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之惑》三部曲读后感摘抄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是一本由韦火著作,广州出版社出版的1050图书,本书定价:118.00,页数:201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读后感(一):搬运:媒体推荐

  牧按:科幻圈业内评价还挺不错的,属于比较老派的硬科幻,但是缺点也有。看各个书评,平均评价应该是在四星水平左右浮动半星的样子。当然,鉴于这个帖子是搬运的【媒体推荐语】,打个全五星吧。

  我是——————————分隔线—————————————嘿哈

  人类的未来离不开科技的引领,《达尔文之惑三部曲》既是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一幅畅想未来的科技蓝图,这样的作品值得一读。---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世镇

  科幻小说是文学盛宴中的一道特色菜,既要在“科”字上脑洞大开,又要有精彩的叙事情节,把握好二者的平衡性往往不易,尤其是长篇科幻。《达尔文之惑三部曲》在科学创意和故事设定上做到了兼顾,这是非常难得的。---《羊城晚报》副总编 温远辉

  我曾经为韦火的科技史著作写过序言,读了他这套长篇科幻小说《达尔文之惑三部曲》更是感到惊喜,这也是他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奇妙思想见解的迸发,书中的大量技术内容和细节十分丰富且很有创意,应该算是所谓的“硬科幻”作品。科幻的内核是科技,作为科技传媒界的一名老兵,我希望今后能见到更多的科幻佳作。---资深媒体人 左朝胜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的故事背景是历史上的真实,这部科幻小说构思精巧、场景丰富,既充满奇特的想象力,也不乏对人类发展前景的独到思考。作者将《祖先秘史》《拯救人种》《纠缠死神》三个故事巧妙贯穿为一体,却又不影响各自的完整与独立性,读到最后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和我的研究生们读了都感到很有启发,我为这样的科幻作品点赞。---香港科技大学终身教授 温子龙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读后感(二):搬运: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张文清博士的简评

  技术价值或将成为当代科幻创作的灵魂 ——简评长篇小说《达尔文之惑》

  作者:张文清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张文清 博士

  3D打印技术近年来一直被世人热捧,人们都以为一个打印万物的全自动制造时代就要到来了,媒体甚至宣称已打印出了骨关节、心脏这样的活性器官,更是让人亢奋不已。然而,科幻小说《达尔文之惑》却通过故事叙述表明,这一切不会那么快到来。小说中把3D打印发展到4D打印、5D打印的未来历程,作出了一种想象中的描绘,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才有可能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打印万物也只有到那时候才能实现。

  这一科幻推测犹如“醒脑剂”,无疑给当前的3D打印热兜头浇了一瓢凉水,能让科技界和公众有个更清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新技术走向的这种预判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长期科技实践中得出的前瞻性看法,因而具有现实合理性和可能性。我本人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基于对3D打印材料特别是生物材料技术的了解,对此也是大致认同的,而且从小说的具体叙述中受到不小启发,起码我也觉得打印活物在短期内不大可能变为现实。

  实际上,科幻作品不同于玄幻的意义就在于,丰富的想象要有坚实的力量作支撑,它依托的内核归根结底是科技,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幻创作的形式虽然各有特点,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始终是科幻的源头活水。科幻文学问世以来的200多年间,正是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时期,只要从某一科学原理出发就可以天马行空描绘未来场景,对新技术也可以脑洞大开尽情构想,科幻想象描绘的许多事物后来都成功进入了现实世界,让人充分感受到了科幻的魅力。而且在此过程中,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世界观,启迪了人们的智慧,从而使得科幻本身也在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大受欢迎,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项独特的文化产业。

  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科学研究在最近半个多世纪内出现了疲软发展态势,原有的基础科学理论只是在修补中缓缓进步,科幻想象的源头越来越呈现出枯竭趋势,末日拯救之类的故事再多写也是大同小异,变着花样找理论新依据越来越难了。另一方面,科幻文学尝到了产业化带来的甜头,一天天朝着娱乐化方向过度倾斜,围绕着“票房”内核出现的离奇玄幻场景日益增多,这虽然不能说完全都是媚俗,却也大大削弱了科幻启智的本意。与二三十年前相比,欧美的科幻市场正在日益萎缩,这个迹象有点令人担忧。

  我认为在这种状况下,科幻作品需要寻求新的引擎,或者说呼唤着新的创作灵魂。事实上,我们目前所处的飞速变革时代,得益于技术发展的引领,一项项“黑科技”正不断改变着社会生活的面貌。即使当代科学真的止步不前了,技术应用也还有着广袤的发展余地,科幻据此也有着丰富的想象空间。当然,将要走进人们生活的新技术不仅应该是科幻想象的要素、成为人类展望未来的追求,而且要在悉心研判具体技术价值的基础上打造内核,使之离现实的可行性不至于让人觉得太虚幻,这正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创作源泉。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其实就是在做这样的尝试,整部作品在叙事中穿插描绘了诸多新技术的可能性和延展性,譬如5D打印机、生物源反应器、遁地飞机、药果培育、抬岛工程、混基质物种、智能新材料等等。这些科技新产品,既脱胎于我们当今时代的现有技术,又呈现出更为华丽、超越、高端的延展效果,作者对各种技术的评判让人感到有迹可循,可亲可信。可以说,这部作品就是当前热点科技硬核的集中式轰炸,很少能见到在一部书中横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能源科技、智慧材料、深海开发、星际殖民以及科技伦理等多个领域,以多种视角去探讨未来世界的变化,这是该作品一个很突出的亮点。而且作者擅长用双声般的叙事,把各种技术的利弊展现出来,勾勒出新颖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场景。在想象中对技术价值进行合理评判,而不是一味地无限展望,这或许是当代科幻作品应当提倡的一种创作手法。(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读后感(三):搬运:科幻的风筝线要始终拴住科技 ——也评长篇小说《达尔文之惑》(作者:林国春博士)

  科幻的风筝线要始终拴住科技 ——也评长篇小说《达尔文之惑》

  科幻作品就像是科技本身放飞出来的一只只风筝,它的连线始终牵着科技,这既是比喻也是历史事实

  文:林国春博士(丰硕投资公司总裁)

  一个多月前有人闲聊猪肉涨价时,谈到一种未来的美食动物“猪头鱼”,让我注意到了新出炉的《达尔文之惑》以及媒体上的一些书评。最近这些天参加几个技术投资会议,又听科技界一些朋友聊到这部书,还有关于科幻的技术价值之类的问题,我刚好也看完了此书就跟着来说几句。

  本人长期从事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对科幻作品知之不多,但出于职业习惯也会买一些来翻翻,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未来技术信息,这是工作使然。过去我在美国的时候正赶上“赛博朋克”大受欢迎,我也买过《The Confusion》、《The System of the World》等科幻著作,书中那些改变世界的技术想象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对我们评判新技术的风投价值不能说没作用。

  要让我这个科幻局外人来看的话,科幻作品就像是科技本身放飞出来的一只只风筝,它的连线始终牵着科技,这既是一种比喻也是历史事实。科幻小说怎么来的?那其实是第一次新技术革命之后的产物。蒸汽机的出现让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打造出远远超越人类机体力量的工具,于是幻想着更有力、更奇妙的工具,以及由此引起社会变革的种种景象就冒出来了,《弗兰肯斯坦》《海底两万里》这样的早期风筝就此起飞了。后来呢?科幻风筝越来越多、越飞越远,飞进传统的文学殿堂便造就了科幻文学这一奇葩。它不仅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起着传播科技、启迪智慧的作用,马斯克就多次说过,他从小读了《银河系漫游指南》后就立志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这就是科幻作品体现出的力量。

  然而,尽管科幻风筝越飞越高,但它在文学这个既古老又庞大的殿堂里始终还是“一小撮”,写的人和读的人也都是小众。这样一来,科幻本身当然不甘寂寞,要在大殿堂里占据更大地盘就必须拼命靠向时髦文学的各个方面,正好最近几十年又赶上人类泛娱乐时代的到来,于是科幻作品的“科”味越来越淡而“文”味越来越浓,以至于沾着科技一点边的玄幻作品也大量出现,只要迎合人们口味似乎就是“政治正确”的。这在科幻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来说也没错,市场路线起着决定作用嘛。但是,这样的发展态势却让系在科技身上的风筝线日益松弛,科幻风筝随风飘扬并不是一件好事。我近年来常去美国就注意到,以前的科幻读物很多都出自科学家、工程师之手,能从中找到许多“好点子”往现实技术上套,很让人受启发和触动,而最近几年由各色人等创作的科幻作品虽然仍不少,但在美国的大学师生以及许多职业人群中,问津者却越来越少,这跟很多作品越来越不接科技的“地气”有直接关系,起码是失去了不少想看科技门道的读者群。

  这让我联想到了一些技术产业的兴衰状况。美国的电视机产业曾是全世界的领头羊,液晶显示技术也发端于美国,但后来美国沾沾自喜热衷于不断推出各种电视机产品的新花样,却偏离了液晶平板这一技术核心,结果被亚洲的日本、韩国等慢慢反超了。我总感到美国的科幻现在也已出现了“花盛则谢、光极则暗”的信号,或许就像电视机产业盛极而衰一样。

  这一现象值得深思,尤其是中国的科幻正在蓬勃发展之际,在汲取先进经验的同时更要避开弯路,才能后来居上实现赶超。过去中国的科幻土壤很贫瘠,科学家、工程师从事科幻创作的寥寥无几,但现在早已今非昔比了,按说在当前的大气候下应该蜂拥而至才是,但出自科技专家之手的作品还是很少。就在前些天的一个会议饭局上,我借着《达尔文之惑》的话题请教两位材料学知名专家,既然大家都强烈感受到了人类的发展困境,创新力不足及全球经济疲软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何专家们不把一些在不久将来能解决问题的“好点子”写出来,起码会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呀。他们回答说,想象的东西写不成论文只能写科幻,但如今的科幻已经飘得有点远了,隔行如隔山很难写。他们这样一说我就更要为《达尔文之惑》叫好了,作者除了要有宽厚的专业技术功底,还得有胆量、有韧劲,不然何以写出长达80万字的“硬科幻”?

  而且《达尔文之惑》对热点技术在近期未来的走向描述,不仅内容涵盖量大,还给出了业界基本认同的价值判断,这点也非常难得。但恕我直言,三部曲中第一部《祖先秘史》写得很一般般,其实第二部《拯救人种》无论是文彩还是硬核写得都很好看。就其中反复描述的那个“透明坟墓”所用的高分子智能材料,我也顺便请教了上述两位专家。他们说那种材料现在完全属于想象,然而从当今纳米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力度来看,在未来几十年内是有可能成真的。这让我看感到了某种信心,风筝可以随风飘扬,但风筝线牢牢拴在科技身上还是能体现出应有价值的,所谓的科幻未来主义起码在技术界的读者群得到了一点印证。

  当然,我们更希望这样的验证能够不断扩大,能有更多科技专家关注和参与到科幻创作中去,写出更多更好的过硬作品,启迪人们更多的科技想象力,这不仅是全人类应对发展困境的大势所趋,也是繁荣科幻事业本身的需要。作为科幻外行,我们也盼望着中国的科幻事业能够抓住机遇迈向世界前列,走出自己的新路子而早日成为科幻大国、强国。因为我们有全球最庞大的科技专家队伍,潜力释放之日,就是目标实现之时。愿与科幻界共勉。(作者系留美博士,曾任上海德邦集团技术副总经理、广州越秀投资基金副总裁)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读后感(四):搬运:来自张文清博士的再评

  科幻创作中技术价值的“远”与“近” ——再评长篇小说《达尔文之惑》

  科幻作品是“双面胶”,粘上“科”字也粘上“文”字,科幻创作中的技术价值有远有近,全在取舍

  文:张文清 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传统的中医药如何走向现代化?这个问题在学术圈的多年争论中至今也没个结果,然而科幻作品却能脑洞大开,给出的一种路径不但很奇妙,而且让人感到有迹可循、有据可依。像这样触手可及的技术想象大量出现在《达尔文之惑》的故事中,就不能不引起人们对科幻创作中的技术价值多一些关注了。

  前两天敲了一篇书评,是国庆长假读完这套三部曲之后的一点感悟,没想到网上一抛出来还起了点“化学反应”,一些同行和不同行的专家以及我的学生们似乎觉得意犹未尽,希望我再展开多说几句。尤其是这几天刚好是诺贝尔奖时间,看看那些获奖的科学巨匠们全都来自科幻土壤丰厚的国度,谁能说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这当然又让我很有感慨。

  其实本人完全不是这方面的行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搞了多年科研的科幻爱好者,虽然以前读过凡尔纳、阿西莫夫的名著也读过国内叶永烈、童恩正的作品以及近年来火爆的《三体》等,却只能算是对各个时期的科幻创作有点皮毛了解。要说有点感受的话也是水中望月不知深浅,从一线科技工作者的视角形成的一孔之见,权当是求教于科幻作家及理论家们吧。

  科幻这一行当说来也是人类文化发展出来的一朵奇葩,它一只脚踏在科技的土壤中,一只脚伸进了文学艺术的领地,是不折不扣的“双面胶”。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我的学生时代,国内报刊上还有过一场科幻姓“科”姓“文”之争,现在看来那场争论就跟改革姓“社”姓“资”之争一样完全是多此一举,传播的是阻碍科幻发展的负能量。正因为科幻具有“双面胶”的属性,所以它在短短两百来年的历史上,既有科技传播、引领想象的作用,也有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还有科技融合文学的艺术塑造意义,形成了业界所谓的古典派、现实派、现代派等一大批不同风格的作品,在发达国家打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科幻百花园。

  不同的科幻创作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无非就是离人们的社会生活“远”一些还是“近”一些而已,作者的取向与其所处的时代密切关联,如今谁要是借助科幻作品去讽刺封建制度恐怕是不会受待见的。前些年,知名科幻专家吴岩教授提出了“科幻未来主义”的概念,我觉得是切中了科幻要义。虽然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很肤浅,但未来学家托夫勒说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人们必定将目光转向未来”,同样适用于科幻创作。毕竟,人类社会近代以来的加速变化是由科技引领的,而科幻作品必然反映着这种引领作用。

  “远香近臭”法则在生活中许多方面都很灵验,科幻当然也不例外。遥远的未来、遥远的太空可以让人们的想象力插上科技的翅膀纵横驰骋,百十万光年之外的宇宙、百千年之后的世界给人无限遐想。面对这样的“远未来”情景,科幻与科学的界限实际上很模糊,由此产生的科幻作品数不胜数且大受欢迎。相比较而言,“近未来”描述则要受到科技现实可行性的约束,信马由缰的想象很容易遭到质疑,因而这类作品要少得多。

  然而,时代正在发生巨变。人们越来越清醒认识到,那些“时空隧道”“曲率引擎”“反物质能源”之类的技术其实八字还没一撇,布莱森更是判断说人类永远也不可能走出太阳系,幻想终归只能是幻想。而现实情况却是,科技发展给我们这颗唯一的生存星球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危机、能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各界的紧迫感不断加剧,都在寻求化解之道。残酷的危机正在步步逼近,科幻创作总不能视而不见,沉溺于“远未来”的想象中自娱自乐下去吧。我最近注意到一个动态,亚马逊公司不久前专门组织包括《火星救援》作者威尔、雨果奖得主杰米辛在内的一批科幻作家,创作了一系列“近未来”的小说编成了网上选集,另外还有著名的Future Tense栏目最近也在大量收录“近未来”科幻作品,这样刻意打造“近未来”作品之举恐怕不是随意而为,或许是顺应时代变迁的一种风向。

  人们要化解危机就会有所行动。我们都知道,马斯克、贝索斯这些科技企业家,眼下正在不遗余力进行着火星移民的探索,瞄准的是不远也不近的未来。但要想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则远远不只是火箭、飞船的技术问题,而要涉及到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的方方面面技术难题,因而“近未来”的相关技术将成为全球科技界研究的热点。科幻创作源于科技、引领想象,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当然也没有理由过于舍近求远,游离在外袖手旁观。马斯克们要探索星际殖民,无疑需要技术创新在近未来取得一系列突破,譬如星际殖民的方法,《达尔文之惑》中设想的是研制“生物源反应器”实现原始移植,这在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起码在感觉上比“时空隧道”离现实要近得多,因而更靠谱更具有可行性。

  事实上,《达尔文之惑》讲述的正是近未来技术演化的故事,对当代技术在30多年以后的面貌给出了想象中的图景。书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热点技术,可以说集中彰显了当今主流技术在近未来的价值,是创作上的一个难点也是亮点。我本人以及周围读了这套书的一些同事们,对作者通过叙事进行的技术价值评判基本上是认同的。就以本文开头的中医药现代化为例,把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导入“药果”中,这是一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想象,我的一位博士生甚至告诉我说,以现有的生物技术方法完全可以开始这方面的试探工作。应该说,能引起科研人员的共鸣,这是如今科幻作品体现出的新魅力。

  本来,科幻这个“双面胶”是离“科”字近些,还是离“文”字近些,应该不是个问题,科幻文化就是粘在二者之间而繁荣起来的。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来,科幻文艺已经为公众广泛接受,在泛娱乐时代也突显了科幻的经济效益。按照目前盛行的现代派观点来看,《达尔文之惑》在人物塑造、文字美化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或许算不上“好看”的作品,但它打造出来的各种近未来、近科技的广阔场景却是非常震撼而不可多得的。也许书中大量近未来科技场景的展现还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

  我以为,科幻创作不能沿着固化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吴岩教授的“科幻未来主义”其实也是在寻求科幻创作的新路子,这是热闹中的清醒,也是确保热过之后不变凉的慎思。特别是在科学发展出现停滞趋势、人类社会进步面临困境的大背景下,科幻创作本身也需要有顺应大势的想象力,应该提倡与科技更近些、与未来更近些的创作,这是我们所处时代对科幻作品新的呼唤,也是当代科幻文化的历史担当!(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读后感(五):搬运:来自中国科学报记者朱汉斌的评论

  科幻无须太矫情|读韦火新著《达尔文之惑》有感

  作者:朱汉斌

  原文出自朱汉斌先生的博客:http://m.blog.sina.com.cn/u/1238740540

  韦火,男,20世纪60年代生人。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的科幻正变得越来越热,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了。年初的《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一扇门,前阵子《上海堡垒》又给关上了,这种说法本身就表明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作为一个科技媒体人,我当然责无旁贷地留意这一现象,尤其是科幻创作的新动向。最近,听闻韦火教授的长篇科幻《达尔文之惑》火了,拿到手展卷一阅忽然觉得有所触动。

  实事求是讲,中国的科幻土壤并不肥沃,可以说一直很贫瘠,以至于早期的叶永烈等科幻作家不得不改行。就连刘慈欣的作品过去也很少人知晓,《三体》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然而直到2015年8月获得了雨果奖才引起人们关注,而且这个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沾了大文豪“雨果”的光,虽然此雨果非彼雨果。

  正是由于这样一个难得的契机,才有了国内近年来的这波科幻热。人们在把眼光瞄向雨果奖的同时,也盯上了美国的科幻创作套路,似乎终于悟出了道道,只要从某一点科学原理出发就可以天马行空想象未来场景,想象得越虚幻越离奇就越有影视价值,就能赢得更多的票房。于是,科幻日益朝着文艺化、玄幻化方向过度发展,这成了科幻创作的一种“金标准”。

  但是,美国科幻创作走过的路子正在衰退,这一点并非人人知道,包括许多科幻作家们。有一个基本的数据调查事实是,美国的成年人最近20多年里阅读科幻小说的人数已大幅下滑,早就不是上个世纪人见人爱的状况了。为何出现这种急剧衰退情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朝着文艺化方向发展的科幻作品中,大多数想象出来的新技术其实离现实很遥远,而且最终也未必能够实现,天长日久那些末日拯救之类的虚构技术手段,慢慢带给人审美疲劳,日益显得玄幻、缥缈而失去科技引领的意义。

  我想说的是,科幻本来就姓“科”,这是它得以长期生存的初衷和本意。在很大程度上,科幻作品承载着科普的社会功能,这是始终不能忘记和丢弃的根本,很多科幻小说强调创作中体现科技“硬核”,道理其实也缘于此。然而,做到“不忘初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科幻创作过度文艺化正是一种受世俗影响出现的偏移,如今网络上、出版物、影视题材大量毫无“硬核”的玄幻作品充斥市场,却受到热捧,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起码说来,科幻应有的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引领作用,已经在削弱。

  对于一部科幻作品的评价,当然既要尊重公论,也要承认个人的阅读感受。但是社会文化的公论,往往是由业界一点点引导出来的,比如《三体》这样的高水平作品,其实一开始多数人接受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有不少人感到难懂无趣,后来获了大奖加上业界的不断解读,才让人们认识了刘慈欣这部力作的价值。

  要知道,科技知识对于公众来说并非人人都是行家,否则就不必开展科普了。对于当下的科幻创作,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到公论,另一方面也要珍视自己的感受,尤其是业界要有方向性引领,不应简单地人云亦云,更不能拾人牙慧随波逐流。中国的科幻创作正面临着一个充满希望的大好发展机遇,要在汲取别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奋起直追,走出一条既符合科幻特点又顺应国人科普需要的新路子,这才是阔步前进的大方向。

  至于说《达尔文之惑》这部作品,我个人认为是一部做到了科普与科幻兼顾、能够对当代新技术走向起到一定指引作用的佳作。乍一看,80多万字的皇皇心血之作在当今碎片化阅读时代显得很不如流,有这功夫倒不如写上几十篇两三万字的中短篇,说不定其中哪一篇的IP价值就出来了,何苦吃力不讨好呢。这让我想起毛主席的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今的大环境下,能够潜心完成这样一部长篇巨制,本身就体现出了一种坚守的精神。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由《祖先秘史》《拯救人种》和《纠缠死神》三本构成,每本既单成故事,也在人物和情节上保持着连贯性。故事时间设定在本世纪后半叶,也就是2050年之后的世界。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对当代人来说已足够长,长得可以让日新月异的眼前技术演绎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但对未来而言也足够短,短得可以让故事中描绘的新技术有迹可循,有源可溯,能使读者产生亲近感与陌生感同在的奇妙体验。

  整部作品在叙事中穿插描绘了诸多技术的可能性和延展性,譬如5D打印机、生物源反应器、遁地飞机、克隆器官、人机杂合体、智能新材料等等。这些科技新产品,既脱胎于我们当今时代的现有技术,又呈现出更为华丽、超越、高端的延展效果。可以说,这部作品就是各种科技硬核的集中式轰炸,既科普又科幻,很少能见到在一部书中横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能源科技、智慧材料、深海开发、星际殖民以及科技伦理等多个领域,以多种视角去探讨未来世界的变化。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人们必将目光转向未来。《达尔文之惑》三部曲的价值观设定也是非常鲜明、非常丰富的。尤其是该书以达尔文当年留下的疑惑为引子,把科技领域当今的热点技术贯穿一体构筑故事,通过科幻达到广泛的科普目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譬如关于地球物种的起源学说,第一本《祖先秘史》表明的是,进化论在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面前,会遇到设计论强有力的挑战。关于智慧物种的本性,第二本《拯救人种》则表明智慧物种天性好斗,在进化到一定程度以后便会出现自毁性倾向,星球文明也因此难以发展到跨星系交流的程度,未来人类能否实现文明大跨越也许就取决于能否破解这一障碍。关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第三本《纠缠死神》表明,要突破还原论和整体论各自的认知局限,可以尝试通过宏观量子效应来实现更高层次上的统一解释。这些无疑都是人类需要思考的大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是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对技术的应用有着高瞻远瞩的见解。他推荐《达尔文之惑》说“这样的作品值得一读。”其他一些科技专家最近读了这部书也都有同样的感受。我觉得来自科技专家的评价值得业界关注,在当今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科幻创作理应涌现出能够反映这种变革的更多作品,未必都按照过度文艺化的套路走。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读后感(六):搬运:这是科幻小说曾经的模样(作者:郭为无)【本文作者给出的平均为三星】

  这是科幻小说曾经的模样

  作者:郭为无

  牧按:本文作者给出的推荐指数为:3星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

  作者:韦火

  广州出版社

  2019年8月

  当1859年达尔文完成《物种起源》时,他认为自己几乎已经解释了有关进化的所有问题,只有一个问题一直觉得很费解,那就是5.4至5.3亿年前,古生代之初的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许多动物突然出现在化石记录中,而在早期的岩层中却没有找到明显的祖先。他在《物种起源》中承认自己无法解释这一事实,这个至今都无法解答的谜题,也被称为达尔文之惑(Darwin's Doubt)。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就以历史上的谜题为起点,尝试着探讨、回答“达尔文之惑”与生命起源之谜,并在此背景下,构建了一个关于生命起源和太空探索殖民的故事,饱含了人类在灾难、战争面前的大义大爱与文明精神。

  2063年,人类已经熟练掌握了根据基因“打印”生物体的“5D打印技术”,并将这样一套系统装载于飞船上,试图向就近的一颗类地行星散播地球生命的种子。几位主角在学生时代就是好友,又各自成长为生物、机器人、电子、软件等领域年轻有为的人类精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殖民计划的核心。反派们则用着与动保组织差不多的理由,试图通过生物技术消灭人类,阻挠人类走向星际。

  于是,人类文明的首次对外殖民尚未飞出家门口就已经险象环生,机器人叛变、折跃空间来的小行星、地球毁灭等事件接踵而来。三本书对应着这场故事中的几位不同主角和主线,但都被一条幕后真正的主线牢牢抓紧,前文埋下伏笔都能在后文得到不错的照应,宏观结构也把握得紧密严实,从近未来讲起,最终在极远的未来,以一个生命起源的暗示结束,也是作者对“达尔文之惑”提出的自己的答案。

  就一部太空歌剧般的长篇小说而言,书的内容中规中矩,阅读体验也差强人意:大家全员傻白甜、伟光正,按部就班地升级、出装备、加光环,结构合理,叙事完整,剧情设计也基本符合我的预期推测。但重要的是,这是一本真正的科幻小说,故事自始至终紧密围绕着科幻内核,在根本原则上,没有犯下科幻挂靠于故事、科幻分离于故事的外行错误,而这正是大多数科幻长篇文学与电影中最常出现,也最难把握的关键失误。

  可以说《达尔文之惑》是一部没有明显缺点的、各方面很均衡的老派科幻小说,老派到它不应出现在今天,而应该出现在上世纪的“黄金时代”时期,和《飞向人马座》《生命之歌》等作品一同构想未来的人类愿景,并共同歌颂敢于牺牲、善恶分明的文明精神。2010年,随着《三体3》的出版,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的上限拉到了世界高度,与此同时,也以一己之力宣告了至今以来国内科幻文学的天花板。

  此后,世界范围的文学品味悄然转变,《达尔文之惑》这般的星际史诗逐渐被人文关怀所替代,雨果奖、星云奖、国内的几大奖,也更多的颁给了更为小家碧玉的作品。这种文化风向的悄然变革,离不开科学与技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逐渐渗透。当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已经成为普罗大众的晚饭闲谈,交通、能源、电子等方面越来越快的技术爆炸已经是理所当然,传统意义上的科技进步,对于普罗大众逐渐丧失了新奇感。身为科幻作家,把前瞻目光从太空史诗放回到人文关怀,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因此,当今天的读者翻开《达尔文之惑》,也许会油然而生一股微妙的情感:面前的书正是多年前大家刚开始科幻启蒙时的典型作品,它用未解之谜为起点,讲了一件太空冒险、善恶斗争的故事。这在今天看来,也许会有一点点怀念味道,然而除非是一位读书多年的老幻粉,对于《达尔文之惑》,恐怕都将难言有多喜欢。

  遗憾的是,没有明显缺点也意味着没有明显优点,这对于以“点子文学”著称的科幻作品来说尤为如此。《达尔文之惑》的结构合理——也仅仅是合理;叙事完整——也仅仅是讲完了个故事;紧密围绕科幻内核——科幻作品本应这样;剧情设计符合我的预期——作者的故事比较老套,基本没有科幻的惊奇气质。得益于作者相对深厚的科技知识积累,文中在某些技术环节上确实做到了严谨有道、可圈可点,但也正因为作者相对更高、更深的资历与知识,反而导致绝大多数方面的设计、描写、逻辑、推进,都变得视野狭隘而缺乏美感。

  例如,作者对科技的理解和运用。此处的“理解”与“应用”是两种概念,前者反映出作者的知识水平,后者则更多表现了作者的文学驾驭能力。我虽对作者其人了解甚少,但不难想象,他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在从事医学或生物科学,作品中最重要的、贯穿了所有环节的“主线点子”,几乎全部来自于医学或生物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作者对科技的“理解”。

  这本来并非坏事,王晋康的《十字》《水星播种》等中长篇,也以生命科学为核心,在科学和哲学方面都产生了相当充分的理解与探讨。在“应用”过程中,王晋康凭借深厚的文字功力和思维高度,用科学点子来引出故事、设定故事,让人物、创意、矛盾来推动剧情,如此读来,故事围绕于点子、点子服务于故事,二者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但在《达尔文之惑》中,作者的“应用”功力出现短板,虽然对作品的整体结构把握出色,然而在三本书的漫长故事中,作者的众多科学创意,大部分都没能适当的服务、融合于故事,反而被简单粗糙的用“某某新发明”“某某新仪器”来体现,并随之出现了大量“用新发明推动剧情”、甚至“一段剧情只为提出一项新发明”的冗余片段,这不仅增加了读者的阅读成本,削弱阅读体验,也是对作者文学功力的遮掩,是本书中值得叹息的最大缺憾。

  科幻本就是一门跨学科、高要求的综合艺术,长跨度、大背景科幻小说的创作,更是一场针对作者在各类科学全方位理解的深度考验,作者对科学理论之理解的全面性,更优先于对某一领域掌握的专业性。阿西莫夫在《基地》中假想出了一门“心理史学”,来设定、支撑后续的宏伟故事,当你逐渐读入正文,会感受到小说魅力并非来自所谓“心理史学”的学科有多完善、多详细,而是阿西莫夫在社会学、哲学、文学、科学等领域的全面理解,以及将这众多元素融合为一部小说的精妙把控。在《达尔文之惑》中,能够看出作者有一定的文学功力,此前应当有过科普或学术作品的创作经验,多半还有所成果(出版、发表等),但面对一部长篇科幻文学的要求角度,在此方面还是稍显生疏,读来似乎有力使不出。这也是科幻文学创作过程中很难把握的一处尺度:作者必须要对科学技术有了解,却又不能太了解。前者让作品逻辑严谨,故事合理,后者又往往让作品一叶障目,毁于自己对知识面的盲目依赖。

  《达尔文之惑》并非是一部烂书,它文笔朴实,剧情合理,阅读体验流畅,它存在的方方面面的缺陷,是国内科幻长篇、科幻影视剧本长久以来难以避免的,绝非一家之过。相比于人文、虚拟、缸脑等更现实、更易驾驭的题材来说,星舰与文明显然体量太大了,很容易陷入网文风与假大空,更何况前面有个刘慈欣横在那儿,总会让读者不自觉地将面前作品与《三体》相比。

  《达尔文之惑》,正如前文所说,更大的价值在于其视角和站位:它出自一位60年代的陌生作者,选择了即将被主流文学氛围抛弃的大气主题,使用着老作家们最常用的老派文笔,向读者讲了一个科幻作家们曾经最爱讲的老故事,赞颂了人类在灾难和机遇面前的大义大爱与牺牲精神。也许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想看人类毁灭、星辰大海,也许只有少数人还会怀念黄金时代的星舰与传奇,也许读者会觉得《达尔文之惑》写得又枯燥又难看,然后怀疑我收了钱,但这正是一本曾经最普遍、最标准的科幻小说的模样,总会有人愿意再次见到这样一部作品,用过时、老派的语言,不紧不慢地把一场太空冒险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郭为无,重度科幻爱好者,重度游戏玩家,“火马科幻”主笔,郑州大学科幻协会最后一届会员。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读后感(七):搬运:来自微信公众号“草根科幻”的部分评论

  (牧按:这篇评论取自网址:【http://www.sohu.com/a/340917628_120161769】是来自名为“草根科幻”的公主号的《达尔文之惑》推介文章的一部分。此推广文全文内容丰富,我正是从中取了大量内容才能建立起《达尔文之惑》在豆瓣的分册简介等等基本信息。由于文中书评部分未署名,我只能介绍为“来自草根科幻公主号”,如有不周之处,万望“草根科幻”的撰文小编不要见怪。感谢“草根科幻”小编们的辛勤工作。)

  什么是达尔文之惑?

  一位智者在160年前的发问

  最近看了一本科幻小说,名字叫《达尔文之惑》,有意思的是我恰巧知道有一本学术方面的书籍也叫这个名字《Darwin's Doubt》(《达尔文的疑惑》),作者是Stephen C. Meyer博世,出版于2013年目前没有中译本。

  现实历史中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一直坚持认为随机的生物变异、漫长的自然选择,造就了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生物群类,其依据是由一系列古生物数据资料验证得出的生命之树模型,但是同一时期的哈佛大学教授Agassiz就曾公开指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完全不符合达尔文的缓慢进化理论。

  寒武纪---5.4亿年前本来循序渐进的生物演化过程突然加快,大量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在没有祖先化石的情况下,突兀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达尔文对此的困惑至今没有一个答案,这就是“达尔文之惑”。本书设置的科幻点由此而来,对生物进化随机性、进化论正确性的怀疑和新的解释贯穿三本书的情节。当然故事开篇并不是简单的由这些理论开始,作者构建了一个近未来的世界,2063年的科幻未来,新的技术不断出现,随之而来的技术犯罪也越发恐怖,本套书的第一本《祖先秘史》,讲的其实是几位年轻博士与极端主义科技势力斗智斗勇的故事。

  《祖先秘史》的神奇之处

  1、 科幻大爆发

  这套书籍的第一本《祖先秘史》可以算是各种科幻作品核心点子的集中式轰炸,很少能见到在一本书中横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伦理、星际殖民三个领域去探讨科技对未来的改变。这本书几乎每三章就有一个新的科幻命题被抛出来。未来城市猜想、生物科技滥用、月球殖民地变迁、深海探索、赛博格的分类、人工智能叛变等等。这些科幻内容虽然有的对剧情推动作用不明显,但是就如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样,确实这样科幻的大爆发让第一本书精彩纷呈。

  2、沙盒世界观

  一般的小说是遵循故事主线设定世界观的,故事走到哪里,世界观铺设到哪里。环境背景、社会背景、甚至国际关系背景都是为了故事发展做贡献,但是这本《祖先秘史》的世界观却是遵循的沙盒世界设定的。

  几位主要角色没有很明确的人生目的,故事的情节发展也没有很明确的主线。名著西游记主线就是取经、三国演义主线就是统一中原,但是在《祖先秘史》这本书里几个角色只是很单纯生活在未来科技爆发的世界中,当你以为男女主角“汪芸”和“许光辉”会走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两个因为意外天各一方,你以为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对方后会重新走到一起,结果他们又因为情节的发展有了新的爱人,这种不走套路,但合乎情理的故事走向,让人读着欲罢不能。

  几位书中人就像是活在真实的世界中,没有人能够预言他们的未来是悲剧还是喜剧。

  随着第一本书中的地球往事结束,本套书的第二本《拯救人种》粉墨登场,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很写实的人类大战外星人的故事。在以往的这种种族大战中,外星生命一般都处于科技领先地位,地球则是一边发展科技一边书写可歌可泣的反抗英雄篇章。但是在《拯救人种》中,出现的外星人少见的在科技上与地球处于平等地位。双方的目的也不是致对方于死地,而是争夺新的宜居星球,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外星对战的新方向。

  《拯救人种》的深入思考

  1、隐藏很深的乌托邦

  在以往的科幻小说中,反乌托邦或者说敌托邦作品非常多,被高压政策统治的世界,在完美规律下的人性的反抗,谱写了科幻作品史上一篇篇优美的作品,比如《高堡奇人》、《1984》、《美丽新世界》、《华氏451度》等等,但是真正的乌托邦科幻小说可以说凤毛麟角。

  为什么说《拯救人种》是隐藏很深的乌托邦作品呢?因为大部分人在读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的时候,对书中各人物的性格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违和感。刚开始这种感觉会让人很不适应,但是深入分析为何如此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书中人物的思想中整个世界都是偏美好的,社会没有一个坏人,或者说所有坏人犯下的罪恶都被科技完好的抹平了。

  新的科技不断的出现、发展,但是与此对应出现的问题却没有给人类带来任何灾难,全人类都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解决这些问题。在人性上,书中各人物可以说是都活在一个没有险恶的社会,他们甚少猜忌,几乎没有怨恨,那怕因为竞争而出现对立,也都是以绝对公正的方式去解决。

  只有深刻的理解世界背景是这样的时候,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书中的未来人在思想上会有一些可笑的幼稚,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来源于孩童时期的宝贵的幼稚,已经被社会上的不公正与险恶彻底的抹杀了,而《拯救人种》中这种幼稚或者说天真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2、进化论的道家思想

  《拯救人种》提出了一个名词“软基质生命和硬机质生命”,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书中关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最终发展出硅基文明的猜想,也可以说得上是老生常谈。但是作者的创意显然不止于此,通过对书中外星人的研究,作者提出了一个看法,碳基生命能够创造出硅基生命,那么硅基生命能否创造出碳基生命呢?会不会有一天硅基生命会发明出更高效,更节能,能优良的碳基生命,然后这些碳基生命最终取代了硅基生命,重新发展出碳基文明呢?

  这种全新的文明进化论的轮回,不禁让人想起道家的阴阳图,一个是黑一个是白,两种互相对立又轮转不休。三十六计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可能我们和人工智能真的就是太极阴阳之类的关系。

  关于本套书的第三本《纠缠死神》,故事的主线再一次回到地球。只是这一次主角变成了初中生,新添加了很多悬疑的故事情节。作者这一次在开篇就抛出了故事的主线,但是还是和第一本一样,情节的发展依然出人意料。

  《纠缠死神》的人性与情怀

  1、人性的讽刺

  在读第三本,也是最终的故事前两章时,有一个疑点一直在我的心里纠结,开篇就直接亮明身份的反派角色,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的行为逻辑,让他们不断地上蹿下跳,如此精力充沛的走在犯罪的道路上。

  当他们在书中直接说出自己目地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很崩溃的---他们费尽心思,企图抢夺能够能够灭绝物种,毁灭文明的超级武器,居然准备用它来盗取象牙?这帮不知该说愚蠢还是该说精明的坏蛋,居然只是一群脑洞大开的偷猎者,一群象牙贩子。这好像不符合逻辑。

  然后,随着剧情的推进,随着故事的展开,我慢慢觉得作者这种不合逻辑的描写好像是一场诡异的反讽---人性的愚蠢是如此的顽固,无论过去多少年,无论科技革命多少次,无论我们的社会多么的开明进步,人性的贪婪和愚蠢始终主宰着我们,甚至成为我们唯一的行为动力。

  2、中国情怀

  科幻好像和中国元素有隔阂,这是我读很多科幻作品时的一种感受,外星人一定要去一个非常洋气的名字,阿尔法星球,潘多拉星球,半人马星系,很少见到中国名字的。其实阿尔法是希腊字母表的首字母,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第一、初始的意思吧。叫始祖星球、叫天初之民,我觉得也挺好的。

  在这本《纠缠死神》中,我就读到过不少中国风的科幻元素,比如用灶神星的水酿造的灶神酒,比如外星基地取名叫做兰宫,比如在月球生产的吴刚牌桂花酒,比如日本的巨化兽叫做硕鼠。这种饱含中国元素的科幻词汇,我觉得应该给与鼓励,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孕育出来的结晶,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中国风。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的缺点

  1、人物情感描写比较淡漠:

  在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发生后,书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描述很少,几乎一笔带过,所有人遇到事情都像打了镇静剂一样,三两句话就会把话题引到如何解决问题,后续该怎么办这个很理性的方向上,人物的个人情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

  这个问题在第一本四位主要人物之间的爱情内容上表现的尤为突出。爱不知所起,本应一往而深,但是女主角戛然而止的感情在轻飘飘的几个字之后就被时间冲淡了。爱人在深空中失踪这种凌迟般的绝望,被轻描淡写的抹平。一段新的感情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开始,然后本已经死去的爱人又回来了,这种让人内心撕裂的纠结,却莫名的变成了新恋人联合营救老相好,而且貌似这三个人都没有考虑过营救成功后,三个人该如何相处的问题。这种人物情感的冲突,内心描写的缺失部分影响了读者的代入感。个人猜测,可能本书是靠科技而不是人物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原因吧,作者的经精力着重放在了科学幻想描写上。

  2、奇怪的尾声:

  个人建议把每一本最后尾声的内容去掉,将未来社会映射到人类起源的创意很好,但是作者在三本书的故事中几乎完全没有这一猜想的影子,在结尾突然设置这样的科幻点或者说反转,很难获得读者的认同的,或者直接把这一段改成作者猜想,以作者的口吻讲述,读者的接受度应该更高。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