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低氮燃烧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什么能低氮燃烧

不属于哦,锅壳式属于最原始的锅炉形式之一,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比较先进的高科技设备。

二: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低氮燃烧炉吗

不属于哦,锅壳式属于最原始的锅炉形式之一,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比较先进的高科技设备。

三:锅炉的低氮燃烧

我有低氮燃烧器。

四:低氮燃烧改造后带不动负荷怎么回事

当然是改造失败了。随着我国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提高,不能满足国家环保标准排放的火力发电机组相继进行了低氮或脱硝改造。机组在进行低氮燃烧器和脱硝系统改造后,在实际运行中NOx的排放量均能满足2011版《火力发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脱硝系统运行基本正常。锅炉本体及辅机的运行均能满足机组的原有出力,锅炉燃烧稳定,其主要运行参数除部分电厂再热汽温偏低之外,与改造前基本一致,相应辅机如空气预热器、除尘器以及引风机改造后均能满足机组的运行要求,AVC、一次调频满足电网调度要求,部分电厂AGC响应速度慢、不能适应电网负荷响应要求。1 低氮燃烧及脱硝技术[1]- [2]低氮燃烧机组主要是针对NOx 的两种主要生成机理,在降低燃烧温度的同时,降低着火区域的氧气浓度。以抑制炉氮氧化物的生成。通过采用炉内低NOx 燃烧技术,能将NOx 排放浓度降低30%~60%。目前普遍采用的低氮燃烧技术主要是通过低氮燃烧器改造,来实现炉内低氧、分级配分的燃烧特性,降低NOx的减排。由于炉内低氮燃烧技术的局限性,使得NOx的排放不能很好的满足环保要求,为进一步降低NOx 的排放,必须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脱硝处理。目前通行的烟气脱硝工艺大致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3 类。其中干法SCR 脱硝工艺以其脱硝装置结构简单、运行方便、可靠性高、脱硝效率高、一次投资相对较低等诸多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商业应用。SCR 脱硝反应器按照相对于除尘器的安装位置,可分为高含尘和低含尘两类。但由于低含尘需要安装蒸汽加热器和烟气换热器( GGH),系统复杂,投资大,故一般选择高含尘工艺。SCR 装置主要由脱硝反应剂制备系统和反应器本体组成。通过向反应器内喷入脱硝反应剂NH3,将NOx 还原为氮气和水蒸气。制氨一般有尿素、液氨、氨水等3 种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尿素和液氨两种制氨方法。脱硝催化剂其材料一般以TiO2 为载体,并掺入V2O5 和WO3 等活性成分。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从300℃~420℃[3]不等。催化剂有蜂窝式和板式两种。2、实施NOx减排的机组类型目前我国电厂在相应国家环保的号召下,NOx排放超标的火电厂均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按实施类型可分为四类:1)机组原设计为低氮燃烧方式及烟气脱硝装置。此类机组无需进行改造;2)机组原设计低氮燃烧方式并预留安装脱硝装置;这种类型机组在设计时,考虑到脱硝装置的运行要求,在本次改造中,只加装脱硝装置;3)机组原设计为低氮燃烧方式,未预留脱硝安装位置;这种类型机组在设计时,未考虑到脱硝装置的运行要求,在本次改造中,加装脱硝装置,同时进行了相应的辅机改造;4)机组之前未采用低氮燃烧方式,且无脱硝装置。此类机组在氮氧化物减排改造中,改造幅度大,低氮燃烧器改造以及加装脱硝装置。上述几种进行脱硝改造的机组,同时进行了空预器、除尘器以及引风机的改造。3、 低氮燃烧器及脱硝改造对机组运行的影响机组经过低氮燃烧器、脱硝系统以及相应辅机改造后,在实际运行NOx排放量均能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为日后机组的正常运行创造了先决条件,与此同时也给机组带来一些负面影响。3.1机组最小技术出力降低,调峰能力差大部分电厂的脱硝均采用SCR脱硝反应器,催化剂的设计温度为300℃~420℃。在机组投入脱硝系统运行后,除同步投产脱硝系统的机组外,由于早期锅炉设计未考虑脱硝系统的运行温度,多数机组改造后出现了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省煤器出口烟温无法满足脱硝系统正常运行温度的现象,因而锅炉最小技术出力较改造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机组的调峰能力下降。针对上述情况,选取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九个电......余下全文>>

五:气体燃料低nox燃烧技术有哪些

氮氧化物主要源于自界类自源主要自物圈氨氧化、物质燃烧、土壤排物、闪电形物平流层进入物源主要指燃料燃烧、工业产交通运输等程排放NOx据统计全世界由于自界细菌作用NOx每约50×107t类所产NOx每约5×107t数字看类产氮氧化物仅自界十氮氧化物化转化及归宿

1、NO主要转化途径

NO气主要发反应:

2NO+O2→2NO2 NO+O3→NO2+O2 NO+HO2→NO2+OH

NO+RO2→RO+NO2 NO+NO2+H2O→2HNO2 HNO2+hv→NO+OH

2、NO2主要转化途径NO2气主要发反应:

NO2+hv→NO+O NO2+OH+M→HNO3+M NO2+RO2+M→RO2NO2(PAN)

NO2+RO+M→RONO2 NO2+O3→NO3+O2 NO2+NO3+M→N2O5+M

N2O5+H2O→2HNO3 NH3+HNO3→NH4NO3 2NO2+NaCl→NaNO3+NOCl

由述反应看NOx终归宿形硝酸硝酸盐颗粒硝酸盐直接沉降表海洋颗粒硝酸盐雨水冲刷沉降表海洋

内外治理氮氧化物废气般干湿两类前者固体吸附催化原者液体吸收络盐吸收

()固体吸附固体吸附治理NOx废气既能较彻底消除污染能NOx收利用固体吸附剂性炭、硅胶各种类型筛其主要缺点:操作繁琐筛用量能量消耗

(二)催化原催化原处理NO原理催化剂存条件.利用原性物质NO原害气体1、非选择性催化原非选择性催化原早利用铂族金属作主要载体催化剂.通加热反应脱除NOx早1956用于硝酸工厂尾气脱色用少量原剂使尾气红棕色NOx原色NO放空并没真脱除NOx看黄色已2、氨选择催化原种具更实际优点技术熟工业化应用该所用催化剂铂族非铂族载体催化剂反应温度比非选择催化原低原剂氮与NOx反应与尾气氧气反应节省量氨3、金属碳基催化剂催化原该目前内较先进种性炭载体碱金属催化剂太高燃烧温度彻底治理NOx航发射场已应用处理效

(三)液体吸收

1、NaOH溶液吸收反应程式:

2NOx十2NaOH→NaNO2+NaNO3+2O NO+ NO2+2NaOH→2Na NO2+H2O该主要用于处理硝酸产尾气、硝化反应尾气及使用硝酸处理金属产废气类废气NOx浓度般1000-5000PPm间更高排放量并2、尿素—硝酸溶液吸收我某航发射于加注系统及库房产氮氧化物废气采用种处理该处理系统经使用证明其处理氮氧化物效率高性能稳定处理气量250-850m3/h;喷淋吸收液量2-3m3/h3、水硫酸亚铁两段吸收氮氧化物废气采用水吸收处理由于水吸收NO效率低FeSO4NO具高吸收率稳定络合物Fe(NO)SO4其反应程式:FeSO4+NO→Fe(NO)SO4所于氮氧化物废气采用水硫酸亚铁两段喷淋吸收处理能收定效

(四)Fe-EDTA-SO32-络合吸收固定燃烧装置排放烟道气氮氧化物90%NO若用溶液吸收必须使NO氧化NO2吸收效才用FeEDTA络合物吸收NO则直接与NO络合原剂存条件NO原NH(SO3H)2、N2O或N2达除NOx目该内尚未报道外仅见本用于试装置

(五)燃烧程NOx控制NOx我知道:NOx主要与燃烧火焰温度、燃烧气体氧浓度、燃烧气体高温滞留间及燃料含氧量素关能通燃烧技术控制NOx环境抑制NOx煤燃烧程NOx途径三:1、热力型NOx(ThermalNOx)空气氮气高温氧化NOx;2、燃料型NOx(FueNOx)燃料含氮化合物燃烧程热解接着氧化NOx;3、快速型NOx(PromptNOx)燃烧空气氮燃料碳氢离团CH等反应NOx

1、烟气再循环控制燃烧程热......余下全文>>

六:排烟脱硫(氮)技术是什么过程

2.1 排烟循环流化床排烟循环流化床(FGD-CFB )是80年代初由德国Lurgi

公司开发的,该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燃烧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者,后来

又把循环流化床技术引入脱硫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在德国有三家公

司进行开发研究,丹麦的FLS 正在做。该法脱硫脱氮属于燃烧中处理,脱硫采用

循环流化床,脱氮采用低氮燃烧。2001年我国在四川白马电厂300MW 机组建示范

工程。

排烟循环流化床优点:①投资费用较低。

②脱硫装置不需要太大空间。

③固硫剂产物以固态排放。

排烟循环流化床问题:①燃烧中采用低氮烧燃,脱氮效果不能保证。

②由于锅炉内喷射CaO 吸收剂进行脱硫,产生CaCO3 和煤灰一起排出,易

造成二次污染。

③控制排烟温度70℃,需要有排烟加热装置〔1 〕。

2.2 组合法(FGC )

这种方法是用石灰石石膏法湿式脱SO2 :(FGD )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SCR )脱NOx 组合的技术〔2 〕。据资料介绍,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多数

采用这种方法。该组合技术中湿法脱硫效率高(90% ~98% ),吸收塔自身紧凑,

但该法的问题是耗水量大,而且必须进行排水的深度处理,生成的大量副产品石

膏应用也有限,烟气在进入烟囱前需要加热提高温度。该组合技术中氨选择性催

化剂还原法的缺点是,脱氮的催化剂寿命维护比较麻烦,工艺中生成的胺化合物

有堵塞系统的弊病等〔3 〕,因此使该组合法的推广应用受到影响。

2.3 电子束法(EBA )

为了克服以上方法的缺点,国际上开发了许多同时脱硫脱氮的技术,电子

束法既是属于同时脱硫脱氮的典型方法之一。电子束法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

高能粒子照射烟气,使其SO2 和NOx 氧化生成硫酸和硝酸,再与添加的氨反应生

成硫酸氨和硝酸氨。该技术首先是日本茬原制作所1970年着手研究,又经过与原

子能研究所合作研究,1974年进行了1000/Nm3h-1 、1 万/Nm3h-1 规模不同的气

体试验,从而肯定了这种干法技术。受美国能源部委托,在椹萨斯洲又进行了1.4

万/Nm3h-1 的改进试验,在西德进行了2.0 万//Nm3h-1规模的试验,都取得了很

好的结果。其它有些国家也在研究。我国2000年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四川绵

羊投资2000万元建造一套电子束辐射烟气脱硫脱氮工业试验装置,烟气处理量3000

~12000//Nm3h-1 ,脱硫率90% ,脱氮率70% 电子束法处理烟气的优点:①用一

个过程能同时脱硫脱氮,且去除效率高。

②能够生成硫酸氨和硝酸氨副产品作化肥用,没有废弃物。

③是干法过程,没有废水及其处理设施。

④因为不用催化剂,所以不存在催化剂中毒,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⑤设备结构简单,对烟气条件变化适应性强,容易控制〔4 、5 〕。

电子束处理法存在问题:①该法耗电量大,由此占的运行费用很高。

②烟气辐射装置还不适合用于大规模应用系统。

③处理后的烟气仍然存在排放氮、硫酸和一氧化二氮的可能性〔6 〕。

2.4 活性焦吸附法该法是用活性焦进行烟气的同时脱硫和脱氮。SO2 是

通过活性焦的微孔催化吸附作用,生成硫酸储存于焦碳微孔内,通过热再生,生

成总量虽少,但含SO2 浓度很......余下全文>>

七: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点

(1)燃料适应性广 这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优点之一。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按重量计,燃料仅占床料的1~3%,其余是不可燃的固体颗粒,如脱硫剂、灰渣等。因此,加到床中的新鲜煤颗粒被相当于一个“大蓄热池”的灼热灰渣颗粒所包围。由于床内混合剧烈,这些灼热的灰渣颗粒实际上起到了无穷的“理想拱”的作用,把煤料加热到着火温度而开始燃烧。在这个加热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只占床层总热容量的千分之几,因而对床层温度影响很小,而煤颗粒的燃烧,又释放出热量,从而能使床层保持一定的温度水平,这也是流化床一般着火没有困难,并且煤种适应性很广的原因所在。(2)燃烧效率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要比鼓泡流化床锅炉高,通常在95~99%范围内,可与煤粉锅炉相媲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高是因为有下述特点:气固混合良好;燃烧速率高,其次是飞灰的再循环燃烧。(3)高效脱硫由于飞灰的循环燃烧过程,床料中未发生脱硫反应而被吹出燃烧室的石灰石、石灰能送回至床内再利用;另外,已发生脱硫反应部分,生成了硫酸钙的大粒子,在循环燃烧过程中发生碰撞破裂,使新的氧化钙粒子表面又暴露于硫化反应的气氛中。这样循环流化床燃烧与鼓泡流化床燃烧相比脱硫性能大大改善。当钙硫比为1.5~2.0时,脱硫率可达85~90%。而鼓泡流化床锅炉,脱硫效率要达到85~90% ,钙硫比要达到3~4,钙的消耗量大一倍。与煤粉燃烧锅炉相比,不需采用尾部脱硫脱硝装置,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大为降低。(4)氮氧化物(NOX)排放低氮氧化物排放低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另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特点。运行经验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NOX排放范围为50~150ppm或40~120mg/MJ。循环流化床锅炉NOX排放低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低温燃烧,此时空气中的氮一般不会生成NOX ;二是分段燃烧,抑制燃料中的氮转化为NOX ,并使部分已生成的NOX得到还原。(5)燃烧强度高,炉膛截面积小炉膛单位截面积的热负荷高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另一主要优点。其截面热负荷约为3.5~4.5MW/m2,接近或高于煤粉炉。同样热负荷下鼓泡流化床锅炉需要的炉膛截面积要比循环流化床锅炉大2~3倍。(6)负荷调节范围大,负荷调节快当负荷变化时,只需调节给煤量、空气量和物料循环量,不必像鼓泡流化床锅炉那样采用分床压火技术。也不象煤粉锅炉那样,低负荷时要用油助燃,维持稳定燃烧。一般而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负荷调节比可达(3~4):1。负荷调节速率也很快,一般可达每分钟4%。(7)易于实现灰渣综合利用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属于低温燃烧,同时炉内优良的燃尽条件使得锅炉的灰渣含炭量低(含炭量小于1%),属于低温烧透,易于实现灰渣的综合利用,如作为水泥掺和料或做建筑材料。同时低温烧透也有利于灰渣中稀有金属的提取。(8)床内不布置埋管受热面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内不布置埋管受热面,因而不存在鼓泡流化床锅炉的埋管受热面易磨损的问题。此外,由于床内没有埋管受热面,启动、停炉、结焦处理时间短,可以长时间压火等。(9)燃料预处理系统简单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煤粒度一般小于13mm,因此与煤粉锅炉相比,燃料的制备破碎系统大为简化。(10)给煤点少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截面积小,同时良好的混合和燃烧区域的扩展使所需的给煤点数大大减少。既有利于燃烧,也简化了给煤系统。>>便携式里氏硬度计的使用原理除湿机原理疏水阀的类型和工作原理无堵塞泵叶轮的结构形式及特点坩埚的用途不锈钢管的种类

八: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为什么保持在895?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床温保持在850到950之间 这个床温燃烧效率高 石灰石脱硫效率高 氮氧化物产生的少 床料不会结焦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