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的一次破例阅读

  我是个十足的懒人,床头放着的书一本一本堆着,因为时间久沾上了些许灰尘,每每擦拭时,我都会暗下决心:是必须解决的时刻了!其实地球人都知道,越爱发誓的人也越容易遗忘誓言。久了,我常悲哀地想到这些可怜的书只是为满足我的臆想而已——我就是个懒人,可偏偏装得像个读书人似的,还把最爱的那几本压在枕头之下以满足我那小小的霸占欲——真是对不起这些可爱的书及这些用心写书的人。

  十一前夕,先生来电话,温和地和我说着要来我们学校讲学的事,还说可否写些《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一书的读后感,我不知道是听了前半句有些兴奋,还是一时稀里糊涂,我竟“嗯嗯呀呀”地全应了。挂完电话一想,坏事了——懒人拿笔,估计困难。可应了的事,是怎么也赖不掉的。十一长假,兴许是玩累玩疯了,一个字也没挤出来。长假的最后一个晚上,懒人躺在床上迷迷糊糊上了心事,竟一夜没睡安稳,满脑子构思着题目、框架,迷糊时也想着如何婉转地把这事给推了——电话?不行!留言?不合适!醒来,想起暑假南通之行,先生不忘轻轻地叮咛了一句:看着写点儿,写点读后感吧。这样想来,先生两次提醒我这个懒人该动动笔了——要不,笔头可真要烂了!

  《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教育》一书就放在我的枕边,随手翻开,很多文字用紫色的水笔勾画圈点着,显然是暑假第一次阅读时留下的痕迹。我清楚地记得,向女儿要来彩色水笔,说自己记性不好,读书要用彩笔勾画作标记,这是懒人第一次这样认真地阅读。我还清楚地记得,南通回来,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此书,几乎是一口气连着阅读完毕,这也是懒人鲜有的阅读速度。我疑惑地思量着:为何当初第一时间没有留下文字呢?估计一般有两种情形:要么太烂,要么太好。先生向来不是出烂书之人,更不爱捣鼓折腾读者,所以我只能断定:因为太好,所以我不敢动笔。怕写下任何字,都是对先生的不敬与不重。

  第二次捧起书再读……看到喜欢的文字,依然有设法屏住呼吸的感觉,再读再品,生怕漏了一个好字,一个好词,一个好句。像我这样愚笨不开窍的人,来回看上几遍是常事。

  先生第一次去南通讲课,因为感冒,先生说:我为今天与老师们的相见准备了40多年,如果因为感冒而影响了今天的交流,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足以见证先生的诚意与真情,可以说,先生把每一次讲学、每一次与人相遇都看得格外珍贵,都看作是生命里那些美妙机缘的召唤——要不,他怎可以叫得出那么多老师、那么多博友的名字?听先生叫名儿,那么亲切,那么入耳,好象被唤了无数次那般熟稔。有人问他去哪里讲课,先生答“到凌宗伟那里讲课”,接下来,我猜想先生有可能这样答“到小豆子那里讲课”……哈哈,你说,和这样的人相遇相识会是多么的美妙与幸福!正如先生言:生命的相遇本身就很值得期待!

  先生又说,一个40来岁的人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一个老师更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从一个老师眼中如果看不到慈祥,脸上看不到期待,言语中听不到鼓励,整个相貌里看不到从容,看不到教养,那是非常可怕的。以前,我还真没在意过有这说法。但如果真带着眼睛去观察,你便会发现先生讲得是多么在理。前两天去一所学校听市学科带头人汇报课,年轻漂亮的音乐老师在前面带孩子们跳舞,意思是秋天里一群大雁往南飞……可能是借班上课的缘故,老师和孩子都不那么亲切热络,有一男孩特别有个性,怎么都不肯与小朋友一起舞蹈,老师走过去,轻轻拉他,孩子把手一甩,双手索性反摆到身后,还倔倔地回了一句:我就是不想跳。没想,刚刚还温柔有余的音乐老师脸一拉,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眼神足足瞪了孩子三四秒钟——一眼将孩子给“秒杀”了。也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漂亮不一定是温柔,漂亮有时是虚假的。就是那可怕的一眼——孩子至始至终没再参与过任何活动。后来,我再细看老师,怎么都不觉得她漂亮,眼里的几分“凶煞”就是抹不掉。下课时,我见那孩子灰溜溜地起身,面无表情地走出音乐教室。但愿孩子没有因这“一眼”而失掉很多学习的兴致,但,我真不敢大胆猜想下去。我想,更多时候,老师的脸呈现的就是老师的内心——温暖、柔软、细致、谦卑、宽容、耐心、亲和……多一些和善,就会多生出一分美丽。

  我也思考着——《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中的“每一个”到底指什么?读后,我似乎可以寻着这样的脉络:“每一个”既指向一个个学生,如先生所言:基础教育最核心的是境界问题,它不是一个功利的目标,不是培养出多少学生、造就多高的升学率,更核心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更全面地、更充分地关注到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成长、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每一个”又指向一个个老师,如先生这样阐述:第一,我更信赖个人,个人也许能“大于”学校。也就是说在目前这种情景下,每一个人的努力更重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更不容易被扭曲。第二,我更期待志愿者组成的团队,伟大的事物的魅力感召着我们。比如俱乐部。第三,也许我们最值得反省的是工作的职分、理想、意义,应回到对职业的本分上来。第四,所有的改变都源于主动和热情。“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先生这样提醒大家:我们现在要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想自己能想的事情,尽量把我们该做的事情做好。只有自己真正地行动起来,努力参与到小事中来,你才是生命化教育最好的践行者。没有亲历,没有体验,没有阅读,没有思考,你就没有发言权。难怪小草老师这样自信地说:我就是生命化教育。掂量着,这个“我”是多么的重要啊!

  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先生依然坚定地给出回答:让我们重新成为读书人吧。也许,只有书能带给我们无限的“蜜”,也只有书,能拯救我们未死的灵魂。当你的职业还能与那些鲜活而富有朝气的孩子连在一起时,你的职业也就是你的命业——和你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跟你人生所有的喜爱联系在一起。想起先生和我见面时轻声说的那句:想想做老师其实挺好的。我想,我现在更明白其含义了。

  一本书所呈现的美好的东西总是能激励鼓舞人,也只有读它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书传递予你的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与温暖。先生在2009年的三个月里,去南通二甲三次,由此诞生了“一本意想不到的书”,我也由此相信,任何事情,只要“用心”与“坚持”,我们也会生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你说呢?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