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鹌鹑

  在纯人力劳作的年代,到处都是丢荒的土地,没有人照顾的地方,草儿总是长得特别欢快。

  村和村之间的距离有些远,就算在能相视的范围内,也早已被树木隔绝,村子都被锁在绿色的牢笼里。

  村外,除了近处的一些甘蔗园、木薯园、番薯园、菜园子和花生地之外,也都被草木侵占了。遍野的草地,也给孩童时的我们提供了不少乐趣。比如:捉鹌鹑。

  大概每年的五月份左右,草地里会莫名的多出好多鹌鹑窝,白天跟着大人们出来耕种的孩童,总是喜欢在草地里翻找,找寻鹌鹑窝的位置,好等到夜幕降临之后可以过来捕捉。

  草地大致分两种,一种带着枝干不知名的,总能长得比人高,整片整片的,也是个能捉迷藏的好去处。这样的地方,矮小的草争不到阳光,很难生长,藤系草类也懒得攀爬,自然也就引不来鹌鹑筑巢。不过却也有其他种类的小鸟在那细小的枝干上织了窝、安上家,只不过很少罢了。

  最烦的是那些草藤,它们总能从其他草类身上攀爬起来,然后架在别人身上,汇织成网走这样的草地,脚必须抬得很高,否则很容易就被绊倒了。而鹌鹑则最喜欢把窝搭在这样的地方,它们只需要往草藤网上加一些枯草叶,搭一半圆,再往上一坐,那一小块草网也随之陷了下去,窝就成了。

  白天,鹌鹑一般都在外面觅食,极少呆在窝里,就算有,看到有人来了,也早就逃之夭夭。所以要捉鹌鹑,第一步就是先找到窝,然后做一标志,等天黑鹌鹑回巢之后,再抄上手电筒来把它一窝端了。

  “鹰来了、鹰来了、鹰来了……”

  找寻鹌鹑窝的时候,总会惊起一些藏匿在草丛里的鹌鹑,飞鸟肯定是没有办法对付的,但有办法让它不敢飞,那就是在追赶它的时候喊“鹰来了”。似乎愚蠢的鹌鹑能听懂这句话是啥意思,在空中遇到老鹰肯定保不住性命,只有躲进草丛才能求得生存。

  这方法是老一辈的人传下来的,至于要往上数几辈那就不清楚了,反正村里的人都会,村里年纪最大的人会,爷爷会,父亲会,全村的孩子都会,再接着又会传给下一代,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

  效果嘛,确实是有,最多遇到胆大一点的多飞了几步,然后就快速钻进草丛,不敢再在天上招摇。不过着地后,它们也不会傻傻地呆在原地,等你赶到的时候,它们早已在草网下面抄小道逃跑了。尽管从来没有听说过谁靠着“鹰来了”捕捉过飞鸟,但是大家总是乐此不彼。

  晚八点左右,黑暗开始笼罩了大地,就剩下月亮和星星透着微光,外出的鸟儿也都陆陆续续归家了。这个时候,可以出发了。

  装备很简单,一把手电筒,一个绑在一米多长竹竿上的网兜,一个篮子,外加一根木棍。

  棍子是“捅”草用的,为了惊蛇。不敢“打”,怕连鹌鹑都惊走了。白天的草地在太阳的肆虐下,炙热得很,喜阴的蛇不知道躲哪个旮旯去了,但是到了晚上,草丛里却是蛇的最爱。

  晚上的鹌鹑有点呆,完全没有了白天的精明,特别是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直接懵了,缩成一团,这微弱的光比嘶吼“鹰来了”有效得多,手电一照,你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过去捕捉它了,网兜一盖,绝无漏网之鱼。

  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能抓到十来只大鹌鹑,这还没算上发了善心放过的那些小的,鹌鹑蛋就更客观了,少的一窝都能掏到四五个。

  过后几天得休息了,大概过上十天八天,草地里又能长出许多新的鹌鹑窝。

  我们没有吃鹌鹑的习惯,这是在鸟类中除了燕子之外落在我们手里还能存活的第二种鸟类。或许是因为享用了它们的蛋,觉得不再好意思祸害它们了,也或许是希望它们能生出更多的蛋来供我们享用,毕竟这是一种少有的额外的零食。

  捕捉到的鹌鹑,我们都养了起来,还特意搭了棚,修补了那些因破烂而被丢弃的鸡笼,养在鸡笼里面,免得糟了老鼠的毒手。仗着鼠多势众,有时也很是猖狂。为了给鹌鹑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还特意在鸡笼里面铺上厚厚的一层枯草,尽可能把鸡笼弄得像它们草地里的窝,再舔上吃食,加上水。

  或者是受了惊吓,或者是因为自己的蛋不见了,或者是吃食不合胃口,或者是环境不适合,每批捉回来的鹌鹑没养几天就开始无精打采,这个时候就只能把它们都放了,让它们都回到它们该回去的地方,或许不用多久,它们之中的某一个,又会回到这个窝里面。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