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德的课

  今年暑假,儿子在新东方夏令营回家,就决定不在去原来的英语老师那里上课了。因为特点道理是:既然学英语就得跟着外国人。于是我们一起找到了泰德老师。踏实地地道道的美国人,高大的身材,黝黑的皮肤,似乎感觉他的上一辈是地道的非洲移民。总是穿着比他身材还要大几个码子的衣服。为了确定儿子是否能够跟得上班,泰德决定安排两个不同的课程让他选择。最终决定了上星期六晚上的班。第一节课我是陪听的,孩子们呢玩玩闹闹,好不热闹,跟着感觉走,他们一节课似乎都很兴奋。泰德的教室里有个小盒子,装着巧克力豆,谁表现好随时会丢一个放在他嘴里。这让我们开始很不适应,可是看着孩子们边吃边上课似乎也没有受到那么多的影响,于是我在心底接受了这种方式。有一天,儿子跟我说,那节课他得到了三颗巧克力豆,吃了一颗,掉了一颗, 还带回家一颗。我感觉到儿子十分喜欢。他用这样的豆豆把孩子们带到一个快乐境界。

  昨晚,我又去看他上课。课程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各个国家的大城市,孩子们自己先说,然后他设计了一个环节——鬼子的末日,先写好的那些城市英语名称,在让不同的小组孩子合作把城市名字打乱,让另外小组的孩子来猜,猜对的人就算赢了,然后代表这个城市把鬼子赶走了。看见孩子合作的十分投入,他们很精心,终于等到自己上场了,他们的城市被攻下来。“呕,呕”泰德欢呼着。又一个城市被攻下了“扑扑”加上他那夸张的动作,激起了一个个小高潮。此时,他已经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了,围巾垂下来的一边过了腰部,另一边却还在颈子上。大外套不知道何时已经不对称了,可是孩子们却兴致勃勃的看着。当他宣布下课时,孩子们却没有一个离开座位。

  那一刻,我觉得孩子在课堂中享受成长是需要教师有那么大的气场,吸引他们,否则再好的理念有什么作用呢。是为我是思考,也是我要反思的地方,我记着,并且努力着。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