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一:为什么说余秋雨的散文被称为文化散文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起源于他的《文化苦旅》,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文化苦旅》应该说对于拓宽当时中国散文的走向及突破其困境与注入生气是有所帮助、有所贡献的,因为他是以学者的目光、学者的心灵来打量山水风物、品评历史精魂,但是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走俏,除了其自身的散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优胜之外,也跟《收获》的连载不无相关[1],同时又跟余秋雨的四处讲学,到处演讲、传播己说不无关系,可以说余在讲学的过程中也制造了一大批自己的忠实读者(依我看来,恰恰是这批年青的读者在其后成为了他的不断出版的书籍的购买军主力――当时几乎清一色都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又因应试教育之苦而导致文化、历史知识的断层和欠缺,急需弥补,余的文化散文恰恰能够起到这个补课的作用。),同时也跟余秋雨在评论界所受到的吹捧和贬损相互交织而更激发了社会广大读者的好奇和跟进有关,诸多种种,从而导致了“余秋雨热”的持久不散的现象。可以说,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恰恰是给当时软弱无力、格局狭隘、囿于个人悲欢的散文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以思想潜扬和格局开阔而取胜,这普遍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期间的知识大众和青年学子寻觅和重新打量中国山水风物和历史文化的心理向度和精神需求。因为现实的政治已不容许轻易和随便放言,而随之而来的经济狂潮更是席卷了无数社会大众的不安稳而烦躁的心,而在文化领域,学者们普遍遁入了精神学术和著书立说之中,先前的一套已经不行了,得另建一套话语体系和理论框架,便应运而生。至于文化领域中的艺术,也自有其运行的轨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小说,显著者莫过于贾平凹的《废都》和陈忠实的《白鹿原》,一写现实,一写历史,相得益彰,彰显了那一时期的主流艺术形态。而在散文界,呼唤散文变革之声、之气早已弥漫开来,余秋雨的散文,以一学者的人文游记忽入文坛,既得益于《收获》的彰显,也慢慢自成体系,由此扩大开去,终成一家。这底子里,通过打量历史,或许能够看得更加清楚。彼时也,国中诸多学者纷纷遁入学术,学生逼入考试,社会逼入经济,人心转向金钱,弃理想而取实利,摈高尚而取世俗,社会转型之风风起云涌,前路之向多乃不明,国人乃注重当下及享受(极则致腐败),少谈主义和理想,更可谓潮涌大江流。在此当中,余氏之散文应运而生,风行天下,实有时势所造成之因素。非唯人力而已,亦仰时势。(文章阅读网www.sendfon.com/)

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能吸引人,下面试分析几个主要原因:

一、作品有思想,有力量,有艺术,能够吸引人。前面还说过,有壮气,有神气――这一点越到后面的散文越容易看出,毕竟心高气壮了,不似先前的“文化苦旅”了,变成有些仪式形式了。他几乎每写一书,都尝试一种新的形式,回避前书所写和所采取的形式,力图别开生面,[3]这种努力总是值得赞许的,而且辛勤之下,总有不菲收获。老实说,无论怎么壮阔,总有狭窄之处,无论怎么丰美,总有蔽秕之处。有些作品虽然理性过重,但是他铺陈得开,张扬得来,而且他能够收放自如,气势贯通。深入挖掘之处,即使就像一篇论文,他也能够自圆其说。应该说,余秋雨于散文写作,实在是有他独到的目光和手法的(他是带着探索和试验写的),这个独到的目光和手法就是以他多年的学术训练为功底的,以他多年的学术思考作为基础底子的。由此可见,倘若没有深厚的学养,要想把知识转变为思想,把见识转化为文字,实......余下全文>>

二:余秋雨作品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余秋雨的作品,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注重故事情节的构建;二是历史现场还原式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余秋雨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概念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

语言宏大、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文化苦旅》共有31篇,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长篇散文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乳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余秋雨散文的核心表达方式是议论,但又多与抒情融合,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正是来自这种用抒情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下面是些代表作的简介: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2000年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晨雨初听》 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余下全文>>

三:余秋雨的散文在有什么特点

摘要:余秋雨散文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也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好评。他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本文拟就其散文艺术特色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及创新。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

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本文试就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

一、 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

贯穿余秋雨散文的主题是: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①可见其散文的主题和题材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深广。他的散文主题和题材的扩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②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余下全文>>

四:余秋雨,文化散文有什么?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唬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五: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主题是什么 详细!~

将说得准的事情告诉学生,

将说不准的事情交给科研,

将说不清的事情写进散文。

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地为它呼喊几声。

——《文明的碎片·题叙》

●蒙昧—野蛮—文明,这实在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人类专家常常把它们作为人类早期演进的三大阶段,那么,我们当然早已进入文明,而且千万年下来,早已进入一种充分成熟的文明。我们的一切举止行为,好像应该都有一些心照不宣的公认前提。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蒙昧和野蛮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时时滋生。它们理所当然在把嘲谑和消解文明作为自己生存本能。没想到文明对此毫无警觉,它太相信那个所谓心照不宣的公认前提,对周围的世界仍然一往情深。

——《文明的碎片·题叙》

●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伤痕累累,而在于蒙昧和野蛮错看成文明。

——《文明的碎片·题叙》

●消解文明的日常理由往往要比建立文明的理由充分。这便决定,文明的传播是一个艰难困苦甚至是忍辱负重的过程。

——《文明的碎片·题叙》

●社会上万事万物各自的理由组合不成文明。文明是对琐碎实利的超越,是对各个自圆其说的角落的总体协调,是对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基元性原则的普及,是对处于日常迷顿状态的人们的提醒。然而,这种超越、协调、普及、提醒都是软性的,非常容易被消解。

——《文明的碎片·题叙》

●剥除文明的最后结果,就是容忍邪恶,无视暴虐,文明被撕成了碎片,任人搓捏和踩踏。人类历史上一切由人类自己造成的悲剧,大半由此而生。

——《文明的碎片·题叙》

●最强大的哲人也无力宣称,他可以从整体上营造一种文明。人们能做的极致,也就是为社会和历史提供一些约定俗成的起码前提。这些前提是人性的公理、道义的基石、文化的共识、理性的入门,也就是世俗社会所谓的常情常理。没有这一切,社会无以构成,人类无以自存,因此,所有良知未泯的文化人都应该来参与构建文明前提的事业。

——《文明的碎片·题叙》

●文明的火种会不会在漠然者的心头重新点燃?文明的前提会不会使他们恍然收起振振有词的各自理由?具体来说,我们的一切文化行为会不会在人们心中产生真正的积极反应?

——《文明的碎片·题叙》

●称为文明古国,至少说明在我们国家文明和蒙昧、野蛮的交战由来已久。交战的双方倒下前最终都面对后代,因此我们身上密藏着它们的无数遗嘱。

——《文明的碎片·题叙》

●我曾隐隐地感觉到,我们的故乡也许是一个曾经很成器的地方,它的“大器”不知碎于何时,碎得如此透彻,像轰然山崩,也像渐然家倾。为了不使后代看到这种痕迹,所有碎片的残梦被湖水淹没……区区如我,毕生能做的,至多也是一枚带有某种文明光泽的碎片罢了。没有资格跻身某个遗址等待挖掘,没有资格装点某种碑亭承受供奉,只是在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碎得于心无愧。无法躲藏于家乡的湖底,无法奔跑于家乡的湖面。那就陈之于异乡的街市吧,即便被人踢来踢去,也能铿然有声。偶尔有哪个路人注意到这种声音了,那就顺便让他看看一小片洁白和明亮。

——《乡关何处》

●蒙昧往往有朴实的外表,野蛮常常有勇敢的假相,从历史眼光来看,野蛮是人们逃开蒙昧的必由阶段,相对于蒙昧是一种进步;但是,野蛮又绝不愿意就范于文明,它会回过身去与蒙昧结盟,一起来对抗文明:外表朴实的对手和外表勇敢的对手,前者是无知到无可理喻,后者是强蛮到无可理喻。更麻烦的是,这些对手很可能与已有的文明成果混成一体,甚至还会悄悄地潜入人们的心底,使我们寻找它们的时候常常寻找......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