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课记录

一:历史课程的评课从哪些角度评最合理

节课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造新能

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特色(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

二:七年级下人教版历史 评课稿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 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 中国最早的人类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二、 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三、 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共同回答。

多媒体展示:设计的练习题,可以采......余下全文>>

三:如何评价历史课

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已经发生变化,同以往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结合教学实际,“一堂好课”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清晰。

教师必须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需要重点讲解和解决的知识点,重点培养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学有所获。对教学难点,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透彻的讲解。

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主要是看 “学生的表现,即学生能否在教师的组织下获得有效的学习”,而衡量学生有效学习的标准是看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历史知识目标是否完整、课题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教学基本功扎实, 驾驭课堂能力强。

我们比较强调的教学基本功是:对教材熟练,脱稿讲课;语言准确精炼而有感染力,沟通协调能力突出;板书规范,字体端正;驾驭课堂和教学应变能力强。

我们尤其关注语言和教态是否有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所以音量、语速要合适,语言要生动、清楚、有鼓动性。而教态则是一种形体语言,有亲和力的教态,能让学生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三、教学过程流畅,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和人文特色。

一堂优秀历史课的教学思路应该清晰、目的性强,教学策略正确,教学内容充实,衔接自然。讲解条理清晰,明白易懂。我们历史教学一定要体现历史学科特有的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感,体现“以史为鉴”的特点。能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获得一种享受,获得人生体验。

四、构建和谐、民主、自由的生态课堂,注重教学情感交流。

好的课堂应当是,能够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以知识交流为目标,以情感交流为基础,情感交流使知识交流能够顺利开展,同时又使知识交流得到升华。

讲孔子,让学生充分认识他是一位追求政治理想,精心培育弟子,晚年整理典籍,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精神财富的哲人;讲司马迁,让学生感悟史学家的责任感和为事业忍辱负重的悲壮;讲张骞,启发学生思考什么叫“开拓”精神。在一堂好的历史课上,“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了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通过让体验情感来熏陶情感,通过理解观点而形成新的见解,通过探究切磋而培养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反思而培育历史智慧,好的历史课,应该给学生精神享受和多种收获,并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精神境界。

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或采取启发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或采取回顾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或采取讨论式引导学生取长补短,或采取练习式引导学生规范和强化自己的学习。同时我们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要有“教学亲和力和感染力”“人文关怀和爱国情感”“课内知识和课外拓展”。好课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舒展头脑,焕发生命活力。真正让人发自内心叫好的课,一定有其独到的、体现教师个性魅力的东西:老师的个性品格、博学多识、老师的智慧熏陶和人生启迪,还有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巧妙设问引导探究的技巧。不仅吸引学生喜欢这门课,而且也在影响和塑造着学生。好的历史课,应该对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好课与好教师分不开,只有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去对待学生、对待事......余下全文>>

四:评课稿 高中历史苏联的经济改革 评课

评课的角度很多,环节完整与否,语速、声调、教态、驾驭课堂的能力、与学生交流的能力、知识体系熟练与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课件制作水平、副板书是否存在,是否符合三维目标,等等,从这些角度进行评析就ok了。

五:求3篇初中历史或政治的听课记录

初中历史课听课记录中学历史评课笔记

一、正确处理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在课堂时间分配上,吕老师分析作业花了10分钟,知识建构花了10分钟,学生自主整理了10分钟,效果监测花了10分钟。这样的时间分配使得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再加上课堂检测的应用,不但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还给学生提高了学习的方向。

二、试卷分析注重有效性:从时间上看,花了10分钟,比较合理;从内容上看,选择一道问答题的几个问题,有针对性、选择性;从分析的方法看,吕老师不是单纯地对答案,更多地是提供一种思维的引导,方法的揭示,如,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先提供几种典型的错误二答案,请学生寻找问题所在,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分析审题时的关键着眼点,起到了良好的试卷讲评效果。

课后,我们备课组还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一、关于课堂检测卷的使用:蘧老师老师认为,放在开首测验,更具有对学生看书方向的引导作业。

二、关于课堂设计问题:俞老师认为,作为一堂新课程下高三第二轮复习课,不能一味追求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难点,争取全力突破一点,如可以抓住达尔文做文章,选择一些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认识到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背景、社会作用。

从而以此类推牛顿力学的作用。这样突破了一点,不但精悍了课堂,而且培养学生思考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

课题研究听课记载表

执教者:王凤英(正衡中学)班级:八(6)班

课题:洋务运动

记 录(包括提问的问题内容、回答情况)

1. 我们以前学过这些人的哪些主要历史活动? (1生答)

2. 请同学们分析他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异同? (3生答)

3. 为什么70年代后要转向民用工业呢? (1生答)

4.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那么这里“近代”的含义是什么呢?(2生答)

5.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需要了解更多的科学技术,对翻译,科技,军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那么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呢?(1生答)

6. 洋务派兴办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军和培养人才,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生答)

7. 那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4生答)

8. 顽固派又是怎样阻挠和破坏?(1生答)

9. 洋务运动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哪些,为什么他们不能使洋务运动成功?(2生答)

10.我们可以用哪些史实来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3生答)

11.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是我们如何认识和评价洋务运动呢?(2生答)

汇总分析(包括提问总数、预设与生成情况等)

本节课教师共提出11个问题,问题7和8是生成的。本节课中,教师预设的问题都能够顺利完成,预设与生成关系把握较好。

备 注适当的生成新问题,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余下全文>>

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怎样听课和评课

一、明确一堂好课的要素与标准

听课,评课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著名音乐教育家金亚文先生编著的《音乐教学评价》一书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从六个指标上全面阐述了一堂好的音乐课的标准。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能准确体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及本学科的教学特点。

2、教学目标恰当,切实可行,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学习能达到要求。

3、教学目标富有科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并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二)教学内容

1、正确分析教材,概念讲解清楚,伴奏、范唱运用熟练。

2、内容分量和安排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3、注重学生实际,重视能力培养和理解学习过程。

4、教学内容能保证情感性、思想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各环节能承上启下,衔接自然,富有音乐特点。

2、教学节奏张驰有序,和谐自然。

3、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内容、音乐情感、作品风格特点的要求。

4、教学活动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想象,活动安排自然,恰到好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有效。

4、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教具运用熟练。

(五)教师基本功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规范、生动。

2、范唱准确,能较好把握音乐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

3、弹奏规范、流畅,富有激情。

4、善于处理偶发事件,应变、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

1、音乐教学能感染学生,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2、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

3、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4、各环节教学任务完成较好,师生合作愉悦、和谐。

总之,一堂好课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将自身专业知识、文化知识、道德品质进行转换,外化为学生能接受的形式,能运用音乐自身的魅力感染、影响学生。这是很重要的。教师不同于学者,不但能自己唱得好,自己学得好,还必须以自身的行为和能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效仿、学习的楷模。我们在课余应该不忘练习唱歌弹琴的基本功,大家都知道琴不离手曲不离口对于音乐老师的重要性。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步,教师在学生的愉快中感受童趣,体验成功,享受音乐。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情境交融,共同享受课堂教学,享受音乐。

二、关于听课

(一)听课类型:研讨课、指导课、检查课、示范观摩课、业务学习课、竞赛比赛课

(二)听课的形式:独立听课、集体听课、新教师跟指导师听课

(三)听课前的准备:学识准备、心理准备、情况准备

听课前做到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备课组的听课要提前写好教案,以便对比优劣,促己深思、善辨、慎取。这样听课就会心中有数,效果也就更好些。

(四)听课要领:

(1)仔细听课,记录教学过程、内容方法,记下自己的思考、感受和评价。

(在听课中,及时地对本课的某一环节或某一教学方法或对执教者的点评写下,会有很深的领悟和自己的个人想法。对于这一环节的不同的看法也可写下,在课后自己进行整合,也是自己的一个思考火花,是一种积累。而且也是评课的重要来源和依据。)

要认真:本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去听课,进入课堂后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多思考,坚持"三不要";不要漫不经心、东张西望;不要开小差、做与听课无关的事情;不......余下全文>>

七:如何评课八年级历史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八:如何说课评课

说课

(一)说课要求“六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

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

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

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

“六说”构成说课的整体内容,也构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六说”的具体要求

1、说课标

主要说两点:

(1)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

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2)根据“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

A、思想教育目标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爱”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②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③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数学——等价转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英语——交际能力。

B、知识传授目标

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标

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

2、说教材

主要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

重点。

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

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3、说学生

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上、中、下三类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

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

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

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何。

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

九:如何从学生角度评课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评课记录整理)如水

老师们:

早上好。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刘老师的公开课《染色体变异》。因为昨天晚上临时指定评课,所以没有带微机,没法做课件。但是按照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如果单纯的“听”,24小时后的效率是5%,但是如果“看和听”同时进行,效率可以提高到10%,所以希望大家拿出会议材料,找到刘老师的教学案例,我们一起看着案例来讨论这节课。

如果我们看一堂课做了什么,首先要看课下做了什么?刘老师在课下让学生根据市学案“基础知识梳理”,复习了本节的基础知识,通过批改了解到“学生只在少数几个空的填写中有问题,基础知识的记忆比较好”。那么在课上主要就处理相关的典型题目。所以这节课的第一个优点就是“课上与课下的复习内容相互呼应,互为补充”。

第二个优点是:教学环节完整,课堂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到位。3、考点的分析细致准确全面。4、讲练结合,题目有针对性,训练到位。每个知识点后面的对应训练与考点的契合度高。5.前后知识联系密切,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6、图文结合学习染色体变异,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染色体组的题型总结科学有效。说到,第6点,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我打开刘老师的课件,找到染色体变异的图片)我们看到这个图片,我再说一遍第6优点,大家一起来感觉有图片看着再听,和我们刚才没有看图片,在理解和记忆上是否更加深刻。(重复“6.图文结合学习染色体变异,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然后停顿,等着大家的体验)这些有优点说明刘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挖掘准确深刻到位,对高考的认识细致明确,教学基本功很扎实。

昨天与刘老师交流的时候,我说“说到建议,我们换个方式进行。我问几个问题,你根据我的问题和老师们交上来的建议,能不能自己重新再梳理一遍教学,自己提出改进措施。你在备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学生在这部分哪些是会的,哪些是不会的?怎么知道他们会不会?如何检测?针对每个具体考点,学生具体的误区在哪里?他们错误的思路与正确思路在哪个点上出现了分歧?举个例子,老师们认为你的课堂容量有点偏大,这些知识点的所有内容学生都不会吗?我们能不能提前对这些知识点检测一下,怎么检测?你感觉哪个知识点处理的有点不顺利,想想学生为什么不顺?然后我们一起来重新把教学过程修改一下。”刘老师很厉害,她明白了我的意思之后,很快梳理了一下思路,重新修改了她的教学过程。我们一起看看她的修改以及修改的理由。(我在微机上打开刘老师的学案,针对具体内容,边展示便说明)

1、在预习检测(原先都是判断题),针对课上的每个知识点增加一些题目。通过这些题目的提前批阅,可以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调整教学内容。

2、由染色体变异“图文结合”效果好的原理,我们可改变“先出高考题,后总结考点”的形式。在出示高考题的时候就在课件上,即时出现对应的具体考察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感受考点和高考形式的联系。此外染色体组的判断,学生对图像题型好理解,但是对基因型判断的比较疑惑,我们可以把图形的题目标上基因,这样基因型就和染色体图形结合起来,学生就好理解了。(在画图上即时画出效果图,展示给老师们看)

3、染色体缺失的问题,思维和量比较大,要多留出点时间给学生思考。

4、育种的问题,感觉分析的不透彻。学生在回答单倍体育种的时候,有点迟疑,应该是那个图比较复杂,学生需要多点时间来看明白。要想让学生明确怎么区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最好能提取出他们最关键的区别词“花药离题培养”,所以可以加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试着总结提取这个关键点。不过区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对学生来说不......余下全文>>

十: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篇

角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 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 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 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 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通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形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

1. 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 学 员 听 评 课 记 录 表

听课人: 听课人所属学科: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听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课 题

走进乡村

听课地点

班级

四年级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