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吸引的原则不包括

一:社会心理学人际吸引中有哪些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主要是依据一下四个原则

1、交互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和喜欢我们的人交往,而疏远首先疏远我们的人,如果你想和谁建立个良好的关系,方法很简单,只要你逢人就多说这个人的好话就行了,不用你主动那个人就会自然对你有好感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找个合理恰当的解释,这样才能维护内心的平衡。

2、功利原则

因为人际交往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交换,我们和一个人交往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感觉对自己有用我们才交往,可能我们感觉不到,有些交往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也有些是为了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我们常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就是人际交往功利原则的现实体现。社会交换还包括着增值交换和减值交换,和哪些重情轻物的哪些人交往就是增值交换,相反,和哪些重物轻情的人交往就属于减值交换。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所谓的自我价值保护就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价值倾向。为了保护自我价值我们常采取自我阻抑策略,即个人对未来可能到来的失败制造保护性的借口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护和促进自我胜任的概念。自我阻抑又不同于精神分析的合理化概念,合理化主要是在事情发生后来为自己找一些自我保护的借口,来使事情的结果合理化。对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大致有四种:一直持肯定的态度,一直持否定的态度,从肯定态度逐渐转向否定态度,从否定态度逐渐转向肯定态度。面对这四种评价我们的反映通常也是不同的,对我们从肯定态度逐渐转向否定态度的人的人际吸引力最大,我们和这样的人的交往的频率也是最高的,而对我们从否定态度逐渐转向肯定态度的人的人际吸引力最小,我们和这样的人的交往的频率最低,这个规律也叫“不详的阿龙森定律”。

二:人际吸引的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此外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人们会喜欢与自己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熟悉,产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间就容易接近。常常见面也利于彼此了解,使得相互喜欢。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N.Anderson,1968)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下表是主要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排在序列最前面、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排在系列最后受喜爱水平最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 假装、不老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三: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人际吸引的规律大体有六种,分别是1 接近吸引律,2 互惠吸引律, 3 对等吸引律, 4 诱发吸引律,5 互补吸引律,6光环吸引律。

下面是详解:

人际吸引的基本规律2007年12月01日 星期六 09:52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同需要、不同个性、不同反应方式的个体是如何相互选择、相互吸引的?弄清这个问题,对于管理者认识行为、预测行为、引导行为,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和交往能力,是大有裨益的。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和人际交往的经验,可将人际吸引的规律概括如下。

接近吸引律

接近吸引律,是指交往的双方存在着诸多的接近点,这些接近点能够缩小相互之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因此彼此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并继而成为知己。人际吸引的接近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空接近人们生活的空间距离越小,则双方越容易接近,因此彼此之间容易相互吸引。如:同乡、同学、同事、邻居,由于双方具有类似的经历、情感和连续相互作用的期望及彼此酬偿了解的机会,因而易相互吸引。俗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草木早逢春",实际上都说明了时空上的接近点是友谊形成的重要因素。弗雷德曼1969年发现,对密切人际关系感兴趣的人,一般倾向于结构小些、更封闭一些的空间,认为这样才可以建立起必要的邻近性。但是,现代化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际空间距离拉近,因此,邻近性吸引的形式将会发生一些变化。另外时间上的接近,如同龄、同期毕业入伍入厂等,也易在感情上相互接近产生相互吸引。2兴趣、态度接近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志趣相投、性格特点相似、态度观点一致或价值取向相同,就容易相互吸引,结成"知己"。我们平时说的"情投意合"、"惺惺相惜"、"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物以类聚"等都说明了相似的人易结交成友。为什么观点态度、个性相似的人易相互吸引呢?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解释为,人人都具有自我评价的倾向,而他人的认同,是支持自己评价的有力依据,具有很高的酬偿和强化力量,因而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发现彼此之间"英雄所见略同",便会油然而生"好汉爱好汉"的情感。3职业、背景接近专业、国籍、民族、经历接近的人,易找到共同的语言,缩短相互的距离,因而相互吸引。古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如,我们到某地出差办事,在谈公务时偶尔得知双方曾同住过某地,或认识同一个朋友,或是参加过某一活动……双方立刻感觉到亲近多了,再谈起公事来,不再打官腔,而是诚恳交往了。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与他人初次交往时,应多谈些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努力寻找双方的接近点和共鸣点,以深化关系,促进交往。

互惠吸引律

如果交往的双方,能够给对方带来收益、酬偿,就能增加相互间的吸引。追求奖赏、幸福,避免惩罚、痛苦是人的本性,已成为个体或团体潜意识或明确的社会行为动机。这种收益和酬偿包括知识的、生理的、心理的(喜欢、尊重、信任、赞扬、认可)、政治的(权力、地位)等需要的满足。一般来说,如果人们预示行为可能得到报偿的趋向,即显现出吸引力。估计得到报偿的概率越大,吸引力就越大;收益与付出之比的比值越大,吸引力就越大;越接近预期的报偿,吸引力就越大。互惠互酬吸引力表现在人的一切交往活动中,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感情互慰感情互慰是指交往的双方,都以自己的......余下全文>>

四:心理健康教育学考试要点06412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复习题

简答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一是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二是接受他人,善于人处;三是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四是接受生活,乐于工作;五是能够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六是人格完整和谐;七是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应在哪些方面着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答案要点:一是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二是培养时间管理能力;三是培养表达能力;四是培养实践能力;五是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六是培养创新能力。 3、 如何提高自我的挫折承受能力? 答案要点:一是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二是提高挫折认知能力;三是建立合理的自我归因;四是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五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不够深刻 二、自我意识增强,但还不成熟 1、自我意识开始分化,迅速发展 2、自我意识矛盾凸显,调控能力较弱 3、自我意识矛盾不但激化,出现混乱。 三、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四、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够平衡和稳定 5、简述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的标准:自我定位准确,积极而客观,自尊与自信,自主并善于合作,自我同一性良好,有效自我控制。 一、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自我,客观而准确的评价自我 1、与他人比较,认识和评价自己 2、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

3、通过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来认识和评价自我 4、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借活动成果认识和评价自我 二、以积极的态度认同、肯定和接纳自我 1、顽强的意志力 2、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 3、创造机会,参加实践,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信心 4、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5、积极暗示自我。三、积极的完善自我 1、建立科学正确的理想自我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展示自我 3、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6、简述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 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2、 明确时间管理的目的 3、 明确个人时间计划 4、 做事要有次序 5、 每天安排特定做事时间 6、 用个人价值来决定自我目标 7、 切勿做事拖拉 8、 杜绝浪费时间 9、 注重借鉴他人

7、简述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绪。 一、善待烦恼 二、学会情绪表达

向自我表达,向他人表达,向环境表达,升华表达。 三、情绪的ABC理论 导致不良情绪的不合理理念: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8、情绪ABC理论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哪三个特征? (1)绝对化要求(2)过分概

况化(3)糟糕至极 9、什么是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因素?

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与需要,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人际交往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从静态的角度,人际交往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

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因素,第一,空间距离。第二,才能与人际吸引。第三,个性品质与人际吸引。第四,相似或互补。第五,外貌产生吸引力。

10、如何对学习动机缺乏心理进行自我调适? (1)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标准; (2)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提高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4)培养与保持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11、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答:遗传、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自我调控 12、如何调试自己的不良情......余下全文>>

五:求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的相关习题

社会心理学测试题

一、单选题:

1、F.H.奥尔波特(1924)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B)的学科”。

A.社会心理 B.社会意识 C.社会知觉 D.社会知觉

2、勒温(1936)关于社会行为的公式B=f(P,E)中,E表示(C)。

A.行为 B.个体 C.个体所处的情境 D.函数关系

3、社会心理是(D)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A.社会认知 B.社会意识 C.社会规范 D.社会刺激

4、E.P.霍兰德(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顺序可划分为(A)三个阶段。

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A)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 B.实验 C.思辨 D.归纳

6、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A)

A.统计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档案法

7、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

A.目的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非暗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8、观察学习所包含的过程有(B)

A.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B.联想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C.观察过程、学习过程、模仿过程、强化过程

D.模仿过程、外部强化过程、内部强化过程、巩固过程

9、关于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B.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C.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D.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

10、“集体潜意识”概念是(D)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霍妮 C.沙利文 D.荣格

11、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一种(D)的机制。

A.继续社会化 B.终身社会化 C.早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2、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B)为条件的。

A.早期社会化 B.语言社会化 C.性别社会化 D.道德社会化

13、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A)、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A.社会地位 B.社会认知 C.社会情感 D.社会意识

14、作为老师,既需要权威者得角色,又需要是学生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D)。

A.角色内冲突 B.角色失调 C.角色不清 D.角色间冲突

1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D)

A.主我 B.客我 C.镜我 D.社会自我

16、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B)

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

17、自尊是个体对其(A)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A.社会角色 B.自我 C.成功失败 D.价值

18、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网络成为(A)

A.......余下全文>>

六:简述人际吸引中的互动性吸引

常来常往~多交流才会有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对人家好,人家也会诚心待你。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他人有过不究,于人有恩莫念,爱人先爱己,责人先问心。

七:关于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哪一个是错误的

 、对人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最初环境因素是( ) 、 );D;19。  ,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较低;  ,人格在整体上会发生系统性改变

 、成人期人格兼有稳定和变化两重特征  A;22、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 、某服刑人员刚来监狱时表现很不好、知识水准 、兴趣  )、单选题(每题1分。 、抑郁 ?( :B 18; 33  )的人;B;)      B、不值得爱的是( ),如神经衰弱、应激  ,悲痛时捶胸顿足;   A;11; );   A;

 、挑选最难的那一件  、小强是一位很想获得成功的有志青年、注意易转移最常见于哪种病人;) 、气质类型为( 、恐怖障碍  ,对前途悲观失望;); 16;B;    。  C; 、紧张和压力之下;C;B;

10;

 ,但个别监狱警察仍然认为该服刑人员表现是假的; 。   ?(   ,以致不能擦亮一根火柴,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   、 6;   、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 24; 、胆汁质   A?(  ,甚至不能参加烛光晚会、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

)C;  答案;   、“以德报怨”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   1; ,总是提不起精神来,兴趣减退、价值观念 、为来访者保密 B;

 ,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这是( 、 答案; 、人格稳定性受到性别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弥散性 8;  。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27; 、抑郁症最常见有哪种思维障碍;);  D;   、心境具有(    。他的老板现有三件事情需要完成、一件很难;  4、保持原则C;13,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等;   ?( 、幻想 、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 、某人在一段时间里常常感到情绪低落;

答案;D;9; ?( ) 、从众   ,好不到哪儿去;)D、黏液质 。  (C

 、挑选中等难度的那一 ......余下全文>>

八:心理学什么是人际吸引

百科上的解释还是比较准确的,可以参考一下:

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九:怎样促进人际交往?

一、社交的原则:

(1)互酬原则:人际交往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其行为具有互酬性。彼此有所施,也有所爱。互酬不仅包括物质内容,也包括精神和情感方面内容。例如,一对情人订立盟约,发誓彼此相爱,互相支持,使双方都得到了心理满足,这就是一种互酬。我们在交往中,应该常常想到给予而不是索取。相反,如果取而不酬,就会失去朋友。

(2)自我袒露原则:一个人把自我向别人敞开比死死关闭更能使人感到满足,并且,这种好的感觉也会感染自我暴露的对象。比如,某人犯有某种错误,他能主动地告诉交往的对象。这样会博得对方的好感,对方往往愿意帮助他摆脱困境。

(3)真诚评价原则:人们在互相交往过程中,免不了要互相议论,互相评价。而评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评价者是否真诚和符合实际。在评价别人时,要求真诚,实事求是。人们厌恶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人;更讨厌那些无中生有、嫉妒诽谤的人。与人为善,开诚布公,被视为交际的美德。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对他人的评价是由好感、反感等情感引出的。好感、反感是一种情绪定势,影响这种情绪定势的重要因素就是双方交往的态度。因此,我们强调,对人评价的态度要诚恳,情感要真挚。

(4)互利性原则:要解决人际关系不协调这种矛盾,就要采用互利性原则。互利就是矛盾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节,都认为调节对双方有利。经调谐,关系和好。

二.如何协调人际关系:

第一、重视人格锻炼:良好的人格,能调谐人际关系;不良的人格,则能使人际关系紧张。心胸宽阔,性情开朗,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人,容易搞好人际关系;心胸狭窄,性情孤僻,则会给人际关系设置障碍。性情暴躁的人,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影响人际关系。因此,注重人格锻炼,改造不良人格,对协调人际关系甚为重要。

第二、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改造自己,自觉地调整自我意识与行为,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容易与他人搞好关系。

第三、学习人际交往理论与技能:人际关系是有学问的,要想搞好人际关系,应该学习人际关系学。在理论指导下,加强人际交往,自然就能学会人际交往技能,就可以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地增长才干,适应社会。

第四、要了解人际吸引力的组成因素,进而进行自我修养和锻炼。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愿意与人交往,而且交往的效果较好,说明他有很强的人际吸引力;而有人不愿与他人交往,即使交往,效果也不好,说明他的人际吸引力弱。人际吸引力强,能使人际关系协调、融洽。那么,形成人际吸引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有下列几个因素构成人际吸引力。

(1)接近性因素:距离越小越近,则容易接触、交往。经常接触的人,彼此就容易互相吸引;

(2)相似性因素:社会态度、信念、价值观等相似的人,或者年龄、爱好、兴趣、性格等相似的人,容易互相吸引。两者越接近,越能互相吸引。在个人的交往中,相似性的吸引所形成的友谊,多是牢固的;

(3)需要的互补:人们之间的交往,都是为了满足需要。交往双方的需要正好处于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4)仪表的吸引力:仪表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初次接触中是个重要的吸引因素。人的长相、穿着、仪态、风度等都会影响人们彼此间的吸引力。

十: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推崇诚信原则,认为诚信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量。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意思是说:天是真实不欺骗人的,做人也应该思求诚信不欺。至诚能感动人,不诚则不能感动人。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荀子也说过:“不诚则不能化万民”,都是将诚信看作教育、感化百姓的力量。孔子更是把诚信视为做人的根本,他提出,朋友之间要“言而有信”,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他就不知道该怎样立身处世。

人是否遵从诚信原则,在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把这个问题正式纳人科学范畴进行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是心理学家诺尔曼•安德森。他曾经列出555个描写人的个性品质的形容词,让大学生看后指出哪些个性品质是他们最喜欢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评价最高的品质就是真诚,而评价最低的是说谎和虚伪。待人真诚、言而有信的个性品质导致人际吸引,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而自私自利、虚伪狡诈、言而无信的个性品质阻碍人际吸引,很难取信于人,非常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融洽。

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无论何种经济时代都如此。农业经济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是一种乡村社会诚信。借粮借钱、交友嫁娶,讲的是诚信,有借无还,全村皆知,不与交易;“好借好还 ,再借不难”;坑友毁婚,不再交往,声名狼籍。忠诚老实,遵守信用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