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的告别》的读后感10篇

  《艾迪的告别》是一本由[法]爱德华·路易斯(Édouard Louis)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艾迪的告别》读后感(一):无处不在的封建思想

  “因此,父亲也将要这样,要把我养成硬汉,这事关他作为男人的骄傲。”父亲一句话决定了自己想象中的儿子艾迪的格局。

  戏剧化的是,艾迪并没有长成父亲所说的硬汉,相反他和其他男孩子相比起来有些与众不同。艾迪不喜欢男孩子的足球游戏,说话的声音也比较细,总之被大家称之为娘娘腔。

  最后造成的后果是家里人的不理解、校园欺凌。

  艾迪努力的改变自己,每天练习发沉重的声音、试着和女孩子交往、和男孩子长时间待一起玩耍。在整个过程,艾迪获得了短暂并且阶段性的小胜利,却越来越迷失了自己。

  这一切根源都是因为村里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村里的人认为男生应该如何如何,只有你的行为超出了、不符合了,那就是不太对劲、不太正常。

  村里的人早早结束了学业,一个又一个的走进了工厂,干着日复一日的苦力活,仿佛行尸走肉一般。艾迪的与众不同却恰恰因为学了戏剧,走出了这片乡下。

  艾迪的娘娘腔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的单身女性,而艾迪的妈妈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老一辈的女人,早早的选择了结婚生小孩,似乎在她们眼里,这就是唯一的选择。而新时代的女性,三十岁以上居多都没有结婚。

  哎呀这些家长可都着急了!就像艾迪父母着急自己儿子怎么这么娘一样!

  把自己小孩当成大白菜一样到处推销,生怕自己小孩被剩下,口口声声说为了自己孩子幸福。最根源的思想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小孩再不嫁出去,就没人要了。

  艾迪的娘娘腔以及新时代女性的不婚族息息相关,在大众固化的眼神,根本不是与众不同,是异类。

  不是每一个艾迪,最终都会走出乡下,进入上层阶级;也不是每一个不婚族,最终都会坦然的生活。或许另外一个艾会服从家里人,跟随家里人,做个假硬汉,去工厂上班;或许另外一个不婚族会和家里人妥协,随便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

  通过艾迪的成长,我看多更多的是心酸,没有任何一个人理解他,直到他进去了一所完全不同层次的高中以后才发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的不同。这些人和自己平时生活中的人完全不同。

  故事并没有走向所谓的俗套,没有让艾迪彻彻底底变成了硬汉,而是选择了接受自己。

  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最重要的话是自己的想法,否则你做什么都要顾及别人,将自己身上的与众不同掩盖,变成最普通的一个人,失去原本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作者写下这本书,揭开自己血淋淋的伤疤,仿佛在告诉我们,过去的一切终究会过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远离那些傻子真的非常重要!

  《艾迪的告别》读后感(二):译后记:以善意对待那些与众不同的存在

  以善意对待那些与众不同的存在 ——《艾迪的告别》译后记

  文:赵玥

  译完《艾迪的告别》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是从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章起所受到的震撼,和由此引发的战栗之感却久久不能平息。

  这本书一开篇就是校园霸凌,作者用粗粝却又不失魅力的语言,让读者仿佛与主人公艾迪一起感受到了身心重创。

  这部小说是作者的第一部自传体,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描述了一名出身法国小镇的男孩从自我认识,内心挣扎到实现自我和解的成长历程,同时,也借助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男孩的眼睛让读者一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之初法国北部贫困地区的社会风貌及思想认知。

  这本书中的庇卡底与人们印象中发达的西方,或是浪漫的法国大相径庭;在贫困中挣扎的各色人物生活在固化的、压抑的、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不刷牙的孩子、躺在满是灰尘的沙发上分娩的孕妇、不愿就医的“硬汉”、壁垒分明的两性角色……这一切让人都不敢相信是发生在二十世纪末的西欧。更有甚者,其中的大部分人物甚至就像左拉笔下的人物一样,怎么也逃不开遗传和环境的羁绊。

  直到今天,绝大多数普通法国民众对于遥远的东方的印象都是缥缈的,甚至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张艺谋的电影之类,所以在他们有限的关于中国的认知中,这都是一个落后的、封闭的国度;同样,在普通中国民众的心目中,对欧洲、对法国也自有其固有印象。而本书为广大读者打开了认识法国的另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彼岸的繁华世界也有其贫困而令人绝望的一面。

  唯有全面的认识世界,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令人应接不暇的各种事件。比如,近期的“黄马甲”事件,实际上就是法国长期的城乡发展不均衡产生的恶果之一,贫困的大城市郊区和乡村中人们的生活和大家印象中优雅的法国绅士的生活何止天壤之别,这些地区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孕育社会不满,甚至是骚乱的温床。

  书中描写的法国北部农村对两性有明确的定位:女性多是勤劳而坚强的,虽然满腹牢骚,但还是不得不屈从命运;而对男性的要求基本就是成为“硬汉”,暴力的“硬汉”。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对娘娘腔,对同性恋完全是零容忍。

  主人公艾迪在学校遭受霸凌,在家同样要面对父母亲人的不理解。

  其实,开始发现自己的行为举止、喜好等与众不同时,艾迪自己也是拒绝的,他努力想要回归“正轨”,多次努力无效后,不得不无奈地与命运妥协。最后同学说艾迪还是“娘炮”的时候,大家笑了,艾迪也笑了。这种不一样的青春故事,无疑比漫画和青春偶像剧中把一切都笼罩在爱情和叛逆的光环下的做法更触动人心。

  通过艾迪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本书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社会边缘群体在生活中的挣扎和不易。所幸,我们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放包容。也许在某些地区大家观念的改变还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正是有像《艾迪的告别》这样的作品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世界的多样性,让我们愿意以善意对待那些与众不同的存在。

  《艾迪的告别》读后感(三):很压抑的社会

  《艾迪的告别》是爱德华•路易斯(Édouard Louis)所写,原名艾迪•贝勒格勒,是一位小说家。1992年出生在法国。《艾迪的告别》是他首部自传体小说。已出版作品还有《暴力史》《谁杀了我父亲》。

  阅读了本书,对作者的后来经历也十分感兴趣。但爱德华•路易斯这个名字我在百度的时候发现只有一位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

图片描述

  这明显不是本书的作者,而在百度作者其他作品时,发现《暴力史》是一部惊悚电影,在点击参考资料发现进不去。《谁杀了我的父亲》这本书却是连百度都百度不到。

  这个本自传说的是艾迪•贝勒格勒小时候的故事,他因为身体不壮,声音像女孩子,总是被人欺负,父亲和母亲都活在底层社会的压迫下,他为了不被别人欺负做出的逃避。

  现在说起法国都是浪漫的色彩,我们大多数都以为外国是没有农村的,事实上在许多方面曾经都是大同小异。在没有仔细看的时候我都以为是作者搞错了,这不就是中国吗?

  这本书侧重于两个部分:一个是同学们对艾迪的欺凌,另一个是家长里短反映的法国乡下。

  对于欺凌,艾迪的反应是早已习惯了,习惯了别人叫他“娘娘腔”,习惯了别人打他,习惯了父亲的弱儒,母亲的叽叽歪歪。艾迪有做过反抗吗?至少在书里我并没有看到,除了在金钱方面,感觉父母对艾迪还是不错的,会不会反抗有不同的结果呢?艾迪所有的精力都是在隐藏自己,我一直在期待,期待着艾迪的改变,而看到最后,我大概意识到艾迪会一辈子都受影响,活在“娘娘腔”的阴影下。艾迪算是很优秀吧,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对于法国的乡下,作者从很多角度反应了它,许多男生的暴力、酗酒,医疗条件、生孩子等等,我们见到的是一个扭曲的社会。

  可能是经过翻译,不知道原版是不是这样子的,本书没有很多的特色,至少在书中的其中一个地方还有一处错误,莫名其妙出现了“唐璜”两个字,看完了后再去找已经找不到了。明明说的是一个很压抑的故事,但是看过不同的小章节后,发现印象都不是特别深刻,反倒是那些人说脏话时,莫名其妙的想笑。

  有些时候气愤为什么艾迪不会去反抗,有些时候又会憎恶他的逃避,如果拍电视剧或者电影,这样的主角一定非常不受欢迎。但是他是活生生的一个人,经历了这么多的思想斗争,不可避免的在思想上与常人会有些差异,在心理方面,可能也会有些抑郁。

  我相信在他写这本自传时就已经在改变了,没有美好的过去,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未来。这个时候作者也才27岁,希望他以后越来越好!

  《艾迪的告别》读后感(四):与被遗忘的世界告别

  在大多数人眼中,欧美国家是繁华自由的,先进的科技、完善的社会福利,那里的人好像生活在天堂,让我们心生向往。尤其是法国首都巴黎,艺术之都、时尚之都、浪漫之都,所有的称谓都昭示着巴黎的优雅和迷人。但去年年底发生的“黄马甲”事件,却打破了人们对法国的固有印象,原来法国除了有绅士和淑女,也有如此多的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人士。 《艾迪的告别》就是一部描写贫困人群的小说。它被视为一封从某个被遗忘的角落寄出的燃烧着的信,一经出版就在社会上引起了爆炸性的轰动。 本书作者爱德华·路易斯,原名艾迪·贝勒格勒,被媒体称为法国文坛黑马,他出生在庇卡底,法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就像书中的艾迪一样,他也有一段艰难的成长和 “重生”历程,但最终他跳脱出底层社会,成为逃离原生家庭环境的幸运者。他在其第一部自传体小说《艾迪的告别》中,将自己逃离的原因,以及细腻的心路历程一一讲述出来。 在作者笔下,他出生长大的这个贫困小镇,无论环境和周围人的生活状况都与巴黎都市生活截然不同。小镇几乎与世隔绝,几代人都在镇上的工厂、便利店上班,很少有人走出去。贫穷与愚昧仿佛是一条与生俱来的枷锁,牢牢套在这些人的脖子上。 物质资源和精神养料的长期稀缺,让小镇人们的认知、判断以及思想逐渐狭隘、扭曲。在这里,读书,是没有用的。在这里,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是底层阶级的愤怒——男性的暴力统治。逃学、酗酒、殴斗、偷盗、早婚、家暴,这些不被大众承认的男性负面形象,反而成为这里的“文化”标签。在我们看来已经触犯法律的行为,在小镇上却是一种荣耀,家族里有这样一个人,甚至会被羡慕、歌颂、崇拜。 艾迪的父亲在工厂上班,母亲是老年人护理员,都是这些底层阶级中的一员,他家甚至比小镇上大多数人家都贫困。一家七口挤在破旧、狭小的屋子里,吃着最廉价的食物,有时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达不到,还得靠艾迪去领救济、赊账才能勉强维持生活,更不用说给艾迪像样的教育和关爱了。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艾迪是不幸的、痛苦的。一如《艾迪的告别》开篇所写:“我对童年没有任何愉快的回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这些年中我从未感受过幸福或是快乐;只不过,它总体上是痛苦的——痛苦消泯了其他的种种。” 除了生存环境堪忧,艾迪自己也惹上了大麻烦。他的嗓音尖细、走路时左右摇摆的姿态、偏女性化的兴趣爱好、喜欢学习、不善运动等等与小镇崇尚的硬汉价值观不同的特质,都让艾迪成了被排挤、欺凌的异类。 同学们叫艾迪“基佬”“弱受”,就连艾迪的父母对这个完全与众不同的孩子不知所措,认为他“疯疯癫癫的,脑袋不太正常”,甚至叫他“娘炮”。他们的辱骂比骂他“笨蛋”“蠢货”要令他难受。 年幼的艾迪试图改变。他刻意增加自己的体重、玩男孩子玩的游戏、交女朋友,让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努力成为别人眼中的硬汉。但在无数次努力后,不仅毫无效果,艾迪的内心反倒越来越痛苦。 最终,无计可施的艾迪只能选择逃离。逃离这根深蒂固的贫苦和愚昧,跨越阶层,成为父母痛恨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 直到逃离了这里之后,艾迪才发现,原来——资产阶级的人们对男子气概的定义和父亲,和工厂里的男人们是不一样的。这让他倍感欣慰:“也许我不是娘娘腔,不是像之前自己想的那样,也许我只是长了资产阶级的身体而已,只是这具身躯被我童年的世界束缚。” 现实中,作者爱德华本人,也用这本《艾迪的告别》将不堪回首的记忆收归于内,彻底告别了过去。该书2014年在法国出版,当时爱德华只有21岁,这位年轻的天才作家决定,将自己的名字艾迪·贝勒格勒正式改成——爱德华·路易斯。宣告新生活的开始。

  《艾迪的告别》读后感(五):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该国培养了不少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此外还具有全球第四多的世界遗产。大概是这些原因,法国人被赋予了这样一个评价——“浪漫。”法国巴黎,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都市,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美丽的东西总是那么容易被人关注,角落里的一隅却寂静无声。

  法国文坛新秀爱德华·路易斯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艾迪的告别》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也是他的首部自传体小说。他出生于法国乡下的一个小镇,一个工人家庭,一个社会底层的群体之中。在这本处女作里,他自揭伤疤,回顾了“我没有任何幸福记忆”的童年,写出了一个不被世人接纳的灵魂在这种环境下的蜕变及成长历程。

《艾迪的告别》

  “家庭” 这是一个重组之家。母亲在与父亲结婚之前就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作为父母结合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父亲充满希望和梦想,并用美国片里男主角的名字“艾迪”给孩子取名。但事与愿违,一些先天因素使艾迪达不到父亲的“硬汉期望”。艾迪阴柔的性格也受到了其他孩子们的身心攻击,而母亲那时候也不知道艾迪在学校里的遭遇,后来有些时候她会神态淡漠疏离的问艾迪那天过的怎么样,但也不经常。在父母眼里,他们认为是艾迪自己选择要娘娘腔的,是“装模作样”,他们不想面对现实。哥哥辍学后,酗酒,殴打女友……姐姐在初中的时候想要当助产士,后来又想当西班牙语老师,在就业指导老师的几次约谈下,她放下了最初的坚持,当了一名售货员。在被男友家暴后,母亲发现伤口时,也是选择隐瞒,似乎这就是传统,女孩子们最终的归宿。

  回顾上一代,爷爷酗酒家暴,中年抛妻弃子离家出走,三十五年后身死,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微笑,大概是“跟我被人在脸上吐痰还微笑的性质是一样的。”

  哥哥姐姐,父亲母亲的经历,就像是一代又一代的复制黏贴。小镇上的大部分居民,大抵如此,苟且的活着。他们没有什么财富传给下一代,有的只是相似的命运。

  “教育” 学习未尝不是一条出路。对于小镇上大部分的工人子弟,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周遭环境,消极的环境磨灭了学习向上热情,他们眼中,学习再好也是徒劳,男子汉气概才值得推崇。扭曲的观念,错误的认知,无知的父母最终把他们送入了那座坟墓——工厂。领着微薄的薪水,在这种条件下自我满足。只有少数的人会选择摆脱桎梏,打破阶层束缚。艾迪就是那少数人之一,就读亚眠高中后,他有了新的名字,彻底改造自己,融入精英圈子,完成了自救。

  “结局” 世界之大,总有孤独而相似的灵魂。“浪漫”的确存在,那只是一些人的“浪漫”。无关国界,在于觉悟。有多少人甘于现状,又有多少人走出了自己的路?

  “或许只有逃离这里,我才能真正地活着……”

  《艾迪的告别》读后感(六):远离伤害的最终方法

  我对童年没有任何愉快的回忆;

  作为唯一一个“格格不入”的人,或许只有逃离这里,我才能真正地活着。

  ……

  这两句话摘自《艾迪的告别》。该书的作者爱德华·路易斯是法国小说家、编辑,《艾迪的告别》是他出版的首部自传体小说。

  坦率地说,阅读《艾迪的告别》是有些压抑的,开篇即让我想到了近年热议的话题:校园暴力。当众扇耳光、殴打、脱衣……众人冷漠地围观,非但不制止如此恶劣的行为,还拍摄视频上传网络,在这些旁观者看来,没有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就没有任何责任。今日看来,早些年高年级的学生围堵低年级学生索要钱财的行为反倒不觉得严重了,毕竟,比起人身攻击、人身伤害,索去一点钱财又算得了什么呢?

  《艾迪的告别》中,故事的主人公——十岁的小男孩艾迪一直无法融入周围的社会,不仅在学校、在家里也是一样。因为被大家传言“娘娘腔”,艾迪初到中学,在还未与任何人相识的情况下就开始受到伤害,其他的学生欺凌他、侮辱他,艾迪想要反抗,却因为害怕更迎来更严重的后果而屈从。书中描写的艾迪受欺侮的场面太过残酷,实在不忍直视。

  人们在一处受到伤害,总是期盼着可以在另一处得到抚慰。但是,艾迪没能够等来期盼成真。

  艾迪的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嫁给艾迪的父亲,艾迪是这个新组建家庭的第一个孩子。但是,艾迪像女孩一样的讲话方式、走路的方式和各种姿态都与周围同龄的孩子不同。这份不同,在这处封闭的小镇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艾迪的父亲很早就辍学在家,“硬汉”在艾迪父亲的眼中无尚光荣,在他们所居住的村里,“硬汉”代表着被大肆鼓吹的所有男性价值观。可以想像,艾迪的“娘娘腔”在这个崇尚“硬汉”的家庭和小镇会受到怎样的排斥。

  在艾迪父亲的眼中,值得骄傲的就是艾迪的成绩,他经常向工友炫耀——“我的儿子在学校学习好,他聪明,甚至可以说是天才。他很聪明,他能学大学问,尤其我儿子会变成富人的。”变成富人,这才是艾迪父亲最高兴的。

  事实上,即使没有受到教育的家人也会有分辨对错的足够常识。艾迪的家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也曾经有梦想,也想要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但是,一点点轻微的挫败就让他们放弃了他们的方向。艾迪的父亲曾想要去南方找工作,没有成功,于是回来了;艾迪的姐姐曾经想当助产士,后来又想当西班牙语老师,却最终因为指导老师的一句话而放弃了。

  艾迪为了迎合,努力地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和男生踢球、交女朋友……但他还是未能被同化。

  《艾迪的告别》一书,讲述了一个少年的抗争,从逆来顺受、到屈从迎合、再到毫不畏惧。艾迪努力让自己抓住走出小镇的机会。当艾迪听到父亲说:“明天别忘了上闹钟,我送你去火车站。”之时,我仿佛听到了艾迪天使般欢笑的声音。

  《艾迪的告别》读后感(七):《艾迪的告别》:经历霸凌但永不屈服,法国小镇青年的自我救赎

  这是当代法国一个封闭落后的小镇,这里住着一群终日醉醺醺的“硬汉”和疲惫不堪的“悍妇”。这里的孩子全都野蛮生长,男孩以打架、逃学,早早当上硬汉,去工厂做工为荣。女孩则以早早结婚生子为己任。

  但艾迪却是个天生敏感脆弱的异类,一个“一点不像男孩”的男孩。他的存在,仿佛一个异类,成为家庭和小镇的众矢之的。

  进入初中后,每天艾迪默默忍受着同学的霸凌,邻里的讥讽,甚至亲人的嫌弃。所有渴求都得不到回应,每个早晨都在巨大的焦虑中开始胆战心惊的一天……

01 原生家庭的伤害挥之不去

我叫艾迪,我是个男孩,我害怕去学校,也讨厌待在家里。我对童年没有任何愉快的回忆。这并不意味着我从未感受过幸福或是快乐;只不过,它总体上是痛苦的——痛苦消泯了其他的种种。你或许不相信,我面对的痛苦往往比别人更多,或者是别人痛苦的集合。被孤立、在学校挨打,哦,这不算什么,被父母看作“疯子”其实也还好。如果暴力、贫穷、愚昧是检验一个“男子汉”的标准,那我情愿当一个“傻瓜”。作为唯一一个“格格不入”的人,或许只有逃离这里,我才能真正地活着……

  刚出生,艾迪就和别人不一样,学着说话时,父母发现他的嗓音自然而然地带着女性化的语调,比其他小男孩讲话的声音更尖。父母把这个称作“装模作样”,他们经常对艾迪说:“别装模作样了。”他们还自问:“为什么艾迪娘里娘气的?”

  有时候艾迪偷了姐姐的衣服穿上,在那里做模特展示,所有能试的都试了:短裙、长裙,波点的、条纹的,收腰T恤、低胸T恤、做旧的T恤或是破洞的T恤,还有蕾丝胸罩或是填充胸罩。 艾迪的爱好也是,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自动地偏向女性的兴趣。艾迪喜欢戏剧、通俗女歌手、布娃娃,而兄弟们都更喜欢电子游戏、摇滚乐和足球。   随着渐渐长大,艾迪感到父亲看他的目光越来越有压迫感,他开始感到恐惧,面对着这个他制造的怪物感到无能为力。每天,他都能更进一步地证明艾迪的不正常。

  父亲酗酒,妈妈唠叨。大哥辍学后很快开始酗酒、殴打女友;姐姐在感情生活中,成了暴力受害者。哥哥嫌弃他是“娘娘腔”,每次都想要揍他,只有姐姐真心帮助他交女友。

  为了摆脱孤立,得到认同,艾迪竭尽全力回归“正轨”,模仿“硬汉”,骂脏话、踢足球、交女友。然而,改变天性就意味着必须泯灭本性,放逐自我,活成另一个人,这甚至比遭受唾弃更令他绝望。最后,似乎只剩下一条几乎行不通的路可走,那就是逃离……

  贫穷,暴力,无法挣脱的命运枷锁,让人厌恶的家庭环境和所处的生活背景,让他在自己的性取向和与众不同的挣扎中将自己撕裂,不仅在于身体,更在于内心的感受和认知。直到他真正的接受了自己,才完成了自己的成长蜕变。

02 校园霸凌,无处不在

“看,这就是贝勒格勒,那个娘娘腔。”走廊上出现两个男孩,一个是满头红发的大高个儿,另一个是驼背的小矮个儿。红发高个的男孩冲我脸上吐了口痰,说:“吞下去。”那两个男孩发出尖锐刺耳的笑声。我本可以擦,只要用袖子抹一下就行——只要在瞬间做一个细微的动作。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不敢擦,怕得罪他们,怕他们变本加厉。走廊里,红发高个儿和驼背小矮个儿喊叫起来。他们一边揍我一边辱骂我,而我一直一言不发。“玻璃、基佬、娘娘腔、死受、兔子、同性恋……”

  当他们永久地给艾迪刻上了“娘娘腔”这样的印记,就像希腊人用烧红的烙铁或匕首给危险的异于常规的人刻上印记一样。他完全无力反驳。当时贯穿我的是惊讶,无力感,难以保持平衡。“娘娘腔”这个词在艾迪的脑海里回响着、爆炸着,在他的身体里随着心跳的节奏跳动。

  每次被欺凌后,艾迪总是会掩饰怕妈妈发现,可是妈妈可能早就发现了一些端倪,可她什么也没有说。

  艾迪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忍受。

03 家长的表扬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艾迪父母很注意给他进行良好的教育,让他不能像城里的社会渣滓一样。母亲常常自夸:“我的孩子都是有良好教养的,我把他们养得很好。”

  父亲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完全由艾迪做主,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过要承担相关后果。

  父亲虽然不喜欢艾迪的个人喜好,但还是经常向工友们炫耀:“我的儿子在学校学习好,他聪明,甚至可以说是天才。他很聪明,他能学大学问,尤其我儿子会变成富人的。”

  听到父亲的这些话,艾迪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虽然不知道具体怎么去做,但那颗种子已经发芽。

  艾迪美周五下午参加法语老师组织的戏剧社,天黑了,每次步行十五公里回家。

  某一次艾迪回到家,大人们正在看电视,他们笑话他言谈举止很像电视中的一个人物。

  于是,艾迪心中的那团火焰熊熊燃烧起来了,也许,戏剧是未来的一条路呢!

04 逆袭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抓住你就赢了!

  父亲曾经也想改变自己,他去南方找工作,但没有成功,只好回来了。

  姐姐初中的时候想当助产士,后来又想当西班牙语老师,因为老师能赚很多钱。可是她的指导老师觉得她成绩不太好,应该做些实际的工作,比如销售之类的。

  刚开始姐姐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后来临近毕业的时候,她还是选择了去当售货员,这样可以保证能赚到足够的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学校,艾迪努力学习,力争上游。到了初三,艾迪初中参加的戏剧俱乐部给他打开了一扇意料之外的大门。那时艾迪已经在戏剧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能确实有一定的喜剧天赋,演戏可以让他重新获得承认,能让别人喜欢他。

  在学年末的一个晚上,学校在节庆大厅演出艾迪专门写的小剧目。众多人物鱼贯上场,自我介绍,讲他们的故事,唱歌。艾迪演了一个酒鬼,流浪汉,他表演很精彩。曾经欺凌我的两个男孩一起鼓掌,竭尽全力地喊:“太棒了,艾迪,太棒了!”

  所有人都站起来有节奏地喊起了艾迪的名字,同时有节奏地鼓掌。

  那一刻,艾迪知道,从此村里人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那个“娘娘腔”的梦魇彻底抛到了九霄云外。

  好消息接踵而来,校长推荐艾迪报考省城的米奇力高中,那里可以专门学习戏剧。面试时,艾迪表演散发出的强烈愿望打动了戏剧老师,艾迪被录取了。

  在高中,艾迪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开始了新的生活。

  “最终我尽我所能的逃离了家乡,为了逃离我的家庭。我讨厌我的童年,我讨厌我童年时发生的一切,即使一开始我做了一切来适应。”这成为了艾迪的结局。

  华裔作家伍绮诗在《无声告白》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可是在现实当中,又有多少人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呢?

  很多年轻人不通过学习,去努力改变命运,而是因循守旧,依旧走上父辈们的老路。诚然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难道不读书,还有更加容易改善命运的路吗?

  全世界都一样,底层的孩子,想要走出原始阶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种努力不光是好好学习,还要有努力改变的决心和毅力。

J.D万斯在《乡下人的悲歌》说:“我们的生活,无论好坏,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我们自己的决定?”

  《艾迪的告别》读后感(八):你说谁是娘娘腔!

  如果你关注当代世界文坛,就一定会注意到这位传奇人物——爱德华·路易斯(Édouard Louis),法国人,1992年出生。 2014年他的处女作《艾迪的告别》(《En finir avec Eddy Bellegueule》)出版。那年,这个22岁的忧郁大男孩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和媒体的眼球,成了法国“悲惨文学”新的后继者。而他的前辈,当属世人皆知的《悲惨世界》的作者雨果了。

  年少成名的故事自然可圈可点,但他成名前的故事,那才叫可歌可泣。

作者

  他自己的故事和故事里的他自己

  《艾迪的告别》是爱德华以自己亲身经历为蓝本创作的首部自传体小说(确实还有第二部)。所以你可以认为,爱德华就是书中的艾迪,作者个人简介也就是《艾迪的告别》的故事简介。这倒是省事儿,只需介绍一遍就行了。故事简介(作者经历)如下: 开始不会想到逃,因为还不知道存在着别处……

  这是当代法国一个贫穷落后的小镇,这里住着一群终日醉醺醺的“硬汉”和疲惫不堪的“悍妇”。这里的孩子全都野蛮生长,男孩以打架、逃学,早早当上硬汉,去工厂做工为荣。女孩则以找个硬汉,早早结婚生子为己任。但艾迪却是个天生敏感纤弱的异类,一个“一点不像男孩”的男孩,大家都叫他“娘娘腔”。他的存在,仿佛挑畔了整个家族和小镇的价值观,成了众矢之的。

  日复一日,艾迪默默忍受着同学的霸凌,邻里的讥讽,甚至亲人的嫌弃。所有渴求都得不到回应,每个早晨都在巨大的焦虑中开始胆战心惊的一天……为了摆脱孤立,得到认同,他竭尽全力回归“正轨”,模仿“硬汉”,骂脏话、踢足球、交女友、欺负比他更弱的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艾迪越来越意识到,改变天性就意味着必须泯灭本性,放逐自我,活成另一个人,这甚至比遭受唾弃更令他绝望。同时他也开始意识到,世界不都是一样的,还有跟“这里”不同的“别处”。最后,只剩下一条几乎行不通的路可走,那就是……逃离……

  这个故事从开篇起,就一直让人有触目惊心之感,一个10来岁的,没有保护人又毫无自保能力的男孩,会被周遭的人孤立到什么程度?!会无助到什么程度?!又会怎样在泥泞的原生环境中苟延残喘?!怎样逃离?!一个发达文明的国度如当代法国,它的社会死角又会被遗忘到什么程度,倒退到什么程度?!那里的人活成了什么样?!

  读者们的好奇和疑问,让该书在法国上市不到一年就售出了30多万册,并冲入法国年度畅销书榜Top10,以黑马之姿入选都柏林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朗姆达文学奖,《卫报》《旧金山记事报》年度推荐书单。

  可以说《艾迪的告别》成功的把大众视线重新拉回到两大人群身上,那就是——“特殊人群”和“底层穷人”。

作者喜欢中国版的封面呢

  特殊人群——因为一点与众不同,要付出多大代价

  从行为上来看,艾迪不是阳刚男孩,说话声音尖细,爱哭,不喜欢运动,骨子里的优雅让他没法做一个粗砺的“硬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有性别认同障碍或是天生的跨性别者。虽然这些问题只会给他自身带来困扰,对社会完全无害。但还是成了被“正义”镇压的异类。现实世界中,总有这样的“特殊人群”,有的程度甚至更轻微,比如左撇子、或者只是有点胖,就会成为被欺负的理由。而这种“排除异己”的现象,在越封闭越落后的地方,越有市场。

故事开篇即写艾迪在学校被两个男孩霸凌的场面。虽然我们一再从网络上看到被热议的霸凌新闻,但恐怕从没有机会看到哪个受害人能如此详细的描述霸凌经过,尤其这个受害人还是个擅长讲述的人。 “看,这就是贝勒格勒,那个娘娘腔。”走廊上出现两个男孩,一个是满头红发的大高个儿,另一个是驼背的小矮个儿。红发高个的男孩冲我脸上吐了口痰,说:“吞下去。”那两个男孩发出尖锐刺耳的笑声。我本可以擦,只要用袖子抹一下就行——只要在瞬间做一个细微的动作。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不敢擦,怕得罪他们,怕他们变本加厉。他们当时问了我一个问题——我之后的数年里问了自己无数次。“你就是那个娘娘腔吗?”当他们问出这个问题时,就永久地给我刻上了这样的印记。就像希腊人用烧红的烙铁或匕首给危险的异于常规的人刻上印记一样。我完全无力反驳。当时贯穿我的是惊讶,尽管这已经不是别人第一次这样跟我说了。但是,人永远都习惯不了辱骂。开始,他们用手推我——并不是太猛——还一直笑着;然后,他们推得越来越重,我的头猛地撞到走廊的墙上。我什么都没说。他们一个人抓住我的胳膊,另一个踹我。他们打得越来越认真,脸上的笑渐渐不见了,显出越来越多的专注、愤怒和仇恨。我还记得踢在我肚子上的脚,记得头和砖墙碰撞的疼痛。人们一般都不会想到这一点——疼痛。身体突然感到的疼痛,会受伤,会鼻青脸肿。在这类情况下,我想说在外人看来,人们想的是侮辱,想的是不解,想的是恐惧,但是很少想到疼痛。

  当我们看到别人被羞辱时,我们只会感到愤怒。只有当我们连羞辱的细节都看到时,才会感到震惊与悲痛。你会想人不该如此活着。但就是有人,这么活着。为了不被环境碾压到粉身碎骨,而奋力挣扎几近粉身碎骨。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本书好时,总会说能从故事中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但这本书,还真不希望你从中能看到自己。

  这还只是开篇,之后的故事更加惊心动魄。艾迪要独自承受来自现实世界的贫困、暴力、冷漠,自己内心世界的孤寂、迷茫、挣扎。为保全一点卑微的本性和尊严,要承受如此沉重的内外夹击。加之故事中真实、隐秘又紧张的细节,让人始终为艾迪的命运捏一把汗。

  就连本书的译者赵玥,也在译后记里提到,虽然已经过去大半年了,那种从第一章起受到的震撼,和由此引发的战栗之感却依然没有平息。所以自诩自由、包容、文明的法国读者们当年看到这本书的震惊,就可想而知了。

  别忘了之前我说过,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很难想象这位法国文坛“鲜肉”作家,会自揭陈年伤疤,而且揭的有点血肉模糊,让旁观者都觉得疼。而且之后又揭了一次(写了第二本自传体小说)。如此自爆隐私,除了勇气之外,我想这也是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吧:你说谁是娘娘腔!向我这样揭伤疤,你敢吗!

读者晒书

  穷人阶级——“硬汉”外壳之下的困兽

  2016年,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获胜之后,关于蓝领沦陷的话题就开始甚嚣尘上,演变成世界话题。连带的这两年各国都出现了反思贫困人群现状的文艺作品。特朗普当上总统第二天,美国有本叫《乡下人的悲歌》的书就开始蹿红热销,“乡下人”其实就是指当年美国的中坚力量“白人蓝领”,如今他们已经失去荣誉感和尊严,沦为资本肆虐过后的灰烬。《纽约时报》认为这本书会让你“读懂特朗普为什么能赢”,因为他恰恰是利用了这些蓝领的迫切诉求来拉选票的。后来证明不过是开空头支票罢了。

  在法国大选期间,爱德华的出生地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那里的人多数投给了马琳·勒庞,几乎是投给其他候选人的两倍。马琳跟特朗普还真的很像。迎合蓝领诉求;奉行“法国人优先”理念;巧的是她也反对全球化。爱德华的书因此成了政治讨论的主题,成了大家了解那里人们生存现状的便利手册。

  同类作品我觉得《小偷家族》也算,日本底层蓝领的生活写照。只不过政治色彩没前两本浓。要知道在书中,爱德华一直管有钱人叫“资产阶级”的。而且他本人还加入了共产党。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贫穷,正以不同的面貌席卷发达国家。有人说是因为西方国家一贯的“政治正确”,使得他们更愿意相信黑人等人群才是贫困主体。却鲜少关注白人,尤其是无视了蓝领阶层境遇正在急速下滑。更有甚者,新的贫困阶层已经迅速固化,越来越悬殊的贫富差已经将这个阶层的进阶之路全部堵死。深陷其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很难逃离。

  爱德华出生于法国最贫穷地区之一的庇卡底。那里工厂倒闭,五分之一的人读写困难,酗酒成风,暴力事件不断发生。因为太缺少文明和现金的滋润,已经重新回归到丛林法则状态——凭力气夺资源。

  “硬汉”一词一直贯彻小说始末。艾迪的父亲和兄弟都是胖子,只有健壮才好打架,才好在镇上唯一的工厂找到工作,才好找女朋友,生一堆小“硬汉”。他们安于现状,数代沿袭,甚至连艾迪这个名字,都是美国西部牛仔硬汉的名字。体现了他的“硬汉”父亲对他未来寄予的厚望——也能当上工人。毕竟小镇望族是杂货店老板家,已经属于他们这种人家需要仰视的高度了。

  因为不够硬,女人彻底失去了地位。沦为保姆和家暴受害者。艾迪的哥哥打女友,艾迪的姐姐被男友打。在这样的风气里,“娘娘腔”的艾迪必然吃尽苦头。但偶尔也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艾迪会被妈妈派去领救济、赊账、借钱,因为他长得瘦弱文静,人家会因为怜惜而伸出援手。

  谁能想到最终,“硬汉”们不过虚张声势,依然被困在小镇里。到是那个被“硬汉”们压的喘不过气来的男孩,成功跨越了阶层阻隔,完成了“泥鳅跳龙门”的壮举。而且还顺带用一部小说,代表这些被遗忘的穷人站出来,抽了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所以你说谁是娘娘腔!你这个软汉!

  还有件事差点忘了说,爱德华的原名就叫艾迪。在《艾迪的告别》出版之后,他改了名字,这个世界上真的少了一个叫艾迪的人。这本书仿佛是一个虫洞,艾迪借由它穿越到了另一个平行空间,那里的人都叫他爱德华了,虽然还会有人开玩笑的叫他“娘娘腔”,但他已不再愤怒,而是微笑着说,我就是。

爱德华的家人

  小八卦

  这篇书评有点重,最后说个轻松的事吧。《艾迪的告别》出版后,得到了一位天才导演的盛赞,他点评说:爱德华写下的文字是如此真实而不容错认,彷彿他已创作了一辈子。

  这位导演就是泽维尔·多兰(Xavier Dolan),加拿大人,同时还是编剧、制片、演员,2009年,19岁的他以导演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同时他也是编剧,并出演男主角)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拿下三项大奖,并在之后以五部导演作品先后受到戛纳和威尼斯等大型国际电影节垂青。该片改编自他初中时写作的一篇半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同性恋男孩和他的母亲间的故事。

  然后爱德华有本小说叫《谁杀了我父亲》,2018年出版。这两位还真是意气相投,都是少年成名,都是忧郁的气质,都纠缠于原生家庭关系,作品风格也很类似啊。

泽维尔·多兰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