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读后感10篇

  《离骚》是一本由( 战国) 屈原著 ; 杨永青绘 ; 黄晓丹注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离骚》读后感(一):香草美人今何在

  春秋时代,似乎总是“基情”满满。那个时代,龙阳分桃之事似乎格外风雅。有些君臣之间的感情,今日某些腐女看来真是要散发着母爱的光辉。其实,这也不怪她们腐眼看人基,有些文章却是写的暧昧不清。

  例如《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明明就是对君主的呼唤,现在就成了某些人眼里的中国腐文第一篇。但要说把这种君臣之间的感情写得暧昧不清的集大成者就当属屈原了。

  屈原大夫的《楚辞》《离骚》除却一些神明的描写,就剩下对楚王的深深呼唤。为了表达对君王的真心,屈原总喜欢把自己比成美人。这个比喻其实很有意思,一来告诉君主,我很宝贵的,就像美人一样;二来也期待君主与其沉迷美色,不如沉迷和我一起治理国家;三来是向君主表忠心,一个美人毫无依靠,只能依靠男人,我既然以美人自比,也是只能依靠大王,不敢有非分之想。

  但不管今日诸多腐女如何看待屈原与楚王的关系(其实,屈原侍奉过好几届楚王),但屈原最终的结局还是自沉汨罗江。屈原在离骚中,先是表明自己血统之高贵,再表明自己多么贤能,楚王啊,现在还不重用我什么时候重用我?屈原一腔热情,最终只被冰冷的汨罗江水熄灭,连带着他的生命一起熄灭。

  不过,自从秦汉之后,文人中就很少有以美人自比的了。没人就是美人,这是皇帝最亲的人,她们可以和皇帝亲密耳语,可以吹枕边风,可这些大臣们,你们别再妄想了,君臣之间永远不可能有当初屈原所想的那种关系。后世的现实,再次证明,香草美人本是不可能的,这种美好的幻想也随着屈原的死亡而消逝。

  后代的大臣们,应该理解一点,就是他们永远是皇帝的工具,不要妄想和皇帝发展出了不起的君臣之谊,他们不会给予 你任何真情,历史上,能和君主互信不疑,直到成就大事的,真的不多见。屈原最终发出那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知他有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醉。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可最终自私的帝王,把所有的美好关系都斩断了。你自零落,你自迟暮,与他何干?

  uX�kE$

  《离骚》读后感(二):离骚读后感

  面对伟大的著作,不敢妄加评论。写一点自己的感想,故名落俗套的读后感。

  上学的时候就学过《离骚》选段,至今仍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样的千古名句。那时还小对屈原的骚体诗理解能力和很差,小孩子就只觉得诗歌都应该像唐诗一样,朗朗上口整整齐齐有平仄押韵。主要也是好背,不用太懂意境也可以背诵。

  终有一天,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热爱诗歌而不在乎那些很多表象的束缚,心智更成熟了,灵魂也更自由了。现代诗开启了我不一样的诗歌美的价值观与品赏热情,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意境中找到心灵碰撞的地带并感知生命脉动,最后回归于《诗经》与《离骚》,它们的绚烂与浪漫让我又对诗歌的理解有了新的高度。回到最初的地方,总会有无穷能能量涌出,亟待去汲取。

  风雅颂与骚体诗是国体诗歌的经典,无法被抹灭的优美。有人说如果把文体精进,诗歌是最具意味和想象的表达,它是徜徉的水流也似夜空的星河。有幸读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新版图文译释《离骚》,它不同于一些版本的译注繁详,以大量文字赘述,而是精益求精,力求以很少的文本并以现代人理解共鸣的词句来译著,读起来别有韵味并极大保留了屈原原文的忧国心志与情感寄托。

  苦难会造就美好的事物,屈原的境遇使得他在坚毅的政治抱负与人文情怀中创作出如梦似幻的长体诗歌,并神话的、个性的、忧思的赋予文字最极致的运化。无法快速咏读这篇长诗,很多理法之道都会有大量典故与诗人的幻想世界相结合,每一段都在先贤的伟大经验与自然法则中理性又抒愤的展现着画面,也透露着诗人巨大的爱国情怀与治国之思。也许在这个时代很难感受当时楚国的堕落形态给屈原带来的怨愤与无奈,但在精神层面这永远弘扬了中华文明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快到端午了,又要以赛龙舟吃糯粽的形式寄托哀思。文化之于现今看起来是传承了光辉,却往往忘却了传承真正的血泪。国学与经典的生命力在这个时代被淹没了,它们就像是被放在巨大仓库里的种子,找不到绿树成荫的沃土,很期待有更好的环境来营造属于传统文化文学名著的新生,少数人的经典那将很难承载经典。我更愿意把这样的书读给孩子听,在最初的阶段,在懵懂中,是永远难忘的根性。

  《离骚》读后感(三):路漫漫其修远兮

  说到屈原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其中有有一点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而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必须课文《离骚》就是出自屈原,离骚这篇文章的存在可谓是难道一大片学生,在初看到这篇诗文的时候我甚至读的磕磕盼盼,要配合字典的使用才能顺利的读下来,而能熟读甚至是在很多变之后,而离骚确实要求背诵的,当时可谓是在这片诗文吃了太多亏。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将当时帝王的昏庸无度,朝廷当中小人恒行祸害朝政和朝政上的是是非非写了出来,同时抒发了诗人对现实黑暗的鄙夷,坚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感。全诗感情色彩极其强烈,诗人将自己的苦闷以及对当时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表现的淋漓尽致。

  屈原的身份有很多,但是最广为人知的一定是爱国诗人,屈原是一个诗人同时也是一个爱国者,而当时屈原所在的王朝黑暗腐朽,统治者在位却不做实事任由奸佞小人胡作非为,黎明百姓苦不堪言,国破家亡,而屈原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一定是算是经典中的经典,凡是经典已经经过渊源流传,《离骚》在时间的的长河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朗读背诵学习至今仍在,足以说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好的诗文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学习,仍然不被淘汰才足以传承,这就足以说明这篇诗文的文化底蕴。而经过时间的洗礼《离骚》传承下来的也不仅仅只是音律精美,还有其中的深意,《离骚》的内在可谓是东西颇多,真正能够读懂离骚的人实在少之又少。对于离骚,我的理解还是浅显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对离骚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我想多数然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即使是

  在未正式学习离骚之前也都会知道这诗,这句诗的意思是: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这句话很有鼓励意义,是不少人的座右铭,每当遇到困难过不去的坎的时候也总会想带这句话用以鼓励自己,而当时的屈原也在黑暗当中不断的探索,在乱世中寻求一个出口,为自己,为苍生。

  这版的离骚装帧精美,尤其是插画栩栩如生,对于这版离骚中的插画一直是记忆尤甚。

  当看到后记中提到端午节的关联——“有时我想,如果《离骚》的第一批读者就知道那些美人香草,忠君爱国的隐喻,他们是否还能把龙舟喧闹,粽子喷香的端午节归置在屈原的名下。”

  《离骚》读后感(四):《离骚》简易读本

  说到《离骚》,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部作品。《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听到“最长”二字,我相信很多人都产生了望而却步的心理。文言文和白话文,橡皮筋的文言文,在阅读的时候你很难把握这些字词的含义,以至于整个篇章都没有办法进行正确的理解。尤其是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还用了许多比喻,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比喻的含义的话,那么你是根本没办法来理解这篇文章的。

  简而言之,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把握好这一个主线,就在理解诗句的时候你会有一定的方向。在整首抒情诗当中,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这是他作为一个心怀天下的诗人,所应该怀有的一种情怀。通过这种情怀,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则有所不同。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我们常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而屈原是在他这条道路上的追随者。为什么会说屈原是李白的追随者呢?那是因为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离骚》并不仅仅只有这一成就,还有利益成就——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了前面这么多的铺垫,那我们就来今日今日的分享的主题——《离骚》简易读物。这是我对于这本书的另一个称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简易称呼呢?因为这本书采用注绘结合的方式,浪漫的将离骚展现在大家们面前。

  这本书的排版非常的精妙。怎么个精妙法呢?请听我娓娓道来。首先翻到书的第二页,上半部分安排的是《离骚》的四行原文,下部分安排的是对于上半部分四段原文的解释。书的第三页是一幅关于第二页内容的图画。以此类推,在以后的布局当中,都是左部分是文字,右部分是文字相关的图画。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建议是,我们可以先阅读语文,然后再观察右边的图画内容,来想象这些原文的意思,最后再去看原文下面的翻译。我觉得这样的话,既能够丰富我们的想象力,也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而且纵观整本书,你会发现这本书的文字都非常的大气。看起来会给你一种非常舒心的感觉,而不是一种文字堆砌的压迫感。

  阅读完后记之后,我才发现,对于经典文学著作的翻译,不同的人会翻译出不同的内容。因此,他在《后记》中向我们解释了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一些有文学底蕴的人来说,他的这些有的翻译地方是让人费解的。

  《离骚》读后感(五):前路漫漫,上下求索

  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最怀念的地方是汨罗江。我们都想在汨罗江江边凭吊这个被中国文化供奉了几千年的骚人。想看看江边当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如何在他的口里吟出。屈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两千多年人们世代的纪念他。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在文化传承上也很有作用。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充满激情、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的抒情诗篇,具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篇从自叙身世开篇,吟咏出他杰出的品德和理想主义思想,抒发了自己的苦闷与矛盾,斥责楚王的昏庸和朝廷里的小人,朝政日非,诗人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离骚诗的主旋律是他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热爱人民的文人形象。表达了诗人追求政治革新、振兴朝纲的美好理想,诗人是用批判现实主义的诗篇,与楚国的黑暗,小人与昏君的奸邪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崇高品质。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含,精美无以伦比的艺术形式。

  离骚的诗容量很大,抒情和意境开阔,想象力丰富,构思奇巧、辞藻之美、气魄宏大,令人拍案叫绝。这优秀的诗篇在古典诗歌史上首屈一指。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诗史上都是最伟大的作品,是最激动人心的诗篇。离骚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的绝唱,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骄傲,离骚是中国文学的珍宝,更是世界文学的瑰宝!所以,离骚是我们中国人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

  为屈原的作品的绘画作品,在几百年来日益渐多,明清两代所绘的离骚图,曾经将屈原的精神绘画出来,更好地理解了伟大诗人的优秀诗篇的精神风貌,但是,几百年前的文化表现形式毕竟与现代的文化理解水平有相当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当代人重新创作,绘画出现代人能够理解的离骚绘图。当代版画家、国画家、图书插图家杨永青先生,为离骚这本书绘制的插图给这本书带来了不同的艺术水平。他的作品曾经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展览馆收藏,曾获全国少年儿童图书评奖美术一等奖、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及中国出版署多种荣誉,获国务院妇女儿童协调委员会有突出贡献的儿童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个人及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奖章”等荣誉称号。他绘制的离骚插图,取材广泛,制图篇多,信息量丰富,具有文本研究和美术欣赏的双重价值。

  而由南开大学古代文学博士黄晓丹,校释的《离骚》一书,认真校改了原底本中的一些文字讹误,并精意就离骚的酌作解题和注释及必要说明,具一定的价值,方便现代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离骚》读后感(六):经典咏流传

  当一首首的诗被念出来时,仿佛看到了那个纯净的灵魂在汨罗河边的吟唱,他那深邃的眼睛仿佛要向世人诉说他心中埋藏的深情,屈原一个历史铭记的伟人,在今天的世界里,他依旧灿若星辰,照亮了这个他所挚爱的大地。众所周知,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因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也被后世人称为“诗魂”。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骚》是不朽的,它历经了时间的洗礼,又带着屈原的思想精髓,成了文学史上最精妙的文字。我们读《离骚》,不光是为了感受里面每一首诗的音律之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文字去认识一个立体的、真实的屈原以及他的精神和理想,我想这才是读《离骚》的目的所在。

  这本由已故的版画家、国画家、图书插画家杨永青女士绘画,江南大学副教授、诗词研究领域的专家黄晓丹注释的这本《离骚》,不仅全文收录了原版的内容,更有精美绝伦的插画以及权威的译著,是当代读者学习《离骚》的不二之选。本书没有像其他版本用长句注释的编排方式,而是以每四句作为一个注释的单元,每一个单元又以插画表达诗句的优美意境,实在是相得益彰。《离骚》虽然远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但是它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以及屈原的对生活对美的向往,是非常的值得学习的。

  我们知道,屈原在生后留下了很多的美名,但是要知道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政治家,在当时他却是因为国破在悲愤之中投江而死的。在《离骚》的最后几句:“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作者的高洁,他因为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又少有人能够理解,终究萌生了追随彭咸栖身水底的思想,我想从这几句是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愿向俗世低头、永远追求理想的圣洁形象。我想,最后屈原投汨罗江不是偶然的,在他生前一定是对这个问题,包括生死他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他的纵身一跳,留下了悲壮的一幕,却也留下了历史上最为高大光芒的形象。

  让我深有感触的不光有《离骚》的诗句和其中蕴含着的屈原的伟大思想,还有本书的注释者黄晓丹的《后记》,从她的文字里,我能够感受到她是一位对中国古典诗词非常有见地的专家,更为难得的是,她清醒地指出了世人对待《离骚》以及其他经典的真实态度——“表面喜爱”却不愿意细读细品的现象。她说“人们在阅读远比《离骚》通俗易懂的《史记》时,也会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称赞它,虽然这么说时,耳中难免传来大脑卡壳的咔嚓一声,这意味着在茫茫脑海中寻找《离骚》完整印象的搜索引擎熄火了。大多数时候,人们只能泛泛而谈,说《离骚》是伟大爱国者的诗歌,是文学想象力的代表。可是,似乎很少有人愿意去真正涉足那个想象的世界。他们宁愿在天堂的门前驻足观看,称赞它的伟岸、感喟世间的无奇,但转过身去也就忘掉了一窥之下的惊喜。”难道不是吗?或许我们借助这本经典的版本,为我们重新认识经典、重新学习经典、重新投身经典打开一道门,更希望像《离骚》这样的经典咏流传!

  《离骚》读后感(七):端午时节倍思原

  又快要到端午了,每到这个节日,总是会想起小时候课文里讲过的屈原——那个投江明志的屈原。曾几何时也有人嘲讽过屈原这“投江明志”的做法,但时光更迭后,才发现屈原活出了一个人成为人最该有的模样。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最负盛名的作品,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经典。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屈原正饱受谗言的毒害,被楚怀王疏远放逐。这个有着高贵血液的才子,看透了当时朝堂的暗角与丑陋,带着失望写下了《离骚》。在楚国首都郢被秦兵攻破时,他在彷徨苦闷、悲愤忧郁的心情中投汨罗江自沉,可以说《离骚》是屈原留给世间的绝笔。

  战国,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上,群雄割据非常动荡的一个时代。但在战国的历史时期中,却衍生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屈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这位出身高贵年少成名的才子,其心中的大志干净透明,但在当时动荡纷乱且肮脏污秽的朝堂之上,竟使他的才情与志向无法施展。想来,这真是对一位有着治国志士最彻底的毁灭。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是在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随后抱着石头投入汨罗江身亡,他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爱国诗篇。

  传说在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屈原。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自此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

  每当端午将至,就会不由自主想起屈原的这段典故。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离骚》中才更能体会屈原被流放时的心情。自古以来,那些想为百姓谋福利的人,那些希望天下为公的人,仿佛总是以悲歌唱恸古今。屈原在《离骚》中,不仅代表了自己对自己国家当时所处情势的忧思,更代表了古今那些仁人志士对于这天下苍生的忧思。

  《离骚》是一本流传千古的经典佳作,这本出版自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离骚》更是添加了绘画的内容,将屈原的形象更加立体的呈现在读者的视野。另外,此版《离骚》的注释更容易理解,非常适合亲子阅读。我们常常会害怕没有办法看懂孩子们看的书,也害怕没有办法很好地带着孩子理解经典,此版《离骚》真的是可以做亲子阅读的好书。我在阅读的过程中,真心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老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而今这本《离骚》,更是用文字说出了“每逢端午倍思原”的历史价值。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流传千古,更可以将人们的阅读品质提升。我想,这也是我在端午节前,再次翻看《离骚》的原因吧!

  《离骚》读后感(八):《离骚》译后记

  如果要选出一组所有人都知道,但很少人真正喜欢的文本,《离骚》一定位列其中。《离骚》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所有对中国古典文学略知一二的人,都会知道“诗骚传统”这个词,意喻着《诗经》和《离骚》是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人们在阅读远比《离骚》通俗易懂的《史记》时,也会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称赞它,虽然这么说时,耳中难免传来大脑卡壳的咔嚓一声,这意味着在茫茫脑海中寻找《离骚》完整印象的搜索引擎熄火了。大多数时候,人们只能泛泛而谈,说《离骚》是伟大爱国者的诗歌,是文学想象力的代表。可是,似乎很少有人愿意去真正涉足那个想象的世界。他们宁愿在天堂的门前驻足观看,称赞它的伟岸、感喟世间的无奇,但转过身去也就忘掉了一窥之下的惊喜。

  这大概是大部分经典的命运。就像西方人知道“俄狄浦斯情结”而不需要阅读《俄狄浦斯王》,中国人每年吃掉的粽子,比《离骚》在历史上印行的总和还要多。作品一旦被经典化,就好像锁上了沉重的镣铐,文学的精灵不再能自由地撩拨读者的灵魂。有时我想,如果《离骚》的第一批读者就知道那些美人香草、忠君爱国的隐喻,他们是否还能把龙舟喧闹、粽子喷香的端午节归置在屈原名下。

  说《离骚》全文都是忠君爱国的隐喻,这种观点自东汉王逸《楚辞章句》而流播天下。东汉被称为是“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楚辞章句》也不免延续儒家“比兴寄托”的说诗方法和“温柔敦厚”的美学理想,认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楚辞章句》)此言一出,即成为不刊之论,至南宋朱熹更进一步强化以儒家观点阐释《离骚》。何况南宋一朝偏安东南,文人士夫每有故国黍离之悲,所以说诗之时,对于去国之痛、君臣之义又特多指称。朱熹甚至认为,既然在北方中原,人们以《诗经》作为讽谏的工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田间咏叹都可以作为“咏后妃之德”的隐喻,那么在南方楚国,《离骚》里那些娱鬼迎神、男女怨艾之语,当然也用来教化弃妇逐臣,使之“交有所发,而增夫三纲五典之重”(《楚辞集注》)。

  虽然历史上对于《离骚》系统性阐释的主流是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章句》这一“以儒诠骚”的路数,但在诗人骚客的心中,《离骚》之所以迷人,绝不仅仅因为陈述了忠君爱国的思想。早夭的诗人李贺被杜牧称为“《骚》之苗裔”,意思是“《离骚》的真正传人”。杜牧并非不知《离骚》的阐释传统,但是他使用了一段极富感官经验的玄虚之语来解释“《骚》之苗裔”所真正应该具有的特质。他说:“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杜牧《李贺诗序》)当我们通过这段话反观《离骚》时,就会发现在“以儒诠骚”的过程中流失掉的东西,那就是激烈的情感、绚丽的设色和奇诡的想象力。后世如李贺这样的诗人,也许能够在对《离骚》的学习中得其一技,但再也没有人能将色彩与想象完全统一在激烈、赤诚、持久的情感之下,再造出这般庄严伟大的作品。

  我虽熟知“君臣理乱之比、美人香草之托”,但阅读《楚辞》,我一直不能有发自内心的感动。直到“云门舞集”使我能欣赏《九歌》,梁宗岱使我能欣赏《橘颂》。云门舞集展示给我楚国河泽之间,劬劳的居民对于巫鬼救赎的热烈崇拜。梁宗岱的论文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天地宇宙中心,一棵光明圆洁、绿叶素荣的橘树。但他所说的“一种要把这世界从万劫中救回来的浩荡的意志,或一种对于那可以坚定和提高我们和这溷浊的尘世底关系,抚慰或激励我们在里面生活的真理的启示”(梁宗岱《屈原》)要等我看到陈世骧的论文《诗的时间之诞生——〈离骚〉欣赏与分析》才能够真正体会。

  当诗人驾驶云霓,终于来到天堂的入口,已经无比接近理想中至善至美的神祗,他呼喝帝阍开门,但那天国的粗汉子懒洋洋地斜靠门上,将他上下打量。时间不停流逝,日色已经苍白。黄昏就要降临的压迫感如鬼魅随行。——这是陈世骧带给我的《离骚》印象。他说:“一旦赶到接近了目标,无论如何可以驻足逗留时,那时光之流就忽忽地逝去。他所追逐的目标永远达不到”“但接近它时,你若停下脚步,你就会被抛弃,被抛弃在不毛之地,目标就必定远远地退走。你就会在怅然若失的心情下更加深切地感到:龌龊的常境之中,存在令人难以忍受的丑恶”(陈世骧《诗的时间之诞生》)。陈世骧把《离骚》读成了对人类存在境遇的矛盾表达,读成了一曲时间之歌,因此他把阐释的重音放在那些追寻和落空的重复上,而并不十分关心屈原所追寻的对象背后的实指。

  托尔金的《魔戒》中,有一个神创始天地时留下的族类:精灵。精灵永远不会死,只会随着时光越来越衰颓,于是他们羡慕人类可以热烈地生、热烈地死。而《离骚》中那位上下求索的诗人,正是充分地使用了这有限的人类时间,在奔突求索之间,昭显了足以使永生者艳羡的生命热情。必须不舍昼夜地疾驰,才能不与恶禽臭物一同腐化。这大概近似于梁宗岱所说的“一种要把这世界从万劫中救回来的浩荡的意志”,但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要把自我从万劫中救回来的浩荡的意志”,一种在绝望局促之境,对于人类尊严的重新确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骚》可以看做人文主义的样本。

  我是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接下翻译《离骚》的工作的。翻译原则有两条:一是在具体字词名物的理解上,以《楚辞章句》和《楚辞集注》为基础,参照后人的笺注及订正;二是在作品主题上,不依从王逸和朱熹“美人香草之托”的解法。因为我觉得把意象归类后一一视为政治隐喻,是对《离骚》的狭窄化,它或许具有教化上的意义,但对丰富的文学性和宏大的宇宙观都有损害。

  这个译本呈现的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其中多有不可解之处。失去了比兴寄托的帮助,上天入地的行程和对神女巫妪的眷恋就会显得荒诞不经。但对于一部完成于文明创始时期的作品而言,正是这些虚荒诞幻之处保留了未被后世文明驯化的力量。康德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中说:“一场狂风暴雨的描写或者是弥尔敦对地狱国土的叙述,都激发人们的欢愉,但又充满着畏惧”。畏惧和惊惶本身是崇高之美的基石。剥去“以儒诠骚”的保护,让疲顿的诗人直面宇宙的喜怒无常,把应有的崇高之美还给《离骚》。

  另外要加以说明的是,这本书的编辑李浩先生原先与我商定的方式是翻译加注释。但因为非专业读者一般没有阅读注释的习惯,而且正文与注释之间的切换阅读也会打断情绪之流,所以我做了折中。我将理解文意时必不可少的注释性内容直接补充翻译进了诗句。比如“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章句》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高平曰原,故父伯庸名我为平以法天;字我为原以法地。言上能安君,下能养民也”。这段注释较为冗长,因此我直接翻译成了“名我为平,寓意苍天正平可法,字我为原,效法大地养物均匀。”虽不能完全涵盖注释,但力求用最简练的语言补充《离骚》中作为背景知识存在,而没有在诗句中直接呈现的内容,同时保留诗体的韵律。希望这样的译法能带来较为顺畅的阅读体验,以使读者不再在经典的门前望而却步。

  黄晓丹

  2018年端午

  �w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