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贱伤农论文

一: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薄利多销的论文

谷贱伤农的道理十分简单,文化水平不高而且不知经济学为何物的农民也会解释:因为粮食太多,卖不上价钱,粮食多和粮食少的年份收入相当但是投入却大得多,不划算。

这么简单的道理到了经济学中就变得神秘兮兮,属于大学本科的水平才能了解的东东了。

下面是摘自《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57)的一段专门讨论“谷贱伤农”问题的论述:

“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述的是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种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可以用弹性原理加以解释。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以图2-24具体说明。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The picture is:

类似地,在歉收的年份,同样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均衡价格数量的减少幅度将小于由它所引起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导致农民的总收入量增加”。

下面对此段论述进行一个评论:

描述的事实对象“谷贱伤农”,其前提是蕴含的“丰收”,如果不是丰年,谷贱也会伤农,但大家认为正常。所以丰收是这个话题的特定前提。

丰收,到底在供求理论看来应该意味着什么?显然,应该是“供给量”增加了。但是我们奇怪的是,农民是粮食的供应商,供给量增加引起的问题为何不用供给的价格弹性来解释却要用需求的价格弹性来解释?同时,我们从“谷贱伤农”和隐藏条件“丰收”,根本无法得到需求量如何变化的信息,如果使用需求曲线就必然要增加其它条件,但这已经不是题中之意了。此乃其一。

其二,上面说“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这就非常奇怪了。根据课本前面的叙述,需求线平移是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变化造成需求量的变动,这个其它因素包不包括供给量则闭口不谈;而供给线的平移却是需求不变时供给的变化造成的。单从文字表述就显然缺乏对称性,道理上更是胡扯八道。为何需求线的平移不是在供给不变时需求量的变化造成的?为何供给线的平移不是在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变化造成的?丰收是供给量增加的意思,供给量的变化为何不是点在一条供给线上的移动,却变成了供给线的平移?如果供给变化会导致供给线平移,那么供给线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情况下它才是点在线上的移动?

如果需求不变时供给变化会造成供给线平移,反过来说,就是需求不变供给也不变时供给线就不动,那么我们要问:供给线究竟是反映什么变化的?供给和需求都不变时岂不是只剩下一个价格因素了?一个因素还谈什么曲线?

可能有人会说:你没有弄懂需求变化和需求量变化、供给变化和供给量变化的差异。非也。这是个学术阴谋。在极易混淆的概念之上,完全应该将供求变化另起一个称谓,比如就叫做“需求线的移动”和“供给线的移动”就明明白白,对于三个变量Qs、Qd、P,我们利用三维图形,很容易讨论三者关系和线、面的移动,没必要将注意力陷在人为的概念区分上。这种“A的变化不是A的量的变化”的弯弯绕逻辑不过是为胡扯八道找一个方便而已。

据此逻辑,我们可以造出更多所谓“知识”:劳动变化了不是劳动量变化了、价值变化了不是价值量增加或减少了、价格变化了不是价格值变化了、高变化了不等于高度变化了……让博士也难以毕业的!

......余下全文>>

二:为什么会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用经济学的知识解答!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是小于1的,农产品丰收后,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需求的增加幅度,因此农民用的收入是减少的

三: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谷高伤民,谷贱伤农'的现象

谷指代粮食,并不单指大米。农指种植粮食的农民,“民”指除了这部分农民以外的其他的广大平民——一般手头都不是超有钱,不能随便乱花。

粮食不是你想吃就吃想不吃就不吃的,必须天天吃。不种粮的平民怎么办?当然是买。本来一倍价钱可以买的米你要花两倍价钱去买,还是一直买,当然会很伤经济。

人也不是只吃粮食就活下去了,还有别的需求,物质的精神的,种粮食的农民也不是说种了吃,吃了种就完了,最起码人家孩子要上学啊。那粮食就得拿出去卖,卖了钱才能干别的,本来一倍粮价现在就剩0.5倍了,辛辛苦苦一年,money缩水一半,那农民还怎么活咧?——更严重的是,这种粮食明显没有出去打工赚的多,于是大家都去打工了,谁种粮食啊,整个天朝集体饿死节奏吗?

四:"谷贱伤农"的原理是什么?

可以从需求弹性考虑。农产品属需求缺乏弹性,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粮食属于偿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很小。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哦导致农民总收入量减少。

五:有“谷贱伤农”的实际案例吗

奶农倒奶事件

六:利用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作图分析“谷贱伤农”这一经济现象。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

1.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

2.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

3.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

4.如图所示,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斜率陡峭),当粮食丰收时,供给曲线从S下移到S`,价格从p1降到p2,总收入从OP1E1Q1减少到OP2E2Q2.农民就赔了。 5.政府措施: 第一,政府保护价收购或者支持价格。政府设定农产品收购保护价,这就保证了农民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农产品,国家收购存入粮库,从而减少供给。 第二,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财政补贴,实质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现在我国取消农业税、给予种植补贴。 第三,休耕政策:轮流休耕或者比例休耕,减少供给、提高质量,保护收入。

七:求作业答案:“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B

八:谷贱伤农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0分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认识到粮食市场的这一特性后,就不难理解下面的现象: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由于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绝大多数国家重视本国粮食生产,尤其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国家,采取了各种为保证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的干预粮食市场的支农政策。美国就是这样,但总的说来,效果并不理想。一是费用很高,要维持粮价,政府就要按保护价收购在市场上卖不掉的粮食,为此纳税人要支付相当大的粮食库存费用。二是由于对农民的补贴是按产量来进行的,结果大农场主得到的补贴最多,但他们并不是农村中的穷人,而真正需要补贴的小农场主因产量低反而得到的补贴少。最严重的是,减缓了农业生产的调整,使得投入到农业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没有及时按价格信号转移到其他部门。

现在我们要关注2005年及以后的几年会不会出现“谷贱伤农”的问题。这两年有几项重要的支农政策值得关注:最严格的农地保护政策、种粮直补和取消农业税。这些政策有一个共同点值得关注:就是增加了农业对农民的吸引力,鼓励农民继续`当农民,甚至可以把已经脱离农村的农民工又吸引到农村。这样,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增加了,种粮面积也会增加,甚至一些林地也可能被用来种粮。如果2005年没有大的自然灾害,2005年粮食应可继续2004年的趋势进一步增加,甚至可能是大幅增加。如果对粮食需求没有大的变化,粮价就可能下跌。为此,政府应未雨绸缪。既要让粮食价格比较合理,又要尽可能避免为维持粮价而大量收购导致巨大的库存费用。为此,增加对粮食需求是最值鸡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之一是把食品代购券直接发给穷人来增加其食品的消费,从而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河南,可进一步发展用粮食做原料的乙醇汽油项目,采取种种可行措施加大对粮食的需求。

(作者系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

九:德甲不比意甲好吗?

比较同意楼上的意见,不过也不能说整体水平差很多,这几年的沙尔克04,勒沃库森,布莱梅的表现也还算不错,不过大家可以看的出来,意甲的几支强队的实力还是德甲这几支球队的无法比拟的。意大利国内多年的环境造成了意甲过分注重防守的风格,而德甲的环境要求的是整体,要求的是身体,在技术层面上,德福也比意甲有一定的差距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