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学

一: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学有三大流派:

1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把人看成是有潜力的人,研究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

2 行为主义:研究环境对人的影响

3 精神分析: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弗洛伊德重视无意识的分析,并从对精神病的治疗中,产生了精神分析学。

二:精神分析不属于心理学吗?

1L才叫误人子弟。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理论是理论。如果想看到精神分析理论,在大一的心理学导论里就会看到专门介绍弗洛伊德的一大章。

我在美国上的学,教我们心理学的老师是耶鲁的心理学博士,我暑假也去芝加哥大学做过心理学假期课程。老师第一堂课就说,如果想听精神分析请去历史课或者文学课。可能你在心理学有关资料里会看到精神分析理论。但精神分析理论确实不属于科学心理学的范畴,因为他的很多理论如今都受到很多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质疑且无法证伪。在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里,都不会有精神分析出现在教学大纲里。

大学里如果有哪位教授自封是精神分析方面的砖家,那么你就可以直接把他请出教室了。

三: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缺陷

非理性主义倾向弗洛伊德虽然倡导科学和理性创造人类的生活,但是他的潜意识决定论充分显露出非理性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1)漠视和贬低显意识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夸大潜意识的意义;(2)贬低人的理智的价值,极力鼓吹泛性论。唯心主义倾向弗洛伊德忽视心理活动的客观内容和社会根源。他有三个著名的假设:把人的东西自然化,把心理的东西生物学化,把社会的东西心理学化。因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最终陷入生物决定论和精神决定论的唯心主义。方法论上的局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源于他对精神病和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实践,因此他得出的是变态心理学规律。但他把它们推论到所有正常人身上,在方法论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而且,他忽视个体和群体、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本能与文化的差异,用关于个体、个体心理和本能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文化和历史现象,同样犯了方法论上的错误。

四:精神分析在目前的心理学领域到底处于怎样的地位

精神分析作为心理学中的四大流派之一,位置很难被撼动,但是也因为精神分析的创立并非不是和行为主义一样走实证路线的,所以在心理学界也会受到质疑。

不过,精神分析到现在为止已经和佛洛依德所创立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了,力比多的作用被很大程度的忽视了,至于人格理论和意识理论仍旧保留了下来。

现在的精神分析就好像是座大楼,里面的装潢都是后人加上去的,愈发完善,但是却别有能过彻底改变反对派看法的理论出现。很大程度上,都无法用实验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解释

精神分析学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 Freud)在1896年创立的。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如果说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那么精神分析学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其中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这种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所谓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精神分析论的内容极为复杂,在此对弗洛伊德之于人格和人性解释中的三大要点略作说明:(1)人格动力观:弗洛伊德用潜意识、欲力、生之本能、死之本能等观念,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2)人格发展观:弗洛伊德以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认同、恋母情节等观念,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3)人格结构观: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的结构,亦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作用等观念,解释人格结构中三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

精神分析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原来追随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的批评和反对,不再坚持弗洛伊德的“一切行为决定于性本能发展”的泛性论观点,加之受到社会学和人类学发展的影响,开始转向重视和研究人格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因素,这些观点和理论被称之为“新精神分析理论”。

目前,精神分析的影响作用已经超出了心理学的范围。它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範,而且也是本世纪内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

六: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介绍

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是西方现代心理学思想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既是一种精神病症的治疗方法,也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理论。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代表人物有安妮·弗洛伊德和梅兰妮·克莱因等。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流派的理论逐渐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哲学观,构成了现代西方的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

七: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德国的哲学和心理学思想对弗洛伊德的影响非常大。他的精神分析理论直接受到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莱布尼茨的微觉学说、赫尔巴特的意识阈概念、费希纳的无意识思想、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思想、尼采的权力意志思想以及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的影响。弗洛伊德曾听过布伦塔诺三年哲学课程。布伦塔诺对他的思想主要有两点影响:一是心理现象的意向性、能动性的观念,以及心理现象的能动力量是只存在于内在世界的一种“内在的客观性”;二是间接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发生学的观点。莱布尼茨是近代第一个肯定无意识心理现象的人,他把微觉视为未被意识到的无意识,是积极主动活动着的东西。微觉形成一个浮动的冰山,它那不大的山峰为智者观察自身活动打开了眼界。弗洛伊德重视潜意识的价值就是受此启发。赫尔巴特认为意识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他关于无意识和意识等差的观念、关于心理活动的冲突、排斥和复合的观念,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明显的影响。弗洛伊德公开承认费希纳的无意识思想对自己有重要影响。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思想也与弗洛伊德思想也有多处相似之处。弗洛伊德还极为敬佩尼采,称尼采的一些猜测和直觉,常常惊人地与精神分析的研究成果相一致。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也在以下三个方面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影响:重视无意识的地位、肯定无意识的可能性以及悲观主义倾向。 19世纪盛行能量守恒和进化论的思想,这些科学思想通过弗洛伊德大学时代的老师、著名生理学家布吕克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世纪中期赫尔姆霍茨提出能量守恒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至另一个物体,却不能被消灭。赫尔姆霍茨还指出,有机体内除了普通的物理和化学力外没有别的活动,心理能就是脑细胞所提供的物理能。深受这些思想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体也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人从大自然获得能量,又为某种目的消耗能量,人类的行为就是能量释放的结果。另外,弗洛伊德也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达尔文认为,人类是经过不断的进化而形成的,是从动物阶段过渡到人的阶段,在许多方面与动物是没有区别的。这种把人生物学化的观点就构成了弗洛伊德本能论的依据。他也把人的本能和动物的本能等同起来。最后,当时的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背景,也对精神分析的产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精神疾病的原因和治疗一直是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在文艺复兴以前,对精神病的认识和治疗一直是迷信观点占统治地位。文艺复兴后,由于科学和社会思想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精神错乱是一种疾病,对精神疾病应予以治疗。德国精神病学者格里辛格尔提出把精神病的原因应归为大脑病变,并于1845年提出了生理病因学的观点。但是很快心理病因的观点也开始形成起来。心理病因观是指在心理或精神方面寻找行为异常的原因。精神分析就是主张心理病因观点的一些人发展起来的,而维也纳医生麦斯麦可以说是心理病因说的先驱。1843年英国外科医生布雷德提出以精神催眠代替麦斯麦的“通磁术”,正式确立了催眠术的概念。后来催眠术分为两个派别,弗洛伊德分别向两个派别进行了学习。

八:在心理学里面客体关系就是精神分析吗?

1 前言

客体关系理论作为新精神分析的一种理论在当今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领域应用相当普遍。在西方,客体关系早已应用于精神病理的解释,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分类以及疗效的预测;而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主要综述了西方客体关系的基本理论、客体关系的评估方法以及客体关系评估在临床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2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概述

客体关系理论是西方精神分析的最新发展之一,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塑造这种模式的留有“过去印迹”的早期生活关系[1]。自Freud创立精神分析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精神分析理论经发展演变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主流的精神分析理论经历了从经典的Freud精神分析向自我心理学发展,形成了客体关系及自体心理学理论,它们与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不同:(1)关注的重点从本能内驱力转变到关系;(2)对心理结构的性质和形成有不同的看法;(3)从不同角度看待发展阶段;(4)对心理冲突和治疗结果存在不同的观点[1,2]。

Freud人格理论的基本要素是将本能内驱力作为基本的人类动机,内驱力先于客体,客体是用来满足内驱力欲望的,基本上决定着客体关系的质量。客体关系理论家梅兰妮·克莱茵是第一个修改了Freud的内驱力模型,对人际关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仍保留了对本能的强调,她认为本能与客体具有内在联系。费尔贝恩进一步发展了克莱茵的思想,立足于“纯粹的”客体关系立场,认为主要的内驱力都是对关系的驱动,而不是生物本能的满足,因此他是从人际互动而非生物本能方面考察人格和动机。其他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如伊迪斯·雅各布森及奥托·康伯格试图将内驱力模式与纯客体关系模式进行整合,发展新的模式。海因兹·科胡特不考虑Freud的Libido的客体投注,而关心自恋性投注,注重的不是两个不同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客体被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1~3]。

客体关系理论家关于心理机构不同于Freud的本我、自我、超我,他们认为人格的组织和建立是内化的结果。个体通过内化将他或她环境中的规则性互动和特征,转化为内部的规则和特征[1,4]。

对于发展阶段,Freud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俄底浦斯期(3 a~5 a)的关系,认为该阶段的危机重点是理解Libido的投注和神经症的类型,而客体关系理论家们则注重的是前俄底浦斯期(0 a~3 a)个体从融合和依赖母亲到增加独立和分化的发展过程[1,5]。

客体关系和自我心理学对心理障碍的看法与经典的Freud的模型不同,Freud将心理障碍理解为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儿童未解决的冲突,特别是俄底浦斯期的冲突可以一直在无意识中延续,而到成人期才浮现出来,而客体关系理论家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早期发展的缺陷阻碍紧密结合自体的建立,妨碍心灵结构的整合。其治疗的手段主要是通过移情帮助修复个体早期自体心理结构发展的缺陷[1,4,5]。

客体关系理论是发展变化的一系列的理论,没有单一的普遍的被承认的客体关系学派和理论,虽然它们在概念表述上有些不同,或者在人格结构的划分及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但它们探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客体、心理结构、内部世界、内化及外化的心理过程[1,6]。

3 客体关系的评估

3.1 客体关系量表的评估方法

对客体关系评估多采用量表来完成,测评大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刺激的性质。(2)主体对刺激所做的反应。(3)对反应的评分。(4)作何种解释及如何评分。刺激的性质有从模糊......余下全文>>

九:什么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奥地利医学家S.弗洛伊德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其理论的中心概念是无意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和冲突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仍影响着意识,并可表现为神经症症状。

精神分析是整个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正式开端,而弗洛伊德则是如今心理咨询师们的鼻祖。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精神分析在心理服务界有着稳固的地位。日后,随着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及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地位开始受到动摇,但这并不意味着精神分析的没落。由于每个流派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如今的咨询师们往往在吸取各种方法(精神分析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心灵服务。

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如题 谢谢了

1)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是新精神分析的典型代表,荣格的理论也是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的理论也被称为心理分析心理学,所以两位大家的理论在根本上是没有区别的; 2)两位伟人在某些问题上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矛盾主要围绕:弗洛伊德坚持认为性本能(这里指心理学上普遍意义的性,泛指人寻求快乐和满足的本能)是本能中最强势的,力比多就是性本能;而荣格则认为性本能不过是人的本能的一个普通方面,力比多是爱的和发展的力量。荣格还因此被世界精神分析协会除名,他一生都对弗洛伊德抱着深深地愧疚。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