的推理
●最近,在中国关于东亚人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比较多,但是文化人类学研究比较少。该书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东亚人的人口、历史、文化做了非常有趣的探讨。期待早一点与读者见面。
●财政记录很重要。现代财政学很重要。
●视角独特,浅显有趣。
●地理决定经济形态,经济形态决定政权模式,政权模式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对内对外政策导致人口流动方式。
●比较失望。作者试图把宏大的地理结构(如西伯利亚--青藏高原-等板块撞击形成断裂带)与民族迁徙、历史演变结合起来,属于历史地理学的课题。但由于宏观部分过于宏大而空洞,使得结合微观历史事件时很难融合,陷入玄而又玄的伪科学。作者为显示其多学科综合能力,还解了一道微分方程。 此类论题还是比较服膺《地缘看世界》的解读。
●作者野心很大,试图结合各方面史料建构一个解释东亚乃至全世界人类迁徙的模型,但是对史料(尤其是汉以前)的理解尚有不足,很多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画出来的那些齿轮图更是有一点牵强附会。这种研究方式的缺点在于对历史事件的复杂因素不作个别考虑,而是试图从中总结一般规律,但是一般规律是否存在?对这一点持保留意见。这些年对人类迁徙的探讨很热,这本书虽然水平不高,但也可以当做一本参考书。
●年末开脑洞~
●教主运用的方法很有意思,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范型无所不包地糅合到一起,某种意义上我对文学研究的叛逆式的规划也会接近这个路数。看豆瓣上批评的声音很多,我不太专业,抓不住本书的硬伤,还是多看亮点罢。
●当农业帝国将最后的军事希翼寄托于几度亦敌亦友的部族骑士时,“不劳师而币加”的精神却发挥了它最后的“反向”效用:它通过“救命稻草”的形式,让久陷“入不敷出”收支泥淖的农业帝国打开了向内迁移的大门,为日渐强盛的“四夷”们铺平了道路——前有古人(秦仲之子庄公),后有来者(李克用)。
《四夷居中国》读后感(一):一本充斥着主观臆断和牵强联系的凤凰男自我救赎
作者卑鄙的出身需要用所谓现代人类学的概念偷梁换柱,为自己先民去洗白和抬高层次; 作者卑劣的出身阶层,需要用自己半懂不懂的专业知识去粉饰,去装扮; 全书都是这个凤凰男型的作者,主观想象,牵强附会,而缺乏被学术界认可的史料证据、考古证据、实物证据; 作者妄图去篡改中国上古以来的文化、历史主脉,骨子里不经意流露出娘胎基因里的汉奸走狗血液;
《四夷居中国》读后感(二):#2018·阅读记#95《四夷居中国》
给本书打四星⭐⭐⭐⭐ 看了四天, 感觉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作者用数据和记录构建了东亚大陆人群迁移的趋势模型。 用人类史学的思维结合文明史学的证据, 解构我们熟悉的故事和历史片段, 用完全不同的视角解读, 思维过程的认知被拓展开。 虽然我的水平无法验证书作者所述板块齿轮模型的正确性, 但不失为一个新的思考路径。 比如在了解东汉初年“不劳师而币加”政策, 导致了短期安定和长期危机! 比如明朝“马市”政策也如初一辙的养大了女真部落。 …… 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政策, 从大视角观来看, 并不如此。 #彤读书·札记#
《四夷居中国》读后感(三):人文范式的利与弊
读竟《四夷居中国》,略有所思,敢言一二,幸勿罪焉。
张老师大作,通过目前且终究有限的历史资料分析而来的范式,是一种建设性的尝试,但仍无法解决一切人文社会范式共有的三个缺点:一是归纳所需资料不完善,实际仍属不完全归纳,因而无法摆脱以偏概全的风险;二是既不能涵盖与范式相背的反例,也未统计分析这些反例对此种归纳而来的机制造成的破坏以及这种破坏是否已导致必须修改范式才能更好地解释这些反例;三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今人永远无法掌握的材料及其存在,导致即便某种范式能解释目前所能掌握的一切材料,但仍未必真正符合客观事实,甚至也无法验证其真伪,此即拉卡托斯的不可证伪论。
愚以为,正如佛家所谓诸法无我,任何致力于寻求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范式,就如同永动机的构想一般,实为对我见的执着,可以探索,但须慎重。自己当一种假说看待,供学界讨论而已。 张书就是尝试建立了一种富有启发性的人类文明互动新假说。我想,这才是张书的创新意义所在。
《四夷居中国》读后感(四):大企图,新视角,小困惑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这本书的作者真的有大企图心,试图将人类学统治的史前史与历史学统治的文明史相连结,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相连结,而他找到的契合点是历史地理学。作者利用史料信息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释了人口迁徙的方向和原因,推论出人口运动的齿轮模式,甚至对全球的人类发展史都做出了自己的大胆诠释。
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无疑为我们理解东亚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人口的运动,代表着生产力的迁移;生产力和消费的关系,决定着“入不敷出”者的命运。不同于历史学聚焦的研究习惯,作者用历史学的史料来支持人类学的视野,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整合自己的研究,真正做到了跨学科研究。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
首选,全书用不同历史时期的案例来说明模型中的一环,最后把每一环连接起来,A+B+C,来说明人类迁徙发展的整个过程。有些历史时期负责说明人类迁徙的路线,有些历史时期负责解释物质交换对人口迁徙的影响,每个历史时期或者案例都承担着解释模型中一部分的责任。虽然听起来有些过于苛求,但是如果能用一个历史时期来细致说明好每一环,从迁徙路线一直贯通到物质交换,恐怕对模型的确立更有帮助,能使其更具备说服力。
其次,也许是受到人类学学科的影响,作者在运用史料的时候,有时略显粗糙。比如书中用明代首次出现的穆桂英的故事,来说明北宋党项民族之事,而原因只是这一故事符合党项的风俗,我想此处似乎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补充说明。
再次,作者用模型来理解历史发展进程,言语间仿佛此消彼长皆是命定。我不觉得这本书是历史玄学的演绎,但是也难免有一问,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偶然性因素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扮演的究竟是什么角色呢?
另外,这本书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图表,以帮助作者说明。丰富的图表本来是此书的一大特色,但是全书前半部分的一些图表在排版印刷上并不能令人满意。图示太小,模糊不清,让图表的说明功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希望这本书有机会再版的时候,能得到修正。
《四夷居中国》读后感(五):极具野心
今天我们所谓的黄金之地、人口不断涌入的地方,比如长三角地区,古时却是被遗忘的角落,常说的沧海桑田,这应该是最好的注解了,而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根据本书的结论,有很大原因是由地理和人口共同决定的。
地理构造决定人类命运的这一观点并不新鲜,比如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一书,便是地理决定论的强力证明,而中国大陆上的太平洋、印度洋和西伯利亚这三大板块所造成地理环境,也同样决定了古代中国土地上的流动方向:中国的土地上有着大片的山地和高原,在其中夹杂着或大或小的平原地带,因此人类能流动的路线,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固定的了,比如书中反复出现的“阴山地理漏斗”和“绍兴-萍乡-北海断裂带”,就决定了两条人口流动的环状图,所谓的“少数民族”刚好位于这些流动路线上,战国时秦国高大的马,春秋时越国时的冶铁,随着秦国和越国的人口压力进行传导,沿着现有通道不断流动,因此按照这个理解,秦朝最终一统天下是必然的,当然越国打败吴国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这个结论未免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书中另外一个很吸引人的说法,就是类朝贡体系,按照作者的理解,少数民族刚开始会和中原文明和平相处,中原文明也愿意不断输出不多的利益给少数民族换来自己的和平稳定……然而自此以后,少数民族群开始有条件进行发展,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定居,人口也不断增加,随后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原来能从中原王朝获得的利益开始难以餍足……中原王朝的压力开始不断增大,硕大的财政支出在不断提高中原王朝民众的生存成本,最终拖垮中原文明,这时少数文明将会取代中原中心文明,这一过程周而复始……而这也是书名“四夷居中国”的由来,作者在书中举了例子如周文明、秦国、越国等不一而足——而同样的问题也是:这个结论未免有些牵强。
我个人更赞同的结论是有科学家在分析了历代的气候变化后,站在气候角度做的分析,他们发现所谓“蛮族”南下的时期往往都是在小冰期,这个看法显然比人口压力传导更具有说服力。
书中的一些结论很有趣,作者野心也极大,甚至在书的附录部分,作者将这个模型套用到全球地理中,试图去解释人类的大迁徙、色诺芬的长征记、查士丁尼的西征等。
不过对于“夷”反而不断更代成中国,从地理和经济来看却是必然的——我却并不赞同,尽管作者甚至在书中给出了严谨的公式,但农业社会必定失败同时让渡出控制权的结果,还是能找出反例的,当然,人口才是最大生产力,人数压力导致的扩张和迁移我倒并不怀疑。总体而言,本书还是值得一读,全书给四星吧,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很多新鲜观点以及发出了和主流认知不一致声音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