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读后感10篇

  《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是一本由(美) 丹·刘易斯(Dan Lewis)著作,42.00元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读后感(一):想象力再奇特,也想不到居然还能这样……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今天的孩子熟悉TFboys、熟悉肖战、王一博,却很有可能对这句话会不由地感到稍许陌生。但在十几年前,当《正大综艺》大热的时候,这句话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美国人丹·刘易斯在他的一本书《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讲述了101个看似异想天开却又真实发生的故事。如果没有加上“真实性”的背书,大概很难让人认为,这些事在现实世界中真的会发生。比如,给你一个机会,你能“偷”走帝国大厦吗?别人或许没有想到,但《纽约每日新闻》设计的这个“偷盗案”却表明,因缘际会之下,这件事是很有可能由虚构变成真实的。比如,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奶奶家的最便宜的方法,你能够想到多少呢?要知道,这个距离可不近,足足有75英里,也就是120公里的距离!不过,皮尔斯托夫夫妇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利用了当时美国邮局的一个规定上的漏洞——他们接受50磅以下的任何包裹,而小女孩的体重只有48.5磅!所以,最后,小女孩的外套被贴上了一张53美分的邮票,她待在邮政专用间里,不仅安全、顺利地乘坐火车到达了目的地,而且邮递员还需要把小女孩安全送到她奶奶家,这才是完成了任务!真是一对奇才!

  像这样匪夷所思的故事,在《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一共讲了101次。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事件,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似乎确实需要脑洞大开,才可以想到这些方法,让它们从想法变成实际。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光是脑洞大开很有可能还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这个脑洞大开的前提是,那个大脑要非常特别,特别到了足以和整个宇宙的重任相媲美!

  人的想象力当然没有什么止境,通常情况下可以天马行空地想。但丹·刘易斯所讲的这些故事——不,它们既是故事,却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能够真实发生,还是忍不住要让人觉得,林子大了,果然是什么鸟都会有的!而世界的“奇妙”之处就正在这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要想做得到,就必须先想到!

  比如,对于人们非常熟悉的蕃茄,很少会有人觉得,它的定位究竟会有什么问题?蕃茄当然是蔬菜的一员啦!但是,如果仔细考虑一下水果的定义,就会不由地发现,蕃茄的确也符合水果的定义——当然,一个人要是真的不想把蕃茄看作是水果,也不是不可以,但却不能不承认:按照水果的定义,蕃茄就是水果的一员!这个争论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就是让大家乐一乐的吗?但是,对于美国最高法院来说,这个问题却值得重视,因为它涉及到了关税是否要征收这个大问题。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问题居然从1883年发端,直到100多年后似乎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当然,与蕃茄的“麻烦”相比,土豆其实也是这样。对于中国人来说,土豆毫无疑问是蔬菜的一员,“尖椒土豆丝”“土豆炖牛肉”,已经一再证明了,土豆确实是用来做菜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土豆却是仅次于小麦和玉米的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而且,从2016年起,中国也把土豆及土豆系列产品作为粮食开始纳入国家粮食储备范围了!好吧,这下不应该再有什么疑问了吧!

  确实,世界这么大,有一些奇妙的事情也非常正常——要是一切都很正常,那反倒是一种不正常了!

  《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读后感(二):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你的脑洞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只有高尖端的科技创造,也有天马行空的创作,脑洞大开的发明。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热门电影观看前,最怕被朋友剧透了。看之前就知道了结局,完全失去观看乐趣有没有!防剧透是个技术活,Google 申请了一个专利,防剧透系统。在这个"防剧透系统"中,会记录你的电影、小说和剧集的观看情况。一旦有人在推文或是文章中提及你关注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集,系统就会将正文自动收起或模糊化,让你看不到相关信息,再也不用担心被剧透了。不知道你想要不,不过广大追剧党对此表示很开心。

  《如何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里面,101个看似异想天开却又真实发生的故事背后,藏着怎样的事实?从涂成粉色的监狱牢房到如何与哈利波特成为朋友,从印度的某个邦要“秀厕所领结婚证”到好莱坞会拍一部不会上映的《神奇四侠》,看似离奇的的故事背后到底有哪些历史的、科学的和流行文化的任性真相?如果你的好奇已经蠢蠢欲动,请随手翻开任意一页!

  每年圣诞节最大的盼望就无疑是一个红帽子白胡子的老头。这位从每年都准时从芬兰冰天雪地里起飞出发,坐着雪橇指挥驯鹿的老人,不畏严寒地环绕世界,给每家每户送出自己准备一年的礼物,无疑也是每年让大人和孩子最快乐的一天。

  在 1955 年圣诞节到来之前,科罗拉多的一家报纸刊登广告,邀请孩子可以和圣诞老人通电话,结果把电话误写成了北美空防司令部,但军方没有生气,反而成全了孩子们的愿望,他们通过公布圣诞老人路线图的方式,去满足孩子们的愿望,这件事做到现在已经有 63 年了。一直都有天真无邪的儿童给NORAD打电话或发邮件,向他们询问圣诞老人的行踪,而且NORAD的工作人员们也坚持成就这个美好的童话,为全世界发出询问的孩子们给出解答。

  说起来,圣诞节期间你甚至还可以打电话到北美空防司令部,这时会有官方志愿者接听电话,告诉你圣诞老人现在走到哪里,距离你还有多远,该是多么一件甜蜜和温暖的事情。

  厕所在国内家家户户都有的,而在印度国家,厕所居然是奢侈品!在印度,很多女孩结婚首要条件就是男方家要有厕所!印度女性因为厕所不够,不得不到偏僻处方便,这就大大增加了强奸案、凶杀案的发生。因此,很多女性只能憋着尿路感染由此成为印度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因为粪便污染导致病菌、疾病的传播,每年有近20万印度儿童因为腹泻死亡。为响应“清洁印度”运动,印度再出狠招:在经济落后地区,新娘提交新郎在自家厕所自拍照可获政府现金奖励。

  以上的事情并不是异想天开的故事,而都是真实故事。

  犹太有句谚语:“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为什么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呢?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愈远。人们愈思索,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距离就愈远。

  人类在进步,任何思考的结果都只能反应这个时代所处的水平,而历史将会不断地前进,这应该是“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的另一层涵义,因为人类的思索永远都没有终点。这不说明不让大家去思考,反而是鼓励大家思考,还要关注这个时代的先驱的思考,这样才会进步。

  《如何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里面,你将有机会了解到人性是多么有趣,但愿每一件令人兴奋的趣闻,都能激励你进一步探索。

  《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读后感(三):书评|今天,你脑补了吗?

  【原创】文/捷Jesse

  在印象中,有两个神奇的袋子可以让人为之疯狂,一个是圣诞老人的礼物袋,另一个无疑是机器猫的口袋。然而,你所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袋子能给你诸多奇思妙想,也创造了这丰富多彩的世界,那就是我们的脑袋。

  你可曾想像,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亲生母子基因不同的情况,有点类似“狮首、羊身、蛇尾”的基因性状在人体内同时表达。有位美国母亲名叫费尔柴尔德,因为未婚先孕而生下孩子,在她申请华盛顿州政府援助时,却被判定为福利欺诈,甚至怀疑是以某种代孕的方式进行诈骗。

  事情是这样的:州政府为了打击福利欺诈,对新申请人及家属进行DNA检测,以确认这些孩子真是申请人新生的。然而检测的结果是DNA不匹配,为此为避免费尔柴尔德为收取福利金而选择自己养孩子,不仅拒绝了她的申请,还计划起诉她涉嫌欺诈。

  这个结论自然引起了费尔柴尔德的强烈抗议,不仅提供了两次怀孕的照片、产房的照片及产科医生证词,还进行了第三次怀孕。怀孕生产的过程由法院指定的观察员在场,并在新生儿落地就进行DNA检测。不幸的是,这次的DNA检测又没有匹配上。

  州政府武断地认为费尔柴尔德以某种方式窃取卵子,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证据确凿,她将面临漫长的刑期。然而,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她的律师发现,波士顿地区有位名为基根的女子,在一次肾移植手术前检测中发现,她的家人,包括孩子的DNA根本就和她不同。

  事情便神奇了发生了转变,医生们认为,这是一场基因错误的“闹剧”,人体内的基因嵌合性出了状况,可以说是一种罕见现象。后来,医生用巴氏涂片法发现了费尔柴尔德与其孩子相匹配的DNA,也自然将州政府对其的所有指控化为了乌有。

  都说DNA检测是司法鉴定最准确的方法,然而这种检测也会出错。我们对个体同源性的检测从早期的“滴血认亲”,到现代的DNA检测,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看来还需要更加完备。书中也为我们脑补了同卵双胞胎的辨识方法,那就是查看肚脐,可以通过肚脐来区分,也非常有趣。

  这个故事,只是《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一书带给我们的惊喜之一。美国人丹·刘易斯在他的这本书中,给了我们101个看似异想天开却又真实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有现实案例背书,趣味性远超过科幻小说。

  你能否想像,只在90分钟里,帝国大厦被“明目张胆”地“偷”走了。这块“偷盗案”不像电影《惊天魔术团》中的那么宏大,也许只在轻描淡写之中。《纽约每日新闻》虚构了一家“道投”公司,通过一张卖契将帝国大厦协会的一栋大楼进行了“过户”,于是,道投公司得到了这栋楼。

  只是一张纸,上面的署人签名、公证人签名都是假的,连“道投”都是“偷盗”的反念谐音,而这一切,都没有引起纽约市政厅经办文职人员的注意。就这样,《纽约每日新闻》实质上得到了这栋大楼。当然,结局是:在潜在问题爆发前,《纽约每日新闻》将帝国大厦“物归原主”。

  你能否想像,只用一张邮票的价格,却完成了120公里的旅行。皮尔斯托夫妇为了将自己的女儿送到120公里外的奶奶家,利用当时美国邮局规定上漏洞,实现了这次53美分的旅行。美国邮局规定,他们接受50磅以下的任何包裹,而小女孩的体重只有48.5磅。

  小女孩的外套被贴上了一张53美分的邮票,她待在邮政专用间里,不仅安全、顺利地坐着火车到达了目的地,还受收邮政当局贴心的服务:邮递员专程将孩子安全送到奶奶家。这果然也是个“神操作”。

  你是否意识到,人们非常熟悉的蕃茄的定位,会引发关税之争。蕃茄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其实,它都是。1883年,美国政府通过了一项关税法案,要求蔬菜进口商支付税金,该税金又不适用于水果进口,于是,进口商与政府间就此问题展开近百年的争论。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自诞生以来,就绞尽脑汁试图解释神秘的万事万物,这个过程中,世间总有各种“奇葩”事情冲击着我们的“脑洞”!它们看起来既匪夷所思又让人忍俊不禁,却都是真实案例!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冷战”时期的“间谍猫”“空心硬币”等神奇发明;我们可以了解到为响应“清洁印度”运动,印度政府要求在经济落后地区,新娘提交新郎在自家厕所自拍照可获政府现金奖励;我们还知道了在美国牢房,有种特别的粉色,叫作“贝克米勒粉”…

  曾有科学家指出,人类大脑的成长和宇宙成长的过程十分相似。宇宙诞生就是从“奇点”开始极速膨胀,而人类大脑则是从受精卵瞬间发育激活,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连接,释放生物电能,帮助我们不断认识和创造着这个世界。

  世界这么大,世界真奇妙。一切存在皆是可能,这些奇妙的事情,能帮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如果我们继续思考,人类将取得更大的进步。希望这本书能让你更好认识人性的趣味,也愿每一件令人兴奋的趣闻,都能激励你进一步探索。

  《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读后感(四):窃听猫、透明可乐、空心硬币,细数冷战中的人类脑洞

  29岁的亚当斯决定自杀。

  导火索是她和房东发生了矛盾,而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他长期患有抑郁症。

  于是她决定在曼哈顿中心的帝国大厦结束自己的生命。等她来到第86层观景台登上七英尺高的围栏环视四周的景物,他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这时,一股极强的风将她整个人都托了起来,丢回了大楼里。还没等亚当斯反应过来再跳一次,她就被保安发现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这种真实的故事反而人难以相信。

  著名的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真相之所以比小说怪异是因为小说必须尊重事情的可能性,但真相不必。”

  我们存在的这个真实世界的脑洞,其实比小说更大,更不可思议。而这本科普书《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中包含了近100多个“不可思议”但却又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其中有一些发生在冷战中的真实事件,从一个有趣的角度帮我们认识到那个不一样的年代。

窃听猫:最优秀的冷战间谍

  不久前,著名的特斯拉公司的CEO埃隆·马斯克发布了一项AI黑科技称: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通过在大脑皮层中植入芯片,用大脑直接控制电脑。

  其实这构思是在几十年前的美苏冷战时期就有应用,只不过当时这一技术被主要应用在间谍工作中。

  《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就有这样一件事:

美国中情局拥有全世界先进的科技,他们有一次突发奇想,想要通过将窃听仪器植入一只猫的体内,让猫靠近苏联官员来窃取信息。这只可怜的猫咪被做了一次外科手术,它脑中装入了芯片,猫耳朵中,被装入了麦克风,尾巴里则装了天线。中情局的人试图通过这些设备可以控制猫的唤醒和饥饿的时间,从而可以顺利执行任务:让他依偎在指定的苏联官员身边,窃听他们的对话。这只间谍猫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来开发,耗资2000万美元,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擅离职守,结果被一辆出租车轧死了。

  原来这只猫咪在实际执行任务中,并不能够完全听从号令,它一饿就要“逃离岗位”,比起情报他收集更多的是鸟鸣和狗叫。1967年一无所获的中情局只好停止这个项目。

  美国中情局的失败其实是由于当时科技的限制,他们给猫植入脑部的芯片,只能用来轻微的电击刺激猫的大脑,从而使得猫脑部分泌肚子饿的信号延迟,而事实在应用上并不能做到对猫的行为的完全控制。

  这项实验还曾经在人体上做过,1950年胡塞 ·戴尔卡就在人体上植入了芯片:通过电击刺激脑中的某一部分,从而使得人情绪发生变化,甚至可以通过电击控制手或腿进行活动。

  埃隆·马斯克目前研究的脑机交互系统,则是基于此前对大脑神经的研究,融合了现代科技,让大脑神经通过芯片可以直接和电脑相连接。

  现代的间谍猫咪则“可控”许多。例如,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被捕前一直躲在厄瓜多尔使馆内,而他身边那只和他形影不离的猫咪就被认为是一只间谍猫,专帮阿桑奇监视周围的动静。

  猫咪看起来无害又讨人喜欢,真是天然的间谍人选。

伏特加与可乐:冷战期间,如何把可乐走私到苏联

  20世纪40年代,苏联元帅格奥尔基·朱可夫有个困扰。

  他爱上了可乐。

  这有什么好苦恼的,不就是喝个可乐。

  在领袖斯大林眼里,可乐就是资本主义的象征,而朱可夫是不可以和资本主义有牵连的。

  于是在总统杜鲁门的批准下,可口可乐帮朱可夫想了个办法:他们把可乐做成了透明的颜色,这样别人都以为朱可夫喝的是伏特加。

  要知道在二战时期,可口可乐被誉为:了不起的饮料。《为了上帝,国家和可口可乐》的作者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写道:可乐这种碳酸饮料成了终极士气助推器,受到全球将士的欢迎,而且当时甚至是一种经常卖到脱销的奢侈品。

  在意大利的一次拍卖会上,一瓶可口可乐曾经以4000美元的价格售出,这在如今物资丰盛的今天看起来是多么魔幻,而在当时,只有高级军官有资格喝到这种奢侈品饮料,他们打开可乐就像是在开一瓶年代久远的红酒一样,虔诚且富有仪式感。

  直到朱可夫去世10年后,苏联的货架上才出现了可乐。

  无色的可口可乐不就是雪碧吗?

  商家说:不一样哦!

  消费者:喝起来都一样啊?

  曾经有一档综艺节目就做了一项实验:把参与实验的人眼睛蒙住,鼻子用夹子夹住,然后给他们分别喝雪碧、可乐、七喜,最后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准确地分辨出自己喝的是什么。

空心硬币:最微型的间谍工具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把国家的财力都投入到了军工业中,其中有不少间谍工具制造之精巧,现在看来都令人叹为观止。空心硬币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天,一个报童在地上捡到了一个硬币,硬币掉在地上分成了两半,中间居然是空心的,里面有一张微型照片,中间有一串数字。报童觉得可以就把这枚硬币送到了FBI。FBI以为这枚硬币是用来魔术表演的,就咨询了一位资深魔术师。魔术师看了硬币后,告诉FBI这枚硬币中被掏空的区域不能用来做任何魔术表演,这串数字似乎是一串通讯密码。

  最后FBI并没有能够破案,好在一位苏联间谍自己来自首了。原来这枚硬币是苏联间谍组织“克格勃”所制作,用来传递信息的。硬币是由两枚硬币的正反面拼接起来的,正面有个大头针粗细的洞,方便目标接受者将它打开。

克格勃全称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КГБ,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和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

  克格勃是一个凌驾于党军政各部门之上党“超级部门”,直接向苏共中央政治局汇报工作, 英国称他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报的间谍机构”。

  克格勃中最有名的特工要属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了。普京当时被派往德国工作6年,业绩非凡,被第一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看中,钦点为接班人。

  另一位最令人惊讶的特工要属海明威了,克格勃档案清理工作中,居然发现海明威在特工名单上。

前苏联情报机关的秘密文件道:“1941年1月8日,一本《丧钟为谁鸣》被寄往莫斯科。国家安全总局(克格勃前身)给海明威的代号为“阿尔戈”。1941年‘阿尔戈’在动身去中国前被吸收进来……在中国期间,并未与他取得联系”。

  可见克格勃当时权力之大,覆盖范围之多,可谓是无孔不入。

假如人类是宇宙的大脑

  曾有科学家指出,人类大脑的成长和宇宙成长的过程十分相似。

  宇宙诞生之处就是以极快的速度膨胀,形成了一系列的粒子。而人类的大脑,在母体中婴儿的大脑被瞬间激活。宇宙中的引力场将一个个星体汇成星系,就像大脑中神经元细胞相连接成区块链。

  宇宙也在不停思考,宇宙引力波一直在不停传送信息流。

  在《与神对话》一书中就说到:神与宇宙是一体的,而每个人类都是神的一部分。

  难怪圣经中说神创造了一切,而人类用大脑在创造这个世界,两者其实是一样的。

  《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读后感(五):有马桶才能结婚、主妇无权办卡:那些隐藏在歧视背后的文化变革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犹太谚语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绞尽脑汁试图解释神秘的万事万物,然而经过漫长时间的摸索与发展,这个世界总会不断出现各种“奇葩”事情冲击着我们的“脑洞”!

  在《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一书中,便记录了几百件我们看起来既匪夷所思又让人忍俊不禁的真实案例!

  比如在美国会有把所有墙壁完全涂成粉红色的牢房,而且这种粉色还有专门的名称叫“贝克米勒粉”;还有发生在“冷战”时期,花费2000万美元经费,研发一只“间谍猫”;

  垃圾箱废品回收催生的“黑市”;以及定期出现在每个国会议员里的“成人杂志”......等等等等,类似这样看起来稀奇古怪,但其背后又有特定原因的例子不胜枚举!

  就像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的吉米·威尔士说:“我每天都在读。它总是新鲜、有趣、令人惊奇。”

  是啊,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但当你串联起其中几个事件之后,你会发现:在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表象背后藏着的,是不同国家、不同历史传统所形成的文化变革!

马桶与婚姻:在印度“生而为女”的哀歌

  本书记录了一个“爱的冲水马桶”的事例:在印度中央联合邦如果你想合法取得结婚证,除了提交你必要的身份信息以外,还要附上一份新郎家马桶的照片,以证明他的住所里面确实有基础卫生条件......

  关于马桶,去年曾有一部印度电影大火,片名很直截了当就叫《厕所英雄》,其故事来源也是真人真事。里面讲述的是女主角贾耶嫁给丈夫后,发现家中没有厕所而坚持离婚,最终掀起一场女性厕所革命的故事。

  “厕所”这个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印度每谈起它都“如临大敌!”因为在他们的传统文化里,厕所乃“不洁之物”,那他们是怎么解决“二急”的问题呢?答案是:露天!

在印裔作家V.S.奈保尔的著作《幽暗国度》中,描述过印度人在河岸边如厕的景象:“在果阿,清晨时分,沿着曼杜威河畔的回栏大道散散步。往下一瞧,你却看到距离路面六尺的水边,蹲着长长一排人影,乍看起来,就像一丛丛被冲刷到岸边的海草似的。”

  但即使是这样的陋习,对女性也存在着歧视:男性可以在自家后院露天解决,但女性在家如厕是被禁止的,因为“不洁”......

  在传统文化的压力下,女性们如厕只能避开人群去人烟稀少的地方,这也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她们不仅要面临野外毒虫的威胁,还随时都有可能有被男性偷窥、骚扰甚至强暴的危险!

  2014年就曾发生一起轰动全国的案子:一对印度姐妹夜晚在外如厕时被人强暴杀害并吊在树上,印度如厕传统与严重的性别歧视再次被世界关注!

  而女性如此低的地位是印度几千年宗教、历史和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

  印度是个宗教信仰和等级制度十分严明的国家,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从高到低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而女性被划为这几个等级之外的“贱民”阶层,被以上阶层欺压霸凌......

  他们对女性的欺歧视毫不掩饰:

《爱达罗氏梵书》中说“儿子对父亲来说是一条救生船,在他身上有着无暇的天堂的世界,女儿是悲伤的源泉。”在《摩奴法典》中则写着“女子必须幼年从父、成年从夫、夫死从子,女子不得享有自主地位。”

  在这种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男性,甚至都不会觉得自己歧视女性有什么不对!因为整个环境就是这样,这才是这种文化的可怕之处!因此屡屡爆出惊人之语:

中央调查局局长兰吉特·辛哈就曾说:“如果你无法阻止强奸的发生,不妨去享受它。”一名律师更是公然说:“如果我的女儿有婚前性行为,且夜间同男友外出,我会把她活活烧死。所有父母都该如此。”......

  当一起强奸案发生时,人们首先谴责的不是罪犯而是女性,这种魔幻的思维已形成一种定式固化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面对强大的社会环境个体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如今已是民主国家的印度,在性别歧视上是否有所好转,我们回到“厕所”——这个关乎到个人尊严权利、女性意识觉醒的问题来看:印度总理莫迪曾在2014年推行“清洁印度”运动,要在国内建7500万个厕所。

  但次年对印度300多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却是,40%已有公共厕所的印度人依然选择在野外如厕,仍然有许多的女性被迫在传统礼教和人身安全之间艰难抉择!

  几千年宗教、历史与传统文化形成的影响积重难返,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厕所英雄》剧照

美国主妇的信用卡:“自由国度”的性别偏见

  美国对外一向以“人权”与“自由”示人,因此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自由国度”,但在那里就完全人人平等吗?答案是否定的!

  本书记录了一件美国的事例“钱包里塑料卡片的歧视”:如果你是美国1974年前的一名女性,那申请信用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需要一份固定收入的证明,还要有一定的储蓄,信用记录也要比男性优异,最重要的是你得是“已婚状态”......

  这样一系列的规定只是因为,在美国女性几乎都是家庭主妇,即使是工作,她们的选择性也极其有限,甚至还有诸如“离异女性经营不好婚姻,肯定也不能管好信用卡”的偏见......

  综合这些现实与固有偏见,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女性支付账单的能力较低!

  因此,即使1964年《民权法》第七条就规定禁止在就业问题上搞性别歧视,但银行仍坚持不给女性发放信用卡......

  类似的歧视还有上世纪六十年代,女运动员比利·简打响的“性别之战”!

  当时的比利·简已横扫网坛实现温网三连冠,是各大赛事的头号种子选手,但即使是地位如此之高的她也在备受歧视。

  同样的比赛,男子的奖金是女子的八倍;甚至在男人讨论事情时,她都不被获准进入!只因为主办方认为男性的雄性魅力更能够吸引观众。

  备受不公对待的她与其他女运动员不得不联合起来退赛抗议,并最终在关键时刻代表女性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男运动员里格斯,成功捍卫了女性的尊严和权利。

《性别之战》剧照

  呃,这好像跟我们印象中自由奔放的美国有些出入啊!当我们继续深入这个问题时,才发现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女性被歧视的发展史!

  这种性别歧视与他们殖民初期就形成的资产阶级人权政治思想:“一切都为白人男性资产者维护特权而服务”有关。

  虽然《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但这个“人”的范畴里并不包括黑人和女性......1890年美国最高法院就曾拒绝把“公民的特权和豁免权”和“平等的法律保护”权利赋予女性。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国男女平等,是在多次民权运动的推动下,部分白人男性的特权缓慢被普通阶层拥有,而他们做出修正歧视条款的妥协,根本原因也是出于“保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稳定”。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需要女性的选举权,所以建国120多年之后,美国女性才有了选举权,说到底仍是为了统治!

  这种政治上的歧视与生活中无形的压迫,借助于时间形成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甚至是法律!

  美国妇女为了争取同工同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但即使到现在我们仍会看到好莱坞女星詹妮弗-劳伦斯抗议男星比女星赚的多,奥斯卡影后的片酬只有男星的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旷日持久的拉锯之战,其中涉及经济、政治与权力之争,女性在这个号称“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度里期待“人人平等”也将是一个漫长的等待。

女演员帕特丽夏·阿奎特公开发声

“女士优先”:“骑士精神”与“善意的歧视”

  本书还记录了英国皇家海军护卫舰“伯肯黑德号”即将沉入海底时,船上的长官发扬“骑士精神”让女人和孩子先上救生船的事例,以此形成了后来发生海难时“女士和孩子优先”的海运惯例。

  在我们所熟知的爱情绝恋《泰坦尼克号》中,便是贯彻了这一传统:在这艘沉没的船上,将近75%的女人和超过50%的孩子活了下来,而男人只有20%!

《泰坦尼克号》剧照

  在生死面前的牺牲无疑是伟大的,但文中提到的“骑士精神”和“女士优先”这两个词在正常环境下的使用场景却是意味深长。

  “骑士精神”是欧洲中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精神产物,代表着骑士阶级的价值观。故事中往往都有一个他甘愿付出一切的“公主”,比如《亚瑟王与梅林》、《罗兰之歌》、《希德之歌》等等。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这些看似浪漫的爱情中,骑士的“绝对忠诚”是关系的关键所在,而这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男欢女爱并不是同一类型。

《西洋文化史》中说:“骑士精神对一个理想的女人所产生的的爱,是一种做不到的、非尘世和精神上的爱。这个理想的女人是可以使崇拜者高贵起来。”

  换句话说骑士精神这种近乎“宗教式”的挚爱其实最终成全的是他自己!

  而“公主”在这里已完全是一个去人性化的角色,成为了凸显骑士精神而存在的一个物品,简单来说这是对女性的一种“物化”。

  作家塞万提斯就曾借《唐吉坷德》中的马赛拉指出这种精神的问题所在:马赛拉因厌倦了没完没了的追求者,于是放弃了财富隐居乡下,但她其中的一名追求者仍因她的拒绝而自杀了。

  在葬礼上宾客们纷纷指责马赛拉的无情,而她的反应是毫不留情的指出追求者的“自作多情”,把自己的礼貌和友善当做是调情和欲擒故纵......

  这个理性独立的女性角色,在那个神权和父权至上的社会中,无疑是离经叛道的,但也正是因为她对父权的“冲撞”,使人们开始思考女性是否真正拥有自主的权力?是否只有在女性做出符合男性利益的前提下,她才是品德高尚的,反之则会被披上各种污名?

  而这样的思考在骑士的“一切都为你”的情况下,往往会被冠以“无情”和“不知感恩”的罪名,这样的情形正是我们现在“女士优先”的写照。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男士帮女性开门、挪椅子甚至付费的情况,很多女性也乐在其中,但这种“女士优先”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善意性别歧视”!

  善意性别歧视表现为把女性当做珍宝一样呵护,但这种表象下的引申含义就是:女性没有能力自立,是弱小需要保护的。

  这种心理暗示所形成的环境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了认女性自身的反应,从而真的削弱了女性在社会上的能力表现!

  无论男士们承认与否,事实就是他们信奉女士优先的“骑士精神”正在削弱着女性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男士也是“父权至上”中的一份子。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看似在照顾女性的措施(比如“女性专列”)往往会适得其反的原因之一,因为“被照顾”、“被保护”就是一种区别化对待的表现,这里暗含的信息就是: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你看,有时候歧视会表现的很温情,而这种让人难以拒绝又不舒服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女性要求平等对待在理论和情感上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关于“歧视”并非仅仅针对女性,还有反向性别歧视、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宗教歧视......等等等等。

  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一条隐形的“鄙视链”左右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但值得庆幸的是:不管要经历多少艰难困苦,总有一些人会勇敢的站出来带领我们走出“沼泽”,奋力抗击这个世界的种种不公!

  争取人人平等的路道阻且长,但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放弃。

  参考资料:丹·刘易斯《如果人类是整个宇宙的大脑》陆镜生《美国人权政治》汤学耕《当真是人间天堂吗》柳树大叔《骑士精神》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