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着急读后感10篇

  《不要着急》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要着急》读后感(一):从容生活 方能感受美好

  每个作家都需要一个心灵的故乡,更需要一个文学的故乡。沈从文的边城、贾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每个故土犹如他们精神的补给之地,回到故土,回到童年,重拾那段难以割舍的记忆。 汪曾祺先生生于江苏高邮一个亦农亦医的世家,他的父亲多才多艺,金石书画皆通,良好的家庭教育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不要着急》一书记录了先生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家乡的每一份记忆都刻骨铭心。简单而富足的精神生活,对他之后的创作风格、为人处事有着深远的影响,自然在他的小说和散文的创作中留下印痕,他的写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索引。虽然在写作风格中明显烙着老师沈从文的印记,细细读来却别具特色,如闲适中包含着一种文化,恬淡中自有一份厚重。 他用独特的观察力、敏锐的感受力和细致的表现力把故乡描写得如诗如画,抒发了浓浓的乡情,笔调亲切、平淡、朴素。 在《自报家门》里,汪曾祺用充满回忆的笔调描写了家乡高邮的各种事物:有运河里撑篙的大水船,有目光清澈坚定的船夫,有精于捕鱼的鱼鹰,有高于地面的紫色长天的高邮湖,有记忆中的特大水灾,还有丰富美味的水产以及闻名全国的高邮咸蛋,构成了一组纯美的乡间风俗画。家乡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是先生脑海中的宝藏,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他无法割舍的记忆。 时光倏然而逝,转眼间先生已离开20多年,文学界对先生的怀念未曾止息,似乎他的文字历久弥香。先生的文字一次次被重新解读,是因为他的文字在文学和审美两个方面独具特色,历经时光考验而成为打动人心的经典。当代文学在借鉴先生的特色,逐渐找回内心的纯净和心灵的安宁。正如先生文字中的自然美没有刻意美化,而是纯色的流露。 汪曾祺先生审美意识的形成与他从小看父亲作画有关,通读先生的作品,文字中展现更多的是将乡土景物与乡间风俗融为一体描写,最终展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更是一帧帧淳朴的民俗画。 先生的文章无不透露着自然美,他在追求淳朴自然、充满生命力、毫无束缚的世界。《我的家》一文中:菜畦左侧有一棵紫薇,一房多高,开花时乱红一片,晃人眼睛。游蜂无数,——齐白石爱画的那种大个黑锋,穿花抢蕊,非常热闹。西侧,有一座六角亭,可以小坐。他笔下的景物,没有多余的杂质,不需要为了表达某种意境而刻意强加外在的特征,而是不加修饰,还原原貌,给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他的语言如水中磨洗过的石头,干净、清爽,浓厚的乡土气息透过自然美挥发出来,更具自然魅力。 先生的作品都是在描写周遭的生活,例如《我的家》、《草巷口》、《白马庙》等等,简单朴素的生活观让他在生活面前表现的淡定从容,在这样的人生态度下,他的作品自然表现出和谐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会感受到人物、环境、情节等等都是融为一体的。当然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偏爱以及在文章中传达的浓浓的文化氛围,也是令读者心仪的地方。《故乡的元宵》一文中让读者感受当地的元宵节与其他地方的不同,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神韵,时光交错,仿佛我们置身领略当地元宵节文化的氛围。 在读汪曾琪先生的作品时,是一种艺术享受,如小弦切切私语般的柔和、恬静。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不见高山大河的气势磅礴,也听不到饱含激情的豪言壮语。他安然地迎送每一段寂寥或者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焦躁不安的世界。

  《不要着急》读后感(二):汪曾祺:不要着急,慢慢就活出了趣味与自我

  在知乎上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人在着急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吗?”我一想的确是啊,一着急可不是激发了自己的潜力了吗?之前的犹豫与迷茫,全都变成了果断。结果底高赞的答案瞬间征服了我。回答是“数学恐怕不行。” 我立马想到自己高考的时候,因为害怕时间不够就更加着急,一着急就心乱,反而做不出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

  社会的激烈竞争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劣者淘汰”,我们必须奔跑,不然就会落后。于是忙碌与着急成为了我们的主旋律,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速成课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汪曾祺的《不要着急》散文精选,仿佛是当今快节奏社会的一股清泉。让我们从关注成功到关注自己。他告诉我们,静而慢,才能参照万物,兴致盎然,这样才能顺乎自然也合乎人道。

01 你不是不优秀,你只是太着急

  曾经有一位将军去山上打猎,途中,突然遇到暴雨。将军一时找不到回去的路。他便焦急的寻找出路。猛烈的暴风雨,让将军心生恐惧与担忧,于是更加着急的遇到出路。他在黑暗的山谷里到处冲突,最后不慎掉下悬崖。其实将军根本不必急于寻找出路,因为暴雨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只需要找个山洞避一会雨,等雨停了天亮了再下山即可。只是当时,他太着急寻找出路,才会命丧于此。

  生活中也充满了许多荆棘与坎坷。很多时候我们被生活打败,不是我们不优秀,而是我们像将军一样太着急寻找出路,反而被眼前的暴风雨阻挡了前进的方向。就像马云说,昨天很残酷,今天更残酷,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黎明前的黑暗。如果我们能在迷茫和浮沉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看清楚形势,明确自己的方向,那么光明绝不会离我们太远。

  着急的对立面便是静。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世界喧喧嚷嚷,想要找到内心的安宁可不是一件易事。唯一的方法就是闹种取静。毛主席采用的方法是“闹市读书”,而汪老的方法则是静坐。每天早上,一壶茶,一支烟,坐在沙发上,思考和冥想。小说与散文就在这静坐之中出炉。

  与其整日为着急忙慌像无头苍蝇一般的努力,不如像汪老一般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事,读一点书,写一点文章,无事此静坐。当你学会了与自己独处,优秀就不会离你太远。

图片来自网络

02 最精致的生活,是把柴米油盐变成诗

  《不要着急》中45篇精选散文,从汪老的《自报家门》再到《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到的自己》,以时间顺序,串联了汪老77载的人生,给我最大的感悟是他宠辱不惊的豁达,他仿佛有一种将柴米油盐变成诗的魔力。

  文革对好多文人都会留下心理的创伤。汪老却说,自己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汪老在散文中对自己的下放劳作生活没一点抱怨,反倒让我们读者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很有趣。比如他说,他完成了下放的工作,并称其为一部“巨著”——《中国马铃薯图谱》。读来总有一种黑色幽默在。而汪老能度过艰苦下放生活,而且精神状态还不错的原因便是自己随遇而安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生活是很好玩的。但是我也相信,他曾说的这么一句话,人到极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比这种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

图片来自网络

  汪老被下放的劳动地点是张家口沙岭子,走得时候,汪夫人所在的单位正在搞军事化,受军事训练,不能请假来送他,他便留了一张条子,让她等待他五年。汪老的妻子施松卿就守着3个孩子坚持不愿意与汪老离婚,一直到十年浩劫结束。那个年代的他们给了爱情与生活最好的诠释,不用在朋友圈里大肆表白,不用露骨的情话,你只需要知道我在等你,并且一直会等下去。

图片来自网络

  汪老的创作题材皆来自身边的人与物。我们常常会觉得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也没有什么好写的。但是他却能通过文字将平平淡淡地生活本真展现在我们眼前,从家人老师朋友到家乡学校等日常生活场景,在他的笔下活了起来,充满生之喜悦。关键是我们还不觉得无趣,反倒引导我们去发现生活的乐趣。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有个答主王小圈融合人文、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知识从多个角度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汪老用自己有趣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要着急,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慢慢过好当下每一个日子,慢慢过好此生。不要着急,慢慢就活出了趣味与自我。

  《不要着急》读后感(三):不要着急,慢慢活,活出趣味和自我

  如今的社会快节奏生活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都市里的人们时间观念强,办事效率高,生活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它是现代城市里生活着的人们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走在上下班的路上,不时地会听到“快点,快点!”人们的心被急躁焦虑充盈,快,成了所有人的追求。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老先生却别有兴味地说:“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不要着急,慢慢就活出了趣味和自我。”

  这话来自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精选《不要着急》,这本散文集从《自报家门》到《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到的自己》,45篇散文以时间为顺序,串联起汪老的77载人生。跟随他一生踪迹,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汪曾祺先生。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画意,留白悠远,韵味深长而又清澈通透。汪老有名士风范,也有一颗赤子之心,善于从平淡生活中发现极富滋味的妙趣。

  汪曾祺一生经历许多风雨,却能随遇而安,他的文字有他人难以企及的慢与闲。他“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不着急,不焦虑,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汪老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对如今紧张浮躁、生活节奏过快的年轻人的期待。

  一 与父亲

  汪曾祺的家庭是一个旧式的地主家庭,他三岁时母亲就因肺病死去了。在书中,汪老这样形容他的父亲:“我父亲是我所知道的一个最聪明的人”,他的父亲多才多艺,金石书画皆通,还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还练过中国的武术。汪老的父亲有自己独立的画室,还学过很多乐器,笙箫管笛,琵琶,古琴都会,胡琴拉得很好。几乎所有的中国乐器他们家都有。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都算得上学霸父亲,全才父亲。

  “我的父亲真是一个聪明人”,汪老承认自己还不算笨,大概跟他从父亲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有点关系,而他审美意识的形成,跟从小看父亲作画又有很大关系。

  父亲有同情心,能平等待人,是个随便的人,用父亲的话说,他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父亲的脾气传给了汪老,也影响了他和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

  即使身处泥沼,依然能保持自我,活出乐趣,父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 自得其乐

  有的人认为写作就是最好的休息,比如作家孙犁,但是汪曾祺先生不同。

  汪老以为,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是最充实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写成之后觉得不错,那种感觉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但是一个人从早写到晚,那就成了写作的机器,总得找点事消遣消遣,得有点业余爱好。

  先生先后唱过戏,吹过笛,因为后来到剧团工作,遇到了许多专业名角,为避免班门弄斧之嫌,还是藏拙为好,即使笛风甚好,也因为牙齿逐渐掉光,撒风漏气,没法再吹。先生这些年来的业余爱好就成了: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英乱飞。”汪老先生最初描红的模子,充满诗情画意。想象一下先生在大理写对子“苍山负雪,洱海流云”的情景:喝了一点酒,字写得飞扬跋扈,字大径尺,字少,体兼隶篆,快哉!

  汪老的父亲是个画家,画写意花卉,汪老从小爱看父亲画画,也画花卉,还可以在画上题诗,寄一时意兴,抒发感慨,也可以发一点牢骚。汪老的乐趣大概在这里吧。

  而体力充沛,材料凑手,做几个菜,和家人吃或待客,汪老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他是一个纯粹的文人,更是一个识得人间烟火的生活家。

  三 无事此静坐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汪老认为: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做一个恬淡平和之人,安静地坐下来,想一点事,读一点书,写一点文章,这是汪老对我们的期望。

  人生短暂,每一个寻常日子都值得我们慢慢打磨,慢慢过好当下每一个日子, 慢慢过好这一生。

  《不要着急》读后感(四):认识自己,是为了寻找还没有认识的自己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采!“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沈从文

  有人从一开始着急,并且一直着急到结束。

  着急是我们的本性,还是我们面对生活时所带来的紧迫感;着急是我们的本能反应,还是面对事情想要草草了事的态度。

  有人反倒不着急,并且能从中悟出生活至理。

  生活本是一番道理,却是道理都懂得,怎么也过不好生活,与其说懂得道理越多,生活越不能好,倒不如这样说,道理和生活有联系,但是不付出行动的道路就和生活没什么关系了。

  所以,活着,就得活出点兴致:

  既然生活不能忍辱负重,但我们本身可以替代,替代它便好,甚至让它变得更好。

  生活,活着活着就活出了兴趣,那就像诗人们及时起兴,想要赋诗一篇,约三五好友,相继而坐,促膝长谈,谈谈这变幻莫测的人世,谈谈自己心中小志,岂不美哉,生活就是这样的,你活着活着就活出了兴趣,还有可能是“诗和远方”。

  有人问汪曾祺先生:你是怎么成为作家的。

  他的回答倒也简单:看,仔细看。

  他自己回答说,这和他小时候所处的环境和所看到的一切是有关的。这时候有人就想,我小时候也是这种环境,为何就成不了作家呢?

  成为作家不容易,但是看得到生活本心更难,尤其在这复杂的时代,练就一双慧眼变成了每个人的毕生所学,所以人和人都是差不多的,有这一样可以呼吸的氧气,有这一双可以观察的双眼,唯一不同的则是:看的是一样的物,思的是不一样的事。

  例如,我看麻雀就是麻雀,除了能飞,带了点羽毛之外并没有别的啊!但是,只要肯去细心观察的人,他们不止会看到麻雀只是麻雀,羽毛只是羽毛,他们会看到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是以一个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大家所面临的同种困惑,他看到了麻雀就可以联想到这是什么麻雀,具有什么特性,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它什么时候归来,又什么时候去过冬。

  你看,这就和我们拉开差距了。

  所以,生活的细枝末节,都需要认真对待,只有认真对待了,你的感情是真的,你的思想是真的,你说的也是真的,当然,弄传达的也是真的,自然,你就更能认识自己了。

  要说生活刻板,倒也不是,其实生活也有结构:

  一是,生活是有内容性的:

  生活本就是内容化的,我们在这个内容里面去演绎,去生活,去看待自己所处的问题,要么,怎么说,生活苦涩倒也变成滋味了。

  生活的内容不亚于一篇好的文章,对了,文章也是来自生活,只不过要比生活好读,容易读,容易理解。

  好的内容有好的标题构成,要有好的开始和好的结束。

  反过来一想,生活的内容岂不是很多人都要想着开始一段好的旅程,结束也是美好的,我们梦寐以求的,恰好在文章中呈现出来,所以,生活有内容,实则是人们向往这样的“生活内容”。

  二是,生活是中性的:

  很多人活着,不求富贵,但也绝不求贫贱,但这恰好又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恰好不是我们左右的,也刚好变成每个人的头等大事,而且这事还不小。

  一个人老了之后,才会回忆自己的事迹,去过的地方,但始终是老了,回忆模糊,就连去过的地方再次去看的时候,也变得荡然无存,你的回忆会更加模糊,为什么眼前的一切都和从前不一样了。

  我们看到的事物,看到的时候是一个样子,过段时间不看,又是另一番模样,认不认识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平常心去看待,不要去忧愁,也不要惊讶,更用不着去开心。

  这就是我们很多人现在的人,看到开心的却开心不起来,碰到忧愁的一时半会就忧愁不起来了。

  这是因为,我们现在都在追求一种中性生活,都在试图改变自己眼前的惊喜和窘境,以至于让它中性化,心里变得更安静。

  自得其乐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朋友多的时候我们是不开心的,聚会闹的再欢,我们还是担忧的,薪资涨了,我们还在忧愁下一次什么时候涨。

  你看,人得到之后并不会开心,而是转入下一次忧愁之中,所以欢乐是很一种“很短暂的微妙”。

  只有自得其乐的时候,你才是开心的,找到自己终其一生都想努力去投入的一件事,也只有这件事,让你能开开心心,乐哉乐哉一会,其他事大概不会让你开心起来了。

  哪怕是你穷其一生爱你的爱人也好,这是你一直追求和一直在做的事,而且你做这件事的时候非常开心,也非常高兴。

  自得其乐就是一种众乐乐不如独乐乐,但是能众乐乐也就更好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

  外面风吹草动,我这里微风悠然,外面世界再精彩,我们也是众乐乐的一乐,要让自己的世界平常,那就是乐上加乐。

  这方面我比较喜欢苏东坡,苏东坡终其一生,他的世界就是一个平常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这豁达、从容,处事不惊,自得其乐这四种难得的境界。

  平常心人人都有,但是看到外面躁动起来,自己忍不住就躁动起来了,躁动起来的后果要么很欢,要么更加躁动,甚至不能控制自我,失其本心。

  我是一个极其平常的人:

  汪曾祺先生一直在这么低调的说这自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境界,正所谓,优秀的人是孤独的,但我想加一句,优秀的人孤独的“自得其乐”。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不要着急》道尽了生活的细碎,说出了我们的内心,书写了自己的一生,而这一生又怎能是书写的完的,只不过是“岁月不饶人”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要着急》读后感(五):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态度:不焦虑,不着急

  最早知道汪曾祺,源于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端午的鸭蛋》。经过汪老先生生动细腻的描述,原本平淡无奇的红油鸭蛋从此成了语文课本中关于美食的最佳回忆:

  quot;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这篇文章,让我记住了汪老先生,也深深记住了汪老先生的家乡高邮--一个盛产双黄咸鸭蛋的地方。

  汪曾祺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又是美食家,同时更是生活哲学家,他的身上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笔下的文字平淡质朴,却韵味悠长,字里行间处处透着对着生活的热爱,充满了生活情趣。冯唐将其评价为,"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这本《不要着急》收录了汪曾祺45篇散文,涵盖了其幼年成长、青年求学、写作心得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个故事都如话家常般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是了解汪老先生作品风格及人生态度不可错过的佳作。

  01.

  汪曾祺与父亲

  汪曾祺出生在一个旧式地主家庭,母亲在他三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父亲汪菊生多才多艺,是当地有名的画家,擅长多种乐器,练过武术,还是体操运动员和足球健将。

  这样的父亲,即便是在今天,也已经够酷的了!更何况是在100年前。

  汪曾祺多次在书中写道:"我的父亲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汪菊生不同于传统文化中严肃刻板的父亲形象,相反,他尤其喜欢亲近子女,时常一起玩闹,被称为"孩子王"。

  有一次,父亲汪菊生曾用琴弦制作出蜈蚣风筝,然后带着年幼的汪曾祺和兄弟姊妹一起去麦田里放风筝,看着风筝飞得又高又稳,那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更难得的是,成长于旧社会的汪菊生还是个少见的民主通达之人,个性随和,讲究平等待人,即使是和自己的孩子。

  汪曾祺十几岁的时候,就和父亲坐在一起喝酒,就连17岁那年写信追女孩,父亲都会在一旁给他瞎出主意。汪菊生形容他们的关系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父亲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汪曾祺的家庭观念。

  他曾说,"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在他的家里,全家老少都称他"老头儿",老婆施松卿这么叫,三个儿女这么叫,连小孙女和外孙女也这么叫。

  而父亲对生活的热爱,更影响了汪曾祺的生活态度。

  他在书中写道,

  quot;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

  下放的那几年,写字画画的手变成了种地的手,但他从不曾哀怨。

  有一次,在喷农药的过程中,他发现"波尔多液"竟然是很好看的天蓝色,开心得像个孩子。

  在坝上工作时,偶然采到一颗大蘑菇,他为能带回北京给家人做一碗汤而激动不已。

  在马铃薯研究站,早上起来,到马铃薯地掐一把花、几只叶子,回到屋里,插在玻璃杯上,开始对着画。到了晚上,就尽情读书。

  平淡乏味的日子,他却过得有滋有味,如神仙般快活。

  这样的生活态度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后来,日子安定之后,他每天写字,画画,兴致来了就给家人做饭,生活得怡然自得。

  不论是在浩劫年代,还是在安稳岁月,他都很少愁眉苦脸,总会想办法找点乐子。这样的汪老先生,真是有趣、可爱、又可敬!

  02.

  汪曾祺与沈从文

  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成为沈从文的学生,他的才华也得到了沈从文的欣赏。

  关于沈从文对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汪曾祺在书中提到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沈从文在课上常讲的:小说创作要贴到人物来写。

  所谓贴到人物来写,有三层含义。

  一是小说是写人物的。所以,人物是主导,其次为派生。作者要热爱自己所创作的人物,对他们要有带抒情意味的同情心。

  二是作者要和人物站在一起,以人物的哀乐为自己的哀乐。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能够打动人。

  三是人物以外的其它的东西都是附属于人物的。其中的环境和对话都要紧密围绕人物来写,符合人物的身份,不能仅凭作者自己想当然。

  汪曾祺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自以为用词精妙,对话高明,结果却被沈从文批评是"两个聪明的脑壳在打架"。

  汪曾祺从此意识到:文学创作并不是作者写作技巧的炫技,而要力求故事的质朴和人物的真实,要符合现实生活。

  还有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冷嘲。"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正是新旧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当时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不满于社会整体和文化的封建落后,另一方面却又苦于无力改变,作品有意无意中流露出对现实的嘲讽,以及玩世不恭的态度。

  沈从文发现之后,立即教导汪曾祺要热爱生活,即使在严酷的现实的面前,也不能觉得"世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

  做好自己的工作,永远向往真善美。因为文学,理应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

  这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沈从文去世时,汪曾祺评价恩师"是一个真正淡泊的作家"。

  在汪曾祺看来,所谓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

  受沈从文影响,汪曾祺一辈子向真向善,几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文学创作之中, 文字里总流淌着对生活默默的温情,以及对底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者评价汪曾祺,"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

  沈从文对汪曾祺的影响,不仅在于致学,更在于精神上的深远影响。

  03

  汪曾祺谈写作

  大师的作品,自然绕不开写作的话题。汪曾祺在书中分享了很多自己关于写作的心得,让作为一个写作者的我深感获益匪浅。

  1.语言具有内容性,必须引起重视。

  他认为,语言不只是外部的,而是一种技巧,最能反映作者的气质和思想;

  此外,语言还具有文化性,能够反映作者的文化修养。比如,一个懂得多种民族语言的作家,背后反映的是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学作品要能给人带来美的体验和想象,引导人发现生活的趣味。

  因此他建议,作者在写作时,要多用有幽默感的文学语言,而不是纯粹的理论语言。

  说到学习语言,汪曾祺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向群众学习,也就是多观察生活;另一种是多读书,多学习优秀作家的文章,培养自己的语感。

  2.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他在书中写道:"我写作的素材几乎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一个作家发现生活里的某种现象,有所触动,感到其中的某种意义,便会储存在记忆里,可以作为想象的种子。"

  有人曾问汪曾祺,究竟是如何成为一个作家的?

  他答,这和他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

  从他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放学回家,他喜欢去那些店铺、手工作坊转转,看银匠制作银器,看灯笼工糊灯笼。

  正是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街一巷都成为了他灵感的来源,他的作品也因此充满了生活气息。

  文学作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注重生活的积累,并对生活保持长期思考。这是一个优秀写作者应该有的写作态度和理念。

  3.写作最好的心理状态:静思往事,如在目底

  这句话本意是指,当一个人心情很平静的时候,往事就会一一在脑海中浮现。就写作来说,汪老强调的是下笔的时候,最好心里要很平静。

  十几年来,汪老一直有静坐的习惯。

  每天早上,他都会泡上一杯茶,然后静坐在沙发上,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任由思绪天马行空,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便逐渐在眼前清晰起来。据他所讲,他的不少文章就是在这样的静坐放空中得出来的。

  quot;唯静,才能关照万物,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在静思冥想中,慢慢就活出了趣味和自我。

  诸葛亮也曾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对于写作者来说,切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不着急,不焦虑,哪怕每天只是单纯地想一点事,读一点书,写一点文章,这一天也是有意义的。

  用汪老的话来说,生活,还是很好玩的。

  忙碌之余,不妨读一读汪老先生的文字,偶尔感受一下让心情慢下来的幸福。重新体味和感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找回在现实的洪流中逐渐迷失的自己。

  慢慢过好当下的每一个日子,慢慢过好此生。足矣。

  作者:笑薇,多平台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爱读书,爱写作,爱旅游,坚信在每个为柴米油盐奋斗的当下,更要努力追求诗和心中的远方。 微信公众号:笑薇读书

  主页回复"投稿",即可获得一份100家公众号投稿资源;

  回复"提升",即可获得50本个人成长电子书。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