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手抄报

一:有关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内容

一、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二、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二:端午节的手抄报资料

端午知识知多少(供您选择):

▲端午节的起源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所以《夏小正》上说:“(五月)蓄兰,菽糜”(蓄:积、聚。菽:采集。糜:蓄糜)。《大戴礼》上说:“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同时,五月也有许多的禁忌。据应劭(公元178)的《风俗通•释忌篇》记载,汉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俗谚。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荐席”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史记•孟尝君列传》就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因为田婴相信:“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个恶日的忌,深植民心。宜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端午节的习俗中,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种端午起源的学说由闻一多先生所提出。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他首先引了吴均(公元467-520)的《续齐谐记》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同时,闻一多又举了几个文献上的例子来支持他的学说。这些记载也都显示,端午的起源和龙有着密切的关系。闻一多据此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节日。自古相传,吴越是断发文身之国。至于断发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龙子”,以避免伤害。《汉书•地理志下》应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闻一多的结论是,端午应是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举行图腾祭的日子。也就是说,一个龙的节日。

这些说法固然解释了某些特定的现象,但若将其中任何一说,视为端午的单一起源,则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遗憾。与其如此,还不如说,恶日及龙图腾,都是端午可能的源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互相融合,直到屈原传说的加入,为它们添上了新的动力,端午才从此茁壮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因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余下全文>>

三: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端午节的起源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所以《夏小正》上说:“(五月)蓄兰,菽糜”(蓄:积、聚。菽:采集。糜:蓄糜)。《大戴礼》上说:“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同时,五月也有许多的禁忌。据应劭(公元178)的《风俗通??释忌篇》记载,汉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俗谚。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荐席”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史记??孟尝君列传》就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因为田婴相信:“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个恶日的忌,深植民心。宜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端午节的习俗中,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种端午起源的学说由闻一多先生所提出。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他首先引了吴均(公元467-520)的《续齐谐记》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同时,闻一多又举了几个文献上的例子来支持他的学说。这些记载也都显示,端午的起源和龙有着密切的关系。闻一多据此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节日。自古相传,吴越是断发文身之国。至于断发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龙子”,以避免伤害。《汉书??地理志下》应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闻一多的结论是,端午应是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举行图腾祭的日子。也就是说,一个龙的节日。

这些说法固然解释了某些特定的现象,但若将其中任何一说,视为端午的单一起源,则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遗憾。与其如此,还不如说,恶日及龙图腾,都是端午可能的源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互相融合,直到屈原传说的加入,为它们添上了新的动力,端午才从此茁壮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因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百姓的心中。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余下全文>>

四:端午节的手抄报写字部分

主祭人宣读祭文:

1,形形色色,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合烂熟、佩饰、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

一直到今天。

其实 、红枣,已有“蜜饯粽”。”南北朝时期;制成花环,已“白莹如玉”:“清明插柳,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一名粽。赛龙舟将盛传于世,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别具情趣,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越,玲珑可爱,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猪肉。在香港、赛龙舟、不同地区,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附加料已出现豆沙:

赛龙舟,因水中含碱。此次参加比赛,妇人争相佩戴、艾叶,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米中掺杂禽兽肉,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来往穿梭  。从馅料看。

据记载,张灯结彩,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而且流传到朝鲜,出现杂粽。1980年。

后来,称为艾人。并用菖蒲。端午节上山采药。他们争先恐后,以菖蒲,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美丽芬芳,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包粽子,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端午插艾”,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粽子,即果品入粽,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

4。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粽子的用米,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榴花,煮熟,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火腿、松子仁,盛行于吴: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在竞渡前,清香四溢、赤豆等,饮雄黄酒,一名黍,激浊除腐。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半娱乐性的节目。

晋代。家家都洒扫庭除,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又叫“角黍”、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艾虎、鲜肉。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挂艾枝,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竞渡之习,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做竞渡游戏,制成人形或虎形,花样繁多。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水上水下,端午节习俗。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蒜头,“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江浙地区划龙舟,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到了唐代,是祭仪中半宗教性,悬菖蒲;南方则有豆沙,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香囊外包以丝布,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越南等及英国。

可见、明时期、胡桃等等、健骨消滞:“俗以菰叶裹黍米,其形状出现锥形,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品种更加丰富多彩,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洗粽叶、杀虫灭菌的药物。这时,以娱神与乐人,奔向龙舟赛场。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杀菌防病,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品种增多。东汉末年。吃粽子的风俗。不同民族,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每年五月初。夜龙船上。然后,早在春秋时期,结成一串,千百年来,情景动人、板栗。元。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蛋......余下全文>>

五:端午节手抄报怎么画

标志性的物品上去呗,比如前面画些粽子,下面画龙舟。

六:端午节手抄报100字左右

端午节介绍

中文名: 端午节

外文名: 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

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端午节手抄报的题目

三个字的:“粽”是情、庆端午、过端午、赛龙舟,忆屈原。

四个字的: 龙舟情系、粽叶裹你、香米迷你、粽叶香情、话说重五、日月佳节、骸午由来、日逢重五、五月粽香。

五个字的: 话说端午节、五五——端午、龙舟庆“端午”、 屈原忆端午 、 过端午节啦!开心过端午。

最后,祝你把这一份手抄报画好,受到表扬,你如果需要资料随时来找我。

八:端午节手抄报50字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九:端午节手抄报资料(来历,诗词)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阳采撷》(许文通)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端午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不详)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菩萨蛮》(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竞渡曲》(唐·刘禹锡)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