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工作,不上班》经典读后感10篇

  《只工作,不上班》是一本由林安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工作,不上班》读后感(一):好书

  自由职业,绝不是逃避上班,它更应该是,我明知道我可以在职场做得很好,但是我选择一种更好、更适合我的方式来面对人生。

  工作与上班的最大区别就是:上班是一种买卖关系,公司花钱买断你的时间,让你产出成果,一个人最便宜的价值就是时间,但工作更多是为了自己。

  我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为了摆脱抑郁,我选择去上班”,是个大V写的。文章的大概意思是自由职业会让你缺少社交,远离人群,吞噬一个人的生命与活力,她在文末回复网友留言的疑问时说自由职业社交等于零。

  其实,我是不太认同他的观点和对读者的反驳,如果一个人拼命工作只是为了保持社交,那这份工作并不能给他带来想要的效果,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关键还在于他怎么去经营,我身边有很多做自由职业的人,大家都过得很好。至于社交,我的观点是,有效社交很重要。

  再列一个数字,美国的自由职业者数量是49%,意思就是,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自由职业者,在我们国家,这个数字是不到10%,可以说还是很小众。

  做自由职业,最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是否想好了。

  很喜欢这本《只工作,不上班》,最后,祝林安的书大卖。

  《只工作,不上班》读后感(二):年轻人不是不喜欢工作,而是不喜欢上班

  为什么很多90后在一份工作中停留的时间比上一代短了很多?为什么很多年轻人觉得上班无趣进而选择在家办公,甚至出去边旅行边工作?用陈丹青在《圆桌派》中的话来说,年轻人不是不喜欢工作,而是不喜欢上班,他们不喜欢那种组织化的时间表和环境。后来,这篇日记的作者林安开始了一个项目叫”100个不上班的人“专题采访系列。近日,这些不上班的青年人的故事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辑为《只工作,不上班》一书出版。

  书中讲述了一位叫姚璐的复旦新闻学院毕业生的故事。大四时,一些名企过来校招,在宣讲台上说“来我们公司,以后出差可以坐商务舱,住五星级酒店”时,姚璐总会在下面想:“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答案通常是否定的。但是她还是走了大多数人都会走的那条路:进国企,领一份稳定的薪水。姚璐在这种朝九晚五的平庸枯燥和痛苦中挣扎了一年时间,然后就毅然辞职离开这家环境和待遇优渥的国企了。

  后面三年,姚璐一边旅行一边练习风光摄影,她没有任何稳定的收入,只能靠卖自制的风光明信片,或者帮忙带一些旅游团,在青年旅社打工换宿养活自己。最拮据的时候,她甚至找支付宝这样的平台贷款了几万元用来周转资金。金钱的拮据只是一方面,为了拍到好照片,她风餐露宿,甚至跌落过崖壁。

  家人和周围的一些熟人,不明白这位复旦高材生为什么要去那些偏远的地方拍照。几乎每次出门,姚璐都会和父母大吵一架。2015年,姚璐的风光摄影作品开始在网上流传。她签约了国内的一些大图库,开始有越来越多人找她约稿。她的这项爱好也真正带来了收入,她还清了之前的所有贷款,并由了自己的存款。自由职业七年,从根本不知道如何养活自己,到渐渐在网上有了一定知名度和稳定的收入,30岁的姚璐说:“现在是我七年以来最不焦虑的时刻了,因为大部分的人生问题都已经想明白了。”

  姚璐的故事,是本书的20篇故事之一。这些年轻的自由职业者,有做自媒体的,有教人潜水的,还有开猫咪咖啡馆的。作者林安说,“不上班”这个词,听上去可能有点消极,但它在我的定义里并不等同于“无所事事”和“消磨时光”,它不是为了逃避职场而做出的被动选择,而是“可以在职场混得很好”的前提下做出的主动选择。

  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做出自己的个性化选择。

  《只工作,不上班》读后感(三):查无此书?

  打开豆瓣,搜索《只上班,不工作》想去给这本书一个书评。咦,怎么没有这本书?怎么会没有?书我都拿在手里了呀!

  再试试,再搜。还是没有!正当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上了假的豆瓣时,发现是自己输反了,正确书名应该是:《只工作,不上班》。

  哦,这是我中年痴呆的日常,但是这次颠三倒四也外我嘀咕着问自己“只上班不工作”和“只工作不上班”让我选一个,我要哪个?前者听起来,打卡充数不干活白拿钱,看似好,细想一下消耗一生。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个人选择没有内生动力的年代,这样的活儿还真有。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基础打夯实了,社会选择多元了,人更多有了自主的选择,权和责都给到你自己。开始有更多的人在赚钱糊口之外寻找更高的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自主。

  班可以不坐,活要干,干有意义的活,自由支配时间选择地点。

  上班不上班,干什么工作,最终还是要根据每一个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有没有这样的意愿,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有没有这样的承担,怎么开展工作,一系列的问题是局外人也好奇当局者也想知道明晰的答案。

  林安这本书,选取了含她自己在内的20个自由职业情况不同又都较为成功的案例以沟通体问对谈的方式做了分解,以故事讲述的观感呈现,答案存在于提问和讲述中,细细读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启示。而对于大多数坚定要打卡上班的主流人群来说,这本书也是一个窗口,好奇者有机会了解在今天的多元社会中这一小部分人在干什么。

  如果不认识林安我也会去看这本书,满足我好奇解答我疑问。认识林安是因为我是她采访一百个不上班的人计划之一。当我接受采访时,这本书的内容框架已经成型了,故不在列。我的自由职业之路始于对现状的不满,安于身体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长处,难处,先择做不同的事,其实是很难归类的。为了方便导读,林安把这20个人分别放在五个章节:开店,数字游民,斜杠生活,小众职业,新兴行业。我还尝试这把自己往其中塞了一下。

  坦白的说,书中的每个主角的自由职业都比我成功,大部分比我精彩。尤其是他们的行动力和自制力让我羡慕,也包括作者本人。其中,欧阳十三那一篇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开篇就讲她怎么一己之力创造机会把自己从中学失学的处境中挽救回来,后又一次次克服人生路上的诸种不佳境遇,一次次尝试创造机会拯救提升自己,实现目标。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是求生欲,规划性,行动力和意志力。具体内容书中有记述,这里不便剧透。

  《只工作,不上班》面世后,我加入了读者群,群中闲聊另一位新受访者的经历也让我深受启发。希望还有新版,希望这样的内容再多一些。

  《只工作,不上班》读后感(四):自由职业5年之后,我选择重返职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书的感觉也是如此。比如在看过《只工作,不上班》之后,有的人看到的是对“现在的年轻人不想上班了”这种现象的解读;有的人看到了20个自由职业者的生活经历;有的人收获了选择自由的勇气;有的人get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而我,一个自由职业5年之后重返职场的“失败的”前自由职业者,收获到的是对现阶段自己的清晰的认知。

  如果是十年前,《只工作,不上班》这样的书名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噱头。大概现在一些读者第一反应也会觉得:啊,不会是收集了一些成功案例来给社畜们洗脑的吧!

  产生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毕竟我们都被强灌了太多成功学鸡汤,以至于对“成功”产生了强烈的过敏反应。

  于是现在流行的是丧。你丧,我也丧,没有最丧,只有更丧。

  看到大家都在丧,自己也丧得更加理所应当。

  努力没用,自律没用,好好工作也没用。

  学习技能?减脂健身?做个副业?

  oNoNo,是手机不好玩,还是夜宵不好吃,为何要跟自己过不去!

  别跟我提XXX赚了大钱,人家会投胎,要么有资金,要么有颜值,要么有运气。

  而我什么都没有,除了填不满的食欲和加不完的班。

  是的,生活很残酷,也不公平,每个人都有丧的权利。

  只是,在那些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夜晚,当卡债、房租、KPI、加班的焦虑压得你透不过气来的时候,是否也偷偷想过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要振作起来,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要创业,要炒掉老板,要走向人生巅峰……

  接着,在美好的畅想中沉沉睡去,然后又在万恶的闹铃响起后,瞬间被打回原形。

  不知道上面这些情况对于大家来说,是不是很熟悉。如果是的话,建议你去读一读林安的这本《只工作,不上班》。

  我想说,这不是一本写给想从事自由职业的人的“成功学指南”。虽然林安为我们呈现了斜杠青年、数字游民、小店店主等时下最流行的自由职业方式,但每个个体拥有的资源、所处的环境、家庭和教育背景、性格都不尽相同,别人的成功无法复制(哦,也许可以复制,只是没有地方粘贴罢了——此梗出自李诞)。对于我来说,它更像是一本引发关于“自我”的一系列思考的读物——通过走进别人的故事来认识自己。如果你不满朝九晚五的生活却又对现实屡屡妥协,想过自由的生活又担心失去稳定的收入,我想,在研究完《只工作,不上班》中20个自由职业者的经历后,你会得到一些灵感,去确认自己是谁,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是个特别能折腾的人。在尝试自由职业的五年里,我开过淘宝店、甜品店、托管班、服装店,为了处理积压的衣服甚至摆过地摊,然而如果不是靠着做翻译、撰稿、书稿代笔赚点钱糊口,我大概早就饿死了。对于这五年的经历,我一度羞于启齿,更不愿回忆,总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一个逃兵。虽然重新融入职场多年,我已经慢慢释然,不再责怪自己盲目、缺乏毅力、抗压能力差、玻璃心,但在内心深处,“无能”的印记总是无法彻底抹去。

  去年年底,在刷豆瓣的时候看到了林安“100个不上班的人”系列采访,出于职业习惯,加上对“自由职业”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我马上开始考虑将这个系列采访做成书的可能性。紧接着便是联系林安、达成出版意向。(跟林安的沟通愉快而且顺畅,我很喜欢这个独立、清醒、坚定,同时又有些敏感的姑娘,不过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随着林安将一篇篇增补、修改过的采访稿发给我,我开始一边审稿,一边研究每一个受访人,同时也在审视过去和现在的自己。

  我从这些受访人身上找到了一些共性:清晰的自我认知、一定水准的技能、专注、允许试错、自律。这些共性再结合各自的优势特点,足以让他们即便身处职场,也依然会是做得非常出色的那群人。

  与他们相比,我过去缺少的就是清晰的自我认知,以至于当困难降临时,被打得措手不及,只能仓皇逃窜。我没有理智分析自己性格上的优势与劣势,没有正确评估可利用的各种资源,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头一热便投入了创业大军。但显然并不是每一个置之死地都能后生(大部分都是真的死掉了)。原来我并非“无能”,而是没有找到适当的方式去创造适合自己的自由职业之路。

  在几期《只工作,不上班》的读者分享会中,很多读者都提了同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自由职业?根据嘉宾的回答还有我从书中总结的受访人的共性,我发现其实自己目前的状态,应该是比任何时候都适合自由职业的。我有足以傍身的技能,工作中是多面手也爱做独行侠,有项目资源,有之前丰富的试错经历,我很自律,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以保持专注。

  然而我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确定,我不会选择自由职业,最起码不是现在。虽然我依然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对自由的向往从未减弱,时不时还是有“要是靠自己的爱好谋生也不错”的念头跑出来,出版行业本身也面临着种种窘境,可这些不如意都可以被“做书”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所抵消。再回头来看关于自我认知的问题,我的答案再明确不过:曾经的自由职业经历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回归职场后的我想做一个把好书带给读者的编辑。

  最后,我要借用林安在《只工作,不上班》前言中的话来做这篇书评的结尾,希望所有处于迷茫中的人都能找到实现自我的最适当的方式:

  “无论你选择哪种生活和工作方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人活一世,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只工作,不上班》读后感(五):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我只是想和别人不一样”

  2018年深秋,日本广岛街头,波光粼粼的河面洒满清冷的蓝色月光。日本房东Dice牵狗走在路灯下,我追上前去与他聊天。

  “感觉你和我认识的传统日本人不一样。”我说。

  Dice听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转过头来对我说:“如果别的日本人都和我做同样的事,那我可能会去做一个传统的日本人。”

  他笑了笑,然后说出了那句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我只是想和别人不一样。”

Dice和他的狗狗Neol在河边散步

  Dice是一个独自生活在广岛的自由职业者,经营着只有一个人的国际贸易公司,每天只需在线上与美国和中国的客户进行几小时远程沟通,就可以完成当日的工作。

  30多岁的他时间自由、经济独立,几乎每年都会去一个陌生的国家旅行。在广岛生活时,他会开车带着他的狗狗Neol自驾游日本,其余时间则通过经营民宿,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陌生人。

Dice带狗狗Neol在日本旅游

  第一次认识Dice是2017年10月,那时我还在公司上班,正处于工作四年后的职场迷茫期。

  第二次见到Dice已是一年后,我已经成功离开职场,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者,开始了“100个不上班的人”独立采访计划。

  11月的广岛河畔,Dice的一番话让我兴奋,这种兴奋感就像过去一年,和每一个有趣的采访对象碰撞过之后,久久不能散去的心灵余震一般。

  ——在别人的故事里,曾经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时间倒退到2018年初,工作四年的我突然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了。我想离开上一家公司,却不知接下来可以去哪里——我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职场迷茫期。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喜欢逃离的人:逃离父母的管束、逃离小城市、逃离不喜欢的生活环境、逃离体制内的条条框框。

  每一次,我以为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了喜欢的工作,却一次次对工作丧失热情后迷失了方向。

  “工作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公司?”

  “世界上有没有让人一直喜欢下去的工作?”

  “在职场升职加薪,无数次重复前人走过的路,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26岁那年,我和每一个在北上广深拼搏的普通人一样,用尽了力气,只是为了不被大城市如海的人群淹没。

  “我只是想和别人不一样。”

  -2-

  我天生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他人生活感兴趣的人。但是26岁那年,我迫切地想要知道那些不上班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打开通讯录,找到了那些不上班的朋友。一个个约见面聊后,我诞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如果关注的人多,说不定还能出版人生中的第一本书。”

  后来的故事,长期关注我的朋友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我在采访过程中辞掉了工作,成为了一名靠写字为生的自由职业者,并用一年时间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自由职业之路。

  今年,我的第一本以“采访不上班的人”为主题的书,也终于要出版。

  用采访的形式走进他人生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几小时的对谈或几天的相处,无法交代清楚一个人完整的人生,也无法还原一个人最真实的模样。但我可以用自己的文字和当下的直观感受,记录下那个时刻他所传递出的状态。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我接触了差不多70位“不上班的人”,他们中大多是自由职业者,也有一部分独立创业者和个体经营户,更有一些新概念人群,比如“斜杠青年”、“数字游民”。

b站上的不上班采访视频栏目

  穿梭于不同的人群中,与形形色色的人对谈,时常让我感到生活的魔幻。

  比如我可能几天前还在听一位年入几百万的独立创业者倾诉赚不到更多钱的焦虑,几天后却在和一个极简主义者聊如何用几千块也能实现财富自由。

  再比如我可能前几天才围观了当代网红的“奢侈”生活,后几天就住进了古朴原始的手艺人家里,听她聊如何亲手制造一切生活所需。

  人们的生活是如此不同,但他们又各自安好地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

  原来,生活之外还有生活。除了上班打卡、升职加薪,人生还有很多种可能:

  拥有非主流价值观的人,追求着另一种幸福与成功;

  被物质和外界目光捆绑的人,过着高薪又焦虑的生活;

  离开公司、勇敢追梦的人,失败后又重新回到了职场……

  看过太多丰富多彩的人生后,我变得不再轻易羡慕别人的生活,也对自己心中的理想人生有了更加清晰的想象。

  原来一直以来让我想逃离的,是周遭环境的单一与重复——这个世界明明比我想象中更多元。

  -3-

  25岁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在人生的舞台拿到了主角剧本。25岁以后,我开始逐渐意识到并承认自己的平凡。

  “100个不上班的人”采访计划是我允许自己淹没于人海之前的一次挣扎,也是我对平凡生活的一次反抗。虽然,大多数人的命运最终都将归于平凡,但我想留下些什么。

  很开心,经过一年多的采访和改稿,《只工作,不上班》这本书终于就要和大家见面了。

  这本书从我已经完成的采访文章里,精选出了20个不上班青年的人生故事,他们分别来自“开店一族”、“斜杠青年”、“数字游民”、“互联网新兴职业”和“小众自由职业”几个领域。

  不同于已经在网络上发表的部分,这本书更新了很多人被采访一年后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也将作为书中的一员,首次完整地自述自由职业以来的全部心路历程。

  我曾经说过:感觉自己像一个容器,把每一个采访对象身上喜欢的部分偷偷藏进了体内。然后原本平凡无奇的我,变成了一个看上去也有点意思的人。

  希望这本书也能给读者带去同样体验。

  我的公众号:土土土槽

  微博/b站:林安爱拍照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