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乐的生本教育

一:生本教育是什么意思

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生本教育同时是一片肥沃的思想土地和智慧田野。

生本教育特点

1、突出学生

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突出学习 教得少 学得多

生本教育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处、探究……;(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比如会利用各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等。

3、突出合作

提升合作这一重要素质

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二:“生本教育”课堂里,教师该做什么?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是让教师从“纤夫”变成 “牧者”。有的教师单纯的认为,“牧者”就是把羊儿赶到草地上,让它们自己吃草、吃饱,我们就可以悠闲自在,得到解放了。那么教师的解放是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对学生放任不管,任由学生自由地发挥呢?通过这一段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相反的,,在生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当发挥得更为高级,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和得体。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备课、设计课堂方面花更多的心思,动更多的脑筋。那么在“生本”课堂里,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学生自已主动地去学,而且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呢?

一、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

刚开始实施“生本教育”,有些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思维框架去学习,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自由发挥,自由创造。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去学,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很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这时,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好办法。如我在教学《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时,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去做文中的荷兰殖民者揆一,向全班同学承认自己失败的场景,并争取让更多的同学来演示这一时刻。学生一见带有竞争性,于是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胜心,在兴趣和好胜心的驱使下,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去探究课文内容的愿望,并从课文向外延伸拓展,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三、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像“太好了!”“棒极了!”“谢谢!”“真让人难以相信,你们会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教师要经常挂在嘴边。尤其时我们刚刚开始进行生本教育实验,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过去的那种“师本”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对他们来说就是放开脚步主动前行的一种动力。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激励下,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日益高涨。

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

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没发育成熟,在知识认知方面还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的交流、讨论,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出现心理上的倦怠,学习效率就大打折扣了。因此,教师要多利用他们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事来创设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攻破学习的难点。设计小游戏,组织学习竞赛,进行角色表演,这些教学活动的恰当运用,都会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长时间集中。

五、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生本”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学习活动。在学习小组的组建上,小组成员搭配要注意均衡性,每个小组要......余下全文>>

三:什么是生本教育?

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参考网址www.hszygz.com/ReadNews.asp?NewsID=610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生本教育同时是一片肥沃的思想土地和智慧田野。参考网址baike.baidu.com/view/1618819.htm

四:郭思乐先生生本教育的主要理论著作有哪些

《教育走向生本》

五:什么事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13张)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郭思乐 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自1999年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始,后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研究”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历经 12 年研究,生本教育共同体蓬勃发展,由最初的15所实验学校发展到现在200多所,遍及广东、山东、湖北、贵州、辽宁、江苏、江西、新疆、内蒙、云南、安徽、香港、澳门等地,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许多薄弱学校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生本教育主张 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六:生本教育是谁提出的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成效显著,获得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生本教育同时是一片肥沃的思想土地和智慧田野。

生本教育特点

1.突出学生 从矛盾论的关点来分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之中,学是内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个内因才能发挥作用,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2.突出学习 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生本教育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比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 3.突出合作 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生本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郭思乐教授简介

郭思乐 ,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教育学博士点负责人。研究方向基础教育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9-90年作高级访问学者留学苏联教育科学院。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组基础教育学科组成员,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指导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博士点指导组召集人,博士生导师,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他所倡导的生本教育,在全国和香港、澳门具有重大影响,被认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方式。近年来着重研究生本教育的体系、相关哲学、课程、教材等,特别探讨生本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均衡的理论与实践。 在国内出版的专著有《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思维与数学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数学素质教育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中学数学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本体教育模式论》(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数学思维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归纳.猜想.证明》(广东科技出版社,1962)等,在俄罗斯莫斯科出版本人用俄文撰写的专著《数学思维素质》等,译著有《数学真理论》(M.克来因)等,主编《现代教育科学实验学》等多本著作。主编及主笔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本教育实验教材小学及初中语文、数学共42册。从1999年起至今在《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各一篇,《教育研究》杂志发表论文(长文)10篇。在《课程教材教法》发表论文5篇,中国教育报论文1篇......余下全文>>

七:生本教育的独特性有哪些?

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生本教育的儿童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2] 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生本教育的评价观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生本教育的德育观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的、素朴的、无形的德育过程。在生本教育实验期间,郭思乐教授撰写了《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谛听教育的春天》(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等学术论著)。他主持的研究团队在《人民教育》、《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报刊刊登多篇论文。生本教育研究和实验连续三届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二等奖,2007年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之一,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编的《新时期素质教育案例选编》。由《人民教育》记者采写的通讯《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见《人民教育》2008年第21期),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八:生本教育课堂中的前置性学习要注意什么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是让教师从“纤夫”变成 “牧者”。有的教师单纯的认为,“牧者”就是把羊儿赶到草地上,让它们自己吃草、吃饱,我们就可以悠闲自在,得到解放了。那么教师的解放是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对学生放任不管,任由学生自由地发挥呢?通过这一段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相反的,,在生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当发挥得更为高级,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和得体。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备课、设计课堂方面花更多的心思,动更多的脑筋。那么在“生本”课堂里,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学生自已主动地去学,而且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呢?

一、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

刚开始实施“生本教育”,有些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思维框架去学习,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自由发挥,自由创造。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

“生本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去学,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很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这时,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好办法。如我在教学《郑成功收复台湾》一课时,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去做文中的荷兰殖民者揆一,向全班同学承认自己失败的场景,并争取让更多的同学来演示这一时刻。学生一见带有竞争性,于是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胜心,在兴趣和好胜心的驱使下,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去探究课文内容的愿望,并从课文向外延伸拓展,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三、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像“太好了!”“棒极了!”“谢谢!”“真让人难以相信,你们会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教师要经常挂在嘴边。尤其时我们刚刚开始进行生本教育实验,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过去的那种“师本”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对他们来说就是放开脚步主动前行的一种动力。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激励下,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日益高涨。

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

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没发育成熟,在知识认知方面还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的交流、讨论,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出现心理上的倦怠,学习效率就大打折扣了。因此,教师要多利用他们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事来创设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攻破学习的难点。设计小游戏,组织学习竞赛,进行角色表演,这些教学活动的恰当运用,都会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长时间集中。

五、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生本”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学习活动。在学习小组的组建上,小组成员搭配要注意均衡性,每个小组要......余下全文>>

九:生本前置学习家长辅导不了怎么办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是让教师从“纤夫”变成 “牧者”。有的教师单纯的认为,“牧者”就是把羊儿赶到草地上,让它们自己吃草、吃饱,我们就可以悠闲自在,得到解放了。那么教师的解放是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对学生放任不管,任由学生地发挥呢?通过这一段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相反的,,在生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当发挥得更为高级,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和得体。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备课、设计课堂方面花更多的心思,动更多的脑筋。那么在“生本”课堂里,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学生自已主动地去学,而且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呢?一、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地学。刚开始实施“生本教育”,有些教师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思维框架去学习,那就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发挥,创造。二、教师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生本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去学,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很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这时,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好办法。如我在教学《郑成功收复》一课时,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去做文中的荷兰殖民者揆一,向全班同学承认自己失败的场景,并争取让更多的同学来演示这一时刻。学生一见带有竞争性,于是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胜心,在兴趣和好胜心的驱使下,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去探究课文内容的愿望,并从课文向外延伸拓展,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三、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像“太好了!”“棒极了!”“谢谢!”“真让人难以相信,你们会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教师要经常挂在嘴边。尤其时我们刚刚开始进行生本教育实验,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过去的那种“师本”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对他们来说就是放开脚步主动前行的一种动力。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激励下,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学习愿望得到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日益高涨。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进行教学设计。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没发育成熟,在知识认知方面还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的交流、讨论,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出现心理上的倦怠,学习效率就大打折扣了。因此,教师要多利用他们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一些事来创设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攻破学习的难点。设计小游戏,组织学习竞赛,进行角色表演,这些教学活动的恰当运用,都会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五、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生本”课堂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小组学习活动。在学习小组的组建上,小组成员搭配要注意均衡性,每个小组要吸收兼顾到各个学习水平的学生。这样,在小组学习时,优秀学生......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