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升活字印刷术

一:毕升是怎样发明“活字印刷术”的?

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一个字为一个印。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阀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涨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参考资料:www.china.com.cn/...92.htm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

争论中呢。别说德国谷登堡,韩国还有争着的呢。

有一种说法:

活字印刷术,中学历史课本上都说是北宋人毕升发明的,可惜这伟大发明随着毕升本人一起被扔进了棺材,历史上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几乎没有采用过。从宋朝一直到明清,大量采用的还是雕版印刷,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泥活字从技术上根本就不过关,否则的话,难以解释为什么连中国人自己都不愿意采用。对印刷业产生革命性推动作用的,不是毕升的泥活字,而是德国人谷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并且,根本没有证据表明德国人古登堡是采用了毕升提出的技术方案才解决了制作金属活字的难题。实际上,是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促进了信息在西方的广泛传播。

又有人说:

宋代发明家毕升(?-约1051)首创活字版印刷术。据沈括著《梦溪笔谈》载:毕升在宋代庆历年间,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熔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固着在铁板上,可以象雕版一样印刷。此外,毕升还研究过木活字排版。毕升的发明比欧洲早400多年。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摆脱了蒙昧,提高了交流效率,为人类创造文明史奠定了技术基础。但少数西方人对东方文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在印刷术问题上不愿承认中国人的历史贡献,总认为德国人谷登堡为活字印刷术的最早发明人。谷登堡何许人也?谷登堡(JohannesGensfleischzumGutenberg,?-1468)德国人,铅活字印刷的发明者。年轻时曾学金工。后从事金属活字的铸造和金属活字版印刷的研究,并建立了活字版印刷工场。1450年前后用所制活字字模浇铸铅活字,排版印刷了《四十二行圣经》等书,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还根据压印原理制成木质印刷机械以代替手工刷印。显然,谷登堡是一位杰出的发明家,其作用不可低估,少数西方人固执地认为谷登堡是活字印刷术的最早发明人,可能是认为他发明了印刷字母的活字印刷机的缘故,在这一点上,他们的观点是荒谬的。

为什么少数西方人只承认谷登堡为印刷术的最早发明人呢?是因为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有北宋时期(公元960年至1127年)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的记载,但由于当时的活字印刷品未能流传于世,以致后来有人怀疑中国对活字印刷术的首创。但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证明,这些西方人的观点是错误的。2000年1月初,中国历史学家宣布,中国新近发现的一批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表明,活字印刷术的确源自中国。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西夏学专家史金波教授介绍,这批活字印刷品出现于俄罗斯收藏的中国黑水城文献,以及中国宁夏、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出土的文物中。中国专家学者在对这批800年前西夏王朝时期的世俗文献和佛经进行整理研究时获得这一重大发现。史金波教授说:“西夏(1038-1227)是与宋王朝同时期的中国少数民族政权。这批西夏文活字印刷品的问世,说明活字印刷术在中国中原地区发明不久,就很快传播到了西部地区。”这位历史学家同时透露,史学界还发现由中国敦煌出土、现流失于海外的近千枚回鹘文木活字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实物。回鹘也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使用的活字是方块字活字,而回鹘活字则是一种包括了词、词缀和字母活字在内的混合型活字。从使用活字印刷的时间上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不久,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西夏和回鹘在十二世纪中叶和十三世纪也相继使用活字印刷,而欧洲采用活字印刷是在十五世纪中叶。这就说明中国的活字印刷是怎样由东向西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的。...余下全文>>

三:为什么毕升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古登堡的却影响更大

好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史和地理的差异

地理:毕升和古登堡最大的功绩都是改良了木质印刷品的缺点,古登堡采用了金属,所以流传甚广。然而毕升所处的北宋时代比古登堡早了几百年,冶金技术跟不上,金属字块的制造不经济也不实用。所以毕升选择了用胶泥塑形,烧成陶瓷活字,就地取材,非常实用。但这个胶泥的活字技术很容易垄断(就好比西方的陶瓷工艺永远赶不上中国,地理上限制大),实用但不好普及。

历史:中国的思想运动是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思潮影响,但西方不同,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成为了中世纪结束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古登堡正好赶在这个时候通过印刷术的更新换代改进了传媒手段,等于是给文艺复兴助推了一把,影响当然就比较大了。

四:活字印刷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但它费工、费时,又不经济,印刷术的改进创新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北宋的平民(普通百姓)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的过程:

(毕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矗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 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升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中间,我国的平民发明家毕升的功绩不可磨灭的。可是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我们却一无所知,幸亏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的事迹,比较完整地记录在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里。但是除开西夏文字的几本推测为活字印刷的佛经外,中原地区无发现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活字印刷术及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及对世界的贡献:

(1).活字印刷术发明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

(2).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两项考古发现:

(1).考古学家发现了西夏时期的木活字印刷品,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2).山西应县木塔内,发现了一幅辽代的红、黄、蓝三色佛像版画,这就是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雕版彩色套印印刷品。同时也说明:宋元时期,我国已有套色印刷技术。

五:毕升的活字印刷术迅速传播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因为雕版印刷术有很大的弊端,活字印刷术有很大的优点。

六:简述毕升的活字印刷术 30录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升(约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七:古登堡对毕升活字印刷技术有哪些改进

谷登堡创建活字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1440 ~1448年,虽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晚了400年之久,但是,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进、脂肪性油墨的应用,以及印刷机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

谷登保印刷术,先从德国传到意大利,再传到法国,到1477年传至英国时,已经传遍欧洲了。一个世纪以后传到亚洲各国,1589年传到日本,1590年,传到中国。谷登堡的铸字、排字、印刷方法,以及他首创的螺旋式手板印刷机,在世界各国沿用了400余年。

声明毕升的发明是实实在在的,现在许多别有用心的了历史虚无主义者,怀疑一切,颠覆一切的做法和学说不可信!

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元代王祯的活字轮盘排字盘是活字印刷术的铁证,是有物证的!

19世纪安徽泾县的翟金生,因读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述的毕升泥活字技术,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书的想法。他费事30年,制泥活字10万多个。1844年印成了《泥版试印初编》。此后,他又印了许多书。20世纪60~70年代在泾县还发现了翟金生当年所制的泥活字数千枚。这些活字有大小五种型号。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毕升的发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对泥活字可行性的怀疑。

八:为什么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要很久才普及?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明代木活字本较多,多采用宋元传统技术。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嘉靖间(约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术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康熙年间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则始于乾隆年间《英武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印制该书共刻成大小枣木木活字253500个。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九:北宋时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哪些国家

北宋时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十五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