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读后感精选10篇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是一本由[英] 汤姆 • 弗莱彻(Tom Fletcher)/ 文 / 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读后感(一):想象力匮乏、不知道怎么陪孩子的父母们,这本书是好帮手!

  柠檬很喜欢搭积木,家里买了各式各样的积木给她玩。柠檬常在我回家的时候,拿出一个我第一眼完全看不懂的造型,告诉我说:妈妈,这是蝴蝶、这是电池、这是飞机、这是锤子、这是大象……我按照她所描述的事物,定晴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每次都要感叹下,小朋友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为什么她就能用普通的积木搭出我完全想不到的身边的事物?

  我一边寻思着要不要送她去学乐高,一边翻开了《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这本《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是《小心,你的书里有只龙》的姐妹篇。

一开始我在想,为什么要出两本相似的内容?作者一定是暗藏玄机,毕竟这套书的作者可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畅销儿童作家汤姆• 弗莱彻(Tom Fletcher),他有一套“便便恐龙”的系列图书,在英国销量超过一百万册。插画是格雷格• 阿博特(Greg Abbott),这是英国著名插画家和设计师。

  这两个大创意家,都在这本书里设计了哪些机关呢?

  我和宝宝仔细看完了书,发现作者确实是奇思妙想,把互动书玩出了新花样。

  书里跑进了一只怪兽,情节设定是要把怪兽赶出去。整个阅读过程,都是拿起书来摇摇晃晃。这本书和《变变变》有点像,把书当成一个容器,试图把怪兽倒出来,于是一会儿往左摇,一会儿往右摇。

  这时如果是个想象力还没开发起来的小宝宝,可能就会愣愣地,不知道你想干什么。但是对2岁以上的小朋友,就很合适了。他会很开心地拿起书配合你的要求,而恰好翻到下一页,作者画出了动作效果,小朋友会高度配合,因为效果逼真。我们可以凑近一点观察怪兽的动作和表情,它被晃倒了以后,像坐滑滑梯一样滑倒在地上,嘴巴张开,双手往外伸,一幅担心自己摔倒要用手去支撑一下的样子。再看我们把书倾斜以后,怪兽马上就要滑倒了,紧紧抓住书的一角,眼睛紧闭,嘴巴张开,非常害怕。

  当然,光是把书转来转去,是无法满足小朋友的。于是汤姆又想出了另外一套和小朋友玩的游戏。比如说,挠挠怪兽脚丫子、朝怪兽吹气把他吹走,这些是另一种形式的互动,在前面的有关书的互动过程中,我们的动作对象是书,但是后面这两者的作用对象就直接是怪兽了。那孩子能不能理解,我们对书做动作的时候,也会影响到怪兽呢?能,和孩子一起看完这本书就能理解了,这是一种辅助孩子理解逻辑关系的办法。

  除了做动作,我们还试着朝小怪兽大叫,真的把小怪兽吓跑了(如果孩子害怕,也可以试着朝自己害怕的对象大叫,既是壮胆儿,有时候真有吓退对方的效果)。再大声点儿,把它吓得更远一点,这属于声音的互动范畴。既有声音、又有动作的互动,才是最有效的互动,就像我们学习的时候,最有效的方法是视、听、动手多管齐下,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我们终于靠着各种办法把小怪兽吓跑了,结果把它吓进了我们的房间里。小怪兽像伸出一个脑袋,怯生生地,你一定不想让它在你的房间里逍遥自在吧?万一它又把房间里的东西给破坏了呢?还是快把它喊回来吧,书里才是最适合它待的地方,只要告诉它不要乱咬书就好了。小怪兽困了,我们可以摸摸它的脑袋,再给它轻轻地盖上书当被子,合上书,让它悄悄睡觉吧。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和《小心,你的书里有只龙》的相似之处,是作者将书定义成一本游戏互动书,父母可以在睡前和孩子一起玩这两本书,是非常好的亲子互动时光。很多绘本的角色扮演,是父母讲、孩子听。但是这两本书不是,它是父母讲、孩子动,甚至到最后是孩子讲、父母动,互动效果非常好。

  这两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怪兽》更适用于睡前,更带着一些亲子温暖。而《龙》,更带着一些生活里的活泼和安全常识教育。所以白天读《龙》这一本书更合适,睡前缩在被窝里和宝贝一起看《怪兽》,再就势哄孩子睡下,竟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这套书是《不要碰这本书》系列的进阶版,可以更加有效地锻炼孩子的情绪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本非常棒的亲子互动书。经常没有空陪孩子的爸爸、经常想象力匮乏到只能和孩子讲讲日常的妈妈,在看完这套书以后,应该会有很多新的奇思妙想和不断加深的亲子感情。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读后感(二):亲子互动、想象力培养、语言表达力提升,从睡前亲子阅读开始

  提起怪兽,很多人的脑海中一定是那种大型的、很可怕的动物,影视作品中它们通常拥有巨大的体型和狰狞面目一样的外貌,有着巨大的破坏力。

  很多人也习惯拿怪兽吓唬小孩,使得小孩听话,不去做大人不认为危险的事情,于是亲子共读也很少选用这类题材。

  一贯以来我也是不喜欢怪兽的,至少他们面目狰狞,但前段时间入手的绘本《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却彻底刷新了我对怪兽以及绘本题材选取的认知。

  萌萌哒的小怪兽取代了面目狰狞的庞然大物,行为举止非常可爱,“小怪兽为什么会在书里?他是来搞破坏的吗?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一个故事,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创作意义?

  带着疑问,开始了亲子阅读。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是由英国百万畅销童书作家汤姆·弗莱彻(文)、英国著名插画设计师格雷格 • 阿博特(图)共同完成的。这本书非常适合亲子互动,在游戏中益智。

  随着绘本的内容,我们展开阅读体验吧。

  哇,你的书里有只怪兽!(可爱的它正在津津有味的啃着书)

  面对”破坏“书籍的怪兽怎么办?

  让我们把它赶出来。(怎么赶出来呢)

  摇晃这本书,书被晃倒了,但它还是在书里。

  我们来尝试挠挠它的小脚丫,它开心的笑了。

  我们使劲的吹它,它还在书中,我们向左、向右倾斜书籍,快要成功啦。

  啊!不好,它抓住了书角,然后我们上下左右摇晃它,终于被赶了出去。

  小怪兽被赶去哪里了呢?原来是去了房间,想来想去,还不如让它待在书里,慢慢地它也进入了梦乡。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孩子的动作会随着文字的引导变化随之改变,在故事中完成游戏的设置,锻炼了孩子随机应变能力及想象力。

睡前亲子互动

  3-8岁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关键时期,而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发现,睡前故事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幼儿早期阅读方式,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理解力、表达力和记忆力。

  随着家长教育越来越重视,太多家长希望对孩子进行高质量陪伴,又因为想要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物质生活“不得不”减少家庭陪伴时间,此时家长不妨考虑睡前亲子互动时间。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在亲子阅读时,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一起随着书籍内容的变换进行动作的变化,为了让小怪兽出来,摇晃书籍、挠小脚丫、左右旋转书籍等等。

  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完成绘本的阅读,亲子互动也多了一层意义。

丰富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国人本杰明.S.布鲁姆总结:如果界定一个17岁成人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4岁儿童已经发展到50%,8岁之前再增加30%,到17岁则获得最后的20%。

  儿童成长时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丰富想象力培养对于日后的发展非常有必要。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情节设置步步引申,对于孩子丰富想象力大有裨益,文章从主题设置便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书里有只怪兽,然后呢?

  然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赶出怪兽,因为它在啃书,怎么样赶出怪兽呢?

  书籍中虽然做了行为引导,但继续阅读内容之前,孩子可以展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在不破坏书籍的前提下,要成功赶跑小怪兽哦。

  天马星空的想法会随之而来,家长可以深入与孩子探讨,鼓励孩子产生更多的想法,之后与孩子进行书籍内容的阅读,寻找其中的“差异”。

提升语言表达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每一副画面的文字,语言的设置非常讲究,比如“噢,小心!”“摇晃”“挠挠”“呼”“倾斜”“还在”“上下晃动”“旋转”“大喊”“它不见啦”“没有”“快回来”“快来这儿”“嗖”“晚安”。

  孩子的语言学习与周围、日常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的教育、词汇的储备可以丰富发展孩子的思维。

  书中涉及的部分词语是孩子一开始常接触到的,可以在亲子阅读后进行举一反三。

  有些词语的引申可以丰富孩子语言储备,家长需进行词语的正确解读,加以训练,提升孩子日后语言表达。

  游戏类绘本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完成阅读、丰富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读后感(三):“好玩”对孩子而言有多重要?

  婴儿日常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莫过于吃喝拉撒睡。如果一个婴儿能吃能喝能睡且便便正常,他大概率是个天使宝宝,会非常好带。

  2岁以上幼儿日常中最重要的又是什么?依然离不开吃喝拉撒睡——废话,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几个要素。不过相比婴儿,幼儿多了情感以及玩的需求。

  情感需求好理解。婴幼儿均以自我为中心,以为全世界都围着他转,也必须围着他转,一旦不如意,轻则哭闹,重则撒泼打滚。他们的情感需求是:得到足够关注及全部诉求得到满足。

  玩也好理解啊。脑囟都没长好的小毛孩懂啥呢?不外乎这里玩玩、那里玩玩,以及哪儿好玩上哪儿玩。当然,幼儿就是在这些看似普通无聊的大量重复的日常玩耍中,获得通向世界的密码,茁壮成长。

  基于此,如果能够寓学于乐,那是父母们最喜闻乐见的事。

  此外,如何轻松、不费脑力陪熊孩子玩也是不少父母的诉求。毕竟在外奔波应对工作一天,回家玩玩孩子就好,不想再被孩子玩。

  把电视打开或者把手机甩给孩子,可能是最轻松的方式,但显然也是个糟糕的方式。

  陪孩子玩益智玩具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如乐高、磁力片、拼图等等。玩玩颜料也是大部分孩子喜欢的,就是收拾残局比较费时费体力。

  相比之下,亲子绘本阅读还是比较适合“懒”父母的。

  试想这样的夜晚,饭足茶暖,不用洗碗。你慵懒地靠在舒适的沙发垫上,孩子柔软且带着奶香的小身体轻偎着你。你信手翻开绘本,“不带脑子”照本宣科,孩子便听得津津有味。

  好一幅父母慈子女孝的美好画面。

  温馨提示:以上场景仅限于父母选对了绘本,成功吸引了熊孩子的全部注意力。

  对低龄的婴幼儿来说,既然“玩”是绕不过去的命题,不如就从它入手,选一本好玩的绘本,和孩子们玩起来。

  譬如,《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

  这本书出版于2019年11月,作者是英国的百万畅销童书作家汤姆.费莱彻,绘者格雷格.阿博特,译者范运年。它已授权17种语言,全球销量500万册,并且得到米歇尔.奥巴马的分享推荐。也就是说,拥有它,你就拥有美国前第一夫人同款家庭绘本(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哈哈哈)。

  我当然不是因为米歇尔的推荐才分享这本书。先歪个楼,《点点点》看过吗?《小黄和小蓝》看过吗?

  如果你觉得上述两本经典绘本特别有趣好玩,那么,不用想,买它,这本《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肯定适合你。

  如果上述两本绘本都没看过,恭喜你,你找到了一本特别好玩的书,赶紧和孩子玩起来。

  这本书好玩在哪里?

  首先,人物设定好玩——小怪兽。不知为何,小孩子总对虚拟的各种怪兽深感兴趣。如果你跟一个孩子说,“有个人去商店”,他可能毫无反应。但如果你说,“有只怪兽去商店”,他可能就会竖起耳朵听,诶,怪兽为什么去商店?

  书里的怪兽笑容可掬,软萌可爱。它是一只身穿黑白条纹t恤但没穿裤子的蓝怪兽,有四颗尖尖的牙齿长在人类虎牙的位置,最特别的是有两只粉色的角以及一条粉色小揪揪的尾巴。它黑白分明的眼睛咕噜咕噜转,一点儿也不可怕。

  其次,情节设定好玩。它讲述的是,有只小怪兽跑到书里了,小朋友想办法把它从书里赶出来,摇他、吹他、晃他、吓他……终于,小怪兽从二维的书里逃跑出来了,跑到三维的小朋友的房间里。啊,这可不行啊,房间里可不能有怪兽。所以,小朋友又把小怪兽从现实中喊回来书里,顺便把它哄睡,最后轻轻合上书……

  这种从二维到三维,再从三维到二维的故事设定,引导着孩子的思维从想象到现实,再从现实到想象。这种真假的交替,迎合了低龄婴幼儿分不清自己想象与现实存在的年龄特点,从而使得这个故事显得特别真,孩子自然看得投入,赶走小怪兽的故事也因此好玩起来。

  最后,寓学于乐。刚才也提到,这种潜移默化的从玩乐中学到小小新本领的方式,正是家长们最为推崇的寓学于乐。它可以教会婴幼儿什么?

  颜色。它的色彩特别明亮。蓝色的小怪兽、粉色的角、红色和黄色的背景、黑色的梦乡……家长可以在阅读数次后,引导幼儿去发现各种颜色。

  方向。故事中提到“把书向左边倾斜”“把书向右边倾斜”“上下晃动这本书”等,左右上下的概念,就在一遍遍的亲子阅读过程中,刻印在孩子脑海里,直至他理解这些方向词语的具体含义。

  动作。“摇晃”“挠”“吹”“倾斜”“晃动”“旋转”“大喊”等动作词语,伴随着父母的示范动作,孩子会跟着做、争着做,最终明白什么是摇、挠、吹……别小看这些简单的词语,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来说,能掌握并运用它们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礼貌。书本最后写的是,“嘘!看!它很快就进入梦乡了。轻轻合上书,不要吵醒它。”此景,孩子很自然就明白不能打扰正在睡觉的人 。尽管他还不理解这是一种人际交往的礼貌,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举一反三,不能随意打扰正在看书的人/工作的人/吃饭的人……

  此外,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会在这本书中获得高质量的相互陪伴。虽刚才戏说父母可以“不带脑子照本宣科”,但这类亲子互动绘本的高明在于,它在不知不觉中带动大人的情绪,让大人也跟着孩子进入绘本情景中:

  孩子被笑容可掬的小怪兽吸引,家长则被笨拙但专注可爱的孩子吸引,情不自禁跟着怀里的“小怪兽”用奶音念“让我们把它赶出来来哦……”

  这份“好玩”,对大人而言也很重要呢。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读后感(四):还在做枯燥的故事讲述?聪明的父母选对绘本让睡前阅读这样有趣

  我喜欢看美剧,几乎在每一部美剧里都能看到每个有孩子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在临睡前,父母大多数都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做睡前的耐心陪伴。

  睡前故事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呢?大致有以下几点:

1、睡前故事大多数是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还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2、睡前故事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线索本身就把许多语言现象串联起来,能帮助儿童逐步掌握较为复杂和多样的语言知识和技能。3、睡前故事可以让孩子学会在书本中自我教育。故事本身对儿童的人格塑造起着示范和启蒙的作用。4、通过故事的情景想象可以开阔了儿童的视野,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综上所述,睡前故事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重视,成了家庭教育,亲子时光的一个日常,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

  今天要推荐的这套童书绘本有两本,它们被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 • 奥巴马热情分享推荐!

  《学校图书馆杂志》、《科克斯书评》、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力荐的英国百万册畅销童书!由作家汤姆 • 弗莱彻精心打造,长踞英国童书畅销榜,已授权法语、德语、韩语等11种语言出版,全球销量超过500000册,深受各国儿童喜爱——《There’s a Monster in your book》(译名《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和《There’s a Dragon in your book》(译名《小心,你的书里有只龙》)。由格雷格 • 阿博特(Greg Abbott)绘制插图,科学出版社副编审范运年翻译,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

“噢,看!你的书里有一只蛋!它看起来快要孵化了!”语句诱导——“不管怎样,千万别往下翻页……”“不敢相信,你还是翻了!这个蛋已经孵出来了,现在你的书里有一只龙!”——直接交代故事背景——好奇心会诱使孩子翻动书页,然后龙宝宝出生了……“它真可爱!”“别害怕,它只是一个龙宝宝!”“哎呀,它打了个喷嚏,把书烧着了……”“快来帮它灭火吧!”“怎么灭火呢?”“用嘴吹,然后翻页盖住!可是,火越来越大!怎么办?”“想象下一页有一个装满水的大水球,用手指戳破它!”“哗啦啦……”“火终于灭了!”想象力真神奇!简单的故事情节,一步步的引导孩子想象,“继续想象出美味可口的冰激凌吧……”

  一步步的引导,设计得很合理。不合理又怎样呢?重要的读者们能够在这样的语境和画面中感受到既有趣又充满想象力的过程!

  童书绘本读完了,该关灯睡觉了。

  关灯后,故事还没停,还可以继续想象,开启孩子的想象力之门……

  建议在阅读结束后,收拾好书籍,关好灯,父母陪孩子一起再在床上躺一会,讨论一下彼此想象到的其他的事物,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说什么……

  多好的亲子时光,多好的想象力延展——这就是睡前故事的魅力!

  而《小心,你的书里有只龙》更有趣!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按照提示,摇晃、倾斜、旋转图书,与书中的小怪兽互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情绪及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噢,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你能帮忙把它赶出来吗?”“试着摇晃、倾斜、旋转书,吹气、大喊……”“哎呀,小怪兽去哪里了?”——“它不见啦!”——“它好像跑进你的房间了!”——“你应该不想让一只怪兽在你的房间里逍遥自在吧?也许这本书是最适合它待着的地方。”“摸摸小怪兽的头,跟它说声晚安吧!”“晚安,小怪兽!”“轻轻合上书,不要吵醒它。”

  我喜欢这么简单又充满想象力的文字!更喜欢这套绘本这样丰富又有趣的阅读方式!充满想象,又可以充满了游戏,满足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想法!

  文字作者汤姆 • 弗莱彻(Tom Fletcher),英国畅销儿童作家。其创作的“便便恐龙”系列图书在英国销量超过一百万册。汤姆也是一个音乐家、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和视频博主。他的YouTube频道拥有近1亿视频浏览量和63万订阅用户。汤姆的书已被翻译成32种语言在全球出版。

  而好的绘本,除了文字离不开绘图,这本书的插图作者格雷格 • 阿博特(Greg Abbott),也相当厉害!他是英国著名插画家和设计师,除了儿童书籍,他还创作艺术版画、服装、玩具、贺卡和其他商品。

  感谢翻译范运年,科学出版社副编审,文字爱好者,翻译作品有:《美丽女孩儿》《没有星星的夜晚》《勇敢》等多部。是他的翻译,让我们可以阅读到中文版的这本书!

  不论你是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陪伴父母,还是忙于工作的职场父母,建议你都重视起来孩子的睡前故事时间,让孩子每天睡前的这一小段时间成为家庭的固有生物钟,给孩子给家庭保留这一点必须有的家庭仪式感。也许是半小时,也许是十分钟,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也让孩子体会到陪伴的温暖。而你将收获到的,绝对不仅仅文前所述说的那几点收获!

  睡前故事书推荐——这套由英国畅销儿童作家汤姆 • 弗莱彻(Tom Fletcher)所著,英国著名插画家和设计师格雷格 • 阿博特(Greg Abbott)绘图,科学出版社副编审范运年翻译,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童书绘本——《小心,你的书里有只龙》和《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兽》读后感(五):《小心,你的书里有怪物》:巧用正向催眠,富有游戏力的奇妙之旅

  “你再不睡觉,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为人父母,最怕家里有个成天吵着不睡觉的娃,但即便如此,也不要这样跟孩子说话。

  孩子们年龄小,还无法自主控制情绪,更不会根据当前处境来调整自身状态,作息时间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耐心和理解是每一位家长必不可少的,万不能因一时急躁误伤了孩子的心。

  了解了问题缘由,就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睡前故事、舒缓的音乐、轻拍抚摸都是不错的选择,而许多家长,想让孩子尽早扩充知识面,常常会选择给孩子读绘本。

  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者中川李枝子,曾经对好的绘本有过定义:

要不受年龄限制,贴近孩子生活,能吸引孩子,让其反复阅读,越读越喜欢。

  能做到让一个孩子,因为某本书而按捺住自己的性子,还要压制随时会躁动起来的身体,简直是难上加难。与其挑战他们的天性,倒不如顺应他们想要玩的冲动,然后慢慢放缓节奏,让孩子沉浸在兴奋劲儿里,进而带着些许的倦意入眠。

  《小心,你的书里有怪物》就是这样一部绘本,这本由英国作家汤姆·弗莱彻精心创作的的作品,不仅长据英国童书畅销榜,还得到了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 • 奥巴马的力荐。

  获得如此多赞誉的它,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够让孩子在做完游戏之后,还能迅速平复下来,安静地进入梦乡呢。

1.正向催眠,让孩子的兴奋劲儿软着陆

  书如其名,《小心,你的书里有怪物》从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只藏在书里的呆萌小怪物,它绕有兴趣地啃着我们心爱的绘本,肆意破坏。

  “我们要把它赶出去!”这是作者传递给读者的第一想法。接下来,他开始引导孩子们一步步地与这个破坏者做斗争:摇晃、旋转、倾斜、晃动、吹气、大喊……终于,通过不断地努力,小怪物被撵走了,此时,作者不忘记用一个小怪物仓皇逃窜的页面,给孩子们一个胜利的反馈。

  可是这么玩,不会让孩子越来越兴奋吗?

  作者的回答,尽在他结尾处的巧妙设计中:被赶走的小怪物,委屈地趴在下一页的角落里,露出半个脑袋,可怜巴巴地盯着你,总不能让它无家可归吧?“好吧,那你回来吧!” 小怪物如临大赦,“嗖”的一声回到了书里,玩累了的小怪物,要和孩子们一起进入梦乡了。

  同情心,这就是作者最终想要传递出来的情感。当孩子们玩累了以后,向孩子输出“我成功了”、“我拯救了这本书”、“小怪物好孤单”、“我们还是一起玩吧”这样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个“正向催眠”的过程。

  作为一本睡前读物,当躺在床上的孩子,翻起整本书时,它的宗旨就是在不同程度地消耗着孩子们的精神和体力,在有趣的氛围中,对孩子进行无意识地催眠。

  有父母在身旁陪伴孩子阅读的话,就可以让孩子彻底放松,孩子会将意识完全专注于书中发出的指令,这个时候,潜意识就会不自觉地被激发出来。在两种意识同时开放的情况下,再用色彩去刺激视觉,从而让孩子进入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

  此时,对孩子的正向催眠尤为重要。向孩子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能够让孩子在“自我成功”的潜意识里美美地睡上一觉,而这对于健全孩子的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先让孩子发现搞破坏的元凶,再调动孩子们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然后通过指令,逐渐加大肢体的运动强度,最后激发孩子的同情心,让小朋友与小怪物做朋友。

  这便是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它既尊重真实世界的法则,让破坏者得到应有的惩罚,又告诉孩子,捉弄小怪物不是目的,让他乖乖待在书里才是关键。

  在孩子的世界里,可能并不能理解这许多潜在的意义,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寓教于乐的初衷。顺应孩子玩得天性,再让兴奋劲儿平缓落地,书合上那一刻,仿佛结束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接下来,就是和小怪物一起进入梦乡了。

2.注重游戏力,倾听孩子内心的感触和情绪

  孩子拥有旺盛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能够激发它们的最好途径,莫过于玩。

  今天的年轻父母,对待育儿这桩事,态度很严肃,也很认真。读书、听讲座、请教专家、上论坛,不断提高自己的家庭教养质量。然而,当他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似乎缺了点什么?

  因为他们不会跟孩子玩。

  为人父母,需要一种活力,一种自信,一种情趣,一种幽默来跟孩子玩,而获得过美国国家亲子出版金奖的作者劳伦斯·科恩,把它们统称为一种能力——游戏力。《小心,你的书里有怪物》正是一本富有游戏力的绘本。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如果想要听到他们的心声,并且有效地与之沟通,那么就要用孩子的语言。《小心,你的书里有怪物》里的文字简洁明快,上一页用较大字体,引导孩子发出动作,如:挠挠、吹一下、倾斜、上下摇晃,下一页就会有小怪物被捉弄的模样。但是想把小怪物撵出书可并没有这么简单,需要把整本书来回折腾,对于幼儿的来说根本无法独立完成。

  这时就需要我们的父母出马了,这也是绘本在设计时故意加入进去的亲子环节。如果父母不跟孩子一起读绘本,做游戏,那么错失的不仅仅是乐趣,还有孩子们在游戏中所能表达出来的,内心感触和情绪。

  要知道,有时候,我们需要聆听他们,他们也需要倾诉。年幼的小生命,是不会说出“这件事我感觉不太好,我能跟你谈一谈吗?” 这样的话,他们更多的时候,可能会说:“你可以跟我玩一会儿。”

  如果我们同意,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在睡前的游戏中,把他积攒了一天的内心的感触和负面的情绪,全部倾诉出来。而此时,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开解这些问题,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即使什么都不说,孩子们憋闷在心中的情绪,也可以通过捉弄这只小怪物来得到释放。如果我们不跟他们玩,不会和他们玩,彼此就会错失建立连接的机会。

  很多家庭的日常,就是太缺乏欢乐了。这种注重游戏和游戏力的养育方式,不仅让孩子满足了玩的需求,还能够让父母意识到游戏本身所带来的活力和寓意,以及在它背后,与孩子建立起的沟通桥梁。

  有时候,也许连家长都不敢确定,谁在游戏中更有收获,是孩子,还是自己。

3.只有父母放下身段,才能让孩子体验最美妙的旅程

  孩子常常觉得自己很笨,有的会把这种感觉说出来,有的会藏在心理。

  他们渴望看到愚蠢的是别人,这样他们会觉得好受一点。在阅读《小心,你的书里有怪物》时,很多家长会觉得里面的小怪物十分笨拙,甚至幼稚,而不愿意放下身段,跟孩子一起与它对抗。

  我用包括《小心,你的书里有怪物》在内的三部互动型绘本,做了一个小小实验。在幼儿园老师的配合下,将十位家长分成两组,给孩子讲绘本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无一例外的需要孩子与之斗争,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一组家长习惯跟孩子一起玩,甚至有的时候比孩子还欢实,俨然把故事中的主角当成真实存在的;而另一组家长则喜欢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在互动环节,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

  第一组孩子的兴趣盎然,会对着父母大声地笑,玩到大呼过瘾。当无法把小怪物撵出书时,这组家长会跌倒,拿着绘本四处乱舞,甚至帮倒忙,假装想不出办法。“妈妈你真逗,我来帮你!”这是孩子心里的第一反应,所以整场游戏,他们都会玩得十分投入,在小怪物被撵走的那一刻,父母和孩子都躺在爬爬垫上呼呼喘气。

  而另一组孩子,普遍精力不集中,如果不小心把绘本掉在地上,他们不会去捡起来,而是回头找父母忙。书中的小怪物并没有那么好对付,而这些家长只会拿着孩子的手,示范一下如何把书倾斜过来,然后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做,最后孩子已经不想再读下去了。

  放下身段,对父母来说是很高的要求,因为很多人没有办法摆脱自己的日常角色。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的工作已经很辛苦了,而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绷得很紧。

  极富感染力的表达,对于想用游戏来拉近亲子距离,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父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更直白的说,只要能在游戏中逗孩子发笑,听到笑声,就能确定自己的方向有没有走错。

  为了接近孩子,请把自己的尊严放一旁,这样做,既能让孩子在游戏互动中充当更有掌控力的角色,也能塑造出他们内心中的自信。

  其实,在与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从他们身上能学习到东西一点也不少。

  成人的游戏,如网球、钓鱼或打牌,只会注重方法的正确或者技艺的高超,用“不自然”、“死板”来描述也不为过,说是游戏,不如说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而像孩子一样游戏,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笨拙地犯错,夸张到极致,把严肃的心情放松,试着去享受简简单单、有些傻乎乎的乐趣。

  生活中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也许,直到跟孩子一起捧起绘本时,才会发现自己真的不快乐。

  孩子之所以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闹,是因为他们有一些情绪预先埋在了心里,平常他们都把这些情绪牢牢地关住,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注重游戏力的绘本,正是向孩子敞开了有趣的大门,让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一齐涌出来。《小心,你的书里有怪物》就是这样一本书,而它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打开这道“门”。

  在门后,是孩子们从“现实世界”进入“绘本世界”的奇妙之旅,也是成人们从“自我世界”里解脱,开心微笑,释放压力的通道。许多人觉得,孩子们的世界是幼稚的,那是因为他们执着于“现实”,反而弄丢了,那个曾经相信世界上也有小怪物的、快乐的自己。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