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集》经典读后感10篇

  《汪曾祺小说集》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汪曾祺小说集》读后感(一):简单、纯粹的快乐

  记得《羊舍一夕》里有一个小吕。

  为了念高中的哥哥和上小学的妹妹,十四岁的小吕进入果园当了小工。伶俐的他在果园里爬上爬下,穿梭来穿梭去,很快就融入其中,熟悉了果园的每一个角落,知道每一棵果树的位置。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把树剪子。因为凡是固定在果园里做活的,每人都有一把树剪子,装在皮套子里,挎在腰裤带后面,远看像支勃朗宁手枪。可是他没有。

  后来当组长拿出一把全新的树剪,他如获至宝,除了晚上睡觉,一天都不离身。没事儿就会把剪子拆下来,用砂纸打磨得锃亮。汪老的小说里,主人公大都是类似的平凡小人物,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我们常常能看到那些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

  他说,“生活,是很好玩的”,是因为他确实看到了平淡生活里趣味和诗意。

  《汪曾祺小说集》读后感(二):士大夫的人文情怀

  汪曾祺,中国当代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上颇有成就。

  第一次读汪曾祺是上大学的时候。接触的作品是《受戒》。清新本土、接地气的语言风格让我记忆犹心。 他的文字呈现出的是清新的大自然,带有浓浓的家乡本土特色。跟着他的笔墨,回归最真实的乡村,渗透出本色的淳朴民风。他的作品就像是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带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只有身世这种传统文化教养长大的孩子才能体会其中的真。

  《汪曾祺小说集》,收录了更多的作品《大淖记事》《复仇》《鸡鸭名家》……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代大师的风采。

  01、 语言清新自然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风格清丽自然。读之,感受到的是没有受过污染的原生态的大自然。其间,景真、情真,呈现出的是一个个具有真性情的人物。看似平淡的叙述却总能激起荡气回肠的情感。或叹息、或惋惜或伤心,总能令读者与小说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02、 内容记录了真实的乡村图景

  汪曾祺小说大多记录了那个时代真实的乡村图景。他小说中的人物都以乡村小人物的生活为出发点。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体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本色。

  03、 表达了家乡的热爱,浓厚的乡土气息

  他的作品以小人物为切入点,以乡土为背景。其间渗透出,他对家乡的热爱,他对脚下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正因为爱得深沉、真切,一切才自然浑然天成。

  04、 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情怀。他的作品总渗透这对于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

  《受戒》中明子和小英子纯真的感情。即使明子已经受戒,但面对小英子“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的询问是,欣然答应。

  这其间,读者感到的是真的性情,没有感觉到嘲讽。我们不禁会担忧究竟人物命运会走向何方?

  《大淖记事》中巧云从小姑娘成长为小媳妇。她究竟能否承担起命运的考验?一个小女子扛起赚钱养家的重任,养受伤的父亲,丈夫。未来他们一家的生活会好起来么?

  对于人物命运的担忧、同情、悲悯体现的浓厚的士大夫人文情怀。

  《汪曾祺小说集》读后感(三):与君共读汪曾祺,胜似闲庭看落花。

  于无声处,让人三思成狂。浅浅的一个小说,简单的故事,善良的角色,看似平静的生活,在禁锢的传统思想面前,被蚕食、被摧毁。经过反复的沉淀,写实,写热腾腾的细索的生活,还原本真。

  晚饭花,即野茉莉,曝干作蔬,根偏方可以治吐血。

“没有一点声音,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王玉英就像是晚饭花一样,勤劳朴实,安静美好,没有一点声音的接受了这悲惨的命运。热闹盛开的晚饭花,凄清而无人欣赏,向往自由又只能听天由命,走出了那条深邃的小巷,依然摆脱不了自己的命运;李小龙看到自己的意中人,不敢表白,只能在花开人不在的时候,感到失望和惋惜;钱老五在老人们的眼中,聪明、立整、做事无常性、不务正业,他最后娶了王玉英。《晚饭花》所有人的选择里,都没有反抗传统观念和命运,以小见大,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观念的不满和抨击。没有对话,没有冲突,叙述平淡,花还会再开吧。

  《珠子灯》也是同样的,孙小姐接受新思潮放弃裹脚,却在王常生病死之后,放不开封建礼教的贞节观念的桎梏,因那句“从无再婚之女”,守了寡。出嫁时的风光热闹,空房十年又凄凉离世,运用大量的以声衬静,滴滴答答落在地板上的珠子,它曾经是幸福和吉祥,如今落满地,无人怜。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傲临风雪,称为岁寒三友。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绒线店的王瘦吾,炮仗店的陶虎臣,画画的靳彝甫,都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不时帮助相亲邻里,有人说他们是真糊涂,却又是可贵的单纯善良,做事情图开心,自己微损也不放在心上,迫于时局的无奈,起起伏伏,最终家徒四壁、药不离口、狠心卖女,陶虎臣在阴城这种乱葬岗上吊,往来人稀少,却被住在财神庙的侉子救下,“好死不如赖活着。” 靳彝甫,行万里路,事业有成,即使不能当面表达,真兄弟也替他高兴,三年,变化的东西太多。“不到山穷水尽,不能舍此性命(视若如命的田黄)”,以前不曾因为自己的生活一般而变卖,如今换的二百大洋,只为了帮助自己山穷水尽的挚友,三人聚在一起喝酒,腊月三十,求醉一场。最后,外面正下着大雪。看到最后,真的被这种美好的人性打动了,现代人常说,什么可以检验谁是你的真朋友?你借钱试试。如果一个人不惜用自己的性命去帮助你,那才是真朋友。

  汪曾祺描写的人物都很纯粹,保留着内心最初的美好,文笔简练,用字恰当,选取的这部分小说,看完让人直想呼一句“糊涂啊。”小说最后的一句话,可谓是“点睛之笔,”整个故事充满灵气。

  :本来想在网上搜索一下,绿叶红花的野茉莉、珠子灯,没有达到心中满意的,都不似文中的那般描述。

  《汪曾祺小说集》读后感(四):把平平淡淡的事说的别有情致,就是最有趣的人

  读汪曾祺先生的书就像在吃一碗米饭,但这不是一碗简单的米饭。这碗里的米有精有杂,软糯不一,咀嚼时甚至还能闻见稻壳的香气夹杂着熟米的清甜。

  桌上还有新鲜的酱瓜,腌制的鱼干,清炒的素菜,配上一杯散打的白酒。

  一餐饭平平淡淡,却能叫人吃出日光下的细小生趣,平常又活泼 。

  书中故事章折叠附,节节独立却又有细枝末节的牵扯。文字像一个个分离又聚合的船舶迎来送往着每天的生活,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里交替着落花秋月和人心的窃窃私语。

  《汪曾祺小说集》收录了二十一部作者完整的故事集还有《(聊斋)新义》第十一篇。用笔描绘最平凡的生活,表达充满新意的日子。读汪曾祺笔下的日子比读他笔下的吃食更加有趣。那些风俗小事、镇落风景,就连生活在同一河水东西两岸的人们也能在他的笔下独特的生艳绝色。

· 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有乐苦参半的生意

  我最爱他笔下描写的那些男子和女子,那些传统又带有不羁的美在悠然又开放的描述里恍若摇曳在眼前的栩栩如生。

  比如写淖西头英俊锡匠十一子时他说:

  “这十一子时老锡匠的一块心病。因为他太聪明,长得又太好看了,他张的挺拔厮称,肩宽腰细,唇红齿百,浓眉大眼,头戴遮阳草帽,青鞋净袜。全身衣服整齐合体,天热的时候,敞开衣扣,露出扇面也似的胸脯,五寸宽雪白的板带煞得很紧,走起路来,高抬脚,轻着地,麻溜利索。”

  或是淖东头挑夫之女巧云他落笔道:

  “眉毛如鸦翅,长入鬓角。眼角有点吊,是一双凤眼。睫毛很长,因此显得眼睛经常是眯睎着,忽然回头,睁得大大得,带点吃惊而专注得深情,好像听到远处有人叫她似的。”

· 从大淖记事开始阅读整本书

  大淖记事里描写着这片水域乡风性情完全不同的两丛户落,轮船公司以西的低矮瓦屋,作息简单规律,住着的二十来个兴化帮的锡匠,老锡匠有一个极为英俊出挑得儿子。生活在这里的人用的东西大多都是锡制成的,锡匠们团结义气,彼此扶持,互通有无。他们会在不忙时唱一种类似萨满请神的小调放松娱乐,这边居住的商户和居民性情平和谨慎,凡事忍让。

  轮船公司东头的草房,茅草屋顶黄土打墙的人家们都是靠肩膀生活的挑夫。尤其女子,性情泼辣开放,挑货时力气劲道又美丽动人。比起西头的平和爽快,这里少了些性别的鲜明多了些码头帮派的豪爽。

  这里的人们凭借自己的肩膀维持生活用“筹子”领取辛苦的酬劳,相比起另一边,这边更加的摩肩擦踵,忙碌生动。

· 故事里文字的特点

  把细小的事写的颇有感触是汪曾祺文字最大的魅力。一件小事、一转而言的心思都能在他的笔下叫骂、流露的活色生香。感受到朴实无华却又让人敝帚自珍的情感品质。

  “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走过,好看的很!”

  一句话就描写出一副利索又美丽的女性劳作图,风情灵活充满力量。

  “她们在男女关系上时比较随便的。姑娘在家私生孩子,一个媳妇,在丈夫之外再”靠’一个,不是稀奇事。这里的女人和男人好,还是孬都只有一个标准:情愿。有的姑娘、媳妇相与了一个男人,自然也跟他要钱买花戴,但是有的不但不要他们的钱,反而把钱给他花,叫做“倒贴”。

  因此,街里的人说这里“风气不好。”

  从随便的“风气”里可以我甚至还读到你情我愿,从不强求的果断和随遇而安。东西边截然不同的性情就这样在作者铺展的笔下毫不遮掩的彼此对立着。

  冲突又和谐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能把细微之处见真章描写的动容又喟叹,只是这一点也值得整本书去细细品读,花费些时间。

  先生的笔触总是有着些江南人的“放荡”,这种冲突感时十分畅快又可爱的。

  汪曾祺的文字总是带着江南的柔情和水乡独有的气息,细微之处还有着内心的狂放和豪迈,不同于北方萧索,就像一个面容秀丽清爽的女子也可以瞬间柳眉蹙起,色厉内荏指着你破口大骂,完事后又归于那带着小小傲气的平静。

  故事受戒中一段文字: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

  所以,直白的说,汪曾祺的文叫人读的真痛快!读的挺爽脆可口!先生真是一个无限有趣的人呐!

  

  《汪曾祺小说集》读后感(五):汪曾祺的小说,凭什么俘获了亿万读者的芳心?

  每年过端午节,总没来由地想起汪曾祺。 喜欢汪曾祺,就是从他的散文《端午的鸭蛋》伊始。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是汪老《端午的鸭蛋》中对鸭蛋吃法的描绘。把个吃鸭蛋写得读者要流口水的作家,他文字中别具一格的情味是特别有吸引力的。

  因此,好好“调查”了一番汪曾祺。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不仅散文写得叫人爱不释手,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亦颇有成就。 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小说集》里收录了汪曾祺的22篇短篇小说。打首一篇便是最负盛名的《受戒》。还有《大淖记事》《鸡鸭名家》等,读着他的小说,感觉自己的一颗心都被他俘获了。 说实话,我自觉是个浅薄之人,并不敢妄议汪老的文章。可是,读过之后,总有一些想法想诉诸笔端。

  一、汪曾祺的小说,用饱蘸悲悯情怀的笔墨抒写了众多小人物的故事。 汪曾祺一生磨难重重,经历过“解放前”“解放后”“文革”“改革开放”等时期,但是他充满温情的笔、抒情的墨描绘的是他生活过的“高邮”“西南联大”“昆明”“农科所”等背景下的一个个故事。 最喜欢的《受戒》,写的是一个江南小镇上荸荠庵里的明子和荸荠庵旁的小英子的故事。围绕明子受戒一事,讲述了两个年轻人曲折动人的情感故事。 《大淖记事》一篇,讲的是在大淖这么个僻远地方,有一个小锡匠十一子,长相俊美,师傅一再告诫他“不要和此地的姑娘媳妇拉拉扯扯,尤其不要和东头的姑娘媳妇勾搭”,可他偏生和大淖东头一户家境最不堪的巧云勾搭上了。巧云她娘在她三岁那年跟人跑了,她本来很能干的爹现在瘫痪在床。最悲催的是,巧云叫那该死的水上保安队的刘号长给破了身子了。十一子和巧云两个苦人儿的真挚爱情,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更显珍贵了。 《鸡鸭名家》《岁寒三友》《复仇》……在我看来,每一篇都是对文中小人物或崇敬或同情或由衷赞美的心血之作。关键是,汪老把笔下的每一个小人物都写活了,写得叫读者也跟着或崇敬或同情或由衷地赞美,这才是他神的地方。

  二、汪曾祺用散文的笔法写小说,有的篇章甚至不以故事情节取胜。 读过汪曾祺散文,再来读他的小说,总觉得他写小说也如散文般随性。汪曾祺本亦是一名画家,他以浅淡的笔墨写散文,亦以浅淡的笔墨写小说。这“浅淡”是指他用笔极简,自然无雕饰。 他写《鸡鸭名家》,开篇是这:“刚才那两个老人是谁?”开篇设置一个悬念,似乎马上来交代这两个从他脑袋瓜里冒出的老人。其实不然。他接着写的却是:“父亲在洗刮鸭掌。”写了“我”小时候目不转睛盯着父亲做这些事情。全文用“那两个老人是谁”一线串珠,引出余老五和陆长庚这两位养鸡养鸭的能手。 初读这篇小说,我还怀疑编者是否编错了集子,把汪老的散文选入小说集了呢! 不过,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像《鸡鸭名家》这样带有很深童年烙印的小说,哪怕后来将余老五和陆长庚这两个人物刻画得再立体,它也只能算时下流行的“非虚构”故事,具有脱不掉的散文韵味。 《复仇》这篇,可以说,完全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只有作家细腻的笔触,在描绘复仇者和被复仇者。巧的是,复仇者千辛万苦寻觅的仇人,竟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发誓要手刃杀父仇人的复仇者,在看到仇人的那刻,他不由自主地选择了放下。这篇看似没有集中故事情节的小说,结尾处,仍有缭缭余音叩击着读者的心扉。

  三、汪曾祺的小说,非常适合调节当下人们的生活。 如今的生活,用三个字形容比较恰当:快节奏。吃饭快,穿衣快,走路快,工作快……样样左不过一个“快”字。唯恐慢了,掉进生活的窟窿里无法自拔。 在如此快节奏、超高压力之下,捧一本汪曾祺的文字,赏一幅幅旧时的江南水乡风俗人情画,让心静在这一刻,享受着这一刻,让汪老深厚的文化底蕴透过一枚枚柔情蜜意的文字浸润被种种“快”挟裹的心灵,岂不美哉! 优秀的小说,读完总觉意蕴无穷,回味更显意趣。汪曾祺的小说正是如此。也难怪爱读汪老文字的读者愈来愈多,只因汪老的小说已将亿万读者的芳心牢牢俘获。

  《汪曾祺小说集》读后感(六):如果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我会把这本书介绍给Ta。

《汪曾祺小说集》

  下班回家,打开桌灯,关上房门就迫不及待得读起这本汪曾祺老师的小说集,仿佛像是饿了一整天的人,看到了香喷喷热乎乎的白米饭就摆在眼前,还怎么能忍得住。

  夏天的虫鸣蛙叫、炎热烦心似乎都被它一扫而空,唯有淡淡的薄荷清香,宜人心脾,就像这书的封面,――薄荷绿,用爱不释手都不能完整得形容我此时此刻的状态,用我妈的话说,更像是走火入魔,一个人对着书呵呵傻笑的样子,宛如智障……

  我想反驳她来着,可是却觉得她说的好像也没错……

《汪曾祺小说集》

  我们每个人接触到喜欢作家的文字有早有晚,在未经人事的时候,看不懂里面的深意;在历尽沧桑之后,又会太过入迷。

  哈,不是我夸大自己历尽千帆,我就是太喜欢了,有厚厚的粉丝滤镜,看着看着,自己都有些魔怔啦,仿似在汪曾祺老师笔下,看到了我心心念念很久的幸福的样子。

  《受戒》里讲的是的小和尚明海和乡野村姑小英子幸福的乡下生活,让身处城市的我心生向往,想和他们一起打牌,用铜蜻蜓抓母鸡,杀猪过年,打场,唱歌,画画,在芦苇荡里划船,看萤火虫飞来飞去,看天上的流星。

《汪曾祺小说集》这里的人相信,在流星掉下来的时候在裤带上打一个结,心里想什么好事,就能如愿。

  看着看着,我会忘了小明子其实并不是自愿出家的,家里人多地少没饭吃,不得已才去的,能有一口饭吃,不会被饿死。而《受戒》这个书名,已经提醒我这并不是一个幸福的故事,和尚出家要烧戒疤,受戒之名也是因此而来。

  把悲剧写成喜剧,

  而只要有心会生活,过苦日子都比蜜甜,这就是汪曾祺老师的大智慧吧。

《汪曾祺小说集》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我记得在很久之前就看过这段话,却不知道是谁写的,又被用在什么地方,今天读《大淖记事》,再次遇见,久别重逢后的喜悦和悲伤迅速击垮心里的所有防线,像是被一只轻柔的小手抚过,拍拍我的背,再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还在耳边安慰着,对我说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这大概就是文字的魔力吧。

  心里不是没有的,只是缘分不停留,像春风吹又走,所有的人都如隔着玻璃罩子观望着,不敢伸出手去触碰对方,心里百转千回的,反复折磨,张开口却成了算了吧。

  你是不是一样呢。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感情,成了心底永远的遗憾。

  不是不难过的,但我却从书里看到了幸福的样子,可能幸福和遗憾本来就是相伴相生的吧。

  如果我想起你的时候,嘴角是上扬的,像是我此刻读这本书时一样,合上书页还依依不舍,念念不忘的,我想这就是我一直以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而不得,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幸福吧。

  还不赶紧祝福我,在阅读的路上,和幸福不期而遇。

  ――End。

  《汪曾祺小说集》读后感(七):快来,这里有一位“文精”!

  01 我说读汪曾祺先生的《大淖记事》里面的巧云,怎么联想到边城里面的翠翠了。原来汪曾祺先生是师从沈从文先生的。相较于沈从文先生文字的优美与哲学,汪曾祺先生小说里面的文字更朴实无华,更纯粹。初读感觉如纪实文学版地平铺直述,再读总能让人汲取到一种闲适的温暖。这大概就是汪曾祺先生的为人吧,都说字如其人,其实作品更是一个人的名片。所以我们通常提倡要了解一个人要先从他的作品开始。

图片;来自当当网

  而在读他的这部《汪曾祺小说集》之前,我是不认识他的。虽然学过沈从文、度过鲁迅、老舍、冰心、巴金等人的作品,但是对汪曾祺先生的了解还真的仅限于这本书,但仅仅这本书也是够了的。

  2019年再版的《汪曾祺小说集》是从汪曾祺先生全部的小说作品中精选出21篇集合而成,其中既包括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受戒》、《鉴赏家》、《八千岁》等,也包括了新加入的对《聊斋》故事的改写。让人一睹先生风采的同时,更进一步了解先生的为人。

图片来自当当网

  02 汪曾祺先生对家乡、对故里的深情厚谊不仅体现在《故里杂记》、《故里三陈》、《七里茶坊》这样明显的名字里,更体现在对每一条路、每个铺子和每一位人物的身上。如《受戒》里面的小庵其实是汪曾祺先生学生时代避难的一次场所,所以读《受戒》时感觉就如同在逛那个既小又住着和尚的菩提庵。

  文革的一段经历对汪曾祺先生后期创作的主题及方向影响颇大,文革后的很多佳作都是得益于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如《异秉》、《大淖记事》。这一点再次说明困难在作家的身上是一件“幸事”。汪曾祺先生一生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与挫折,甚至有过不少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从这些作品的结尾,基本每一篇小说的结尾都会送上一句温暖而恬静的话语,如“会。当然会”、“睡吧,亲爱的孩子”、“他又长大了一岁”……这其实就是汪曾祺先生的处世哲学——阔达平和,乐观诗意。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作品也承袭着其散文作品的风格,不注重结构与理念的灌输,看似稀疏平常的叙事与平实弹性的语言,在回归日常生活的恬淡中发人深思。如果说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还有些许“洋墨水”的点缀,那么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味儿”,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融入小说的创作中,让人想不到,却不觉得意外。如《岁寒三友》的故事,你绝对想不到是想这么三个人的,好像和我们知道的散寒三友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细细品味隐约能看到对应的品质是一样的;如《鉴赏家》里面对一个卖果子的小人物对画家与其作品的那种始终如一的敬意,竟然读出一丝反讽的味道来。

图片来自当当网

  03 作为一位现代小说家,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透着一股地道的生命力。这股地道是出于他对故乡、对所有经历的热爱,对生命中各种小人物的细心观察与尊重。小到人物的口气、走路的姿势,哪怕是眼神的捕捉,让即使有着时代隔阂感的现代读者读起来也毫无时代隔离感。这就是汪曾祺先生与他的小说的魅力——没有刻意的追求结构与语法,所以读起来就感觉像是和汪先生在聊天,又感觉是随着汪先生的笔触到哪里,文字就自然流到哪里的回忆录,所以想总结汪先生的小说结构,想偷师他的小说方法反到成了一件徒劳的事情,怪不得贾平凹先生评价他“因文成精”,真是十分贴合啊!

  我们不用特意去寻究汪曾祺先生小说里面的内涵与寓意,因为它会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跑到你的面前的。作为被现代化轰炸的现代化年轻人奢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大现实,但是从汪曾祺先生的宁静闲淡与乐观诗意中捕捉对生活的态度还是很有裨益的。

  所以,读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是一种享受,一种纯粹的享受!

  《汪曾祺小说集》读后感(八):于细微处见真情

  乍读《汪曾祺小说集》入坠云雾。他很随意地这里写两句,那里写两句,慢慢讲,缓缓写,不急不躁。读了半天,不明就理,但耐着性子继续仔细读下去,越读越舒服,看似细碎,实则细腻。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小说集》的主题,并非我们现在特别流行或崇尚的“爱情”主题,他崇尚的是以“人”为主题。在他笔下,无数的小人物涌现,从银匠到锡匠,从种着八棵榆树的侉奶奶,再到瘦小干枯的地保李三。他看着鸡顾盼自若,饶有兴味的写着鸡下蛋的“表情”。他把这平凡世界里平平常常的人、事、物一丝不苟地写出来,把这些小人物小场景渗透到灵魂,展现给我们。他的文字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读《汪曾祺小说集》,需要在这样一份清清静静的独处里慢慢品咂,细细体味,才能真切感受到汪老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他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于清淡委婉中表现悠远的意趣,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读后,给你带来宁静、闲适和恬淡,使人心灵愉悦、净化和升华。

  汪老轻盈灵动的文字绝不是随意而为。他在《无事此静坐》一文中写道:“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悠然独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由此可见,汪老的“妙笔生花”首先是“妙笔思花”,是深思熟虑盛开的花朵。

  有些东西本是平平常常的,经汪老一描绘,便觉不凡了。

  在小说《鸡毛》中,汪老写文嫂打开鸡窝门时,鸡们是这样的:“这些鸡就急急忙忙,迫不及待地奔出来,散到草丛中去,不停地啄食。有时又抬起头来,把一个小脑袋很有节奏地转来转去,顾盼自若,——鸡转头不是一下子转过来,都是一顿一顿地那么转动。到觉得肚子里那个蛋快要坠下时,就赶紧跑回来,红着脸把一个蛋下在鸡窝里。随即得意非凡地高唱起来:‘郭格答!郭格答!’”

  一字一句把鸡走出鸡窝和下蛋的神态描写得出神入化,看这些词句“有节奏地转来转去”、“顾盼自若”、“一顿一顿”、“红着脸”、“得意非凡”。汪老把几个细微的地方加倍细腻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有惊异之感,实乃大家手笔。

  而鸡进窝时,又是另一番景象:“它们把碎米啄尽,就鱼贯进入鸡窝。进窝时还故意把脑袋低一低,把尾巴向下耷拉一下,以示雍容文雅,很有鸡教。鸡窝门有一道小坎,这些鸡还都一定两脚并齐,站在门坎上,然后向前一跳。这种礼节,其实大可不必。进窝以后,咕咕囔囔一会,就寂然了。”

  你的眼前,仿佛是一个立体的画卷,鸡的一低头一耷尾,一跳一叫都尽收眼底。一丝一毫之微,一动一静之细,在汪老笔下轻轻流转。看似不注重一千一万,只注意一丝一毫,其实,这一丝一毫就是那一千一万的具体而微。他将一丝一毫看得通透,写得清亮,和照相机的放大一样,其余也可想见了。正是:一丝一毫见真知,一字一句真功夫。

  汪老慢条斯理地叙述,看上去平平淡淡,实则有温度,是满含温情的。细节彰显生命力,仔细揣摩他那看似飘渺的闲言碎语,细思极恐,峥嵘浩瀚。

  《鸡毛》里他如此描写西南联大的先生们的窘况:“有的先生虽然看起来衣冠齐楚,西服皮鞋,但是皮鞋底下有洞。有一位先生还为此制了一则谜语: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他们的袜子没有后跟,穿的时候就把袜尖往前拽拽,窝在脚心里,这样后跟的破洞就露不出来了……有时要去参加Party,没有一件洁白的衬衫,灵机一动:有了!把衬衫反过来穿!打一条领带,把纽扣遮住,这样就看不出反正了。就这样,还很优美地跳着《蓝色的多瑙河》。有一些,就完全不修边幅,衣衫褴褛,囚首垢面,跟一个叫花子差不多了。他们的裤子破了,就用一根麻绳把破处系紧。文嫂看到这些先生,常常跟女儿说:‘可怜!’”

  其间没有说先生们多么穷困,只一个细致的衣着描写就把他们窘迫的生活表露无遗。末尾用文嫂对女儿说的两个字“可怜”画龙点睛,读之,感同身受。

  于细微之处见真情。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常常会忽略,忽略那些埋藏于微小中的人、事、物……而最常被我们忽略的真情,就蕴涵在生活点点滴滴中的细微之处。

  在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里,没有大富大贵的大排场,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幸亏有汪曾祺,他把这些小人物用一丝不苟的笔触渗透到生活,渗透到灵魂深处。汪老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造着自己的艺术世界。他的文字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是原汁原味的“绿色艺术”,是淡中有味,淡出境界。

  《汪曾祺小说集》读后感(九):读汪曾祺的第七年

  大概是大学一年级时第一次正儿八经接触汪曾祺。

  考学期间课本上出现过的,只让我知道这人爱写吃的,也只记住了咸鸭蛋和五彩绳。读了大学连阅读也变得自由,又借着一直呆在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契机,顺道看了不少书。小说当然是最大体量的,年纪轻,别的看不出味道,常常是什么情节奇诡看什么,什么口味重看什么,像是吃着重油重盐的火锅,正在寻求更热辣的东西,就是这时候,碰上了汪曾祺。

  第一次看汪曾祺,就是他的小说。那时候是个薄薄的册子,卷首他自己写着如何自选了这本集子,如何认为小说这种文体不该过于“小说”,应该尽可能地打破文体间的隔膜而创作了一种新的小说体——不那么刻意写情节,不那么大喜大悲大仇大恨,不那么重口味。清淡一些,平和一些。

  对于重口饕餮如我的读者而言,他的小说不过是冲淡的温白开水。

  然而还是读了下去。他的小说从来都是考验读者的敏感度,考验读者们的感知力。如果你对生活的感情不那么浓,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不那么大,甚至根本不关心日常生活,只喜欢宏大的叙事,喜欢跌宕起伏轰轰烈烈的情节,那你很大程度上会看不进去。

  所以,我很理解不爱汪曾祺小说的读者。因为他的小说就是这样,不迎合,不刻意,不勉强,各自持有各自的小乐趣,如此正好。

  一

  汪曾祺的小说用今天的话说起来,第一大观感,可谓“淡定”。读完他写的故事了,总觉得胸中的种种不平,皆能解开。

  淡是他传达出的味道,也是他看世事的方式。举个例子,《受戒》里,汪曾祺写了一个庵赵庄的荸荠庵里几个和尚的事儿。故事本身一点儿不复杂,但是却被他写的饶有兴味。

  比如,这儿的和尚出家不叫出家,就叫当和尚;这儿的和尚还能正大光明娶老婆生孩子——小和尚明海的二师父仁海即是;和尚们有时还会唱唱黄色小调,打打牌,他们也和山下不当和尚的人一样骂脏话,这儿的和尚从不斋戒,吃肉也不瞒人,杀猪的时候比肉铺师傅还顺手,“仁渡一刀子下去,鲜红的猪血就带着很多沫子喷出来”……

  汪曾祺写:“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

  这种描写放在当代,一定不少人瞠目结舌,睥睨不齿,甚至还有可能翻着白眼儿说:你这还当什么和尚,出什么家啊?

  但是汪曾祺笔下这就是如此自然,当和尚跟卖席子,弹棉花,箍桶的,没啥区别。他说,“有的地方出婊子,他(指明海)的家乡出和尚”,万事万物万象,不过如此。

  如果你以为他这种淡定从容不过是出于自我标榜而故弄玄虚,那就错了。

  汪曾祺的故事不着墨情节,却偏爱写人如何画画,怎么绣鞋,农活儿怎么做,野菜怎么挖……相比于那些大惊小怪的世俗怔讶,他不关心,也想不到。让他感兴趣去关注去写的,都是这些细细碎碎的小事儿,这也是他努力追求打破文体“隔阂”得法子。

  《受戒》到底归在了小说,所以要硬说故事,可能就只有“受戒”这一个小片段可以说是核。明海九岁进了荸荠庵不是为了成佛修行,只是为了读书认字;到了年纪,小明海该受戒了。他的好朋友——荸荠庵隔壁家的二女儿小英子前往观看。小英子颇有沈从文《边城》里翠翠的神韵,然而更加活泼机灵。

  在这个唯一可以成为“情节”的段落里,汪曾祺从一个小姑娘视角出发,写那庙,庙里的水缸多么大,释迦摩尼在宝座上是什么样,佛前大桌上的珊瑚树,玉如意和绣得细细的花,一头牛那么大的红木鱼……一帧帧,好似画儿似的呈现给读者。

  回程的水路,他们经过芦花荡,汪曾祺是这么写青梅竹马的两个小孩的:

”小英子划了一气,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小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你说话呀!”明子说:“嗯。”“什么叫 嗯 呀!要不要,要不要?”明子大声地说:“要!”“你喊什么!”明子小小声说:“要——!”

  每每读到这段,大概任谁都会心知肚明,又忍俊不禁吧?

  汪曾祺爱用也擅用这种”平常视角“下的平常心,将世间什么贫富,阶级,职业,地位通通解构了,只剩下人,人的情感和自然,仿佛什么东西通透明净,照耀在风景里。

  在他的小说里,人只是人,做人该做的事儿,说人该说的话,走人该走的路。这儿没有浓烈的黑,没有二元对立的斗争,没有那些高谁一等的优越,没有那种低谁一等的卑贱,这就是他语言给然传达的安然自若。

  即便是再冷再热,再焦躁再消沉,回到“人”的起始点,都能慢慢地打起精神,长舒一口气。

  周作人在文学革命起始时呼吁的“人的文学”,在我心里,汪曾祺是写得最好的。

  二

  说汪曾祺没受沈从文影响,那是鬼扯。汪曾祺不少文章中都有老师沈从文作品的影子,比如对自然、质朴的着意,对人心、人性的好奇,两位都锲而不舍充满兴趣。

  但是汪和沈又有着明眼人一下子就能分别出的不同:沈从文的文字里更多的是对人原始(野性?)生命的赞赏,他看不起城市病的娇弱,无病呻吟,对苍白无聊精致的人性多的是不屑,因此沈的作品里我们常常看到一种张力,横亘在不同的角色之中,他们由张力相互博弈,最终让朴素的“乡下人”和让原始的人性获得胜利。

  而汪却不然。他的作品与其说是“张力”,不如说更多的是意趣。比如《大淖记事》里他如何观察锡匠打锡,如何练拳,写挑夫怎么挑稻草,他写——大淖的媳妇儿不用娶,都是在自己跑来的;姑娘也不愁嫁,都是自己找人,总的来说,女人主动找男人,还会给男人钱花——倒贴。

  有人说这儿风气不好,但是“到底哪里的风气更好一些呢?难说。”

  故事写到第四部分,主人公才刚开始出个名字。他不但不急于写故事,甚至读者会觉得“故事”只是他笔下的镶边画框,真正的画就是生活的细节,衣食住行,一个小地方的人怎么走,怎么活,话怎么说,饭怎么烧。

  修壶的锡匠十一子,这时候遇到了养着一个残废爹的姑娘巧云。汪曾祺说,这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因为小锡匠家里要娶个老婆,巧云这儿却需要招个上门的女婿。

  后来,刘号长侵犯了巧云,丢下十块钱,好在巧云这样的姑娘是明白的,只是觉得虽然姑娘们早晚要破身子,却给了这么一个渣子,太不值当,她索性和十一子好上。

  但这事儿传到了刘号长的耳朵里,他心有不平,找了些人,去逼十一子离开大淖,十一子不肯;逼他说再也不去巧云家,他也沉默。最后小锡匠被毒打,差点儿死在庙里。

  这时明澈澈的人心又被汪曾祺在不经意间写出来了:

  小锡匠的叔叔说陈年尿桶里的尿碱能治病,于是逼十一子喝下去。巧云也赶来,在喂给十一子喝之前,自己竟也尝了一口。

  像是小英子对明海说“你也不要当沙弥尾!”一样,巧云下意识帮十一子尝了尿碱。是“不介意”十一子喝尿碱,又或者是想以后就算十一子不好意思提喝尿碱的事儿,但自己也喝过,不至于让眼前的男人难堪,又甚至是因为自己早就在心里和十一子是一整个儿的了?这其中的意趣,不是人人都可琢磨透,感觉到的。

  而想到这些细细的情愫,在作品“道德警察”盛行的今天,和尚吃肉打牌娶老婆,巧云被侵犯后和十一子在一起等等这些,是不是都要被解读成“道德败坏”呢?

  可我还是在想,只要还有一点点情感的共鸣力,真挚的感受力,对自然和质璞的追求,一定都会再次被汪曾祺的故事说服。

  三

  说回这本书,书里的选篇在我看来真是精之又精。我最喜欢的几篇全部收录 ——《鸡鸭名家》《鸡毛》《晚饭花》《职业》《八千岁》《侯银匠》,以及最爱的《异秉》。

  从他的小说名字就知道汪曾祺对“烟火气”的偏爱,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不少人跟我聊汪曾祺的时候,总是说他身上有“士大夫”气,文人名仕等等,我却不认为。汪曾祺确实颇受父亲生活方式的影响,他生长江南,士大夫之家生活习惯难免带着点儿,加上他从小饱读诗书,而父亲又极会生活——喝茶,下棋,养花,遛鸟,画画写字,古董文玩,无不讲究。他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一定少不了父亲的熏陶。而另一方面,他又极爱市井的小人物,和契诃夫笔下灰色暗淡的小人物不同,东方的汪曾祺笔下的小人物总有些血肉,有着一双炯炯的眼,或者黑得发亮的脸。男人结结实实的肩膀,女人爽朗清脆地笑。

  他故事里的人们,不说是藐视“规矩”,而是甚至听都没听过那些条条框框,即便听了也会很快忘记那些繁文缛节。

  大家自由自在地活,有着真实的疼痛,有着真实的爱与愁,而那些情绪又是淡淡的,一小块一小块的。好像《异秉》里天赋“异秉”生意极好王二,在人人扒头去问有什么卤味诀窍之时,只想到了“大小解要分开”这么一个听起来不同于常人的“异秉”。

  然而这不过是平凡如你我,在想也想不透,猜也猜不准的那些事儿面前,硬是给自己也给别人找的一个“原因”罢了。事实上,生活哪里靠什么异秉呢?

  我一直喜欢这篇,他对平凡小人物的关注,猜度,甚至有着自我观照的成分,将“神性”或者说“神秘”解构,复原回实实在在,和吃喝拉撒相关的日子。既不故弄玄虚,也不大加嘲讽,这并不是什么“异秉”,只是普通的人们无法接受“无缘无故”,总是要找一个“安心。”

  四

  这是我读汪曾祺的第七年,几乎每年都有那么几段时间,我会一遍遍翻出汪曾祺的小说来读。有时是为了测验自己是不是已经变成了麻木的机器,有时会用来鼓舞自己不要被眼前发生的事牵绊了情绪。

  就好像他故事里的人,自有一种超脱小情绪纠缠的法子,又自有一股生命力和明白劲儿。

  《汪曾祺小说集》读后感(十):汪曾祺:人活着,一定要有点乐趣,要热爱点什么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确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汪曾祺

  端午节的风俗,我们老家是要吃鸡蛋的。后来读到汪曾祺的文章《端午的鸭蛋》,我才知道原来的端午美食还有高邮的咸鸭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读过之后,深深被汪老的描述所吸引,对于高邮的咸鸭蛋也就念念不忘。我在网上买过高邮的咸鸭蛋,总觉得味道不正宗,于是让苏州的亲戚帮忙代购高邮农家自制的咸鸭蛋,

  这次,总算吃到了正宗的高邮咸鸭蛋。然而,品尝过美味之后,我对于高邮那个充满江南水乡的地方也有了更多的好感。

  在汪曾祺的笔下,他的家乡高邮有着无数平凡而有趣的人们,有着传承百年而怪异的手艺、风俗。而在他的小说世界里,也处处都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美好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汪曾祺曾在谈写作的时候,说过: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我对生活,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人类是有前途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愿意把这些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

  《汪曾祺小说集》里收录了汪曾祺的21篇小说,包括脍炙人口的《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以及《岁寒三友》等,另外还收录了汪曾祺对于《聊斋》故事的改写《〈聊斋〉新义》十一篇。

  他在小说里传达出了美好的一面。

一、汪曾祺的小说写了哪些东西

  汪曾祺的文字质朴随性,情节平淡温馨,剧情没有八卦、甚至没有高潮迭起,他就用那些朴素的、随性的文字,把小人物的人物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那些文字清新、自然,带着江南大淖的水汽和灵动。

  1、写简单、认真的生活

  汪曾祺的小说和他的人一样,都有一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淡定从容”、“本本真真”。

  汪曾祺一生经历波折。1920年出生的他经历了半个世纪多的种种磨难,他出生在江苏高邮,青年求学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中年被下放到农科所劳动改造,直到1980年才凭借短篇小说《受戒》跻身知名作家行列。

  因为这些经历,他的小说里经常出现的四个地方就是高邮、西南联大、农科所和京剧院。他写得从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他的小说总是远离各种斗争,多是写日常生活、民间习俗和传统文化等。

  他写得多是小人物的故事。汪曾祺的主角们有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们:和尚、锡匠、挑夫、孵小鸡的、卖风筝的;他的主角也有的是贩夫走卒:卖茶叶蛋的、卖鸭子的、农民、果园工人、洗衣大嫂。

  他写社会底层人物,写他们真是的生活状况,写他们认真而简单地生活。他笔下的人就是人、生活就是生活。没有多少高大上的理想,也没有多少爱恨情仇,他们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受戒》里的明海,生逢乱世,因为家贫而去当和尚,却没有觉得多痛苦,只因为这是一条出路。作为和尚的明海,却与农家小姑娘小英子互相爱慕,这些也没有多丢人,在汪曾祺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感情都是那么地自然而然,他们的生活又是那样的简单而快乐。

  2、写简单而认真生活的人

  汪曾祺的身上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但他身上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小说是“抒情式的”,带着温暖的理想主义色彩。

  他对生活心怀悲悯与敬意,他怀着虔诚地写,写那些小人物日复一日地的无聊生活,写他们为生计而奔波,写他们承受着生活的好或坏,他总是记录这些容易被忽视地、被歧视地小人物的影像。

  他的小说里有着散文的优美与灵动,他的内心怀着诚挚的感悟,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也都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

  他写人物的善良与美好,有意识地回避人性恶的一面。即使在小说《复仇》里,主人公的复仇也带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汪曾祺在《大淖记事》里写遵循着古老风俗而工作的锡匠,他们是认真而执拗;被保安队长欺负的姑娘巧云,是坚强而勇敢的。十一子和巧云的相恋,触怒了有权有势的保安队长,但周围的亲戚邻居们却没有一个因害怕而远离他们。那些平时显得无趣而懦弱的人们,却有着自己的善良和底线:

“他们把平时在辛苦而单调生活中不常表现的热情和好心都拿出来了。他们觉得十一字和巧云做的事很应该,很对。大淖出了这样一对年轻人,使他们觉得骄傲。大家的心喜洋洋,热乎乎的,好像在过年。”

  面对作恶的保安对刘队长,锡匠们的报复,也只是让他赔偿损失、赶出县城,没有不依不饶的扩大报复面。而受害者巧云,也没有“祥林嫂”那样地哭哭啼啼,而是挑起担子,以弱女之之身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

  在汪曾祺的笔下,这些社会底层人物在受尽生活的磨难后,依然认真地生活,简单、纯粹地生活着。

  汪曾祺用他的笔和情怀,将那些向来被轻视、被视为“三教九流”的“低贱行业”中的能工巧匠写出了生活的趣味,写出了中国劳动人民传统的坚韧、朴实和善良的美德。他让这些平凡人的身上也有了艺术性。

  他笔下的人物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是众生平等的。每个人对待生活都是认真的,是努力生活的,是深处逆境的时候,也能找到生活乐趣的。

二、从汪曾祺小说里看到的生活智慧

  汪曾祺出身在旧式的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受父辈的影响,汪曾祺也养成了随性、乐观、淡泊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在他的小说里、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1、人活着,就要有点兴致

  汪曾祺笔下的人,即使重复着简单的生计,也会在这些生活之外,找到一点乐趣。

  大淖的女挑夫们,和男人一样行走谋生活。,她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戴不起金玉头饰,就用当季的鲜花装饰。有鲜花的时候,是柳球、艾叶、夹竹桃、栀子花,没有的鲜花时候就插一朵大红剪绒花。

  汪曾祺本人,更是被许多人成为“可爱的老头”。知名编剧鹦鹉史航曾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而汪曾祺的可爱是他能把艰难、平淡的生活过得好玩、有趣。不管生活有多难,他都不允许自己愁眉苦脸,总想办法找点乐子。

  被下放到农村劳改的时候,他被派去掏厕所。别人都愁眉苦脸,唯有他带着两本《四部丛刊》、《分类集注杜工部集》就出发了。

  别人觉得日子苦,他却觉得“这活脏一点,倒不累,还挺自由”。闲下来的时候,他就看书发呆,听室友们天南海北的聊天。

  汪曾祺曾说:

“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掂出自己的价值。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

  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不抱怨、不气馁,认真地寻找生活的美好,让汪曾祺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也让他对人性和生活都秉持着美的想象,也因此在他的文学作品里始终保有温情脉脉的一面。

  2、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洒脱而真挚

  你要对生活有热情,才能活出随心所欲地幸福感,才能有随遇而安的心态。

  汪曾祺曾说:“人生如梦,我投入的确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

  汪曾祺的文章里,都是慢煮的生活,那些世俗烟火的人气,即使在困境中,也带着勃勃生气。每个人都在认真生活,为着明天而努力,只要可以生活,便无所畏惧痛苦还是劳累。

  汪曾祺的难能可贵之处,也在于他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生活都保有一种热忱和洒脱。

  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里,日军经常轰炸,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这个时候汪曾祺最喜欢往松林的方向跑,因为那里有卖炒松子的,有时他也会自备一袋点心,边吃边躲避轰炸。

  汪曾祺的小说里,把平凡的人物和生活写得生动有趣;汪曾祺的生活里,也把波折而苦难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热爱写作,更在无数被打压的日子里,把这当成了生活的方向;他热爱美食,也练就了一首好厨艺。

  汪曾祺的人生智慧里,是简单、热忱地生活,是让我们学会在平凡中找到自己热爱的一点事去做,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发现生活的乐趣。

  我们的生活,不能只顾抱怨那些不满,不能只看到困难、无聊,要对生活充满善意和感恩。

  想让自己开心一点,生活幸福一点,就要学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去做些工作以外的事情。

  那些让我们可以坚持坚持并热爱的事情:

可以是坚持跑步健身,让自己有个强健的身体;可以是每天读两页书,丰盈自己的大脑;可以是偶尔的远足旅游,开阔自己的视野;可以是画画弹琴,陶冶自己的情操。

  生活本身并没有痛苦与幸福之分,全看你怎么对待生活了,你笑它就笑,你哭它就哭。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始终热爱生活,享受简单、纯碎地快乐。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