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

铁犁牛耕

专题一问题:

1、 我国古代基本的耕作方式是什么?牛耕技术什么时期出现?何时推广到全国,何时出现

曲辕犁?

2、 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封建土地所有制何时确立?

3、 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哪些?“井渠”在何时何地出现?隋唐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灌溉工

具分别是什么?

4、 什么是小农经济?其特点是什么?何时开始瓦解?瓦解的原因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5、 汉代中国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举两例说明。元代为纺织技术革新作出重大贡献的纺

织家是谁?

6、 中国已知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出现于何时?灌钢法出现于何时?水排是谁发明的?有

何用途?

7、 制瓷技术成熟于何时?唐代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南青和北白各指什么?明清时期,

我国的瓷都在何地?何时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8、 会馆何时出现?明清时期势力最大的商帮有哪些?

9、 唐代、宋代、明清最繁华富庶的城市分别是什么?

10、宋代的“市”与以往相比有何特点?

11、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有哪些?

12、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目的及其影响如何?

13、海禁政策的含义是什么?何时开始?影响如何?

14、我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何时何地产生?标志是什么?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汉代;唐代

2、 井田制;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3、 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郑国渠工程;汉代关中地区;立井水车、高转筒车

4、 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自给自足、男耕女织;鸦

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5、 素纱襌衣、丝国;黄道婆

6、 春秋晚期;南北朝;杜诗;冶铁用的鼓风装置

7、 东汉晚期;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唐代

8、 明清;徽商和晋商

9、 唐: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宋:汴州;明清:苏州

10、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官府不再对市进行直接监管;草市有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11、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2、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初期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和国家统一,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13、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明朝;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14、明中后期,江南地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政治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政策原因: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专题二问题:

1、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原因分别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代表企业是什么?

2、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时间、原因、代表企业分别是什么?

3、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时间、原因?

4、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哪些局限性?

5、 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6、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7、 简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总体趋势?

8、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什么特点?导致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19世纪60、70年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企业的诱导;沿海地区;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

2、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的推动,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大生纱厂,保兴面粉厂

3、20世纪初民国初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颁布奖励实业发展的政策,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4、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是轻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发展缓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5、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币制改革

6、国民党发动内战;恶性的通货膨胀政策;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

7、19世纪60-70年代诞生,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初步发展(或第一次高潮),20世纪初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或第二次高潮),一战结束后迅速萧条,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又一次发展(或第三次高潮),1937-1945抗战期间遭到洗劫和破坏,国民政府统治晚期陷入绝境。总趋势:在夹缝中求生存,曲折发展

8、革命性和软弱性、妥协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9、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主要是轻工业的发展,重工业发展缓慢;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必修二专题三复习学案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分期

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2)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1976年:文革时期;

1978年后: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了解“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1、时间:1953-1957年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

3、成就:(1)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 );(2)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 );

(3)沈阳( 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

4、意义:( 初步改变了 )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理解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内容:( 农业 )、( 手工业 )、( 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措施(形式):(1)农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全行业公私合营 )政策( 和平赎买 )

4、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5、意义:(1)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2)生产资料由(私有 )制转变为(公有 )制;

(3)(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1、时间:1956年

2、内容:(1)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明确了主要任务(落后的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和良好开端

四、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年

2、根源:( 左倾错误 )

3、性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严重失误 )

4、特点: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

5、结果: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6、教训:(1)大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 )的调整必须和( 生产力 )水平相适应

五、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1、时间:1978年底

2、内容:(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2)作出把(工作重心 )转移到( 经济建设 )上来的战略决策;

(3)形成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4)作出(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

3、意义:(1)伟大的历史转折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

(3)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六、理解农村经济经济体制改革

1、时间:1978年

2、地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 )开始

3、背景: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的束缚

4、率先改革:( 安徽 )和( 四川 )省

5、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意义: (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T: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农民获得是什么权利? 没有改变,仍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七、了解国有企业改革

1、时间:1984年全面展开

2、内容: (1)初期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

(2)管理体制(政企 )分开,( 所有权 )和( 经营权 )适当

分离;

(3)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 )为主体,

( 多种所有制 )共同发展

(4)分配制度:按劳分配

(5)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 现代企业 )制

3、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八、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经济特区:

(1)过程:

1980年,( 深圳 )(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 )(最后一个设立,面积最大);

(2)意义:中国(对外开放 )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 )的试验田 2、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1)时间:1990年

(2)目的: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3)意义: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

5、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

九、了解“南方谈话”

1、背景:(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国际风云变幻;

(2)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期

2、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主要内容:(1)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2)改革开放用勇于实践;(3)以(三个有利于 )作为判断的标准;(4)( 市场经济体制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6)发展是硬道理

4、意义: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进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十、理解中共十四大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1、中共十四大:

(1)时间:1992年

(2)内容: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意义:以( 南方谈话 )和(中共十四大 )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

2、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93年

(2)主要决定:①中共十四大提出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 )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

②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3、中共十五大:

(1)时间:1997年

(2)内容:

①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上

(3)意义:进一步完善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

铁犁和牛耕法

作者:博学人    更新:2012-1-7 13:55:32    热度:

2。铁犁和牛耕法(1)牛耕法的推广赵过向全国推行 用耦犁,二牛三人 的牛耕法,其中 耦犁 ,未知何指。崔寔的《政论》曾论及: 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二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二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 ,这与前述的 三犁共一牛,日种一顷 差距很大。崔寔说的其用二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可能就是二牛三人的 耦耕 ,这是东汉后期的事,东汉辽东的牛耕很可能是赵过以后才推广去的,亦称之 二牛抬杠.赵过推广的 用耦犁,二牛三人 应是这样一种牛耕法,即二牛挽一犁,由三人操作,他们分别掌握牵牛、按辕和扶犁等工作。这同解放前云南省宁蒗纳西族地区还残留的二牛三人的牛耕法相似。这种方法虽然需用较多的人力,但在驾驭耕牛的技术不够熟练,铁犁构件及其功能尚不完备的条件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因为它通过三人的通力合作,可以较好地掌握方向,保证垄沟整齐和调节深浅,达到深耕细作的目的。随着驭牛技术的日益提高和活动式犁箭的发明,至迟在西汉晚期已进而有一牛一人犁耕法,这是双辕犁的使用和犁铧形式改进的结果。

从全国各地主要是陕西、山西、山东、江苏等省近年来所出土的大量汉代牛耕壁画和画像石以及为数众多形式多样的犁具看,汉代牛耕推广的范围已经很广泛了。 为了保证牛耕的顺利发展,汉初对保护耕牛和加速耕牛繁殖是较重视的,国家明文规定: 盗马者死,盗牛者加 (《盐铁论·刑法论》),即指盗牛者,较盗马加重治罪。并严禁杀牛, 杀牛,必亡之数 (《淮南子·说山训》),为什么·应劭曾解释道: 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 (《风俗通义》转引自《艺文类聚》卷八十五)。 光武中兴后,对推广牛耕和保护耕牛也很重视,建武年间(公元25- 56年),任延在任九真郡(今越南清化、河静一带)太守时,教民牛耕,因而开垦的田亩年年增加。广西位于中原去九真的必经途中,因此广西推广牛耕理应不迟于九真之后。事实上广西贺县已出土过东汉铁铧两件,说明广西在东汉初期使用牛力耕地确已开始。广东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汉墓中有随葬的牛和水田模型的牛耕迹象,这为汉代广东有可能推广牛耕提供了物证。王景作庐江太守,教民犁耕,提高了耕作效率,因而 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后汉书·王景传》)。由于东汉初年,有些地区经常发生牛疫,因而东汉王朝对损害耕牛者的治罪也不手软,不论宰杀自己的牛或是盗窃别人的牛,一律处以死刑。可见其重视之程度非同一般。 牛耕的推广和耕牛的保护是汉代发展农业政策上的两项相辅相成的重大措施,对提高精耕细作水平,增加农业生产效益起了重要的作用。 (2)铁犁的改进和应用与牛耕法相适应,汉代铁犁铧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形制和大小各有差别。一种为了适用于垦耕熟地,形制较小,上下两面凸起,轻巧灵便。一种为了适用于开垦荒地,形制较大,前端呈锐角,上面凸起,中有凸脊,下面板平,锐利厚重。更有一种为了适用于开沟做渠,形制很大,特大的长宽都在40厘米以上,重达12- 15公斤,往往需要数牛牵引。 至迟在西汉晚期,犁铧已有翻土的犁壁(或称犁镜)装置,特别是山东安丘、河南中牟、鹤壁、渑池、陕西西安、咸阳、醴泉、陇县等地都有汉代铁犁壁出土。而且犁壁已有多种式样,陕西出土的汉代犁壁,有向一侧翻土的菱形壁、板瓦形壁,有向两侧翻土的马鞍形壁。可见当时对于犁壁的设计和使用已达到相当的水平。犁壁的发明是耕犁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发展。没有犁壁就起不到碎土、松土、起垅作亩的作用,有了犁壁就可能翻土、碎土。 欧洲的耕犁直到11世纪才有犁壁,比我国要迟1000年。 东汉时,出现了短辕一牛挽犁(参见《陕北东汉画像石选集》,文物出版社1959年版),它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这种短辕一牛挽犁的出现,是跟犁铧的改进结合在一起的。东汉时,已经大量使用铁制犁铧。 和战国以来一直沿用的V型犁比较起来,铁制铧犁的刃端角度已经缩小,更加坚固耐用,既起土省力,又可以深耕。 目前已发现的汉代犁耕图像和模型,有下列8件:A。甘肃武威磨嘴子西汉末年墓出土的木牛犁模型,B。山西平陆枣园村王莽时期壁画墓牛耕图,C。 山东滕县宏道院东汉画像石牛耕图,D。江苏睢宁双沟东汉画像石牛耕图,E。 陕西绥德东汉王得元墓画像石牛耕图,F。陕西绥德东汉郭雅文墓画像石牛耕图,G。陕西米脂东汉画像石牛耕图,H。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牛耕图(犁具已模糊不清)。这些模型和图像,虽然只有粗略的线条,从中还是可以看到当时耕犁的结构。从A、B、E、F、G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耕犁已有犁床(又称犁底);从A、B、D、F等中,可知东汉耕犁大多是单长辕,用两头牛牵引;从C中,可知东汉耕犁也有双长辕,用一头牛牵引的。从这些模型和图像,可知汉代耕犁都已装置有犁箭,犁箭是控制耕犁入土深浅的部位。 从C、D两图,还可以看到在犁箭和犁辕的交叉处插有活动的木楔,这种木楔在犁箭上可以上下移动,使犁辕与犁床之间的夹角张大或缩小,决定犁头入土的深浅。这是耕犁上的一种比较进步的装置。从犁架上的进步装置和犁铧、犁壁的结构来看,东汉时代耕犁已经基本定型了(参阅张振新《汉代的牛耕》,《文物》1977年第8期),后世耕犁大抵是沿着这一基本形制发展和演变的。 3。农具秦汉时农具的种类趋于完备,从整地、播种、中耕除草、灌溉、收获脱粒到农产品加工的石制、铁制或木制的机械有30多种,其中不少是新型农具,对提高农业生产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耧车。这是赵过推广的重要新农具。崔寔的《政论》说: 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尤赖其利。 这里的 三犁 实际上是指三个耧脚。山西平陆枣园王莽时期壁画墓牛耕图上有一人在挽耧下种,其耧正是三脚耧。汉代的耧车由机架、种子箱、排种孔、耧脚、输种管以及牵引装置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构造部件、调节装置等都为以后的播种机的制造打下了基础,它在传统的农机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播种时,一牛拉耧,一人扶耧,种子盛在耧斗中,耧斗通空心的耧脚,且行且摇,种乃自下。传世的三脚耧也正是这种 三位一体 的农具。它能同时完成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一次能播种三行,而且行距一致,下种均匀,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据《齐民要术》记载,东汉时,耧车传到敦煌,使用后 所省佣车过半,得谷加五 ,即劳动力节省了一半多,产量增加了五成。 风车。1973年河南济源县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有陶风车明器,这说明至迟在西汉晚期,已经发明了这一在谷物脱粒后,清理籽粒,分出糠粃的有力工具。它把叶片转动生风以及籽粒重则沉、糠粃轻则飏的经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应用于一个机械之中,确是一种新颖的创造。 水碓。碓是由杵臼发展而来的,是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它的功用仍是舂米、舂面等。水碓的发展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借用一个长的杠杆,把杵头装在杠杆的一头,人把两脚踏在两个直杆上,当用脚踏动杠杆的一头时,即可借一部分体重作下压的力量,当脚松开时,杵头即启动舂下去,这样就比较省力,这是脚踏碓。第二步是从人力踏碓发展为畜力碓,利用畜力在一定的地点进行一个横轴回转运动,再从横轴上的拨板以拨动碓杆的一头(相当于一个斜齿轮的传动),得到碓的舂米动作。第三步是从畜力碓发展为水碓,在脚踏碓用脚踏的那一头,装上一个水槽,引水注入,当槽内水满,重量增大时,就把碓扬起,同时水槽下落,水被倾泻,重量减轻,碓就下落以舂米。就原动力来说,是完全利用水的重力以代替脚踏的力量。从西汉晚期到东汉后期百数十年间,由杵臼而人力踏碓,而畜力碓而水碓,以适应当时人对于加工数量众多、加工质量清洁纯一、加工时间迅速的要求,所以它所用的原动力,先是劳动力的体力和一部分重力,其次是畜力,再次是水力。 桓谭对此评价说: 因延力借身重以践踓,而利十倍。杵舂又复设机关,用驴马骡牛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 (《新论》),即脚踏碓的功效十倍于杵臼,装设机械,用驴骡马牛和流水来作动力,功效可增至百倍。桓谭是两汉之交的人,其时已有畜力和水力碓,可见碓的发明应更早。而水碓的发明说明了人们对自然力的利用和机械技术的重大进步。 其它小型铁农具,如臿、·、锄、镰等比战国时期一般加宽加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方銎(qióng,音穷,斤斧安柄之孔)宽刃·、双齿·、三齿耙和钩镰等较先进的铁农具,也先后出现。新式·适于深挖土地;三齿耙适于打碎土块;钩镰比战国时的矩镰更适于收割稻、麦等作物,在四川绵阳和牧马山崖墓中发现的铁制钩镰,全长35厘米,是专用于收割的大型农具,操作起来很方便。东汉时较重要的小型农具有铁制的曲柄锄和·镰等,在四川乐山崖墓石刻画像中见到的曲柄锄,是便于铲除杂草的中耕工具,· 镰则是收获的利器,成都的扬子山东汉墓出土的一块画像砖,就生动地刻画了农民手持·镰收割的场面。 灌溉工具在秦汉时也有所创新。在四川彭山和成都等地发现的东汉墓葬里经常看到水田和池塘组合的模型,有从池塘通向水田的灌溉水渠,有的还在出口处安置圆形的闸门。特别是汉灵帝时,宦官毕岚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创作了翻车和渴乌,使灌溉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翻车是一种在河边汲水的车,渴乌则是洒水的曲筒,用于给道路洒水。使用水车,较之以前用桔槔提灌,效率当然高得多。

牛拉犁耕地的来历

 远古的时候,石米湾(今浙江富阳皇天畈)是富春江边的一个大平原,这里住着富春和富阳两个部落,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两部落之间和睦相处,还相互通婚。

  富春部落酋长良祖的女儿嫏婵,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还心灵手巧,自然成了众多小伙追求的对象。但嫏婵心中早就有了意中人,那就是富阳部落的伏渚。他们的相识相爱,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那年初夏的一天,嫏婵正在山坡上采桑叶,突然窜来一只受伤的野猪,凶猛地向她冲去。要逃避已来不及了,嫏婵吓得紧闭眼睛呆呆地站在那里。就在这紧要关头,刚刚打柴回来的伏渚打这儿经过,伏渚把柴担往地上一扔,飞奔过去。眼看野猪快要扑到嫏婵身上,伏渚侧着身子,不顾一切地使劲朝野猪撞去。这一撞还真有效,野猪经不住横向攻击,几个跟头滚下了坡。

  伏渚也因为用力过猛摔倒在地,手上被石头蹭出了血。嫏婵回过神来,睁眼一看,有个小伙子跌坐在地上,这才知道是他救了自己,连忙过去扶起他,为他擦伤口。

  嫏婵就这样认识了伏渚,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偷偷地相爱了。

  这天,嫏婵悄悄地来找伏渚,说是仓尤到她家来求亲了,父亲说要考虑考虑再作答复。

  仓尤是良祖部落里的,他身体强壮,再加上是个阿谀奉承的人,有事无事围着良祖转,讨得良祖的喜欢。

  得到这个消息,伏渚非常焦急,良祖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假如答应把女儿嫁给仓尤,再要让他改变主意是不可能的。趁现在还没有做出决定,得尽一切努力去争取。伏渚来到良祖家,直截了当地提出要娶嫏婵。

  良祖感到左右为难,一个是自己的亲信,一个是女儿的救命恩人,何况两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他也实在拿不定主意。当然,他心中还是有点儿偏向仓尤的,他想了个办法,让两人开垦土地,谁开垦得又快又好女儿就嫁给谁。他清楚,凭力气胜者肯定是仓尤,这样伏渚也无话可说了。

  良祖派人把仓尤叫来,当着他们俩的面说:“你们两人我都喜欢,可我只有一个女儿,一女难许二夫。看来只有依从我的办法来做那就是东西两边各有一块面积差不多、土质相同的地,你们两人去开垦,谁开得又快又好,谁就是我的女婿。”

  俩人自然答应,通过抓阄,伏渚开垦东边的那一块,仓尤开垦西边的那一快。

  第二天一早,伏渚背着石耜、石铲去了。一铲一锹地耕着,一天下来,伏渚也只耕了这块地的一角,这样下去,恐怕三十天也难以完成。他想,仓尤力气比自己大,靠实力肯定比不过他的。可是,说什么也得夺来嫏婵啊!一直干到太阳下山了,他才垂头丧气地回家。

  路上,他看到湖边血淋淋的,不知谁在这里宰杀了野猪,被抛弃的猪肠,一些丢在岸上,一些漂在水中。忽然,落下一只老鹰,叼起猪肠就往湖的上空飞去。可是,猪肠太重,一时不能腾空,老鹰飞得很低,那半段在水中拖着的猪肠,像蛇一样飞快地往前滑行,划开了碧绿的湖水,激起了两道雪白的浪花。最后,整段猪肠终于被老鹰从水中叼起,老鹰越飞越高,朝一座山的山顶飞去。

  老鹰在水中拖猪肠的情景,使伏渚茅塞顿开。他突然想到,这里的土地比较松软,如果把石耜插在泥土里,在石耜的下部缚一根绳子,人在前面拉,泥土不是就翻上来了?

  回到家里,伏渚就琢磨开了,晚上也睡不着觉,天一亮就开始在家中试制。一连五天足不出户,终于用石块打磨出了石犁铧,又用石斧砍来了几株树,做了副犁床,把石犁铧安装在犁床上,就成了一架可耕地的石犁。

  可是,犁造出来了,使用成了问题,因为需要一人在前面拉,一人在后面扶,才能耕地翻土,自己一个人怎么行,他把这一难处和嫏婵说了。

  天刚蒙蒙亮,东边的那块地上出现了两个身影,伏渚在前面拉,嫏婵在后面扶着石犁,随着石犁的前行,铲起的泥土向右边翻去,工效比使用石耜石铲快了好几倍,但伏渚也拉得筋疲力尽。太阳露面了,他们只得回去了,因为按照比赛规则,只能一个人开垦。两人在犁地,如果被仓尤知道,事情就糟了。伏渚想,用石犁耕地虽然又快又好,但每天只能在无人看见的时候耕一点,还要把嫏婵叫上,实际效果并不高,可能到后来还是仓尤先完成,这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回到家里,伏渚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一人能耕地的办法。这时,驯养在家的那只黄狗过来了,伏渚突发奇想,何不让黄狗来拉石犁呢。

  傍晚,等仓尤收工后,伏渚背着石犁带着狗去了地里。把用藤做的圈圈套在狗的脖子上,再用两根绳子一头分别吊在圈的两侧,另一头吊在石犁上,让狗在前面拉,自己在后面边扶边往前推。可是,狗的气力毕竟有限,哪里拉得动插在泥土中的石犁,试验失败了。

  清晨,伏渚听到“哞哞哞”的叫声,这是他们捕猎来的野水牛。因为过几天就要祭神,怕到时捕捉不到大野兽,就把它圈养起来,等祭祀时再宰杀。野水牛虽然有力气,可它凶猛,不知是否能够拉石犁。但到了这种地步,已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只得让它试试。伏渚用磨得锋利的石斧砍下一根半圆形的弯树枝做牛弯,削光后两边各缚一根牢固的绳子,用牛弯替代黄狗耕地时使用的藤圈。为防止野水牛逃跑,伏渚还用绳子把它的四只脚像脚镣似的缚了起来,使它只能跨出一尺,迈不开大步,又在牛脖子上吊了根绳子,一头牵在自己手中。一切安排妥当,伏渚背着石犁牵着牛来到地里。

  野水牛野惯了,把它关着,如同虎落平川,不但没有了用武之地,还闷得慌。见伏渚把它放了出来,非常开心,所以也很听话,伏渚怎么牵,它就怎么走。见要它背着牛弯拉着犁耕地,野水牛感到新鲜,就迈着小步走了起来。野水牛有的是力气,在它的拉动下,泥土很快地被翻起来了。后来,野水牛虽然越耕越感到吃力,想发野性但身上有这么多绳子牵制着,也身不由己,只得老老实实地听伏渚指挥了。劳动过后,伏渚还为它赶蚊子苍蝇、清洗身子、喂鲜嫩的青草,有时还让它喝粥喝汤,生活比在野外的时候更舒服,这样一来,它就心甘情愿地干活了。

  再说仓尤,见伏渚一连几天不来开地,以为他知道比不过自己而退却了,看来是稳操胜券了,心中暗暗地高兴。就在仓尤把大部分土地开垦好时,看到伏渚弄来一头野水牛犁地,而且不到两天就犁好了,不觉大吃一惊。他当然不服气,就说伏渚违反了比赛规则,不能算数,要求良祖不予承认。

  但良祖看到伏渚这么聪明,创造了石犁,又利用野水牛耕地,不禁对他肃然起敬。有了这种连续性翻土农具和用牛耕作的方法,以后种庄稼省力多了,还可以扩大生产。良祖自然而然地转向伏渚一方,他当众宣布:“伏渚利用的是野兽,并不是人,所以没有违反一个人开垦这块地的原则。在这次比赛中获胜的是伏渚。因此,本人决定,将小女嫏婵许配给伏渚,择日完婚。”

  嫏婵一听,高兴得不顾一切地向伏渚跑去,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

  到了这个地步,仓尤还有什么话可说,只能愤愤地离开了。

  那头野水牛也因祸得福,没有被宰杀,而是圈养下来帮助人翻地耕田了。牛拉犁耕地在石米湾推广后,其他部落也前来取经,他们纷纷效仿,很快就普及了。这就是牛拉犁耕地的来历。

[课程论文]我国牛耕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牛耕的起源与发展

姓名:曹小龙 学号:20116444 班级:中药11-1

摘要:牛耕是人类农业历史上最古老的重要发明之一,更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本课题通过查阅我国古今农业典籍和参考相关文献,充分了解和深入探究我国牛耕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提会我国古代祖先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丰富自己的阅历,认识牛耕的历史进程,为解决当下机械化加速推进后的改进与保留提供思路。

关键词:中国农业 牛耕

引言

马克思曾经在他的著作《资本论》一书中说道:“畜力的使用是人类最古老的发明之一”【1】, 可以看出,人类除以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而多方面对自然进行改造以外,在远古的时候就知道运用畜力了。牛耕的出现,就是这个一个重大胜利的代表。我们都知道,农业是国名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是古代社会决定性的生产部门。耕作中发明牛耕和牛耕的推广,是耕地面积大大扩展,大面积深耕得以实现,人力大量节约,农产品成倍增加,从而促进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1. 牛耕出现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前222年,是奴隶社会向封建深灰的转变时期。在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由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发展。

在这个时期,除了政治上的进步,主要还有生产工具的出现,而其中以铁农具为主要要代表,大大促进了牛耕的出现。根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已有冶铸生铁的技术,同时铁农具也开始使用。管仲在他的《国语. 齐语》记载到:“黄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恶金以铸锄夷斤斸, 试诸壤土”。期大概意思:青铜因为硬度大,被称为美金,青铜用来铸造剑戟等武器,用来斩杀活物(隐含用来打仗)铁硬度不足,称为恶金,制造农具用来种田。在纷繁的铁器中,耕垦农具以犁、斸、锸为主,中耕农具以锄、铲为主,收获农具以镰为主。可见,我国传统农业的一套必备工具,从整地、中耕到收获,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基本具备了。 【2】

2. 牛耕的出现

我国牛耕起源于何时?学术界历来说法不一,有所谓“神农说”、“夏商说”、“西周说”、“西汉说”等,而众多学者一般认为牛耕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物”字有牛拉犁耕田之形,据此推断),但当时牛的主要用途是祭祀之用,用于耕田的应该很少【3】。所以确切出现牛耕的时期就是春秋时期了。根据《史记. 仲尼弟子传》记载,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将牛、耕田应用于日常起名,说明牛耕在当时应该是习以为常的事。与此同时,牛耕的发明与铁农具的出现密切相关,但使用铁犁所需动力较大,人力难以适应需要,因此迫切要求解决拉犁的问题,于是畜力就作为一种牵拉动力应用到耕作中来了,而当时牛是拉犁的主要畜力,于是牛耕应运而生。

除了历史必然性,农业的需要和铁农具的出现,还有中国古代人民的种种智慧。可以想象,把牛和铁农具放在一起,其实呢,也没有多大的联系。但是,聪明的人类,往往是从偷懒开始的,比如当今的交通工具和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所以,人拉铁犁,基本上只能耕犁表层土,而且还把人累得要死,于是农夫们看着田地里悠闲的牛儿吃着草,心生羡慕和不服气,于是心里想为啥不让牛来牵引铁农具呢?从此,牛就代替了人,拖着铁农具在田地里耕作。与此同时,我们智慧的祖先,在役用家牛的时候,经常出现牛不听话,只顾着吃草,农夫无奈之下只好鞭打脚踢,但是往往初次见效,有时还会惹怒了牛被牛蹄的事情也常常发生。就在这个时候,牛空鼻技术应运而生。《庄子. 秋水》中 “落马首,穿牛鼻”便是最早记载。当时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牛的鼻骨中部是个薄弱环节,只要给牛鼻子穿个孔,孔内穿上铜环,铜环上系上绳索,人们牵住绳索牛就会乖乖听话了。

3. 牛耕的发展

战国时期,牛耕的推行更为普遍。《战国策. 赵策》中记载“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牛田是当时牛耕的通语,由此可以看出秦国牛耕已较为普遍。

魏晋南北朝精耕细作继续获得发展,注定这种状况迟早是要发生变化的,而且变化确实发生了。一是耕犁从“二牛三人”到二人二牛,到一人一牛,最后,比较轻便灵巧的曲辕犁得到普及,

唐宋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牛耕最为普及的时代(详后),也是传统农具发展到巅峰的时代。不但传统耕犁臻于成熟,水田耕作农具日益完善和配套成龙,而且还出现用水力、风力或畜力推动的大型、高效灌溉机械和加工机械。

明清,尤其是清代,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耕地的垦辟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农户占有的耕地缩减,经营规模更加细小,耕地紧缺,田堘也被蚕食,或种上庄稼,如南方许多田堘都种上田堘豆,养牛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获取水草饲料更加困难了。这必然成为养牛业和牛耕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饲养耕牛也就更加困难【4】。

总之,封建政府是在小农经济体制占主要地位的条件下推广牛耕的,为此,他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政府贷款农民买牛,或政府直接买牛借给或赐给农民使用;采取免税等优惠措施鼓励养牛,鼓励产牛区向缺牛区供应耕牛,活跃耕牛市场等等。但是,由于明清后期,畜力不足,农具没有改进,劳动生产率停滞以至下降;传统农牧关系内在矛盾的发展导致农牧比例畸重畸轻局面的出现,人口

压力下不合理的过度的土地垦辟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传统农学虽然仍在发展,但比起同时代的西欧,在基础理论和研究手段上均无新的突破,因此,牛耕经历了秦汉、唐宋高速发展之后,便在明早衰落。

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的同时,带进了先进的耕作技术。新中国成立后才提出农业现代化,同时由于我国在农耕方面的科学技术进展缓慢,农耕技术一直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国家在三农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展加速,目前东北三省和主要粮食作物区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以及21世纪兴起的农业信息化,而偏远山区,依旧保留牛耕方式。

4. 牛耕的意义

一方面,牛耕的出现,大大加速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包括生产效率的提高,农耕面积的大幅增加,以及配套的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诸如郑国渠、蜀郡都江堰、楚国的江汉平原等等。随着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又一次促进了农田的重新规划和灌溉网的建设,以及耕作技术的改进,平整土地,深耕易耨,改良土壤,勤治力穑,提高土地的增产能力【5】。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牛耕由于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理论方面的建设,所以,牛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的进程。但是,倘若没有牛耕的出现,我国可能就不会成为两河流域的农业古国。

5. 对牛耕的思考与展望

有人说,在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牛耕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是,机械化始终只能在平原地区,农作物产业相对发达,或者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而针对偏远山区,机械和规模种植难以推行,所以牛耕的存在依旧具有必要性。对此,牛耕在中国大部分偏远落后,山地密布的农村地区,将继续存在。那么对牛耕的改进也是应该同时进行的,比如从优选牛种,优化耕地工具,当然要想真正提升生产效率,个人觉得还是应该从耕作制度,土地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以及生产方式的改进。最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希望对我国农业发展,尤其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把我国建设成农业大国。

参考文献:

【1】1980. 农史研究第一辑. 北京:农业出版社

【2】张芳,王思明. 2011.中国农业科技史.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3】王潮生. 2011.农业文明寻迹. 北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4】李根蟠. 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讨论和我的思考. 中国史研究,2005年S1期

【5】曹敏英. 中国牛耕的起源与发展. 北京:华东师范学院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在生产上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

在了解商鞅变法史实的基础上,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归纳并认识到从石、木、骨、蚌等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的革命,从完全的人力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比较不同的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了解铁器的应用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用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揭示商鞅之死,使学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

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编排历史剧,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及其历史作用。 难点: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你知道这些变革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吗?

板书[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在生产工具的制作方面,出现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通过上表比较说明,从石、木、骨、蚌等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而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

问:同学们,“战国”的含义是什么?

问:处在这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厄运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发展经济,使国家富强。

正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在铁农具出现后,奴隶主就驱赶奴隶用锋利的铁农具为自己开垦荒地,增加财富。可是在奴隶制下,奴隶的地位如何呢,他们是否会有积极性呢?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他们没有人身自由,生产的再多,自己还是什么也没有,不会有生产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呢?

当时一部分开明的奴隶主开始尝试着改变剥削方式,他们把土地分成小块,分别租给劳动者,每年收获的时候向承租人收取大部分收获物作为地租。

这样,劳动者通过自己一年的辛勤耕耘,也可以留下一小部分收获物供自己支配。 问: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奴隶为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劳动的积极性大为增加。在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再称为奴隶,而是农民,这些开明的奴隶主也就是新兴地主。

铁的冶炼和铁制工具的推广

在商代,铁的使用已经开始了。1972年底,在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出土一件铁刃铜钺。这件兵器,在铜质的钺身前部嵌铸以铁质的钺刃,刃部经科学鉴定,证明为经过锻打的铁。这铁不是人工冶炼的,而是来自陨铁(陨星炸裂坠于地面的陨石中,有含铁质较多或是纯铁的叫陨铁),因当时尚不知人工炼铁,所以陨铁的使用在社会生产上没有实际意义。

近年考古发现在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一铜柄铁剑,学者们认为这是西周晚期我国发现最早的铁器真品。西周末春秋初,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时代的诗《诗·秦风·驷》有“驷孔阜”之句,说驾车的四马,色黑如铁,特别肥硕。以铁形容马的颜色,说明铁已经使用并为人们所熟悉。那时候的铁是熟铁,通常叫“块炼铁”,是矿石在800~1 000 °C的条件下,由木炭还原得到的,出炉时是含有大量杂质的固体块。这种铁有几个缺点:一是炼完一炉后,不能从炉里流出,取出铁块时,炉膛要受到破坏,不能连续生产,生产率低,产量小。二是需要反复锻打,才能制造一些形状简单的器物。三是含碳量很低,质地很软。由于上述缺点,这种铁不可能普遍应用。从目前出土的铁器看,至迟在春秋后期,我国已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生铁是在1 150~1 300 °C的条件下冶炼出来的,出炉时呈液态,可以连续生产,可以浇铸成型,含碳量高,质地比较硬。这就使冶炼和成型效率以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为提高。所以由块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史上一次飞跃。欧洲直到公元14世纪才炼出了生铁,比我国晚了1 900年。江苏六合程桥出土的春秋晚期的一件铁块,经科学分析,是白口生铁。这是到现在为止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生铁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实物。

铁制工具的推广,从文字记载看,《国语·齐语》有这样的内容:“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chú,锄)。”“美金”指青铜,“恶金”指铁,是用来

铸造生产工具的。可见,春秋中期齐国已使用了铁制农具。《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前513年)记载:晋国用铁铸刑鼎,鼎上铸有范宣子所作的刑书。铸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的。可见当时晋国民间铁已不少。要把刑书铸在铁鼎上,不是件简单的事,即使这部刑书文字不多,总该有一些条文,这个鼎不会太小,所需流动状态的铸铁也不会太少,否则,就不可能铸成功。可见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区铸铁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从出土文物看,江苏六合程桥春秋晚期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楚国墓、长沙楚墓,还有山西侯马北西庄遗址等出土的铁器,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计有铁块、铁条、铁削、铁(qiāng,古代的一种斧子)、铁(bó,锄田去草的农具)、铁、铁铧、钢剑等。这些铁器,有的是用块炼法炼出的熟铁锻造的,有的是用生铁铸造的。根据地下发掘,结合文献记载,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在相当范围内得到使用。当时一些铜制工具(如铜锄、铜铲等)和大量用木石骨蚌等原料所制农具都还在生产领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铁器的使用在春秋时期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却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解放以来,北起辽宁,南至广东,东至山东半岛,西到陕西四川,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广大地区的战国中期遗址,都有铁器出土,而且种类多,数量大。在河南辉县战国魏墓中,出土58件铁农具,有犁铧、锄、锸、镰、斧等,其中两个“∨”形的犁铧,虽还没有翻土镜面的装置,但已能起破土划沟的作用。课本上的《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即为辉县出土的铁器。铁农具的广泛使用,排斥木、石农具而取得主导地位。这就便利了砍伐树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牛耕

原来中原地区使用称为耒耜的脚踏耕具,耕作的人用手把着耒耜的柄,用脚踏着刃部,把锋刃刺入土中,向外挑拨,才能把一块土掘起来。耕地就是把土一块一块地挨次掘起来,耕作的人需要掘一块,退一步。这种后退间歇的耕地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传说早在商代就用牛驾车,也有人根据甲骨文“犁”字初文的象形,认为商代已有牛耕,但论据不足。到了春秋时期,牛耕已经使用则是毫无疑问的。这样耕地就变为连续向前,用力少而效果好,这是耕作技术的一次重要改革。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开始于东方,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当时还开始用马耕田,商鞅为了重视农业,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汉人说的“古者”,当指战国和秦。畜力与铁器的结合,给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

战国时期农业产量的提高

由于铁农具的普遍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据李悝对战国初年魏国农产量的估计,一亩地普通年景可产粟一石半,折今亩产九斗。据《史记·河渠书》记载:凡受郑国渠水灌溉的土地,每亩可收一钟。一钟是六石四斗,折今亩产三石八斗四升,在二千多年前战国晚期的生产条件下,产量的确是很高的。

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这句话引自《吕氏春秋·审分篇》,全文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作”指

奴隶在国有土地上的集体耕作,由于缺乏生产积极性,隐藏力气,进展缓慢;“分地”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由于劳动积极性提高,使出了力气,所以进展迅速。这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正是在这个时候,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不仅对经济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对政治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魏过李悝变法

魏国首开变法之风。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主要内容有:1、废除奴隶制时代遗留下来的官爵世袭制;2、推行“尽地力之教”,这并不是单纯的发展农业生产,而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一次革命;3、实行“平汆法”,用“收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经济基础;4、制定《法经》,实行法治。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地主阶级的成文法典。它集春秋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支持下各国立法之大成,对后世影响极大。李悝变法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地主阶级政权逐渐巩固,国力逐渐强大,称为战国初期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

吴国吴起变法

楚焯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主要内容有:1、压抑贵族,集权中央;2、整顿政治机构,凡无能无用和不必要的官员一概裁减,并削减官吏的俸禄,把节省下来的财富用来奖励军功;3、统一言论,不准私门请托,互相勾结,危害国家;4、建立一支由国君指挥的军队,加强首都的防卫。吴起变法沉重打击了楚国的旧贵族,加强了王室的权力,加速了楚国封建化进程,是楚国迅速强盛起来。但吴起变法时间比较短,新法在楚国没有很好的推广和巩固。吴起被杀后,变法实际上失败了。

韩国申不害的改革

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建立了“循功劳,视次第”的因功行赏制度。申不害强调“术”的作用,术是专制君主任免、考核、赏罚各级官吏的方法。申不害要国君独断,操纵最高的权力;平常不动声色,让人琢磨不透底细;任用官吏要使其称职,不许官吏越职办事,要经常监督和考核官吏。这是一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办法。

齐国邹忌的改革

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进行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1、广开言路,提倡进谏;2、赏罚分明,任用贤才。改革是齐国成为东方的强国。

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最成功的却是发生在秦国的变法。

[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问: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让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新兴地主阶级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因此商鞅变法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要想在战国时期中立足,就必须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这是变法的必要性。

问: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从书上总结)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

商鞅是卫国国君疏远的宗族,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在秦因功封为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为商鞅。商鞅早年是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惠王沉默。公叔痤又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惠王许诺而去。公叔痤召商鞅说:惠王问谁可为相,我推荐你,未被采纳。我先君后臣,已建议既不重用,当杀之,勿为别国所用。现在你应迅速逃走。商鞅说:“惠王既不按您的意见重用我,又怎能按您的意见杀掉我呢?”商鞅并未逃走。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才来到秦国。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从秦孝公六年(即公元前356年)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以后,到二十四年孝公去世,首尾19年,以整年来计,正好18年。

公元前340年,卫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此大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15个邑,号为商君。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商鞅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三点:

1.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将李悝《法经》颁布实行,增加了连坐法。就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告发,同罪连坐,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不告发的腰斩。一家藏“奸”,什、伍同罪连坐。客舍收留无官府凭证的旅客住宿,主人与“奸人”同罪。

2.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规定斩敌甲士首级一颗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服劳役的“庶子”一人。爵位越高,相应的政治、经济特权越大。宗室、贵戚凡是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宗室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意思是尽力从事男耕女织的生产事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凡从事工商业和因不事生产而贫困破产的人,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隶)。

公元前350年第二次变法,主要有下列两点:

1.“开阡陌封疆”。破除过去每一亩田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顷田的大田界—封疆,把原来的“百步为亩”,开拓为240步为一亩,重新设置“阡陌”和“封疆”。国家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在法律上公开允许土地买卖。

2.普遍推行县制。在未设县的地方,把许多乡、邑,聚合并成县,共新建31县。设县令、县丞,由国君任免。

3.实行“平籴法”。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避免“谷贱伤农,谷贵伤民”,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4.制定《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集春秋后期新兴地主阶级主持下各国立法之大成,对后世影响极大。商鞅入秦,帮助秦孝公变法,就是带着这部法经去的。后来的《秦律》《汉律》,都是在这部《法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补充而成的。

5、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可请同学进行材料分析并归纳出要点)

问:那么秦国商鞅变法取得成功了吗,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大为改变。

思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

(学生讨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用制是私有制。 这些变化被后人称之为封建性质的改革。总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成为国富兵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启发:商鞅虽死,但秦法未败,原因何在?商鞅变法为什么取得成功?

(学生分组讨论)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改革的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获得极大成功。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商鞅戟

铸刻有铭文“十三年大良造鞅之造戟”。戟是戈和矛的组合,戈是用来横击敌人或把敌人钩住;矛是用来刺杀敌人。

商鞅方升

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制造。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其重要内容就是统一度量衡。商鞅督造的这件方升当是推行这一制度的产物。据测算,商鞅制定的秦量一升约合今200毫升,秦制一尺约合今23.10厘米。相传为陕西蒲城出土。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