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夙愿

  十一假期结束回到郑州,一天在单位加班,很晚了,中间休息的功夫翻了一下朋友圈,惊悉一位微信好友去世的消息。我情绪有些激动地告诉了身边一位也与他相识的同事,同事也十分震惊,继而无言,之后是长久的叹息。

  现在的微信好友,大都是工作关系认识的,可能因为某一件事交集互加了微信,之后虽没什么事也不怎么联系,但真正遇到工作问题相互沟通时相对来说会比较方便。我与这位微信好友便是这样的关系。

  今年上半年因为一项评选而邀请他来当评委。见他第一面就觉得作为一所高校的宣传部部长,他太朴实了,朴实的穿着、朴素的面容、朴素的话语,与我见到的其他高校领导都不太一样。他四十多岁,为人谦和,在我和他沟通一些细节时也很尊重组委会的意见。然而,这样一个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突然地走了,只留下爱人用他的微信发的一条朋友圈消息。

  之后的几天,我心情都分外沉重,因为这已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单单在今年,单位已经有两位同事意外去世了。一位女同事才三十多岁,夜里睡觉时突发急病再也没有醒来,家人发现时怀里还抱着孩子。一位同事五十多岁,是一位资深的理科杂志编辑,外出考察学习,早上起床散步时突发心脏骤停,救护车赶到时人已停止了呼吸。生命无常,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前觉得思想者审问的“生命是什么”这个庞大的课题,回答起来总觉得空泛。现在再看看,珍视它、敬畏它,何等重要。

  说到这个问题,想起了我的一个采访对象,姓白,是一位高中老师。他身患多种疾病,起先是强直性脊柱炎,后来因为长期服药又造成上了肾衰竭,一周要到医院做三次血液透析。生命对他来说分外不公,在最好的年纪患下了这不可逆的大病,妻子选择和他离婚,结婚几年因为忙于工作也没要孩子。如今,又引发了多种疾病。用他的话说,一个不注意就可能再也抢救不回来了。即便这样,他依旧很乐观。他觉得身体已经这样了,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当采访他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母亲时,老母亲的一句话让我鼻头一酸。她说,假如有一天老两口都去世了,谁还能来照顾白老师呢?这生命的叩问,我无法回答。

  采访的稿子发出来后,我把样报寄给白老师,想写一封信给他,其中一句话打磨良久:您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情怀,对生活的无限热忱,为我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课,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一笔宝贵的财富。以往自信于自己写字还算可以的我,写了十几次都把信团成一团扔进了垃圾篓。他身上的生命力带给自己的震撼,我心知就可以了。

  于是,在信的封皮上,除了地址、姓名,我又写上了一句话:多保重身体,祝家人健康!这是我对他的嘱咐,也是一个朋友最大的夙愿。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