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猫故事集经典读后感10篇

  《捉猫故事集》是一本由[法]马塞尔·埃梅(Marcel Aym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捉猫故事集》读后感(一):再走一次童年

  已经和女儿一起读了6个故事了,每一个故事都各自有出新的题材和立意。发现在读捉猫故事集的时候,都是女儿最专注的时刻之一。感谢作者和编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有意思的故事。

  有时候发现,小朋友的视角是多元广泛的,既能在故事里感受到内容的温度,也能够经常提出一些出乎意料的提问角度。这大概也是读书开始阶段很有价值的意义吧。

  《捉猫故事集》读后感(二):【豆瓣鉴书团】为什么公鸡总是那么吵

  拿到书后第一件事总是习惯性地看质量和设计。这本书的插画我真的太太太太喜欢了,实名表白插画师,画面富有童趣的同时配色还很舒服,最喜欢的是封面,淡粉色的底色上面是深粉色长翅膀的猪、带花纹异色瞳的猫、酒红色满眼写着鬼主意的狐狸和像云那样一团的绵羊,太梦幻了,和底色的粉搭配的字的深蓝也很合适。内页里最喜欢的是有豹子骑着绵羊和衔着花的鹿的那两张,有趣又自然,超想用这些小动物的贴纸来手账。书的纸质是比较厚的那一种,书脊又是胶装,导致全书大概三百页但是偏厚,翻起来不是很方便,以至于看到一半的时候胶从中间裂开,在书脊上留下了一条折痕...

插画的一部分

  不看介绍地参加鉴书团来走出舒适圈已经成为了习惯,这次的这本书还挺明显地是好读的故事。只是读起来发现,也实在是太好读了,已经有很久没看真正的童话了,这本书读起来就有些浅显。故事像是寓言,能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出的寓意,书里写是适合四岁到八十岁的人读的故事,但二十岁读还是有点像开心一刻;我读书不算快,大概总共看了有两个多小时吧。

  一上来看到《本性难移的狼》有被戳到,一个看起来很邪恶又表现得很善良的狼,没能抵过生物的本能吞掉了两个小姑娘,最后又迷之善良地离开了。读这些故事都有一种意料之外的情节发展,莫名其妙地又能够自圆其说,说不上多深刻还有点好笑,有一种沉迷幼稚的快乐。最喜欢的故事是《远方来的豹子》,一个结局有点悲剧性的故事。一开始觉得猪令人厌恶,又觉得罪不至死,我们的生活里总有一些人如这只猪一样。最后豹子死在雪里的样子有想象到画面,童话里不那么完满的结局反倒让人觉得余韵绵长。

  除此之外,因为已经没有那么童真了,在许多故事里会觉得两个小姑娘有点过于善良,但尚且能够理解,最令人无法理解的就是那对父母,为什么会有这种奇葩,在《小姑娘变成驴和马》里真的格外生气。然后小姑娘们居然还仍然爱他们???如果要给孩子们讲这些故事,还是把这个部分的问题说清楚比较好...

  《捉猫故事集》读后感(三):听一只满脑袋故事的肥猫讲故事

  听说《捉猫故事集》是写给四岁到七十五岁的人看的,我因一个偶然的机缘翻开它,已到不惑之年,还不算太晚吧。介绍里说《故事集》的作者马塞尔·埃梅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出色的文学家”,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与剧作家。而这本《捉猫故事集》更是一经出版就流传甚广,还入选了法国中小学教材。说实话,也许是我孤陋寡闻,长这么大居然都没听说过这位大师,更别说拜读他的大作了。见惯了那些花里胡哨的头衔和惊世骇俗的介绍,我到还真没被这介绍给唬住,心想还是要读了才知道。没想到读了第一篇,我到真给唬住了,童话是这样的吗?作为80后,我们小时候看的童话,都是美丽的王子公主,梦幻般的城堡,还有总是能想出种种恶毒诡计的皇后和巫婆。。。最后王子和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圆满的大结局,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童话的标配啊。这本大名鼎鼎的童话讲的居然是法国一个乡下农庄里,两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和她们的爸爸妈妈,还有农庄里那些普普通通的小猫、小狗、奶牛、公鸡、肥猪、老马的故事,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青草气息和泥土的味道,小姑娘和她们的动物朋友之间发生的那些故事,真实得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迫不及待的把厚厚一本《故事集》读完,不禁深深被埃梅这老头子折服了,出门去旅行的鸭子,带回了远方来的豹子,为了和大家在农庄一起生活,豹子只吃老鼠和害虫,豹子当农庄的守卫,和小姑娘们一起上街买东西,和爸爸妈妈、小姑娘、全体家畜一起玩游戏。。。善良的导盲犬为了帮助主人,和主人交换了眼睛,然后盲眼在狗、猫和小耗子之间不断传递,最后又回到了主人的身上。。。为了变得和孔雀一样漂亮,坚持减肥差点把自己饿死的猪。。。在主人磨刀霍霍想要把小肥猪宰了的时候,小肥猪插上了老鹰的翅膀,噗嗤噗嗤飞走了,从此在树林里过上了幸福生活。。。沉迷于学习的大白牛。。。一心向善,却还是改不了本性的狼。。。这些瑰奇大胆的想象和峰回路转的结局,既是童话,也是一篇篇饱含哲理的寓言故事,真让人不得不佩服埃梅老爷子果真是讲故事的大师啊! 如果你是个小孩子,让爸爸妈妈给你读一读《捉猫故事集》吧,你一定能在《故事集》里找到你的小伙伴,那只会求雨的猫、本性难移的狼,远方来的豹子、善良的大狗和农庄里许许多多的动物们会和你一起做游戏,解决难题,帮助你和爸爸妈妈做对。。。你一定会喜欢他们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大朋友,推荐你一定要读一读《捉猫故事集》,重新找回小时候的动物朋友们,和他们说说话,听他们说说他们的故事,整个寒冷的冬夜都温暖了呢。。。 如果你是个善于思考的朋友,你也一定要读一读《捉猫故事集》,这不仅是一本童话,其间蕴含的教育学、伦理学的深刻道理,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 如果你是位爸爸或者妈妈,也请你一定要读一读《捉猫故事集》,孩子们都在想什么,什么才是孩子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好爸爸好妈妈,而我们又是为什么从当年和他们一样的小男孩小女孩,变成了今天老是和孩子们做对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们能从《故事集》里找到答案。 对了,如果你是个喜欢插画的朋友,那《捉猫故事集》里的插画一定会让你爱上这本童话故事。。。 好了,不说了,在这寒冷的冬夜里,我要钻进我温暖的被窝,听我的动物朋友们讲故事去了。。。晚安。。。

  《捉猫故事集》读后感(四):《捉猫故事集》译后记:好故事的故事

  文:李玉民

  《捉猫故事集》是一本好故事,最早的中译本,书名为《小姑娘的动物伙伴》,一九八六年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译者署名还有叶崴崴。当年她跟我补习法语,作为学习的辅助方式,初译两篇,我再重译定稿。文汇版收录十篇故事,每篇都配了插图,薄薄一本,还算精致。

  过了三四年,《捉猫故事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故事增至十五篇。仍有未全之憾,尚缺《争取自由的黑公鸡》和《飞走的小肥猪》,问题出在原著的版本没有收录。同样配了插图,增量增厚,在儿童读物中挺有分量了。

  两个版本都有原创插图。动物似乎怎么画都成,人物则不然,尤其两个小主人公,苔尔菲娜和玛丽奈特小姐妹俩,本来是法国农村土里土气的小姑娘,却画成有几分西方小摩登的样子。风格不大相配,好像两股道上跑的车。

  时隔中译本初版三十余年,终于能出全译本,即十七篇故事了。还专门请画家绘制插图,想必不会再有“摩登女”的影子,可以还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乡下小女孩的本来面目了。

  我与埃梅相伴三十余年,不忘埃梅的话:他的故事是给四岁至八十岁的儿童写的。看来我们还都没有超龄。我就不用说了,不经意就碰到个旁证:一个年近六旬,因骨折卧床养伤的友人,看了我补译的这两篇故事的原稿,特意要给埃梅点赞,说他的童话太有趣了,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还要看埃梅的其他故事。这种点赞出自内心,我真为我的老交情埃梅高兴。

  我女儿对法国文学的喜爱,启蒙就是埃梅的童话故事,念小学时不知看了多少遍,还介绍给同学。读埃梅的故事一时间成为女儿班级的风尚,有一篇故事甚至被改编成小话剧,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自娱自乐。记得那篇故事是《无事生非的小奶牛》。

  埃梅的童话故事早已进入法国中小学课堂,法国青少年课内课外,都读过埃梅的作品。百闻不如一见,我多次去法国访问或旅行,每次都要去拜谒埃梅故居。二○一四年五月,为庆祝中法建交和我们留法五十周年,我去法国回访母校,在巴黎仅有大半天自由活动时间,就约三十余年的故交老友吉尔·基度夫妇,驱车去蒙马特尔高地。一到埃梅小广场,眼前的景象,又把他们拉回少年时代。

  埃梅故居小广场穿墙雕像前,正进行一次课外教学活动。这是我多年寻证,这次却不期而遇的场景。五六十名小学生,由三两位女教师带领,正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学生人手一册十六开的笔记本,边听老师讲解边记录。这回亲眼得见埃梅的作品进入学校课堂。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又好奇又兴奋,等老师讲完又纷纷提问,对这堂课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埃梅的童话和拉·封丹的寓言一样,进入学校课堂,成为法国人从小到老耳熟能详的好故事。

  这十七篇好故事,我说主人公是两个小姑娘,实则是人的偏见:人在这世界上,以主人、主宰自居惯了。其实,《捉猫故事集》中,主角是动物,而不是小姐妹俩及其父母。这些动物在原版里讲法语,到中文版里就讲汉语,这并不奇怪。动物讲人话,生活中倒是常听到人不讲人话,那才叫奇怪呢!

  这些动物讲的话,有时还真让人脸红,这正是好故事的一种功用。好故事的寓意极为丰富,人从四岁到八十岁,各个年龄段的童心都能从中受益。

  其实,人始终生活在故事中,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人的精神成长离不开故事,就像人活着离不开空气和水。活着就是故事。往大了说,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讲不完的故事,好的和坏的故事杂陈,伴随人类的安宁和苦难。

  以我大半生的体验,好故事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埃梅好像说,这些故事是写给四岁至七十五岁的儿童看的,而我认定八十岁,不知是他低估了,还是我记错了。

  《捉猫故事集》读后感(五):与《小王子》比肩:法国文学大师埃梅《捉猫故事集》出版

  2019年11月,《捉猫故事集》由乐府文化全新出版上市。

  在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史上,大作家写的童话名著有两部,那便是:《小王子》和《捉猫故事集》。《捉猫故事集》的作者——在法国与普鲁斯特、加缪和莫里哀齐名的文学大师埃梅,评价《捉猫》时说:“儿童凡是在能理解动物能同动物说话的年龄,都适合看这些故事。”

  这本书中的多篇故事入选法国中小学教材,在法国家喻户晓。

在法国,马塞尔·埃梅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出色的文学家”

  作为二十世纪法国短篇怪圣的文学大师埃梅

  在法国,马塞尔·埃梅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出色的文学家”,法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与剧作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与普鲁斯特、加缪、莫里哀等文学大师一起,被法国读者票选为最受法国人喜欢的作家。

  他从1925年开始写作。1928年,他的小说《死者的高地》就获得法国五大文学奖之一——勒诺陀奖(Prix Renaudot)的殊荣。他所写的长篇小说以《绿色的母马》(1935)最为著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最畅销的小说之一。专为儿童写的短篇小说集《捉猫游戏故事》(即本书)(1934)流传很广,多篇故事被列为法国中小学教材。自1948年起,埃梅转向戏剧创作。1950年写成并演出的喜剧《克莱昂巴尔》则是他的戏剧代表作。

  埃梅的短篇小说,以“怪”取胜,篇篇出奇,精辟简练、诡异荒诞又普世写实,可以说是法国继莫泊桑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巨匠。其短篇作品《穿墙人》(1943),曾被改拍为电影与歌剧,深受法国人乃至全世界欢迎。为纪念埃梅及这个深具影响力的故事,著名的法国演员让·马莱(Jean Marais)在埃梅故居打造的“穿墙人”雕像,成为当地名胜。时至今日,在埃梅故居巴黎蒙马特高地的埃梅小广场,仍能不时遇到专程至此教学致敬埃梅的师生们。

  在英国,埃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家和小说家(英国《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书评》编辑兼著名书评家欧维乐·普雷司格特(Orville Prescott)曾这样评价埃梅的作品:“他的机智、讽刺与冷嘲式的幽默感,令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可读性与娱乐性。”法国文学家诺尔曼·丹尼(Norman Denny)则认为:“埃梅是说故事高手,他的新鲜点子源源不绝,因此总是有许多的话想说。他笔下的主角虽然总带着诡异与荒诞,但只要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有一种近乎狄更斯式的写实性及普遍性。对于他的主角们,埃梅时而讥讽,时而斥责……总的来说,那是一幅充斥着喧嚣、悲伤、活力、复杂的人生写照。”

  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李玉民译本,本版首次完整收录十七篇童话

  李玉民,法语文学著名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从事法国文学翻译三十余年,译著五十多种。译著包括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幽谷百合》,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

  李玉民老师是最早把埃梅童话集引入国内的翻译家之一。其最早的中译本,书名为《小姑娘的动物伙伴》,一九八六年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收录十篇故事。《会求雨的猫》和《野性难驯的鹿》(彼时名为《会搔耳朵的猫》和《鹿子和猎犬》)曾编入一九八八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童话名著连环画》第五册,深受少年儿童喜爱。至一九九〇年,收录十五篇的《捉猫故事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正式确定了《捉猫故事集》的中文版译名,但由于原著版本未收录《争取自由的黑公鸡》和《飞走的小肥猪》两篇,该版仍有不全之憾。时隔三十多年,乐府文化邀请李玉民老师将十七篇故事完整整理,配合全新的插画,希望能与国内的大小读者一起,重温脑洞大师埃梅笔下世界的奇妙与温情。

《捉猫故事集》 [法]马塞尔·埃梅 李玉民 译 勾子怒了 绘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捉猫故事集》:孩子与动物共同成长的乡下农庄,热热闹闹的童话世界

  埃梅出生于法国东北部汝拉山区,童年是乡村度过的。森林、牧场、山谷、小溪,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的童话里充满了旷野清新的气息,大自然斑斓的色彩。他的小说和戏剧大多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但并不排斥幻觉的穿插,在童话创作中,也同样如此。

  《捉猫故事集》中没有王子公主,没有魔法和城堡。只有一个普通的乡下农庄,生活在农庄的小姐妹俩尔菲娜、玛丽奈特,她们的爸爸妈妈,和一群会说话的动物。这些动物性格各异,是故事真正的主人公。他们中,有会求雨的猫、耿直善良的狗、理性的鸭子、一心苦读的牛、想要瘦身的猪,还有渴望见到雪的豹子、想要改邪归正的狼、热爱自由的鹿等等。会说话的动物们有时比人更懂得感恩和羞愧,而长大了的爸爸妈妈也曾经跟每一个孩子一样天真善良淘气。人和动物热热闹闹相处的世界,幽默,感人,发人深省。

  “成人童话”,不只《小王子》,还有《捉猫故事集》

  埃梅在一九三四年的前言中曾说:“儿童凡是在能理解动物,能同动物说话的年龄,都适合看这些故事”,译者李玉民也说:“这是一本‘给四岁至八十岁的儿童写的’书”。《捉猫故事集》所呈现的淳朴而色彩斑斓的乡村生活,自然、温情又不失残酷,不仅是一本为少年儿童带来充满想象力、有趣故事和生活道理的童话,也是一本可以让成人反省自身逐渐丢失的童心和爱的寓言。

  在作品成就上,《捉猫故事集》是当代最受欢迎的“成人童话”之一,可与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比肩。但与孤独的小王子孤独地游历世界不同,幽默又讽刺的埃梅用一个小小的农庄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热闹喧腾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世界。《群策群力做算术题》里,动物们可以是帮助姐妹俩做算数题的智囊,让姐妹俩得以逃过父母的处罚,一转眼却又在课堂上捣蛋生事;《小姑娘变成驴和马》之后,父母的亲情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变成了对牲口的刻薄和虐待,令人齿冷,可在重新看到变回人的孩子后的后悔和心疼却也真实可信;《远方来的豹子》,会帮助可怜的老马逃脱被屠宰的厄运,也会因为肥猪的挑衅痛下杀手……没有刻意的褒贬或是评论,文笔讽刺却不刻薄,人性的复杂,作者的宽厚,跃然纸上。

  时至今日,当年喜爱《捉猫故事集》的小读者们早已为人父母,对故事的热爱仍是有增无减;而超越了时间的埃梅童话,正适合父母与孩子一同阅读,这也是新版《捉猫故事集》出版的初衷。

  旅美自然插画师“勾子怒了”原创,描绘一个辛辣幽默的童话世界

  为了让埃梅笔下热闹的童话世界更加真实,《捉猫故事集》邀请旅美自然插画师勾子怒了为故事专门创作了全新的十七幅插图。勾子怒了曾就读于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现在,自然生物成为其笔下的主要绘画主题。

  《捉猫》的插画,选取了每个故事中最戏剧性的场景,色彩斑斓笔触朴拙可爱,充满童趣又含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埃梅笔下辛辣幽默又满怀童真的故事相得益彰。

  《捉猫故事集》读后感(六):这里有好故事,你有小鱼干吗?

去年的一天,我经过一棵鲜花盛开的苹果树下,看见一只肥猫栖在最低的一根树枝上。他凄惨地喵喵叫,我便停下脚步,问他哪儿疼。“事情是这样的,”肥猫对我说,“刚才,我在树上睡觉,不知道怎么回事,醒来时才发现,我的胡须夹在树干和树皮之间了。现在还夹在里面呢,我甚至连头也不敢动一动,一动就疼,胡须很可能就会被揪掉了。”我只需踮起脚尖,略微掀起树皮,将它的胡须拉出来就行了。我马上就动手做了。肥猫的胡须很漂亮,他特别引以为傲,这回得以解脱,他非常高兴。他呼噜呼噜着对我说道:“你心地很善良,我一定会报答你。看起来,你正在找什么东西。”“说对了,猫。不过,我要寻求的,恐怕你帮不了我。”“也难说。”“我在寻觅让孩子们开心的故事,可是还没有找到。”“故事?对了,我肚子里有哇,许多故事!听我讲……”我坐到苹果树下,听肥猫给我讲述历险故事:这些故事只有肥猫熟知,因为就发生在附近的动物身上,以及发生在他的朋友——两个金发小姑娘的身上。肥猫讲述的这些故事,我丝毫也没有改动,原本原样发表在这里。我的猫朋友认为,儿童凡是在能理解动物,能同动物说话的年龄,都适合看这些故事。“不管怎样,”肥猫对我说道,“像这样的故事,我还知道很多,而且在继续学习。明年,你若是愿意了解新的故事,等苹果树枝头开满鲜花,你只需再到这里来,在同一根树枝上,就能找到你的猫友。”

  这是法国作家马塞尔·埃梅《捉猫故事集》1934年版的序篇。

  短短一段故事序篇,画面感好强。我脑中浮现出那只猫的样子:慵懒,肥宅,狡黠,话痨,聪明,不作恶,偶尔恶作剧,藐视人类,一肚子鬼主意,以及,它能看穿每个人的秘密。是一只有故事的猫!我若养这样一只猫,我觉得它会鄙视我,很黏我,但爱我。我会鄙视它,讨厌它粘着我,但爱它。小林同学说过,长得像猫的人,都漂亮;长得像人的猫,都丑。我想象它,应该是一只长得像人的猫,略丑。就像我小时候邻居家的丑猫阿福,它丑,却是卖萌高手,戏精,大家都喜欢它。邻居家的奶奶说,别看它丑,它长了爱人肉,可招人疼。我给它小鱼干,它就粘着我,和我好;我没带小鱼干,它就特别高冷,对我爱搭不理。它呼噜呼噜睡觉时,我就数着节拍分辨它打呼噜的节奏,跟着它的节奏代入大人给讲过的故事的开头,仿佛猫在给我讲故事。比如,有段时间,我听着它的呼噜声,怎么听都是:许——送——不——送,包老爷——杂种…… 后来听腻了,换一个节拍,听它的呼噜声,怎么听都是:从前——哪——,有个——老——财主……

  埃梅笔下的这只猫,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我想它也会勾起很多人的童年回忆,比如小时候听着或读着埃梅的童话故事长大的人们。在我看来,他们的童年太幸福了,因为有如此有趣的故事逗他们开心,引领他们开启想象的翅膀。

  我们回过头来说一说埃梅。

  马塞尔·埃梅,法国狂想大师,脑洞奇才,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02年生于法国东北部汝拉山区,家境贫寒,做过小工、小商贩和银行雇员等。埃梅1925年开始写作,作品陆续获奖,直至被列入法国文学经典。埃梅在法国可谓家喻户晓,与普鲁斯特、加缪、莫里哀一起,获选最受法国人喜爱的作家。他的童话故事更是成为法国中小学生必读篇目,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法国孩子。法国的电影、电视节目和漫画等,均有受到埃梅作品的启发和影响。他的短篇小说《穿墙人》曾被改编为电影和歌剧,为纪念埃梅和这个深具影响力的故事,著名法国演员让·马莱(Jean Marais)在巴黎蒙马特地区打造了一个“穿墙人”雕像,成为当地名胜。翻译家李玉民在《我译埃梅——书缘和情缘》中提到过这个“穿墙人”雕像,他写道:“我已经认过埃梅的家门了,楼门前挂着马塞尔·埃梅的纪念牌。楼前的空地即是埃梅广场,小广场东侧有一堵石垒的高墙。从墙里穿出一个人头和少半截身子,跨出右腿,微微抬起的右手臂似在用力,左半边身子还阻在墙里,只露出左手。左手恰好一人多高,参观者伸手能够到,那张开的五根铜铸手指已被摸得锃亮,可见参观者众。”

  埃梅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被译介的主要有《埃梅短篇小说集》和《捉猫故事集》。在版权意识淡薄和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埃梅被不少中国读者误认为是女作家,甚至有出版社在作者简介中一本正经地这样介绍埃梅:马赛尔·埃梅(Marcel Ayme,1902~1967),女,法国当代女作家,两岁丧母,童年时代在外祖父家度过,由于健康原因,她中断了工科学习,先后当过小工、小贩、银行职员,后进入报界。1925年她开始写作……”时至今日网上有关埃梅的作品下面还会看到网友的“可爱留言”:“埃梅夫人的故事很好看了”。“埃梅女士是讲故事高手”。

  李玉民是埃梅作品中译的重要推介者之一,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64年赴法留学,80年代初开始向中国读者译介埃梅作品。李玉民译本《捉猫故事集》最早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书名《小姑娘的动物伙伴》,收录了10篇故事。199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李玉民译本,书名更为《捉猫故事集》,故事增至15篇。现在,李玉民译本的《捉猫故事集》全译本由乐府文化策划、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故事增至17篇。

  我看的这本《捉猫故事集》,正是李玉民老师这个补足了17篇故事的全译本。插配旅美插画师勾子怒了专门为这17篇故事所画了可爱插图。插图好看。怒赞勾子怒了。本来看文字里出现大白牛,我的感觉是模糊的,因为没见过白牛,看勾子怒了的插图,大白牛浑身雪白,长睫毛忽闪忽闪,煞是可爱。看完再不怀疑世界上有没有这个品种的牛。我坚信,有,只是我没见过。长得好看,还是妥妥的大学霸,我也想要一头这样的牛。-------插论一幅画的洗脑的功力。

  可以说,此翻读埃梅的童话,改变了我对欧洲童话故事的一孔之见。因为印象里,之前看的欧洲童话,情节都有点简单粗暴,要么小伙子爱上姑娘,然后历尽种种藐视人类智商的考验终于和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要么国王动辄因为一个奇葩谜语发公告,谁能猜对就把女儿嫁给谁。我记得有个把巨型虱子皮贴在墙上的国王发布公告说谁能猜对这是什么动物的皮就把公主嫁给他,被一个近乎无赖的家伙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得知答案,猜对了,娶了公主。类似的还有很多,让我觉得中世纪欧洲的公主很让人同情,他们的国王父亲会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把她们嫁给乞丐无赖流浪汉。这样的故事读多了,难免会对它们产生偏见,会觉得那些童话,只适合哄哄小孩子。

  埃梅的“捉猫故事”里,没有像傻瓜一样被人骗得团团转的国王,没有王子公主,也没有魔鬼精怪。出生于法国农民家庭的埃梅对乡村生活十分熟悉,对动物习性了如指掌,乡村日常频见的动物们是他故事的绝对主角,那对懵懂善良的法国小姐妹只能算联合主演,至于小姐妹的父母亲戚邻居朋友,最多只能算是客串。故事里,有能求雨的猫,有颇具理性的鸭子,有专横跋扈且“护犊子”公鹅,有蠢萌却不自知的猪,有超级学霸的大白牛……埃梅把他们刻画得个性鲜明,看过几篇之后,只抽出其中对话也能看出是谁在和谁拌嘴,谁在给谁安慰。埃梅借助肥猫之口,大开脑洞,将想象与现实编织在一起,于是我们开心地看到,一头一心要减肥减到像孔雀一样美的猪,坚持吃孔雀的食谱差点饿死了自己。也许还是那只猪,要被主人宰杀时,在动物伙伴和小姐妹的帮助下生出了翅膀,当主人磨刀霍霍走向猪时,猪拍拍翅膀飞上了天,从此在森林里过上了不用担心被宰割的幸福生活;……我们难过地看到,变成了驴和马的小姐妹被自己父母嫌恶和抛弃;老天鹅为解救那对小姐妹一直跳舞跳舞跳舞跳舞直到累得倒地而死……我们读这些故事时,在唏嘘感叹动物们的遭遇时,对人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埃梅一贯主张,作家的任务是“作为时代的良心”, 他的童话故事不猎奇不低俗不幼稚,朴素、风趣、充满童心,他把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自然科学等,点点滴滴地不漏痕迹地融在故事里,给孩子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和影响。

  埃梅说,他的《捉猫故事集》是写给四岁到七十五岁的人看的。没错,这本书,适合孩子看,也适合大人看。有人说,20世纪法国的大作家写的童话,有两部是同时写给大人和孩子看的,其一是《小王子》,另一部是《捉猫故事集》。但我觉得,《小王子》更多是写给大人看的,故事里的隐喻,年龄小的孩子还看不太懂。但《捉猫故事集》的确是孩子看了会喜欢,大人看了也会掩倦沉思。其中我印象深刻的一篇,叫《远方来的豹子》,写一只豹子被一只外出旅行的鸭子渊博地理的知识折服,跟着鸭子从遥远的印度来到法国,来到故事里那对小姐妹和她们的动物伙伴们热热闹闹生活的大家庭。豹子为了融入这个大家庭,做过很多努力,他甚至改变饮食习惯,忍受饥饿,只吃老鼠和害虫。后来豹子和一只猪发生矛盾,豹子忍那只嘴贱的猪很久,一天,他们一起外出,豹子独自回来了,猪自此失踪。豹子也自此抑郁寡欢,在临终前说出了心底的秘密。我读这篇故事时,恰好赶上那天性情有些急躁,读到三分之二的时候,还觉得平淡无奇,但越到尾声,越觉得这个故事精妙,看完最后一段,我放下书久久回味,心情复杂、错愕,不知该同情那只豹子还是那只猪。埃梅不愧是短篇小说圣手,他在这篇故事里,发挥出他写短篇小说谋篇布局的精妙,在看似平淡的故事背景中创造出令人目瞪口呆的惊奇。

  埃梅的这些故事,不说教,不伪善,他关注的点始终是角色的观点和态度,动物们在他的笔下形象鲜活、思想独立,勇于认错,敢于抗争。与动物们相比,故事里,人类世界的成人反倒毫无魅力,那些大人们呆板、自私、冷漠,无趣。大人拥有话语权又如何,这些故事是猫讲述的,动物们才是主角。

  这很好。会讲故事的猫,才不提供假正经的道理。

  苹果枝头每年都开满鲜花,那只猫又开始讲故事了吧。如果能遇到他,我会给他带小鱼干,感谢他带给孩子有趣的故事和想象的翅膀,也感谢他让成年人的我警醒,不要活着活着活成故事里冷漠无趣的大人。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