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的告别》读后感10篇

  《悠长的告别》是一本由[澳]杰西·布拉凯德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悠长的告别》读后感(一):也许我们永远也学不会告别

  我从小在祖父母身边长大,祖父离世时我感觉非常地痛心,很长时间内我用自己的各种方式悼念他,总觉得无法豁达,直到有天我仿佛突然明白:“其实不必太难过,因为我们终将在另一个世界相见”。如此想来,我对于死亡的症结仿佛也在那一刻放下了。

  但是《悠长的告别》依旧让人看得心碎,一个幼儿,还不到两岁,刚刚学会说话,那么天真可爱,他是这个家里爱的纽带,连接着艺术家的父亲,青少年的哥哥,和学术研究工作者的母亲。他们一家三口因为这个孩子才紧密地链接在一起,有爱,有欢笑,有生活的轨道,有热爱的勇气。可直到有天,这个连接被打断了,上天无情地取走了托比幼小的生命,家里看起来只是少了个人,可事实上每个人的轨道都被扭转了。

  没有人知道事故是怎么发生的,父亲母亲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可实际上都认为可能是对方的原因,他们只是在心底不敢戳穿而已,而且用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小心翼翼维护着自己脆弱的心灵。直到芬恩(父亲)被警局带走,布里姬特(母亲)甚至没有在第一时间赶过去,她其实是多么害怕啊!她害怕她的印证,也害怕现在和未来。哥哥贾拉努力维序着父亲母亲的关系,开始成为真正的小大人。

  人生有时候真的如此无奈,我们永远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也不可能在悲剧发生后置身事外。人应当是这世界上拥有最充沛感情的生物,开心亦然,悲伤当然也是,而我们对幼小生命更加会致以惋惜和悲痛之情,毕竟他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啊!那么明媚的阳光,那么生机的未来,他本该拥有多么绚烂的生命!

  事故发生其实是短暂的,但这样悲痛的故事足以影响见证者的一生,而文字的力量又是如此具有穿透力,让我数度哽咽落泪,感受着文字中的疼痛。书中的主人公,其实穷其一生在学习怎么掩饰伤痛,怎么振作起来,怎么学会告别,怎么和家人及自己和解。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其实可能永远也学不会告别,即便时光的流沙会带走岁月,历史把我们都碾压成尘埃,那颗伤痛的真心也是永久存在,就如星空虽然暗淡但永不灭。然而好在的是:不管离别于何时,我们终究会相见。

  《悠长的告别》读后感(二):鸡汤拯救不了心碎,而爱可以

  忘了什么时候,看过一篇鸡汤类短文。大意是:一个女子在哭泣,旁人问她怎么了。女子说她的孩子死了,先生受不了打击跟她分手。路人说,你十年前结婚了吗,有孩子吗。答曰没有。路人又说:那你不过是回到了十年前的状态,又有什么可难过的呢?

  这是一篇我看完后“切”了一声的乌糟鸡汤。怎么可能是“回到十年前”呢,孩子曾经鲜活存在过,夫妻也真的恩爱过,岂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半滴泪都不掉?

  既然回不到从前,又该如何是好?只能是摸索着继续走下去。

  《悠长的告别》就是这样一篇与痛失孩子、其余家人学会如何继续下去的故事。布伦南一家(芬恩、布丽姬特、儿子贾拉和托比)最近从霍巴特搬到了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默威拉巴。虽然离开霍巴特是两人的共同决定,但芬恩也有一些遗憾。他的妻子布丽姬特找到了一份新工作,芬恩是一位在家工作的艺术家。他刚刚被要求向一个室外雕塑展提交一件作品。如果芬恩想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就需要一个新的例行公事。贾拉十几岁,托比只有两岁半。

  布伦南夫妇买的那栋紫色防水板房子有一个室外游泳池,他们一家经常使用它。然后悲剧发生了。托比溺水。60秒内,一个家庭就破碎了。内疚和悲伤压倒了家庭中每一个幸存的成员。过去被重新审视,现在被冻结,任何未来似乎都无法实现。托比是怎么进入游泳池的?每个人都在寻找解释,寻找解释。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用不断变换人物视角的方式,让读者深入了解每个家庭成员对托比之死的反应。在他们需要彼此的时候,布丽姬特和芬恩陷入了自己的悲伤之中。贾拉不得不在没有父母任何一方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与自己艰难的世界进行谈判。

  在整个故事中,布丽姬特的愤怒、芬恩的保护欲、贾拉对自我的追寻,每一次挣扎对读者来说都那么真实。一个个简短的章节讲述了芬恩、贾拉和 布丽姬特 的反应。角色之间的切换为读者提供了短暂的喘息空间,让他们能够理解每个角色的观点,并让故事向前推进。因为(对幸存者来说)生活还在继续。

  最终,一家人各自找到了救赎和继续生活的答案。整个过程绝不鸡汤,绝不是轻飘飘的一句“回到过去而已,没有什么损失”;而是撕心裂肺的疼,又在疼过之后继续生活。

  故事结束,翻到全书最末,才发现这原来是作者以夭折的妹妹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作品。难怪它如此的美丽,如此的迷人又令人心碎。打开这本书,它会告诉你,爱是如何把破碎的心又一点点拼凑完整的。

  《悠长的告别》读后感(三):生活不过是一场场告别和相聚而已

  作者以亲身经历为素材,花了40年的时间写完了这部关于告别的小说。小说的完结是故事主人公的一次人生告别和重新开始,亦是作者本人对自我的救赎和宽慰的完结。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我能想到作者在写完最后一笔时的状态,或是长舒一口气,也或者无声的泪流满面。

  故事很简单。一对夫妻和两个孩子,因疏忽大意导致小儿子溺水身亡,从此一家三口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痛苦和精神冲突的斗争中。丈夫挺身而出担当责任,陷入过失杀人的诉讼中,自我内心的挣扎和纠结在众多取舍之间让人精疲力竭;母亲一蹶不振的近乎神经质的在泳池中寻找死去的小儿子,在生活和工作之中寻找着出口和方向;大儿子在悲痛中禁锢自我却又因情窦初开迷茫和踟蹰。三个人在悲伤和沉痛的生活中各自都有小秘密,夫妻双方都有出轨的对象和冲动,大儿子因为性向迷失生活的勇气。

  倘若只是简简单的因失去至亲而悲痛欲绝,或许伤口并非难以愈合,可生活的残酷就在于割开了一道伤疤,却又不断往里撒盐,原本会愈合的伤口却因为各种缠绕的事情变得难以复原。在这过程中,你看到了自己的无助、懦弱、逃避、失责、孱弱、渺小、卑微……这些是人性使然,也是人之所以在生活中经常不堪一击的真实写照。你以为自己可以坚强的面对一切,你以为自己可以释然的面对自己。可生活告诉你,告别不易,相聚太难。

  可还是要活下去,生活也还是要过下去,原本以为会分崩离析的夫妻最终自我救赎和释怀了彼此,在长满植物和小动物的游泳池里相拥为一体。无法面对自己性向的大儿子勇敢而真实的得到了男性朋友的理解也或许彼此找到了相互契合的交叉点。最终的告别并没有时间点,也不按规矩恒定,悠长而缓慢的对过去挥挥手,有的人走了,而留下的人还是要再次相聚。

  故事洋洋洒洒的写了近400页,就像一滩长满苔藓的池水,遮盖着忧愁满溢着沉闷。忧愁在阳光中滋生,痛感在水温里蔓延,读的让人心情压抑却又体会的到某种真实。可生命终究不是一潭死水,要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顺畅和舒缓,于是故事最终还是完美的,虽然经历了那么多不完美。但时间总归是善意的,走出了那篇死水,生活也就有了出口和阳光。

  作者并不只是简单的讲述一段源于真实的故事,重要的是告诉人们生活有那么多的不易,可我们终究都要与自己释怀,去告别那些已经无法挽回的失去,拥抱可以选择的未来。所以这本书又是温暖的,充满力量的,保有正能量的。让人读完后明白了很多、看透了很多、宽恕了很多。你能有多少勇气去告别那些痛苦,就有多少机会相聚未来的美好。生活从来都是给你一道疤痕,看你怎么去愈合,有的人疤痕发炎了感染了,有的人疤痕愈合了成了自我最独特的标识。愿遇到伤痛的我们都能成为后者,在悠长的告别后,遇到崭新的相聚。

  《悠长的告别》读后感(四):爱是修复创伤的良药

  电影《地久天长》里,年轻夫妻耀军与丽云经历了丧子之痛,儿子的意外身亡彻底改变了二人的命运。影片里出现的一些对话,令旁观者听后也是泪眼婆娑。 “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变老。” “我跟丽云现在是为了对方活着,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岁月流逝,时间的滚滚车轮并未因为任何人的悲痛而停留半刻。正如影片名所讲:地久天长。活着的人仍然是要日复一日地活着的。 小说《悠长的告别》也是一本讲述丧子之痛的创伤性经历的书。是澳大利亚作家杰西·布拉凯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花了整整四十年写就的深情之书。 文章的主体故事并不复杂,但事情的行进过程跌宕起伏,加之作者用了多人称叙事,所以整本书读下来让人觉得叙事饱满充分、感情真挚细腻。 原本生活幸福的四口之家,因为小儿子的不幸溺水身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哀恸之中。 事情发生在一个看似与以往任何一天早晨并无不同的早晨,然而事实上,悲剧之手已在那天敲响了门。 过世的孩子叫托比。事发当天,托比的父亲芬恩穿过厨房与妻子吻别而后出门工作,哥哥贾拉走向橱柜拿出碗吃燕麦与红糖,母亲布丽姬特晨起游完泳后去厨房忙早餐然后给托比穿衣服收拾去托儿所要用的包。忙完所有杂事,布丽姬特终于有时间忙活自己的事情:刷牙、洗脸、化妆……在此期间,她仍不间断地给托比读着故事。 然而,当她叫托比也过来刷牙时,托比不见了。母亲的直觉让布丽姬特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她开始疯狂地叫喊托比的名字,到处寻找,直到她来到泳池,看到眼前的一幕,她不愿承认这可怕的事实:托比溺水而亡了。 余下的岁月,三个人终生要面对的课题变成了:如何活在没有托比的世界里。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原本安稳静好的生活,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普希金诗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三个人宁愿相信这不是真的,但自我麻痹毫无意义,这的的确确是真的。 要如往常一样睡眠吗?但是身体好像不受控制,不知缘由就突然醒了。布丽姬特在凌晨惊醒,慢慢走到泳池边,这曾经吞没了小儿子生命的地方,漆黑一片。她仿佛感受到了托比的存在,她被吸引着渐渐靠近水中,她几乎能确定托比就在那里。直到丈夫的声音响起,一切幻象被破碎。 日子在这样的神情恍惚中继续着。要好好活,连同托比的那份人生一起,要好好活。妻子与丈夫之间的误解和埋怨,大儿子独自面对的混乱与失意,大家的自我折磨与内疚啃噬着内心,一刻不停地对托比的思念……只消拿出一点点就足以磨灭一个人对于生活的全部热情。 然而生命中也不总是阴天。终于有一天,他们完成了彼此的和解,完成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世界的和解。他们回到那个泳池,那个他们最不想面对的地方。鼓起十万分的勇气,他们终于走进水里,在水中呼吸,芬恩说道:“我原谅我们”。 看到这里,全书也接近结尾了,而此刻的我被小说感动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令人心碎、哀伤、充满同情,然而同时又充满勇气、希望,以及激励人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信这就是爱的力量吧,正是这份力量让几近绝望的人们仍能有勇气抱着破碎的心继续坚强生活下去。是爱把人又拼凑完整。愿每一个读此书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份爱吧!

  《悠长的告别》读后感(五):当所爱之人成为深渊

  quot;过去一定是托比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没有他,我们就像是宇宙大爆炸后四处飞散的粒子,以光速朝着不同的方向飞去。"

  如果小儿子托比没有意外溺死于泳池,这个家庭会往何处去呢?

  像鸵鸟埋首于砂子中一般沉浸于艺术家梦想里的爸爸、滑过出轨的边缘;妈妈的工作渐入佳境,也与同事擦出恋情的火花;哥哥正经历青春期的艰难、试图在学校残酷的青少年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日子看似寻常,只是一天天的工作和生活、上课和下课,困于其中的人却都感到窒息。明明彼此是同住一个屋檐下、世界上最亲密的人,却也无从言说真心;再怎么努力鼓起胸膛、张大嘴巴,却还是喘不上气;就算分享同一盘晚餐、同一个被褥,也无法共通思想、无法和所爱之人产生有意义的连结。

  这是一个悄悄失控的家庭,三个人像是三个拧在一起的螺丝,因为运转了太久,齿轮与齿轮之间出现了游移,不再是亲密无间。如果没有那场意外,这个螺丝组件还将继续这样运转下去,那些微不可见的游移绝没有严重到让整套系统停滞的程度,但只要一个机缘巧合让三个齿轮之间的空隙恰好拼凑到了一起,那个最弱小的生命,就会这样掉入空隙、最终坠入深渊。

  wiss cheese model 瑞士奶酪理论,再一次见证悲剧的发生:如果爸爸没有戴上耳机沉迷于工作,如果妈妈没有离开托比去上厕所,如果哥哥没有开过那扇通往泳池的门……任何一个如果,都可以留住这个无辜婴孩的性命,都不会让这个家庭家破人亡、甚至一度面临锒铛入狱的境地。

  然而墨菲定律说,但凡能发生的坏事,注定会发生。

  坏事发生。那就是世界运作的方式;求告无门、说理无用。而需要依赖意义为生的人,只能沉默而执拗地寻找理解世界的方式。

  如果世界像励志故事那样发展,那么丧子之痛应该变成三个人再度连接的契机,我们应该看到爸爸的崛起、妈妈的回归、哥哥的勇气。可惜,人是如此不完美,世界也是如此真实,没有人会像励志故事那样一夜长大、洗心革面。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里,爸爸依然迷惘、妈妈想要逃避痛苦,而哥哥手足无措。就像大部分真实的人那样,这个家庭陷入了休克之中,在休克中还要集合所有的力量来挣扎着面对接踵而来的坏消息——修整房子筹措资金请律师应诉、赶工期挣钱维持生活、解决一日三餐……

  作为读者,看着他们的挣扎和沉沦,除了一声叹息之外,无法求全责备。因为真实的我们,也和他们一样缺乏勇气和毅力。人之软弱,同为人类的我们,同样了解。

  妈妈:“这是不对的。如果你不能在这儿陪着丈夫,你至少应该回家陪着儿子。但你需要某个世界没有被摧毁过的人,某个能忍受你愤怒的人。”

  哥哥:“唯一能帮我渡过这场难关的人已经走了。托比,没了他,我们就分崩离析,妈妈走向这边,爸爸走向另一边,我在中间亳无头绪。每一次选择都是站在他们其中一方的立场去对抗另一方,每一个选择都让某人的生活失去一部分。”

  不管是真实的人还是真实的生活,都真实得让人绝望。

  我们极目四望,不完美的自己和不完美的家人,除了不完美的彼此,我们什么都没有。

  而命运却充满了创伤,坏运气也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完美和羸弱而就此放过我们。

  于是唯一的答案,就只有在创伤中沉浮,努力把头抬高一点、努力保持呼吸,努力在几乎要让心脏停滞的痛苦里相信时间治愈的力量,相信不完美的自己,也相信不完美的他人。

  所有活着的人,因此而成为勇士。

  巨大而突然的创伤如何改变一个几乎分崩离析的家庭?

  真实的、不完美的人又如何在群体中疏离地向悲痛中寻找意义?

  这是《悠长的告别》试图回答的问题。作者并没有采用最有感染力的叙事方式,甚至连语言也可谓平淡无奇,但这个故事确实地提供了最真实的情感和诚实的细节。写一个理想世界里的励志故事很简单,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创伤永远是最难的,但也只有这些亲历者才能提供的沉痛的细节,才具有最震撼人心的力量。

  《悠长的告别》读后感(六):对心灵创伤能够原谅的人都是勇士——《悠长的告别》书评

  

01.

在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会受创伤,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某公众号有篇文章:《我都已经跟你道歉了,你怎么还不原谅我?》。道歉的人认为我已经跟你说对不起了,你还要我怎么样?难道这都不能平息你内心的愤恨吗?你怎么那么小气呢?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那么大度?

原不原谅要看个人对于错误的评价标准,还要看个人所受的伤害有多么深。我们没有必要每个人都当圣母,但是对于心灵受到创伤,尤其是那种失去至亲至爱,给活着的人带来的的伤痛,是无论如何都不可磨灭的。

02.

曾记得儿时我的表妹和邻居姐姐很是要好,两人一起上学、放学,就连吃饭也都在一起,今天你家,明天我家。

一日,邻居姐姐的爷爷扫完地,拿着畚箕正准备把垃圾倒了,两个小女孩看到了自然抢着邀功,都抢着要去到。因为当时马路对面有一个大的垃圾箱,周围的居民一般都把垃圾直接倒到垃圾箱里。孩子爷爷拗不过孩子,就把畚箕递给了自己的孙女,女孩高兴地穿过马路把垃圾倒了,正忙着朝家里跑着,忽然,横穿过来一辆车,直接把女孩撞到了,女孩当场死亡,脑浆都迸出好远。而表妹是当时整个事件全程见证者。看着昔日的小姐妹躺在血泊中,表妹一时间呆了,根本就不能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整个人摊在地上,两眼空洞无神,也无法自己行走,直到大人把她抱起来。接下来的整整一周的时间,姨妈都在陪着她,跟她说话、讲故事、转移注意力。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场面对于至亲又是怎样的打击?

直到现在那家人也没有再要孩子。可能他们怕触景伤情,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苦痛无疑是孩子生病、去世。为人母以后,所有的女人都有了软肋,也都有铠甲,到谁又能预言孩子是否会在我们周围安然无恙地长大?

有多少家庭因为孩子的丢失和丧生而支离破碎?对于某一方疏忽大意造成孩子发生意外的家庭,能再心无芥蒂地生活在一起吗?我认为不能,至少我不能。

03.

《悠长的告别》是由澳大利亚国宝级作家杰西·布拉凯德耗时40年所著的长篇小说。这是一个根据她亲身经历的事情改编的故事。

芬恩和布丽姬特都是为乐意对方考虑的人,芬恩的于心不忍,让他做主揽下事故的责任,但却未想到把自己推向了深渊,一个无法诉说、无法反驳、无法愤恨的深渊。至此,他要遭受布丽姬特的埋怨,也要面对大儿子的指责,更可悲的是他还必须面对“过失杀人”的罪名。他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心软,却给自己带来这莫大的麻烦,给自己、给整个家庭招致更大的灾难,最大的可能是自己会面临牢狱之灾!到那时,整个家庭真的会四分五裂、居无定所。

大儿子贾拉在无法承受打击之后,对自己也产生怀疑,一度轻生,所幸得救。

直至最后,真相出现,布丽姬特却成了无法原谅自己的人,无法面对自己因为疏忽而痛失儿子的事实。不过这时,芬恩又用他强大的内心安慰布丽姬特,告诉她自己永远都在,这个家永远不会散。

试想一下,如果儿子因意外去世已经是事实,芬恩和布丽姬特互相埋怨,那么不止他们一辈子回不去从前,最大的可能会老死不相往来,受伤更深的是大儿子贾拉。还是孩子的他本就无法接受弟弟的死亡,更不用说父母离异给他造成的打击。

04.

所幸,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选择宽恕和原谅彼此,其实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不是暴力,而是爱啊!

面对苦痛,我们能做的就是承认它、接受它,进而把它带来的伤害减到最小。相互指责只会让事情进一步恶化,让活着的人被二次伤害,不但无济于事,还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悠长的告别》读后感(七):事物存在的方式

  佩索阿写过一首诗,叫“如果我能咬这个世界一口”。我想把这首诗全篇引用在个短文中。

  他写:如果我能咬整个世界一口,用我的腭细细品味它,如果大地可以吞食,那一瞬间我会更快乐……但我并不想一味快乐。有时陷入不快,却显得非常自然……并非每一天都是晴朗的。如果长期不下雨,我们就会期盼它来临。因此,我对待不幸和幸福,很自然,就像有高山和平原。有岩石与草地,我对此不会感到惊奇……无论幸福与否,最重要的是自然和平静,像常人观看一样感受,像常人走路一样思考,当死亡来临,记住死亡的日子,落日是美丽的,剩下的夜晚是美丽的……这是事物存在的方式,也是我想要的方式……

  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普普通通的一天,甚至那个非常时刻的到来也是普普通通的。之前没有任何预兆。前一刻跟后一刻的区别,仅仅是之前一个孩子还坐在地板上,要求他的妈妈为他读故事,后一刻他的妈妈已经找不到他,然后发现他已经溺毙在泳池中。在极其短暂的时间中,无常就像一场过云雨,从布伦南一家的上空迅速飘了过去。然后一切恢复平静,世界照常运转。事件就这么在一瞬间发生,就是这么自然而然。

  毫无疑问,布伦南一家猝不及防被雨淋得湿透。如佩索阿所说,并非每一天都是晴朗的。

  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是一本关于在创伤性经历后,从中学会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的书。我并不是告诉别人如何度过悲痛,或是悲痛有益处。”

  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一直善于给人们传递如何享受生之愉悦的方式,传递粉饰的美好与快乐,并且提供让人眼花缭乱层出不穷的诱人选项,却从没有给人机会学习如何直面死亡,直面痛苦。因为一旦说到死亡和痛苦,会让人感到不悦,是一种忌讳。以至于让人在舒适的环境中逐渐麻醉,并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人的生命永无尽头,享受永无尽头。生命的意义就是无尽的获取,无尽的欢乐。所以人在面对死亡,面对一切突然而至的痛苦时,是无能的。一直以来对生命的认知是片面的,没有任何应对经验,束手无策。理智崩溃,沉重的悲伤压在胸口几乎不能呼吸。总之,无常的到来把昔日的平静瞬间粉碎。这个时候,终于不得不冷静下来有机会思考,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

  粉饰太平在面对无常的时候显然无效。人不可能逃避死亡这一严酷的真相。

  悠长的告别这个故事就像一台拒绝实施麻醉的手术。明知道全程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疼痛,但还是要眼睁睁清醒感受每一刀的切割,每一针的缝合。作者通过三个人的视角来分别叙述这个事件,分别是死者的父亲,母亲,哥哥。当他们的亲人消失,生命猝然出现一个缺口的时候,三个各不相同的世界在他们各自角色的身上平行展开。可以让人极为立体地观察并体会,痛苦如何将布伦南一家人像乌云过境一般覆盖。

  并不是没有逃避的可能,他们也都曾各自有过机会,那样或许会让自己在面对丧亲之痛的时候不用那么艰难。但他们同时也一致清醒地认识到,逃避直面死亡,就是意味着对死去生命的背叛。他们必须得全然接受这一事实。事实上,一整本书就是这样在不断的怀疑纠结中咬牙坚持。然后,三十多天过去,他们终于走出了这片阴霾,如同死里逃生。

  生命完整的形态,不仅仅是生,死也是生命的一部分。而最终每个人都会面临自己的最后时刻。它不会因为人选择性的逃避,掩盖,就消失不见。死亡,是一种无可回避的客观事实。悠长的告别,就是让人知道,无常才是正常,它有可能隐藏在生命阶段的每一部分。死亡,不是世界末日,来了,就去面对。

  故事中,妈妈最后把溺死孩子的泳池改建成了一个池塘。里面有鱼,有青蛙,有植物,它变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循环系统,它具有了生命,可以自己呼吸。即便有过艰难的时刻,即便如同一片锋利的刀锋,但她直面与它交锋,最终努力走过去了。

  “对待不幸和幸福,很自然,就像有高山和平原……落日是美丽的,剩下的夜晚是美丽的……这是事物存在的方式。”

  《悠长的告别》读后感(八):《悠长的告别》:我们的这生,好像一直都在告别

  2016年杨绛先生去世,享年105岁。去时,她没有悲伤与惋惜,静静等待生命的炉火熄灭,安然离世。一家三口终于团聚。

  早在1997年和1998年,女儿钱瑗与丈夫钱钟书就已经先后离世,温馨的一家三口,瞬时间只剩杨绛先生一人,往后漫长的岁月如何度过?是否会充满泪水与孤独感呢?

  从小到大,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很多告别,或是朝夕相伴的至亲,或是可爱的朋友。“告别”似乎总是令人伤感的。纵使再不情愿,也需承认,我们的一生都在告别。

1.

  布伦南一家刚刚从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搬到北部的莫维伦巴。

  不同于常年干冷的南方,北方的这个小镇炎热多雨、湿气重重,遍地长着丰盛、高大的植物。一切看起来都生机勃勃,像是他们一家:父亲芬恩和母亲布丽姬特都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了两个儿子,虽人到中年却依旧深爱对方。一切都那么美好且有条不紊。

  然而小儿子托比却在自家后院意外溺亡,得知这一消息的其他三人都无比震惊。

  残酷的悲剧从此笼罩着全家,如影随形。每个人都像是被托比的死绊住了,陷在各自悲痛、内疚、怀疑和责备的孤塔中,难以自拔。

  此后,三个人都从不同程度上显现出重大创伤后遗症:父母离婚,大儿子想自杀。一时间,他们成了彼此最恨的人。

2.

  这个故事出自小说《悠长的告别》,由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写下这个有切肤之痛的故事,作者杰西·布拉凯德应了40年时间。

  作者在书中向读者提问道,我们如何才能走出亲人离去的悲痛,接受这样的告别决不仅有一次,学会他们是生活的一部分?

  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愤怒,悔恨,自虐,接受现实把这块伤疤掩藏心底,有人会渐渐恢复以往的生活,有人则深陷其中。

  例如我们所知道的祥林嫂,在儿子阿毛死后,自己身心俱裂,再没有支撑,深陷“我真傻……真的,我单单相信他们白天会会出来,怎么夜晚也会来呢?”的自责,最终悲惨离去。

  原谅别人容易,原谅自己太难。

  在《悠长的告别》中,作者以三个人的视角讲述了各自在小儿子死去后的日子里的所思所想,每个人都自责,如果不是自己没有看好托比,就不会失去他。

  他们彼此憎恨,却又依然相爱。

  父亲甚至为此甘愿认罪,只求妻儿往后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故事的最后,布丽姬特终于意识到,原来一切的问题都出在她身上,是她的过失让托比溺亡。

3.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人生就是如此,不论是生离还是死别,都会令人难过,只是要明白,这是我们一生必经的课题。

  斯人已逝,生者已矣。面对18年孤独时光的杨绛先生,用写作燃起希望;对于布丽姬特来说,是爱她的丈夫和儿子,给了她力量,不管未来需要多久她才能走出自责,他们会一直陪伴身旁,不离不弃。

  《悠长的告别》读后感(九):这个绵延一生的告别告诉你的事儿——身为父母,看好你家娃!

  嘿,也许你还记得罗南妹妹的成名作《可爱的骨头》,那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电影,电影一开头就告诉你:“我”已经死了,我还是个小女孩。但是,“我”不但死了,而且还死得惊世骇俗。但是,行凶者和我无冤无仇,和“我”的家庭也无冤无仇,为什么?

  这夹杂了残忍的变态凶杀情节的故事,好像真的和“可爱”挂不上半点联系啊。

  就像“告别”,一瞬间的事儿,怎么就“悠长”了呢?

  我将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有的共同点:一个家庭失去了孩子。

  在《可爱的骨头》中,主人公苏西因为乐于助人的品质,给了凶手可乘之机,而《悠长的告别》中,男孩托比的死亡完全是一场意外。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好像都有这样的一个共识:一个家庭中失去一个孩子的事儿的几率很小,而且都是很远很远“别人家的事儿”,就像我们无数次在新闻报道中看到那些被拐卖、失独家庭,那都是新闻中的事儿,但是,《可爱》与《悠长》恰恰在扭转我们这种印象,尽管这是小说塑造的非常事件,但是它们离我们就是如此之近,一个闪念,一个疏忽,一个几秒钟的走神——悲剧发生了!

  当悲剧发生之后,这个家庭的其他活着的成员,要无数次地回到事故现场,回到发生悲剧的那几分钟,无数次无数次地重演,无数次无数次地后悔,无数次无数次地在脑海中扭转那几分几秒,这所谓的“悠长”,是终身的,作为寻常父母来说,没有比失去孩子锥心刻骨的痛了,所以尽管不被接受,但是同为父母的人,其实可以理解失独家庭父母的精神创伤,他们中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自杀,在小说中大儿子贾拉查到的失去一个孩子父母离婚的几率“20%到80%”中,很多父母贡献了这个数据,因为悲剧发生之后,作为一个人充满了对命运的残暴的掠夺的愤怒,而这愤怒必须发泄出去,要么是恨自己,要么是恨伴侣。

  《可爱的骨头》中小女孩苏西站在天堂的视角发出感叹:家人就像一具躯干上骨骼,缺失了就是缺失了(失去孩子这件事,就算再愤怒再痛苦,现实依旧无法改变)。

  我曾经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人贩子这么说:孩子么,丢了再生一个呗。并不想讨论这些人人性的缺失,只想说,有些人就是不懂的是,孩子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不管是再生一个,还是留在身边的另一个孩子,都永远无法替代那一个。这些秘密,只有那些当父母的心有戚戚焉,就像骨骼,缺失的不会再长出来,即便再有新的骨干支撑你的身躯,那断掉的伤口永远无法愈合。

  在小说中,另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这些年来通过帮助有同样遭遇的家庭来获得救赎,缓解内心的苦楚,但是孩子的爸爸,有了新的婚姻和孩子——没错,人还得活下去,人还得走下去,人生还得继续,只不过继续的方式不同,你不能单纯地判断后者没有那么痛苦,后者对于自己孩子的死亡是一种背叛。其实痛苦和痛苦的分别不大,只不过每个人呈现出痛的样态不一样罢了。

  第二个共同点:失去孩子之后的家庭何去何从?

  之所以《可爱的骨头》用了“可爱”这样和剧情翻转的词汇,就是将视角放在了失去孩子之后的家庭身上,苏西说:我的死引发了家中亲人的这些改变,有些改变平淡无奇有些改变的代价相当高昂,但我过世之后所发生的每件事情;几乎件件都具有特殊意义。这些年来,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就像绵延伸展的美丽骨干,把大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终于开始认清:没有我,他们依然可以活得很好。我的死最终造就了家庭的融溶和合,犹如身体上的骨骼,尽管有了缺失,但在不知的未来终将长出新的骨干,变得圆满完整。我现在明白了,我以性命的代价换来了这一神奇的生命循环。

  在《悠长的告别》中,其实小说中的时间线并不够“悠长”,它写了托比死亡后的三十多天的事情,小说的作者40多岁,小说的缘起是她12岁时,2岁的妹妹溺亡的事件。其实,在妹妹死亡后的三十多年里,她无时不刻地在思考这个意外。悲剧已经发生后,理智的人会想到一个问题: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在伤痛之后继续前行?

  这是这样的家庭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所以,两部小说的积极意义更多的是:如何在巨大的创伤之后继续生活,不是要掩盖创伤,而是和创伤一起,完成这个家庭使命。因为一个家庭,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儿,苏西死亡后,家庭中还有自己的弟弟妹妹,托比死后,家庭里还有大儿子贾拉。这突如其来的悲剧经常会蒙蔽那些成年人的眼睛,让他们看不见其他人的存在。很多时候,弥合家庭伤口,让大家继续携手依靠走下去的其实都是孩子。在这巨大创伤下,孩子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让这个家庭团结起来而不至于分崩离析。

  那么,它们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有什么启示?

  让你在别人的创伤中体验到的痛苦,它告诉你这种偶然事件其实从来不遥远,身为父母,你要做的事就是,打起一百万分的精神,看好自己的娃!

  教育他们培养优良品质的同时,不要忘记告诉他们,这世界其实从来都不是童话,依旧有恶魔在暗处伺机而动。

  身为父母,你有责任护他们周全,这也是对自己的救赎,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那些失去孩子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才能勉强活下去。

  《悠长的告别》读后感(十):最深的痛苦无人可及,自我的孤岛无路可逃

  这本《悠长的告别》我拿到手后翻了三十多页,就弃之一边,一直搁置了三个月有余,才又重新拾起。

  开始弃读,始于主人公芬恩、布里姬特夫妇的幼子溺亡情节时,同样作为一个男孩的母亲,我实在读不了这种几近“恐怖”的内容——因为细节与人物心理的渲染,太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了,读得心里一阵一阵的发紧;另一方面,这样的痛苦经历还容易引起人对过往类似的痛苦经历的回忆,甚至再次重现当时的痛苦经历,读到的尽是沉重和压抑,故而果断弃读。

  人的本能,包括记忆的本能,是要主动忽略这种深度痛苦的。对于造成痛苦的细节,更是不愿意再回顾,回顾一次,会痛一次的。

  而这整本书讲述的就是一家人在失去这个男孩后沉浸于极度痛苦中的每一天的。弃读后,我有些好奇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本书,她还原这样一个让人极其揪心的痛苦事件的意义在哪里。于是,三个月后,我再次拾起书,花了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它。这才发觉,除了阅读过程中会引起压抑感沉重感,它算得一本好小说了。

  作者自己在后记中说,小说是她根据自己四十年前的类似经历所写,但她写这个故事并非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度过悲痛,或对他们有益处”,她只是想讲述。或许,正是她的不求意义,只呈现故事本身,只呈现细节本身,更容易让读者读到更丰富的内容。随着阅读的推进,我觉得这是作者不算技巧的最大的技巧,也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还原生活本身,还原悲剧本身,还原每个人的内心本身。

  这样的还原,使我们得以观照自我,观照生命与生活,获得某种从自己的生活或痛苦中难得获得的思考。比如以下——

  1.极度的痛苦无人可及,无可慰藉。

  小说是以时间为序,每个章节分别以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为视角来叙写,比如:同样是托比溺亡的一天中的事件,小说分了三节,分别以芬恩、布里姬特以及他们的长子十五岁的贾拉三个人的视角各写一遍。其他情节亦如是。

  这种少见的处理方式,并非只是标新立异。

  我所读到的,恰恰是这种形式里承载的厚重意义,那就是:极深的痛苦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尽管他们经历的是同一场痛苦,但他们之间的痛苦不可以相通,也很难实现灵魂的相互慰藉,使每个人的疼痛减轻一些。

  你看,失去托比后,母亲布里姬特夜夜无眠,甚至一个人在深夜里潜入泳池,想去触摸、去感受她的孩子,痛苦让她如在幻觉中;父亲陷入深深的自责中,热爱的事业刚有眉目又跌入谷底,还被纠缠在“过失杀人”的诉讼里,连看一眼泳池都会痛苦万分;而长子贾拉深深地思念弟弟,担心可能到来的父母离异的可怕局面,他每夜偷偷溜到弟弟的房间里,寻找弟弟存在的气息……

  每个人都在自我的世界里疼痛。

  这大概是生命本身的孤独特性带给人的沉重吧,每个人概莫能外。面对生命中遭遇的一切痛苦,只有独立承受,只有自我消解。他人走不进你的世界,也带不出你的世界里的痛苦,哪怕亲如夫妇、父子、母子。

  2.自我的孤岛上,唯有自我迈步突围。

  故事读到最后,还是温馨的。芬恩、布里姬特经历丧子之痛后摇摇欲坠的婚姻又重新站立起来,贾拉也在痛苦中接纳认同了自我并再次获得生机。

  作品在在描写了漫长而细腻、叫人近乎绝望的痛苦之后,在结尾处亮出温情的曙光。小说封面上的宣传语写道“先让你心碎,再用爱把你拼凑完整”,我却以为,在极深的痛苦中,在自我的孤岛上,光有他人的爱,是无法真正实现救赎的。

  因为,如果你不迈步,他人的爱,甚至世界的万物,包括小说女主(一名科学家)自己一次次想到的“科学”,“也不能安慰”,不能触及到那个蜷缩在自我孤岛上的你。

  和解,首先是自我的和解。布里姬特让步了,为了不再失去长子,她一点点地放弃自己的执念;芬恩开始选择承担,快速地结束最糟糕的局面;贾拉经历一次自杀未遂之后,开始慢慢接纳自己……

  每个人都是先自我谅解,才迈出走向他人的、触到他人温暖的第一步。

  3.被爱是救赎,但更有力的救赎是心有所爱。

  如何才能迈出那艰难的第一步?

  不是因为被爱,而是因为心有所爱。故事里,托比死后,我们读到的是一家人各自沉重而单调的一天又一天,几乎看不到痛苦的尽头。而最大的转机是长子贾拉的自杀未遂事件。此时,深陷痛苦中的母亲突然发现她还有可能会再失去一个儿子,于是,她迈出了自我的世界,对长子的爱与牵念挤掉了她的自我与痛苦,她开始改变;而父亲亦是如此,在此之后迅速地作出了行动。

  所以,换个角度看,最深最绝望的人,一定是心无所挂的。

  爱着的人,才有勇气和力量从深重的痛苦的泥淖中挣扎出来。心中有爱,是件幸福且幸运的事啊。鸣沙山苍茫而温柔的黄昏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