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读后感

一:离骚读后感

济慈的墓志铭是两句淡泊隽永的谦词:此地长眠者,声名水写成。纪伯伦为此作诗声辩道,他的声名是用火写在天空。

屈子的魂归了江水,却漫步云端,驻留在在历史的天空里,留下自己火一般的赤诚和热血,供世代凭吊和仰望。

诗人的《离骚》洋洋洒洒,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其中夹杂着血泪,迸溅着悲愤,漫溢着倘恍的爱国之情,字里行间则充满了“余独好修以为常”的傲世的“自负”,奋力的自辩。“自负”,是诗人茕茕独立,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的遗世姿态,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高口吻,乍一听,清高风骨,再一听,竟是满腹辛酸。

从诗的开篇看起,诗人出身高贵,重视自己的姱节,他用众多的香草装饰来象征自己的人格修养:“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转而慨叹时光之不经,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从而“恐美人之迟暮”。接着提出自己愿意“道夫先路”的志愿,但无奈楚王“羌中道而改路”,“众皆竞进而贪婪”,“时俗之工巧”皆“周容以为度”。无奈之下,便“往观乎四方”,其间婵媛詈予,陈词重华,诒求宓妃,灵氛占余,想象恢宏,恣肆汪洋,一再地申明了自己不变的志向,最后聊以自慰,慨然叹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离骚》不仅开创了新的文体,最重要的是,它达到了进步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并奠定了中国文人将政治得失诉诸文学的传统的基础。后世纷繁的贬谪文学里,我们看到苏轼吟哦“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在自家门口徘徊,夜深人静终于难掩心中的悲戚感,一扫白日里的豁达风度,开始听着童仆如雷的鼾声,陡生羡慕之情。我们也看到,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遇琵琶女,想到自己如今的环境“黄芦苦竹绕宅生”,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江州司马不禁青衫沾湿,泪痕浪浪。迁客骚人的贬谪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一朵奇葩,而屈原的离骚,无疑是开山之作。

端午佳节又来临,人们用着传统的方式庆祝着节日,但多半已忘了,纪念屈原的初衷。龙舟争渡,已挽不回屈子的灵魂,因为他已陟升云端,使望舒前驱,命飞廉奔属,腾空而去。只留下火写的声名,熠熠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天空。

谁感离骚赋,为文悼屈原。

二:我和女朋友一天过生日,我过阴历的,她过阳历的,今年恰好一天,可是怎么过才好呢?

把你的所有时间给她,让她支配,假装哪天不是你的生日,把一天的时间都牺牲给她,让她有个很难忘的生日.

这样她会想,你是那么在乎她,把她看的比自己还重要,她一定很开心.她开心了,更加爱你,可能永远记得今年的特殊生日,她会爱你100倍的,难道你在生日那天收到那么好的礼物不好吗?

三:求离骚读后感300字 5分

读过《离骚》才发现,原来那是一支不朽的绝唱;读过《离骚》才顿悟,原来屈原占据着浪漫与壮丽的完美姿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多少风流人物啊,可真正被历史记住的有多少呢,然而屈原,这个伟大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数千年,屈原虽死了,但他却活在人们的心里,原因何在?因为他活着的时候心里所装的国家的安危,是百姓的忧乐,而不是他个人的荣华富贵。

正如毛泽东所言:"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外国内,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什么是是 什么是非,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屈原的吟叹和所为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千百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典范,他把执著的人生追求与爱国情怀融为一体,向世人展示了一种高尚的生活姿态。

四:离骚读后感3000字、、、、

品鲁迅之作,感慨万千;读冰心散文,细腻委婉;然而,屈原诗歌,给人留下的却是无限激情与对祖国的忠诚!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民族节日,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 有人曾说过:“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的确如此,第一眼见到《离骚》二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书籍。果然,大约一看后,无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过书来表达的情感。反复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我委屈着自己的心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认同把谴责和羞辱一起承担。” 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 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 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