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自信

一: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及时代意义

在已有“三个自信”基础上增加文化自信,意味着将我们民族的生活价值系统及其表达形式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滋养,获得活的灵魂。

文化自信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就要坚持“四个自信”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

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因为,我们需要延续华夏文脉的民族梦想。

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上升到同一个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经济硬实力到文化软实力,在东西方的比较和激烈竞争中日渐式微,沦为弱势。所谓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根本的,则是精神力量和文化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从来把文化放在该在的位置,从一件件事情做起,从一次次强调做起,从自己做起,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在对其文化抱有强烈信任和发展的理想信念之下,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 ”“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 ”“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 ”因为有着满满的文化自信,不管是考察还是出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都闪耀着中国智慧,一言一行都充满着自信。

文化作为一种基因、血脉和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渗透到人的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影响更广泛深远。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余下全文>>

二:什么是文化自信,如何做到文化自信

我文化不高 我感觉应该有点上晓天文下晓地理 或者别人说什么你都略通一二

三:如何理解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

文化自信有着多方面的构成与表现。对自我文化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理性认知,对已有文化成就的礼敬与自豪,对当下文化发展道路的清晰与自觉,对自我文化创新能力的关注与确信,对未来文化前景的希望与信心,这些都是构成文化自信的重要维度、关键因素。而在文化自信的系统构成中更具核心意义,对文化自信的诸多构成维度、因素具有统摄意义的,则是价值观的自信。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人们据之以观世界、思人生、辨善恶、别曲直、识美丑,也以之为向心凝聚、一体认同、创新创造的依据和向导。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决定、表征;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魅力,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培育、彰显;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发展,也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规约、引导。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的这种独特地位与功用,决定了它在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意义,也使得价值观的自信,成为文化自信的内核。

价值观的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推进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依循、知所趋止、顽强进取的定力与韧性所在,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面对各种文明创造和文化滋养择善而纳、从容吞吐的气度与尺度所在。价值观自信的失落,会使一个国家和民族缺乏文化前行的定力、韧性、激情与从容,要么拜倒在异质文化的脚下不能自立,要么昧于世界文明潮流甘于自闭,要么茫然四顾迷失自我不知所向。文化的安全都将无由保障,更遑论文化的繁荣与强盛。

文化强国,首在强魂。魂,即核心价值观。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与成就文化上的强国之间的这种内在关联,启示我们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要把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自信摆在战略位置,强劲地确立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观主轴,夯实我们走向文化强国的价值观基础。

四:试论述你对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理解 10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五:如何理解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价值取向的自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表达形式、内容诠释和实践方式上,都极具自身特色,如讲究“天下万物苍生为一”的自然观,讲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亦推崇舍生取义、诚信知报、仁爱孝悌的道德观等。

六:中国需要怎样的文化自信

我们有资格自信。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

文化无疑是要发展的,但枝繁叶茂离不开根的滋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你的家园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异乡。自己的家园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但所有家园都是温暖的,在那里可以找到精神的安定与祥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往往习惯凭借自己经济的优势去否定别国文化的优势,强求文化同一,而一些民族、国家出于经济政治的弱势对自身文化也丧失了起码的自信,甚至自惭形秽。其实,“不同”、“多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如若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国家都强求一律,很可能导致人类文明僵化衰落。

我们有底气自信。当下中国有两个概念同时在使用,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是中华文化。很多人在使用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往往不加以区分。中国传统文化是“过去完成时”,尽管我们可以不断对之作出新的阐释,但其内涵是既定的,而中华文化则是涵盖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个动态概念,不仅包括过去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也意指今日中国文化的繁荣,更要求未来中国文化的辉煌与复兴。对今日中国社会来说,固然要讲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传承下来,更要大讲特讲中华文化的“现在进行时”,让中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赶上时代引领未来,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实现中华文化的“现在进行时”,不要停留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文化内容的简单重复,而要重视文化精神的阐幽发微。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还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理所在。

当然,这个“化”是有讲究的。守不住主心骨,没有好办法,很有可能在“化人”的过程中被“人化”。如何做到“化人为我”而不是“我为人化”?一位历史学家曾经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人是要吃肉的,但是要通过把肉消化为人的肌肉来强身健体。这既是实现中华文化“现在进行时”的底线思维,又是实现中华文化“现在进行时”的至高境界。

七:中国有什么文化值得自信的?既然没有,何谈文化自信?

云杉先生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无疑值得警醒。纵观整个社会,漠视文化、破坏文化、割裂文化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所向披靡,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丢了很多,而新的文化又没有建立起来。如此下去,还有什么文化繁荣发展和文化软实力可言呢?  现在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也说明我们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还显得不自觉、不自信、不自强。  先说文化自觉。现在,很多人对文化的认识是肤浅的、片面的、浮躁的。尤其是不少当官的眼里,只有GDP,只有,只有政绩,只有财政收入,文化是“靠边站”的。哪里还谈得上自觉把文化提到重要位置,自觉担当文化发展的使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我们有引以自豪的文化产品,有值得敬重的文化,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吗?文学,影视,音乐,舞蹈,出版,动漫,诸多领域,似乎都没有。倒是“拆得一塌糊涂、建得千城一面”的“壮举”,今天毁“名胜古迹”、明天拆“千年粮仓”的大胆行动,一再发生。年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消失,其中大部分为类似宋元粮仓和释迦寺这样的不可文物,“崽爷田不心疼啊!”。一些表面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文化活动,就像浮在水上的浮萍,一捞就没了。比如娱乐选秀节目,虽然热闹一时,但虚火的成分多,文化的含量少。什么诸葛亮、武松、曹雪芹、西门庆等名人故里之争,更显对文化认知的浅薄,太过功利,这肯定谈不上文化自觉。且鄙俗化的潮流,不顾后果的粗制滥造,甚至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蔓延,使中华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特别在农村,人们看电视、看电影、看报纸、看书还比较困难,又如何培育起文化发展的土壤呢?如此现状,文化的觉醒、使命和担当从何谈起?  再说文化自信。积贫积弱了上百年的中国人,对自己的东西已经缺乏信心了,培育文化自信刻不容缓。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要么嗤之以鼻,要么弃之不用,要么束之高阁。一个民族,不尊重自己的文化,是可悲的。而国际上,反而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汉语热”,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对一些原本陌生的洋文化、洋节日,国人倒是顶礼膜拜,沉缅于西人的圣诞节和好莱坞大片中不能自拔。西方的节日,比如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多半是宗教节日。俺就纳闷了,圣诞节、情人节这类的西方宗教节日为什么这么受到青少年的热捧?虽然他们并不一定知道Xs也是圣诞的意思,并不一定听说那个叫瓦伦丁的修道士。西方的影视,如好莱坞的大片、东洋的动画片之类,有些也没什么太多的文化含量。那个粗糙、情节简单的奥特曼,情节雷同,趣味性不强,却深深地抓住了儿童的眼球。西方的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在国内场上一直占有很大的份额,很容易让游戏玩家在游戏的同时接受并认同其中的价值观。还有迪斯尼等文化项目在中国落户,表面上看是好事,既有名,又赚钱,还热闹,实则我们在文化上输了一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一热一冷,正好反映出我们在文化上的不自信。本土的东西弘扬不起来、传承不下去,洋的东西自然就乘虚而来。必须铭记的是,中华文化五千多年,尽管有糟粕,但很精华也是无容置疑的。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但不是照单全收,不分青红皂白,忘了本,丢了根。近期中国青年报就人们还讲不讲传统生活礼仪规矩进行了调查,对象大多是年轻人,结果显示,仅16.1%的人在生活中还遵循传统礼仪。如此下去,中国还是中国吗,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又在哪呢?  然后说说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是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说,文化自强是建立自觉和自信基础之上......余下全文>>

八: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请有关专家阐释一下,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答疑专家: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教授 郭君铭 从字面意义上讲,文化自觉指在文化上的自我觉悟和觉醒。从学术范畴讲,“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概念。费先生在谈到全球化大势中的多元文化问题时,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这就叫“文化自觉”。所谓“自知之明”,是指明白自己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即对自己所在的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和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稳住根基,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继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文化自觉的主体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可以是一个政党、一个组织,乃至个人。我们所讲的文化自觉,特指国家和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国家和政党的文化自觉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其二,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阶段性的产物,推进文化建设不能超越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文化总是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来展现的,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历来是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任何文化成果的形成都是不断积淀的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化自觉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文化构成的多样性和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不断深化认识、科学把握的过程。其三,文化自觉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否高扬自己的文化旗帜、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切实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是衡量一个政党文化自觉与否的标尺。 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我们可以在三个层面上理解文化自信。首先,文化自信表现为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源流相继、从未中断的文化体系,这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个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所在,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其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待外来文化的理性态度和开放的胸襟。在外来文化面前,不自傲、不自卑,对文化差异的包容,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的反映;认识到文化各有所长,对外来文化能够辩证取舍,积极地吸纳其精髓为我所用,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再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自己文化发展前景的主动把握。不陶醉在过去的光荣之中,以长远的眼光把握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勇敢地推进现有文化体系的转型,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新的辉煌,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这是文化自信的最高体现。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涉及到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的问题。自觉和自信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拥有文化自信,才能够激发和深化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指向的目标,是文化的自强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党的十七......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