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终生追寻的目标

  喜欢这本书,首先是因为其质朴素雅的封面,散发着诱人的淡淡的书香,令人初见就感觉它的厚重与不凡。其次,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作为一个教语文多年的教师来讲,我真正的感受是——教语文,看似简单,其实很不简单。这些年,在语文的世界里摸爬滚打,这方法,那技巧,用过不少,但语文到底怎么教,感觉还是剪不断,理还乱,懵懵懂懂,模模糊糊。所以本书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打开此书大朵快颐的欲望油然而生。

  果真如我所料,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好书,文中没有高深难懂的理论,没有虚浮的夸夸其谈,老师们都在讲故事,自己的或别人的,通过真实而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的真谛。怎样教好语文,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从老师们的故事中,答案显而易见。

  关注读写 双轨运行

  于永正老师说:“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是通过其自身经历和众多教师及学校的多年实践总结出的规律。让我们看看这些有趣的故事吧,杨巧云老师的学生大放异彩,原因就是多读多写;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从小读《三国演义》、《论语》、《孟子》等经典书籍,并能背诵其中许多篇目。高林生先生小时候因为偷看课外书语文成绩很优秀,他的学问都是自己读出来的。而于永正老师从小对读书读报有浓厚的兴趣,长期读书积淀而成语文能力。

  韩兴娥和陈琴老师的故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她们很另类,在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大刀阔斧,勇立潮头,这种魄力着实令人佩服。她们在语文教学中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探索精神也深深感染着我。韩兴娥老师的话很实在,怎么做的,一一说明,不遗余力。从中也看出她对语文的热心和用心。她说:“这种看起来简单而没有技法的读书模式,其实暗合了最重要的课堂理念,让学生自己享受课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文字营养。”她的做法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读各种文章,摒除繁杂的解说,通过大量阅读给学生以“厚积”,课堂变得简单起来,快乐起来,无形之中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底子,为书香人生奠定基础。

  韩兴娥老师在文章的最后说:“教师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书真的需要一种情怀,一种担当精神。”这让我深有感触。有好多老师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想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书,但会受到各种压力和阻挠,甚至讥讽,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热爱,有足够的担当精神,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理由。

  其实,我们的身边不乏有这样的老师。我有一个朋友,她正在践行以上这些老师的做法,每天的午读时间,她和学生一起走进阅读的天地,在文字的海洋里畅游。学生要写周记,在作文欣赏课,她和学生一起品读学生的作品,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而在第一次月考中,她的学生成绩遥遥领先于另外的两个班级。这是真实的。她的故事告诉我——“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教语文最好的方法。这对于整天陷在课文分析的泥沼和题海中无法自拔的老师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诗词教学 潜心涵咏

  在我看来,王崧舟老师本人就是一首极高雅的诗,他的一言一语是诗,一举一动是诗,而他的文字更是诗意浓浓,耐人品味。

  拜读了他的《古诗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智慧》后,我发现自己多少有点开窍。在这期间,我正在进行古诗词教学。那一节课,教了三首诗,感觉那么累,那么失败,因为声嘶力竭地和学生解释字义,分析诗意,但是,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没有知觉,答案都是教师亲自告诉学生的。一首诗支离破碎,教师和学生一直徘徊在诗词之外。在我看来,古诗词的课堂,应该是放飞心灵的快乐的课堂,是享受诗词之美的课堂,是充满无限诗情画意的轻松的课堂,但是,事实非如此,美人如花隔云端,我痛苦,学生更痛苦,这让我心里心里充满了自责和不安。

  在王崧舟老师的文中,我看到了古诗词教学的原则——会心吟咏得其韵,诚心直观得其象,潜心涵咏得其意。他说,在古诗教学中,诵读、吟诵是对诗最大的保护。把象举出来,呈现在每个孩子面前。潜心涵咏感悟作者的意蕴。我略微知觉一点,诗词教学要吟诵感知其韵律,要举象让孩子们走进其意境,要涵咏得其神韵。受此启发,下堂课的教学,我改变了方法,首先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诵读,慢一点,让思绪随着诗飞,尽情想象,然后睁开眼睛,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有时候出乎意料,在老师的诵读中能够理解诗意,并且化身为作者,走进诗中,感受诗情。

  自感这种方法比起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艺术差得多,也知道探索的路漫长而坎坷,但我愿意为此而实践。在不断的探索中,渐渐明朗,把握规律。

  民间村谣 美丽记忆

  读周益民老师的《回到话语之乡》的文章,很入迷。因为曾经读过周老师的一篇课堂实录《语言的狂欢和精神的自由》,那里面的颠倒歌,让我的女儿每天数量,乐呵呵的,直到现在记忆犹新。更因为他的文字也勾起了我对家乡民谣的记忆。

  是啊,那些遥远的依稀模糊的民谣,去了哪里,现今孩子们都不知道了。小时候,无论哪种游戏,都会有押韵合辙,朗朗上口的民谣,短的两三句,长得好长时间说不完,但是孩子们都津津有味。这些民谣不知道是谁创作的,但是,就像种子一样在童心里扎根,每天不离口,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

  记得母亲小时候教我,我现在还记得的。

  小白白鸡儿,钻尾儿尾儿,

  俺家取了一个新婶婶儿,

  也会走,也会扭,

  也会插花绣兜兜。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钻尾儿尾儿”是什么意思,当时问母亲,母亲也不知,而我的确喜欢,每天就这样念着。

  直到今天,读了周益民老师的文章,才知道这民谣属于民间文学的一种,它承载着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再读读儿时的村谣,是那样的美,那样的甜。

  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像周益民老师一样对民间文学进行挖掘,把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丰富语文课堂,与孩子的童年天然亲近。

  透过老师们的故事,我深刻感受到一点——大道至简。语文,如果你掌握其规律,那么就离“简单”不远了。但细思味,这“简单”的背后应该是不简单——坚持读书、不断实践、勤于反思。一个语文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触摸到语文学习的规律,才会达到至高无上的“简单”的境界,也会品尝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对我来说,简单教语文,是一种愿望,也是我终生追寻的目标,我将为此不懈努力!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